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无法行动言语 中风老人被运到农信社取款猝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08:15
因病无法行动言语 中风老人被运到农信社取款猝死


2013年10月18日  来源:京华时报 


   近日,广东茂名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动,其儿子邓汉林代为到高州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取钱。在邓汉林因为父亲姓名变更问题先后跑了两趟后,信用社又要求老人亲自来,并称“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多名家属将老人运到信用社后,要求工作人员道歉未果,僵持之间老人猝死。

    此事昨天经媒体曝光后,高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主任、大堂经理等2人已被停职调查,当班的一名柜员也被作停岗调查处理;高州市委表示,高州市已成立工作组对事件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家属说法

    重病老人被要求亲自取款

    据了解,猝死在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营业厅的老人叫邓某芳,今年69岁,系高州市新垌镇新德村人。事发前中风,“他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邓家人说,为了给老人治病,他们打算将老人在大路坡分社存折里的3万元钱取出来。

    9月27日9时许,邓某芳的儿子邓汉林带着邓某芳的户口本、两张身份证(一代证姓名为“邓某方”,二代证姓名为“邓某芳”)去取钱。由于办理存折时用的是一代证,与二代证有一字之差,信用社工作人员让邓汉林去村里开证明,以证明二者为同一人。

    邓汉林于是回村找干部开了证明。邓汉林带着证明回到信用社后,工作人员又称没有派出所盖章。邓汉林就拿着证明,跑到了当地派出所,按要求加盖了印章。再次回到信用社后,营业厅工作人员问邓要取多少钱,邓告知说要取款3万。这时对方告诉邓汉林:“邓某芳要亲自来信用社(才能取款)。”

    邓汉林说,他父亲因病重在家打针,无法前来,希望能通融一下。但对方不答应,并说“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

    老人被运到农信社后死亡

    无奈,折腾了两圈的邓汉林只能回家跟亲戚商量,决定用双轮木板车把重病中的老父邓某芳拉到信用社。“中午11点从家里出发,去找了几个亲戚,有人打伞,有人拉车。”邓汉林说。

    一行人再次来到信用社后,工作人员同意取钱。此时,邓汉林及亲属要求工作人员就“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说法给老人道歉。但这名工作人员没出来,于是双方又僵持着。

    下午1时10分,新垌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宣告邓某芳死亡。

    邓汉林说,父亲死后,双方一直僵持到当晚9点多,最后以信用社赔偿13万而告终。

    □农信社回应

    员工态度粗暴不熟悉业务

    10月16日上午,高州农信社大路坡分社大厅门可罗雀,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很少。记者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刚开始表示不知情,随后表示会通知高州农信社。

    “他的情况属于无密码存折取款,必须本人亲自取,这是我们的制度,也是为了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高州农村信用社办公室陆主任告诉记者,经过调查,农信社未发现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但信用社工作人员态度粗暴,“说‘拔了针头让他过来’这样的话,肯定会令客户难受。”

    陆主任说:“如果确实是病重,可派员到现场核实。”陆主任认为,高州农信社处理过这样的案例,大路坡分社工作人员对业务不熟悉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邓汉林给工作人员传递错误信息,也导致了信用社没有按照这一规定来办。

    陆主任表示,国庆收假回来,事情比较多,暂时还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处分,但会在规定的期限内对涉事员工进行内部处分,“这不是整个信用社系统的问题,是个人的问题。”

    否认对邓家赔偿13万元

    陆主任提供了当天柜台监控录像,来证明邓汉林给工作人员传递错误信息。监控录像显示“大路坡分社,柜台2,2013年9月27日”,画面是邓汉林当天取钱的情景,双方用方言交流。

    在9点39分54秒处,陆主任进行翻译。柜员问:什么病?邓汉林回答:脚痛。另一位柜员说:脚痛,你搭他过来取钱不就行了,我这里又不是没有钱。邓汉林没有出声。

    针对上述细节,邓汉林称:“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陆主任承认给邓家钱,但否认有13万,“三四万吧”。

    □官方处理

    农信社三人被停职停岗

    记者昨天从高州市委了解到,“让儿代取钱屡遭拒,高州六旬中风老翁猝死农信社”事件发生后,高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昨天已成立了由公安、监察、卫生等部门和新垌镇党委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力争尽快查清事情真相,及时向媒体通报,并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同日,高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出决定,对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主任、大堂经理等2人进行停职调查,对当班柜员一人进行停岗调查。

    目前,高州市调查处置新垌信用社“9·27”事件工作组仍在加紧调查。针对老人猝死农信社事件,高州市要求:全市各窗口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分析

    谁惯出了银行的“霸气”

    湖南郴州储户本可兑付22万元,银行却以失效为由给8000元打发;湖北武汉储户存款26年利息不够交管理费,反欠银行钱;身患白血病和癌症的陕西西安老人被急救车送到银行重设密码……类似事件最近在多地银行频繁上演。人们不禁要问,银行为何如此“霸气”?

    类似的“霸王条款”一直是投诉的热点。还有网友盘点出银行的“双重标准”:ATM机取出假钱,银行无责;网上银行被盗,储户责任。同样一个储户取款时,钱被机器吞了,被告知要等两个工作日;而机器多吐了3000元,客服立刻赶到现场处理。这种对待银行和储户利益的差别化“重视”,让许多人无法理解。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说,银行本属于服务行业,但个别大型银行似乎没有把自己定位为服务者。银行从储户身上获取了高额的存储利差,却没有提高服务水平,用心回馈储户。

    不难看出,造成国有商业银行服务质量备受诟病的根源在于垄断。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垄断制度确保了银行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市场份额相对固定,竞争不充分,怎会俯下身去搞好客户关系呢?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完善法制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利益。

    当然,仅凭监管部门的治理,只会让银行暂时“夹起尾巴”。董登新说,根治银行业的傲慢病就必须切掉垄断毒瘤,破除现有垄断格局,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增强消费者的选择机会与博弈空间,银行业服务民生才不是一句空话。

    据《南方农村报》新华社报道





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3/10-18/5395120.shtml因病无法行动言语 中风老人被运到农信社取款猝死


2013年10月18日  来源:京华时报 


   近日,广东茂名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动,其儿子邓汉林代为到高州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取钱。在邓汉林因为父亲姓名变更问题先后跑了两趟后,信用社又要求老人亲自来,并称“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多名家属将老人运到信用社后,要求工作人员道歉未果,僵持之间老人猝死。

    此事昨天经媒体曝光后,高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主任、大堂经理等2人已被停职调查,当班的一名柜员也被作停岗调查处理;高州市委表示,高州市已成立工作组对事件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家属说法

    重病老人被要求亲自取款

    据了解,猝死在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营业厅的老人叫邓某芳,今年69岁,系高州市新垌镇新德村人。事发前中风,“他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邓家人说,为了给老人治病,他们打算将老人在大路坡分社存折里的3万元钱取出来。

    9月27日9时许,邓某芳的儿子邓汉林带着邓某芳的户口本、两张身份证(一代证姓名为“邓某方”,二代证姓名为“邓某芳”)去取钱。由于办理存折时用的是一代证,与二代证有一字之差,信用社工作人员让邓汉林去村里开证明,以证明二者为同一人。

    邓汉林于是回村找干部开了证明。邓汉林带着证明回到信用社后,工作人员又称没有派出所盖章。邓汉林就拿着证明,跑到了当地派出所,按要求加盖了印章。再次回到信用社后,营业厅工作人员问邓要取多少钱,邓告知说要取款3万。这时对方告诉邓汉林:“邓某芳要亲自来信用社(才能取款)。”

    邓汉林说,他父亲因病重在家打针,无法前来,希望能通融一下。但对方不答应,并说“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

    老人被运到农信社后死亡

    无奈,折腾了两圈的邓汉林只能回家跟亲戚商量,决定用双轮木板车把重病中的老父邓某芳拉到信用社。“中午11点从家里出发,去找了几个亲戚,有人打伞,有人拉车。”邓汉林说。

    一行人再次来到信用社后,工作人员同意取钱。此时,邓汉林及亲属要求工作人员就“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说法给老人道歉。但这名工作人员没出来,于是双方又僵持着。

    下午1时10分,新垌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宣告邓某芳死亡。

    邓汉林说,父亲死后,双方一直僵持到当晚9点多,最后以信用社赔偿13万而告终。

    □农信社回应

    员工态度粗暴不熟悉业务

    10月16日上午,高州农信社大路坡分社大厅门可罗雀,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很少。记者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刚开始表示不知情,随后表示会通知高州农信社。

    “他的情况属于无密码存折取款,必须本人亲自取,这是我们的制度,也是为了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高州农村信用社办公室陆主任告诉记者,经过调查,农信社未发现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但信用社工作人员态度粗暴,“说‘拔了针头让他过来’这样的话,肯定会令客户难受。”

    陆主任说:“如果确实是病重,可派员到现场核实。”陆主任认为,高州农信社处理过这样的案例,大路坡分社工作人员对业务不熟悉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邓汉林给工作人员传递错误信息,也导致了信用社没有按照这一规定来办。

    陆主任表示,国庆收假回来,事情比较多,暂时还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处分,但会在规定的期限内对涉事员工进行内部处分,“这不是整个信用社系统的问题,是个人的问题。”

    否认对邓家赔偿13万元

    陆主任提供了当天柜台监控录像,来证明邓汉林给工作人员传递错误信息。监控录像显示“大路坡分社,柜台2,2013年9月27日”,画面是邓汉林当天取钱的情景,双方用方言交流。

    在9点39分54秒处,陆主任进行翻译。柜员问:什么病?邓汉林回答:脚痛。另一位柜员说:脚痛,你搭他过来取钱不就行了,我这里又不是没有钱。邓汉林没有出声。

    针对上述细节,邓汉林称:“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陆主任承认给邓家钱,但否认有13万,“三四万吧”。

    □官方处理

    农信社三人被停职停岗

    记者昨天从高州市委了解到,“让儿代取钱屡遭拒,高州六旬中风老翁猝死农信社”事件发生后,高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昨天已成立了由公安、监察、卫生等部门和新垌镇党委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力争尽快查清事情真相,及时向媒体通报,并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同日,高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出决定,对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主任、大堂经理等2人进行停职调查,对当班柜员一人进行停岗调查。

    目前,高州市调查处置新垌信用社“9·27”事件工作组仍在加紧调查。针对老人猝死农信社事件,高州市要求:全市各窗口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分析

    谁惯出了银行的“霸气”

    湖南郴州储户本可兑付22万元,银行却以失效为由给8000元打发;湖北武汉储户存款26年利息不够交管理费,反欠银行钱;身患白血病和癌症的陕西西安老人被急救车送到银行重设密码……类似事件最近在多地银行频繁上演。人们不禁要问,银行为何如此“霸气”?

    类似的“霸王条款”一直是投诉的热点。还有网友盘点出银行的“双重标准”:ATM机取出假钱,银行无责;网上银行被盗,储户责任。同样一个储户取款时,钱被机器吞了,被告知要等两个工作日;而机器多吐了3000元,客服立刻赶到现场处理。这种对待银行和储户利益的差别化“重视”,让许多人无法理解。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说,银行本属于服务行业,但个别大型银行似乎没有把自己定位为服务者。银行从储户身上获取了高额的存储利差,却没有提高服务水平,用心回馈储户。

    不难看出,造成国有商业银行服务质量备受诟病的根源在于垄断。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垄断制度确保了银行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市场份额相对固定,竞争不充分,怎会俯下身去搞好客户关系呢?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完善法制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利益。

    当然,仅凭监管部门的治理,只会让银行暂时“夹起尾巴”。董登新说,根治银行业的傲慢病就必须切掉垄断毒瘤,破除现有垄断格局,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增强消费者的选择机会与博弈空间,银行业服务民生才不是一句空话。

    据《南方农村报》新华社报道





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3/10-18/5395120.shtml
官僚作风害死人啊
上门去核查一下不就行了吗?我们都这样做的,主要也就怕死在大厅里的,这高州牛,还真发生了!关键是银监部门的规定很多都不尽人情!
告诉邓汉林:“邓某芳要亲自来信用社(才能取款)。”



都这样,每次只跟你说一个问题,跑死你!!!!!!!!!!!!!!!!!!!!!!
zulook 发表于 2013-10-18 16:24
、两张身份证(一代证姓名为“邓某方”,二代证姓名为“邓某芳”)去取钱。由于办理存折时用的是一代证,与 ...
根本就是刁难
 银行和储户之间的矛盾与对立由来已久,且呈越来越尖锐之势。广东高州市发生的这一幕,在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只不过没有在银行内猝死的案例罢了。某些银行将服务宗旨明明白白地置于大堂之上———客户就是上帝,完不成揽储指标时哪怕当孙子也在所不惜,可储户一旦取款时,银行就换了另一副模样,自己当起了大爷,动辄便是将制度与规定挂在嘴边。
  据了解,银行只要验证了存款人与支取人的身份证,即可办理存单代为支取业务,这样做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风险。如果存单的主人身体极度虚弱,尚在医院接受治疗,就更应该走这种简便的程序,实在不行的话,银行方面还可以出动工作人员,开展上门服务,只要实行这种人性化服务,肯定是能给银行加分的。
  可是,银行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坐在室内办公,习惯了不顾别人的死活,高州市的这名老人还在医院挂着水,工作人员居然没有半点怜悯之心,连“拔下针头让他过来”这样的话也说得出口,这逾越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服务一旦缺乏人性,制度就会杀人。
  老人猝死于银行,银行方面显然难辞其咎,尽管最终作出了相应的赔偿,但依然摆脱不了此事造成的负面影响。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希望银行业开展一次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项教育,让人性化的服务能真正开展起来。
煞笔了,人家都怕死在自己地方,这下倒好,真是猪一样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