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宜庄]: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引发的感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01:49

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引发的感想



定宜庄


在中国学术界,对于何炳棣先生在史学研究诸方面的贡献,有着颇多评价和赞誉。就清朝史的研究来说,他的治学给予我有两点启示:一是他在选题上对研究第一等题目的强调。他援引数学大师林家翘的话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04 页) 一是他对清朝历史具有的既宏大又精深的眼光。这些既体现在他1965 年发表的《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中对清朝历史地位所作的高屋建瓴的评价,以及此前一年(1964 年) 有关八旗制度的精辟论断,也反映在1998 年他为回应罗友枝( Evelyn Rawski) 教授而写的《有关汉化问题的再思考:对罗斯基“再观清代”一文的回应》(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Qing , J ournal of Asian S tudies , 1998 , Vol. 57 , No. 1 , pp. 123 155) 长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何先生对历代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必争“正统”的做法,有着系统而雄辩的论述。

何先生这篇雄文是针对罗友枝教授1996 年在全美亚洲年会的讲演: 《再观清代: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Reenvisioning the Qing :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 J ournal of Asian S tudies , 1996 ,Vol. 55 , No. 4 , pp. 829 850) 而作的。这两篇文章在美国的中国学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辩。这场论辩,激起清史学家对清朝统治中究竟是否存在满洲因素,以及满洲因素的存在有何意义等一系列议题的兴趣,其直接结果,是在中国史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所谓的“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 ,并成为近年来美国中国学最重要的研究趋势之一。这倒真应了何先生强调要研究第一等题目的宗旨。

一场争辩,最终的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此引起的思考和对学术的推动。这场争辩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开拓出如此广阔的一片学术天地,亦可见其非同寻常的意义了。十年前这场争辩开始时我正在美国加州访学,从那时起,我对从这场争辩引起的讨论和研究的进展便一直在密切地关注。这里我想谈的是多年来我对这个问题因关注而产生的一些感想。须说明的是,我的感想既不代表争辩双方的任何观点,我的论述也无关争辩双方的任何是非。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巩固,这早为学界公认,事实上当然也毫无疑义。但问题在于,仅仅停留在阐述和反复强调这个事实存在的层面上,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学术研究。我国的清史学界多年来却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是美国学界通过何先生与罗友枝的这场辩论及其以后的不断探索,才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较前深入了相当大的一步。

实现了“大一统”的清王朝,疆域已不仅限于传统概念上的中原,既然纳入清朝版图的,还有原属于喀尔喀、厄鲁特、青海等蒙古诸部以及高原和回部等各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区,这就意味着,以往那种以汉族统治区域为圆心、其他地区都是由此延伸出去的“边远”(或谓“边缘”) 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我们通常所称的中原,以及生活在中原的汉族居民,此时已经不过是清朝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如果承认这个大前提,那么进一步的问题便是,清朝统治者是否仍然遵循以往封建王朝的统治模式,是站在“中原”这个中心向外,亦即向着那些“边远地区”行使权力的呢? 抑或是中原汉地本身,也不过是他们行使统治权力的领地之一? 这二者当然具有本质的不同。如果是前者,中原与边疆这样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就可以看作是主从关系,如果是后者,那就无所谓哪个是边缘,哪个是中心,也就是变成并列关系了。这还可以再进一步说,那就是如果站在蒙古诸部或者高原和回部(以今天的维吾尔族为主) 的角度,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自己视为中心,而将中原汉地视为“边远”呢? (为了不引起歧义,我还要说明的是,我这里所谓的“中心”是与“边缘”相对而言的学术概念,而不是指一个政权的统治中心,因为在这诸多“中心”之上还有一个确实的统治中心,那就是清朝中央政权) 他们既然与汉族一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在他们居住的特定地区,他们为什么就不可以是中心呢? 而位于这众多并列的民族之上的清朝统治者,又是以什么方式对它们实行统治和管理的呢?

这就是“新清史”探讨清朝统治问题的出发点。他们认为清朝能够成功地将如此众多的民族、文化统一在一个政权之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满族统治者的“非汉因素”,是他们与东北、西北诸族在血缘、文化上的联系,以及这些民族对满洲而非汉族存在的那种认同。因此,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强调清朝统治中的满洲因素,便成为形成“新清史”的两个主要特征之一。而多年来已经习惯将汉族视为中国历史中心的学者,对此则提出强烈质疑。他们认为满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长达近300 年,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接受了汉族的统治方式。何炳棣先生所持的就是这一观点,他准确地以“儒化”来代替通常使用的“汉化”一词,认为历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要争“正统”,亦即争夺统治的合法性,满族建立的清朝也不例外。也正因为他们具有了这种统治的合法性,才能够在汉地立足,并为进一步的开疆拓土打下基础。

再没有人能把争“正统”这一问题,阐述得比何炳棣先生更清晰、更透彻也更雄辩的了,但上面提到的问题却仍然存在着,那就是无论清朝统治者在中原地区被“儒化”到了何种程度,他们以“儒化”的方式统治中原达到了如何的成功,但是,他们是否把这种“儒化”带到了西北、东北以至于高原等广大非汉地区呢?他们在那些地区是否就是以一个汉族中央王朝君主的形象出现的? 他们是否是以儒家的那一套政治理念、统治方式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所谓的“大一统”,或者他们对那些地区采取的确实是另一种统治方式? 我相信没有哪个学者,敢于轻易地对此作出否定或肯定的论断。说到底,汉地有汉地的“正统”,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正统”,统治合法性的问题在汉地存在,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所以,清王朝在征服诸少数民族地区时并不以“儒化”的形象出现,反而更便于赢得汉地之外的统治合法性,而这才是清朝能够统治中国达近300 年之久的关键。

这里便涉及清朝统治的一个根本性的、也是所有治清史的学者都不能不关心的问题,即究竟什么是让清朝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得以统治如此长久的原因。问题还不止于此,正如Waley2Cohen 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将满洲以及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性,予以比以往更多更严肃的关注。应该将此作为新清史研究的中心目标。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作用到中国和其他横跨中亚和中亚以外各帝国的形成,而且也影响到我们对皇权、帝国语境,以及向现代转化等更普遍的诸多难题的理解。(转引自Mark.Elliott : Manchu Stud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 Past , Present , and Future f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rontiers of East Asian Studies , Gakushuin University , To Kyo , 未刊稿)

如此重大的、具根本性的问题,凭借一朝一夕之功,靠一两个学者的努力,当然是无法得到完满答案的。而“新清史”学者尤其痛切感受到的是,对于这些清朝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对于这些被“大一统”统进中国的新臣民,他们如何记录、如何看待清朝的统治,仅仅凭借由汉人记载的汉文史实是远远不够的,非要从他们用自己的文献中才能得到较为真实和客观的答案,而他们的文献大多数采用的是他们自己的文字。何况清朝统治者与他们来往的官方档案文书,直到清朝中叶甚至以后,也多用满文书写,所以“新清史”的学者特别强调对于满文、蒙古文和藏文等少数民族史料的运用,这构成“新清史”的第二个主要特征。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热衷于谈论“大一统”的很多学者,迄今仍未自觉到这一点,更遑论使用这些文献并使研究有所突破了。有关“大一统”的讨论流于表面,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美国学界提出的“新清史”,从开始形成迄今已近十年,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可谓不深刻、不宏大,更不可谓无意义。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这个在美国学界备受关注的议题,在本应更切身、更受重视的中国清史学界,虽然也有过几篇报道问世,却几乎未引起任何认真的探讨与回应。其突出表现,就是清史学界对于“大一统”的阐述数量越来越多、口气越来越硬、调子越来越高,在实质性的问题上却难以深入、难有突破。

如果说对美国学界的这些说法持不同意见,却未见有如何炳棣先生那样严肃认真的、高水平的反驳,如果对美国学界的讨论不屑一顾,那么,对于如此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尚且不屑一顾,还有什么是更值得关注的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引发的感想



定宜庄


在中国学术界,对于何炳棣先生在史学研究诸方面的贡献,有着颇多评价和赞誉。就清朝史的研究来说,他的治学给予我有两点启示:一是他在选题上对研究第一等题目的强调。他援引数学大师林家翘的话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04 页) 一是他对清朝历史具有的既宏大又精深的眼光。这些既体现在他1965 年发表的《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中对清朝历史地位所作的高屋建瓴的评价,以及此前一年(1964 年) 有关八旗制度的精辟论断,也反映在1998 年他为回应罗友枝( Evelyn Rawski) 教授而写的《有关汉化问题的再思考:对罗斯基“再观清代”一文的回应》(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Qing , J ournal of Asian S tudies , 1998 , Vol. 57 , No. 1 , pp. 123 155) 长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何先生对历代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必争“正统”的做法,有着系统而雄辩的论述。

何先生这篇雄文是针对罗友枝教授1996 年在全美亚洲年会的讲演: 《再观清代: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Reenvisioning the Qing :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 J ournal of Asian S tudies , 1996 ,Vol. 55 , No. 4 , pp. 829 850) 而作的。这两篇文章在美国的中国学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辩。这场论辩,激起清史学家对清朝统治中究竟是否存在满洲因素,以及满洲因素的存在有何意义等一系列议题的兴趣,其直接结果,是在中国史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所谓的“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 ,并成为近年来美国中国学最重要的研究趋势之一。这倒真应了何先生强调要研究第一等题目的宗旨。

一场争辩,最终的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此引起的思考和对学术的推动。这场争辩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开拓出如此广阔的一片学术天地,亦可见其非同寻常的意义了。十年前这场争辩开始时我正在美国加州访学,从那时起,我对从这场争辩引起的讨论和研究的进展便一直在密切地关注。这里我想谈的是多年来我对这个问题因关注而产生的一些感想。须说明的是,我的感想既不代表争辩双方的任何观点,我的论述也无关争辩双方的任何是非。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巩固,这早为学界公认,事实上当然也毫无疑义。但问题在于,仅仅停留在阐述和反复强调这个事实存在的层面上,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学术研究。我国的清史学界多年来却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是美国学界通过何先生与罗友枝的这场辩论及其以后的不断探索,才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较前深入了相当大的一步。

实现了“大一统”的清王朝,疆域已不仅限于传统概念上的中原,既然纳入清朝版图的,还有原属于喀尔喀、厄鲁特、青海等蒙古诸部以及高原和回部等各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区,这就意味着,以往那种以汉族统治区域为圆心、其他地区都是由此延伸出去的“边远”(或谓“边缘”) 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我们通常所称的中原,以及生活在中原的汉族居民,此时已经不过是清朝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如果承认这个大前提,那么进一步的问题便是,清朝统治者是否仍然遵循以往封建王朝的统治模式,是站在“中原”这个中心向外,亦即向着那些“边远地区”行使权力的呢? 抑或是中原汉地本身,也不过是他们行使统治权力的领地之一? 这二者当然具有本质的不同。如果是前者,中原与边疆这样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就可以看作是主从关系,如果是后者,那就无所谓哪个是边缘,哪个是中心,也就是变成并列关系了。这还可以再进一步说,那就是如果站在蒙古诸部或者高原和回部(以今天的维吾尔族为主) 的角度,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自己视为中心,而将中原汉地视为“边远”呢? (为了不引起歧义,我还要说明的是,我这里所谓的“中心”是与“边缘”相对而言的学术概念,而不是指一个政权的统治中心,因为在这诸多“中心”之上还有一个确实的统治中心,那就是清朝中央政权) 他们既然与汉族一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在他们居住的特定地区,他们为什么就不可以是中心呢? 而位于这众多并列的民族之上的清朝统治者,又是以什么方式对它们实行统治和管理的呢?

这就是“新清史”探讨清朝统治问题的出发点。他们认为清朝能够成功地将如此众多的民族、文化统一在一个政权之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满族统治者的“非汉因素”,是他们与东北、西北诸族在血缘、文化上的联系,以及这些民族对满洲而非汉族存在的那种认同。因此,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强调清朝统治中的满洲因素,便成为形成“新清史”的两个主要特征之一。而多年来已经习惯将汉族视为中国历史中心的学者,对此则提出强烈质疑。他们认为满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长达近300 年,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接受了汉族的统治方式。何炳棣先生所持的就是这一观点,他准确地以“儒化”来代替通常使用的“汉化”一词,认为历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要争“正统”,亦即争夺统治的合法性,满族建立的清朝也不例外。也正因为他们具有了这种统治的合法性,才能够在汉地立足,并为进一步的开疆拓土打下基础。

再没有人能把争“正统”这一问题,阐述得比何炳棣先生更清晰、更透彻也更雄辩的了,但上面提到的问题却仍然存在着,那就是无论清朝统治者在中原地区被“儒化”到了何种程度,他们以“儒化”的方式统治中原达到了如何的成功,但是,他们是否把这种“儒化”带到了西北、东北以至于高原等广大非汉地区呢?他们在那些地区是否就是以一个汉族中央王朝君主的形象出现的? 他们是否是以儒家的那一套政治理念、统治方式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所谓的“大一统”,或者他们对那些地区采取的确实是另一种统治方式? 我相信没有哪个学者,敢于轻易地对此作出否定或肯定的论断。说到底,汉地有汉地的“正统”,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正统”,统治合法性的问题在汉地存在,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所以,清王朝在征服诸少数民族地区时并不以“儒化”的形象出现,反而更便于赢得汉地之外的统治合法性,而这才是清朝能够统治中国达近300 年之久的关键。

这里便涉及清朝统治的一个根本性的、也是所有治清史的学者都不能不关心的问题,即究竟什么是让清朝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得以统治如此长久的原因。问题还不止于此,正如Waley2Cohen 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将满洲以及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性,予以比以往更多更严肃的关注。应该将此作为新清史研究的中心目标。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作用到中国和其他横跨中亚和中亚以外各帝国的形成,而且也影响到我们对皇权、帝国语境,以及向现代转化等更普遍的诸多难题的理解。(转引自Mark.Elliott : Manchu Stud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 Past , Present , and Future f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rontiers of East Asian Studies , Gakushuin University , To Kyo , 未刊稿)

如此重大的、具根本性的问题,凭借一朝一夕之功,靠一两个学者的努力,当然是无法得到完满答案的。而“新清史”学者尤其痛切感受到的是,对于这些清朝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对于这些被“大一统”统进中国的新臣民,他们如何记录、如何看待清朝的统治,仅仅凭借由汉人记载的汉文史实是远远不够的,非要从他们用自己的文献中才能得到较为真实和客观的答案,而他们的文献大多数采用的是他们自己的文字。何况清朝统治者与他们来往的官方档案文书,直到清朝中叶甚至以后,也多用满文书写,所以“新清史”的学者特别强调对于满文、蒙古文和藏文等少数民族史料的运用,这构成“新清史”的第二个主要特征。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热衷于谈论“大一统”的很多学者,迄今仍未自觉到这一点,更遑论使用这些文献并使研究有所突破了。有关“大一统”的讨论流于表面,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美国学界提出的“新清史”,从开始形成迄今已近十年,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可谓不深刻、不宏大,更不可谓无意义。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这个在美国学界备受关注的议题,在本应更切身、更受重视的中国清史学界,虽然也有过几篇报道问世,却几乎未引起任何认真的探讨与回应。其突出表现,就是清史学界对于“大一统”的阐述数量越来越多、口气越来越硬、调子越来越高,在实质性的问题上却难以深入、难有突破。

如果说对美国学界的这些说法持不同意见,却未见有如何炳棣先生那样严肃认真的、高水平的反驳,如果对美国学界的讨论不屑一顾,那么,对于如此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尚且不屑一顾,还有什么是更值得关注的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我是很不愿意看待这份新清史研究滴,说我皇汉我也认了,我很坦白说,做这样研究的学者是数典忘祖的人,做着否定自己民族文化的事情。
这篇文章感觉有私货。


一、清朝在全中国的统治,总的讲是因地制宜,尊重各地传统习惯制度,同时注入一代王朝的自身特色。这对清朝来说,是“一个统治,几种手段”,客观效果都是为了保证了清朝国家的大一统和长治久安。

二、中国汉藏蒙疆四大地域,清代的统治方式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差别很大。这是历史事实,毋庸置疑。

三、但是,由于汉地在全中国所占的主要地位,而对汉地统治的成功,从根本上强有力保障了清朝对全国其他地域的有效统治,这也是最基本的事实。同时,清朝在汉地的统治是基于汉地传统的统治方式,所以,讲清代的“汉化”是其能成功统治全中国近300年的主要原因,同样也是基于事实的论断。

所以,问题很清楚了。海外所谓“新清史”的研究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刻意把上述二、三两条完全对立起来,当作什么“根本的学术分歧”,这当然是站不住脚的。

一、清朝在全中国的统治,总的讲是因地制宜,尊重各地传统习惯制度,同时注入一代王朝的自身特色。这对清朝来说,是“一个统治,几种手段”,客观效果都是为了保证了清朝国家的大一统和长治久安。

二、中国汉藏蒙疆四大地域,清代的统治方式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差别很大。这是历史事实,毋庸置疑。

三、但是,由于汉地在全中国所占的主要地位,而对汉地统治的成功,从根本上强有力保障了清朝对全国其他地域的有效统治,这也是最基本的事实。同时,清朝在汉地的统治是基于汉地传统的统治方式,所以,讲清代的“汉化”是其能成功统治全中国近300年的主要原因,同样也是基于事实的论断。

所以,问题很清楚了。海外所谓“新清史”的研究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刻意把上述二、三两条完全对立起来,当作什么“根本的学术分歧”,这当然是站不住脚的。


美国人对中国历史品头论足本身就已经不很正常了,要是提出什么颠覆性结论,就更奇怪了。
如果又得出类似“各部分有独立性”、“满汉泾渭分明”之类的结论,就让人觉得居心叵测了。

美国人对中国历史品头论足本身就已经不很正常了,要是提出什么颠覆性结论,就更奇怪了。
如果又得出类似“各部分有独立性”、“满汉泾渭分明”之类的结论,就让人觉得居心叵测了。

枯骨 发表于 2013-8-3 16:23
美国人对中国历史品头论足本身就已经不很正常了,要是提出什么颠覆性结论,就更奇怪了。
如果又得出类似“ ...


新清史的基本特点就是从满洲人的角度去研究清史。强调满语、满文档案、满洲特性,以及蒙古、藏文等边疆族群的档案记载和文献。
注重强调清帝国的满洲特性,以及满洲统治者与亚洲内陆非汉族群的联系。特别强调清帝国的统治者,正是依靠自身的满洲特性(而非汉化)才使自己在亚洲内陆的非汉民族那里获得认同。
枯骨 发表于 2013-8-3 16:23
美国人对中国历史品头论足本身就已经不很正常了,要是提出什么颠覆性结论,就更奇怪了。
如果又得出类似“ ...


新清史的基本特点就是从满洲人的角度去研究清史。强调满语、满文档案、满洲特性,以及蒙古、藏文等边疆族群的档案记载和文献。
注重强调清帝国的满洲特性,以及满洲统治者与亚洲内陆非汉族群的联系。特别强调清帝国的统治者,正是依靠自身的满洲特性(而非汉化)才使自己在亚洲内陆的非汉民族那里获得认同。
历史为现实服务,学术为政治服务的典型
寒风烈 发表于 2013-8-3 20:15
新清史的基本特点就是从满洲人的角度去研究清史。强调满语、满文档案、满洲特性,以及蒙古、藏文等边疆 ...
那他们该去研究一下元史。
枯骨 发表于 2013-8-3 16:23
美国人对中国历史品头论足本身就已经不很正常了,要是提出什么颠覆性结论,就更奇怪了。
如果又得出类似“ ...
哥,这些搞新清史研究滴不是美国银,是一帮入了美国籍滴中国银,拿着美国滴银两服务滴。。
所以这些“砖家”鼓搞些神马玩意就是扰乱国人滴视线用滴。。就是带路滴干活。。
对于带路党做滴研究,真的要好好带有色眼镜去审查审查。
帕丁顿熊 发表于 2013-8-4 20:53
哥,这些搞新清史研究滴不是美国银,是一帮入了美国籍滴中国银,拿着美国滴银两服务滴。。
所以这些“砖 ...
就是美国人啊!?
哥,好好记住这个带路党,何炳棣叫兽,就是他把所谓的“新清史”发扬光大滴。
你说地对,他在精神上面已经不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滴一份子,所以才拿美国银滴钱做这样滴研究,目的就是搞乱中国银滴正统观念。。
做这样滴生孩子没屁眼滴事情,,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在中国学术界,对于何炳棣先生在史学研究诸方面的贡献,有着颇多评价和赞誉。就清朝史的研究来说,他的治学给予我有两点启示:一是他在选题上对研究第一等题目的强调。他援引数学大师林家翘的话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04 页) 一是他对清朝历史具有的既宏大又精深的眼光。这些既体现在他1965 年发表的《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中对清朝历史地位所作的高屋建瓴的评价,以及此前一年(1964 年) 有关八旗制度的精辟论断,也反映在1998 年他为回应罗友枝( Evelyn Rawski) 教授而写的《有关汉化问题的再思考:对罗斯基“再观清代”一文的回应》(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Qing , J ournal of Asian S tudies , 1998 , Vol. 57 , No. 1 , pp. 123 155) 长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何先生对历代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必争“正统”的做法,有着系统而雄辩的论述。

何先生这篇雄文是针对罗友枝教授1996 年在全美亚洲年会的讲演: 《再观清代: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Reenvisioning the Qing :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 J ournal of Asian S tudies , 1996 ,Vol. 55 , No. 4 , pp. 829 850) 而作的。这两篇文章在美国的中国学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辩。这场论辩,激起清史学家对清朝统治中究竟是否存在满洲因素,以及满洲因素的存在有何意义等一系列议题的兴趣,其直接结果,是在中国史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所谓的“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 ,并成为近年来美国中国学最重要的研究趋势之一。这倒真应了何先生强调要研究第一等题目的宗旨

帕丁顿熊 发表于 2013-8-4 20:53
哥,这些搞新清史研究滴不是美国银,是一帮入了美国籍滴中国银,拿着美国滴银两服务滴。。
所以这些“砖 ...
入了美国籍,不就是美国人吗。
屠狗英雄 发表于 2013-8-4 21:16
入了美国籍,不就是美国人吗。
但是他们是披着黄皮肤没错吧。。
我是很不愿意看待这份新清史研究滴,说我皇汉我也认了,我很坦白说,做这样研究的学者是数典忘祖的人,做着 ...
矮,习惯了上纲上线,根本没有作学问问的心思。
美国人对中国历史品头论足本身就已经不很正常了,要是提出什么颠覆性结论,就更奇怪了。
如果又得出类似“ ...
单纯的就事论事有那么难吗?
剑桥中国史和全球通史的观点是建立在考古和辨证看待文献的基础上,而且站在第三方会更客观一些。
水多湿身 发表于 2013-8-6 21:58
矮,习惯了上纲上线,根本没有作学问问的心思。
问题是这份研究本身所占的立场就有问题。
水多湿身 发表于 2013-8-6 21:58
矮,习惯了上纲上线,根本没有作学问问的心思。
新清史的基本特点就是从满洲人的角度去研究清史。强调满语、满文档案、满洲特性,以及蒙古、藏文等边疆族群的档案记载和文献。注重强调清帝国的满洲特性,以及满洲统治者与亚洲内陆非汉族群的联系。特别强调清帝国的统治者,正是依靠自身的满洲特性(而非汉化)才使自己在亚洲内陆的非汉民族那里获得认同。

如果乃觉得这样的论述没问题,我也没话好说。
新清史的基本特点就是从满洲人的角度去研究清史。强调满语、满文档案、满洲特性,以及蒙古、藏文等边疆族 ...
我不认为努尔哈赤一家是汉人。
水多湿身 发表于 2013-8-6 22:00
单纯的就事论事有那么难吗?
只注意事物的表象而忽视其背后存在的原因和背景,是危险的。
在美专门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华人,直接无视就可以了。之前读过几个人的文章,把龙文化当成专制符号,把先秦名家的没落归因到汉语。这不,新清史“特别强调清帝国的统治者,正是依靠自身的满洲特性(而非汉化)才使自己在亚洲内陆的非汉民族那里获得认同“,把这个对现在的蒙藏疆人一说,瓦解我们兄弟民族对汉语、汉文化的亲和力。用心何其歹毒!!!!!

帕丁顿熊 发表于 2013-8-4 21:05
哥,好好记住这个带路党,何炳棣叫兽,就是他把所谓的“新清史”发扬光大滴。
你说地对,他在精神上面已经 ...


他们认为清朝能够成功地将如此众多的民族、文化统一在一个政权之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满族统治者的“非汉因素”,是他们与东北、西北诸族在血缘、文化上的联系,以及这些民族对满洲而非汉族存在的那种认同。因此,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强调清朝统治中的满洲因素,便成为形成“新清史”的两个主要特征之一。而多年来已经习惯将汉族视为中国历史中心的学者,对此则提出强烈质疑。他们认为满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长达近300 年,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接受了汉族的统治方式。何炳棣先生所持的就是这一观点

看清楚了,何先生是最早反对所谓“新清史”的观点的学者,正因为他的反对是如此的强而有力,所以才会在美国学术界一起巨大的讨论
帕丁顿熊 发表于 2013-8-4 21:05
哥,好好记住这个带路党,何炳棣叫兽,就是他把所谓的“新清史”发扬光大滴。
你说地对,他在精神上面已经 ...


他们认为清朝能够成功地将如此众多的民族、文化统一在一个政权之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满族统治者的“非汉因素”,是他们与东北、西北诸族在血缘、文化上的联系,以及这些民族对满洲而非汉族存在的那种认同。因此,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强调清朝统治中的满洲因素,便成为形成“新清史”的两个主要特征之一。而多年来已经习惯将汉族视为中国历史中心的学者,对此则提出强烈质疑。他们认为满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长达近300 年,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接受了汉族的统治方式。何炳棣先生所持的就是这一观点

看清楚了,何先生是最早反对所谓“新清史”的观点的学者,正因为他的反对是如此的强而有力,所以才会在美国学术界一起巨大的讨论
只注意事物的表象而忽视其背后存在的原因和背景,是危险的。
什么叫草木皆兵?就算有人论证出满族是正统,有必要害怕吗?汉族又不是第一次失身,习惯了。
xwxmy 发表于 2013-8-7 19:40
他们认为清朝能够成功地将如此众多的民族、文化统一在一个政权之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满族统治者的“ ...
好吧,我认错人了。
不过这种观点一定要坚决的打掉。
水多湿身 发表于 2013-8-7 20:35
什么叫草木皆兵?就算有人论证出满族是正统,有必要害怕吗?汉族又不是第一次失身,习惯了。
论证出满族正统不可怕,可怕的是之后的推论。。
如果乃是“崖山之后无中华”那种论调的支持者,那我没话好说。
崖山只是死了一个小皇帝,哪个皇帝没死过。
学术研究基本不会触动中国的底层,而这好坏参半又千年不变的底层才是中国文化的土壤。说哪个学说可怕是杞人忧天了。
帕丁顿熊 发表于 2013-8-7 20:45
好吧,我认错人了。
不过这种观点一定要坚决的打掉。
这种观点当然要坚决反驳,其实此文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国内学术界对所谓的“新清史”了解不够,很难做出有力的反驳
满清也是纸面上的疆域吧有屁用,最后还是丢了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台湾和琉球也丢了,不是土共49年后实际对西藏和新疆的强化统治西藏和新疆也保不住。
如果研究出的确是真相那又有什么?
技术性晕倒 发表于 2013-8-8 12:03
如果研究出的确是真相那又有什么?
图样图森破。。。骚年。。乃还以为这是纯粹的学术研究吗?
敌人就是希望你研究出这种“真相”。。扰乱不明真相群众的视线。

水多湿身 发表于 2013-8-7 20:35
什么叫草木皆兵?就算有人论证出满族是正统,有必要害怕吗?汉族又不是第一次失身,习惯了。
有些人对谁是正统并不关心,他们是希望中国人认为,他们从来就不是一家人!!!
有些人对谁是正统并不关心,他们是希望中国人认为,他们从来就不是一家人!!!
受中国法律约束的都是中国人
水多湿身 发表于 2013-8-13 22:3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呵呵!未必!

枯骨 发表于 2013-8-9 11:09
有些人对谁是正统并不关心,他们是希望中国人认为,他们从来就不是一家人!!!


美国“新清史”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欧立德以研究满文档案著称。

他以满人的眼睛看清史,从满人的立场考察清朝的各种问题。

他将在8月17日来新,发表专题演讲,题目是:《乾隆皇帝:胜利与悲剧》。

他在美国哈佛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不赞成光以汉族为中心的史观,他认为,透过非主流的史料,从边缘反观中心,能更清楚地看见历史的经纬。

应磊(下简称应):欧立德教授,史学界将您视作“新清史”的领军人物。您的第一本学术专著,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帝国族群认同),立足先前被忽略的满文文献,凸显满洲人的政治与军事制度在清帝国的构建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本书为清史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与范式,您也以对满文文献的发掘和研读蜚声史学界,尤其美国和中国的清史学界。追根溯源,您最初是如何开始学习满文的?

欧立德(下简称欧):说起来,是耶鲁大学的白彬菊(Beatrice S. Bartlett)教授,让我最初认识到满文文献的价值。白彬菊教授是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教授的学生,专门讲授清代文献。几乎整个70年代,她都泡在台北和北京的档案馆里,对史料了如指掌。大学毕业后,我在耶鲁东亚学系继续读了一年硕士,这一年对我的未来道路至为重要。当时我的中文已有一定基础,能够顺畅阅读古代文献。白彬菊教授建议我学习满文。她说,满文文献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与汉文文献雷同,许多满文文献不为人所用,这些文献正是清史研究的新的资料来源。在她的建议下,我最终进入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读博士,成为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教授的学生,同时随波森(James Bosson)教授学习满文。上个世纪80年代,有兴趣学习汉语的美国人尚且不多,何况是满语?当时全美国读满文的学生,加起来不超过五个人。

应:在新清史异军突起之前,有哪些原因导致满文文献迟迟未获得学界的重视?

欧: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观念上的。30年前,学界普遍认为,满文文献要么是从汉文翻译的,要么都被译成汉文了,如果研究1644年满清入关以后的情形,看汉文资料就够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档案开放,学者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满文资料里有很多是汉文资料里没有的。举例来说,康熙朝一万多件朱批奏折中,满文的比汉文的多,满文的朱批奏折当时也没有汉文翻译。此外,涉及边疆、朝廷、八旗的问题,较多也是以满文讨论的。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把康熙朝的满文朱批奏折基本上都翻成了汉文。但是,即使翻得很准确,译文毕竟不能和原始文献相提并论。原文总有一些暧昧的地方,是翻译力所不逮的。在阅读原始文献的过程中,你也可能出错,但那至少是你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重蹈别人的覆辙。

应:对满文文献的倚重,除了力求更准确地把握原始史料,也意味着换一种角度审视清史。也就是说,从满人的角度看清史。新清史的聚焦之一,便是满族的汉化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欧:满族的汉化问题,可说是我的学术生涯的一个起点。30年前,包括费正清(John K. Fairbank)、芮玛丽(Mary C. Wright)在内的绝大部分汉学家都相信,人口与汉族相较完全不成比例的满族,之所以能够稳固统治中原两三百年,是因为满人都汉化了。这也是中国大陆史学界长期秉持的观点。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然而事实不尽如此。当我还在读博士时,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满人都汉化了,那为什么20世纪初会爆发如此强烈的排满情绪?满汉之别,我想,至少得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章太炎、邹容的排满口号才会如此深入人心。

超越民族国家意识重新思考清朝

应:您日后的研究已经验证了这一预想。

欧:因为我的固执己见。(笑)的确,那些我最熟悉的满文史料显示,满人始终维系着独立的族群认同。虽然他们深知自身族群的文化正在不断消亡,却从未放弃延续这种文化的努力,而语言恰是最明显的表征之一。事实上,满人从来没有“忘记”他们是谁,哪怕他们使用的是汉语;与此同时,汉人也不曾彻底地将满人视作汉人。举例来说,满族皇帝会提醒同族的臣子,我们满人是强悍的,不像女性化的汉人。这样的内容不会出现在汉文档案里。事实上,满汉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而清王朝的显著成就之一,就在于对这种紧张关系的审慎处理和利用,在日复一日的帝国运作中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透过非主流的史料,从边缘反观中心,让我们更清楚地看见历史的经纬。

应:透过满人的眼睛看清史,质疑满族的汉化,这相对于以汉人为中心、以汉语史料为依托的传统清史而言,不仅是独辟蹊径,是不是更意味着观点上的挑战与批判?

欧:这倒是有点道理,不过,我想“批判”不是新清史的本来目的。当初主要是以一种实验性的态度,想看看,如果把满文史料、满洲人以及满洲人的立场从边缘放到我们研究清史的镜头里的话,结果如何?会不会促进我们对整个清代历史的了解,会不会使它更为丰富多彩,会不会让我们接近一个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谁也不否认,汉族人在清史里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清朝毕竟是满洲人创建的王朝。问题是,20世纪民族国家意识的高涨,对满人的暧昧态度,即一方面排满,另一方面认为满人都已汉化,影响了整个20世纪对清史的书写。我们应该记住,在甲午战争之前,人们还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我期望今天的史学家能够超越民族国家意识,以接近历史真实。新清史的任务之一,便不止是重新思考“清朝”是什么,也重新思考“中国”是什么,以及如何构想“中国”。清代认识的“中国”,有别于今天一般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我们看清代文献就会发现,“中国”一词频繁出现,然而其语境、内涵往往不尽相同。例如,在外交文件里,“大清国”和“中国”时常混用;但在对内文件里,“中国”则有时指十八省的“内地”,有时指内地加东北、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这一词完全要看上下文才可以知道它的含义。如果依循今人的思维逻辑倒推“中国”的概念,而漠视不同历史时空下“中国”的变异,这样的史观显然不够实事求是。历来“中国”的概念一直在变,不断被重新发明,如俗话所说的旧瓶装新酒。新清史的着力方向之一,便是反思固有的范畴,让本来就不是黑白分明的历史显现出其弹性的一面。

应:刚刚说到从边缘反观中心,这个视角很有意思。

欧:因为在边疆,很多事情不再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谁可以做什么谁不可以做什么,种种范畴与准绳都有必要明确界定。通过发生在边疆区域的变革,你可以一路透视中心。

应:举个例子?

欧:就拿去年毕业的我的一个博士生的研究来说吧。他关注的课题是蒙古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他留意到一本康熙朝出版的满汉词典,这本词典里有一些动物的名字,只有满文而没有汉文,似乎暗示满人对于大自然的概念和认识与汉人不一样。这些动物以皮革为人类所利用,很有价值,但汉人这方面缺乏了解,没有接触到。有趣的是,40年后,这些动物开始有了汉文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明代人是不穿皮革的。明代早期,受元代遗风影响,街上还能看见戴皮帽子的人,但汉人认为那是胡人、即蛮夷的着装方式。此后皮革衣物渐渐销声匿迹但是,到了康熙年代,汉人重新开始穿皮革,而且皮革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这是由朝廷的风尚驱动的。清廷对皮革的需求量很高,一些过剩的皮革流入市场,价格不菲。这就刺激了边疆的狩猎和皮革贸易。动物连年减少,甚至连皮革进贡都需要从市面上购买,而且清廷发现,进贡的皮革质量滑坡,比不上往年。他们当然不乐意见到这样的事。为了控制狩猎和皮革贸易,清廷以维护大自然的“真纯”为理由,杜绝汉人从事皮革业。这一方面是对不同民族进行区隔,另一方面也是限制汉人染指蒙古地域的自然资源。清廷明确表示,不同的民族,应有不同的栖居地,不同的经济和文明形态,这样才符合他们想象的“自然”规律。

应:这一套围绕自然、文明与民族区隔展开的统制话语,恰恰是在边疆地域充分显露出来。


欧:对,不仅如此,边疆地域还连接着更广阔的世界。上面说到的故事,与17到18世纪发生在加拿大、美国和俄国等地的全球性的皮革贸易是同时的,是近代世界经济史的一个环节。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20世纪以前,中国是如何参与世界经济,由此我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上的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位置。将清史嵌入世界史,考察清帝国作为一个帝国的生态和能量,大清国和其他帝国之间的互动,我想,这对于研究中国史和世界史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都是更可取的视角。

应:现在,除了满文文献以外,蒙古文、藏文和察哈台文的文献,也日益受到清史学者的关注。如果说从边缘反观中心,显然边缘是越来越多了。

欧:不错。我一直致力于了解满人的想法,从满人的立场考察清朝的各种问题,但满族只是边缘群体之一,而且不一定想法都是一致的。可以说,从边缘看中央的工作,现在只是刚刚起步。我不赞成光以汉族为中心的史观,但树立专门以满族为中心的史观来替代好像也不是办法。清朝的边疆地域还有许多其他族群,他们都是他们各自的历史的缔造者。如果说我的工作的重心在于发掘满人在清史里的主体性,那么接下来,新清史的方向是进一步揭示其他各族群在清史里的主体性。

被“涵化”而不是“汉化”

应:您曾提起,在您的家人和朋友眼中,您是一个被“涵化”而不是“汉化”了的美国人。您能否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欧:“涵化”即acculturation,是比较新近发明的一个词,主要与同化、融合即assimilation作对比。据我所理解,“汉化”一词意味着同化了,变得跟汉人一样。比如北魏的拓跋人,他们就选择了同化的道路,冠汉名,穿汉服,所以这个民族后来渐渐消融在汉族里。而“涵化”这个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使吸收了很多异文化的东西,在族群认同上仍保留差异。如果你问我家里人,他们肯定说我已经被“涵化”了,因为我常常讲中文,看中文书,烧中国菜,有许多中国朋友,还老往中国跑。但我不可能被“汉化”,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美国人,不是汉人,无论我涵化得多么彻底,汉人也不可能把我当成汉人对待。

应:有没有一点最能凸显您的“涵化”?

欧:我想这一点是,在我心目中,我最重要的读者在中国。我花费很多精神,与中国同行探讨我的观点。我相信,阅读清代中文文献,以中文为母语的学者在这方面独具慧眼。有一点我得说明,我们谈了很多关于满文文献的事,但研究清史,中文文献还是占首要位置。所以我常跟学生说,你们首先要有扎实的中文基础。

来源:http://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130804-236583
枯骨 发表于 2013-8-9 11:09
有些人对谁是正统并不关心,他们是希望中国人认为,他们从来就不是一家人!!!


美国“新清史”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欧立德以研究满文档案著称。

他以满人的眼睛看清史,从满人的立场考察清朝的各种问题。

他将在8月17日来新,发表专题演讲,题目是:《乾隆皇帝:胜利与悲剧》。

他在美国哈佛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不赞成光以汉族为中心的史观,他认为,透过非主流的史料,从边缘反观中心,能更清楚地看见历史的经纬。

应磊(下简称应):欧立德教授,史学界将您视作“新清史”的领军人物。您的第一本学术专著,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帝国族群认同),立足先前被忽略的满文文献,凸显满洲人的政治与军事制度在清帝国的构建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本书为清史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与范式,您也以对满文文献的发掘和研读蜚声史学界,尤其美国和中国的清史学界。追根溯源,您最初是如何开始学习满文的?

欧立德(下简称欧):说起来,是耶鲁大学的白彬菊(Beatrice S. Bartlett)教授,让我最初认识到满文文献的价值。白彬菊教授是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教授的学生,专门讲授清代文献。几乎整个70年代,她都泡在台北和北京的档案馆里,对史料了如指掌。大学毕业后,我在耶鲁东亚学系继续读了一年硕士,这一年对我的未来道路至为重要。当时我的中文已有一定基础,能够顺畅阅读古代文献。白彬菊教授建议我学习满文。她说,满文文献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与汉文文献雷同,许多满文文献不为人所用,这些文献正是清史研究的新的资料来源。在她的建议下,我最终进入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读博士,成为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教授的学生,同时随波森(James Bosson)教授学习满文。上个世纪80年代,有兴趣学习汉语的美国人尚且不多,何况是满语?当时全美国读满文的学生,加起来不超过五个人。

应:在新清史异军突起之前,有哪些原因导致满文文献迟迟未获得学界的重视?

欧: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观念上的。30年前,学界普遍认为,满文文献要么是从汉文翻译的,要么都被译成汉文了,如果研究1644年满清入关以后的情形,看汉文资料就够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档案开放,学者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满文资料里有很多是汉文资料里没有的。举例来说,康熙朝一万多件朱批奏折中,满文的比汉文的多,满文的朱批奏折当时也没有汉文翻译。此外,涉及边疆、朝廷、八旗的问题,较多也是以满文讨论的。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把康熙朝的满文朱批奏折基本上都翻成了汉文。但是,即使翻得很准确,译文毕竟不能和原始文献相提并论。原文总有一些暧昧的地方,是翻译力所不逮的。在阅读原始文献的过程中,你也可能出错,但那至少是你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重蹈别人的覆辙。

应:对满文文献的倚重,除了力求更准确地把握原始史料,也意味着换一种角度审视清史。也就是说,从满人的角度看清史。新清史的聚焦之一,便是满族的汉化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欧:满族的汉化问题,可说是我的学术生涯的一个起点。30年前,包括费正清(John K. Fairbank)、芮玛丽(Mary C. Wright)在内的绝大部分汉学家都相信,人口与汉族相较完全不成比例的满族,之所以能够稳固统治中原两三百年,是因为满人都汉化了。这也是中国大陆史学界长期秉持的观点。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然而事实不尽如此。当我还在读博士时,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满人都汉化了,那为什么20世纪初会爆发如此强烈的排满情绪?满汉之别,我想,至少得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章太炎、邹容的排满口号才会如此深入人心。

超越民族国家意识重新思考清朝

应:您日后的研究已经验证了这一预想。

欧:因为我的固执己见。(笑)的确,那些我最熟悉的满文史料显示,满人始终维系着独立的族群认同。虽然他们深知自身族群的文化正在不断消亡,却从未放弃延续这种文化的努力,而语言恰是最明显的表征之一。事实上,满人从来没有“忘记”他们是谁,哪怕他们使用的是汉语;与此同时,汉人也不曾彻底地将满人视作汉人。举例来说,满族皇帝会提醒同族的臣子,我们满人是强悍的,不像女性化的汉人。这样的内容不会出现在汉文档案里。事实上,满汉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而清王朝的显著成就之一,就在于对这种紧张关系的审慎处理和利用,在日复一日的帝国运作中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透过非主流的史料,从边缘反观中心,让我们更清楚地看见历史的经纬。

应:透过满人的眼睛看清史,质疑满族的汉化,这相对于以汉人为中心、以汉语史料为依托的传统清史而言,不仅是独辟蹊径,是不是更意味着观点上的挑战与批判?

欧:这倒是有点道理,不过,我想“批判”不是新清史的本来目的。当初主要是以一种实验性的态度,想看看,如果把满文史料、满洲人以及满洲人的立场从边缘放到我们研究清史的镜头里的话,结果如何?会不会促进我们对整个清代历史的了解,会不会使它更为丰富多彩,会不会让我们接近一个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谁也不否认,汉族人在清史里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清朝毕竟是满洲人创建的王朝。问题是,20世纪民族国家意识的高涨,对满人的暧昧态度,即一方面排满,另一方面认为满人都已汉化,影响了整个20世纪对清史的书写。我们应该记住,在甲午战争之前,人们还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我期望今天的史学家能够超越民族国家意识,以接近历史真实。新清史的任务之一,便不止是重新思考“清朝”是什么,也重新思考“中国”是什么,以及如何构想“中国”。清代认识的“中国”,有别于今天一般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我们看清代文献就会发现,“中国”一词频繁出现,然而其语境、内涵往往不尽相同。例如,在外交文件里,“大清国”和“中国”时常混用;但在对内文件里,“中国”则有时指十八省的“内地”,有时指内地加东北、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这一词完全要看上下文才可以知道它的含义。如果依循今人的思维逻辑倒推“中国”的概念,而漠视不同历史时空下“中国”的变异,这样的史观显然不够实事求是。历来“中国”的概念一直在变,不断被重新发明,如俗话所说的旧瓶装新酒。新清史的着力方向之一,便是反思固有的范畴,让本来就不是黑白分明的历史显现出其弹性的一面。

应:刚刚说到从边缘反观中心,这个视角很有意思。

欧:因为在边疆,很多事情不再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谁可以做什么谁不可以做什么,种种范畴与准绳都有必要明确界定。通过发生在边疆区域的变革,你可以一路透视中心。

应:举个例子?

欧:就拿去年毕业的我的一个博士生的研究来说吧。他关注的课题是蒙古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他留意到一本康熙朝出版的满汉词典,这本词典里有一些动物的名字,只有满文而没有汉文,似乎暗示满人对于大自然的概念和认识与汉人不一样。这些动物以皮革为人类所利用,很有价值,但汉人这方面缺乏了解,没有接触到。有趣的是,40年后,这些动物开始有了汉文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明代人是不穿皮革的。明代早期,受元代遗风影响,街上还能看见戴皮帽子的人,但汉人认为那是胡人、即蛮夷的着装方式。此后皮革衣物渐渐销声匿迹但是,到了康熙年代,汉人重新开始穿皮革,而且皮革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这是由朝廷的风尚驱动的。清廷对皮革的需求量很高,一些过剩的皮革流入市场,价格不菲。这就刺激了边疆的狩猎和皮革贸易。动物连年减少,甚至连皮革进贡都需要从市面上购买,而且清廷发现,进贡的皮革质量滑坡,比不上往年。他们当然不乐意见到这样的事。为了控制狩猎和皮革贸易,清廷以维护大自然的“真纯”为理由,杜绝汉人从事皮革业。这一方面是对不同民族进行区隔,另一方面也是限制汉人染指蒙古地域的自然资源。清廷明确表示,不同的民族,应有不同的栖居地,不同的经济和文明形态,这样才符合他们想象的“自然”规律。

应:这一套围绕自然、文明与民族区隔展开的统制话语,恰恰是在边疆地域充分显露出来。


欧:对,不仅如此,边疆地域还连接着更广阔的世界。上面说到的故事,与17到18世纪发生在加拿大、美国和俄国等地的全球性的皮革贸易是同时的,是近代世界经济史的一个环节。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20世纪以前,中国是如何参与世界经济,由此我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上的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位置。将清史嵌入世界史,考察清帝国作为一个帝国的生态和能量,大清国和其他帝国之间的互动,我想,这对于研究中国史和世界史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都是更可取的视角。

应:现在,除了满文文献以外,蒙古文、藏文和察哈台文的文献,也日益受到清史学者的关注。如果说从边缘反观中心,显然边缘是越来越多了。

欧:不错。我一直致力于了解满人的想法,从满人的立场考察清朝的各种问题,但满族只是边缘群体之一,而且不一定想法都是一致的。可以说,从边缘看中央的工作,现在只是刚刚起步。我不赞成光以汉族为中心的史观,但树立专门以满族为中心的史观来替代好像也不是办法。清朝的边疆地域还有许多其他族群,他们都是他们各自的历史的缔造者。如果说我的工作的重心在于发掘满人在清史里的主体性,那么接下来,新清史的方向是进一步揭示其他各族群在清史里的主体性。

被“涵化”而不是“汉化”

应:您曾提起,在您的家人和朋友眼中,您是一个被“涵化”而不是“汉化”了的美国人。您能否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欧:“涵化”即acculturation,是比较新近发明的一个词,主要与同化、融合即assimilation作对比。据我所理解,“汉化”一词意味着同化了,变得跟汉人一样。比如北魏的拓跋人,他们就选择了同化的道路,冠汉名,穿汉服,所以这个民族后来渐渐消融在汉族里。而“涵化”这个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使吸收了很多异文化的东西,在族群认同上仍保留差异。如果你问我家里人,他们肯定说我已经被“涵化”了,因为我常常讲中文,看中文书,烧中国菜,有许多中国朋友,还老往中国跑。但我不可能被“汉化”,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美国人,不是汉人,无论我涵化得多么彻底,汉人也不可能把我当成汉人对待。

应:有没有一点最能凸显您的“涵化”?

欧:我想这一点是,在我心目中,我最重要的读者在中国。我花费很多精神,与中国同行探讨我的观点。我相信,阅读清代中文文献,以中文为母语的学者在这方面独具慧眼。有一点我得说明,我们谈了很多关于满文文献的事,但研究清史,中文文献还是占首要位置。所以我常跟学生说,你们首先要有扎实的中文基础。

来源:http://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130804-236583
寒风烈 发表于 2013-8-15 13:16
美国“新清史”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欧立德以研究满文档案著称。

他以满人的 ...
这段对话,基本说明了此人的研究目的。
枯骨 发表于 2013-8-15 13:39
这段对话,基本说明了此人的研究目的。
说明了此人的什么目的??
寒风烈 发表于 2013-8-15 13:42
说明了此人的什么目的??
请允许引用欧先生自己的一段话:我不可能被“汉化”,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美国人,不是汉人,无论我涵化得多么彻底,汉人也不可能把我当成汉人对待。

枯骨 发表于 2013-8-15 13:51
请允许引用欧先生自己的一段话:我不可能被“汉化”,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美国人,不是汉人,无论我涵化得 ...

欧立德的意思也很明白了,满清统治者从来没有汉化,他们只是涵化了而已,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外来征服者意识和满洲意识。
寒风烈 发表于 2013-8-15 13:57
欧立德的意思也很明白了,满清统治者从来没有汉化,他们只是涵化了而已,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外来征 ...
真正不肯汉化的是元朝蒙古族统治者,他们的下场人尽皆知。
枯骨 发表于 2013-8-15 14:03
真正不肯汉化的是元朝蒙古族统治者,他们的下场人尽皆知。
满清并未汉化,只是涵化而已。像白彬菊发现清军入关后,满洲统治者内部大量的使用满文奏折,而这些满文奏折从未被翻译成汉文这点来看,满洲统治者所谓的汉化只不过是一张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