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作为云概念舰载预警机-翔龙3.0 请大家多多拍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1:35


在翔龙2.0的基础上,换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去掉合成孔径雷达,做成折叠机翼,牺牲部分航程以增加有效载荷,装上一面单面相控阵雷达,阵面大小参考E2C,完全可以做到大于E2C单面阵上8米高1米。机上仅配置基础的雷达信号发生接受控制设备,以及对雷达回波进行初步计算分析的主机。所有并将初步信息经过数据链回传母舰。信号的进一步分析处理及后续情报分析作战指挥全在母舰上进行。
      主要尺寸与翔龙2.0变化不大,航程缩减到4000-5000km,航速下降到300km/h。留空时间12-18小时。可实现滑跃和弹射起飞,拦阻着舰
      该型无人机暂时称为翔龙3.0,单机单面相控阵可监视120度空域,3架无人机在母舰周围10-20km距离20000米高空做盘旋飞行可以做到全空域监控。
     主要优点有以下:
         1,留空时间长远大于任何一款有人预警机
         2,单机成本低
         3,整个系统有多架无人机构成,系统冗余度高,3架值班飞机有一架被击落只失去三分之一的全时监控空域,只剩下一架飞机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对360度空域的扫描
         4,由于无人驾驶不会损失宝贵的空中指挥人员的生命,有人预警机对载员的辐射也极大影响飞行人员的健康
         5,无人机占用舰上空间小,可以提高搭载数量
         6,多架无人机相控阵雷达相互配合可实现多基地雷达的特点,加强对隐身战机的探测能力
         7,空情人员都在舰上执行任务,舒适度高,效率也高
         8,飞行高度20000m远高于所有有人预警机,探测距离也得到相应提高。
     一艘母舰搭载10-15架无人机,仅占用传统舰载预警机3-4架的空间
         平时1架在母舰上空盘旋飞行实现360度每2分钟一次的扫描

         高危时间2架飞机,一架进行360度盘旋搜索,一架对重点空域进行全面监控
         战时3架进行全空域监控,其他飞机可前出到各个空域扩大搜索面积和距离


可行性及性能分析对比

以E2C为例 最大起飞重量23吨,空中18吨,出去航空人员,机身重量,真正用于预警的有效载荷是多少?这块我也缺乏相关数据,不敢妄言。在这了为了说明问题就暂时假设一个数值:
用于飞机维持飞行的结构重量(发动机,机身,操控系统以及一切与预警无关的重量)10吨
飞机电力系统2吨
冷却系统1吨
主雷达天线系统1吨
数据链及综合通信系统1吨
雷达主机系统1吨
情报及综合指挥系统2吨
共18吨

在我们设想的无人预警机上,由于取消了C4I系统,复杂的通信系统,只保留简单的与控制舰的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这样总的电力和冷却系统消耗达到下降。无人机主要载荷如下
电力系统 1吨
冷却系统  0.5吨
主雷达天线重量不变 1吨
通信系统  0.5吨
雷达主机系统 1吨
预警用有效载荷4吨

翔龙改进型预警机应该能达到或近全球鹰的水平
空中4吨,最大起飞重量10吨,预警载荷4吨,燃油2吨。

全球鹰载油7吨,起飞重量11吨,航程26000km,每吨油3700km。两吨燃油可以飞行大于7400km。因为载油
越多刚开始为了载油所消耗 的燃油也是最多的,载油越少燃油效率也越高,这个跟我们开车的时候不想加满油是一个道理。

3架翔龙3.0组成的预警小组和E2c做如下比较
         翔龙3.0                            E2C
航程     7400km                           3500-4000km
巡航高度  20000m                          9000m
到地平线距离 500km                       350km
巡航速度    500km/h                      500km/h
留空时间   15小时                7-8小时
预警载荷    12吨(3架)          8吨
控制海域面积    大家有兴趣可以算一算

最后大家不必非要把这个飞机往翔龙与全球鹰上套,本主只是借助这两家飞机说明方案的可行性。可以考虑飞行性能的同时适当加大翔龙机体横截面积,以容纳更大体积的载荷。甚至将这架无人机实现模块化,同平台可根据侦察载荷的不同分别衍生出不同性能的机种,比如控制预警无人机,通信枢纽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作战诱饵无人机,对地搜索无人机等等。只需在母舰上配置各种作战模块,根据不同任务搭载不同载荷,真正做到一机多用,多机通用。
这才是我发本帖真正想说的东西。







在翔龙2.0的基础上,换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去掉合成孔径雷达,做成折叠机翼,牺牲部分航程以增加有效载荷,装上一面单面相控阵雷达,阵面大小参考E2C,完全可以做到大于E2C单面阵上8米高1米。机上仅配置基础的雷达信号发生接受控制设备,以及对雷达回波进行初步计算分析的主机。所有并将初步信息经过数据链回传母舰。信号的进一步分析处理及后续情报分析作战指挥全在母舰上进行。
      主要尺寸与翔龙2.0变化不大,航程缩减到4000-5000km,航速下降到300km/h。留空时间12-18小时。可实现滑跃和弹射起飞,拦阻着舰
      该型无人机暂时称为翔龙3.0,单机单面相控阵可监视120度空域,3架无人机在母舰周围10-20km距离20000米高空做盘旋飞行可以做到全空域监控。
     主要优点有以下:
         1,留空时间长远大于任何一款有人预警机
         2,单机成本低
         3,整个系统有多架无人机构成,系统冗余度高,3架值班飞机有一架被击落只失去三分之一的全时监控空域,只剩下一架飞机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对360度空域的扫描
         4,由于无人驾驶不会损失宝贵的空中指挥人员的生命,有人预警机对载员的辐射也极大影响飞行人员的健康
         5,无人机占用舰上空间小,可以提高搭载数量
         6,多架无人机相控阵雷达相互配合可实现多基地雷达的特点,加强对隐身战机的探测能力
         7,空情人员都在舰上执行任务,舒适度高,效率也高
         8,飞行高度20000m远高于所有有人预警机,探测距离也得到相应提高。
     一艘母舰搭载10-15架无人机,仅占用传统舰载预警机3-4架的空间
         平时1架在母舰上空盘旋飞行实现360度每2分钟一次的扫描

1.jpg (31.6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1-13 10:25 上传


         高危时间2架飞机,一架进行360度盘旋搜索,一架对重点空域进行全面监控
         战时3架进行全空域监控,其他飞机可前出到各个空域扩大搜索面积和距离

3.jpg (43.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1-13 10:24 上传



可行性及性能分析对比

以E2C为例 最大起飞重量23吨,空中18吨,出去航空人员,机身重量,真正用于预警的有效载荷是多少?这块我也缺乏相关数据,不敢妄言。在这了为了说明问题就暂时假设一个数值:
用于飞机维持飞行的结构重量(发动机,机身,操控系统以及一切与预警无关的重量)10吨
飞机电力系统2吨
冷却系统1吨
主雷达天线系统1吨
数据链及综合通信系统1吨
雷达主机系统1吨
情报及综合指挥系统2吨
共18吨

在我们设想的无人预警机上,由于取消了C4I系统,复杂的通信系统,只保留简单的与控制舰的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这样总的电力和冷却系统消耗达到下降。无人机主要载荷如下
电力系统 1吨
冷却系统  0.5吨
主雷达天线重量不变 1吨
通信系统  0.5吨
雷达主机系统 1吨
预警用有效载荷4吨

翔龙改进型预警机应该能达到或近全球鹰的水平
空中4吨,最大起飞重量10吨,预警载荷4吨,燃油2吨。

全球鹰载油7吨,起飞重量11吨,航程26000km,每吨油3700km。两吨燃油可以飞行大于7400km。因为载油
越多刚开始为了载油所消耗 的燃油也是最多的,载油越少燃油效率也越高,这个跟我们开车的时候不想加满油是一个道理。

3架翔龙3.0组成的预警小组和E2c做如下比较
         翔龙3.0                            E2C
航程     7400km                           3500-4000km
巡航高度  20000m                          9000m
到地平线距离 500km                       350km
巡航速度    500km/h                      500km/h
留空时间   15小时                7-8小时
预警载荷    12吨(3架)          8吨
控制海域面积    大家有兴趣可以算一算

最后大家不必非要把这个飞机往翔龙与全球鹰上套,本主只是借助这两家飞机说明方案的可行性。可以考虑飞行性能的同时适当加大翔龙机体横截面积,以容纳更大体积的载荷。甚至将这架无人机实现模块化,同平台可根据侦察载荷的不同分别衍生出不同性能的机种,比如控制预警无人机,通信枢纽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作战诱饵无人机,对地搜索无人机等等。只需在母舰上配置各种作战模块,根据不同任务搭载不同载荷,真正做到一机多用,多机通用。
这才是我发本帖真正想说的东西。





预警机要指挥的。
破碎碎 发表于 2013-11-11 15:06
预警机要指挥的。
所有数据回传制母舰上的指挥中心,在地面进行指挥
没必要用单面相控阵雷达,而是可以整合到四片机翼里。
没图你说个蔡国庆啊
无人机做预警机,存在延迟和被干扰的问题

如果用航母作为控制站则存在暴漏航母位置的问题

3.0?难道还要5.0?
笑死了,我想起来《突出重围》这本书里黄兴安说的那句话了:“……我把部队亮给他打,他能打的动吗……”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1-11 16:26
无人机做预警机,存在延迟和被干扰的问题

如果用航母作为控制站则存在暴漏航母位置的问题
我认为延时问题是存在的但这个延时不会大于秒级,被干扰也是存在的,有人预警机同样无法摆脱被干扰,任何通信都会被干扰,也包括有人预警机与战斗机之间的通讯。无人机操控站与空战指挥中心,不一定非要设置在航空母舰上,我认为任何神盾舰都可以肩负着责任,完全可以是分布式的,多艘神盾舰控制多个无人机。或者发展后方通过天链卫星进行通信也未尝不可。无人机-卫星-后方指挥机构-卫星-战斗机  整个舰队完全处于无限的静默状态。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1-11 16:26
无人机做预警机,存在延迟和被干扰的问题

如果用航母作为控制站则存在暴漏航母位置的问题
采用1-2架有人预警机作为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指挥中枢,一旦遇到对方隐形战机突防,被击落后整个舰队空中指挥瘫痪,而无人机可以部署10多加,增强了整个空战指挥系统的健壮性和冗余度,相当于我们IT系统中常用的多机负载分担。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7:26
我认为延时问题是存在的但这个延时不会大于秒级,被干扰也是存在的,有人预警机同样无法摆脱被干扰,任何 ...
无人机的效率依赖通讯.战斗机的飞行员可以对状况作出实时判断,但是设想中的自主目标循迹(Automatic Targeting Cueing,ATC)仅仅是美好的设想.无人机必须把战术信息传递回其他载人平台进行分析.这导致三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对无人机反应速度的压力.统计表明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对战术事态的反应时间是200毫秒.在最乐观的环境中,有卫星通讯支持的无人机通信的通信传播延迟是600毫秒以上。

美国空军以全球鹰搭载卫通天线直接将信号发射给诸如国际通信卫星(Intelsat)的方式不适合高威胁环境.卫通天线可以支持至少3个每一个可以支持36Mbps的Ku波段转发器.很可惜,一个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EIRP)为1MW的干扰设备把主瓣对准通信链路可以把转发器的效率降低50%,5MW的系统可以把转发器的效率降低95%.一个10MW的系统只需要把通讯链路纳入其旁瓣,可以把转发器的效率降低50%.

美国海军的研究表明,无人机的应用严重的依赖GPS提供的导航和授时(position navigation and timing,PNT)服务.一部分的无人机被设计为在丢失GPS信号的时候自动返航,这无疑为有GPS干扰设备协同作业的攻击路径引导者(pathfinder).追踪无人机的载体航母提供巨大的"技术机会".其他的无人机在丢失GPS信号的情况中,甚至不能起飞和降落.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7:37
采用1-2架有人预警机作为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指挥中枢,一旦遇到对方隐形战机突防,被击落后整个舰队空中指 ...
http://lt.cjdby.net/thread-1725413-1-1.html

美国海军对于在繁忙的航母甲板上操作无人机尚缺乏信心,他们害怕自动控制的飞机突然失控,对舰艇和其他飞机造成损害甚至导致人员伤亡,因此无人机将只在晚上其他飞机都已经完成起降或者说航母上不那么忙的时候被允许起降,虽然今年夏季的试验成功的证明了无人机可以在航母上起降,但是在6月分泄露的规划文件显示:一旦无人机在2020年左右开始在航母上运作,美国海军将永久地将无人机同其余的舰载机联队分开。

无人机既没有人类的智力也没有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 (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AWACS)的体积去承担哪怕是早期预警(Air Early Warning,AEW)的任务.美国海军认为神盾哨舰都更有效率.

使用四代机去“拆”对方的体系(比如猎杀对方的预警机)或者和对方的四代机进行交战的一个重大挑战是ISR(“I”代表情报; “S”代表电子监听; “R”代表侦察)载体和四代机的巨大信号反差.四代机不代表你可以在缺乏态势感知支援和态势感知意识的“黑暗”情况下飞向你所想象的对方关键节点.你需要ISR提供完整的广域态势感知,但是你需要保护和隐藏你的ISR,因为它太明亮.无人机和F-35前出不能取代ISR平台.否则美国不会积极发展ISR平台的主动防御手段在对方的主动寻地制导导弹的攻击末端提供生存能力和保持正常工作能力的平衡(在中距离空战中,这一代战斗机主要依靠雷达告警接收机/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RWR/RHWS)和红外传感器(IR)建立对对方打击武器航迹的态势感知,依靠准确制定的航线和主动干扰设备比如交叉眼(cross eye)和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的波形篡改措施(RFDM WDM)对抗对方的主动寻的武器(active homing weapons),而较少依靠可能导致动能损失的剧烈机动.)

所以,在可以预料到的未来,以专门的主动电子战飞机护卫具有良好的末端侦测和主动末端防御能力的指挥控制和情报平台是可以被预见的事情.它会大幅降低缺乏有效的态势感知支援的隐身飞机的突袭效能。

美国海/空军都在发展以第三代和三代改进型战机对抗缺乏完整态势感知支持的四代机突袭高价值目标的能力以解放F-22的能量

F-16/E-3或EA-18G/E-2有在演习中展示若干能力以对抗F-22的突袭---是的,F-16CM依靠类似ALQ-184的自卫电子战吊舱可以做很多事情.

不过拦截四代机的效能取决于四代机的战术.如果四代机选择高速冲向目标用红外制导导弹和机炮去猎杀预警机,大概这些三代机不能做太多事情,但是这需要四代机注意:

1,加油机和RC-135这样的电子侦察机是辐射沉默的高价值目标.
2,四代机会遭遇大量电子欺骗.
3,E-3或者E-8可能是唯一较难被仿造的目标,美国海军和空军只能依靠制造虚假辐射掩护预警机,不过在中国空军窜出RC-135水准的电子侦察机之前,J-20将不得不选择在黑暗中冲向想象的目标
4,四代机需要小心那些沉默的前出无人机和F-35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1-11 17:41
无人机的效率依赖通讯.战斗机的飞行员可以对状况作出实时判断,但是设想中的自主目标循迹(Automatic Targe ...


使用卫星中继是有些极端了,肯定是存在延时过大的问题,但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主要还是靠航母编队的神盾舰作为控制中心。而这里无人机也并非完全智能化的无人机,而是通过舰上人员遥控的飞行器,距离舰艇几十km范围内传输延时也将大大减少。由于飞行高度是传统预警机的1倍监视范围大大超过传统有人预警机,即使有些许延时但在扩大的监控覆盖范围面前完全忽略了。至于无人机影响航母起降我想这也不大是什么问题,因为留空时间超过12小时。每昼夜只需要放飞和回收10架次以内的无人机,甚至少于有人预警机的放飞架次。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1-11 17:41
无人机的效率依赖通讯.战斗机的飞行员可以对状况作出实时判断,但是设想中的自主目标循迹(Automatic Targe ...


使用卫星中继是有些极端了,肯定是存在延时过大的问题,但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主要还是靠航母编队的神盾舰作为控制中心。而这里无人机也并非完全智能化的无人机,而是通过舰上人员遥控的飞行器,距离舰艇几十km范围内传输延时也将大大减少。由于飞行高度是传统预警机的1倍监视范围大大超过传统有人预警机,即使有些许延时但在扩大的监控覆盖范围面前完全忽略了。至于无人机影响航母起降我想这也不大是什么问题,因为留空时间超过12小时。每昼夜只需要放飞和回收10架次以内的无人机,甚至少于有人预警机的放飞架次。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8:13
使用卫星中继是有些极端了,肯定是存在延时过大的问题,但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主要还是靠航母编队的神 ...
飞得高不一定就看得远,还有个机载电源功率的问题。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8:13
使用卫星中继是有些极端了,肯定是存在延时过大的问题,但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主要还是靠航母编队的神 ...
卫星通讯是必要的,不然神盾舰需要呆在无人机的低可截获通讯范围内才有可能接收无人机的信号

而且你并不能确保敌方一定无法截获通讯信号以至于标定舰艇的位置或者干扰舰艇和无人机之间的通讯,无人机也缺乏足够的智慧在没有舰艇支持的抢矿下指挥其他飞机和舰艇的作战

如果无人机在作战中被击落,显然不能等12个小时再去放飞接替的无人机



靠什么去驱动能做到这样要求的雷达都成问题
我的观点是,取代运20的下一代隐形运输机,可以考虑环形机翼、平行设计、贴片天线版本的 ——

空警-7000?!!
董莹岩 发表于 2013-11-11 18:25
飞得高不一定就看得远,还有个机载电源功率的问题。
E2C  动力装置 2台T56-425涡桨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4910千瓦(6676)马力,
  平均功率4508千瓦(6129马力)。机上电源出来给机载雷达外还要供应作战指挥控制系统

翔龙 配置3吨推力的发动机最大速度750km 可判断其发动机功率在 6125kw左右  速度下降至300km后,发动机剩余功率未必小于E2C,记载电源功率不一定能小多少,可能还会多。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8:57
E2C  动力装置 2台T56-425涡桨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4910千瓦(6676)马力,
  平均功率4508千瓦(6129马 ...
卫星通讯也会占用电力的,而且无人机控制严重依赖远程遥控,需要更多的电力支持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1-11 19:08
卫星通讯也会占用电力的,而且无人机控制严重依赖远程遥控,需要更多的电力支持
通信与遥控消耗的电量应该和预警雷达不在一个数量级别上吧,神舟飞船里地面那么远通信和遥测也没费多少电吧,嫦娥2都离5000万km了,那点电不照样通信
应该可行,如果能解决在驱逐舰或者小平顶上的起飞与回收,那么对于执行区域任务会有极大帮助,比直升机快而且滞空时间长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1-11 16:26
无人机做预警机,存在延迟和被干扰的问题

如果用航母作为控制站则存在暴漏航母位置的问题
航母是个被动接受回传信号的接受站,只偶尔放出少量控制信号,还可以采用定向保密数据链,何来航母位置容易暴露的问题?

大型高空无人机是所有无人机种类中最难被干扰的,这个我早就分析过。

这点传输距离,对于光速传播的无线电波来说,不存在延迟问题。
headbox 发表于 2013-11-11 19:27
应该可行,如果能解决在驱逐舰或者小平顶上的起飞与回收,那么对于执行区域任务会有极大帮助,比直升机快而 ...
可以考虑火箭助飞或者大型舰载直升机拖曳起飞!回收似乎只能海面降落直升机回收了 呵呵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20:24
可以考虑火箭助飞或者大型舰载直升机拖曳起飞!回收似乎只能海面降落直升机回收了 呵呵


起飞和降落都不是问题。自动控制而已。大学生自制的无人机都可以做到定点降落。在降落跑道中线和机体上加传感器,参见F-18和X47b的自主降落。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20:24
可以考虑火箭助飞或者大型舰载直升机拖曳起飞!回收似乎只能海面降落直升机回收了 呵呵


起飞和降落都不是问题。自动控制而已。大学生自制的无人机都可以做到定点降落。在降落跑道中线和机体上加传感器,参见F-18和X47b的自主降落。
好想法。以后智能,数据链等等发展。还有什么云,网络。以后可以组成网络,不一定要在空中指挥。任意一个节点都可以指挥不是更好。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9:17
通信与遥控消耗的电量应该和预警雷达不在一个数量级别上吧,神舟飞船里地面那么远通信和遥测也没费多少电 ...
全球鹰现在可以给机载设备提供的所有电源电力是25KVA,另一方面,巨大的全球鹰相比EA-18G仍然是一个狭窄的电子平台,跟不要说同E-2D相比了(E-2C的发电能力是60KVA)

神舟飞船并不需要指挥其他平台,他也没有一个尺寸很大的雷达需要供电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9:17
通信与遥控消耗的电量应该和预警雷达不在一个数量级别上吧,神舟飞船里地面那么远通信和遥测也没费多少电 ...
全球鹰现在可以给机载设备提供的所有电源电力是25KVA,另一方面,巨大的全球鹰相比EA-18G仍然是一个狭窄的电子平台,跟不要说同E-2D相比了(E-2C的发电能力是60KVA)

神舟飞船并不需要指挥其他平台,他也没有一个尺寸很大的雷达需要供电

neverdavis 发表于 2013-11-11 20:05
航母是个被动接受回传信号的接受站,只偶尔放出少量控制信号,还可以采用定向保密数据链,何来航母位置容 ...
无人机并不具备指挥战机的能力,航母需要控制无人机和指挥其他飞机,而美国海军的E-2C经常也被作为通讯中继的节点来使用,这更导致其电磁信号非常强,很难进行隐藏

美国曾经认为依靠通讯卫星中继的航母很难被敌方截获信号并被定位,但是海湾战争时期,苏联人展示了依靠通讯卫星的一些技术问题来侦测航母的能力,这个秘密一直被保留到冷战结束之后才被西方国家知晓

显然RQ-170显示这种所谓的最难被干扰是多么脆弱

通讯中继平台的延迟并不是取决于光速,而是处理系统的能力

雷达搭载无人机——航母——战斗机VS预警机——战斗机。对于整个系统工程而言,多一个环节,多一份风险。而且就无人机平台而言,自主控制系统,机舰数据传送等系统加起来进一步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只要无人机本身出一丁点差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环节的奔溃。对于无人机的自主起降,只要出一丁点差错就可能酿成大错,这个几率在现有技术下不能被忽略,在航母上也承受不起。还有无人机吧数据发回航母,航母再发给战斗机时有可能用到中继平台这又加剧了环节的复杂性。所以除非出现类人类智能化技术,否则无人机搭载雷达,航母处理并指挥战斗机的模式的消费比要比预警机直接指挥要差。
西门吸血 发表于 2013-11-11 16:18
没必要用单面相控阵雷达,而是可以整合到四片机翼里。
这个坦克什么情况?激光炫目?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13-11-11 22:34
这个坦克什么情况?激光炫目?

“窗帘”主动防护系统管理
作为一个长期或者说长远的研究是可以,毕竟科技的发展可以多面性.站在今天谁也难说得准明天科技的方向与突破,但在现在的眼光说可以不可以的事,还是早了点.

起码这帖主题中阐述的,现在看来并不是理想平台,技术层面上说也是.但明天呢?或许完全超出当前已知概念与想象,或许没什么大突破,谁也难说,下不了定义
无人机不是万能的,舰载无人机更是弊端多多,代替少数勤务机做一下前线图像侦查或简单合成孔径普查还可以,做预警就别做梦了,满足这样需求的无人机不会比载人机小而且更别琢磨所谓的长航时。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7:26
我认为延时问题是存在的但这个延时不会大于秒级,被干扰也是存在的,有人预警机同样无法摆脱被干扰,任何 ...
预警机是个用电大户,而且雷达不可能轻巧尤其是用于预警机的相控阵系统,综合算下来,这架飞机会非常庞大,几乎没有上舰的价值。
superkiller888 发表于 2013-11-11 18:57
E2C  动力装置 2台T56-425涡桨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4910千瓦(6676)马力,
  平均功率4508千瓦(6129马 ...
不带加力的涡扇要在航母上起飞,除非你发明了新科技
逮到个玩意就想上舰,这是病,得治
不带加力的涡扇要在航母上起飞,除非你发明了新科技
有了弹射器也不是不可以
挂云就是时髦啊
除非你能开发出无介质量子通信系统.....不然带宽永远是最大的障碍
半截冰棍 发表于 2013-11-12 00:08
有了弹射器也不是不可以
根本不是弹射器的问题,而是非加力发动机的推重比很差,少了加力所带来的那么一点好处很迅速被运行麻烦所抵消。
而且,长航时无人机翼展都小不了且都是高扰性的,这在陆地上已经麻烦,上船是灾难性的,你要说不搞长航时,那搞无人机网有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