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 蛟龙号 真不便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58:45


  伴随着首位女“乘客”的归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第56次下潜昨天在南海冷泉区顺利完成。至此,“蛟龙”号创造了4天内连续下潜的纪录。“状况 非常好!”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昨天对记者表示:我们还没有走到最深,这是下一阶段的方向,目前我们正在研究11000米的新一代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 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崔维成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表示:“海试前潜水器的各种功能已经调试好了,现在我更关心的是作业的方便性,第一次带科学家下去,大家的感 觉如何。整体感觉,没有看到什么问题,他们作业的成果很丰富。”

记者:今后深海潜水器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崔维成:第一,我们还没有走到最深的,这是下一阶段的一个方向,目前正在研究11000米的新一代潜水器。第二个要降低成本,目前60%国产化,下一步希望转化成90%以上。

记者:“蛟龙”号的造价以及使用寿命较国外的产品如何?

崔维成:“蛟龙”号造价不到5个亿。每次下潜,还要100万左右的花费。

我们设计的使用寿命和其他潜水器一样都是30年,只要载人舱不坏,可以继续用下去,但个别零部件有不同的使用寿命。

设计的时候按照7000米不超过100次来设计的,到了100次的时候要对潜水器的使用状况进行一个评估。按照国际上使用经验,像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在3000米至4000米的地方使用最多。

记者:下潜深度也是挑战?

崔维成:下潜深度只是核心困难中的一项,因为设计深度就是7000米,因此我要求潜水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能抗7000米的压力。我们拿 到设备之后,都要在压力桶里面做打压试验,要达到1.1倍的也就是7700米的压力,通过检验之后,才能装到潜水器上。我们设计的时候是按照1.5倍安全 系数,到10500米的时候是不会坏的,但是作为安全规范,这个安全系数是不能去用的。

记者:“蛟龙”号对国家来说有哪些战略意义?

崔维成:中国有了这样一个深海调查的海洋装备,就能够对我们国家的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将来我们利用海洋资源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否则就不能贸然开采海洋资源。



  伴随着首位女“乘客”的归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第56次下潜昨天在南海冷泉区顺利完成。至此,“蛟龙”号创造了4天内连续下潜的纪录。“状况 非常好!”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昨天对记者表示:我们还没有走到最深,这是下一阶段的方向,目前我们正在研究11000米的新一代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 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崔维成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表示:“海试前潜水器的各种功能已经调试好了,现在我更关心的是作业的方便性,第一次带科学家下去,大家的感 觉如何。整体感觉,没有看到什么问题,他们作业的成果很丰富。”

记者:今后深海潜水器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崔维成:第一,我们还没有走到最深的,这是下一阶段的一个方向,目前正在研究11000米的新一代潜水器。第二个要降低成本,目前60%国产化,下一步希望转化成90%以上。

记者:“蛟龙”号的造价以及使用寿命较国外的产品如何?

崔维成:“蛟龙”号造价不到5个亿。每次下潜,还要100万左右的花费。

我们设计的使用寿命和其他潜水器一样都是30年,只要载人舱不坏,可以继续用下去,但个别零部件有不同的使用寿命。

设计的时候按照7000米不超过100次来设计的,到了100次的时候要对潜水器的使用状况进行一个评估。按照国际上使用经验,像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在3000米至4000米的地方使用最多。

记者:下潜深度也是挑战?

崔维成:下潜深度只是核心困难中的一项,因为设计深度就是7000米,因此我要求潜水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能抗7000米的压力。我们拿 到设备之后,都要在压力桶里面做打压试验,要达到1.1倍的也就是7700米的压力,通过检验之后,才能装到潜水器上。我们设计的时候是按照1.5倍安全 系数,到10500米的时候是不会坏的,但是作为安全规范,这个安全系数是不能去用的。

记者:“蛟龙”号对国家来说有哪些战略意义?

崔维成:中国有了这样一个深海调查的海洋装备,就能够对我们国家的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将来我们利用海洋资源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否则就不能贸然开采海洋资源。



100万的单次使用成本貌似不便宜,其实也还好,su27一个架次7,8吨油加其他的费用也要几十万,没钱啥也别想玩。
安全余量留得越足,越好!这个东西可马虎不得,希望全体科研战线上的工作者都的仔细可靠
现在国产化的指标只有TB才提?
HKC2010 发表于 2013-6-22 22:56
100万的单次使用成本貌似不便宜,其实也还好,su27一个架次7,8吨油加其他的费用也要几十万,没钱啥也别 ...
不知道支线客机,比如波音737级别的飞机飞一个架次要多少钱。。。
HKC2010 发表于 2013-6-22 22:56
100万的单次使用成本貌似不便宜,其实也还好,su27一个架次7,8吨油加其他的费用也要几十万,没钱啥也别 ...
战斗机平时训练加满油很少,一个架次训练几十万有点夸张了,10万左右吧。
高精尖的玩意都不便宜
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贵得多  这么小的一个玩意居然5亿。。

就是美帝也得掂量着的花吧

难道主要是密封件和钢材贵吧 里面的那些电子和自动化设备感觉应该不会太贵的

大国才玩的起。。。
也是高科技啊
justsos 发表于 2013-6-22 23:04
现在国产化的指标只有TB才提?
美帝军装都要求国产
jamesxeon 发表于 2013-6-22 23:26
美帝军装都要求国产
赫赫,不是这个意思...
这种级别的东西,有钱也买不到
5亿很便宜了。
研发费估计占大头了。
高科技都有点代价
好在还不算太贵
让霉地搞,怕得5亿美元了
如果我们自己不会做,问问米弟五亿美元一台会卖我们不
勃然大撸 发表于 2013-6-22 23:11
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贵得多  这么小的一个玩意居然5亿。。

就是美帝也得掂量着的花吧
这玩意5亿真心不贵,只是耐压壳是外购的真心让人不爽。。。
10年投入4.7亿吧。
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

这个说法比较准确
搞个4500米级的猴版,大批量生产的话,1亿能搞定吧。

让南海和东海的海底布满了这个。。。
现在国产化的指标只有TB才提?
堵某些人的嘴的,也给某些人的嘴提供点素材!
zero_hour 发表于 2013-6-23 00:48
这玩意5亿真心不贵,只是耐压壳是外购的真心让人不爽。。。
不止钛合金耐压壳是俄罗斯造的,其他很多很多部分都是国外产的,自产的部分只占很少一点。
真心不贵了, 高速公路都要多少钱一公里
勃然大撸 发表于 2013-6-22 23:11
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贵得多  这么小的一个玩意居然5亿。。

就是美帝也得掂量着的花吧
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13亿多,也不贵人均一块多。
再加个零都值
每次下潜要100W  算上维护补给人工什么的,其实也不贵
算上母船一起,可以重复使用,个人觉得不算贵。可以实现其他设备无法实现的功能,这才是最重要的,体现其价值的地方。
应该是整个系统和配套全部的钱吧
HKC2010 发表于 2013-6-22 22:56
100万的单次使用成本貌似不便宜,其实也还好,su27一个架次7,8吨油加其他的费用也要几十万,没钱啥也别 ...
长假,我喜欢的日剧
十年内包括外壳必然国产化没问题
HKC2010 发表于 2013-6-22 22:56
100万的单次使用成本貌似不便宜,其实也还好,su27一个架次7,8吨油加其他的费用也要几十万,没钱啥也别 ...
同济有个教授刚乘坐蛟龙做实验回来 顺带问下 木村旁边的是谁
这个100W的费用是怎么出来的,小白我觉得用不了这么多啊
勃然大撸 发表于 2013-6-22 23:11
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贵得多  这么小的一个玩意居然5亿。。

就是美帝也得掂量着的花吧
极端恶劣的环境,试验的第一号家伙,啥都要不计成本的做到极致,不贵才怪了。技术成熟后,以后做3000米内的应该会便宜下来。海底的资源丰富,这点成本以后连本带利的回来。
五亿不多,一架战斗机都得一两亿,这比战斗机高级多了
不多不多  卡马乔 税后还400多W欧元呢!貌似解聘后还要支付700W欧元的违约金
100万的单次使用成本貌似不便宜,其实也还好,su27一个架次7,8吨油加其他的费用也要几十万,没钱啥也别 ...
单次100万不少,不知是否包括母船的费用在内。
考虑到带动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论综合效应,这个价格非常超值。
战斗机平时训练加满油很少,一个架次训练几十万有点夸张了,10万左右吧。
呵呵。一点都不夸张。费用不只是油钱,很多方面的。还是现代战争不是一般国家玩得起的,特别是一些高技术装备,价格高的吓人。
scofield1121 发表于 2013-6-22 23:08
不知道支线客机,比如波音737级别的飞机飞一个架次要多少钱。。。
票价2000,100个人,也就20万
按照重量来算,真不便宜啊
大家算算,合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