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美国人搜集中国各地方言建“方言地图”(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10:03
rdn_51d3b70652c18.jpg在“乡音苑”的这张方言地图上,绿色系表示官话,黄色系表示客家话,蓝色系表示闽语,橘红色表示吴语,棕红色表示湘语,玫红色表示赣语,紫色表示粵语,棕色表示晋语。点击这些图标,便可播放相应的方言音频。4cad46cb72ebdaeafc50763f00f5ef6a.jpg柯祎蓝(Kellen Parker)4ee8267df09911e2d95920239f5369c5.jpg司圆直(Steve Hansen)

原标题:两美国人建立中国“方言地图”

记者刘欣 实习生曾嘉慧

今年21岁的蒋小姐在上海念书,她来上海三年了,仍然基本听不懂上海话,让她说家乡话长沙话,她也说不利索,只能说带长沙口音的普通话,“没办法啊,从小在学校讲普通话讲惯了。”

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多样性,然而,随着政府在学校和公共机构强制推行普通话,方言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小。比如在上海,很多年轻一代已经不能准确地讲出祖辈的老上海话,而这种现象在各地方言中也普遍存在。

不过,这次针对这种现象而“做点什么”的,却是两个美国人。柯祎蓝(Kellen Parker)和司圆直(Steve Hansen)在2009年开始办一个旨在记录中国“正在消逝的方言”的网站“乡音苑”(Phonemica)。

柯祎蓝是台湾清华大学的语言学研究生,主要研究中文方言的历史发展。在台湾之前他住在中国长江流域,那里成了他对中文语言环境最早熟悉的地方;司圆直是中文语言学博客Sinoglot的共同创办人。司圆直通晓多种语言,包括中文、西班牙语、韩语和拉脱维亚语。在北京住了好几年,他凭借个人关系,组织了很多“乡音苑”的采访。他认为北京人普遍缺少对中国其他方言的意识。“北京人就像纽约人,”他曾开玩笑地说,“他们觉得他们就是世界中心。”所以,他们对其他方言都不熟悉。司圆直说,他们总是把其他地区的人说的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当作“方言”。

“乡音苑”的最大特色是做了一个“方言地图”,即在一张地图上,在特定区域提供一段当地方言的音频。点击地图上的图标,便可播放收听这段音频,并获取相关信息,包括讲述人的姓名、年龄、籍贯和所讲方言的所属片区。这些音频大多是当地人用方言讲述的一个小故事,时长在5分钟左右。这个网站于2013年4月正式上线,现已有85段录音,话题从年轻人谈论他们最爱的中国明星到祖父辈回忆“文革”时期下乡劳作的往昔。

来自台湾屏东县的61岁的谢先生就用四县客家话讲述了一个故事。柯祎蓝说,母语为客家话的人口超过3000万,但说四县方言的人就少得多了,他们大部分都生活在台湾西北部。来自湖北房县50岁的宋宏成用房县方言讲了一个故事,房县话是中原官话的一个分支,目前有30万人在说着这种方言。网站是开放式的,正在征集志愿者上传方言音频。最近一周,网站陆续收到了来自陕西宝鸡、湖南新化和山西高平的几段录音。

这个网站的原型是由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创建的语言口音档案(Speech Accent Archive),该档案记录了几百名说英语的人用不同的口音——从布鲁克林人到德裔宾夕法尼亚州人所说的各式口音——朗读同一段英语文章的情形。但柯蓝祎和司圆直认为,以“故事团”(Story Corps)的方式将家族故事记录下来也很有意义。“故事团”是一个档案库,包含了美国民众口口相传的45000个故事。

现在“乡音苑”的运作很大程度上依靠着社交网络的支持,它通过社交网站招募志愿者。志愿者把征集到的故事分门别类、重新编辑。司圆直预测,“乡音苑”未来的受访者可能会包括一些从未在中国生活过的移民社群(海外华人)。事实上,“网站首页那张没有明确标明中国国界的地图已经向我们展现了‘乡音苑’对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人如何说中文的兴趣。”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录音条目都来自中国沿海地区,但在未来,司圆直说,不仅是中国内陆地区,甚至新加坡、蒙古等地的中文使用者也有可能将他们的故事讲述出来。

据了解,我国也有许多方言相关的网站和论坛,但大多数网站以文字资料为主,成体系地收集声音文献资料的较少,而且多作专业研究之用。而“乡音苑”更多是在收集普通人的方言故事。“从根本上说,我们是在记录中国人在家里说的话。然后,我们去分析他们的录音,尝试最终建立一个可以被动态展示出来的方言数据库。”通过要求被访者讲述一个自己的故事,柯祎蓝说,“在记录方言的同时,我们也在做亚洲的口述史。”在每段小故事的录音旁边,“乡音苑”都会附上录音者相关的民族志背景,如照片、家乡、学历等,这就使得它的界面比大多数专业的学术研究网站更加亲切有趣。(来源:东方早报)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 ... 03/27078150_0.shtmlrdn_51d3b70652c18.jpg在“乡音苑”的这张方言地图上,绿色系表示官话,黄色系表示客家话,蓝色系表示闽语,橘红色表示吴语,棕红色表示湘语,玫红色表示赣语,紫色表示粵语,棕色表示晋语。点击这些图标,便可播放相应的方言音频。4cad46cb72ebdaeafc50763f00f5ef6a.jpg柯祎蓝(Kellen Parker)4ee8267df09911e2d95920239f5369c5.jpg司圆直(Steve Hansen)

原标题:两美国人建立中国“方言地图”

记者刘欣 实习生曾嘉慧

今年21岁的蒋小姐在上海念书,她来上海三年了,仍然基本听不懂上海话,让她说家乡话长沙话,她也说不利索,只能说带长沙口音的普通话,“没办法啊,从小在学校讲普通话讲惯了。”

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多样性,然而,随着政府在学校和公共机构强制推行普通话,方言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小。比如在上海,很多年轻一代已经不能准确地讲出祖辈的老上海话,而这种现象在各地方言中也普遍存在。

不过,这次针对这种现象而“做点什么”的,却是两个美国人。柯祎蓝(Kellen Parker)和司圆直(Steve Hansen)在2009年开始办一个旨在记录中国“正在消逝的方言”的网站“乡音苑”(Phonemica)。

柯祎蓝是台湾清华大学的语言学研究生,主要研究中文方言的历史发展。在台湾之前他住在中国长江流域,那里成了他对中文语言环境最早熟悉的地方;司圆直是中文语言学博客Sinoglot的共同创办人。司圆直通晓多种语言,包括中文、西班牙语、韩语和拉脱维亚语。在北京住了好几年,他凭借个人关系,组织了很多“乡音苑”的采访。他认为北京人普遍缺少对中国其他方言的意识。“北京人就像纽约人,”他曾开玩笑地说,“他们觉得他们就是世界中心。”所以,他们对其他方言都不熟悉。司圆直说,他们总是把其他地区的人说的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当作“方言”。

“乡音苑”的最大特色是做了一个“方言地图”,即在一张地图上,在特定区域提供一段当地方言的音频。点击地图上的图标,便可播放收听这段音频,并获取相关信息,包括讲述人的姓名、年龄、籍贯和所讲方言的所属片区。这些音频大多是当地人用方言讲述的一个小故事,时长在5分钟左右。这个网站于2013年4月正式上线,现已有85段录音,话题从年轻人谈论他们最爱的中国明星到祖父辈回忆“文革”时期下乡劳作的往昔。

来自台湾屏东县的61岁的谢先生就用四县客家话讲述了一个故事。柯祎蓝说,母语为客家话的人口超过3000万,但说四县方言的人就少得多了,他们大部分都生活在台湾西北部。来自湖北房县50岁的宋宏成用房县方言讲了一个故事,房县话是中原官话的一个分支,目前有30万人在说着这种方言。网站是开放式的,正在征集志愿者上传方言音频。最近一周,网站陆续收到了来自陕西宝鸡、湖南新化和山西高平的几段录音。

这个网站的原型是由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创建的语言口音档案(Speech Accent Archive),该档案记录了几百名说英语的人用不同的口音——从布鲁克林人到德裔宾夕法尼亚州人所说的各式口音——朗读同一段英语文章的情形。但柯蓝祎和司圆直认为,以“故事团”(Story Corps)的方式将家族故事记录下来也很有意义。“故事团”是一个档案库,包含了美国民众口口相传的45000个故事。

现在“乡音苑”的运作很大程度上依靠着社交网络的支持,它通过社交网站招募志愿者。志愿者把征集到的故事分门别类、重新编辑。司圆直预测,“乡音苑”未来的受访者可能会包括一些从未在中国生活过的移民社群(海外华人)。事实上,“网站首页那张没有明确标明中国国界的地图已经向我们展现了‘乡音苑’对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人如何说中文的兴趣。”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录音条目都来自中国沿海地区,但在未来,司圆直说,不仅是中国内陆地区,甚至新加坡、蒙古等地的中文使用者也有可能将他们的故事讲述出来。

据了解,我国也有许多方言相关的网站和论坛,但大多数网站以文字资料为主,成体系地收集声音文献资料的较少,而且多作专业研究之用。而“乡音苑”更多是在收集普通人的方言故事。“从根本上说,我们是在记录中国人在家里说的话。然后,我们去分析他们的录音,尝试最终建立一个可以被动态展示出来的方言数据库。”通过要求被访者讲述一个自己的故事,柯祎蓝说,“在记录方言的同时,我们也在做亚洲的口述史。”在每段小故事的录音旁边,“乡音苑”都会附上录音者相关的民族志背景,如照片、家乡、学历等,这就使得它的界面比大多数专业的学术研究网站更加亲切有趣。(来源:东方早报)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 ... 03/27078150_0.shtml
好象没统计完?四川话
真的假的?到现在没人质疑有间谍行为?我记得小时候看连环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某次,地方方言发挥了密码一般的作用,就算现在不知道,美国大片总知道吧,好歹我们这是军坛啊
同意你的观点。我也一开始就这样想。
在现代科学设备面前,方言密语屁用没有!80年代的小越南,能和美国比?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亿亿次了.......
普罗米修撕 发表于 2013-7-4 09:15
在现代科学设备面前,方言密语屁用没有!80年代的小越南,能和美国比?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亿亿次了...... ...
你这是对技术的神话
语言专业的毕业论文的好题材,我们这里也有吧,连达瓦里希都兔死狐悲,肯定有人对自己的方言泪奔的。
紫水晶788 发表于 2013-7-4 10:20
你这是对技术的神话
现代社会的发展,哪里少的了科学?没有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现代的社会?
还我对技术的神话,......你对技术和科学的概念的理解恐怕都有问题。
这样的事,怎么被外国人做了,就没有一个中国人想着做一下?
WW的官方语言也是普通话吧?
风语者,这可是战略资源。
美军显然依然记得菲律宾土著明码直接呼叫的效率和保密效果。
让他去双峰找,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都不一定能全学完
记者太无知,方言地图是语言学里很古老的东西,上百年历史了,随便买本方言学教科书里面都有,这俩美国人只是做了个更新的电子版方言地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