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轰炸北京”秘密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10:37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3月22日发表文章《“轰炸北京”》。文章摘编如下:随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激烈战斗宣告结束,美国空军(同海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一起)正在从利用空中力量打击恐怖分子和非正规军,转向他们所谓的“大型战争”。不那么谨慎的空军规划者将自己当前的工作描述为目标是研发能够“轰炸北京”的制胜技术。

  这是过去20年美国空中力量应用方式的一个大转变。自GPS(全球定位系统)智能炸弹和瞄准吊舱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之后,轰炸机飞行员们仅仅担任着炸弹运送驾驶员的角色。

  美国想轰炸北京已经由来已久,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搞准备。2012年,美国五角大楼在其年度国防预算报告中说:2012年度的新项目是发展一个远程,具备渗透和核打击能力,有人/无人可选择的新型轰炸机。2012年至2016年的研发经费为37亿美元,去年的研发经费为两千万美元,2012年度为两千万美元。项目更详细的内容由于保密的原因不能公开。(图为美军报告中设想用舰载无人机轰炸北京和中国内陆德令哈目标,青海德令哈是中国二炮的重要导弹基地)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于2012年2月6日在一次国防预算讲演中说:“新型轰炸机的设计将开发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不但能够按期交付使用,而且在数量上能够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开始这个项目,以确保新的轰炸机能够在当前轰炸机舰队老化的同时已经达到服役的水平。新型轰炸机是联合常规远程打击力量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尤其在一个地区反介入能力逐渐增强前提下,新型轰炸机是我们优先的考虑。”而其中的“地区反介入能力逐渐增强”大家都知道指的就是中国。
  美军对下一代远程轰炸机的要求包括:具备战略轰炸、战术轰炸和环球快速反应能力,还具备地面侦察和电子战能力。

  1、整个项目开支预计为400亿至500亿美元。

  2、轰炸机部队总数量为175架:其中120架装备10个轰炸机中队,55架用于训练和预备。

  3、最高速度:亚音速

  4、作战航程:9260+公里

  5、有人驾驶:用于常规武器作战任务

  6、连续作战飞行时间(无人):50-100小时

  7、载弹量:6350-12700公斤

  8、渗透能力:长时间在敌领空活动

  9、具备核打击能力

  10、使用已经成熟的动力、C4ISR和雷达技术

  11、首飞时间:2016年

  12、具备情报、侦察、火控和监视能力,使用机载指挥控制装置指挥其它作战飞机和地面部队。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载人飞翼方案


  低成本是美国对下一代轰炸机的要求,所以大量采用现役飞机的成熟部件成为了一种压缩和控制成本的方法,图为美军采用现有技术研制新型轰炸机的构想。

洛马公司飞翼方案
美国空中力量开始转型:新目标“轰炸北京”
2013-03-24 10:51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美国战略之页网站3月22日发表文章《“轰炸北京”》。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激烈战斗宣告结束,美国空军(同海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一起)正在从利用空中力量打击恐怖分子和非正规军,转向他们所谓的“大型战争”。不那么谨慎的空军规划者将自己当前的工作描述为目标是研发能够“轰炸北京”的制胜技术。

  这是过去20年美国空中力量应用方式的一个大转变。自GPS(全球定位系统)智能炸弹和瞄准吊舱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之后,轰炸机飞行员们仅仅担任着炸弹运送驾驶员的角色。

  瞄准吊舱包含前视红外成像系统和电视摄像机,能使飞行员在6300米的高度清晰看到地面情况。吊舱上还有为激光制导导弹服务的激光指示器,以及能够使飞行员为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获取坐标的激光测距仪。

  飞行员能够安全地处于大部分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之外,并且能够实际观察地面战斗的进展情况,甚至为地面部队充当空中观察员。而且,这些新性能使飞行员更容易发现目标,并且利用高精度激光制导导弹或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对其实施打击。尽管轰炸机仍然从地面控制中心获取目标信息,以向友军提供近距空中支援,现在他们也可以在没有友军地面部队的区域自己寻找目标。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研发于20世纪90年代,正赶上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开始服役,而且取得巨大成功。使用这种炸弹事实上减少了投掷炸弹的数量和轰炸机的出动次数。目前正投入巨大努力利用所有这些新技术打击一个像中国那样咄咄逼人的对手,或是伊朗、朝鲜这两个更加好斗但装备较差的敌国。

  与此同时,美国建立了一个大型智能炸弹武器库。

  在入侵伊拉克之后,美国空军要求大量增加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产量,要求每月5000枚。他们最终的需求量要少得多。目前的战备物资储备超过10万枚,将用于某个未指明的、大型的未来冲突。空战规划者们认为,最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冲突可能会包括中国在内。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生产始于1996年。这种炸弹最初应用于科索沃战争时,共使用了652枚,其中98%准确命中目标。2001年,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证明是支持美国在阿富汗地面的数百名特种部队士兵和中情局工作人员的理想武器。到2002年1月,美国已经将其共计1万枚存货中的一半投掷在阿富汗。2003年,在为期三周的入侵伊拉克行动中,美军共使用了65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自1999年之后,美军飞机使用了不到3万枚这种炸弹。升级版增加了很多功能。最新版本更加精确,半数炸弹都能落在距离瞄准点10米范围之内。F-22战机能从1.6万米高空,以超过1500公里的时速飞行时,投掷重达半吨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但是,当今的规划者们不得不研发技术来对抗现代防空系统和GPS干扰器。美国空军和海军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这类问题,但是这些努力在过去十年中退居次要地位,以集中精力应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智能炸弹技术发展得非常成功,包括用无人机发现目标,然后用制导导弹来击中一些目标。但是,要对抗一个准备更加充分、装备更加全面的对手,成功与否仍然是个未知数。
看着挺酷
看 一 看
怎么说乘波飞行器都是太高端了。
还是B-2的改进型比较现实。
好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