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方案最早年底公布 逐步缩小双轨差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25:57
在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中国,养老金改革、延迟退休的任何信息都会被广泛传播,而中国目前实行的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区别化养老的双轨制则被视为社会不公的典型。因此,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大盘子里,养老双轨制改革被认为是具有全局性、急迫性的问题。

  早在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就表示事关养老双规制改革的“综合性研究和顶层设计”已经在进行中,此后有消息称“养老金并轨方案”8月底会完成,即双轨制怎么改,养老还有没有差别,都会见分晓。

  但《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从参与改革研究的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意见汇总进展顺利,但最早也要年底公布。

  记者同时了解到,未来养老金并轨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养老金进行合理、逐步的上提,缩小与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差距,重新分出养老金层次,并逐步扩大覆盖面、提高覆盖率。

  很显然,外界期盼的无差别化养老暂时还无法实现。与此同时,随着养老金覆盖面的扩大和缴纳标准的提高,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负担。

  提高覆盖率

  由于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双轨制改革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因此人社部一直都处于言论旋涡中。近期曾经参与相关问题讨论的专家,也转变态度开始低调表达观点。据了解,清华大学和社科院专家都曾经向人社部递交自己的设计方案。

  今年3月,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针对养老金双轨制,“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课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顶层设计。有的已经做出了决策原则和方向,有的还在深入研究”。

  由于社会舆论对此十分关注,因此人社部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是听取社会意见,另一方面,希望相关人士不要参与太多的媒体炒作。

  曾经有消息称关于养老金双轨制的顶层设计方案于8月底便已经递交完成,但是短期内对外公布的可能性并不大,“最早也要到年底。”参与讨论的人士透露,“顶层设计的方案制订需要谨慎。”

  目前,相关专家透露出来的总体思路是,“未来社会的所有劳动者都需要缴纳养老金。”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

  年初,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介绍2013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6亿人,1.33亿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与之相比,中国的医保覆盖率则远远高出这一水平,为95%以上。

  据了解,顶层设计还将包括养老金统筹和运营的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曾经向记者勾勒养老金运营的难题,“医保基金和社保基金有很大的不同。”刘国恩向记者表示,“社保基金存在亏空,但是医保基金不会。”其中原因是,“医保基金的覆盖率比较高,但是不超过10%的人有大病对医保产生需求。而社保基金则是每个人退休之后都要享用的。”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养老金改革将会有较长的时间跨度。

  逐步缩小差距

  据了解在此次养老金顶层设计中,外界最关心的内容是养老金并轨后,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能否平等地享受养老待遇?

  知情人士透露,一次改革难以消除所有的差别,“将企业养老金进行合理、逐步上提,缩小与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差距,重新分出养老金层次。”

  而目前,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实行的是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较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甚至存在70%~80%的差距。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是“单位人”,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社会养老保险(放心保)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企业职工养老从“单位保障”迈向了“社会保障”。在这个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两种制度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曾向记者介绍,“单独进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改革的难度非常大,所以要有全局、总体的一揽子设计。”郑秉文也参与了部分政策的讨论和制定。

  郑秉文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必须一起进行,单独进行改革是行不通的。“只有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很容易遭遇不愿改的情况。”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曾强调,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

  或加重企业负担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近4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高低最多相差近50倍。养老金在数量上的不公平已经影响和带来生活满意度差距。



  中国社科院在河南、福建、陕西、内蒙古、重庆五省市的2000份调查问卷显示,在领取了养老金的人中,近40%的人都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

  而立即提高企业养老金和降低事业单位养老金都是不现实的,知情人士透露“通过起点和过程管理,重新分出公平的养老金层次,最终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被融入到广义的收入分配改革中,与收入分配改革制度结合起来。”

  提高养老金覆盖率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负担,目前,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而最近推行的新《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务派遣人员与正式员工需要同工同酬。

  记者获悉,8月中旬,有关劳务派遣的民间讨论会议在北戴河举行,其中,“民企和国企都来参加了,民企主要认为实行同工同酬的成本非常高,尤其是上缴社会保险的成本太高。”

  “总而言之,企业对用人成本问题考虑得非常多。”参加此次会议的学者向记者表示。

http://www.cb.com.cn/economy/2013_0914/1013154.html在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中国,养老金改革、延迟退休的任何信息都会被广泛传播,而中国目前实行的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区别化养老的双轨制则被视为社会不公的典型。因此,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大盘子里,养老双轨制改革被认为是具有全局性、急迫性的问题。

  早在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就表示事关养老双规制改革的“综合性研究和顶层设计”已经在进行中,此后有消息称“养老金并轨方案”8月底会完成,即双轨制怎么改,养老还有没有差别,都会见分晓。

  但《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从参与改革研究的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意见汇总进展顺利,但最早也要年底公布。

  记者同时了解到,未来养老金并轨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养老金进行合理、逐步的上提,缩小与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差距,重新分出养老金层次,并逐步扩大覆盖面、提高覆盖率。

  很显然,外界期盼的无差别化养老暂时还无法实现。与此同时,随着养老金覆盖面的扩大和缴纳标准的提高,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负担。

  提高覆盖率

  由于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双轨制改革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因此人社部一直都处于言论旋涡中。近期曾经参与相关问题讨论的专家,也转变态度开始低调表达观点。据了解,清华大学和社科院专家都曾经向人社部递交自己的设计方案。

  今年3月,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针对养老金双轨制,“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课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顶层设计。有的已经做出了决策原则和方向,有的还在深入研究”。

  由于社会舆论对此十分关注,因此人社部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是听取社会意见,另一方面,希望相关人士不要参与太多的媒体炒作。

  曾经有消息称关于养老金双轨制的顶层设计方案于8月底便已经递交完成,但是短期内对外公布的可能性并不大,“最早也要到年底。”参与讨论的人士透露,“顶层设计的方案制订需要谨慎。”

  目前,相关专家透露出来的总体思路是,“未来社会的所有劳动者都需要缴纳养老金。”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

  年初,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介绍2013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6亿人,1.33亿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与之相比,中国的医保覆盖率则远远高出这一水平,为95%以上。

  据了解,顶层设计还将包括养老金统筹和运营的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曾经向记者勾勒养老金运营的难题,“医保基金和社保基金有很大的不同。”刘国恩向记者表示,“社保基金存在亏空,但是医保基金不会。”其中原因是,“医保基金的覆盖率比较高,但是不超过10%的人有大病对医保产生需求。而社保基金则是每个人退休之后都要享用的。”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养老金改革将会有较长的时间跨度。

  逐步缩小差距

  据了解在此次养老金顶层设计中,外界最关心的内容是养老金并轨后,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能否平等地享受养老待遇?

  知情人士透露,一次改革难以消除所有的差别,“将企业养老金进行合理、逐步上提,缩小与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差距,重新分出养老金层次。”

  而目前,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实行的是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较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甚至存在70%~80%的差距。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是“单位人”,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社会养老保险(放心保)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企业职工养老从“单位保障”迈向了“社会保障”。在这个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两种制度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曾向记者介绍,“单独进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改革的难度非常大,所以要有全局、总体的一揽子设计。”郑秉文也参与了部分政策的讨论和制定。

  郑秉文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必须一起进行,单独进行改革是行不通的。“只有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很容易遭遇不愿改的情况。”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曾强调,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

  或加重企业负担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近4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高低最多相差近50倍。养老金在数量上的不公平已经影响和带来生活满意度差距。



  中国社科院在河南、福建、陕西、内蒙古、重庆五省市的2000份调查问卷显示,在领取了养老金的人中,近40%的人都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

  而立即提高企业养老金和降低事业单位养老金都是不现实的,知情人士透露“通过起点和过程管理,重新分出公平的养老金层次,最终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被融入到广义的收入分配改革中,与收入分配改革制度结合起来。”

  提高养老金覆盖率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负担,目前,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而最近推行的新《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务派遣人员与正式员工需要同工同酬。

  记者获悉,8月中旬,有关劳务派遣的民间讨论会议在北戴河举行,其中,“民企和国企都来参加了,民企主要认为实行同工同酬的成本非常高,尤其是上缴社会保险的成本太高。”

  “总而言之,企业对用人成本问题考虑得非常多。”参加此次会议的学者向记者表示。

http://www.cb.com.cn/economy/2013_0914/1013154.html
   人口红利不是指廉价农民工而是指抚养比低!改革开放以来老人少小孩少,抚养比低,大量资源可以投入到经济发展中,这才是人口红利,但是将来还是老人少小孩少吗?抚养比将急剧上升,到时候绝大多数社会资源要投入到养老中,像日本一样,还发展个毛呀!很多人一提人口红利就必欲除之而后快呀!
  养老不是说推给子女,本身就是年轻人的劳动来供养老人,这个和国家福利没有任何关系。日本福利好,其实也是年轻人在供养老人,养老金要通过年轻人的劳动来变成产品和服务。年轻人比例越来越小,老人越来越多,只会摧毁一切。日本如果不放开移民政策,国家必然长期衰败!
  人类发展不是靠多生孩子支撑,但是需要一个合理的人口结构,类似于美国生育率2.1是较好的结构,像非洲生五个六个,其实抚养比也是非常高,也是很不理想的结构。但是现在中国不可能再出现2以上的生育率了,世界上还能找到比东亚更不愿意生孩子的地方吗?能给指出一个来不?即使放开生育,除了前三五年的补偿生育期外,也将会是漫长绝望的生育低潮!日本韩国台湾前车之鉴!
    算了,还是听计生委的吧,把人一减少,劳动生产率自然就提高了,产业结构自然就升级了,环境自然就变好了。


不是住房养老吗?吃自己肉养老。

PS:此案一出,还有谁去缴纳养老保险金?饮鸩止渴啊。我不知道这主意谁出的,明摆着食己肉而苟活的方略,能让世界人民不吐槽?

变革要让曾经的受益者善终,未曾获益者就此打住,这才是上上之策

不是住房养老吗?吃自己肉养老。

PS:此案一出,还有谁去缴纳养老保险金?饮鸩止渴啊。我不知道这主意谁出的,明摆着食己肉而苟活的方略,能让世界人民不吐槽?

变革要让曾经的受益者善终,未曾获益者就此打住,这才是上上之策
我想知道收入分配什么方案几时通过。哈哈,271你奶奶喊你下地狱。
饼越画越大了
饼越画越大了
看这些网吧蛋怎么圆谎
光棍儿 发表于 2013-9-14 20:05
看这些网吧蛋怎么圆谎
很简单:
留给下任


(某人在另外的场合说过,大概这么个意思:相信下一代更有智慧。。。)
逐步缩小双轨差距,不会是第二个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吧
我也 相信下一代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