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鲜为人知的渡江战役背后的情报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37:22
<P>    提起《渡江侦察记》,可以说家喻户晓。它讲述的是在渡江战役前夕我军某部李连长奉命率领一队侦察员渡江侦察敌情的故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渡江战役前后隐蔽战线上的另一场战斗——
    宋向明 房红彦
    1949年4月20日午夜,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在这个影响中国命运的战役中,中共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获取国民党苦心制定的长江防御军事计划,为解放军渡江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深藏后院”的“天之骄子”与北伐老将
    当时的国民党军官许锡缵就是获取长江防御计划的主要地下工作者之一。1936年许锡缵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便参加了国民党政府的空军,踏上当时被人称为“天之骄子”的青云之路。谁也不会料到,他不久就秘密地加入了共产党。许锡缵出身名门,父亲是国民党元老,身居高位,叔父曾经是蒋介石的老上司。这一切都使他的共产党员身份不易为人察觉。
    1946年秋天,许锡缵在国防部第6厅任第2科科长(中校军衔)。此时,内战已在全国爆发。他所在部门可通过工作关系接触各种军事机密,这就为他的情报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许锡缵逐渐靠近核心军事机密的同时,另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也正潜入国民党军事首脑机关,他就是挂着国民党中将军衔的吴仲禧。吴是北伐老将,曾参加过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和武昌战役,1937年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1946年吴仲禧奉调去南京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后又出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这样他就可以利用关系从事情报工作。根据当时中共南方情报机构负责人潘汉年的指令,吴仲禧继续潜伏并相机行事。
    一步步获取核心军情
    1948年,吴仲禧的一次调迁使他获得了掌握军事部署的机会。当时徐州地区酝酿着长江以北的一场大决战。他被国防部调到“徐州剿匪总部”。接到调令后,他立即向香港的潘汉年汇报。潘指示他抓住时机,获取核心军事情报。赴任不久,吴仲禧便从参谋部门抄录了徐州地区国民党部队的兵力、番号以及兵种部署的全部资料。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长江已经成为双方较量的舞台。而国民党军事大本营对于防御战略存在很大分歧。以京沪卫戍总司令汤恩伯为代表的少数派倚仗蒋介石的支持,否决了多数派的意见,决定“不守淮”,即放弃江北,重兵退守江南。这一重要情况经由两位参与作战计划的将领告知了吴仲禧。吴迅即向上级作了汇报。
    掌握长江防御实权的汤恩伯不久便向沿江守备的10个军长下达作战命令,明确各军的位置和任务以及后勤补给细则。隐蔽在汤恩伯司令部内的一位参谋人员(中共地下党员)将消息密告给吴仲禧。此时上海情报线已断。吴立刻将情报转送香港分局。后来的事实证明,吴仲禧所提供的情报不仅有助于解放军渡江作战,而且影响到解放军渡江后能够迅速围歼国民党10多个军于长江三角洲地带。
  最后时刻送来重要情报
    在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就要打响渡江战役的关键时刻,中共地下党员许锡缵以他特有的条件加紧行动。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各部门陆续南迁广州,国防部第6厅亦安排撤退。此时,许锡缵“临危请命”,要求坚守岗位至最后。厅长赞赏其“忠勇可嘉”,同意他负责该厅,并代表第6厅出席国防部有关会议。
    1949年3月28日上午,国民党南京国防部第3厅留守处在励志社召集紧急会议,部署长江防御的最新任务。参加的有2厅、6厅、保密局、兵工署的代表。许锡缵在席位上心情很不平静。他注意着会场内的一切动静。
    会上,第3厅负责人讲述了最新的兵力配置和反渡江作战细则之后,保密局提出了下列措施:1.在长江下游沉没大批木船并投放石块,阻塞水道;2.必要时,在长江各渡口附近倾倒汽油,燃烧封江;3.在长江南岸各渡口附近村庄的水井大量放毒。最后会议宣布:第1、2项由部队实施,第3项由保密局直接实施。
    次日清晨,一架运载国防部撤退人员和物资的专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起飞。当它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后,许锡缵匆匆走下飞机,到东山梅花村会见了他的“女友”,于是,中共中央迅速获得了这次会议的情报。当渡江战役的炮声响起时,许锡缵和吴仲禧,一个在广州,一个在上海。他们身着国民党军服,以内心激动而外表平静的姿态迎接这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天。 </P>
<P>2005年03月08日 09:29:20  来源:中国国防报</P><P>    提起《渡江侦察记》,可以说家喻户晓。它讲述的是在渡江战役前夕我军某部李连长奉命率领一队侦察员渡江侦察敌情的故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渡江战役前后隐蔽战线上的另一场战斗——
    宋向明 房红彦
    1949年4月20日午夜,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在这个影响中国命运的战役中,中共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获取国民党苦心制定的长江防御军事计划,为解放军渡江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深藏后院”的“天之骄子”与北伐老将
    当时的国民党军官许锡缵就是获取长江防御计划的主要地下工作者之一。1936年许锡缵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便参加了国民党政府的空军,踏上当时被人称为“天之骄子”的青云之路。谁也不会料到,他不久就秘密地加入了共产党。许锡缵出身名门,父亲是国民党元老,身居高位,叔父曾经是蒋介石的老上司。这一切都使他的共产党员身份不易为人察觉。
    1946年秋天,许锡缵在国防部第6厅任第2科科长(中校军衔)。此时,内战已在全国爆发。他所在部门可通过工作关系接触各种军事机密,这就为他的情报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许锡缵逐渐靠近核心军事机密的同时,另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也正潜入国民党军事首脑机关,他就是挂着国民党中将军衔的吴仲禧。吴是北伐老将,曾参加过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和武昌战役,1937年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1946年吴仲禧奉调去南京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后又出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这样他就可以利用关系从事情报工作。根据当时中共南方情报机构负责人潘汉年的指令,吴仲禧继续潜伏并相机行事。
    一步步获取核心军情
    1948年,吴仲禧的一次调迁使他获得了掌握军事部署的机会。当时徐州地区酝酿着长江以北的一场大决战。他被国防部调到“徐州剿匪总部”。接到调令后,他立即向香港的潘汉年汇报。潘指示他抓住时机,获取核心军事情报。赴任不久,吴仲禧便从参谋部门抄录了徐州地区国民党部队的兵力、番号以及兵种部署的全部资料。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长江已经成为双方较量的舞台。而国民党军事大本营对于防御战略存在很大分歧。以京沪卫戍总司令汤恩伯为代表的少数派倚仗蒋介石的支持,否决了多数派的意见,决定“不守淮”,即放弃江北,重兵退守江南。这一重要情况经由两位参与作战计划的将领告知了吴仲禧。吴迅即向上级作了汇报。
    掌握长江防御实权的汤恩伯不久便向沿江守备的10个军长下达作战命令,明确各军的位置和任务以及后勤补给细则。隐蔽在汤恩伯司令部内的一位参谋人员(中共地下党员)将消息密告给吴仲禧。此时上海情报线已断。吴立刻将情报转送香港分局。后来的事实证明,吴仲禧所提供的情报不仅有助于解放军渡江作战,而且影响到解放军渡江后能够迅速围歼国民党10多个军于长江三角洲地带。
  最后时刻送来重要情报
    在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就要打响渡江战役的关键时刻,中共地下党员许锡缵以他特有的条件加紧行动。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各部门陆续南迁广州,国防部第6厅亦安排撤退。此时,许锡缵“临危请命”,要求坚守岗位至最后。厅长赞赏其“忠勇可嘉”,同意他负责该厅,并代表第6厅出席国防部有关会议。
    1949年3月28日上午,国民党南京国防部第3厅留守处在励志社召集紧急会议,部署长江防御的最新任务。参加的有2厅、6厅、保密局、兵工署的代表。许锡缵在席位上心情很不平静。他注意着会场内的一切动静。
    会上,第3厅负责人讲述了最新的兵力配置和反渡江作战细则之后,保密局提出了下列措施:1.在长江下游沉没大批木船并投放石块,阻塞水道;2.必要时,在长江各渡口附近倾倒汽油,燃烧封江;3.在长江南岸各渡口附近村庄的水井大量放毒。最后会议宣布:第1、2项由部队实施,第3项由保密局直接实施。
    次日清晨,一架运载国防部撤退人员和物资的专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起飞。当它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后,许锡缵匆匆走下飞机,到东山梅花村会见了他的“女友”,于是,中共中央迅速获得了这次会议的情报。当渡江战役的炮声响起时,许锡缵和吴仲禧,一个在广州,一个在上海。他们身着国民党军服,以内心激动而外表平静的姿态迎接这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天。 </P>
<P>2005年03月08日 09:29:20  来源:中国国防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