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厉以宁“顶住互联网”高论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57:44
<P>厉以宁“顶住互联网”高论背后 </P>
<P>转贴自:人民网 作者:网友:邵道生

厉以宁“顶住互联网”高论背后

  ——再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在人代会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号召经济学家要有勇气顶住“互联网的压力”,其“高论”在当今社会舆论传播中又引起不大不小的“时评”热。不过,依我看,这些时评文章大体上是“就事论事”性,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厉以宁“高论”之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厉以宁对“互联网”如此不满、如此反感?为什么让中国的经济学家都要能顶住“互联网的压力”?我们的“互联网”究竟对中国的经济学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压力”?我们的“互联网”究竟怎么啦?


  其实,平心静气地说,只要不抱任何偏见,那么,你就一定能认识到“互联网”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你就一定会对这种全新的、生动的、活泼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参政形式”,持一种正面的肯定。中国的最高层领导已经不止一次地表达他们对“互联网”的重视,对“网民”的“敬意”。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开场白中就说: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很多网民知道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

  然而,厉以宁的态度就完全与此相反,提出要有勇气顶住“互联网的压力”之“高论”,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互联网”的反感。什么原因?我看是因为在前一二年的政治生活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以特有的方式全方位地、多层次地参与了社会中的一切变革,它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狠狠地批判了一些像厉以宁、张维迎这样“主流经济学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可以这么毫不夸张地说,由于千万网民直接参与了这场“口诛笔伐”,已经开始“动摇”“主流经济学家”过去独霸社会“话语权”的不正常局面,人们已经开始“感觉”到像厉以宁、张维迎这样“主流经济学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作用,而且像国资委这样的高层机构从“互联网”千万计网民的呐喊疾呼声中已经调整、并正在制订一系列新的适合国情的国企改革政策……


  这就是厉先生为什么对“互联网”持如此反感态度之“根”,这就是为什么他要让中国的经济学家都顶住“互联网的压力”之“因”,正因为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对“互联网”产生的“巨大压力”不仅感到不耐烦了,而且感到受不了了,所以这个被人称为“泰斗级的经济学家”就主动走上了前台,“号召”中国所有的经济学家要“顶住”这个“互联网的压力”。


  想想也有点窝囊。二三十年来“话语权”(“说话权”、“解释权”和“发表权”)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主流经济学家”之“自由意志”之表达从来就没有受过什么阻抑,一些地方父母官对自己那套以卖光国有企业的、不顾“4050代3000万职工死活”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的“改革观”,真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从来就不打什么折扣,走到哪里都是喝香的、吃辣的,前呼后拥的,口袋里呢,因为有众多大富豪们“支付”的高额讲课费、咨询费,因而总是满满的,从来就体验不到数千万“下岗工人”的“生存危机”……所以他们的“自我感觉”就非常良好,因此他们就“非常珍惜”几十年来一直享有的(独占的)“话语权”。说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话语权”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然而,这个在近几年来突然冒出来的“互联网”,居然在“太岁”头上“动了土”,居然一点都不买这些“主流经济学家”的帐,居然所有的网站都站在“平民层”立场上为“弱势群体”的利益大声疾呼起来,居然直呼其名地对厉以宁、张维迎这样的“尊者”口诛笔伐起来,居然还能形成巨大的声势引起中国最高层的高度重视,居然中国现阶段的改革正向几千万“平民层网民”(而不是“富豪阶层”)希望的方向发展,居然……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怎么来看“互联网的压力”呢?我看,若是将近几年来的“互联网的压力”作一个最最抽象的“概括”,那就是它是一种为“3000万下岗工人”呐喊后形成的“压力”,是为“4000万三无农民”呐喊后形成的“压力”,除了像厉以宁、张维迎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之外,我想,这是任何社会都不能无视的。现在我们不是大力提倡“和谐社会”吗?如果不努力消除形成“3000万下岗工人”和“4000万三无农民”的因素,那么,这个“和谐社会”就是空的。幸好,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在为消除这种“不和谐的因素”在努力着,我们的社会正在大踏步地向“和谐社会”迈进。


  我并不想神化“互联网”,我也不想掩盖“互联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想提醒厉以宁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你们不是最最重视“大方向”吗?为什么一涉及到你们的“经济发展观”就表示怀疑,就要求“顶住”呢?这不是有点莫名其妙吗?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投时间内平面媒体的“话语权”就是掌握在像厉以宁、张维迎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手中,根本听不到对厉以宁、张维迎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的不同意见、批判意见,“独尊厉张学”的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个民主社会应该有的……


  其实,谁也没法阻止的“互联网”。“平民层”虽然只是分享到了一小部分厉以宁、张维迎这样“新自由主义经济派”长期以来一直享受到的“话语权”,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就受不了了,就要号召整个经济学家“顶住”……幸喜地,正是由于“互联网民主”的兴起,不仅是在“互联网”上而且在平面媒体上批判厉以宁张维迎等“新自由主义经济观”的声音也逐渐多了起来,我想,过了一段时间后是不是我们的厉大教授又要号召经济学家们为顶住“平面媒体的压力”而大声疾呼了呢?!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20639&amp;typeid=41</P><P>厉以宁“顶住互联网”高论背后 </P>
<P>转贴自:人民网 作者:网友:邵道生

厉以宁“顶住互联网”高论背后

  ——再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在人代会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号召经济学家要有勇气顶住“互联网的压力”,其“高论”在当今社会舆论传播中又引起不大不小的“时评”热。不过,依我看,这些时评文章大体上是“就事论事”性,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厉以宁“高论”之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厉以宁对“互联网”如此不满、如此反感?为什么让中国的经济学家都要能顶住“互联网的压力”?我们的“互联网”究竟对中国的经济学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压力”?我们的“互联网”究竟怎么啦?


  其实,平心静气地说,只要不抱任何偏见,那么,你就一定能认识到“互联网”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你就一定会对这种全新的、生动的、活泼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参政形式”,持一种正面的肯定。中国的最高层领导已经不止一次地表达他们对“互联网”的重视,对“网民”的“敬意”。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开场白中就说: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很多网民知道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

  然而,厉以宁的态度就完全与此相反,提出要有勇气顶住“互联网的压力”之“高论”,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互联网”的反感。什么原因?我看是因为在前一二年的政治生活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以特有的方式全方位地、多层次地参与了社会中的一切变革,它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狠狠地批判了一些像厉以宁、张维迎这样“主流经济学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可以这么毫不夸张地说,由于千万网民直接参与了这场“口诛笔伐”,已经开始“动摇”“主流经济学家”过去独霸社会“话语权”的不正常局面,人们已经开始“感觉”到像厉以宁、张维迎这样“主流经济学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作用,而且像国资委这样的高层机构从“互联网”千万计网民的呐喊疾呼声中已经调整、并正在制订一系列新的适合国情的国企改革政策……


  这就是厉先生为什么对“互联网”持如此反感态度之“根”,这就是为什么他要让中国的经济学家都顶住“互联网的压力”之“因”,正因为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对“互联网”产生的“巨大压力”不仅感到不耐烦了,而且感到受不了了,所以这个被人称为“泰斗级的经济学家”就主动走上了前台,“号召”中国所有的经济学家要“顶住”这个“互联网的压力”。


  想想也有点窝囊。二三十年来“话语权”(“说话权”、“解释权”和“发表权”)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主流经济学家”之“自由意志”之表达从来就没有受过什么阻抑,一些地方父母官对自己那套以卖光国有企业的、不顾“4050代3000万职工死活”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的“改革观”,真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从来就不打什么折扣,走到哪里都是喝香的、吃辣的,前呼后拥的,口袋里呢,因为有众多大富豪们“支付”的高额讲课费、咨询费,因而总是满满的,从来就体验不到数千万“下岗工人”的“生存危机”……所以他们的“自我感觉”就非常良好,因此他们就“非常珍惜”几十年来一直享有的(独占的)“话语权”。说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话语权”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然而,这个在近几年来突然冒出来的“互联网”,居然在“太岁”头上“动了土”,居然一点都不买这些“主流经济学家”的帐,居然所有的网站都站在“平民层”立场上为“弱势群体”的利益大声疾呼起来,居然直呼其名地对厉以宁、张维迎这样的“尊者”口诛笔伐起来,居然还能形成巨大的声势引起中国最高层的高度重视,居然中国现阶段的改革正向几千万“平民层网民”(而不是“富豪阶层”)希望的方向发展,居然……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怎么来看“互联网的压力”呢?我看,若是将近几年来的“互联网的压力”作一个最最抽象的“概括”,那就是它是一种为“3000万下岗工人”呐喊后形成的“压力”,是为“4000万三无农民”呐喊后形成的“压力”,除了像厉以宁、张维迎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之外,我想,这是任何社会都不能无视的。现在我们不是大力提倡“和谐社会”吗?如果不努力消除形成“3000万下岗工人”和“4000万三无农民”的因素,那么,这个“和谐社会”就是空的。幸好,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在为消除这种“不和谐的因素”在努力着,我们的社会正在大踏步地向“和谐社会”迈进。


  我并不想神化“互联网”,我也不想掩盖“互联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想提醒厉以宁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你们不是最最重视“大方向”吗?为什么一涉及到你们的“经济发展观”就表示怀疑,就要求“顶住”呢?这不是有点莫名其妙吗?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投时间内平面媒体的“话语权”就是掌握在像厉以宁、张维迎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手中,根本听不到对厉以宁、张维迎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的不同意见、批判意见,“独尊厉张学”的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个民主社会应该有的……


  其实,谁也没法阻止的“互联网”。“平民层”虽然只是分享到了一小部分厉以宁、张维迎这样“新自由主义经济派”长期以来一直享受到的“话语权”,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就受不了了,就要号召整个经济学家“顶住”……幸喜地,正是由于“互联网民主”的兴起,不仅是在“互联网”上而且在平面媒体上批判厉以宁张维迎等“新自由主义经济观”的声音也逐渐多了起来,我想,过了一段时间后是不是我们的厉大教授又要号召经济学家们为顶住“平面媒体的压力”而大声疾呼了呢?!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20639&amp;typeid=41</P>
<B>厉先生语录集锦 </B>[海啸股民] 于 2005-03-18 09:12:18上贴经济学家为什么能顶住互联网压力?

  两会还在进行,独步政经两界的闻人厉以宁先生发话,“经济学家要顶住互联网压力”。


  “给我顶住”是奉劝还是告戒,是指示还是命令,难以言说,但厉先生类似谈话动机却很清楚,一则,鼓舞鼓动同党继续逞狂,二则,力争达到“经济学阀一声‘顶’,网民也要抖三抖”的惊人效果,以震慑网络异议。


  当然,厉先生此番谈话也表明,厉顶住(权作厉先生众多“公众id”之一)感受到了互联网压力,明了了网民之民意,知道自己和同党至少在互联网上,已历练到臭名昭著的境界。


  多数网民并非生活在厉顶住们钦定的年温饱线 637元附近的农工大众,按理,应该是厉顶住们的天然盟友,可为什么反戈一击,没给官商媒学利益集团的代表厉顶住们好颜色呢?包括老少愤幼网民(无耻者除外),也绝少“顶”厉顶住,原因何在?


  不必反省,互联网可怕可憎,却终究是互联网。厉顶住们应感谢互联网,在虚拟世界,最多被啐臭,不至现实地落到深受其害的农工大众手里被抽死。


  也就是说,独步政经两界,偶或涉足互联网的厉顶住们,是没机遇缘分与农工大众过招的。地位待遇到了,生得高大,死得光彩,而且,死有葬身之地是必然的,普罗大众奈何不得。


  普罗大众可以做的,问几个为什么,满足一下好奇心。比如,为什么厉以宁们要顶住?是商之鹰犬本能所在,还是官之走卒本职所主?没有更直接更巨大的利益驱动?厉氏家族的发迹史,没有厉顶住情为己所系,利为己所谋的伟绩?进一层,改革尚未圆满,两会仍要继续,作为政协常委,权为己所用,任重道远的厉闻人不顶住行吗?


  其实,为什么要顶住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能顶住?为什么能,内因察之,厚黑学学用得好。但黑厚到家,并不一定伟绩斐然,换言之,单有厚颜无耻内功,并不一定赢得穷凶极恶口碑;再换言之,穷则独恶其身,达则兼祸天下……


  前些日子,《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厉以宁透露出台缘起》的报道印证了“达则兼祸天下”:“透露”过程中,厉一副自得自忘的嘴脸,大有左右朝政的期许。


  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阶级说什么话,厉顶住热中制贩“若干意见”没什么奇怪。但热中并能成就,却提示了这样信息,左右唾弃,人神共愤的厉顶住们总是“心想事成”,以智囊和幕僚的角色“左右朝政”,是不是意味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有问题?或曰,厉顶住们能顶住与党员人数相当的网民的压力,并使之变为动力,而甚嚣尘上,不断制贩歪理邪说,原动力在哪里?提出顶住论,厉以宁竟然好说,“一个是上面的压力,不做‘风派’;一个是互联网的压力,互联网上说什么的都有……”一个加一个还是一个,互联网难道不是厉顶住代表的阶级声称的民主与自由的象征吗?还有,真要有“上面的压力”,你能顶住?倒回去二十多年试试,看“上面”能容忍你那丑恶嘴脸?真要正派,真要不唯上,像邓力群同志那样的,文章都没处发,能指望动辄炮制“若干意见”?


  更可气的,满嘴荒唐无耻言,贼喊捉贼,厉顶住居然还“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副真理在握,真理在我,我说谬误是真理就是真理,我说真理是谬误就是谬误的架势。


  实质上却是,二十多年来,祸国殃民的以贼冠“经济学家”为首的各类专家肆虐中国,歪理邪说,层出不穷,导致内忧外患,乱象丛生。


  或许,有朝一日,厉顶住之类专家顶不住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党和政府真能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了,中国就有救了。

  对一个人评价,要观其长期言行。 厉先生是什么人,可以看看他说过什么,作过什么。

  厉先生语录集锦

1、中国股市很健康,早晚冲上三千点。
—— 评论: 05年1月份很不幸的跌到了1200点下,考虑03/04年的大盘股上市,实际跌破了 700点

2、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
—— 评论: 但05年很多人还是买不起第一套房

3、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
—— 评论:这叫我说什么好捏?

4、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 。
—— 评论:牺牲这么多人,成就谁的财富?

5、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
—— 评论:这是什么逻辑?

6、中国应该持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为不这样做,中国的gdp就要掉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工人失业。
—— 评论:如果这话正确,04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就是错误政策了

7、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
—— 评论: 真是太正确了,但问题是有什么办法让这"有一批人"就业?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20643&amp;typeid=41
“经济学家”更要顶住某些富人的压力作者:彭开来 | 2005年03月22日 09:09 | 原始出处: 红网      由于一些经济学家蜕变成了某些富人集团的代言人,不但把温总理赞许的“穷人的经济学”抛到脑后,甚至置穷人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于不顾,大谈其富人经济学,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了自来互联网的严厉批评。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教授无疑又是最受批评的一个。因此,厉以宁最近搞起了“统一战线”,于全国“两会”期间,号召经济学家要顶住互联网的压力(3月16日《江南时报》)。

  但我以为,厉以宁先生顶错了,就目前的严重情况看,经济学家最应该顶的是富人的压力。至于互联网,我们都知道,其主流大体都是谈民生、谈公共事件、谈百姓利益,中央高层,乃至总书记、总理都在互联网上看过民意,察纳雅言,还对互联网多次表示感谢,赞扬网友们关心国是,是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厉以宁要顶住这样的互联网,其谬之深,读者自明,用不着笔者阐述了。

  就是那些批评包括厉以宁在内的经济学家的一些言论,也不是厉以宁顶住就能解决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某些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改革,现在暴露出许多出乎经济学家意料之外的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问题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使国家利益遭到了侵犯,人们自然就会越来越怀疑这些指导改革的经济理论是否都符合国情,是否都能够达到改革的目标,是否都能够真正为老百姓谋利益,从而在互联网形成了一股不小的质疑之声和商榷之语,这恐怕也不是厉以宁先生一顶就能了之的事情。

  笔者认为,倒是来自富人的压力,经济学家已大有顶住的必要了。我们的经济改革,大家看得非常清楚,政府是一边搞改革,一边制定政策,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所谓“摸着石头过河”,这其间的政策调整、体制变革,都对经济学家寄予了莫大的厚望,也给经济学家提供了极大的用武之地,善良的人们希望经济学家都是客观经济规律的探索者,都是社会正义和良知的维护者,都是人民最大利益的代表者。然而,善良的人们失望了,社会公众对经济学家的这种厚望,却被某些经济学家利用去专为某些利益集团说话,以谋求自身的利益。

  开始,经济学家们还小心翼翼,用自己头上的光环和社会地位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施加影响,对社会公共舆论施加影响,不露声色地抛售他们的富人立场。比如去年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讨论,他们明显的利益取向与富人资本的联盟就浮出冰山一角,让我们看清了他们的言行和他们头上的光环十分不相称。他们现在说出的一些话更是不带任何掩饰地为富人说话了,什么“杀富济不了贫”;什么老大老二论:“穷人应该将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什么“腐败不但可以摧毁旧体制,而且可以建立一个新体制”;“腐败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将基尼系数农村城市分开计算,这样中国贫富分化就不那么严重了”;“农民大转移很快就可以实现”;“市场经济应该也必须把教育当作一门产业来办”;“堵车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种值得欣喜的事情”等等。对于国企改制,他们为某些利益集团说话就更是登峰造极了,什么全国3000万老工人要为改制做出牺牲的代价论,靓女先嫁论、冰棍论......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呼吁,不要把经济学家象歌星一样炒作。然而,不幸的是,有些经济学家正象歌星,他们出入于各种研讨会、座谈会、学术交流会,不停地在各种公司充当先知先觉,搞策划,搞讲座,搞调研,搞咨询。拿房地产业好处就拼命给房地产业说好话,得国外汽车业“论证费”、“咨询费”就拼命说汽车业国产化全无必要。有的“著名学者”竟给上百家公司充当顾问拿顾问费,他们的学问哪里还有一点点超越于利益集团狭隘私利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再看那些建成之日就是倒闭之时的项目,那些污染得大面积草木不生,大江大河鱼类绝种的工厂、企业,哪一个没经过专家学者(少不了经济学家)的“科学论证”?现在我们看得非常清楚了,只要有论证费可拿,有咨询费可收,有顾问费可捞,钱包越来越鼓,一些经济学家为其利益集团说话就会不遗余力。

  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赖以研究的经济现象还会越来越多,经济学的“显学”地位还将继续下去;同时,某些富人集团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会用金钱开路,给经济学家形成巨大的诱惑力。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如能顶住富人的压力,即金钱的诱惑力,立场移向普通老百姓,响应温总理的号召,多研究一下“穷人的经济学”,增加同人民群众的亲和力,不为金钱而丧失学术尊严,这比顶住互联网当幸甚多多。
http://xz.blogchina.com/85/2005-03-22/19507.html
厉以宁顶住“互联网压力”啥意思http://finance.qq.com 2005年03月15日07:05 新华网    网友:亦菲 </P></P></P>如同往昔全国“两会”一样,媒体记者都会关注身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济学家们,如同以往例会一样,此次一些经济学家们照例发出了非同凡响的声音。其中之一是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教授的一句“经济学家要顶住互联网压力”就格外引人注目。(见《财经时报》2005年3月12日讯) </P></P>诚然,厉委员关于“经济学家要顶住互联网压力”有“来龙去脉”。他说:经济学家要有勇气顶住两方面的压力:一个是上面的压力,不做风派;一个是互联网的压力,互联网上说什么都有。应该肯定,厉委员说的是实情。互联网常常会形成舆论倾向,有时甚至会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就“新鲜热辣”的新闻热点为例。笔者注意到一个主流网站关于此次全国“两会”热评就达44438条;政协委员建议每年南京大屠杀日举行国家公祭也超过44000多条;而斥责台独分子将率众反对《反分裂国家法》高达48000多条等等。不言而喻,主流网站的“网情”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假若一定要说是“互联网压力”的话,这无疑是顺应民心推动进步之强力。 </P></P>互联网上的压力也是有的。人们记忆忧新,每遇特大矿难发生,每遇一些危害社会、危及老百姓的典型曝光,每遇典型贪官污吏的出现,总见互联网有声音。有的声音非但尖锐得很,而且分析博古引今头头是道。许多时候,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互联网常是网评如潮,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敢把贪官拉下马”之势。难能可贵的是,很多“网评如潮”之后,时见地方政府有反应动作,比如,近年湖南邵东官员在广西野蛮冲卡;内地贫困县搞豪华演出;湖南嘉禾县野蛮拆迁等典型事件迅速处理,无不打上互联网的印记。 </P></P>被曝光的当事人及其顶头上司,内心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与许多事情一样,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假若没有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舆论监督态势,一些事情的处理恐怕没有那么迅速,也没有那么大胆。从这个角度而言,互联网有时候形成的压力并非坏事。正因为互联网的独特作用,近年来,许多官员都注重利用互联网宣传政策,解释法律,公布信息,引导群众,分流群众情绪。更加重要的是许多官员注重从互联网中了解民意,发现问题,迅速调查及时调整思路。 </P></P>诚然,互联网也是“双刃剑”。网上的言论并不一定都反映实情,也不一定正确。即使是合理的声音,其遣词造句也不一定准确。有时候甚至出现泄气愤图攻击之言。假若这些也列入“压力”的话,那倒不用怕,因为真理是在与谬误比较中发展,谬误终究会被主流网意淘汰。一个坚信自己观点是正确的人们,面对方方面面的网评,还可以通过网评比较补充自己完善自己。怕的则是面对事实,却不肯正视;怕的是面对讲事实、充满哲理的批评建议却违疾忌医。一句话,怕的是脱离群众,与人民群众意愿背道而驰。 </P>http://finance.qq.com/a/20050315/000041.htm
他想顶几天,好等彻底变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6 20:09:55编辑过]
坐低慢慢倾,老人家的话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