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MK-53 NUKLA 离舰主动消耗性反制诱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33:20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327.JPG


MK-53 NUKLA 离舰主动消耗性反制诱饵

概念演示




发射试验





传统的消耗性反导弹装备如红外线诱饵或铝箔片等在发射之后,其命运就忠实地由物理定律决定:本身有动力的诱饵就依照著简单的拋物线航道飞行,而没有动力的诱饵更仅相当于斜向拋射,没多久就落入大海。此外,大部分的消耗性诱饵都是「无源」的反制装备,也就是本身不会发出反制用的电磁波。为了增加消耗性诱饵的效率以及运用弹性,同时应付日益刁钻的反舰导弹,澳大利亚与美国在1986年签约,合作开发一种新型的消耗性反制装备:Nulka离舰主动消耗性反制诱饵(off-board Active Expendable Decoy,AED)。「Nulka」在澳大利亚土著的语言裡的意思相当于「be quick」(要快)。Nulka的主承包商(负责载具)是英国航太澳洲分公司(British Aerospace Systems Australia Ltd,BAE),美国洛克西德/马丁(Lockheed Martin)为次承包商(负责载荷),火箭发动机由美国Aerojet提供。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250.JPG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311.JPG

在1991年,皇家澳洲海军选择Nulka作为SEA 1229主动导弹防御诱饵(Active Missile Decoy,AMD)计划。SEA 1229计划是澳洲方面对Nulka弹药以及发射系统的基础研发,Phase 1在1994年签约,主要是发展射击控制系统(此阶段先发展一套独立的诱饵系统,用於测试评估),并包括开发一套用於评估诱饵有效性的空载常规威胁模拟器( Generic Threat Simulator,GTS)。SEA 1229 Phase 2、3则在1995年结合成单一的阶段,主要是配合安装於澳洲纽澳军团级(Anzac class)与阿德莱德级(Adelaide class)巡防舰上的相关系统整合工程,将AMD整合入这些舰艇的作战系统中,此外也包含发展服役后的各项后勤与技术支援等。在Phase 1之中,BAE澳洲分公司在1994年6月30日获得订单,生產若干测试用的诱饵弹。在1994年10月,CSC澳洲分公司(位於阿德莱德)获得一纸合约,负责射控系统发展阶段的软体确认与验证(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V&V)服务。 在1996年8月9日,澳洲政府将Phae 1的合约扩展为舰载射控系统以及相关发展、训练作业(原本这些属於Phase 2/3)。在1997年6月,澳洲政府签署Nulka的初期生產合约,满足皇家澳洲海军和美国、皇家加拿大海军的需求。总计SEA 1229 Phase1花费2000至6000万澳币,Phase 2/3花次6000万至2亿澳币。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320.JPG

基於SEA 1229 AMD的成果,澳洲随即正式展开Nulka的开发计划,称为SEA 1397。SEA 1397 Phase 1为全工程发展阶段(Full Scal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FSED)与操作评估,在1998年1月16日完成;Phase 2是研究合约,在1996年3月签署,1997年完成;,Phase 3是后续的评估与生產改进/发展(product improvement/development),Phase 4是提供寿期生涯的製造与支援系统,而 Phase 3/4的合约是在2001至2002财年签署;Phase 5包括库存补充(Phase 5A,2009年完成)以及发射器子系统升级(Phase 5B)。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440.JPG

在2001年8月31日,Nulka正式进入皇家澳洲海军服役,并在2001年10月17日通过作战测试评估(Operational Evaluation,OPEVAL);在2005年3月11日,Nulka达成全战备能力(Operational Release,OR)。在2006年1月1日,皇家澳洲海军颁佈Nulka的服役期间支援(In-Service Support,ISS)合约,在2011年又签署GTS的ISS合约。至2009年,澳洲6艘阿德莱德级(此时有2艘除役)与8艘纽澳军团级巡防舰以经全面加装Nulka系统 ,而此时仍在规划中的荷伯特级(Hobart class)导弹驱逐舰也装备Nulka。皇家加拿大海军使用与澳洲相同的Nulka发射器,至少有三艘舰艇装备。







皇家澳洲海军为Nulka开发专门的发射系统,而美国版Nulka诱饵使用的发射器为MK-53Mod4, 系将美国海军现役MK-36Mod12诱饵发射器的后方再加装一组二联装Nulka诱饵专用的加长型发射器,因此MK-53不仅能操作Nulka,也能发射全部原本MK-36使用的各种诱饵。部署方面,Nulka除了可由本身的射控系统操作而自成一个独立的防御系统外,尚能整合至舰艇的整体战斗系统内。目前美国海军已将Nulka反制系统整合至下一代美军舰艇必备的船舰自卫系统(Ship Self Defense System,SSDS)中,并且获得良好的测试成果。Nulka以经安装於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柏克级导弹驱逐舰、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怀德贝岛/哈泼渡口级 船坞登陆舰等超过130艘美国舰艇;在2007年7月,美国海军装备Nulka的船舰数量达到83艘,而全世界装备Nulka的船舰也至此超过100艘。

由於装备干扰波发射器以及更大型、航程更远的火箭发动机,Nulka较美国海军现役的干扰火箭长得多。Nulka拥有由固态微处理器控制的向量推力喷嘴,飞行弹道则交给数位式飞行控制处理器(digital Flight Control Unit)控制。Nulka发射之后便由诱饵本身的各处理器自动操作,其上的电磁波发射器会发出类似船舰的雷达回跡以吸引敌方反舰导弹的雷达寻标器,并依照预先程序化的弹道和飞行参数在空中徘徊,以吸引来袭的反舰导弹。由於具备优秀的操控性,Nulka能在强风以及恶劣海象等环境下有效运作。

Nulka是一种智能型的诱饵,与传统诱饵相较有两大不同之处:第一是具有飞行控制能力、程序化的飞行模式以及较长的滞空时间,第二则是本身就拥有电磁干扰波发射器,故为「有源式」反制装备。将主动电磁波反制装置搬上发射式诱饵是近年来新一代舰载消耗性反制装备的发展趋势,导致此种趋势的客观环境之一就是反舰导弹日渐难缠。 早期反舰导弹採用圆椎扫瞄雷达寻标器,测量目标方位角的方式时需对目标多次发射电磁脉冲,测量脉冲震幅变化来判断目标方位,因此以往舰艇只需要以舰载主动式电子反制系统(如SLQ-32)发射震幅不断变化的欺敌脉冲,就能顺利干扰使用圆椎扫瞄的反舰导弹。然而 较新型的反舰导弹都改用单脉波(Monopulse)方式测量角度,只需发射一个脉波就能测出目标角度,对主动式电子反制装备的一般手段(如发射频率、相位、震幅、时间的干扰波 )完全免疫,因为这些后续补上的电磁波信号不影响单脉冲测角结果。由於舰载反制系统固定在船舰上,干扰源的方位对反舰导弹而言永远与目标相同,因此在干扰方位测定无效的情况下,就算反制系统能混淆反舰导弹的测距,反舰导弹还是能由追踪角速度来获得足够的目标位置解算。 某些新型反舰导弹甚至还有干扰归向模式(Home on Jammer,HOJ),直接朝著干扰波的来源前进,让主动式反制系统反而招致攻击。而反制系统对此的因应之道,就是让电磁干扰波发射源离开船舰,不仅避开HOJ攻击模式, 还能製造多个方位不同的假目标回跡来避开单脉冲测角的优势(就算单脉冲测角的电子反反制能力再强,如果一开始就抓到错误目标也会上当)。而兼具以上两功能的「有源式」发射性诱饵就是狠好的选择,除了单独使用外,也能搭配舰载主动式反制系统来混淆反舰导弹。这类有源式诱饵最好还要有较长的滞空时间以及效果较佳的欺敌航路,以增加作用时间和诱骗反舰导弹的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想,大费周章地将一台有源干扰机打上天,不让它飞久一点就摔入大海,不仅浪费,更无从发挥其效果 )。Nulka便具备上述「有源」、「滞空时间长」、「具有特殊欺敌航路」等特性。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327.JPG


MK-53 NUKLA 离舰主动消耗性反制诱饵

概念演示




发射试验





传统的消耗性反导弹装备如红外线诱饵或铝箔片等在发射之后,其命运就忠实地由物理定律决定:本身有动力的诱饵就依照著简单的拋物线航道飞行,而没有动力的诱饵更仅相当于斜向拋射,没多久就落入大海。此外,大部分的消耗性诱饵都是「无源」的反制装备,也就是本身不会发出反制用的电磁波。为了增加消耗性诱饵的效率以及运用弹性,同时应付日益刁钻的反舰导弹,澳大利亚与美国在1986年签约,合作开发一种新型的消耗性反制装备:Nulka离舰主动消耗性反制诱饵(off-board Active Expendable Decoy,AED)。「Nulka」在澳大利亚土著的语言裡的意思相当于「be quick」(要快)。Nulka的主承包商(负责载具)是英国航太澳洲分公司(British Aerospace Systems Australia Ltd,BAE),美国洛克西德/马丁(Lockheed Martin)为次承包商(负责载荷),火箭发动机由美国Aerojet提供。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250.JPG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311.JPG

在1991年,皇家澳洲海军选择Nulka作为SEA 1229主动导弹防御诱饵(Active Missile Decoy,AMD)计划。SEA 1229计划是澳洲方面对Nulka弹药以及发射系统的基础研发,Phase 1在1994年签约,主要是发展射击控制系统(此阶段先发展一套独立的诱饵系统,用於测试评估),并包括开发一套用於评估诱饵有效性的空载常规威胁模拟器( Generic Threat Simulator,GTS)。SEA 1229 Phase 2、3则在1995年结合成单一的阶段,主要是配合安装於澳洲纽澳军团级(Anzac class)与阿德莱德级(Adelaide class)巡防舰上的相关系统整合工程,将AMD整合入这些舰艇的作战系统中,此外也包含发展服役后的各项后勤与技术支援等。在Phase 1之中,BAE澳洲分公司在1994年6月30日获得订单,生產若干测试用的诱饵弹。在1994年10月,CSC澳洲分公司(位於阿德莱德)获得一纸合约,负责射控系统发展阶段的软体确认与验证(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V&V)服务。 在1996年8月9日,澳洲政府将Phae 1的合约扩展为舰载射控系统以及相关发展、训练作业(原本这些属於Phase 2/3)。在1997年6月,澳洲政府签署Nulka的初期生產合约,满足皇家澳洲海军和美国、皇家加拿大海军的需求。总计SEA 1229 Phase1花费2000至6000万澳币,Phase 2/3花次6000万至2亿澳币。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320.JPG

基於SEA 1229 AMD的成果,澳洲随即正式展开Nulka的开发计划,称为SEA 1397。SEA 1397 Phase 1为全工程发展阶段(Full Scal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FSED)与操作评估,在1998年1月16日完成;Phase 2是研究合约,在1996年3月签署,1997年完成;,Phase 3是后续的评估与生產改进/发展(product improvement/development),Phase 4是提供寿期生涯的製造与支援系统,而 Phase 3/4的合约是在2001至2002财年签署;Phase 5包括库存补充(Phase 5A,2009年完成)以及发射器子系统升级(Phase 5B)。

BAE Systems Australia - Nulka_201372101440.JPG

在2001年8月31日,Nulka正式进入皇家澳洲海军服役,并在2001年10月17日通过作战测试评估(Operational Evaluation,OPEVAL);在2005年3月11日,Nulka达成全战备能力(Operational Release,OR)。在2006年1月1日,皇家澳洲海军颁佈Nulka的服役期间支援(In-Service Support,ISS)合约,在2011年又签署GTS的ISS合约。至2009年,澳洲6艘阿德莱德级(此时有2艘除役)与8艘纽澳军团级巡防舰以经全面加装Nulka系统 ,而此时仍在规划中的荷伯特级(Hobart class)导弹驱逐舰也装备Nulka。皇家加拿大海军使用与澳洲相同的Nulka发射器,至少有三艘舰艇装备。







皇家澳洲海军为Nulka开发专门的发射系统,而美国版Nulka诱饵使用的发射器为MK-53Mod4, 系将美国海军现役MK-36Mod12诱饵发射器的后方再加装一组二联装Nulka诱饵专用的加长型发射器,因此MK-53不仅能操作Nulka,也能发射全部原本MK-36使用的各种诱饵。部署方面,Nulka除了可由本身的射控系统操作而自成一个独立的防御系统外,尚能整合至舰艇的整体战斗系统内。目前美国海军已将Nulka反制系统整合至下一代美军舰艇必备的船舰自卫系统(Ship Self Defense System,SSDS)中,并且获得良好的测试成果。Nulka以经安装於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柏克级导弹驱逐舰、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怀德贝岛/哈泼渡口级 船坞登陆舰等超过130艘美国舰艇;在2007年7月,美国海军装备Nulka的船舰数量达到83艘,而全世界装备Nulka的船舰也至此超过100艘。

由於装备干扰波发射器以及更大型、航程更远的火箭发动机,Nulka较美国海军现役的干扰火箭长得多。Nulka拥有由固态微处理器控制的向量推力喷嘴,飞行弹道则交给数位式飞行控制处理器(digital Flight Control Unit)控制。Nulka发射之后便由诱饵本身的各处理器自动操作,其上的电磁波发射器会发出类似船舰的雷达回跡以吸引敌方反舰导弹的雷达寻标器,并依照预先程序化的弹道和飞行参数在空中徘徊,以吸引来袭的反舰导弹。由於具备优秀的操控性,Nulka能在强风以及恶劣海象等环境下有效运作。

Nulka是一种智能型的诱饵,与传统诱饵相较有两大不同之处:第一是具有飞行控制能力、程序化的飞行模式以及较长的滞空时间,第二则是本身就拥有电磁干扰波发射器,故为「有源式」反制装备。将主动电磁波反制装置搬上发射式诱饵是近年来新一代舰载消耗性反制装备的发展趋势,导致此种趋势的客观环境之一就是反舰导弹日渐难缠。 早期反舰导弹採用圆椎扫瞄雷达寻标器,测量目标方位角的方式时需对目标多次发射电磁脉冲,测量脉冲震幅变化来判断目标方位,因此以往舰艇只需要以舰载主动式电子反制系统(如SLQ-32)发射震幅不断变化的欺敌脉冲,就能顺利干扰使用圆椎扫瞄的反舰导弹。然而 较新型的反舰导弹都改用单脉波(Monopulse)方式测量角度,只需发射一个脉波就能测出目标角度,对主动式电子反制装备的一般手段(如发射频率、相位、震幅、时间的干扰波 )完全免疫,因为这些后续补上的电磁波信号不影响单脉冲测角结果。由於舰载反制系统固定在船舰上,干扰源的方位对反舰导弹而言永远与目标相同,因此在干扰方位测定无效的情况下,就算反制系统能混淆反舰导弹的测距,反舰导弹还是能由追踪角速度来获得足够的目标位置解算。 某些新型反舰导弹甚至还有干扰归向模式(Home on Jammer,HOJ),直接朝著干扰波的来源前进,让主动式反制系统反而招致攻击。而反制系统对此的因应之道,就是让电磁干扰波发射源离开船舰,不仅避开HOJ攻击模式, 还能製造多个方位不同的假目标回跡来避开单脉冲测角的优势(就算单脉冲测角的电子反反制能力再强,如果一开始就抓到错误目标也会上当)。而兼具以上两功能的「有源式」发射性诱饵就是狠好的选择,除了单独使用外,也能搭配舰载主动式反制系统来混淆反舰导弹。这类有源式诱饵最好还要有较长的滞空时间以及效果较佳的欺敌航路,以增加作用时间和诱骗反舰导弹的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想,大费周章地将一台有源干扰机打上天,不让它飞久一点就摔入大海,不仅浪费,更无从发挥其效果 )。Nulka便具备上述「有源」、「滞空时间长」、「具有特殊欺敌航路」等特性。


兄弟 ,第二个视频里面的凸凸声是干嘛的? 近程硬抗击反导?
qudong 发表于 2014-2-15 12:28
兄弟 ,第二个视频里面的凸凸声是干嘛的? 近程硬抗击反导?
Nulka需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水平飞行较长时间所以用的是脉冲模式工作的火箭发动机,所以声音是有规律的凸凸声


BT........................................
滞空时间是多长?
发射时机是导弹末制导雷达开机前?
感谢科普,一直对这玩意很好奇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4-2-15 12:38
Nulka需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水平飞行较长时间所以用的是脉冲模式工作的火箭发动机,所以声音是有规律的凸 ...
和KKV的地面试验是一个道理。
好文,学习了
不知是否存在单脉冲雷达+末端红外成像+可见光成像复合制导体制可以对其加以克制?
Nulka需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水平飞行较长时间所以用的是脉冲模式工作的火箭发动机,所以声音是有规律的凸 ...
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也不长,有没有用活塞发动机代替的。
docare 发表于 2016-2-2 22:41
不知是否存在单脉冲雷达+末端红外成像+可见光成像复合制导体制可以对其加以克制?
红外成像制导应该可破
a2free 发表于 2016-2-2 23:11
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也不长,有没有用活塞发动机代替的。
有改成折叠的无人机的方案,螺旋桨推进,用MK-41发射的


有改成折叠的无人机的方案,螺旋桨推进,用MK-41发射的
不会撞到自己吧,上次提子测试小无人靶机撞了自己。
a2free 发表于 2016-2-3 09:34
不会撞到自己吧,上次提子测试小无人靶机撞了自己。
那个不是提康自己发射的

那个不是提康自己发射的
还是火箭的干扰弹简单可靠,能不能带个气球在空中多飘一会?
a2free 发表于 2016-2-3 09:37
还是火箭的干扰弹简单可靠,能不能带个气球在空中多飘一会?
气球大概很难控制飞行的高度,我看MK-53的飞行高度被控制在不超过舰艇桅杆的高度




这玩意儿有意思啊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6-2-3 09:31
有改成折叠的无人机的方案,螺旋桨推进,用MK-41发射的
怀疑无人机最低稳定飞行速度不能匹配舰艇最高速。如此,反舰导弹很容易根据目标速度特征过滤不匹配的信号。
怀疑无人机最低稳定飞行速度不能匹配舰艇最高速。如此,反舰导弹很容易根据目标速度特征过滤不匹配的信号 ...
四旋翼机还靠谱。
a2free 发表于 2016-2-3 11:22
四旋翼机还靠谱。
对的,控制难度和成本都比倾斜火箭低。
对的,控制难度和成本都比倾斜火箭低。
不过这玩意是电池的到了寒区就惨不忍睹。
a2free 发表于 2016-2-3 11:27
不过这玩意是电池的到了寒区就惨不忍睹。

这个不怕,现在锂电BMS有外源电加热,可在作战预警后启动加热待命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