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鲨”从“航母STYLE”诞生地起飞--走近舰载战斗机飞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0:21:47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解国记、新华社记者吴登峰

  这里,被誉为舰载战机飞行员培养的摇篮;这里,是“航母STYLE”的诞生地;这里,也是航母特种装置的试验场。

  4月上旬,记者深入海军某舰载机综合训练基地,探寻“飞鲨”战机一飞冲天的幕后故事。

飞行员培养的摇篮

  海军某舰载机训练基地是亚洲唯一、世界第三个舰载机试验训练一体化平台,是舰、机、场高度融合的综合性枢纽,对中国航母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登上基地飞行指挥平台俯瞰:高高翘起的滑跃甲板,三面临海的降落跑道,宛如置身于劈波斩浪、驶向深蓝的航空母舰。为了提升训练效果,训练场完全按照1:1复制了辽宁舰起降平台以上的全部设施。

  基地政委姚丹江介绍说:“战斗机需要在航母上逆风起降。为了提高训练效率,工程设计人员调阅多年基地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优化设计方案,能满足舰载战斗机试验试飞需要。”

  姚丹江说:“我国舰载战斗机的发展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减少试验风险,舰载战斗机上舰前的所有课目研训,都在这里展开,待技术成熟后才依次展开海上舰机协同的研训和起降训练。”

  在指挥平台身后有一栋神秘建筑。它是整个基地的数据中枢,战机训练时,海量数据信息和影像资料都汇聚到这里,经过大型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及时对每一次飞行、降落情况,对飞机各部位的性能指标进行打分评判,任何一点偏差都逃不过无数双犀利的眼睛。

  “专家和飞行员正是凭借这里汇总的数据,逐一攻克了精准降落技术、最优着舰航线选择等道道难关。”姚丹江说。

“航母STYLE”的诞生地

  随着舰载机首次起降飞行训练的成功,“航母STYLE”红遍全国。

  “我们这里,是‘航母STYLE’的诞生地。”基地特装保障大队起飞中队中队长田伟自豪地说。

  舰载机起飞,需要多个战位人员的紧密配合。由于甲板噪音巨大,手势成为战位人员交流的唯一语言,必须能清晰、明确地传达每一个信息,每一道指令。田伟在飞行甲板上,解释了一些动作的设计规范由来。

  下蹲屈身,右手臂迅速上扬,田伟潇洒地完成了放飞的动作。

  “这就是风靡网络的‘走你’标准版。”田伟说,“其实开始时的动作设计是右臂迅速触地,示意放下止动轮挡,飞机起飞。但考虑到航母甲板的震动,可能会造成飞行助理动作变形,因此才改为右手臂上扬。”

  “每一道动作的设计,都需要与飞行员、不同战位的操作人员反复磋商、反复研练,才最终确定下来。”田伟说。

  一次起飞保障,需要完成数十个流程。每一个流程都必须及时准确到位,容不得丝毫闪失。在国外就曾发生过由于保障人员没有及时完成动作流程,导致飞机动力不足坠海等事故。

  为了安全放飞中国航母舰载机,起飞中队在田伟的带领下,先后制订了10本实用的检查操作手册,将检查的路线、内容、标准逐一细化,绘制了路线图,从眼到、手到、口到三方面强化个人训练;从规范口令动作到明确部署职责强化战位协同训练;从“会”操作使用,逐步上升到“熟练”操作使用,能够做到对装备主控柜控制按钮一口清、一摸准,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准确判明故障显示灯并进行应急操作,形成本能反应……

特种装置的试验场

  巨大的偏流板、光学助降装置以及阻拦索……在这个基地,辽宁舰上所有用于舰载机起降的特种装置,都是在这里进行反复测试检验后,才在航空母舰上实际使用。

  面对全新的领域、全新的专业、全新的装备,基地官兵在无经验可循、无模式可鉴、无资料可查、无教材可学的情况下,先后派遣14个专业20多批次200多人次到上海、西安、郑州等装备厂家跟班见学、跟岗培训、带岗锻炼,快速完成了培训、接装、形成保障能力等阶段,实现了首批特种装备和首批测试装备的交付使用,当年就形成保障能力,开创了航母特种装备保障的先河。

  这其中,凝聚着官兵艰辛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

  为了验证阻拦索的性能指标,飞机需要反复大推力冲索试验。在飞行甲板下的机坑里,飞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使官兵耳膜仿佛被针刺破一般,测量显示最大噪音接近200分贝。但官兵仍有条不紊地在战位上娴熟地操作特种装置。

  特装保障大队大队长甄兴仁,带领官兵周而复始地忙碌在试验保障一线,头发花白、身影憔悴。远在山西长治的妻子在电话中抱怨说:“老甄每次都说,忙完这段时间就回家看看,但这话说了几十次,却不见他回来一次。”在甄兴仁的带领下,官兵编纂55部教材,还攻克了多项装备技术上的难题。

  自组建以来,基地已先后完成歼-15舰载机阻拦着陆、滑跃起飞、绕舰飞行、首次着舰起飞等多项试验课目,出动人员10万人次,动用各类保障车辆1.6万台次,保障优质率和良好率均达100%。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4/20/c_132325125.htm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解国记、新华社记者吴登峰

  这里,被誉为舰载战机飞行员培养的摇篮;这里,是“航母STYLE”的诞生地;这里,也是航母特种装置的试验场。

  4月上旬,记者深入海军某舰载机综合训练基地,探寻“飞鲨”战机一飞冲天的幕后故事。

飞行员培养的摇篮

  海军某舰载机训练基地是亚洲唯一、世界第三个舰载机试验训练一体化平台,是舰、机、场高度融合的综合性枢纽,对中国航母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登上基地飞行指挥平台俯瞰:高高翘起的滑跃甲板,三面临海的降落跑道,宛如置身于劈波斩浪、驶向深蓝的航空母舰。为了提升训练效果,训练场完全按照1:1复制了辽宁舰起降平台以上的全部设施。

  基地政委姚丹江介绍说:“战斗机需要在航母上逆风起降。为了提高训练效率,工程设计人员调阅多年基地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优化设计方案,能满足舰载战斗机试验试飞需要。”

  姚丹江说:“我国舰载战斗机的发展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减少试验风险,舰载战斗机上舰前的所有课目研训,都在这里展开,待技术成熟后才依次展开海上舰机协同的研训和起降训练。”

  在指挥平台身后有一栋神秘建筑。它是整个基地的数据中枢,战机训练时,海量数据信息和影像资料都汇聚到这里,经过大型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及时对每一次飞行、降落情况,对飞机各部位的性能指标进行打分评判,任何一点偏差都逃不过无数双犀利的眼睛。

  “专家和飞行员正是凭借这里汇总的数据,逐一攻克了精准降落技术、最优着舰航线选择等道道难关。”姚丹江说。

“航母STYLE”的诞生地

  随着舰载机首次起降飞行训练的成功,“航母STYLE”红遍全国。

  “我们这里,是‘航母STYLE’的诞生地。”基地特装保障大队起飞中队中队长田伟自豪地说。

  舰载机起飞,需要多个战位人员的紧密配合。由于甲板噪音巨大,手势成为战位人员交流的唯一语言,必须能清晰、明确地传达每一个信息,每一道指令。田伟在飞行甲板上,解释了一些动作的设计规范由来。

  下蹲屈身,右手臂迅速上扬,田伟潇洒地完成了放飞的动作。

  “这就是风靡网络的‘走你’标准版。”田伟说,“其实开始时的动作设计是右臂迅速触地,示意放下止动轮挡,飞机起飞。但考虑到航母甲板的震动,可能会造成飞行助理动作变形,因此才改为右手臂上扬。”

  “每一道动作的设计,都需要与飞行员、不同战位的操作人员反复磋商、反复研练,才最终确定下来。”田伟说。

  一次起飞保障,需要完成数十个流程。每一个流程都必须及时准确到位,容不得丝毫闪失。在国外就曾发生过由于保障人员没有及时完成动作流程,导致飞机动力不足坠海等事故。

  为了安全放飞中国航母舰载机,起飞中队在田伟的带领下,先后制订了10本实用的检查操作手册,将检查的路线、内容、标准逐一细化,绘制了路线图,从眼到、手到、口到三方面强化个人训练;从规范口令动作到明确部署职责强化战位协同训练;从“会”操作使用,逐步上升到“熟练”操作使用,能够做到对装备主控柜控制按钮一口清、一摸准,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准确判明故障显示灯并进行应急操作,形成本能反应……

特种装置的试验场

  巨大的偏流板、光学助降装置以及阻拦索……在这个基地,辽宁舰上所有用于舰载机起降的特种装置,都是在这里进行反复测试检验后,才在航空母舰上实际使用。

  面对全新的领域、全新的专业、全新的装备,基地官兵在无经验可循、无模式可鉴、无资料可查、无教材可学的情况下,先后派遣14个专业20多批次200多人次到上海、西安、郑州等装备厂家跟班见学、跟岗培训、带岗锻炼,快速完成了培训、接装、形成保障能力等阶段,实现了首批特种装备和首批测试装备的交付使用,当年就形成保障能力,开创了航母特种装备保障的先河。

  这其中,凝聚着官兵艰辛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

  为了验证阻拦索的性能指标,飞机需要反复大推力冲索试验。在飞行甲板下的机坑里,飞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使官兵耳膜仿佛被针刺破一般,测量显示最大噪音接近200分贝。但官兵仍有条不紊地在战位上娴熟地操作特种装置。

  特装保障大队大队长甄兴仁,带领官兵周而复始地忙碌在试验保障一线,头发花白、身影憔悴。远在山西长治的妻子在电话中抱怨说:“老甄每次都说,忙完这段时间就回家看看,但这话说了几十次,却不见他回来一次。”在甄兴仁的带领下,官兵编纂55部教材,还攻克了多项装备技术上的难题。

  自组建以来,基地已先后完成歼-15舰载机阻拦着陆、滑跃起飞、绕舰飞行、首次着舰起飞等多项试验课目,出动人员10万人次,动用各类保障车辆1.6万台次,保障优质率和良好率均达100%。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4/20/c_132325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