湖南小村庄老人接连自杀 当地人:不受折磨不拖累子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8:25:57
湖南小村庄老人接连自杀 当地人:不受折磨不拖累子女


2013年12月13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雷昕




12月9日,回想起老伴半夜时在床前自尽的情景,杨爱初痛苦地闭上双眼。 实习记者李健摄
12月9日,67岁的莫秋莲一边捆着柴火,一边不停念叨“我怎么还不死”。她身旁摆放的棺木已经预备了14年。实习记者李健摄
原标题:小村庄里老人缘何接连自杀 阴影笼罩桃江县崆峒村杨家湾组,当地老人:这是解脱方式
老人连续自杀
只为不拖累子女
12月8日晚,公益名人邓飞在微博上发布桃江县桃花江镇“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这条微博第二天迅速在网络发酵,引来上千人评论。记者前往该镇崆峒村调查发现,用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已成为当地老人心中比较好的生命终结方式。
村民杨庆元坚持认为,老人自杀是明智的选择,“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不拖累子女。这是一种‘安乐死’。”但他认为,老人选择自杀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杨庆元说,最近8年自杀的5位老人基本都满足这些自杀的条件。
杨叶红最担心的是,终有一天,家中的老人会像邻居杨冬华爷爷一样,纵身一跃,淹死在家门口的池塘里。她的担忧缘于村里老人接二连三的自杀现象。12月9日,记者前往杨所在的益阳桃江县崆峒村调查发现,在近8年里,崆峒村仅其中一个生产组就有5位老人自杀身亡。村支委副支书邓鹏科说,20年前,村里已有老人自杀,他已知的死亡人数迄今有10人。
8年来,5位老人自杀
自杀阴影笼罩下的村庄
当杨和平在电话中对女儿杨叶红开玩笑说,为了不拖累她,自己也要自杀终老时,杨叶红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
杨叶红的家在桃江县崆峒村杨家湾组,组里有30户人家,住着130余人。在她的印象中,很久以前村里就有老人自杀,但村里人大多对此习以为常,她也没有重视。直到近8年,老人自杀的趋势愈演愈烈,几乎一年一个。杨叶红开始感觉,这不正常。她担心,下一个生病的老人也会走上自杀这条路。她决定找媒体求援。
12月9日,记者前往杨家湾调查,当地村民证实,杨家湾有多名老人相继自杀。村民杨庆元通过查阅家谱,并咨询村里老人,调查统计出,自2005年起,杨家湾有10位老人过世。其中,5名老人是自杀。余下5人,一名突发心肌梗塞病亡,另外4人均是因病长时间瘫痪在床后,自然“老死”。在自杀的老人中,有3名老人是淹死在村里的池塘,1名上吊自尽,1名服毒身亡。最近一名自杀的老人死于今年正月。杨庆元回忆,加上20年前自杀的老人,杨家湾共有7名老人属于自杀身亡。
邓鹏科说,老人自杀不只是杨家湾组存在,在崆峒村的另外两个生产组也有4名老人自杀身亡。
莫秋莲,67岁,无时不在琢磨离开人世
“干不了活,我怎么还不死”
67岁的莫秋莲脑中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各种自杀的方法。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柴屋里捆柴火,口中不停念叨“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还不死”。在她身旁,摆放着两口棺木,她说,这是老伴杨建寅14年前开始为两人百年后准备的。
在莫秋莲心中,“只要睡到土里就一切都解脱了”。今年3月中风瘫痪后,莫秋莲在床上躺了4个月才能下床,但再也无法独自出门,只能在地上爬行。自从瘫痪后,莫秋莲就计划着各种自杀的方式。她曾想去桃江县城医院打安乐针,但医生不肯;她也曾想多吃几颗安眠药就此长眠,但老伴不让。但莫秋莲并不死心,她告诉记者,早晚有一天,她要爬出门,淹死在门前的水塘里。莫秋莲这种一心想自杀的想法,让杨建寅很害怕。因为莫秋莲神经衰弱,每晚必须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杨建寅害怕她偷吃,每天数好颗数拿给她。其余时间,安眠药都被他紧锁在柜子里。交谈中,每当莫秋莲说要自杀时,杨建寅立刻会瞪着她,大声喝止。他说,害怕有一天,一不留神,老伴就走了。
杨建寅心里也有一个结。他说,2007年,他身体不好,挥不动锄头后,想把田交给儿子,但儿子不愿接。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儿子靠不住。在勉强种了3年后,杨建寅只能把田以每年一百元的价格租给别人。去年村里的大队干部主动找儿子做工作,要他养老人,他也不愿意。直至今年3月,老伴莫秋莲中风瘫痪在床4个月,儿子也只回来看过两眼,拿了100元,就再也没回来过。
这令他非常生气,杨建寅说,他已经3年不进儿子家门了。杨建寅选择自力更生,每天编4个簸箕,卖20元,这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加上两人的低保,勉强能维持生活开销,但每月六七百元的药费却难以顾全。看着老伴如此辛苦,莫秋莲十分自责,她反复念叨,“我又洗不得衣、做不得饭、干不了活,怎么还不死。”
杨庆元坚持认为,“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能不拖累子女。这是一种安乐死。”而在平时的交谈中,杨庆元发现,村里半数以上的老人都认同他的想法。
杨利华,74岁,久病难愈厕所里服毒
“我不会拖累你们”
2011年8月12日,74岁的杨利华躲在厕所里服毒自尽。
杨利华生前患有支气管炎,十几年来几乎每个月进一次医院拿药,每月医疗费要三四百元。因儿子开车亏本,家里欠债四五万元。为减轻子女的负担,杨利华更多是靠自己和老伴莫训真攒医药费和生活费。生病后的杨利华无法干重活,连上坡都会喘不过气。上山摘山胡椒是他最重要的生活来源,摘一天山胡椒只能赚十几元。
儿媳高青说,杨利华复发得厉害时,家人也曾送他去新农合定点医院——桃江县中心医院住过十几天院。住院治疗后,杨利华确实舒服很多。但即使是吊水消炎这样最基本的治疗,每月也需医药费6000元。按医保报销65%后,至少需自费2700元。这相当于一家五口一个月全部的收入来源。但现实是,除了生病的父亲、一家五口日常的生活开销,家中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孩子,每年学费需上万元。因病痛折磨,杨利华脾气有点躁。一发火,他就会跟老伴说,“我自己去死,不会拖累你们。”家人说,这是他生前唯一透露的自杀倾向。
改变
儿女每天回家陪老人看戏
在出现老人接二连三的自杀事件后,村民们也开始做出改变。杨利华服毒自尽后,他的亲人商量,凑了十几万元借给杨家。并在一个月后,在村外靠马路边迅速建起一栋楼房,将莫训真接过来,方便亲朋好友探望。儿媳高青也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打工,每天回家。莫训真告诉记者,大家对她都很好。儿媳也很关心她,就担心她吃不好,饭也煮得软软的,方便她入口。
杨叶红希望能筹集到一笔慈善款,帮村里的老人建一个老年娱乐活动中心,丰富老人的生活。她的奶奶莫霞笑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她对记者说,每天晚上,大儿子一家都会陪着老伴和她看花鼓戏。
莫霞笑还买了两副麻将放在家中,每天午饭后,村里的老人都会主动来到她家,和老伴杨凤保打麻将。过年时,莫霞笑的3个儿子全家都会回家陪他打麻将,这时杨风保会自动从一元一炮升级到5元一炮,总赢不输。莫霞笑的孙女杨婷已辞去长沙的工作回到益阳,她决定以后就在益阳结婚工作,不走远了,因为她想陪着爸妈。
记者雷昕
老年人成自杀率最高人群
近年来,老年人的自杀率越来越高。目前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人群。
据有关机构对200例自杀未遂老人的分析结果显示:自杀者的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贫困是导致老人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心灵孤独,无人关爱,也是许多老人自杀的原因。所以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也预测,中国的自杀率会越来越高。
怕病痛折磨,怕子女负担重
原因剖析:医疗保障与生活保障不足,家庭矛盾,精神孤独
记者调查发现,病痛的折磨、生活保障不足、精神孤独和家庭矛盾是造成益阳市桃江县崆峒村老人自杀的主因。而更令当地村民忧心的是,这个自杀“黑洞”正向自己的亲人靠近。
调查中,多名老人明确表态,愿意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
原因A 医疗保障不足
村民高青坚信,如果公公杨利华能享受到很好的医疗条件,肯定不会选择自杀。
记者调查发现,杨家湾自杀的7位老人中有6位患有慢性老年疾病。“害怕病痛的折磨是导致老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村支委副支书邓鹏科分析。这一点也得到村里老人的一致认同。莫训真说,“村里好多老人都是这样死(自杀)的。大家都说,病了要用钱、要人照顾、自己也不舒服。这样死(自杀)没痛苦、舒服、死得快。”
邓鹏科说,目前农村老人能享受的医疗保障有“新农合”、“大病救助”和“慢性病补贴”,但这三种补助都遇到现实漏洞。其中,村民反应最强烈的是新农合的20元门诊补贴。“如果参保的人这一年没生病,这20元门诊补贴只能去村里的卫生室拿药,每次供选择的都不是感冒药等常用药。”邓鹏科说。
村民还反映,虽然参加“新农合”,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但参合的收费标准普遍比不参合高。除去不能报销的部分和“门槛费”400元,自费金额和不参合收费差不多。
今年,桃江县给各村下发通知,针对慢性病、特殊病种,参合农民每年可享受300元的医疗补偿。但这一新政策也遇到了现实问题。村民反映,除了拿医院正规发票报销可以直接领到300元现金外,其余参合农民都不给钱,只给药。但能拿到的都是枸杞、红枣等不能治病的药。
大病救助也遇到现实困境。“政策规定医药费上万元后,农民可以拿着医院单据报销2000元,但一般的大病都要花费二三万元。”邓鹏科说。
原因B 生活保障不足
杨晏清非常担心自己老了会没饭吃。
去年9月,一场车祸,让杨晏清失去了唯一的儿子,62岁的他成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每月55元的养老保险是他唯一固定的生活费来源,但远不够每月300元的基本生活开销。他担心自己没儿子赡养,老了没饭吃。杨晏清说,到了动弹不得的那一天,他会像自己的母亲一样,选择自杀。
邓鹏科说,55元的养老保险是村里老人唯一享受到的政府补贴的社会养老保险。但如果子女每年不交100元,或不交齐15年,老人这唯一的养老补贴也没有。
村民杨余庆说,杨家湾三十余位老人中,只有四五位有退休工资,其余的都是靠子女赡养和打零工过活。
记者观察发现,杨家湾的老人,即使上了70岁,只要生活还能自理,几乎都在做零工,穿凉席、织竹板或编簸箕。杨晏清说,“为减轻家人的负担,一直干到老死”是村里老人共同的生活轨迹。
原因C 老人精神孤独
村民杨家湾90%的老人没和子女住在一起,其中70%的老人是独居。
杨庆元的儿子和老伴都在外省工作,只留下他和儿媳在家。2年前,杨庆元在离家两里开外的村里,建了一栋砖瓦房,独自一人生活。他说,“一个人生活自由,也给子女减轻负担。”
杨庆元说,因工作忙碌,一年中只有三节两生时,家人才会回来团聚,每次呆一天就走了。今年杨庆元六十大寿,在远方打工的儿子说要给他摆酒做寿,他拒绝了,“怕给他们添麻烦。”他一个人跑到周边的浮邱山玩了一天,还即兴做诗一首——寿达六旬且逍遥,蔑视虚荣攀山霄。巍峨尖峰锁云雾,仿似吾身枉世遭。天命难求神无助,坎坷劳碌自清高。宁可负我尊古训,知足常乐夕阳骄。

粗茶淡饭有一口
村里的年轻人一致反映,村里的老人太孤单、寂寞。年轻人要忙着在外赚钱养家,没有时间陪他们。除了晒太阳、看电视,老人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生活却并不幸福
在村民杨晏清看来,村里的老人“怕病痛折磨,怕子女负担重,怕寂寞”,虽然粗茶淡饭有一口,但他们的生活并不幸福。
村里的老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个免费的老年娱乐中心——让他们聚在一起有书看、有报读、有棋牌玩,再配一个小食堂,有人给他们做饭吃;
村里的女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村里引进一个企业,让她们能兼顾工作和照顾老人;
村里的干部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的制度能向农村老人倾斜,在政府有余力的基础上,提高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来源:三湘都市报





湖南小村庄老人接连自杀 当地人:不受折磨不拖累子女


2013年12月13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雷昕




12月9日,回想起老伴半夜时在床前自尽的情景,杨爱初痛苦地闭上双眼。 实习记者李健摄12月9日,67岁的莫秋莲一边捆着柴火,一边不停念叨“我怎么还不死”。她身旁摆放的棺木已经预备了14年。实习记者李健摄原标题:小村庄里老人缘何接连自杀 阴影笼罩桃江县崆峒村杨家湾组,当地老人:这是解脱方式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12月8日晚,公益名人邓飞在微博上发布桃江县桃花江镇“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这条微博第二天迅速在网络发酵,引来上千人评论。记者前往该镇崆峒村调查发现,用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已成为当地老人心中比较好的生命终结方式。村民杨庆元坚持认为,老人自杀是明智的选择,“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不拖累子女。这是一种‘安乐死’。”但他认为,老人选择自杀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杨庆元说,最近8年自杀的5位老人基本都满足这些自杀的条件。杨叶红最担心的是,终有一天,家中的老人会像邻居杨冬华爷爷一样,纵身一跃,淹死在家门口的池塘里。她的担忧缘于村里老人接二连三的自杀现象。12月9日,记者前往杨所在的益阳桃江县崆峒村调查发现,在近8年里,崆峒村仅其中一个生产组就有5位老人自杀身亡。村支委副支书邓鹏科说,20年前,村里已有老人自杀,他已知的死亡人数迄今有10人。8年来,5位老人自杀自杀阴影笼罩下的村庄当杨和平在电话中对女儿杨叶红开玩笑说,为了不拖累她,自己也要自杀终老时,杨叶红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杨叶红的家在桃江县崆峒村杨家湾组,组里有30户人家,住着130余人。在她的印象中,很久以前村里就有老人自杀,但村里人大多对此习以为常,她也没有重视。直到近8年,老人自杀的趋势愈演愈烈,几乎一年一个。杨叶红开始感觉,这不正常。她担心,下一个生病的老人也会走上自杀这条路。她决定找媒体求援。12月9日,记者前往杨家湾调查,当地村民证实,杨家湾有多名老人相继自杀。村民杨庆元通过查阅家谱,并咨询村里老人,调查统计出,自2005年起,杨家湾有10位老人过世。其中,5名老人是自杀。余下5人,一名突发心肌梗塞病亡,另外4人均是因病长时间瘫痪在床后,自然“老死”。在自杀的老人中,有3名老人是淹死在村里的池塘,1名上吊自尽,1名服毒身亡。最近一名自杀的老人死于今年正月。杨庆元回忆,加上20年前自杀的老人,杨家湾共有7名老人属于自杀身亡。邓鹏科说,老人自杀不只是杨家湾组存在,在崆峒村的另外两个生产组也有4名老人自杀身亡。莫秋莲,67岁,无时不在琢磨离开人世“干不了活,我怎么还不死”67岁的莫秋莲脑中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各种自杀的方法。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柴屋里捆柴火,口中不停念叨“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还不死”。在她身旁,摆放着两口棺木,她说,这是老伴杨建寅14年前开始为两人百年后准备的。在莫秋莲心中,“只要睡到土里就一切都解脱了”。今年3月中风瘫痪后,莫秋莲在床上躺了4个月才能下床,但再也无法独自出门,只能在地上爬行。自从瘫痪后,莫秋莲就计划着各种自杀的方式。她曾想去桃江县城医院打安乐针,但医生不肯;她也曾想多吃几颗安眠药就此长眠,但老伴不让。但莫秋莲并不死心,她告诉记者,早晚有一天,她要爬出门,淹死在门前的水塘里。莫秋莲这种一心想自杀的想法,让杨建寅很害怕。因为莫秋莲神经衰弱,每晚必须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杨建寅害怕她偷吃,每天数好颗数拿给她。其余时间,安眠药都被他紧锁在柜子里。交谈中,每当莫秋莲说要自杀时,杨建寅立刻会瞪着她,大声喝止。他说,害怕有一天,一不留神,老伴就走了。杨建寅心里也有一个结。他说,2007年,他身体不好,挥不动锄头后,想把田交给儿子,但儿子不愿接。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儿子靠不住。在勉强种了3年后,杨建寅只能把田以每年一百元的价格租给别人。去年村里的大队干部主动找儿子做工作,要他养老人,他也不愿意。直至今年3月,老伴莫秋莲中风瘫痪在床4个月,儿子也只回来看过两眼,拿了100元,就再也没回来过。这令他非常生气,杨建寅说,他已经3年不进儿子家门了。杨建寅选择自力更生,每天编4个簸箕,卖20元,这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加上两人的低保,勉强能维持生活开销,但每月六七百元的药费却难以顾全。看着老伴如此辛苦,莫秋莲十分自责,她反复念叨,“我又洗不得衣、做不得饭、干不了活,怎么还不死。”杨庆元坚持认为,“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能不拖累子女。这是一种安乐死。”而在平时的交谈中,杨庆元发现,村里半数以上的老人都认同他的想法。杨利华,74岁,久病难愈厕所里服毒“我不会拖累你们”2011年8月12日,74岁的杨利华躲在厕所里服毒自尽。杨利华生前患有支气管炎,十几年来几乎每个月进一次医院拿药,每月医疗费要三四百元。因儿子开车亏本,家里欠债四五万元。为减轻子女的负担,杨利华更多是靠自己和老伴莫训真攒医药费和生活费。生病后的杨利华无法干重活,连上坡都会喘不过气。上山摘山胡椒是他最重要的生活来源,摘一天山胡椒只能赚十几元。儿媳高青说,杨利华复发得厉害时,家人也曾送他去新农合定点医院——桃江县中心医院住过十几天院。住院治疗后,杨利华确实舒服很多。但即使是吊水消炎这样最基本的治疗,每月也需医药费6000元。按医保报销65%后,至少需自费2700元。这相当于一家五口一个月全部的收入来源。但现实是,除了生病的父亲、一家五口日常的生活开销,家中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孩子,每年学费需上万元。因病痛折磨,杨利华脾气有点躁。一发火,他就会跟老伴说,“我自己去死,不会拖累你们。”家人说,这是他生前唯一透露的自杀倾向。改变儿女每天回家陪老人看戏在出现老人接二连三的自杀事件后,村民们也开始做出改变。杨利华服毒自尽后,他的亲人商量,凑了十几万元借给杨家。并在一个月后,在村外靠马路边迅速建起一栋楼房,将莫训真接过来,方便亲朋好友探望。儿媳高青也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打工,每天回家。莫训真告诉记者,大家对她都很好。儿媳也很关心她,就担心她吃不好,饭也煮得软软的,方便她入口。杨叶红希望能筹集到一笔慈善款,帮村里的老人建一个老年娱乐活动中心,丰富老人的生活。她的奶奶莫霞笑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她对记者说,每天晚上,大儿子一家都会陪着老伴和她看花鼓戏。莫霞笑还买了两副麻将放在家中,每天午饭后,村里的老人都会主动来到她家,和老伴杨凤保打麻将。过年时,莫霞笑的3个儿子全家都会回家陪他打麻将,这时杨风保会自动从一元一炮升级到5元一炮,总赢不输。莫霞笑的孙女杨婷已辞去长沙的工作回到益阳,她决定以后就在益阳结婚工作,不走远了,因为她想陪着爸妈。记者雷昕老年人成自杀率最高人群近年来,老年人的自杀率越来越高。目前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人群。据有关机构对200例自杀未遂老人的分析结果显示:自杀者的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贫困是导致老人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心灵孤独,无人关爱,也是许多老人自杀的原因。所以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也预测,中国的自杀率会越来越高。怕病痛折磨,怕子女负担重原因剖析:医疗保障与生活保障不足,家庭矛盾,精神孤独记者调查发现,病痛的折磨、生活保障不足、精神孤独和家庭矛盾是造成益阳市桃江县崆峒村老人自杀的主因。而更令当地村民忧心的是,这个自杀“黑洞”正向自己的亲人靠近。调查中,多名老人明确表态,愿意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原因A 医疗保障不足村民高青坚信,如果公公杨利华能享受到很好的医疗条件,肯定不会选择自杀。记者调查发现,杨家湾自杀的7位老人中有6位患有慢性老年疾病。“害怕病痛的折磨是导致老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村支委副支书邓鹏科分析。这一点也得到村里老人的一致认同。莫训真说,“村里好多老人都是这样死(自杀)的。大家都说,病了要用钱、要人照顾、自己也不舒服。这样死(自杀)没痛苦、舒服、死得快。”邓鹏科说,目前农村老人能享受的医疗保障有“新农合”、“大病救助”和“慢性病补贴”,但这三种补助都遇到现实漏洞。其中,村民反应最强烈的是新农合的20元门诊补贴。“如果参保的人这一年没生病,这20元门诊补贴只能去村里的卫生室拿药,每次供选择的都不是感冒药等常用药。”邓鹏科说。村民还反映,虽然参加“新农合”,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但参合的收费标准普遍比不参合高。除去不能报销的部分和“门槛费”400元,自费金额和不参合收费差不多。今年,桃江县给各村下发通知,针对慢性病、特殊病种,参合农民每年可享受300元的医疗补偿。但这一新政策也遇到了现实问题。村民反映,除了拿医院正规发票报销可以直接领到300元现金外,其余参合农民都不给钱,只给药。但能拿到的都是枸杞、红枣等不能治病的药。大病救助也遇到现实困境。“政策规定医药费上万元后,农民可以拿着医院单据报销2000元,但一般的大病都要花费二三万元。”邓鹏科说。原因B 生活保障不足杨晏清非常担心自己老了会没饭吃。去年9月,一场车祸,让杨晏清失去了唯一的儿子,62岁的他成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每月55元的养老保险是他唯一固定的生活费来源,但远不够每月300元的基本生活开销。他担心自己没儿子赡养,老了没饭吃。杨晏清说,到了动弹不得的那一天,他会像自己的母亲一样,选择自杀。邓鹏科说,55元的养老保险是村里老人唯一享受到的政府补贴的社会养老保险。但如果子女每年不交100元,或不交齐15年,老人这唯一的养老补贴也没有。村民杨余庆说,杨家湾三十余位老人中,只有四五位有退休工资,其余的都是靠子女赡养和打零工过活。记者观察发现,杨家湾的老人,即使上了70岁,只要生活还能自理,几乎都在做零工,穿凉席、织竹板或编簸箕。杨晏清说,“为减轻家人的负担,一直干到老死”是村里老人共同的生活轨迹。原因C 老人精神孤独村民杨家湾90%的老人没和子女住在一起,其中70%的老人是独居。杨庆元的儿子和老伴都在外省工作,只留下他和儿媳在家。2年前,杨庆元在离家两里开外的村里,建了一栋砖瓦房,独自一人生活。他说,“一个人生活自由,也给子女减轻负担。”杨庆元说,因工作忙碌,一年中只有三节两生时,家人才会回来团聚,每次呆一天就走了。今年杨庆元六十大寿,在远方打工的儿子说要给他摆酒做寿,他拒绝了,“怕给他们添麻烦。”他一个人跑到周边的浮邱山玩了一天,还即兴做诗一首——寿达六旬且逍遥,蔑视虚荣攀山霄。巍峨尖峰锁云雾,仿似吾身枉世遭。天命难求神无助,坎坷劳碌自清高。宁可负我尊古训,知足常乐夕阳骄。
粗茶淡饭有一口
村里的年轻人一致反映,村里的老人太孤单、寂寞。年轻人要忙着在外赚钱养家,没有时间陪他们。除了晒太阳、看电视,老人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生活却并不幸福在村民杨晏清看来,村里的老人“怕病痛折磨,怕子女负担重,怕寂寞”,虽然粗茶淡饭有一口,但他们的生活并不幸福。村里的老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个免费的老年娱乐中心——让他们聚在一起有书看、有报读、有棋牌玩,再配一个小食堂,有人给他们做饭吃;村里的女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村里引进一个企业,让她们能兼顾工作和照顾老人;村里的干部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的制度能向农村老人倾斜,在政府有余力的基础上,提高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来源:三湘都市报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3_12/13/32092187_0.shtml


挺好,明智的选择
吃了一辈子苦,受了一辈子累,对这些贫困老人来说,死亡真的是一种解脱.
一般来说,人越老越怕死,这些阅尽人生的老人们纷纷自我了断,只为不拖累后代,殷殷爱子之情让人感动,现在的几十年改开成就难道就是这样的和谐和辉煌吗,真他妈的。
天山白瑞德 发表于 2013-12-13 21:55
一般来说,人越老越怕死,这些阅尽人生的老人们纷纷自我了断,只为不拖累后代,殷殷爱子之情让人感动,现在 ...
开玩笑,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逃脱死亡,难道说欧美就不存在老年人病痛、孤独了?
湖南桃江回应“老人接连自杀”报道 称夸大事实



2013年12月1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12月13日电 (记者 刘柱)湖南省桃江县官方13日晚间向中新网记者透露,近日媒体报道“桃江10位老人接连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不受折磨”有“夸大客观事实”,引起当地村民强烈不满。

  8日22点57分,新浪微博“邓飞V”发起“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的微博话题,该话题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9日至11日,湖南某报记者在崆峒村采访了莫训珍几户人家,询问了崆峒村干部邓鹏科,于13日在媒体发表“桃江10位老人接连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不受折磨”一文,该文被网站纷纷转载,并在微博引起大量转发,13日中午12时又发表“桃江老人接连自杀事件:精神物质缺保障是诱因”的后续报道。

  随即,桃江就关于“8年来,5位老人自杀”的调查情况进行摸底,并公布调查结果如下:

  杨东华,男,79岁,手有病残,脚不方便,2013年正月某日凌晨2点多钟起床上厕所以后走到离住处50余米远的水凼(水深大约5寸)摔倒死亡。杨东华有8名子女,都很孝顺,老伴照顾其起居,儿子经营不锈钢厂,条件较好,死者有7、8万元存款,不能确认为自杀死亡。

  杨立华,男,73岁,党员、原村干部,家庭和睦,有多年支气管病史。2011年农历8月12日,与弟弟等人相约打牌,上厕所时倒地死亡,无服毒自杀依据。家中找出遗书一封,遗书内容未提及自杀,其弟弟和老伴、儿媳都认为死因无法确定,不是服毒自杀。

  莫安秀,女,81岁,神志不清,白天黑夜经常外出找儿子,其子在附近纸厂做事。2005年一天,半夜出门,意外跌入池塘溺水死亡,也不能确认其为自杀死亡。

  莫银初,女,78岁,神志不清,据其儿媳反映,莫银初经常怀疑有人陷害自己,枕边经常放着刀具,6、7年前在家中上吊自杀身亡。

  胡厚春,男,70多岁,10多年前因家庭琐事跳塘自杀身亡。

  桃江官方调查结论认为:5位死者中,有3人无法确认为自杀死亡,2人可认定为自杀死亡。死者家庭条件在村中都属于中上水平。5人的死亡与养老没有太多关联。

  据官方介绍,此起舆情起因源于线索爆料人杨叶红为桃江县崆峒村杨家湾组人,父亲杨和平,50多岁。她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教英语,其未婚夫为加拿大人。村民反映在杨叶红与其父杨和平的日常电话中,杨和平因与妻子有矛盾,偶尔向女儿杨叶红开玩笑说,为了不拖累她,自己也要自杀终老。杨叶红感觉不正常,结合村里其他老人的非正常死亡情况,遂决定向媒体求援。杨和平否认向女儿说过将来老了要自杀的话。

  调查认为,湖南某报的记者通过诱导式的采访,夸大客观事实,形成报道后,掀起了新的舆情高潮,引起当地村民强烈不满,认为报道严重破坏了当地村民形象。

  据悉,桃江县委县政府领导听取调查情况汇报后,将部署在“三访三化”工作中对全县留守老人,特别是重病老人、生活压力较大、心理健康存在症状的老人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动员广大干部党员群众对老人加强生活关怀和心理关怀。(完)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12-13/5619048.shtml
湖南桃江公布“老人自杀”调查结果:3人系意外身亡

2013年12月14日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湖南桃江公布“老人自杀”调查结果:3人系意外身亡

  新华网长沙12月13日电(记者周勉)12月13日20时许,湖南省桃江县向新华社记者披露了“老人自杀”事件的调查结果。当地民政等部门实地调查后了解到,舆论关于“湖南桃江多位老人接连自杀 只为不拖累子女”说法中,“8年内5位老人自杀”的说法与事实有出入。调查组了解到,其中有3人系意外身亡。

  8日,有网民实名认证微博发起“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13日早间,有当地媒体发表文章指出,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崆峒村8年内5名老人自杀,诱因系“精神物质缺保障”。

  桃江县成立的调查组在崆峒村调查表明,舆论所涉5名老人中,一位是凌晨起床如厕时跌入水凼身亡。一位是在打牌过程中如厕时跌倒死亡。另一位是意外跌入池塘死亡。这三人都有子女,其中一人家境比较殷实,并育有多名子女,家庭和睦。还有一人患有老年痴呆症。

  在调查发现确系自杀的2位老人中,其中一位老人的儿媳反映,老人在世时常常怀疑有人陷害自己,枕边经常放着刀具,多年前在家中上吊自杀身亡。另一位则因家庭琐事跳塘自杀。调查组认为,5名死者家庭条件在村中都属于中上水平,其死亡与“老无所依”并无太多关联。

  目前,桃江县对全县留守老人,特别是重病、生活压力较大、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老人开展全面排查,动员社会对老人加强生活和心理关怀。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14/c1001-2383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