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点评:马尔萨斯魔咒——几乎无解的埃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2:59
标题:马尔萨斯魔咒:几乎无解的埃及——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不是革命就能带来的

凤凰新闻客户端专栏作家 阚大神

谁也未曾想到,自2011年至今,短短两年多时间,埃及政局上演了风车般翻转的一幕,“革命”似乎已经成为埃及的常态:2011年“1.25革命”,执政30年之久的穆巴拉克黯然下台;2012年6月30日,经历17个月漫长、波折而痛苦的过渡期,带有宗教原教旨色彩的MSL兄弟会上台执政,穆尔西(Mohammed Morsi)成为民选总统;2013年7月3日,也即兄弟会和穆尔西庆祝执政一周年盛典刚过,埃及发生军事政变,穆尔西政府被军方废黜。此举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持。

倘如某些分析家所言,穆巴拉克的下台,是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春风终于吹入昔日铁板一块的阿拉伯世界;兄弟会的执政,是人民经过自由选举表达的民主意志,那么7月3日所发生的一切,又该算作什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4日,埃及军方安全部队和警方对开罗两处穆尔西支持者的示威营地——吉萨复兴广场和阿达维亚QZS广场实施清场行动,坦克压阵,推土机铲除帐篷,投放催泪弹,驱逐示威者。MSL兄弟会表示,刚开始行动40分钟就已造成120人死亡,示威地点附近的临时医院更宣布有450人死亡。

曾两度宣称“代表人民的意志”推动不流血革命的埃及军方,这一次对人民,至少是相当一部分的人民挥起了专政的铁拳。城市里坦克云集,枪声四起,一架架先进的美援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盘旋在开罗上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催泪瓦斯,滚滚浓烟。

这是民主的代价,还是杀戮的高潮?这是埃及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伟大的胜利接着一个更伟大的胜利么?

正如许多分析所指出的,导致穆巴拉克被推翻的“尼罗河革命”构成复杂,但最初的起因却是社会的、经济的。埃及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政府的专制与腐败,而在于埃及存在的问题实在难以解决。

革命前埃及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政治,而是急剧膨胀或应称为恶性膨胀的人口与国家能提供的资源之间的矛盾。

穆巴拉克在萨达特遇刺后上台的,时间是1981年10月,到他2011年2月下台接近30个年头。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万左右,到2011年人口数字为8100万。

但由于近1000万人口出生后未曾登记,很多学者估计实际人口多达9100-9300万人,30年中人口变成了2.5倍,其中一半处于24岁及以下,大约每6个月就增加100万人!

埃及的面积虽有100万平方公里,但境内绝大部分均为酷热少雨,黄沙无垠的热带沙漠,只有宽约16公里的尼罗河谷及开罗以下的三角洲,才是一条绿洲带,其面积约为33700平方公里,仅为其总面积的1/30。在此狭窄的绿带上,居住了埃及90%的人口(其余居住在苏伊士运河两岸),西谚所说:“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确系实情。

全国可耕地面积不过5500万亩,实际耕地500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不到3%。人均耕地只有0.55亩,相当于中国人均耕地1.37亩的40%,出产的粮食,只能勉强养活一半的人口,缺口的粮食自然只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每年需进口小麦900万吨。

“阿拉伯之春”发生前,埃及经济在中东地区颇为耀眼。2004年,埃及开始了大规模的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包括让埃及镑自由浮动、将公司和个人的收入税减少一半、有限度地私有化等措施。2006年至2007年间,埃及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成为中东增长最快的国家。

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埃及2010年的贸易逆差失控,从2006年的100亿美元猛增至250亿美元,预算赤字扩大至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

革命前,埃及40%的城市人口和78%的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18%人口每日生活费不到2美元,15-29岁青年大面积失业,而青年正是示威和暴力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粮食价格大涨,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这成了阿拉伯国家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按民众的总结,那就是专制政府管理国家的水平不行,政府腐败贪了人民的钱,而人民一旦推翻了独裁者,将他的赃款纳入国库,各项事业就会立即得到改善。换个政府,一切都会好的。于是就革命了。

正因如此,当时社会上各路政治势力——以MSL兄弟会和萨拉菲光明党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派、以世俗派知识分子和亲西方中产阶级为主的民主派,和由“四月六日运动”、“青年革命同盟”等左翼工团、学生组织和底层无业青年为主的“广场派”结成统一战线,并在关键时刻争取到势力强大的埃及军官团——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的支持,最终一举推翻了统治埃及长达30年之久的穆巴拉克政权。

然而近两年过去,现实却与人们所憧憬的“新埃及”大相径庭:革命后的埃及,经济状况并不比穆巴拉克时代更好,某种程度上甚至每况愈下:

穆巴拉克政府下台后,埃及经济扭头向下。实际GDP增长率从2010年的5.1%下降为2011年的不到1%(这意味着人均GDP增长为负值)。

革命前多达36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至2012年底已缩水至135亿美元,蒸发超过一半,仅够维持3个月的进口。同时,贸易逆差达创纪录的317亿美元。

与此相伴,埃镑剧烈贬值,美元与埃镑的兑换率从革命初的5.1升至现在黑市上的8.0。由于埃镑对美元持续贬值,粮食、能源的进口成本进一步加大。

2012年,埃及物价指数平均上升了4.5%,而平均工资却下跌了11%。失业人口比2010年进一步增加了48%,青年失业率更高到“无从统计”的地步;

大学毕业生月薪普遍只有1200埃镑(约合1000人民币)。有的起薪甚至不足500镑。若无高等教育经历,工资会更低。微薄的薪水和渺茫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结婚、买房、抚养子女的憧憬一一破灭。而在大学生之外,更广大的底层劳动人民,月收入大多仅在200~400埃镑之间。

据开罗国际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entre)统计,仅在穆尔西执政的第一年里,埃及记录在案的示威行游就达9400多次,创下“自法老时代之最”。进入2013年以来,埃及人平均每月示威1140次,且大多伴随着封路、打砸店铺、袭击车辆行人,乃至于强奸等暴力破坏行为。

由于革命后暴力冲突持续不断,外国游客和投资者望而却步,革命前埃及的拳头经济部门是旅游部门,提供了10%的GDP总值和12%的就业岗位,革命前一年(2010年)旅游业年收入125亿美元,外国游客总数1480万人次,而2012年全年旅游收入仅90亿美元,外国游客总数仅1050万人次。

进入2013年,大众的生活比以前更加窘迫。按照埃及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2-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均超过8%,5月份达9%。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电力价格上涨16.2%,停水停电时有发生,许多埃及人为此发起拒交水电费运动。此外,燃油配给不足、加油站与黑市勾结导致汽油短缺,引发交通瘫痪和民众不满。

政府面对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束手无策。穆尔西竞选时提出的改善经济、民生、交通和治安的目标基本都没有兑现。

法国《快报》统计认为,埃及政府需要110亿欧元资金,才能贴补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缺口,而这还是在卡塔尔和沙特这两个“阿拉伯之春”最大推手和“金主”慷慨解囊37亿欧元后的结果,如今不仅其它国家对援助埃及望而却步,就连两大“金主”也开始变得含糊犹豫。

在6月结束的上一财年里,埃及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3%,远远超过了3%的国际警戒线。为了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笔48亿美元的贷款,应对外汇储备减半的危机,埃及政府不得不应IMF要求,准备缩减对大饼、液化气和汽油的补贴。

然而此举一出,举国骚乱,生产停滞,近百人在冲突中丧生。政府最终只好收回成命。

不了解面饼,就无法真正了解埃及这个国家。

埃及黑麦面饼就像中国北方人爱吃的烙饼和馒头一样,既平常又普遍,是埃及人的当家主食。

在革命之前,埃及政府一直给予高额财政补贴,并指定厂家专门生产这种面饼。十几年来,埃及每张政府补贴的面饼的价格一直保持在0.05埃镑,大约为人民币5-6分钱,而其成本约为0.30埃镑,无补贴的售价则为0.50-0.60埃镑,为受津贴面饼的10至12倍。

政府对面饼销售进行统一管理,每位公民每天可以买到三张补贴面饼,并且只能凭借证件到国家粮店购买,那里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统计,因为占埃及人口一半左右的贫困人口都要依靠这种政府补贴的面包为生。

从穆巴拉克执政时起,埃及政府每年巨额补贴大饼、水、电、天然气和汽油的款项就达政府全年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正是这种穆巴拉克时代的补贴制度维系了埃及贫民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基本稳定,保证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

在革命之后,粮食危机愈发严重,据世界粮食计划署说,几个月来,埃及的穷人除了大饼以外没有其他可吃的。就连很多以前从来不考虑食品价格的人,都开始了为了购买津贴面饼而去排队。民众在指定销售店外排着长长的队伍,有些人得排上一整晚才能买到。

国家的粮食状况同样危急,埃及现在仅有够2个月使用的进口小麦库存,但应当拥有超过6个月的供给量。

尽管埃及人在“革命”的名义下推翻了穆巴拉克政权,但“面包”作为人们第一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而且,“1.25革命”的四项要求(革命“四兄弟”)——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除了自由外,其他都没有实质性进展。

很显然,这一切都绝非“尼罗河革命”中青年学生、失业者所能接受的,他们当初走上解放广场,目的就是改变糟糕的前途和境遇,如今“革命胜利”了,等来的却是更糟的际遇。

他们一直以为革命能带来好日子,却没想到等来这样的结果。正是这样的“大饼综合症”,导致去年10月还高达80%的穆尔西支持率在政变前跌至50%以下,并让示威者、尤其年轻人在街头和广场聚集不散。但那些根子上的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因为,引发革命的原因,有穆巴拉克家族和既得利益集团把持权力,其它政治势力难以染指;官员腐败,权贵贪婪,社会不公;民众因无权参与政治决策而产生失望等等政治因素。

但从本质上来说,是埃及社会的基本生存总需求与可分配社会财富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有限的社会生产能力和埃及不断扩张的人口之间的矛盾。这才是促使民众参与街头抗议的更主要、更本质的原因。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东中心高级研究员易卜拉欣·赛义夫认为,埃及经济当前正处在漫长和黑暗的隧道当中,而且似乎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美国中东论坛和伦敦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戴维·P·戈德曼则说,我们目睹过类似的崩溃,例如上世纪80年代在拉美,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关键的区别。拉美债务国全都出口食品。但埃及是一个不出产香蕉的香蕉共和国。

在埃及这一系列纷乱的背后,一个幽灵一样的名字重新浮现: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众所周知,他认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早晚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最弱者就会因此而饿死。

如果任何政治解决手段都不能养活那么多人口,结果就必须是消灭这么多人口(无论愿不愿意)。为了避免饥荒、战争、瘟疫(马尔萨斯三骑士)成为解决人口和粮食矛盾的方式,人类必须积极节育。

历史上大约没有多少人的声誉像马尔萨斯这样一波三折,在中国更是如此:人们先说他是对的,然后又说他是错的,然后又说他是对的,然后又说他是错的。

但实际上,马尔萨斯到底是对是错,这取决于政治体系、经济发展和技术革命。

逾越马尔萨斯陷阱,对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不再是难题,因为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引发的“石化农业”革命,让地球养活了比原来预期多得多的人口,第一次让人类普遍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但今日世界上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仍生活在马尔萨斯的铁率、陷阱和黑洞内。这样的“不发展国家”已经陷入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贫穷境地。

马尔萨斯曾为人类描绘了一幅阴郁的未来图景:这幅图景就是当下的埃及,它早已达到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马尔萨斯极限。

这个国家,这种人口密度,如果走不出一条新路,跳出马尔萨斯陷阱,一切都无解。无论换了谁当政,无论采取任何一种体制都是一样的。(阚大神)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egyptyxsw/content-2/detail_2013_08/15/28644152_0.shtml标题:马尔萨斯魔咒:几乎无解的埃及——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不是革命就能带来的

凤凰新闻客户端专栏作家 阚大神

谁也未曾想到,自2011年至今,短短两年多时间,埃及政局上演了风车般翻转的一幕,“革命”似乎已经成为埃及的常态:2011年“1.25革命”,执政30年之久的穆巴拉克黯然下台;2012年6月30日,经历17个月漫长、波折而痛苦的过渡期,带有宗教原教旨色彩的MSL兄弟会上台执政,穆尔西(Mohammed Morsi)成为民选总统;2013年7月3日,也即兄弟会和穆尔西庆祝执政一周年盛典刚过,埃及发生军事政变,穆尔西政府被军方废黜。此举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持。

倘如某些分析家所言,穆巴拉克的下台,是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春风终于吹入昔日铁板一块的阿拉伯世界;兄弟会的执政,是人民经过自由选举表达的民主意志,那么7月3日所发生的一切,又该算作什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4日,埃及军方安全部队和警方对开罗两处穆尔西支持者的示威营地——吉萨复兴广场和阿达维亚QZS广场实施清场行动,坦克压阵,推土机铲除帐篷,投放催泪弹,驱逐示威者。MSL兄弟会表示,刚开始行动40分钟就已造成120人死亡,示威地点附近的临时医院更宣布有450人死亡。

曾两度宣称“代表人民的意志”推动不流血革命的埃及军方,这一次对人民,至少是相当一部分的人民挥起了专政的铁拳。城市里坦克云集,枪声四起,一架架先进的美援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盘旋在开罗上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催泪瓦斯,滚滚浓烟。

这是民主的代价,还是杀戮的高潮?这是埃及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伟大的胜利接着一个更伟大的胜利么?

正如许多分析所指出的,导致穆巴拉克被推翻的“尼罗河革命”构成复杂,但最初的起因却是社会的、经济的。埃及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政府的专制与腐败,而在于埃及存在的问题实在难以解决。

革命前埃及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政治,而是急剧膨胀或应称为恶性膨胀的人口与国家能提供的资源之间的矛盾。

穆巴拉克在萨达特遇刺后上台的,时间是1981年10月,到他2011年2月下台接近30个年头。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万左右,到2011年人口数字为8100万。

但由于近1000万人口出生后未曾登记,很多学者估计实际人口多达9100-9300万人,30年中人口变成了2.5倍,其中一半处于24岁及以下,大约每6个月就增加100万人!

埃及的面积虽有100万平方公里,但境内绝大部分均为酷热少雨,黄沙无垠的热带沙漠,只有宽约16公里的尼罗河谷及开罗以下的三角洲,才是一条绿洲带,其面积约为33700平方公里,仅为其总面积的1/30。在此狭窄的绿带上,居住了埃及90%的人口(其余居住在苏伊士运河两岸),西谚所说:“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确系实情。

全国可耕地面积不过5500万亩,实际耕地500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不到3%。人均耕地只有0.55亩,相当于中国人均耕地1.37亩的40%,出产的粮食,只能勉强养活一半的人口,缺口的粮食自然只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每年需进口小麦900万吨。

“阿拉伯之春”发生前,埃及经济在中东地区颇为耀眼。2004年,埃及开始了大规模的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包括让埃及镑自由浮动、将公司和个人的收入税减少一半、有限度地私有化等措施。2006年至2007年间,埃及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成为中东增长最快的国家。

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埃及2010年的贸易逆差失控,从2006年的100亿美元猛增至250亿美元,预算赤字扩大至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

革命前,埃及40%的城市人口和78%的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18%人口每日生活费不到2美元,15-29岁青年大面积失业,而青年正是示威和暴力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粮食价格大涨,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这成了阿拉伯国家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按民众的总结,那就是专制政府管理国家的水平不行,政府腐败贪了人民的钱,而人民一旦推翻了独裁者,将他的赃款纳入国库,各项事业就会立即得到改善。换个政府,一切都会好的。于是就革命了。

正因如此,当时社会上各路政治势力——以MSL兄弟会和萨拉菲光明党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派、以世俗派知识分子和亲西方中产阶级为主的民主派,和由“四月六日运动”、“青年革命同盟”等左翼工团、学生组织和底层无业青年为主的“广场派”结成统一战线,并在关键时刻争取到势力强大的埃及军官团——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的支持,最终一举推翻了统治埃及长达30年之久的穆巴拉克政权。

然而近两年过去,现实却与人们所憧憬的“新埃及”大相径庭:革命后的埃及,经济状况并不比穆巴拉克时代更好,某种程度上甚至每况愈下:

穆巴拉克政府下台后,埃及经济扭头向下。实际GDP增长率从2010年的5.1%下降为2011年的不到1%(这意味着人均GDP增长为负值)。

革命前多达36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至2012年底已缩水至135亿美元,蒸发超过一半,仅够维持3个月的进口。同时,贸易逆差达创纪录的317亿美元。

与此相伴,埃镑剧烈贬值,美元与埃镑的兑换率从革命初的5.1升至现在黑市上的8.0。由于埃镑对美元持续贬值,粮食、能源的进口成本进一步加大。

2012年,埃及物价指数平均上升了4.5%,而平均工资却下跌了11%。失业人口比2010年进一步增加了48%,青年失业率更高到“无从统计”的地步;

大学毕业生月薪普遍只有1200埃镑(约合1000人民币)。有的起薪甚至不足500镑。若无高等教育经历,工资会更低。微薄的薪水和渺茫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结婚、买房、抚养子女的憧憬一一破灭。而在大学生之外,更广大的底层劳动人民,月收入大多仅在200~400埃镑之间。

据开罗国际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entre)统计,仅在穆尔西执政的第一年里,埃及记录在案的示威行游就达9400多次,创下“自法老时代之最”。进入2013年以来,埃及人平均每月示威1140次,且大多伴随着封路、打砸店铺、袭击车辆行人,乃至于强奸等暴力破坏行为。

由于革命后暴力冲突持续不断,外国游客和投资者望而却步,革命前埃及的拳头经济部门是旅游部门,提供了10%的GDP总值和12%的就业岗位,革命前一年(2010年)旅游业年收入125亿美元,外国游客总数1480万人次,而2012年全年旅游收入仅90亿美元,外国游客总数仅1050万人次。

进入2013年,大众的生活比以前更加窘迫。按照埃及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2-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均超过8%,5月份达9%。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电力价格上涨16.2%,停水停电时有发生,许多埃及人为此发起拒交水电费运动。此外,燃油配给不足、加油站与黑市勾结导致汽油短缺,引发交通瘫痪和民众不满。

政府面对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束手无策。穆尔西竞选时提出的改善经济、民生、交通和治安的目标基本都没有兑现。

法国《快报》统计认为,埃及政府需要110亿欧元资金,才能贴补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缺口,而这还是在卡塔尔和沙特这两个“阿拉伯之春”最大推手和“金主”慷慨解囊37亿欧元后的结果,如今不仅其它国家对援助埃及望而却步,就连两大“金主”也开始变得含糊犹豫。

在6月结束的上一财年里,埃及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3%,远远超过了3%的国际警戒线。为了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笔48亿美元的贷款,应对外汇储备减半的危机,埃及政府不得不应IMF要求,准备缩减对大饼、液化气和汽油的补贴。

然而此举一出,举国骚乱,生产停滞,近百人在冲突中丧生。政府最终只好收回成命。

不了解面饼,就无法真正了解埃及这个国家。

埃及黑麦面饼就像中国北方人爱吃的烙饼和馒头一样,既平常又普遍,是埃及人的当家主食。

在革命之前,埃及政府一直给予高额财政补贴,并指定厂家专门生产这种面饼。十几年来,埃及每张政府补贴的面饼的价格一直保持在0.05埃镑,大约为人民币5-6分钱,而其成本约为0.30埃镑,无补贴的售价则为0.50-0.60埃镑,为受津贴面饼的10至12倍。

政府对面饼销售进行统一管理,每位公民每天可以买到三张补贴面饼,并且只能凭借证件到国家粮店购买,那里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统计,因为占埃及人口一半左右的贫困人口都要依靠这种政府补贴的面包为生。

从穆巴拉克执政时起,埃及政府每年巨额补贴大饼、水、电、天然气和汽油的款项就达政府全年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正是这种穆巴拉克时代的补贴制度维系了埃及贫民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基本稳定,保证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

在革命之后,粮食危机愈发严重,据世界粮食计划署说,几个月来,埃及的穷人除了大饼以外没有其他可吃的。就连很多以前从来不考虑食品价格的人,都开始了为了购买津贴面饼而去排队。民众在指定销售店外排着长长的队伍,有些人得排上一整晚才能买到。

国家的粮食状况同样危急,埃及现在仅有够2个月使用的进口小麦库存,但应当拥有超过6个月的供给量。

尽管埃及人在“革命”的名义下推翻了穆巴拉克政权,但“面包”作为人们第一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而且,“1.25革命”的四项要求(革命“四兄弟”)——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除了自由外,其他都没有实质性进展。

很显然,这一切都绝非“尼罗河革命”中青年学生、失业者所能接受的,他们当初走上解放广场,目的就是改变糟糕的前途和境遇,如今“革命胜利”了,等来的却是更糟的际遇。

他们一直以为革命能带来好日子,却没想到等来这样的结果。正是这样的“大饼综合症”,导致去年10月还高达80%的穆尔西支持率在政变前跌至50%以下,并让示威者、尤其年轻人在街头和广场聚集不散。但那些根子上的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因为,引发革命的原因,有穆巴拉克家族和既得利益集团把持权力,其它政治势力难以染指;官员腐败,权贵贪婪,社会不公;民众因无权参与政治决策而产生失望等等政治因素。

但从本质上来说,是埃及社会的基本生存总需求与可分配社会财富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有限的社会生产能力和埃及不断扩张的人口之间的矛盾。这才是促使民众参与街头抗议的更主要、更本质的原因。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东中心高级研究员易卜拉欣·赛义夫认为,埃及经济当前正处在漫长和黑暗的隧道当中,而且似乎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美国中东论坛和伦敦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戴维·P·戈德曼则说,我们目睹过类似的崩溃,例如上世纪80年代在拉美,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关键的区别。拉美债务国全都出口食品。但埃及是一个不出产香蕉的香蕉共和国。

在埃及这一系列纷乱的背后,一个幽灵一样的名字重新浮现: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众所周知,他认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早晚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最弱者就会因此而饿死。

如果任何政治解决手段都不能养活那么多人口,结果就必须是消灭这么多人口(无论愿不愿意)。为了避免饥荒、战争、瘟疫(马尔萨斯三骑士)成为解决人口和粮食矛盾的方式,人类必须积极节育。

历史上大约没有多少人的声誉像马尔萨斯这样一波三折,在中国更是如此:人们先说他是对的,然后又说他是错的,然后又说他是对的,然后又说他是错的。

但实际上,马尔萨斯到底是对是错,这取决于政治体系、经济发展和技术革命。

逾越马尔萨斯陷阱,对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不再是难题,因为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引发的“石化农业”革命,让地球养活了比原来预期多得多的人口,第一次让人类普遍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但今日世界上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仍生活在马尔萨斯的铁率、陷阱和黑洞内。这样的“不发展国家”已经陷入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贫穷境地。

马尔萨斯曾为人类描绘了一幅阴郁的未来图景:这幅图景就是当下的埃及,它早已达到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马尔萨斯极限。

这个国家,这种人口密度,如果走不出一条新路,跳出马尔萨斯陷阱,一切都无解。无论换了谁当政,无论采取任何一种体制都是一样的。(阚大神)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egyptyxsw/content-2/detail_2013_08/15/28644152_0.shtml
写的很有理有据
这则新闻点评指出出了埃及现在人口与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我对“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不是革命就能带来的”这句话总是感觉有点不是味儿。
自由就是个P,吃饱穿暖才是真理
瞧这阿拉伯之春春成什么样了
即使一个独裁腐败的政府尚可维持基本温饱,整天这么行游还上台的吃饱饭才难!
顺便谴责发动这春那春捣乱的国际帝国主义分子!
sql2003 发表于 2013-8-15 14:13
这则新闻点评指出出了埃及现在人口与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我对“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革命绝对可以带来以上几点,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革命。像MD这种自身都需要彻底变革的所谓灯塔,所推动输出的“革命”又能好到哪里去?
面对皿煮滋油的诱惑,饿肚子算啥大不了的事?向往滋油的人啊,赶紧奔向光明的金字塔吧!
以前有大饼吃的时候不珍惜,把大饼垫在屁股下当坐垫。现在大饼吃不到,该!
支持全面解禁计划生育的筒子应该看看(别有用心者除外)
土耳其总理不是号召老百姓多生孩子么?不怕那么多嘴把国家吃穷了?咋个他就反着来捏?
好久没耐心的看完一篇长文了。。不错
埃及确实牛逼的  资源环境那么恶劣  却又高达8000万的人口  这是闹哪样啊  
这也是本喵长久以来面对的问题:你支持TG? NO.     那么咱们推翻专政搞民主? 我还是支持TG吧。
sql2003 发表于 2013-8-15 14:13
这则新闻点评指出出了埃及现在人口与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我对“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不是看革命的过程,而是看革命后的变化。
中国、俄罗斯、法国革命后,打破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建立了高效的政府机构和新的生产关系,埃及“革命”后改变了什么?
精英公知、民主斗士、体制党们应该好好看看。当然他们是不会看的。
埃及的悲剧在于基本上没有什么石油资源,全国人口已经快一个亿,97%的土地都是不毛之地的沙漠,全部人口基本上只能挤在那点地上,尼罗河下游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埃及面临的生存形势相当严峻。
sql2003 发表于 2013-8-15 14:13
这则新闻点评指出出了埃及现在人口与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我对“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没错,应该改为——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不是帝国主义送上门的革命所能带来的,只有真正的革命才能取得——————不过个人觉得中东非洲那些地方,死路一条。革命都是作死。不革?美帝毙了你!
“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不是革命就能带来的”这句话本来就没错,革命只是消灭旧制度的一种手段而已,没有任何一种革命能保证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如果这句话都看不惯,那潜意识里是不是认为只要革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了?


强烈支持!马尔萨斯魔咒,这才是埃及危机的实质。不解决粮食问题,无论民主独裁,都逃脱不了失败。

强烈支持!马尔萨斯魔咒,这才是埃及危机的实质。不解决粮食问题,无论民主独裁,都逃脱不了失败。
这则新闻点评指出出了埃及现在人口与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我对“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这句话逻辑上没问题,因为革命只是"破",从面包到尊严的获取都是"立"的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复杂化难度远高于"破"。
不上转基因,无节制的生育就是末日
勃然大撸 发表于 2013-8-15 14:31
埃及确实牛逼的  资源环境那么恶劣  却又高达8000万的人口  这是闹哪样啊
想起来天涯还是哪里,前几年竟然有中国女硬是嫁到开罗,嫁给一个导游,在那发贴显摆
现在。。。不是鲜花牛粪的问题,是死光光的问题了
支持全面解禁计划生育的筒子应该看看(别有用心者除外)
我认为是要有计划的生育
埃及已经沦为一个失败国家~

我怎么觉得闹到最后,他们得把穆巴拉夫请出来呢?
唉呀呀,怎么能把自由和尊严排在面包后面呢,应该这样,自由、人的尊严、社会正义和面包。
在很多不饿的人看来,面包远远没有,人权自由民主重要
那就好好打一仗,要么获得土地,要么减少人口。
天策府属 发表于 2013-8-15 14:36
这句话逻辑上没问题,因为革命只是"破",从面包到尊严的获取都是"立"的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 ...
也就是说打破埃及旧有的社会制度容易,但是建立符合广大埃及人民利益的社会制度是极其困难的。


yiriblue 发表于 2013-8-15 14:24
支持全面解禁计划生育的筒子应该看看(别有用心者除外)


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和生两个都是计划生育,而且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才行。当然敞开生肯定不行,各民族不平等也不行。

yiriblue 发表于 2013-8-15 14:24
支持全面解禁计划生育的筒子应该看看(别有用心者除外)


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和生两个都是计划生育,而且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才行。当然敞开生肯定不行,各民族不平等也不行。
当一个社会的资源能支持这个社会的人生存必须,人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推动发展。而这两样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埃及发展成这样,只能说社会结构出了问题。残酷点来说,不经历一次中国近代史上的黑暗过程是不可能调整过来的
面包算什么?不自由,毋宁死。这是谁说的?所以,有自由就够了,不需要面包。
不努力干活,啥春也没用
sql2003 发表于 2013-8-15 14:13
这则新闻点评指出出了埃及现在人口与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我对“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如果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难道要拿正义、尊严和自由填肚皮?革命带来的只是机会,但能不能把握机会就不好说了,不管怎么说,穆兄会曾经得到过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调整,但他们连止损都做不到,甚至让问题加速恶化了…………
人的社会的运行,从根本上也逃不出物理定律,能量守恒,以及人性的本质。

写得好
    真是越来越凌乱了~
大私无公 发表于 2013-8-15 14:25
土耳其总理不是号召老百姓多生孩子么?不怕那么多嘴把国家吃穷了?咋个他就反着来捏?
土耳其人生了可以先跑到意大利
面条看了头疼
就说:亲!我给你500欧,请你们快去汉斯国吧!!!!
汉斯心里说:我去年买了个表死面条!别看老子现在好欺负!小心老子再出一个元首!!!
如果让那帮子公知、精蝇得了道,埃及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革命前埃及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政治,而是急剧膨胀或应称为恶性膨胀的人口与国家能提供的资源之间的矛盾。

穆巴拉克在萨达特遇刺后上台的,时间是1981年10月,到他2011年2月下台接近30个年头。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万左右,到2011年人口数字为8100万。
---------------------------------------------------------------------------------------------------------------------------------------------
完全同意楼主的意见!! 我补充一下:

按照楼主的数据,埃及人口  8100万除以3500万=2.3倍  也就是说,30年过去了,2011年埃及人口是1981年的2.3倍。
中国在1981年底,人口总数正好为10亿整!  而30年后的2011年底中国人口总数为13亿,为1.3倍。
如果按照埃及的人口增加速度,从1981年开始计算,那么现在中国人应该是23亿人了!!整整比现在多10亿!!
23亿中国人,想一想都不寒而栗。

所以说,万幸30年前中国搞了计划生育啊。。


革命前埃及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政治,而是急剧膨胀或应称为恶性膨胀的人口与国家能提供的资源之间的矛盾。

穆巴拉克在萨达特遇刺后上台的,时间是1981年10月,到他2011年2月下台接近30个年头。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万左右,到2011年人口数字为8100万。
---------------------------------------------------------------------------------------------------------------------------------------------
完全同意楼主的意见!! 我补充一下:

按照楼主的数据,埃及人口  8100万除以3500万=2.3倍  也就是说,30年过去了,2011年埃及人口是1981年的2.3倍。
中国在1981年底,人口总数正好为10亿整!  而30年后的2011年底中国人口总数为13亿,为1.3倍。
如果按照埃及的人口增加速度,从1981年开始计算,那么现在中国人应该是23亿人了!!整整比现在多10亿!!
23亿中国人,想一想都不寒而栗。

所以说,万幸30年前中国搞了计划生育啊。。
xiaozhuzai007 发表于 2013-8-15 14:22
革命绝对可以带来以上几点,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革命。像MD这种自身都需要彻底变革的所谓灯塔,所推 ...
革命只能打破原有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本身并不能增加社会财富。一锅饭就那么多,吃不饱就吃不饱,换谁来掌勺根本没区别。埃及现在吃什么猛药都无解,只能任由文章中提到的三骑士施虐了
sql2003 发表于 2013-8-15 14:13
这则新闻点评指出出了埃及现在人口与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我对“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埃及革命的目的是生存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本能的需求
面包第一,自由、争议、尊严都得往后排,把这几个东西抓在一起搞革命本身就是目标不明,目标不明带来的铁定是过程混乱手段不清
在僧多粥少的时候,要保证大多数人的生存,必须需要一个明确的纲领和强有力的政府,换句话说是一个相对公平但强有力的独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