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薇薇:七一预演“佔中” 戴耀廷怕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11:35
http://news.takungpao.com/opinion/highlights/2013-07/1726849.html
    今年是七一行游十周年,反对派势必空群而出,以图製造同样的“五十万人行游”场面。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不论今日有多人参与,以反对派过往的造假惯例,最终声称的行游人数一定会超过五十万人。否则,如何能在政改咨询前获得必要的政治筹码?更重要的是,今有还有一个“佔中”焦点,行游则变得更加重要,甚至被视作“佔中”前的一次重要预演。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从未否认“预演”的戴耀廷,昨日竟然举行记者会,主动否认有“预演”目的,还要求市民不要佔领中环。到底戴耀廷害怕什么?何以鼓吹“公民抗命”的政客,竟然要阻止支持者提前“抗命”,当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对派自编自导演戏

  戴耀廷昨日举行记者会,一同出席的还包括另外两名政治附庸陈健民与朱耀明。记者会表面上是有两个目的,一是公布“佔中”的标誌及贴纸设计,二是公布七一行游当日的筹款及街站安排。但直到会议后半,戴氏要求支持者不要“佔中”,看直播的观众这才明白,前者不过是藉口,这才是这场记者会最主要的目的。

  但问题在于,过去半年来,反对派一直将七一行游十周年视作是“佔中”的提前预演,而戴耀廷也从未对此作出否认。为何在行游前一天突然改变立场。实际上,过去一个月来,反对派一些头面人物一直以各种方式要求支持者应当藉七一机会,在行游结束之后,预演一次“佔中”,以为日后正式佔领中环谋得经验。

  客观事实也在证明,七一行游是反对派最有可能累积支持的一次机会,更何况今年是行游十周年,其象徵意义更大。以此机会发动“佔中”预演,不仅能测试支持者的态度,也能考验社会对“佔中”的容忍度。放?这么好的机会不用,反倒要求支持者“冷静”、“切勿参与佔领中环”,岂不奇怪。

  其实说怪也不怪,戴耀廷如此害怕七一出现“佔中”预演,背后有?极深的政治算计:一、“佔中”只能用一次,害怕“预演”失控成暴力集会,功亏一篑;二,恐惧“佔中”主导权被其他反对派夺去,自己由主角沦为配角;三,斯诺登事件影响尚未过去,“佔中”预演即便举行,也无法消除背后的美国负面影响,削弱其正义性。

  第一,害怕“预演”失控成暴力集会,功亏一篑。不论戴耀廷如何否认,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狭小的中环市区出现一万人静坐集会,就算参与者有几大的忍让,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出现暴力集会的结果。一旦出现暴力冲突场面,哪怕是一宗、二宗,就足以影响香港社会的印象。而“佔领中环”最大的作用在于其威慑力,换句话说,“佔中”之所以广受关注,关键在于它“理论上的核威慑”。若“佔中”进行预演,反对派支持者藉七一行游静坐示威,第二日的中环交通瘫痪,势必引起公众的强烈反感,再加上暴力场面,则“佔中”几可宣布破产,因为它无法再站在道德高地上去说服公众支持,更无法凝聚必要的民意支持,而随?时间的拖长,“佔中”只会不断遭到市民的唾弃,这是戴氏最为害怕的一点。

  戴耀廷惧怕主角变配角

  第二,恐惧“佔中”主导权被其他反对派夺去,自己由主角沦为配角。从今年一月提出至今的七个月时间里,戴耀廷当之无愧地成为香港政坛的风云人物,他的见报率甚至堪比行政长官,隐然有反对派新盟主之象。但戴氏之所以受关注,原因在于它那个前所未见的“佔领”运动,正因为公众对此知之甚少,才被他牵?鼻子走。但如果七一行游变成“佔中”预演,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反对派团体在毫无组织的情况下一拥而上,则戴耀廷“总导演”的角色势必被架空,整场运动成为一个大杂会,其理论上的政治意义将大为削减。更重要的是,自此之后,“佔中”将不再是戴氏个人的专利,而成为整个反对派的工具。届时,戴耀廷充其量不过是众多“大佬”中的一个,他又如何能忍受得了这种待遇?

  第三,如果没有发生斯诺登事件,不论是七一行游还是“佔中”预演,很有可能成为反对派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但斯诺登泄密却告诉了香港市民,反对派背后实际上有?美国在操控。整件事所产生的杀伤力,几乎将反对派头上的政治道德光环一举除下。眼下的反对派各大政党,包括所谓的“内定”特首候选人余若薇,以及陈日君、李柱铭、陈方安生等人,急于为自己亲美的立场辩护,已无过去厉言厉色的态度。在此情况之下,就算戴氏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也对支持者和平佔领的结果抱有绝对信心,但整个大环境对反对派并不有利。越是出格的行动,也就越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戴氏不过是美国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他不可能冒这个险去做不利于美国人之事。

  讽刺的是,如果“佔中”真的如戴耀廷所言是一场“爱与和平”的“公民抗命”,又何需害怕任何“预演”?说穿了,所谓的“佔中”根本是一场骗局。
http://news.takungpao.com/opinion/highlights/2013-07/1726849.html
    今年是七一行游十周年,反对派势必空群而出,以图製造同样的“五十万人行游”场面。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不论今日有多人参与,以反对派过往的造假惯例,最终声称的行游人数一定会超过五十万人。否则,如何能在政改咨询前获得必要的政治筹码?更重要的是,今有还有一个“佔中”焦点,行游则变得更加重要,甚至被视作“佔中”前的一次重要预演。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从未否认“预演”的戴耀廷,昨日竟然举行记者会,主动否认有“预演”目的,还要求市民不要佔领中环。到底戴耀廷害怕什么?何以鼓吹“公民抗命”的政客,竟然要阻止支持者提前“抗命”,当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对派自编自导演戏

  戴耀廷昨日举行记者会,一同出席的还包括另外两名政治附庸陈健民与朱耀明。记者会表面上是有两个目的,一是公布“佔中”的标誌及贴纸设计,二是公布七一行游当日的筹款及街站安排。但直到会议后半,戴氏要求支持者不要“佔中”,看直播的观众这才明白,前者不过是藉口,这才是这场记者会最主要的目的。

  但问题在于,过去半年来,反对派一直将七一行游十周年视作是“佔中”的提前预演,而戴耀廷也从未对此作出否认。为何在行游前一天突然改变立场。实际上,过去一个月来,反对派一些头面人物一直以各种方式要求支持者应当藉七一机会,在行游结束之后,预演一次“佔中”,以为日后正式佔领中环谋得经验。

  客观事实也在证明,七一行游是反对派最有可能累积支持的一次机会,更何况今年是行游十周年,其象徵意义更大。以此机会发动“佔中”预演,不仅能测试支持者的态度,也能考验社会对“佔中”的容忍度。放?这么好的机会不用,反倒要求支持者“冷静”、“切勿参与佔领中环”,岂不奇怪。

  其实说怪也不怪,戴耀廷如此害怕七一出现“佔中”预演,背后有?极深的政治算计:一、“佔中”只能用一次,害怕“预演”失控成暴力集会,功亏一篑;二,恐惧“佔中”主导权被其他反对派夺去,自己由主角沦为配角;三,斯诺登事件影响尚未过去,“佔中”预演即便举行,也无法消除背后的美国负面影响,削弱其正义性。

  第一,害怕“预演”失控成暴力集会,功亏一篑。不论戴耀廷如何否认,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狭小的中环市区出现一万人静坐集会,就算参与者有几大的忍让,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出现暴力集会的结果。一旦出现暴力冲突场面,哪怕是一宗、二宗,就足以影响香港社会的印象。而“佔领中环”最大的作用在于其威慑力,换句话说,“佔中”之所以广受关注,关键在于它“理论上的核威慑”。若“佔中”进行预演,反对派支持者藉七一行游静坐示威,第二日的中环交通瘫痪,势必引起公众的强烈反感,再加上暴力场面,则“佔中”几可宣布破产,因为它无法再站在道德高地上去说服公众支持,更无法凝聚必要的民意支持,而随?时间的拖长,“佔中”只会不断遭到市民的唾弃,这是戴氏最为害怕的一点。

  戴耀廷惧怕主角变配角

  第二,恐惧“佔中”主导权被其他反对派夺去,自己由主角沦为配角。从今年一月提出至今的七个月时间里,戴耀廷当之无愧地成为香港政坛的风云人物,他的见报率甚至堪比行政长官,隐然有反对派新盟主之象。但戴氏之所以受关注,原因在于它那个前所未见的“佔领”运动,正因为公众对此知之甚少,才被他牵?鼻子走。但如果七一行游变成“佔中”预演,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反对派团体在毫无组织的情况下一拥而上,则戴耀廷“总导演”的角色势必被架空,整场运动成为一个大杂会,其理论上的政治意义将大为削减。更重要的是,自此之后,“佔中”将不再是戴氏个人的专利,而成为整个反对派的工具。届时,戴耀廷充其量不过是众多“大佬”中的一个,他又如何能忍受得了这种待遇?

  第三,如果没有发生斯诺登事件,不论是七一行游还是“佔中”预演,很有可能成为反对派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但斯诺登泄密却告诉了香港市民,反对派背后实际上有?美国在操控。整件事所产生的杀伤力,几乎将反对派头上的政治道德光环一举除下。眼下的反对派各大政党,包括所谓的“内定”特首候选人余若薇,以及陈日君、李柱铭、陈方安生等人,急于为自己亲美的立场辩护,已无过去厉言厉色的态度。在此情况之下,就算戴氏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也对支持者和平佔领的结果抱有绝对信心,但整个大环境对反对派并不有利。越是出格的行动,也就越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戴氏不过是美国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他不可能冒这个险去做不利于美国人之事。

  讽刺的是,如果“佔中”真的如戴耀廷所言是一场“爱与和平”的“公民抗命”,又何需害怕任何“预演”?说穿了,所谓的“佔中”根本是一场骗局。
爬来爬去就是不怕乱了香港
民煮的闹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可悲的是内地有些人也支持
现在香港什么情况了,谁介绍下?
有个百来人就算它组织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