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丢失一个阵地的第1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0:42:46
中国军队先后收复老山、者阴山地区诸阵地后,越军总部不甘心失败,制定了代号为“MB-84” 的战役计划,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大举反扑。1984年6月11日,越军就向老山当面中国军队阵地发起了团级规模反扑。在攻势被中国军队挫败后,越军继续大量增加兵力、火力,又于7月12日发动了加强师级规模的反扑,这就是惊天动地的7.12大战。鉴于越军在老山地区的反扑企图明显,持续与中国军队纠缠,中央军委因势而动,改变了原定在边境恢复正常边防斗争状态的决心,决定从外区抽调部队入滇轮流参战,对越南施加军事压力,实行坚守防御作战,长期牵制越军,以配合柬埔寨和泰国的抗越斗争形势,并达到锻炼军队的目的。
  
第一批奉命入滇轮战的部队,就是南京军区的第1军。

第1军的前身,是贺龙草创的湘鄂西苏区红二军团(红3军),跟着贺老总爬雪山过草地,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卢冬生、张宗逊这样的悍将先后担任过旅长,曾参加百团大战及开辟了晋绥、晋西北根据地。解放战争初期,以358旅为主力组成了晋绥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是张宗逊。没过多久,1纵就西过黄河去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中央,还受到了毛泽东的检阅,早早就有了“御林军”的殊荣。

1947年2月,晋绥1纵编入陕甘宁野战军,先是参加了延安保卫战,接着又连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是为著名的西北三捷,歼敌1.4万余人,生俘胡宗南部整编第31旅旅长李纪云,打出了威名。7月底,1纵编入西北野战军,仍称1纵,司令员为独臂将军贺炳炎。

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转入内线反攻。1纵参加了惨烈的一打榆林战斗,与国民党整编第1军第1师28旅反复争夺凌霄塔,伤亡很大,攻击未果,只好撤兵而去。紧接着,1纵协同2纵在沙家店地区围住了来解榆林之围的胡宗南部整编第36师,经一天激战,全歼敌军6000余人,只跑了师长钟松。转战陕北的毛泽东闻讯后极为高兴,称赞说:“沙家店这一仗打得好,我们转危为安了。如果打不好,就只好向西走,进沙漠了。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用我们湖南话来说,打了这一仗,就过坳了。”

1947年11月初,1纵又参加了二打榆林之战,因守敌顽强抵抗及邓宝珊部的迅速驰援,再次无功而返。这一役参战的1纵、3纵、6纵各部队伤亡达4300余人,对于只有3万余人的西北野战军是个重大损失。

1948年2月,1纵参加了宜川战役,担任抢占瓦子街断敌退路的任务。这一战是第1军军史上的亮点,其部358旅714团独守南山,多次与敌白刃格斗,死死堵住了企图突围的国民党军。宜川之战,全歼国民党整编第29军2.3万余人,击毙军长刘勘、整编第90师师长严明等多名将官。战后,1纵受到了彭德怀的通电嘉奖。

在当年4月的西府陇东战役中,西北野战军先胜后败,虽攻克重镇宝鸡,但随即陷入了胡宗南部和马家军的前堵后追之中,转战千里,艰难脱险。虽歼敌2.1万余人,自身伤亡也达1.49万余人,且缴获的大批物资复又丢掉,被彭德怀称为是自己一生的几次败仗之一。此战中,1纵先是连克栒邑(今旬邑)、邠县(今彬县)、麟游、凤翔,攻入宝鸡,击毙了整编第76师师长徐保。这个徐保就是第一次守榆林的那个28旅旅长,1纵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在随后的陇东突围中,1纵护卫西野总部和彭德怀节节转战,最终脱险而归。不久,在荔北战役中,1纵突入敌军防线,大胆穿插分割,歼灭国军第48旅旅部,俘其旅长、参谋长,受到西野总部的通令嘉奖。

1949年2月,全军大整编,1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军。 三大战役之后,西北战场上就是顺风顺水了。1949年5月后,第1军随一野向西卷进,连战陕中、扶眉、陇东,直入青海。9月5日,解放西宁。随后转入剿匪和建立人民政权。比较可惜的是,第1军这个一野头号主力却没能参加被称为“西北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的兰州战役。

1952年6月,一野进行整编,第3军所属各师编入了第1军。当年12月,第1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所属部队先后在临津江两岸的马良山、老般山一线担负坚守阵地任务,并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共作战3个月零22天,进行大小战斗103次,毙伤俘敌12069人,击落击伤敌机122架,击毁敌坦克29辆,缴获各种火炮13门、各种枪支426支。朝鲜停战后,第1军在三八线和东海岸担负守备任务。1958年10月,第1军胜利回国,归隶武汉军区,驻防河南。

人民解放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就是第1军1师1团的6连。在宜川战役中,6连作为尖刀部队冲上南山,数次与敌肉搏,打到全连只剩13人仍然坚守阵地。战斗中,2班长刘四虎冲锋在前,一人连续剌倒了7名敌兵,成为通报全军的战斗英雄。

1975年,第1军与南京军区第20军换防,进驻浙江至今。其所属1师在1961年被确定为全军首批10个战备值班师之一。

1984年7月12日,中央军委命令,南京军区第1军率军部大部和军直分队、1师(辖1、2、3团和炮兵团)、12军36师(辖106、107、108团和炮兵团)、军区炮兵第9师(辖炮兵3、14团,加强福州军区炮兵第3师13团,欠炮兵201团),共26624人(含先期赴滇的炮兵第9师16团)、各型车辆2231台、火炮700门、步兵武器19194支(具、挺)、电台1539部,赴云南前线参加轮战。当时第1军的主官是军长傅全有(后来成为解放军总参谋长)、政委史玉孝、副军长冯金茂、参谋长吴铨叙、副参谋长李乾元、政治部主任石磊等人。

接到南京军区下达的作战预令后,傅全有、史玉孝等军领导立即着手实施各种组织,指导司令部制定机动方案,迅速展开收拢部队、完善组织、调整兵员、补充装备、储备物资等临战准备工作。至7月18日18时,提前24小时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参战部队基本达到齐装满员。7月19日19时15分起,第1军各部分乘57个列车梯队,沿南北两条铁路线同时向南开进。7月24日分别到达云南曲靖、昆明火车站实施卸载,就地休整一天。尔后在昆明军区配属的1152辆汽车保障协同下,全军编成17个摩托化梯队,分成两路行军纵队迅速向集结地域开进。至7月31日13时前,所有参战部队全部到达边境指定地域集结。整个机动历时11天另17小时15分,行程3760余公里。
  
进入战区集结地域后,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和急用先训、先主后次等原则,参战部队迅速转入了全面的临战训练。在军事训练上,首先狠抓了适应性训练。根据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地形、敌情,借鉴先期参战的友邻部队经验,部队狠抓了以攀登、越野、爬山、穿林为内容的体能训练,培养能走、打、吃、住、藏,会打枪投弹、埋雷排雷、土工作业、自救互救、利用地形地物、识图用图能力的战场生存训练,以及适应作战对象、任务特点的“小火炮、小分队、小课目、小动作、小行动”的灵活性战术训练。其次是加强了针对性训练。针对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组织指挥的复杂实际和越军的作战特点,重点训练了山地作战的组织指挥、协同方法、阵地构筑、战术手段等科目,逐一研究了对越军常用战术的反制手段。并进行了连级的攻防实弹战术演习和攻防战术实兵综合演练,以及团、营级的防御战斗步炮合练演习。各部队还根据本身担负的作战任务,结合作战预案,选择与战区相似的地形,采取相似地形练动作、结合任务设战法、编组合群练协同的方法,反复进行了综合演练。在政治教育上,由党委会组织,进行了广泛地动员学习。集中学习贯彻了中央军委的命令,揭露控诉了越南当局侵扰中国边境、搞地区霸权主义的罪行。同时进行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 “五种革命精神”教育,并提出向“四山”(即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学习。从而使参战的干部战士加深了对这次坚守防御作战的重要意义和正义性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了广大指战员英勇杀敌、敢打必胜的战斗热忱。

奉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命令,第1军加强沈阳军区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昆明军区辛柏林雷达2部、14军坦克团1连、40师“红缨—5号”导弹连,并指挥边防15团,在昆明军区的统一组织下,于1984年11月16日开始进入一线阵地,至12月9日全面接管了昆明军区11军部队在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的防御任务。

(待续) 中国军队先后收复老山、者阴山地区诸阵地后,越军总部不甘心失败,制定了代号为“MB-84” 的战役计划,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大举反扑。1984年6月11日,越军就向老山当面中国军队阵地发起了团级规模反扑。在攻势被中国军队挫败后,越军继续大量增加兵力、火力,又于7月12日发动了加强师级规模的反扑,这就是惊天动地的7.12大战。鉴于越军在老山地区的反扑企图明显,持续与中国军队纠缠,中央军委因势而动,改变了原定在边境恢复正常边防斗争状态的决心,决定从外区抽调部队入滇轮流参战,对越南施加军事压力,实行坚守防御作战,长期牵制越军,以配合柬埔寨和泰国的抗越斗争形势,并达到锻炼军队的目的。
  
第一批奉命入滇轮战的部队,就是南京军区的第1军。

第1军的前身,是贺龙草创的湘鄂西苏区红二军团(红3军),跟着贺老总爬雪山过草地,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卢冬生、张宗逊这样的悍将先后担任过旅长,曾参加百团大战及开辟了晋绥、晋西北根据地。解放战争初期,以358旅为主力组成了晋绥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是张宗逊。没过多久,1纵就西过黄河去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中央,还受到了毛泽东的检阅,早早就有了“御林军”的殊荣。

1947年2月,晋绥1纵编入陕甘宁野战军,先是参加了延安保卫战,接着又连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是为著名的西北三捷,歼敌1.4万余人,生俘胡宗南部整编第31旅旅长李纪云,打出了威名。7月底,1纵编入西北野战军,仍称1纵,司令员为独臂将军贺炳炎。

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转入内线反攻。1纵参加了惨烈的一打榆林战斗,与国民党整编第1军第1师28旅反复争夺凌霄塔,伤亡很大,攻击未果,只好撤兵而去。紧接着,1纵协同2纵在沙家店地区围住了来解榆林之围的胡宗南部整编第36师,经一天激战,全歼敌军6000余人,只跑了师长钟松。转战陕北的毛泽东闻讯后极为高兴,称赞说:“沙家店这一仗打得好,我们转危为安了。如果打不好,就只好向西走,进沙漠了。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用我们湖南话来说,打了这一仗,就过坳了。”

1947年11月初,1纵又参加了二打榆林之战,因守敌顽强抵抗及邓宝珊部的迅速驰援,再次无功而返。这一役参战的1纵、3纵、6纵各部队伤亡达4300余人,对于只有3万余人的西北野战军是个重大损失。

1948年2月,1纵参加了宜川战役,担任抢占瓦子街断敌退路的任务。这一战是第1军军史上的亮点,其部358旅714团独守南山,多次与敌白刃格斗,死死堵住了企图突围的国民党军。宜川之战,全歼国民党整编第29军2.3万余人,击毙军长刘勘、整编第90师师长严明等多名将官。战后,1纵受到了彭德怀的通电嘉奖。

在当年4月的西府陇东战役中,西北野战军先胜后败,虽攻克重镇宝鸡,但随即陷入了胡宗南部和马家军的前堵后追之中,转战千里,艰难脱险。虽歼敌2.1万余人,自身伤亡也达1.49万余人,且缴获的大批物资复又丢掉,被彭德怀称为是自己一生的几次败仗之一。此战中,1纵先是连克栒邑(今旬邑)、邠县(今彬县)、麟游、凤翔,攻入宝鸡,击毙了整编第76师师长徐保。这个徐保就是第一次守榆林的那个28旅旅长,1纵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在随后的陇东突围中,1纵护卫西野总部和彭德怀节节转战,最终脱险而归。不久,在荔北战役中,1纵突入敌军防线,大胆穿插分割,歼灭国军第48旅旅部,俘其旅长、参谋长,受到西野总部的通令嘉奖。

1949年2月,全军大整编,1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军。 三大战役之后,西北战场上就是顺风顺水了。1949年5月后,第1军随一野向西卷进,连战陕中、扶眉、陇东,直入青海。9月5日,解放西宁。随后转入剿匪和建立人民政权。比较可惜的是,第1军这个一野头号主力却没能参加被称为“西北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的兰州战役。

1952年6月,一野进行整编,第3军所属各师编入了第1军。当年12月,第1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所属部队先后在临津江两岸的马良山、老般山一线担负坚守阵地任务,并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共作战3个月零22天,进行大小战斗103次,毙伤俘敌12069人,击落击伤敌机122架,击毁敌坦克29辆,缴获各种火炮13门、各种枪支426支。朝鲜停战后,第1军在三八线和东海岸担负守备任务。1958年10月,第1军胜利回国,归隶武汉军区,驻防河南。

人民解放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就是第1军1师1团的6连。在宜川战役中,6连作为尖刀部队冲上南山,数次与敌肉搏,打到全连只剩13人仍然坚守阵地。战斗中,2班长刘四虎冲锋在前,一人连续剌倒了7名敌兵,成为通报全军的战斗英雄。

1975年,第1军与南京军区第20军换防,进驻浙江至今。其所属1师在1961年被确定为全军首批10个战备值班师之一。

1984年7月12日,中央军委命令,南京军区第1军率军部大部和军直分队、1师(辖1、2、3团和炮兵团)、12军36师(辖106、107、108团和炮兵团)、军区炮兵第9师(辖炮兵3、14团,加强福州军区炮兵第3师13团,欠炮兵201团),共26624人(含先期赴滇的炮兵第9师16团)、各型车辆2231台、火炮700门、步兵武器19194支(具、挺)、电台1539部,赴云南前线参加轮战。当时第1军的主官是军长傅全有(后来成为解放军总参谋长)、政委史玉孝、副军长冯金茂、参谋长吴铨叙、副参谋长李乾元、政治部主任石磊等人。

接到南京军区下达的作战预令后,傅全有、史玉孝等军领导立即着手实施各种组织,指导司令部制定机动方案,迅速展开收拢部队、完善组织、调整兵员、补充装备、储备物资等临战准备工作。至7月18日18时,提前24小时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参战部队基本达到齐装满员。7月19日19时15分起,第1军各部分乘57个列车梯队,沿南北两条铁路线同时向南开进。7月24日分别到达云南曲靖、昆明火车站实施卸载,就地休整一天。尔后在昆明军区配属的1152辆汽车保障协同下,全军编成17个摩托化梯队,分成两路行军纵队迅速向集结地域开进。至7月31日13时前,所有参战部队全部到达边境指定地域集结。整个机动历时11天另17小时15分,行程3760余公里。
  
进入战区集结地域后,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和急用先训、先主后次等原则,参战部队迅速转入了全面的临战训练。在军事训练上,首先狠抓了适应性训练。根据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地形、敌情,借鉴先期参战的友邻部队经验,部队狠抓了以攀登、越野、爬山、穿林为内容的体能训练,培养能走、打、吃、住、藏,会打枪投弹、埋雷排雷、土工作业、自救互救、利用地形地物、识图用图能力的战场生存训练,以及适应作战对象、任务特点的“小火炮、小分队、小课目、小动作、小行动”的灵活性战术训练。其次是加强了针对性训练。针对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组织指挥的复杂实际和越军的作战特点,重点训练了山地作战的组织指挥、协同方法、阵地构筑、战术手段等科目,逐一研究了对越军常用战术的反制手段。并进行了连级的攻防实弹战术演习和攻防战术实兵综合演练,以及团、营级的防御战斗步炮合练演习。各部队还根据本身担负的作战任务,结合作战预案,选择与战区相似的地形,采取相似地形练动作、结合任务设战法、编组合群练协同的方法,反复进行了综合演练。在政治教育上,由党委会组织,进行了广泛地动员学习。集中学习贯彻了中央军委的命令,揭露控诉了越南当局侵扰中国边境、搞地区霸权主义的罪行。同时进行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 “五种革命精神”教育,并提出向“四山”(即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学习。从而使参战的干部战士加深了对这次坚守防御作战的重要意义和正义性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了广大指战员英勇杀敌、敢打必胜的战斗热忱。

奉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命令,第1军加强沈阳军区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昆明军区辛柏林雷达2部、14军坦克团1连、40师“红缨—5号”导弹连,并指挥边防15团,在昆明军区的统一组织下,于1984年11月16日开始进入一线阵地,至12月9日全面接管了昆明军区11军部队在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的防御任务。

(待续)
沈大,老边同志那边什么时候能填完坑啊?这又挖一个坑。
bzf123 发表于 2013-11-10 15:13
沈大,老边同志那边什么时候能填完坑啊?这又挖一个坑。
老边早完了,飞扬的同志们都欣赏多日了。超大没人顶,我就没发。
老边早完了,飞扬的同志们都欣赏多日了。超大没人顶,我就没发。
咋能这样呢
大学军训就是一军给咱们训的
沈大帖子,例行顶一下
这东西就是被袭击过的宝贝?对付迫击炮真管用...
这是LZ原创?
现在是不是两栖部队了。我们大学军训好像是硬骨头六连来带训的
第1军在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的防御正面宽约23公里,纵深长约35公里,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共防守大小121个阵地。由军长傅全有、政委史玉孝、副军长冯金茂、副参谋长李乾元、政治部主任石磊组成了军前指,统一指挥所属各部队。在防御部署上,由第1军1师坚守老山诸阵地,炮兵第9师16团编为1师炮兵群进行火力支援;12军36师坚守八里河东山诸阵地,炮兵第9师3团(欠3营)、14团3营和36师炮兵团152加榴炮营编为36师炮兵群进行火力支援;炮兵第9师3团3营、13团(欠3营)编为军炮兵群,担负支援军区第1侦察大队出境捕俘的作战任务;军前指设在落水洞。

初上阵地的第1军军容、军纪都很好,军装、武备整整齐齐、利利落落,绑腿也打得扎扎实实,很有点老八路的意思。话说第1军的前身还是贺龙草创的湘鄂西苏区红3军,贺老总向来以注重军容著称,看来这个光荣传统也在第1军中保持了下来。在老山地区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第1军的这个特点很突出,甚至引起了对面越军的注意,感觉出了新上来的中国部队与原来的14军、11军颇有不同。

空前规模的7.12大战过后,越军仍然在老山战场重兵云集,保持有3-4个步兵师的10-13个步兵团,还有1个特工团、2个炮兵旅的主力及工兵一部协同作战。越军总部和二军区吸取了7.12反扑失败的惨痛教训,于1984年8月召开了第三次北光会议,制定了“第三战役计划”,再次集结重兵,进行积极准备,企图伺机与中国军队决战,收复失地。越军在“第三战役计划”中与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就是针对中国军队的炮火优势,采取了“堑壕延伸式”的新战术来予以反制。所谓“堑壕延伸式”战术,来源于越军在抗法战争的奠边府战役中成功运用过的战术手段。当时越军不善运用攻坚战法,在围攻法军据点群的战斗中伤亡很大。后来在援越中国军事顾问团的作战指导和增调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的经验传授下,采取挖壕掘进的战术,贴身紧逼法军阵地,不断将其分割包围,进而夺占,再继续掘进,步步压缩法军防线,直到取得战役胜利。越军曾将这种战术吹得很神,一度大加宣传。这回越军要故伎重施,表演起了徒弟打师父。

从1984年8月初开始,越军以小分队偷袭及零星炮击为掩护,施工掘进,挖壕打洞,昼夜不息,逐段延伸,逐段加固。至12月上旬,越军从清水河以南4公里起,一直向北延伸到中国军队防御阵地前沿,以松毛岭、那拉方向为主,构筑了前后相通、纵横交错的9条堑壕和交通壕,总长度达20余公里。这些堑壕和交通壕多沿便于隐蔽作业的密林、草丛、低凹处向前延伸,与自然沟坎、陡坡、深谷相连接,部分暴露地段还进行了伪装和覆盖。其多从中国军队前沿阵地的翼侧、接合部之间楔入,直插纵深,对中国军队前沿阵地形成了分割包围,犬牙交错、紧贴围逼之势。越军还沿壕新建了各种掩蔽部800余个,并改造自然溶洞、岩洞60多个,大洞能屯兵数百人,小洞能屯兵10多人。越军依托这些堑壕和屯兵洞机动兵力,随时可以向中国军队阵地实施偷袭和进攻。双方阵地经常相隔只有20几米到10几米,顺手就能甩个手榴弹过来,伤亡时有发生。越军还在中国军队阵地后方布设地雷,并用炮火轮番轰击覆盖中国军队阵地及后方运输线。这样一来,中国军队前沿阵地多与越军直接接触,易遭敌迂回包围、侧后攻击,态势非常险恶。特别是从634高地至116号高地、143号至541号高地、148号至142号高地前沿,被称为是“三道生死线”。中国一线守备部队长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且难于及时得到补给,态势非常被动。

第1军刚刚接防阵地时,正值越军“第三战役计划”的猛烈炮击阶段。仅12月9日、10日,越军就向老山主峰、那拉等方向发射了几千发炮弹。第1军前沿阵地的工事、堑壕损毁高达60%-85%,有的阵地工事几乎被炸光,有的阵地只有少量防炮洞,前沿坚守分队的官兵只能躲在树底下防炮,甚至有的人被迫只好在哨位上挨炮弹。越军还频繁进行特工袭扰,埋雷断路,阻断中国军队前沿阵地与后方的联系。在这种艰难的运输条件下,据统计,按正常情况,从后方供应点向前沿阵地运送一次物资需要5-10小时,后送一名重伤员或烈士(需要8-10人)就要更长的时间。通信联络问题也很大,有线通信常被越军炮火炸断,无线通信受干扰大,保密差,速度慢,与前沿阵地经常中断联系。为了改变这种打无坚固依托,藏无可靠工事,走无隐蔽通道,生活无安定处所,前送后运困难的被动局面,第1军党委制定了四期阵地建设计划,并提出了“宁可挖工事累死,也不让炮弹炸死”的战斗号召,组织部队利用作战间隙和不良天气,抓紧时间构筑阵地和交通线。经过既有工事改造维修、土石山工事构筑、修建断续掩盖交通壕和加固完善抢修增构屯兵洞、指挥所、观察所、炮阵地的四期工程,全军共计开挖堑壕、交通壕47717米,构筑各种掩体工事10571个、短洞172个、坑道3条(长911米),施工总土石方12万立方米。由此基本实现了能藏、能打、能战斗、能机动、能生活的阵地要求,改善了部队的坚守条件。同时,一线各部队还完善了通信联络指挥,大量使用专业联络方式和地方方言、自编秘语进行联络,达到了速度和保密的要求。为巩固阵地,借鉴朝鲜战场的经验,各部队又广泛开展了冷枪冷炮活动,积极主动打击越军,取得了毙敌77人,伤敌61人,击毁敌火炮16门的战果。经过巨大而艰苦的努力,第1军终于稳住了阵脚,改善了防御态势,为其后的夺取战场主动权打下了基础。

第1军接防老山阵地之际,越军已经进行了5个多月的全面准备,兵力集结、火力配置、堑壕掘进、工事构筑都已基本到位。在经过持续的频繁炮击和小股兵力袭扰之后,12月20日,越军356师153团在313师122团、198特工团各一部的配合下,突然向松毛岭、那拉地区发起了大规模反扑。这是越军继7.12大战后的首次营、团规模兵力反扑。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实施进攻,是因为在第二天的12月21日,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将率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是中苏两国自1960年代交恶后,第一位苏联政府要员前来中国访问,由此揭开了两国高层正式互访的序幕,有力推动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对于这一历史性事件,靠苏联输血维持在东南亚军事强权的越南当局非常惶恐。此时突然在老山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除了军事目的外,更重要的目的意在向苏联施加压力,提醒苏联不要因中苏对话而牺牲越南的利益。

防守松毛岭、那拉地区诸阵地的是第1军1师1团。1师的前身就是红二军团,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1团的前身是1939年1月在冀中组建的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1940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第8团。1团虽是358旅历史上的年轻部队,但成长很快,著名的“硬骨头六连”就出在1团。

12月20日4时至15时30分,越军向第1军的前沿阵地及浅近纵深目标进行了猛烈炮击,重点打击662.6高地、116号高地、634高地、541高地及周边地区。在长达11个多小时的炮火轰击下,1团的前沿阵地上硝烟弥漫,烈火熊熊,阵地工事被毁坏了60%-80%。下午15时35分,越军分别以1个班和1个排的兵力,先后向1团1营防守的115号高地、541高地、100号高地前沿实施试探性攻击。坚守上述三处地域的1营1、2连各分队早有准备,将越军放近到2、30米处,突然以各种轻武器、手榴弹、火箭筒向敌猛烈射击,先后将越军的偷袭和强攻全部击退,歼敌10余人。越军在试探性攻击失败后,一边重新调整部署,一边逐渐加大炮火密度从多个方向向116号高地、541高地、634高地、124号高地、103号高地轰击,将1营的有线通信全部炸断。

傍晚19时许,越军出动约1个营兵力,分四路同时向1营阵地发起了多方向轮番进攻。在116号高地方向,越军1个加强连兵力在炮火掩护下,依托116号高地东南侧和南侧的2、3、4号无名高地,分多路冲击116号高地。坚守116号高地的2连1排当即用步谈机呼唤营炮兵向2、3、4号高地方向实施拦阻射击,同时迅速进入阵地。因工事已大部被毁,1排就依托阵地内的工事残段和石缝,以轻武器、手榴弹打击向上冲击的越军。在营炮火支援下,经过半小时激战打退了越军的第一次冲击。很快,越军再次组织兵力,在炮火掩护下继续向116号高地实施多方向冲击。

在124号高地方向,越军出动约1个连兵力,同时分多路向123号高地、124号高地与119号高地之间的接合部发起冲击。坚守这一地域的3连3排立即以火力抗击越军,同时呼唤营炮兵向118号高地射击,拦阻越军的后续梯队。经过50多分钟激战,将越军的冲击先后击退。此时,越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依托2、3、4号无名高地实施连续冲击,已夺取了116号高地的1、2、3号哨位。因2连1排伤亡较大,副连长张文彬指挥阵地上的人员交替掩护,转入石洞内继续以火力杀伤占领表面阵地的越军。20时左右,越军约2个排的兵力又向124号、119号高地运动。在进至118号高地西北侧时,遭到3连守备分队的轻重机枪火力和手榴弹杀伤,很快溃退。

在662.6高地方向,越军出动1个加强连兵力,在炮火掩护和特工配合下,分数路发起冲击。当越军进至99号高地时,遭到3连1排火力射击和团、营炮火覆盖,攻击受挫。不久,越军又以1个连兵力向662.6高地攻击,同时以1个排兵力偷袭103号高地。3连1排沉着应战,当越军进至121号高地南侧时,突然向敌甩出成排手榴弹,并以轻重机枪火力向越军猛烈射击,将其大量杀伤。越军连续冲击2次都被打了回来,不得不拖着尸体和伤员撤回到了牛昆塘附近。偷袭103号高地的越军进至96号高地北侧沟谷时,坚守阵地的3连1排2班起爆了定向地雷,接着投出手榴弹,一举将越军击退,歼敌16人。

为支援坚守116号高地的分队,营、团炮兵在一个半小时内,先后对占据116号高地表面阵地的越军进行了集中覆盖射击。21时05分,2连出动3排9班,在炮火掩护下从634高地向116号高地接近。9班运动迅速,仅13分钟就进至116号高地西北侧石洞,与1排坚守分队会合。21时25分,团、营炮兵火力向2、3、4号高地方向转移,拦阻增援之越军,同时压制越军炮兵。张文彬副连长抓住时机,指挥2连9班和1排剩余人员,分三路同时向116号高地1、2、3号哨位实施反击。经过与阵地上越军反复争夺,毙敌20余人,于21时45分恢复了被越军占领的表面阵地。

此后,越军又组织了1个排兵力向124号高地攻击。在进至3连5班阵地前30米处时,遭到5班迎头一顿手榴弹,被炸得溃退了下去。随后,越军又先后出动2个排兵力,向102号高地方向的1连阵地冲击。1连各分队以轻武器和手榴弹近战歼敌,连续将越军的冲击打退。21时47分,越军又以1个排兵力向116号高地实施冲击。还未等接近前沿,就被中国军队的炮火打散了战斗队形,只得撤了回去。

当越军356师153团猛攻662.6高地、116号高地方向之时,越军313师122团出动了1个加强排兵力,在那拉方向沿黄罗、162号高地向142号高地实施辅助攻击。1团2营的坚守分队在团、营炮火支援下,先后粉碎了越军的2次冲击。

战至21时50分,越军各方向都无进展,伤亡惨重,不得不停止了攻击。1团1营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坚决打退了越军356师153团1个加强营的轮番冲击,首战告捷。

越军第一天进攻就受挫,当然不肯罢休。12月21日,也就是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访华的日子,越军又向662.6高地方向发动了团规模的反扑。

从21日凌晨起,越军就不断向1营阵地进行零星炮击,破坏1营修复工事,并阻断其后方运输线。7时起,越军以猛烈炮火射击116号高地。7时30分,越军炮火向634高地、119号阵地一线延伸。与此同时,出动了1个排兵力首先向116号高地发起冲击。阵地上的2连1排和9班已连续战斗,没有得到休息,工事也残破不堪。但全体指战员斗志旺盛,在张文彬副连长和代理1排长指挥下,将越军放近,以轻武器和手榴弹猛烈打击敌人,很快将越军的第一次冲击打退。另一路进攻的越军约1个加强连兵力,同时展开向123号、124号高地实施冲击。越军今天的攻击路线和昨天一样,1营前沿守备分队对此已轻车熟路了。3连各坚守分队以轻武器和手榴弹打敌先头梯队,以60炮猛砸越军后续梯队。经20多分钟战斗,就将越军的攻势粉碎。

8时许,越军各以约1个排兵力分别向100号、142号高地实施佯攻,均被守备分队击退。紧接着,越军又分别以1个加强连和1个营兵力,在部分特工配合下,乘大雾向103号高地和662.6高地实施偷袭。当两路越军分别进至98号高地前沿和96号、99号高地北侧一线时,被3连1排发现。1排立即以轻重机枪和手榴弹阻击越军,同时呼唤团、营炮火支援。团、营炮兵很快开火,以猛烈准确的火力覆盖了越军攻击队形,打得越军死伤遍地,不得不缩了回去。这时,越军1个连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又向116号高地发起冲击。因阵地上的工事已基本毁坏,无险可守,为减少被越军炮火杀伤,张文彬副连长带领全体人员再次撤进了西北侧石洞内。当越军占领了表面阵地后,营、团炮火先后对116号高地进行了两轮覆盖,大量杀伤了越军。石洞内的1排和9班利用炮火急袭效果迅速发起反击,一举歼灭了表面阵地之敌,再次恢复了阵地。

越军依托96号、97号、99号高地,先后出动2个连另2个排兵力,连续向662.6高地、103号、100号高地方向发起3次冲击。1、3连守备分队与炮兵紧密配合,近战歼敌,先后将越军的冲击全部粉碎。同时炮兵以猛烈火力遮断越军后续梯队,打得越军无法前进。在634高地、115号高地方向,越军出动了2个排兵力分别发起牵制性进攻。防守阵地的2连3排以逸待劳,以齐射火力分别将越军的冲击打退。

团指挥所考虑到1营已抗击了越军多次轮番攻击,打得很疲惫,也有一定伤亡,于是命令3营9连以1个排支援1营战斗。这也是针对越军的炮火袭击和轮番攻击战术,反制以少摆多屯、量敌用兵、守反结合的战法,尽可能以小的代价大量歼敌。

战至21日11时,越军一无所获,停止了步兵进攻,转而以炮火向1团阵地进行间断射击。1营在师、团炮兵支援和友邻部队配合下,又粉碎了越军团规模的进攻,恢复了原防御态势。

在2天的战斗中,1团前沿守备部队在师、团炮火和友邻部队支援下,依托阵地,顽强抗击,粉碎了越军营、团规模的轮番冲击,重创越军356师153团,坚守住了阵地。共毙敌286人,伤敌147人,击毁火炮11门,缴获机枪1挺、冲锋枪1支、火箭筒2具、瞄准镜2具、手雷5枚。1团在战斗中阵亡17人,负伤48人,消耗122毫米以上口径炮弹4570发。战后,1营2连荣立集体一等功,2连副连长张文彬、3连副连长耿平均荣立个人一等功。

(待续)  
不错,希望LZ继续
真是恶战啊。
期待更新~~~~~~
2013-11-11 18:28 上传

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不愧是1军,军容NO.1
第一军还是挺牛的。
12月22日,越军又出动小股兵力偷袭116号高地,被守备分队发现后击退。

对于这2天多的抗反战斗,军前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显然,从634高地至116号高地地域是双方争夺的“热点”地区。越军把堑壕和屯兵洞挖到了中国军队阵地前沿附近,依托116号高地东南侧的2、3号无名高地机动兵力,缩短冲击距离,多次由此前出发动反扑,对116号高地及其侧后的634高地和松毛岭主峰662.6高地形成了严重威胁。1团的防御阵地纵深太小,很难摆脱被动态势。军前指考虑越军近日可能还会发动反扑和袭扰,如不改善116号高地的防御态势,恐怕难以稳定防线。经过研究后,军前指决定发起第1军进入老山战区后的第一次的出击作战,攻占2、3号无名高地,将阵地前推,改善116号高地的防御态势。战斗任务交给了1团7连,并由团、营组织火力支援。攻击发起时间确定为12月24日早晨。

然而,第1军接防阵地未久,对于地形、敌情和战场环境都还不熟悉。而且,为了尽快改善116号高地的防御态势,战斗发起时间又过于仓促,明显准备不足。更为严重的是,第1军并未请示军区前指就组织了这次战斗,没能得到军区的指导。种种因素综合到一起,埋下了战斗失利的的隐患。

7连受领任务后,对2、3号无名高地进行了侦察并测绘了地形。因越军堑壕前伸,无法靠近越军阵地侦察,战前估计防守2、3号无名高地的越军有1个加强班(实际上是1个加强排)。因此,7连组织了1个加强排执行这次任务,由1个加强班担任主攻分队,认为可以形成对越军的兵力优势,在团、营火力支援下当能一举强攻解决守敌。为了万无一失,7连干部带领出击分队的干部和骨干在沙盘上进行了多次推演,考虑了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

12月24日凌晨,出击分队利用夜暗发起接敌运动。因为接防不久而对地形不熟,加上天色昏暗、草深林密,出击分队在前进过程中发现实际地形和沙盘推演的地形相差很大,有些搞不清方向了。在继续运动时,错把西侧的小尖山当成了3号无名高地,于是占领进攻出发阵地隐蔽待机。到了天明时,出击分队才发现误判了位置。此时已到攻击发起时间,团、营炮兵向2、3号无名高地进行了炮火准备。经过3次火力急袭后,炮火向前延伸,同时压制小尖山和138号、140号高地守敌。出击分队的进攻出发阵地也遭到了己方炮火轰击,紧急通过电台呼唤己方炮兵停止炮击。随后出击分队沿小尖山向3号无名高地运动。这时,各高地上的越军知道中国军队炮火一延伸就是步兵要发起攻击,于是纷纷钻出掩体占领阵地。越军发现出击分队正沿小尖山向前运动,几个阵地的火力立即一齐打来,压得出击分队抬不起头来。不得已之下,出击分队只好再次呼唤己方炮兵开火压制各高地越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击分队强行向前冲击。此时,中越双方的炮兵都力图以火力压制对方,将炮弹大量倾泻在了出击分队所在的位置一带。出击分队在双方炮火夹击下伤亡惨重,建制被打乱,已然搞不清攻击的地形和位置,战斗力大减。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还想实现原定的作战目标,于是先后命令1团的2连、9连组织兵力支援出击分队。越军料到中国军队会增兵支援,遂拼命以火力封锁116号高地前沿。增援分队在前出时遭到越军火力拦截,也发生较大伤亡。指挥部只好再次派出兵力增援出击分队。因为越军火力猛烈,出击分队一直搞不清所在的位置和地形,后方添油式的兵力支援也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导致久攻不下。最后虽经反复战斗,仍然无法取得突破,而出击分队因伤亡重大已失去了战斗力。这时指挥部判断出击目标已无法实现,只好放弃此次战斗任务,命令出击分队和增援分队交替掩护撤回原阵地。而在收拢回撤时,有6具烈士遗体未能找回。

这次出击战斗,没能达成作战目标,且发生较大伤亡,铸成了第1军在此次老山轮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战斗失利。包括出击分队、增援分队以及周边高地上的炮兵和火力支援分队,共阵亡了30人,负伤56人。战斗结束后,主要指挥人员遭到了昆明军区的严厉批评,斥其未经请示擅自行动,缺乏全局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云云。此后,第1军吸取了教训,知耻而后勇,周密组织,谋定后动,再未发生类似的战斗失利。

鉴于恶劣的战场防御态势,第1军很快调整状态,针锋相对,施展各种手段对越军予以反制。针对越军的“堑壕延伸式”战术,首先动用了各种侦察手段,在前沿阵地和纵深建立了完整立体的观察配系,及时查明了越军的堑壕延伸情况和屯兵方位,准确掌握了其活动规律和最新动向。接下来,第1军各部队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法,对越军的堑壕、交通壕、屯兵点进行了针对性打击和破坏。如以炮破壕。使用火箭筒、直瞄火炮和107火箭弹直接打击越军的堑壕和交通壕,将其逐点逐段摧毁;障碍破坏。在已查明的越军堑壕、交通壕终点或附近设置障碍,并采取抛射炸药包和地雷的手段破坏越军施工;以壕制壕。从己方阵地掘壕与越军对进,拦截、切断或包围越军的堑壕和交通壕,使其无法延伸;适时从翼侧反击。利用复杂地形和相互对峙的几个前沿要点阵地作为掩护,从翼侧突然出击,拔掉越军的部分前沿防御要点,将其挤回去;步炮协同分段歼敌。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出动精干分队,逐段毁壕歼敌,改善防御态势。通过上述的各种灵活战法,第1军部队逐渐将越军的堑壕、交通壕和屯兵点摧毁、截断或挤了回去,歼灭了已渗入前沿阵地间隙的越军,解放了越军设置在阵地前沿的“三道生死线”,并控制了越军可能延伸堑壕的间隙,终于粉碎了越军的“堑壕延伸式”战术,夺回了战场主动权。

(待续)
第1
别的不用说了
2013-11-12 11:08 上传


今年估计收不到明信片了
没记错的话好像前总参谋长就是从这个军出来的吧!
其实沈大的是有人看没人顶
原文:“与国民党整编第1军第1师28旅反复争夺凌霄塔”

然后...大家懂
714团改编后可是天下第一团,怎么会没没两下子
现在的陆军集团军都是历史上有大功的部队。
2013-11-13 22:04 上传

顶沈大,写的精彩
这么高的山,爬上去都累死了,还打仗!不容易!
1A 贺老总的起家部队 家乡的湘西子弟兵
红色的蛋 发表于 2013-11-12 12:51
没记错的话好像前总参谋长就是从这个军出来的吧!
傅总长 原1A军长
隼鹰 发表于 2013-11-14 19:02
傅总长 原1A军长
前任总长陈炳德也是1A出来的,再前面的总长梁光烈也是1A工作过的。
现在1A的装备也够好的了
某师整师不下于123师
整军就高于41A了吧
总算看完了,有后续么?
李乾元后来也是上将啊!兰州军区司令员。
2013-11-15 18:40 上传



(待续)
从小学到大学,参观过硬六连、听过英模报告,给指导员写过信、被军训2次的路过{:soso_e113:}
从小学到大学,参观过硬六连、听过英模报告,给指导员写过信、被军训2次的路过{:soso_e113:}
365赌王 发表于 2013-11-10 22:17
这东西就是被袭击过的宝贝?对付迫击炮真管用...
这是美国货吧
buzzlightyear 发表于 2013-11-15 22:58
这是美国货吧
英国货,后来进口的美国货AN/TPQ-37炮侦雷达更高级,还山寨了...
buzzlightyear 发表于 2013-11-15 22:58
这是美国货吧
英国的辛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