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 97 米土隧道 学校在那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43:09
几年前,宜宾市兴文县石海镇中埂村的村民投工投劳,自己挖通了这条长97米,宽约3米,高2.7至4米的出村隧道。从那时起,这条黑漆漆、随时都有石头落下的隧道成了村里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
石埂村村文书余相才介绍,修建这条隧道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村民投工投劳,于1998年完工的,打通了村子与外界的唯一通道。
  隧道长97米,高约2.7至4米,宽约3米。隧道里没有路灯,偶尔会掉下落石,是一个毛坯隧道,因为完善设施需大量资金,所以至今没有得到完善。
几年前,宜宾市兴文县石海镇中埂村的村民投工投劳,自己挖通了这条长97米,宽约3米,高2.7至4米的出村隧道。从那时起,这条黑漆漆、随时都有石头落下的隧道成了村里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
石埂村村文书余相才介绍,修建这条隧道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村民投工投劳,于1998年完工的,打通了村子与外界的唯一通道。
  隧道长97米,高约2.7至4米,宽约3米。隧道里没有路灯,偶尔会掉下落石,是一个毛坯隧道,因为完善设施需大量资金,所以至今没有得到完善。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30604/104519.shtml
这个村子似乎有一个简陋的小学的啊
http://campus.eol.cn/xin_zhi_2043/20120907/t20120907_840465.shtml


乡村教师执教34年患癌离世 儿子接棒坚守讲台

人物简介
  李应志
  1971 年出生于宜宾市兴文县石海镇中埂村。1996年,从宜宾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兴文县任教。他的父亲李金和,一直在地处偏远山区的中埂村小学坚守执教34年,直到退休。2011年12月,李金和检查出患食道癌。2012年5月30日病逝。2010年,李应志子承父业,主动申请回到偏远的中埂村小学教学。在今年,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发起的“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教师”活动中,坚守偏远乡村执教的李金和和李应志父子成为了“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之一。
  宜宾市兴文县石海镇中埂村是一个地处偏远、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村子里住着100多户人家,有700多名村民,大多数是苗族。
  李应志和父亲李金和,是土生土长的兴文县石海镇中埂村人,他们父子两人都是中埂村小学的教师。李金和从师范学校毕业,本来是分到条件稍好的簸峡小学任教。后来,他主动申请到中埂村小学教书,这一教,就是34年,从他手里出来的学生,多不胜数。2011年12月,李金和检查出患食道癌,于2012年5月30日病逝。
  “我们村虽然偏远,但是已经出去好几个大学生了,有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今年,我们也有个学生考上了二本”。这些走出去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他父亲教过的,为此,李应志很自豪。

义无反顾接过父亲的粉笔扎根乡村
  中埂村小学因生源不足、交通不便等原因在2007年停办了,2010年因生源增加,兴文县教育主管部门又决定恢复。
  这时,李应志主动请缨,要求回到中埂村教学。他要接过父亲的粉笔,继续扎根在中埂村小学的三尺讲台。
  对于丈夫要回乡任教的决定,李应志的妻子杨明十分支持。杨明也是一名乡村教师,农村学生渴望上学的心情,她跟丈夫李应志一样,深有体会。“所以,从一开始他有这个想法,我就举双手赞成。这比在中心校上课辛苦,但是我觉得他的这种付出值得。”
  普通一天骑行半小时领营养餐
  早上7点,李应志从石海镇中心校领到中埂村小学33个学生的营养午餐后,骑着摩托车,开始往中埂村小学赶去。这是一段泥巴路,李应志要骑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如果赶上雨天,路上全是泥泞,又滑,很难走。到中埂村小学,就要花40多分钟。”李应志说,雨天骑车,他一路上必须得小心翼翼,但还是会粘上一腿的泥巴。
  夏天,天亮得早,孩子们上课时间也比较早。早上8:30,孩子们便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书本拿出来,准备上课了。班上最大的孩子已经有11岁了,最小的才7岁半。全部都在上二年级。“因为中埂村小学是隔年招生,所以班上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李应志说。
  中午12点,上午的四节课结束了。孩子们高高兴兴把书本收下去,李老师开始发放营养午餐。每人一瓶牛奶、一个鸡蛋、一个面包,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是孩子们的午餐时间,而李老师的午餐,要下午三点才能吃到,有时若放学得晚些,他要4点过才能回家吃午饭。“我也担心时间长了,对他的胃不好。但是他总说没关系。”杨明有些心疼地说。
  孩子们基础比较差,家长又不会辅导,李应志要求每个学生,放学后都留在教室里,把家庭作业做完,交给他检查修改好了,才能离校。所以,李应志会常常拖到很晚才能回家。
上课趣事苗乡也有双语教学
  全校33个学生中,有27个是苗族学生,平时在家里,他们都和父母用苗语交流,不少学生的汉语基础比较差。李应志上课,经常是苗汉双语结合,这样才能便于学生接受。
  有一次,到了下课时间,李应志对学生们说,“下课了。”当这句话说出去后,学生们并没有反应。这时他才意识到,可能是学生没听懂。于是,他用苗语说了一遍,大家这才高高兴兴地收拾书本,跑出教室玩耍。从此以后,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李应志每次表扬学生、鼓励学生,都是用汉语,还要求他们回家教父母说汉语。教得好的,都有奖励。随着学生们汉语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逐步上升。在今年上半年的期末考试中,有的学生语数两门科目还考了90多分,“一点都不比中心校的学生差。”
  李应志说,他采取双语教学也是受到父亲影响。“我们村里很多人的汉语名字,都是我爸爸取的。他们小时候,在家都是用自己的小名,没有汉语名字。到学校上学后,父亲就根据他们的辈分,挨个给他们取了个汉语名字。”
  “语文、数学、社会、音乐、体育、美术,这些课程都有,全部是我一个人教。”他把自己全部心思都花在了中埂村小学33个学生娃娃身上,一个人顶几个。“每天备课都要备3个多小时。”
  李应志还记得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音乐课,是教唱《国歌》。没有风琴可以弹唱,没有电视、影碟机可以播放音乐,学生们的音乐课,就是简单地学唱歌。站在学校的小操场上,对着大山唱歌,听着回声,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
  老师心愿一个学生也不能少
  有一年开学,李应志发现班上的学生少了几名,便马上下乡,挨个到学生家里家访,了解情况。李应志说,他永远也忘不了学生充满渴望的眼神。“当时我看到有些学生家里,真的是连一分钱也拿不出来,又看到娃娃眼睛里那种渴望读书的眼神,我心里很难过。”于是,李应志从自己不算太高的工资中,抽出了钱,给这些孩子交上了书本费。那一学期,班上的学生,一个都没有少。
  “学生中大部分没上过幼儿园,没接受过正规的启蒙教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应志又向村里申请,招聘一名老师。在村里办个幼儿园。2010年春期开学时,在中埂村小学的旁边,中埂村幼儿园顺利开园。“刚开始只有20多个学生,每个娃娃每学期交300元,包括保险费、书本费、糖果费等,还有老师的工资。”李应志说,幼儿园自负盈亏,每学期每个娃娃300块的学费不够日常开销。办了一学期后,幼儿园的老师有些不想干了。这时,李应志又跑到她家里,极力劝说,在来来回回好几趟之后,幼儿园老师终于同意继续办园。李应志和中埂村村主任心里悬着的石头,才又放下了。
收获快乐过年受邀到家做客
  学生的家长都很感激李应志,每逢过年过节,李应志总是家长们争相邀请的座上客。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会想到让孩子给老师带一点过去。快过年了,中埂村家家户户都会杀过年猪,他们都会邀请李应志一家去家里喝年猪汤,也总是把一头猪身上最好的肉割下来,送给全村人都尊敬的李应志老师。“我们村就这一个老师,他就是娃娃些的希望。两个李老师的好,怎么都说不完。我们不对他好,还对哪个好嘛。”一个村民笑着说。
  李应志说,他还年轻,在中埂村小学任教,他会一直坚守下去,就像他父亲李金和一样,在三尺讲台上燃烧自己,直到最后一刻。


另外一个关于该村的调查报告,与上面宣传的乡村老师的事迹可以相互对照.
http://bbs.ybxww.com/thread-43106-1-1.html
大山的叹息——走进中埂 助学调查报告
宜宾春苗助学网、兴文点水网络、灿烂蒙爱心公社兴文县石海镇中埂村助学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文子、纳兰初见、Viva、涛声衣旧、山之子、石林相馆007、目夜、清风无影、貌如①花、赵彬、盛磊、苏晓英、SOLO琴师 、易四哥、以文化之、韩笑容、蒋刚等10余人
一、中埂村概况
1.中埂村位于四川省兴文县石海镇,海拔高度约700—1100米,该村东隔笔架山脉,阻断与兴文石海的联系,山民从村里到最近的集市—石海镇兴晏街村,最近人家也要步行至少6公里以上;南隔得鼓山、老鹰岩与鱼米之乡大坝相望;西面与贫瘠落后的小寨相邻,但就是要走到小寨,最近的小路,也需要穿越崎岖的山路6公里以上;北面即是耸入云端的大山,土地极其贫瘠,耕种土地坡度都在60度以上,陡峭的山岭直泻木浪沟底。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00多人,74%是苗族,居住着李、陶、杨、余、熊几姓人。全村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上,人口分散,村落不集中,土质多为松散的页岩,容易引发塌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中埂当地无特产,无经济作物产出,据当地村干部介绍,村民2009年度人均年收入为780元/年,在调查组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的中青年多数在兴文县境内务工,务工场所多为煤矿或者农忙时零工,家庭年收入大致为3000—4000元/年。
二、中埂村失学儿童调查报告
中埂村原有一所村小,在村小有两位老师任教(其中一位正式老师,一位代课老师),学校开设4个年级,年龄小的孩子在村小读完小学四年级,再转到山外上学。2007年由于老教师退体,代课老师远嫁他乡,没有老师愿意到村小教学,2009年,中埂村小被石海镇中心校撤销合并。
现在在中埂村,一共有6—14岁适龄儿童140余人,在外就读学生100名,多数在兴晏小学或者沙坝的平寨小学就读,两地离中埂村需步行山路6公里以上,行走时间在1个半小时以上,远的超过2个半小时,一般早上5点多孩子们就必须在崎岖、湿滑的山路上开始踏上求学之路。在冬季期间,孩子们需要准备火把照亮进行上学,而在天黑以后,孩子们还在学校返家的路上。在外求学的孩子中,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家长给些零用钱,中午可以买些东西吃,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只能饿到放学回来以后再吃。
中埂村地质结构多为松散的页岩,在暴雨情况下容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孩子们的求学过程中人身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中埂村适龄儿童中大约30余人为失学状态,其中部分年龄在10岁左右尚未上学。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未能就学的孩子主要有2个原因:1、就学路途遥远,而且道路险阻,孩子年幼,家长不放心;2、家庭贫困,孩子就学除了资料费和保险费以外,还有每天的生活费用,但就是这不多的生活费,对于这些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能轻松解决的问题。
三、中埂村教学解决方案。(建议)
恢复村小、落实师资、减免费用、实现资助。
根据在中埂村几个组的实际调查结果以及与村民、村委会成员的座谈中得出结论,恢复中埂村村小,是解决中埂村孩子上学难,没学上的最佳办法。
1、恢复村小。中埂村村委会将中埂村适龄儿童情况统计造册,并由村委会向兴文县石海镇党委政府以及向兴文县教育局书面汇报,请求恢复中埂村村小,并报请石海镇中心校向中埂村小委派授课老师。
2、经过讨论,恢复的中梗村小暂时开设一个年级(一年级),招收中埂村所有6岁半以上未就学的适龄儿童。
3、各爱心公益组织为中埂村贫困失学儿童解决书本费、资料费、保险费等实际问题(孩子们只需要上学,不需要为任何上学产生的费用担心)。
4、在外就读的中埂村学生,暂时仍然在外就读,各爱心组织将联系爱心人士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扶助。

四、中埂村贫困学生调查资料汇总
本次助学调查,一共调查了贫困家庭15个,义务制教育适龄儿童30人。
(一)余相成家庭
家庭情况:余相成,苗族42岁,现在家庭人口4人,余相成小时候被火烧伤右手,没有医好,带残疾,做不了重农活,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妻子黄贵芬37岁,三年前离家出走未归。大儿子余健红14岁,在兴文县石林二小读初二,中午吃一餐饭,3元钱,现在由爷爷给予。两个双胞胎女儿7岁,大双余飞红,小双余秋红,下学期即将读小学一年级。
住房情况:分家所得木草结构住房一间,已经垮了,不能住人,现在寄住在兄弟家(兄弟外出务工了),兄弟家也是危房。今年政府补助部份资金,他自己再筹集些钱,准备新修三间住房,现在已经挖好地基。
家庭收入:土地请人种收,一年能收1000斤玉米,没有享受低保,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生活极其困难,我们走进屋里的感觉是相当的空旷,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妻子黄贵芬多年前生病,慢性肾炎,借款6000余元医治,未治好,三年前离家未归,目前借款没有能力偿还。

其余部分不拷贝了,可以在链接里面查看

另外一个关于该村的调查报告,与上面宣传的乡村老师的事迹可以相互对照.
http://bbs.ybxww.com/thread-43106-1-1.html
大山的叹息——走进中埂 助学调查报告
宜宾春苗助学网、兴文点水网络、灿烂蒙爱心公社兴文县石海镇中埂村助学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文子、纳兰初见、Viva、涛声衣旧、山之子、石林相馆007、目夜、清风无影、貌如①花、赵彬、盛磊、苏晓英、SOLO琴师 、易四哥、以文化之、韩笑容、蒋刚等10余人
一、中埂村概况
1.中埂村位于四川省兴文县石海镇,海拔高度约700—1100米,该村东隔笔架山脉,阻断与兴文石海的联系,山民从村里到最近的集市—石海镇兴晏街村,最近人家也要步行至少6公里以上;南隔得鼓山、老鹰岩与鱼米之乡大坝相望;西面与贫瘠落后的小寨相邻,但就是要走到小寨,最近的小路,也需要穿越崎岖的山路6公里以上;北面即是耸入云端的大山,土地极其贫瘠,耕种土地坡度都在60度以上,陡峭的山岭直泻木浪沟底。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00多人,74%是苗族,居住着李、陶、杨、余、熊几姓人。全村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上,人口分散,村落不集中,土质多为松散的页岩,容易引发塌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中埂当地无特产,无经济作物产出,据当地村干部介绍,村民2009年度人均年收入为780元/年,在调查组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的中青年多数在兴文县境内务工,务工场所多为煤矿或者农忙时零工,家庭年收入大致为3000—4000元/年。
二、中埂村失学儿童调查报告
中埂村原有一所村小,在村小有两位老师任教(其中一位正式老师,一位代课老师),学校开设4个年级,年龄小的孩子在村小读完小学四年级,再转到山外上学。2007年由于老教师退体,代课老师远嫁他乡,没有老师愿意到村小教学,2009年,中埂村小被石海镇中心校撤销合并。
现在在中埂村,一共有6—14岁适龄儿童140余人,在外就读学生100名,多数在兴晏小学或者沙坝的平寨小学就读,两地离中埂村需步行山路6公里以上,行走时间在1个半小时以上,远的超过2个半小时,一般早上5点多孩子们就必须在崎岖、湿滑的山路上开始踏上求学之路。在冬季期间,孩子们需要准备火把照亮进行上学,而在天黑以后,孩子们还在学校返家的路上。在外求学的孩子中,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家长给些零用钱,中午可以买些东西吃,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只能饿到放学回来以后再吃。
中埂村地质结构多为松散的页岩,在暴雨情况下容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孩子们的求学过程中人身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中埂村适龄儿童中大约30余人为失学状态,其中部分年龄在10岁左右尚未上学。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未能就学的孩子主要有2个原因:1、就学路途遥远,而且道路险阻,孩子年幼,家长不放心;2、家庭贫困,孩子就学除了资料费和保险费以外,还有每天的生活费用,但就是这不多的生活费,对于这些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能轻松解决的问题。
三、中埂村教学解决方案。(建议)
恢复村小、落实师资、减免费用、实现资助。
根据在中埂村几个组的实际调查结果以及与村民、村委会成员的座谈中得出结论,恢复中埂村村小,是解决中埂村孩子上学难,没学上的最佳办法。
1、恢复村小。中埂村村委会将中埂村适龄儿童情况统计造册,并由村委会向兴文县石海镇党委政府以及向兴文县教育局书面汇报,请求恢复中埂村村小,并报请石海镇中心校向中埂村小委派授课老师。
2、经过讨论,恢复的中梗村小暂时开设一个年级(一年级),招收中埂村所有6岁半以上未就学的适龄儿童。
3、各爱心公益组织为中埂村贫困失学儿童解决书本费、资料费、保险费等实际问题(孩子们只需要上学,不需要为任何上学产生的费用担心)。
4、在外就读的中埂村学生,暂时仍然在外就读,各爱心组织将联系爱心人士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扶助。

四、中埂村贫困学生调查资料汇总
本次助学调查,一共调查了贫困家庭15个,义务制教育适龄儿童30人。
(一)余相成家庭
家庭情况:余相成,苗族42岁,现在家庭人口4人,余相成小时候被火烧伤右手,没有医好,带残疾,做不了重农活,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妻子黄贵芬37岁,三年前离家出走未归。大儿子余健红14岁,在兴文县石林二小读初二,中午吃一餐饭,3元钱,现在由爷爷给予。两个双胞胎女儿7岁,大双余飞红,小双余秋红,下学期即将读小学一年级。
住房情况:分家所得木草结构住房一间,已经垮了,不能住人,现在寄住在兄弟家(兄弟外出务工了),兄弟家也是危房。今年政府补助部份资金,他自己再筹集些钱,准备新修三间住房,现在已经挖好地基。
家庭收入:土地请人种收,一年能收1000斤玉米,没有享受低保,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生活极其困难,我们走进屋里的感觉是相当的空旷,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妻子黄贵芬多年前生病,慢性肾炎,借款6000余元医治,未治好,三年前离家未归,目前借款没有能力偿还。

其余部分不拷贝了,可以在链接里面查看
看着心酸呐。
难以想象,唯一的通路?以前村子没有出去的路?
兴文县划拨200万 修缮“土隧道”

昨日,本报报道了《穿越97米土隧道 学校在那头》,讲述了宜宾市兴文县石海镇中埂村近百名学生摸黑穿越毛坯隧道上学的故事,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让家长揪心,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关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转发了此新闻。
  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宜宾市兴文县政府获悉,兴文县已确定划拨200万元用于隧道的修缮工作。
村民们打隧道的地方名叫银方山,隧道名叫“白刀岭”。
  “白刀岭隧道没有修通以前,村民出行,孩子每天上学要翻银方山,比直接走隧道要多花近1个小时。”当地村民说,银方山上的山路“陡、险、窄、滑”,陡石梯(小地名)是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山路,下面是万丈深渊,有的山路狭窄得只能挤下一条腿,遇上下雨得手脚并用,村民翻越银方山经常受伤,也有村民被夺走生命。
  村民李大姐说,因为交通不便,到集市上买块砖瓦,都需要翻越银方山才能到达最近的兴晏集镇。“有一次,一个村民家中有大肥猪出栏,只得请来6个壮汉抬着肥猪翻山越岭,才送到集市上交易,挣的钱开支人工费就花了很大一部分。”村民们说,银方山山高路远,道路陡峭狭窄,马匹无法行走,村民运送农产品到集市,或在集市购买物品转运回家,都必须依靠人力来完成。
苦:20人不分昼夜两班倒
  建隧道是1997年。当年担任隧道建设的组长陶正方说,石海镇当地政府向县上汇报申请开工建设隧道后,兴文县划拨协调资金近10万元,村民集资1万余元,隧道于1997年正式动工建设。
  “县上组织勘测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开工,不分昼夜地工作。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我们召集了20名曾下井干过活的村民,经过集中培训开始挖隧道。”陶正方说,为了尽快把隧道打通,我们20个人分成两组,一组白天工作,一组晚上工作,实行倒班制度,每班工作8个小时。虽然是无偿干活,但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按时上班,认真干活。
  参加修建隧道的余相才告诉记者,为了加快进度,他们购买了一台柴油空压机,向当地企业借来了铁轨和矿车转运石土。“那个时候真的非常辛苦,回到家里又饿又累,整个人感觉都瘫了一样。”
险:巨石差点砸死两人
  陶正方与余相才在修建隧道时,也有死里逃生的经历。隧道刚开工建设时的一天中午,村民都回家休息了,陶正方与余相才调试机器正往外走,突然见顶部有小石子脱落,他俩先是一惊,然后一个箭步冲出洞口,瞬间,一块0.6米厚、直径约6米的石头从约4米高的洞顶掉了下来,看着眼前的情景,两人心跳立即加快,出了一身冷汗。
记者亲历
一进隧道 瞬间“失明”
  昨日早上6点多,记者出发,出门晚一些,见到了许多同去兴堰上学的孩子们。上初二的小梅告诉记者,每天上学她都会与几位同学一同前行,经过隧道的时候时常会手拉着手迅速通行。“上学路很难走,踩在碎石子上脚底板很疼,隧道很黑,但与同学一起经过就不害怕了。”小梅说。
  早上7点左右,记者与近10名学生一同来到隧道前,他们不约而同一起拉起小手,走进隧道。隧道靠近中埂村一端的洞口,比另一端洞口要小许多,洞口周围长满了绿色植物。从洞口走进隧道,顿时感到眼前一抹黑,好似眼睛瞬间失明了。学生们貌似看得见洞中的道路一样,直直地往前走“你们看得见呀,怎么走这么快呢”“我们都熟悉路况,所以可以很顺利通过隧道。”学生们齐声回答。越往隧道里走,一股凉气浸透全身,记者赶紧拿出手电筒,把身边环境都扫描了一番。
  隧道不是很宽,中间的石头被车子碾压得平整,隧道两边堆积了一些不平整的石块。隧道的两边壁上和顶部,石头被敲打得不规则,凹凸不平。刚走进隧道一两分钟,就能微弱看到对面隧道口子照射进来的光亮,离另一端的隧道口子还有10米左右的时候,他们一起欢呼着跑出了隧道。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30605/104880.shtml
学校,老师和学生多么的弱势呀。
可以考虑安装光导纤维照明系统。
让部队去修正一下
frv400 发表于 2013-6-5 17:20
可以考虑安装光导纤维照明系统。
是无源的吗?自发光还是受激发光?
无源的,聚焦太阳光。网上有卖的。
frv400 发表于 2013-6-6 02:09
无源的,聚焦太阳光。网上有卖的。
不贵的话,GDH们应该捐点嘛
无道可道 发表于 2013-6-6 05:52
不贵的话,GDH们应该捐点嘛
光纤式阳光导入器
www.  sirasun.  com/product2.asp?classid=31
看过CCAV2套介绍过一个山区小学学校学生要翻越一座悬崖陡壁耗时2-3小时才能到学校的新闻,觉得也很揪心
只要人不懒,自己动手改变现状,就应大力支持
frv400 发表于 2013-6-5 17:20
可以考虑安装光导纤维照明系统。
很适用啊,无需电源。直接利用自然光。成本怎么样,需要维护吗?
为什么想起了美墨边境的土隧道
mmgm 发表于 2013-6-21 12:43
很适用啊,无需电源。直接利用自然光。成本怎么样,需要维护吗?
一次性投资,村民如果知道这个东西很贵,很重要,即使不懂怎么操作怎么维护,只要他们自觉保护好这些设施,不去破坏就行了。
mmgm 发表于 2013-6-21 12:43
很适用啊,无需电源。直接利用自然光。成本怎么样,需要维护吗?
97米,每隔5米一个10W的LED,也才200W,加上太阳能+风能发电机+电池,成本不超过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