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34:00
2008年12月,正值对越自卫还击战30周年前夕,星克尔出版(香港)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本《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一时引起各界关注。作者王志军,1979之战时曾在55军163师487团当兵,参加过攻打同登和谅山的战役。其父是香港一家中资媒体的负责人,文革期间将王志军送回内地上学参军。因缘际会,作者参加了这场自朝鲜战争后最大规模的对外作战,在其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一笔。正如作者在此书前言中所说:“过去30年来,每当夜深人静,我常常想起那似乎十分遥远,但又好像近在眼前的烈士陵园。每当雷电交加的夜晚,我常常想起30年前的2月17日早晨那隆隆的炮声。就是那一场战争,从此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对越作战多年来在境内的各种媒体上已近绝迹,相关资料没有解密,缺乏研究,不能出版,甚至在网络上也多加限制,令人遗憾而无奈。《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的出版,为共和国的历史研究填补了一块空白,是对历史和后代的负责,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同时,也是对那些曾为共和国浴血奋战的军人献上的一份深深怀念——历史没有忘记他们。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成书前曾在网上连载过,名为《青春无悔1979》,当时就吸引了一大批读者。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对当年参加的战役战斗如数家珍,点评精当,且文笔爽快,感情真挚,间杂些许粗语,不脱军人豪放本色,给人以深深感染。据作者自言,曾有京城某大出版社看中此书,有兴趣在全国出版。当时作者非常兴奋,有夙愿以偿之感,心想只要能出版,什么样的商业条件都能接受。结果出版社开出的条件有三:第一不能探讨中越两国的关系,历史和现在的都不能谈,第一章【“同志加兄弟”和民族利益】必须全章删除;第二不能谈老兵现状,有关章节也需全部修改;第三【前言】过于煽情,也要删改。作者“吃完了这两碗凉瓜菜真是欲哭无泪”,最后咬咬牙只好“曲线救国。”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全书共320页,装祯封面较为普通,手感不错,挺括硬实,定价港币120元,新台币400元。一年多来国内也出现了各种盗版,某网上人民币60元即能买到。境外出书,盗版回销,本不为赞成之事。但事出有因,可以理解。正如79参战的一老军人感慨之言:“好在当年几十万参战将士中还有一个香港籍的士兵,不然,很多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事多少年后也许真的就不为后人所知了。”

作者当年所在的55军163师487团是我军一支赫赫有名的功勋部队,号称“红一团”。其前身是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杨得志当过团长,长征中过大渡河就是红1团17勇士抢渡的安顺场。抗日战争时为晋察冀第一军分区第1团,黄土岭战斗时正是1团八二迫击炮连击毙了敌“军中之花”阿部规秀中将。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就出在1团7连。解放战争时为热辽军区部队,后改编成东野11纵31师91团。平津战役时先遣入关打密云,91团5连率先突击,与敌白刃格斗,打到只剩一个排,战后荣获“密云尖刀连”称号。整个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涌现出了1059名全国战斗英雄和一等功以上功臣。建国后几经改编,于1969年12月编成广州军区55军163师487团。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主要讲述了广西前线我军东集团的作战过程,同时对79对越作战的大背景进行了分析研判,加上作者亲身经历的战斗轶闻,不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回忆录,也是一本相当好看的战史读物,有助于历史学者和军事专家对那场战争加以研究。

从书中能知道,79之战最初的作战方案是广州军区前指提出的,其指导思想是“全线展开,同步推进,浅近纵深,分割包围,稳扎稳打,各个歼灭”。其战役设想是:第一阶段全线突破越南边境防御,首先歼灭位于边境的12个越南公安屯。第二阶段集中兵力分割围歼位于中越边境广西段的6个越军守备团。第三阶段转移兵力寻歼越军主力第3师、312师和346师。上报中央军委后,邓小平作出指示:“我认为是个稳妥的方案,但不符合军委的意图。”中央军委和总参作战部也有作战方案,要求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长途纵深的迂回穿插,打歼灭战。许世友和广州军区前指遵照中央军委的精神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即是后来以41军和42军长途穿插,南北对进合围高平的战役计划。实战进程中,长途穿插问题多多,伤亡大而战果小,打得很不理想。战后很多人将之归责于许世友的“瞎指挥”,从史实上看,这是不公平的。

东线作战主要围绕打高平来进行,以55军为主的东集团力压同登,从书中描述来看,就是“声东击西”之计,使越军误以为我军主攻方向是同登和谅山,从而将预备队放到这个方向。此时在高平一线发动猛攻,使越军陷于被动。当越军预备队转向高平方向时,以54军前出七溪方向打援,东集团则打下同登,威逼谅山,让越军首尾不能相顾。实战进程中,越军并未大举增援高平,而高平方向也打得不顺利,54军被急调救火,162师加入复和地区打通4号公路,160师去高平以西担任清剿,只余161师协助55军作战。因打越军援军未成,加上高平战役歼敌不多,这才在谅山方向加强攻势,一举打下谅山,重创越军“金星”第3师。

在攻打同登和谅山的战役中,55军共歼敌10509人,为东西两线参战的9个野战军之冠,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也居参战各军之首。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共毙敌5293人,伤敌530人,俘敌38人,歼敌人数为东西两线参战的29个陆军师第一。而全师官兵无一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作者所在的163师487团四打探某高地,攻占扣马山,可称一路血战。整个战役中,487团共毙敌1932人,俘敌17人,己方减员638人。战后有1个营级单位、2个连级单位、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和广州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无论从歼敌战绩还是战后获勋的数量,487团都已超过了半数以上的参战陆军师。

在回忆往昔辉煌的同时,作者也饱含深情地回忆战友:488团7连7班长朱志威,挺身趟雷身受重伤;487团100迫击炮连6班副班长罗永荣,面对越军扫射,为掩护步兵进攻,只身扑向炮位继续发炮,中弹牺牲;487团4连8班副班长何志光,身负重伤仍爬向敌阵地,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掩体;487团8连排长甄平,带领尖刀排冲锋,壮烈牺牲;489团7连3班长李寿进,带领敢死队突进敌人堑壕,与敌搏斗英勇牺牲;489团1连9班长农辉兴,掩护战友挺身挡住枪弹而牺牲;489团3营步话机员丘长安,为掩护连长扑向了爆炸的手榴弹;487团1营2连(著名的“大渡河连”)卫生员吕志经,为抢救伤员放弃自救英勇牺牲;163师侦察连班长陈守全,曾持枪卫立于谅山市委大楼前,被摄入镜头上了当时的解放军报。陈守全后升至广西军区边防3师副营长,1986年3月11日在法卡山前线执行任务时触雷牺牲。他的妻子身怀遗腹子来到陈守全的墓前筑屋而居,为其守墓上香20余年。其子长大后继承父志也参军报国,后进入军校深造。。。。。。

整个战役中,163师连级军官伤亡率为37%,排级军官伤亡率为33.3%,正副班长伤亡率则接近50%。是这些人军事技术不行吗?不。在平时的军事考核中他们大都成绩优良。是他们运气不好?也不是。战场上的枪口炮弹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伤亡只因为是兵头将尾,必须冲锋在前!

作者并不讳言越军也是一支顽强的军队,其作战技能、战斗意志都不可小视,也让我军遭到了很大的伤亡。对于多年传说的我军的“三光政策”,作者认为越南全民皆兵,兵民不分,在付出血的代价后,我军官兵不得不予以严厉打击,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至于是不是有所误伤,在严酷的战争面前,那也只能难免了。而破坏越南的战争资源,摧毁其侵略据点,本也是战争目标之一,烧光,抢光,炸光,毁光自然是应有之义。打仗就是打仗,假装什么仁义!

在全书最后的附录中,还收录了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大事记、中央军委授予163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英雄模范单位和个人荣誉称号通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通令)、1979年对越作战参战部队减员情况统计(东线)、步兵55军163师1979年对越战争阵亡将士名单。这些都是以供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对于《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的评价,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当年那场战争的研究确是一个里程碑,随着岁月流逝,将更能显出其重要意义。

2012年,作者又推出了《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增订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战友们提供的资料和照片,篇幅增加约100页左右,书的装祯封面也更加精美。和第一版一样,此书的一切销售利润全部捐赠给了有需要和有困难的参战战友,展示出了一名卫国老兵的拳拳之心。
2008年12月,正值对越自卫还击战30周年前夕,星克尔出版(香港)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本《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一时引起各界关注。作者王志军,1979之战时曾在55军163师487团当兵,参加过攻打同登和谅山的战役。其父是香港一家中资媒体的负责人,文革期间将王志军送回内地上学参军。因缘际会,作者参加了这场自朝鲜战争后最大规模的对外作战,在其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一笔。正如作者在此书前言中所说:“过去30年来,每当夜深人静,我常常想起那似乎十分遥远,但又好像近在眼前的烈士陵园。每当雷电交加的夜晚,我常常想起30年前的2月17日早晨那隆隆的炮声。就是那一场战争,从此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对越作战多年来在境内的各种媒体上已近绝迹,相关资料没有解密,缺乏研究,不能出版,甚至在网络上也多加限制,令人遗憾而无奈。《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的出版,为共和国的历史研究填补了一块空白,是对历史和后代的负责,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同时,也是对那些曾为共和国浴血奋战的军人献上的一份深深怀念——历史没有忘记他们。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成书前曾在网上连载过,名为《青春无悔1979》,当时就吸引了一大批读者。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对当年参加的战役战斗如数家珍,点评精当,且文笔爽快,感情真挚,间杂些许粗语,不脱军人豪放本色,给人以深深感染。据作者自言,曾有京城某大出版社看中此书,有兴趣在全国出版。当时作者非常兴奋,有夙愿以偿之感,心想只要能出版,什么样的商业条件都能接受。结果出版社开出的条件有三:第一不能探讨中越两国的关系,历史和现在的都不能谈,第一章【“同志加兄弟”和民族利益】必须全章删除;第二不能谈老兵现状,有关章节也需全部修改;第三【前言】过于煽情,也要删改。作者“吃完了这两碗凉瓜菜真是欲哭无泪”,最后咬咬牙只好“曲线救国。”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全书共320页,装祯封面较为普通,手感不错,挺括硬实,定价港币120元,新台币400元。一年多来国内也出现了各种盗版,某网上人民币60元即能买到。境外出书,盗版回销,本不为赞成之事。但事出有因,可以理解。正如79参战的一老军人感慨之言:“好在当年几十万参战将士中还有一个香港籍的士兵,不然,很多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事多少年后也许真的就不为后人所知了。”

作者当年所在的55军163师487团是我军一支赫赫有名的功勋部队,号称“红一团”。其前身是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杨得志当过团长,长征中过大渡河就是红1团17勇士抢渡的安顺场。抗日战争时为晋察冀第一军分区第1团,黄土岭战斗时正是1团八二迫击炮连击毙了敌“军中之花”阿部规秀中将。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就出在1团7连。解放战争时为热辽军区部队,后改编成东野11纵31师91团。平津战役时先遣入关打密云,91团5连率先突击,与敌白刃格斗,打到只剩一个排,战后荣获“密云尖刀连”称号。整个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涌现出了1059名全国战斗英雄和一等功以上功臣。建国后几经改编,于1969年12月编成广州军区55军163师487团。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主要讲述了广西前线我军东集团的作战过程,同时对79对越作战的大背景进行了分析研判,加上作者亲身经历的战斗轶闻,不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回忆录,也是一本相当好看的战史读物,有助于历史学者和军事专家对那场战争加以研究。

从书中能知道,79之战最初的作战方案是广州军区前指提出的,其指导思想是“全线展开,同步推进,浅近纵深,分割包围,稳扎稳打,各个歼灭”。其战役设想是:第一阶段全线突破越南边境防御,首先歼灭位于边境的12个越南公安屯。第二阶段集中兵力分割围歼位于中越边境广西段的6个越军守备团。第三阶段转移兵力寻歼越军主力第3师、312师和346师。上报中央军委后,邓小平作出指示:“我认为是个稳妥的方案,但不符合军委的意图。”中央军委和总参作战部也有作战方案,要求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长途纵深的迂回穿插,打歼灭战。许世友和广州军区前指遵照中央军委的精神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即是后来以41军和42军长途穿插,南北对进合围高平的战役计划。实战进程中,长途穿插问题多多,伤亡大而战果小,打得很不理想。战后很多人将之归责于许世友的“瞎指挥”,从史实上看,这是不公平的。

东线作战主要围绕打高平来进行,以55军为主的东集团力压同登,从书中描述来看,就是“声东击西”之计,使越军误以为我军主攻方向是同登和谅山,从而将预备队放到这个方向。此时在高平一线发动猛攻,使越军陷于被动。当越军预备队转向高平方向时,以54军前出七溪方向打援,东集团则打下同登,威逼谅山,让越军首尾不能相顾。实战进程中,越军并未大举增援高平,而高平方向也打得不顺利,54军被急调救火,162师加入复和地区打通4号公路,160师去高平以西担任清剿,只余161师协助55军作战。因打越军援军未成,加上高平战役歼敌不多,这才在谅山方向加强攻势,一举打下谅山,重创越军“金星”第3师。

在攻打同登和谅山的战役中,55军共歼敌10509人,为东西两线参战的9个野战军之冠,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也居参战各军之首。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共毙敌5293人,伤敌530人,俘敌38人,歼敌人数为东西两线参战的29个陆军师第一。而全师官兵无一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作者所在的163师487团四打探某高地,攻占扣马山,可称一路血战。整个战役中,487团共毙敌1932人,俘敌17人,己方减员638人。战后有1个营级单位、2个连级单位、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和广州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无论从歼敌战绩还是战后获勋的数量,487团都已超过了半数以上的参战陆军师。

在回忆往昔辉煌的同时,作者也饱含深情地回忆战友:488团7连7班长朱志威,挺身趟雷身受重伤;487团100迫击炮连6班副班长罗永荣,面对越军扫射,为掩护步兵进攻,只身扑向炮位继续发炮,中弹牺牲;487团4连8班副班长何志光,身负重伤仍爬向敌阵地,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掩体;487团8连排长甄平,带领尖刀排冲锋,壮烈牺牲;489团7连3班长李寿进,带领敢死队突进敌人堑壕,与敌搏斗英勇牺牲;489团1连9班长农辉兴,掩护战友挺身挡住枪弹而牺牲;489团3营步话机员丘长安,为掩护连长扑向了爆炸的手榴弹;487团1营2连(著名的“大渡河连”)卫生员吕志经,为抢救伤员放弃自救英勇牺牲;163师侦察连班长陈守全,曾持枪卫立于谅山市委大楼前,被摄入镜头上了当时的解放军报。陈守全后升至广西军区边防3师副营长,1986年3月11日在法卡山前线执行任务时触雷牺牲。他的妻子身怀遗腹子来到陈守全的墓前筑屋而居,为其守墓上香20余年。其子长大后继承父志也参军报国,后进入军校深造。。。。。。

整个战役中,163师连级军官伤亡率为37%,排级军官伤亡率为33.3%,正副班长伤亡率则接近50%。是这些人军事技术不行吗?不。在平时的军事考核中他们大都成绩优良。是他们运气不好?也不是。战场上的枪口炮弹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伤亡只因为是兵头将尾,必须冲锋在前!

作者并不讳言越军也是一支顽强的军队,其作战技能、战斗意志都不可小视,也让我军遭到了很大的伤亡。对于多年传说的我军的“三光政策”,作者认为越南全民皆兵,兵民不分,在付出血的代价后,我军官兵不得不予以严厉打击,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至于是不是有所误伤,在严酷的战争面前,那也只能难免了。而破坏越南的战争资源,摧毁其侵略据点,本也是战争目标之一,烧光,抢光,炸光,毁光自然是应有之义。打仗就是打仗,假装什么仁义!

在全书最后的附录中,还收录了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大事记、中央军委授予163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英雄模范单位和个人荣誉称号通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通令)、1979年对越作战参战部队减员情况统计(东线)、步兵55军163师1979年对越战争阵亡将士名单。这些都是以供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对于《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的评价,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当年那场战争的研究确是一个里程碑,随着岁月流逝,将更能显出其重要意义。

2012年,作者又推出了《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增订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战友们提供的资料和照片,篇幅增加约100页左右,书的装祯封面也更加精美。和第一版一样,此书的一切销售利润全部捐赠给了有需要和有困难的参战战友,展示出了一名卫国老兵的拳拳之心。
163师英雄辈出的部队
逢读必(鼎)
我喜欢编尾有关对越南进行‘四光’滴论述!!!
55军不应该被撤销。
英雄的部队,感谢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他们的牺牲很伟大!
当兵打仗,保家卫国,气壮山河!
异国作战存己杀敌,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战争就是残酷的,为了胜利,不会自缚手脚
很高兴沈大写这个了,我也好喜欢这本书。恩,想问沈大一个问题:一,书中说的炮弹在空中对撞,真有此事??二,对于那些拿枪向我军射击的越南老人和妇女后来是怎么处理的,
我喜欢编尾有关对越南进行‘四光’滴论述!!!
哈哈,一段是我觉得那么多有关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写的清剿写的最好的了
不过对于那些误杀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处理的……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9-19 23:34
很高兴沈大写这个了,我也好喜欢这本书。恩,想问沈大一个问题:一,书中说的炮弹在空中对撞,真有此事?? ...
一、炮弹在空中对撞在朝鲜战场和对越作战中都发生过。二、拿枪袭击我军的人员都会立即击毙。如将其俘虏,会根据情况收缴武器后在安全地带将非军籍人员释放。
一、炮弹在空中对撞在朝鲜战场和对越作战中都发生过。二、拿枪袭击我军的人员都会立即击毙。如将其俘虏, ...
不过有人提出是那些劣质弹在空中自爆,还有说是曳光弹,这两个说法可信么?
一、炮弹在空中对撞在朝鲜战场和对越作战中都发生过。二、拿枪袭击我军的人员都会立即击毙。如将其俘虏, ...
不过有人提出是那些劣质弹在空中自爆,还有说是曳光弹,这两个说法可信么?
好。会记得战友,好人有好报。
一、炮弹在空中对撞在朝鲜战场和对越作战中都发生过。二、拿枪袭击我军的人员都会立即击毙。如将其俘虏, ...
当时大部分部队都是装备半自动步枪,只有侦察兵和少数班排长以上的才有56步枪属实吗?这个情况到撤军前有改善吗?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9-20 00:00
不过有人提出是那些劣质弹在空中自爆,还有说是曳光弹,这两个说法可信么?
要是任人提出说法,那什么说法都会有,再有什么资料都没用。这几个帖子里某些人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你只需要根据常识判断就够了。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9-20 00:07
当时大部分部队都是装备半自动步枪,只有侦察兵和少数班排长以上的才有56步枪属实吗?这个情况到撤军前有 ...
你这概念没搞清楚。半自动步枪叫56半,冲锋枪叫56冲,所谓“56步枪”是什么东西?根据你的意思是指56冲,我军当年的步兵班编制是这样的:56式冲锋枪2支、56式半自动步枪5支、56式班用轻机枪1挺。79之战前,步兵班增加1支56冲,配给战斗小组长,同时减少1支56半。这样战斗时,一个班可分成三个战斗小组,班长、副班长、战斗小组长各带一组作战。

侦察兵配56冲、手枪和64式微声冲锋枪。
要是任人提出说法,那什么说法都会有,再有什么资料都没用。这几个帖子里某些人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你 ...
恩,明白,沈大你有出书或者1979的帖子合集么?想拜读一下
你这概念没搞清楚。半自动步枪叫56半,冲锋枪叫56冲,所谓“56步枪”是什么东西?根据你的意思是指56冲, ...
感觉上还是和越军的全部56冲有差距呢,我们还是攻方,好在火炮有优势,否则要吃大亏。越军在自卫反击战中的火炮运用水平如何?有的帖子说越军的炮打的很准,而且报复性反击造成的伤亡很大,越军有反击我军上炮兵部队造成伤亡的吗?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9-20 01:19
感觉上还是和越军的全部56冲有差距呢,我们还是攻方,好在火炮有优势,否则要吃大亏。越军在自卫反击战中 ...
相较中国军队,越军炮兵明显弱小,因而在炮火运用上很是费了一番心思。针对越北地区山高林密,沟深路窄的特点,越军将炮兵阵地一般选在公路沿线两侧200米范围内的凹地和小山包上, 利用丛林、浓雾、沟谷和射击死角进行掩护,阵地隐蔽靠前,多建发射阵地和预设阵地,分散用兵,梯次配置,事先标定主要防御方向的射击诸元和射击修正量,炮兵前观所与后方紧密协调,保证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都能得到及时的炮火支援。在多个炮兵团之间,越军还会事先进行战术协同。
在火炮布局和运用上,越军的战术原则是远近结合,大小结合,曲直并用,突出重点,机动防御。一般野战炮兵团的阵地正面是3-5公里,纵深约7公里,130毫米以上火炮距前沿阵地约10公里,122榴弹炮和107火箭炮距前沿阵地约3-5公里,85加农炮和37、57高炮继续靠前;独立炮兵营以连、排为单位进行分散配置,多设阵地。炮兵连之间相隔1-3公里,一个阵地上一般布置2-4门火炮, 最多配置6门火炮,阵地中炮与炮间距为20-70米。实战中,越军炮兵阵地隐蔽分散,弹药充足,大小炮结合,曲射直射并用,按照事先标定的射击诸元进行远近交叉地炮火拦阻,同时根据炮兵前观所提供的数据及时修正。越军的野战炮兵机动良好, 能逐段、逐点地实施火力支援和交替后撤。伴随火炮突出靠前,60迫击炮能运动到距前沿只有60米, 82迫击炮距前沿也仅200多米,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伴随火炮的作用。特别是越军在分散阵地上配置的单炮和双炮射击,对中国军队威胁很大。越军炮兵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战斗经验,在局部战斗中多次对中国军队的进攻进行了有效拦阻,并不是好对付的。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9-20 01:12
恩,明白,沈大你有出书或者1979的帖子合集么?想拜读一下
http://www.fyjs.cn/bbs/apps.php?q=article&uid=2706
相较中国军队,越军炮兵明显弱小,因而在炮火运用上很是费了一番心思。针对越北地区山高林密,沟深路窄的 ...
谢谢,看来越军的炮兵也很厉害呢,有击中我军炮兵的例子么?有越军炮弹打到国内的例子么?
多谢楼主推荐此书,好看。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9-20 00:00
不过有人提出是那些劣质弹在空中自爆,还有说是曳光弹,这两个说法可信么?
炮弹有质量问题是正常的,只有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要指责,没有100%成功的武器
虽然没有详细看,但感觉写的真实,我最讨厌说毛时期军队军事素质不行,天天读红宝书,其实那是文革开始后1年的事,68年以后就正常了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9-20 01:41
http://www.fyjs.cn/bbs/apps.php?q=article&uid=2706
飞扬军事被封了?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9-20 01:26
相较中国军队,越军炮兵明显弱小,因而在炮火运用上很是费了一番心思。针对越北地区山高林密,沟深路窄的 ...
炮多有炮多的打法,炮少有炮少的打法
战前战士们提前挖好六百个坟墓那一段让人很感伤
手里有一本盗版的,好像是不到10块钱(在小摊上30块买了4本),就是图的质量奇差,错字极多,很多“1”写成了“工”,很多“工”写成了“1”
炮弹有质量问题是正常的,只有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要指责,没有100%成功的武器
不是指责,只是求证炮弹对撞是否真的存在,觉得概率有点小,所以说会不会是老兵看错了,毕竟对于这个没有特别科学的说法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9-20 10:10
谢谢,看来越军的炮兵也很厉害呢,有击中我军炮兵的例子么?有越军炮弹打到国内的例子么?
4日下午15时许,新寨至沙巴公路地区突然遭到了黄连山垭口西侧越军榴弹炮的猛烈射击。当时445团正在附近集结,团指挥所设在路边的茅草房里,周围遭到越军炮火轰击。为支援445团战斗,师炮兵团的107火箭炮营一部和76加农炮3连2排进至新寨附近,以火力支援部队清剿残敌,先后以炮火摧毁了越军多个暗堡和火力点。当445团驻地遭到越军榴弹炮射击时,火箭炮和加农炮3连2排也依托阵地向敌还击。然而,因为炮兵阵地较为靠后,并且位置暴露,向越军还击的效果并不大,自己反而遭到了严重打击。加农炮3连的刘忠武连长指挥2排3门炮与敌对射,越军观察哨发现3排后,引导榴弹炮向2排射击。当时越军炮兵准备锁定2排的阵地,先向2排试射,第一发炮弹打在阵地后方100多米,第二发炮弹打在阵地前面50多米,接着又打了二发检验射。刘忠武连长知道下边就是效力射了,于是向在现场进行指导的团、营工作组请求,是否将人员暂时撤离阵地,等敌人效力射后再视情况重新战斗。工作组不敢自行决断,还要请示团指,在来回通讯上消耗了一些时间。然而越军的炮火并不等你来回请求,继续向2排猛烈射击。在5班长和瞄准手相继牺牲后,刘忠武连长不顾危险地亲自操炮向敌还击。突然,一发炮弹落在他身后爆炸,刘忠武连长的身体被炸碎,壮烈牺牲。在这次战斗中,2排被击毁76加农炮1门,被击伤2门。刘忠武连长、谢天华排长和6名战士相继牺牲,全排伤亡15人。107火箭炮也遭敌打击,被炸毁汽车3台。因为师炮兵群没有及时前推,也未向黄连山垭口方向派出前方观察组,加之指挥较乱,在向越军炮兵还击时,发生了误伤友军的现象。
4日下午15时许,新寨至沙巴公路地区突然遭到了黄连山垭口西侧越军榴弹炮的猛烈射击。当时445团正在附近集 ...
越南鬼子真不怕死,游击战都能把炮兵用的那么好,我军这么猛烈的打击到了后期还有越军火炮支援,这十年越南战争不是白打的
1.jpg
我觉得凤凰大视野那个《孤星-侦察兵的越战往事》也挺好的。
第一章并没有整章删除嘛,只截了几页。{:soso_e113:}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9-21 22:30
出版社编辑太不用心了,弄了一顶元首经典的M35头盔剪影就糊弄出来。
话说79开战时,解放军步兵里大都没能装备上钢盔、炮兵应该有些。GK80还没定型,据说连侵华日军遗存的30式头盔都有。
刘婷婷 发表于 2013-9-21 23:42
出版社编辑太不用心了,弄了一顶元首经典的M35头盔剪影就糊弄出来。
话说79开战时,解放军步兵里大都没 ...
这种钢盔战时也是有人戴过的,还算有意义。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9-22 00:13
这种钢盔战时也是有人戴过的,还算有意义。
呵呵,那就犀利啦,这东东只可能是由‘运输大队长’滴嫡系一路相赠至此的呀。
没法子,那些年国家还真不富裕。。据说就是八零年代初期追捕轰动一时的东北‘二王’时,不少编制内干警制式武器连老掉牙滴驳壳枪都是普遍的,也不知是毛瑟原厂还是山寨。
自己造出来的好东西倒多数拿来喂那只白眼狼了。
。‘输出革命’不遗余力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9-20 10:10
谢谢,看来越军的炮兵也很厉害呢,有击中我军炮兵的例子么?有越军炮弹打到国内的例子么?
有打到国内的例子,西线的我国境内山腰地区指挥所和炮兵阵地就被越2军区直属168炮团炮击过。

该团作战勇猛,战术灵活,战功卓著,战后被越南当局授予集体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