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公务员生态:削尖脑袋往上爬 晋升无望混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25:00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7-03/4995430.shtml  2013年07月03日 08:38 来源:检察日报

     只想着“晋升”的公务员生态令人担忧

  36岁的刘浩(化名)是河北省中部某县的政府办副主任,苦熬资历,一直寻觅着一个“空降”到乡镇做个一把手的机会,但事与愿违,不是没有空缺,就是错失机会。36岁的副科算是“超龄”了吗?近期,官员升迁时间表成为舆论热词,有报道称,如果在35岁前不能升迁到正处级,这个官员的仕途或再无突破空间。截至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08.9万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目前中国省部级官员大约有3000多人。粗略估算,公务员队伍中能晋升到省部级高峰的比例大约为万分之四。

  有道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晋升的公务员似乎也很难是优秀的公务员。不可否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来都是这个世上颠扑不破的真理。假如公务员缺乏追求,没有目标,不仅难免随波逐流,“混日子”或许也将成为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务员有晋升的目标,的确不是坏事,为公务员提供晋升的通道,也大有必要。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有心想事成的机会。当“公务员队伍中能晋升到省部级的比例仅约万分之四”,在公务员的晋升路径上,上升通道其实同样逼仄,在这条路径上,也不可避免将充斥激烈的竞争。相当数量的公务员不得不在晋升路径上受阻,恐怕也将是个虽令人沮丧,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而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何基层公务员的状态往往处于两个极端,要么削尖脑袋“求晋升”,而一旦晋升无望,便开始混日子。

  不过,当公务员的士气统统来自“往上爬”,一旦晋升无望,便老大不满,愤愤不平地抱怨,甚至以士气懈怠作要挟,恐怕也并不天经地义。正所谓万事过犹不及,有追求和目标固然不错,但假如认准的东西就一定非得到不可,一旦得不到便发脾气、耍性子,这样的“追求”实在是有些太过功利。更何况,公务员固然需要有晋升的机会,但公务机构的组织架构显然也需要遵循金字塔结构才稳定,而这其实注定了晋升不可能让每个基层公务员见者有份,而必定是多中选优。某种程度上,公务机构之所以臃肿,之所以“副肿”现象普遍,甚至在一些公务机关已经出现了“倒金字塔”格局,倒是更应反思公务员只升不降的晋升制度。

  事实上,如何让机构更有活力,如何让人员更有斗志和激情,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头等大事,而绝不仅仅是公务机构所特有的问题。现实中,企业同样需要有员工的培养提升计划,但是,企业基层员工同样不可能全都成功晋升,相反,不仅不胜任岗位的员工会被降职调离,有了更优秀的人才,也同样得让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公务机构而言,其实更需要引入的是“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而不是纠结于万分之四的通往高层的通道太过逼仄。

  公务员所遇到的“天花板”,其实并非公务部门所独有,而是各行各业,甚至只要有人类社会组织架构存在的地方,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只想“晋升”的公务员,恐怕也未必就是“好”公务员。当晋升成了公务员群体最强烈最急迫的诉求,他们还有没有耐心摆正服务心态,晋升压力与诉求下的公务行为会否偏离正轨,倒是更令人担忧。

  当然,消弭公务员的晋升压力,让公务员褪去“官服”回归正常的职业化,的确还不能全靠公务员个人去自主选择,而更有待公务员职业生态的整体改善。其中,公务员考核机制与职业发展的去官化,则是绕不过的核心议题。(吴江)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7-03/4995430.shtml  2013年07月03日 08:38 来源:检察日报

     只想着“晋升”的公务员生态令人担忧

  36岁的刘浩(化名)是河北省中部某县的政府办副主任,苦熬资历,一直寻觅着一个“空降”到乡镇做个一把手的机会,但事与愿违,不是没有空缺,就是错失机会。36岁的副科算是“超龄”了吗?近期,官员升迁时间表成为舆论热词,有报道称,如果在35岁前不能升迁到正处级,这个官员的仕途或再无突破空间。截至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08.9万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目前中国省部级官员大约有3000多人。粗略估算,公务员队伍中能晋升到省部级高峰的比例大约为万分之四。

  有道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晋升的公务员似乎也很难是优秀的公务员。不可否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来都是这个世上颠扑不破的真理。假如公务员缺乏追求,没有目标,不仅难免随波逐流,“混日子”或许也将成为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务员有晋升的目标,的确不是坏事,为公务员提供晋升的通道,也大有必要。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有心想事成的机会。当“公务员队伍中能晋升到省部级的比例仅约万分之四”,在公务员的晋升路径上,上升通道其实同样逼仄,在这条路径上,也不可避免将充斥激烈的竞争。相当数量的公务员不得不在晋升路径上受阻,恐怕也将是个虽令人沮丧,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而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何基层公务员的状态往往处于两个极端,要么削尖脑袋“求晋升”,而一旦晋升无望,便开始混日子。

  不过,当公务员的士气统统来自“往上爬”,一旦晋升无望,便老大不满,愤愤不平地抱怨,甚至以士气懈怠作要挟,恐怕也并不天经地义。正所谓万事过犹不及,有追求和目标固然不错,但假如认准的东西就一定非得到不可,一旦得不到便发脾气、耍性子,这样的“追求”实在是有些太过功利。更何况,公务员固然需要有晋升的机会,但公务机构的组织架构显然也需要遵循金字塔结构才稳定,而这其实注定了晋升不可能让每个基层公务员见者有份,而必定是多中选优。某种程度上,公务机构之所以臃肿,之所以“副肿”现象普遍,甚至在一些公务机关已经出现了“倒金字塔”格局,倒是更应反思公务员只升不降的晋升制度。

  事实上,如何让机构更有活力,如何让人员更有斗志和激情,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头等大事,而绝不仅仅是公务机构所特有的问题。现实中,企业同样需要有员工的培养提升计划,但是,企业基层员工同样不可能全都成功晋升,相反,不仅不胜任岗位的员工会被降职调离,有了更优秀的人才,也同样得让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公务机构而言,其实更需要引入的是“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而不是纠结于万分之四的通往高层的通道太过逼仄。

  公务员所遇到的“天花板”,其实并非公务部门所独有,而是各行各业,甚至只要有人类社会组织架构存在的地方,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只想“晋升”的公务员,恐怕也未必就是“好”公务员。当晋升成了公务员群体最强烈最急迫的诉求,他们还有没有耐心摆正服务心态,晋升压力与诉求下的公务行为会否偏离正轨,倒是更令人担忧。

  当然,消弭公务员的晋升压力,让公务员褪去“官服”回归正常的职业化,的确还不能全靠公务员个人去自主选择,而更有待公务员职业生态的整体改善。其中,公务员考核机制与职业发展的去官化,则是绕不过的核心议题。(吴江)

     昨天电视问政现场公布,今年1-5月,我市三公经费下降18.3%,公款接待经费下降36%,公务活动奢侈浪费得到有效治理。多个曝光短片却揭露,不少违规公务活动躲到角落,躲出新花样。

  [案例]公车仍然“很忙”

  公车私用,一直颇受市民关注。短片中显示,4月16日,周二上午10点50分, 洪山区石门峰都市陵园,停着一辆车牌号为鄂AS6169的机动车;下午3点,汉阳区扁担山公墓,出现了一辆车牌号为鄂AW0133的汽车。

  4月16日、19日在育才二小、武汉外校小学部也都停放着疑似公车。4月30日,五一假期期间,武汉极地海洋世界、黄陂胜天农庄也出现疑似公车。

  现场:既然是疑似公车,主持人逐一询问台上应考嘉宾,能不能判断是不是公车?

  结果,现场出现有趣一幕,多位嘉宾都表示仅凭车牌号,难以准确地判定是否是公车。最后,主持人将判断权交给在座的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

  谁料,这个问题把李顺年也难倒了,他也表示,要回去核查才能确定。

  回应:由此,对于这些疑似车辆,如何查实是否属公车私用?又如何防止它们“私奔”?成为现场讨论的焦点。

  市政府秘书长郭胜伟说,现有制度还不能解决死角,要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继续在公车上加装GPS,还要发挥市民的力量,让市民的眼睛都成为“GPS”。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龙正才认为,防止公车“私奔”,需要通过改革解决。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车延高表示,市纪委已组成专班,调研公车改革,也已形成初步方案,将在适当时机予以公布。

  评论员王国华建议,公车管理,需要加强财政预、决算审核,并及时公布,便于监督,要通过立法刹住公车私用。

  [案例]公款吃喝躲到“暗处”

  治奢令出台后,不少吃喝都转到暗处。现场播放的短片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家拒拍餐馆。

  4月16日,中午1点40分,汉江汉阳段的防洪堤内的某餐饮店,带着摄像机的记者刚一出现,立刻就有人上前询问。店员表示,这里不方便摄像,“免得客人不好想,怕摄他的车子”。画面显示,停在这家餐馆的车辆上挂着“硚口区人民政府”等各类证件。

  晚上6点,记者以食客身份,再次走进这家餐饮店。店员介绍,该店豪包最低消费3000元,最小一间可坐8人,最大可容纳10多人。店员直言:“两千块钱都点不了几个菜。”

  原来,该店以现杀河鲜为主,鮰鱼220元一斤,鳕鱼280元一斤,金钱豹350元一斤。在江边的一桌酒席,点了5000元。

  现场:“在外表简陋的餐馆,吃一桌饭居然要5000元时,如果是自己掏钱,你们会去这样的地方吃饭吗?”主持人请6位应考官员表态,他们举起清一色的哭脸牌。

  回应:躲到小餐馆,算不算公款吃喝?这些暗地里的公款消费如何遏止?

  郭胜伟表示,目前治理公款吃喝还留有死角。发票报销、接待流程还需要规范,不给公款吃喝留可乘之机。

  龙正才认为,在治理公款吃喝上,要做好三件事:限制公权力;公开各单位吃喝财政情况;调查之后,发现问题坚决查处。

  车延高说,下一步治理公款吃喝,要核定各单位经费,该减的减下来,同时还要杜绝部门利益化和小金库。

  [案例]公款旅游“偷梁换柱”

  严禁公款旅游,旅行社想出不少“妙招”应对。短片显示,4月27日,记者以单位组团公费旅游为名,前往市内多家旅行社咨询,发现公费旅游团的生意依然不断。

  如果单位敏感,旅行社还会支招为他们规避风险。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可以开发票的时候以单位名义开,签合同的时候,和个人签。开发票的时候,只有会计知道。

  此外,开发票还有几种开法,如差旅费、机票、车票等。

  回应:车延高说,对党员干部来说,下一步将形成严厉的查处机制,以刚性制度维护铁的纪律;还要严格审批制度,如果领导签了字,就要负责任,出了问题,领导要负连带责任。另外,还将严格报销制度,不属公务支出的,将由自己买单。

  评论员黄红云点评,出此“妙招”颠覆了公众对治理奢侈浪费的期待。政府要树立公信力,财政监管要到位,还要建立纠错机制,及时亡羊补牢。

  应考嘉宾最反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应考嘉宾最反感哪些工作作风?

  “我最反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面对这一问题,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率先作答。他认为,规定再好,如果不落实,都不是好的规定,现在就是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龙正才回答,最重要的是要言行一致、持之以恒。

  市政府秘书长郭胜伟说,政府的决策都要落实,每开一个会、每发一个文件、每讨论一个问题都要针对现实去解决,不能空对空。 -记者王雪

  治奢年初承诺

  承诺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

  承诺内容:公务接待做到简约、俭朴。整治公务活动中铺张浪费、组织或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

  精简各类节会、庆典活动。实行周五“无会日”制度,原则上法定节假日不安排全市性会议。

  规范各类评比、表彰活动。严格评比表彰活动的报批程序,对给基层和企业加重负担的,一律不予批准。

  严禁借开会、考察、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

  畅通举报渠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82624205,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

  凡涉及奢侈浪费行为的举报件,15个工作日内查结并回复。对顶风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当事人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处理。

  责任人:车延高、龙正才、郭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