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干将陈阿大的劣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11:43
陈阿大,男,1942年5月生,原籍浙江省绍兴县陶南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靠打砸抢起家的帮派分子,是王洪文的“小兄弟”和“五虎将”之一。1976年10月之后,陈阿大同“四人帮”在上海的亲信一起,被中央隔离审查,后来又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9/107423/145702/9822315.html
陈阿大跟“上体司”的“胡司令”结识之后,意气相投,成了莫逆之交。陈阿大向“胡司令”学习,在良工阀门厂居然搞了个“良体司”。据1977年11月20日上海《文汇报》披露:

  这个“良体司”名义上叫“维护社会治安,捉流氓阿飞”,实际上是破坏社会治安,进行流氓阿飞犯罪活动。他们把一些无辜的群众抓进“良体司”,施行惨无人道的摧残与折磨。陈阿大指使一帮人,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刑罚,什么“翻跟斗”、“倒着爬”、“吃耳光”、“打大板”、“挨皮鞭”,等等。他们先叫被打的人在一段十米长的煤渣路上翻跟斗,来回数十次,弄得人精疲力尽,再拖到房间里用木棍打,皮鞭抽,一面打,一面还要被打的人自己计数,数错了要重新打起。有时还叫被害人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打轻了不行,打得声音不响也不行,一定要打得又红又肿,方才罢休。有时叫受害者相互对打,看谁打得重,好让他们这一伙法西斯棍徒“开心开心”。更为恶劣的是,他们把马路上的女青年任意拖来,剥去衣服,无耻地加以污辱,残酷毒打。陈阿大还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进行阶级报复。良工阀门厂有个同志,写了一张《谨防毒蛇出洞》的大字报,揭了陈阿大一伙的老底。陈阿大怀恨在心,捏造罪名,把这个同志打成“反革命”,非法抄了他的家,并把他关进“良体司”,用棍棒轮番抽打,把被打者发出的惨叫声,用录音机录下来,放给受害者的家属听,逼迫家属要受害者承认他们所捏造的“罪名”。周围居民听到这种声音,都愤慨地说:这是良工阀门厂的“白公馆”“渣滓洞”。……陈阿大,男,1942年5月生,原籍浙江省绍兴县陶南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靠打砸抢起家的帮派分子,是王洪文的“小兄弟”和“五虎将”之一。1976年10月之后,陈阿大同“四人帮”在上海的亲信一起,被中央隔离审查,后来又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9/107423/145702/9822315.html
陈阿大跟“上体司”的“胡司令”结识之后,意气相投,成了莫逆之交。陈阿大向“胡司令”学习,在良工阀门厂居然搞了个“良体司”。据1977年11月20日上海《文汇报》披露:

  这个“良体司”名义上叫“维护社会治安,捉流氓阿飞”,实际上是破坏社会治安,进行流氓阿飞犯罪活动。他们把一些无辜的群众抓进“良体司”,施行惨无人道的摧残与折磨。陈阿大指使一帮人,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刑罚,什么“翻跟斗”、“倒着爬”、“吃耳光”、“打大板”、“挨皮鞭”,等等。他们先叫被打的人在一段十米长的煤渣路上翻跟斗,来回数十次,弄得人精疲力尽,再拖到房间里用木棍打,皮鞭抽,一面打,一面还要被打的人自己计数,数错了要重新打起。有时还叫被害人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打轻了不行,打得声音不响也不行,一定要打得又红又肿,方才罢休。有时叫受害者相互对打,看谁打得重,好让他们这一伙法西斯棍徒“开心开心”。更为恶劣的是,他们把马路上的女青年任意拖来,剥去衣服,无耻地加以污辱,残酷毒打。陈阿大还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进行阶级报复。良工阀门厂有个同志,写了一张《谨防毒蛇出洞》的大字报,揭了陈阿大一伙的老底。陈阿大怀恨在心,捏造罪名,把这个同志打成“反革命”,非法抄了他的家,并把他关进“良体司”,用棍棒轮番抽打,把被打者发出的惨叫声,用录音机录下来,放给受害者的家属听,逼迫家属要受害者承认他们所捏造的“罪名”。周围居民听到这种声音,都愤慨地说:这是良工阀门厂的“白公馆”“渣滓洞”。……
翻这个没意思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这种材料,即使真实,也只能当作垃圾扔掉。因为带着强烈的主观偏见和目的性。
http://cd.qq.com/a/20090810/002599.htm

“文革”一开始,陈阿大就成了厂里活跃的人物,成了一车间的造反派的头儿。他手下的“造反兵”,最初才几个,后来十几个、几十个,以至发展到一百多个。

  阿大扯起“造反”的旗号,用他的“名言”来说,那就是:“胆大好做官”,“这一回,造反有窜头。”

  “窜头”,上海的土话,也就是“奔头”。

  陈阿大成了上海滩的“老造反”之一。

  “工总司”开筹备会时,他就是七个筹委之一。

  “安亭事件”中,他和潘国平、戴祖祥一起,跳上了第一趟列车,奔到南京才被截住。

  他成了“良工革命造反兵团”的头头。

  陈阿大成了王洪文的“亲密战友”。他的“名言”是:“王洪文跟牢张春桥,我们跟牢王洪文!”“啥人反对王洪文,我伲就叫伊尝尝味道!”

  “文革”是一场闹剧。作为闹剧舞台上的一员“闹将”,陈阿大冲冲杀杀,打打闹闹,觉得“有劲”极了。在上海,哪里有武斗,哪里便有陈阿大。

  自从陈阿大成为“工总司”的常委,他对于武斗就更加起劲了。他打一个电话,可以调来几十辆卡车、上千造反队员。他说:“这比下象棋、下陆军棋有劲多了!”

  在砸“联司”的时候,陈阿大又说了一句“名言”:“把上海钢铁厂火红的钢锭运来,把‘联司’烤成面包干!”

  陈阿大依然保持他“喜剧”演员的本色,在那“严肃”的“文化大革命”中,陈阿大常常闹出一些令人捧腹的笑话,为此博得了“陈阿憨”的雅号。

  良工阀门厂要造个新食堂,设计人员向他汇报说:“新食堂是长方形的。”陈阿大眉头一皱道:“什么长方形?”设计人员连忙打开图纸给他看,不懂“长方形”的他发火了:“什么图纸,我不懂,你们不要用技术压人!”

  在讨论马列著作的会上,心不在焉的陈阿大听见别人在谈列宁的外交政策,他忽地冒出一句:“列宁跟袁世凯也建立外交关系哩!”有人很客气地向他指出:“‘十月革命’在1917年才发生,袁世凯在1916年已经去世,袁世凯与列宁‘碰勿着’!”陈阿大当时说不出话来,却记在心里,过了几天,又开学习会了。陈阿大板起面孔,像考官似的问那人:“你说说,马克思哪年生的?哪年死的?恩格斯哪年生的?哪年死的?”那架势,就跟他输了棋非要赢一盘一模一样。

  当了“官”之后,种种场合,人们要他作“指示”。他的发言稿,总是要别人代为捉刀。有一回,同济大学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大会”,要陈阿大讲话。陈阿大拿起发言稿,一句一句吃力地念下去。念着念着,忽然冒出了什么“大干加巧干三十五天”之类与“活学活用”毫不相干的话,令人莫名其妙。后来,人们才知道,陈阿大有两份发言稿,另一份也是别人起草的,是在厂里讲话用的。这两份发言稿弄混了,有一页厂里讲话用的稿纸不知怎么搞的,混入“活学活用”讲话稿。陈阿大居然照念不误!
yangglemu 发表于 2013-6-2 21:15
翻这个没意思
恩,研究一下WG的伟大意义才有意思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3-6-2 22:01
这种材料,即使真实,也只能当作垃圾扔掉。因为带着强烈的主观偏见和目的性。
真实的,但有强烈的主观偏见

表示看不懂
恩,研究一下WG的伟大意义才有意思
其实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战斧同志赞同吗?
其实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战斧同志赞同吗?
没看懂你指的是什么,请明示
其实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战斧同志赞同吗?
没看懂你指的是什么,请明示
没看懂你指的是什么,请明示
呃……
引用你针对革文说过的话而已,当然这是细枝末叶,不提也罢。


这玩艺儿,如今上某网站,实名揭露的比这火爆

这玩艺儿,如今上某网站,实名揭露的比这火爆
真实的,但有强烈的主观偏见

表示看不懂
以你理解能力,的确有可能看不懂。
因为这种材料毫无说服力。比如说,陈阿大侮辱女青年这一段,你总得说明时间、地点、人物,受害者姓名身份,有无证据证言证人等。啥都没有,与信口开河、莫须有,有啥区别?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3-6-3 09:03
以你理解能力,的确有可能看不懂。
因为这种材料毫无说服力。比如说,陈阿大侮辱女青年这一段,你总得说 ...
即使是”真实的“,也带有强烈的主观偏见

这话是刚谁说的?以你的记性如果记不住了,就回头翻一翻
  文--革时荒唐事何其多,父亲一位师傅因为对着单位发的汽水大发感慨“正好”被书记看到,就被用来到处忆苦思甜一路提拔到处级干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
网络果然是开放的,从IQ零蛋到IQ250都可以上网了
这名字真有特色,一听就是上海和周边地区的人。现在那里这样取名的不多了吧?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3-6-3 09:51
网络果然是开放的,从IQ零蛋到IQ250都可以上网了

深表赞同
这种人在嗡嗡绝对的武斗干将啊。
不需要任何证据,捕风捉影,凭感觉办事即可。
武斗英雄”、“造反大将”:“安亭事件”有他,“《解放日报》事件”有他,主张把1967年1月6日“彻底打倒上海市委”大会从文化广场改到人民广场的是他,这年7月31日在泰安路抓“支联站”头头有他,8月4日砸“联司”时从中华造船厂调三艘登陆艇、巡逻艇封锁黄浦江、切断“联司”水上退路的是他,这年10月调动大批人马集中西郊、图谋围攻上海青浦县反对派的也是他……
  陈阿大为什么迟迟不写入党申请书呢?

  原来,这位“陈阿憨”不知道入党要写申请书!

  “调查组”自然不便直接对陈阿大进行“启发”,他们连忙向“市革会”汇报。

  于是,“市革会”一位“常委”出面,找陈阿大“聊聊”,给他指点迷津。

  陈阿大恍然大悟,连忙在1968年10月10日写了入党申请报告。

  “调查组”收到陈阿大的报告,如获至宝,以异乎寻常的“加速度”办理。

  才九天——1968年10月19日,良工阀门厂的中共核心小组(在“文革”中,原厂党委已被“砸烂”,新建党的核心小组)在精工车间召开中共党支部大会,讨论陈阿大入党。

  非同小可,“市革会”的常委王秀珍、黄涛亲自出席这么个小小的支部会议。

  讨论陈阿大的党支部会议,一时成了为陈阿大评功摆好的会议。

  党支部宣读关于陈阿大的调查资料,称赞陈阿大“进厂后一贯突出政治,与阶级敌人进行斗争”,“担任工总司常委、市革会工交组负责人后,坚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坚持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勇于承担最困难最艰险的任务”,“保持工人阶级本色”……如此这般,归根结底,是因为陈阿大“学习毛泽东思想好”。

  王秀珍与陈阿大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又把陈阿大着着实实地称赞了一番:“阿大路线斗争觉悟高”,“阿大勇挑革命重担”,“阿大立场坚定,态度鲜明”,“阿大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最令人作呕的是那个黄涛。此人是马天水式的“老干部”,获得“解放”后,成为“市革会”工交组的第一把手(陈阿大为第二把手)。此刻,他扳着手指头,一口气说了陈阿大的“十个好”!诸如“有水平”、“觉悟高”、“是老干部的学习榜样”等等。

  陈阿大的入党介绍人程箴坤、蒋阿青也发了言。

  就这样,陈阿大被“突击入党”!

  张春桥的笔,在上海九大代表名单上,写了“陈阿大”三个字。
 陈阿大不愧为一位“喜剧”演员,到了1969年,中共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在审查代表资格时,忽然发觉陈阿大竟未填写过“入党志愿书”!

  须知,按照中共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必须个别履行入党手续,有正式党员二人介绍,填写入党志愿书,经支部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由支部大会通过和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写入党申请报告和填写入党志愿书,都是入党必不可缺的手续。

  无奈,陈阿大只得在已经入党之后,再填写“入党志愿书”!

  他匆匆忙忙填毕。由于支部大会早已开过,志愿书上的“入党介绍人意见”、“党支部大会通过吸收申请人入党的决议”、“上级党组织审批意见”三个栏目便空在那里,没有补写。直至粉碎“四人帮”后,陈阿大被开除出党时,他当年的“入党志愿书”上这三个栏目仍是空白!陈阿大的“入党志愿书”,成了一份没有入党介绍人、没有支部同意、没有上级批准的没有填完的表格——这在成千上万的中共党员中是极为罕见的!

  更稀奇的是,陈阿大的“入党志愿书”一式三份,最初的一份是别人代填的!然后,陈阿大照抄,填了另两份。这三份“入党志愿书”,他居然没有交给党组织,一直塞在自己的抽斗里。直至他锒铛入狱,这三份“入党志愿书”才被公安人员从他的抽斗中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