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红色警报 全面剖析日军96式8X8轮式装甲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1:28:52


原作者:宋楠

北京现代汽车 鸿都店总监

汽车相关 有多年进口北汽、比亚迪、现代等品牌,销售、维修经验,熟知汽车各方面的问题。对汽车制造售后维修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自18世纪(转帖者注:应为19世纪{:soso_e127:}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各军兵种开始进行新式军队建设。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将其军备建设推向高潮,全面向西方学习。在19世纪初期日本陆军的装备更新速度加快,向英国、德国和法国购买了不同级别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此时的日本国内几大重工业生产商,已经具备了一定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的规模。日海陆空军的主要装备都是由快速发展的三菱重工提供。日本军部为了侵略中国对机械化装备发展极其重视,并且在中国大陆华北战场上,尝到了技术兵器与对手不对等的“那一滴幸运的蜜糖”。即便是战败后,日军还是在尽其努力发展可快速部署的各型战车。


日寇铁蹄踏中华,日军进口英国的维克斯装甲车,为日军快速机动提供了一定技术保障。


    进入1960年代,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无论是国内的基础建设还是高精尖技术的研发都领先于世界各国。这种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直到2000年初期才出现缓慢势头。日本地貌多山地、多溪流且平原较多,国内高速公路网发达。日本国内各车厂可以大量制造高性能的重型车辆,维修养护和使用成本较履带式装备更具性价比,由此日军对轮式车辆的发展十分看重。


    早在1980年代,日本陆军就在寻求研发一款较大尺寸的轮式装甲车,老牌日本军工企业小松制作所,获得日本防卫厅的研发和生产合同。1988年开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1992年第一台试制车出台,直至1993年1月一共生产出4台样车。


小松制作所的铭牌,预示这款战车具有优秀的性能和质量。


    1993年-1995年4台测试车进行了长达3万公里的高机动性测试,多样化的气候环境适应性测试,电磁辐射和通讯能力测试,被弹防护性测试。在1995年1月-10月,一共3台样车进入日本陆军驻北海道第九旅团进行实兵测试。

   

    1996年这款由日本自行研发生产的8轮驱动重型装甲车,正式装备日本富士学校以及驻北海道各装甲师团,并命名为96式轮式装甲车。


    96式轮式装甲车整车长宽高分别为:6.84米*2.48米*1.85米。距地面高度为0.45米,涉水深度为1米,可过垂直高度0.5米障碍,可通过长达2米的壕沟。人员配备10人,包括1名车长、1名驾驶员、步兵班成员8名。单车自重12.5吨,整备质量可以14.5吨。动力系统为日本三菱重工特别为96式轮式装甲车研发的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360匹马力/2200rpm,公路最大机动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最大公路续航里程500公里。   

  
    96式轮式装甲车采用三菱重工,特别为其研发的增压柴油发动机,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海道,还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九州岛,这款发动机正如三菱经典4G6系列发动机一样出色可靠。配合爱信的4前速自动变速器,无论是急加速还是越野工况下表现都是可圈可点。整套动力传动总成在伊拉克执行任务中,如同中东地区处处可见的帕杰罗一样可靠耐用。

   
    96轮式装甲车动力纵向布置于车辆左前侧的动力舱。自动变速器在发动机前端,并通过一个动力转换器,将动力通过传动轴向车辆中部的分动器传递。而这样的传动系统布置,尽管传动效率不是最高,但可以更好配合四轮独立悬架和轮边减速系统。

http://img.autohome.com.cn/2013/1/11/art_2013011114353571480.jpg

    如上图所示:

    A:连接发动机、变速器以及扭矩转换器的主传动轴。

    B:分动器

    C: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一驱动桥的右前轮差速器

    D: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一驱动桥的左前轮差速器

    E: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二驱动桥的右前轮差速器

    F: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二驱动桥的左前轮差速器

    G: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三驱动桥的右后轮差速器

    H: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三驱动桥的左后轮差速器

    I: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四驱动桥的右前轮差速器

    J: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四驱动桥的左后轮差速器
   

    96轮式装甲战车的驱动模式可以通过驾驶员进行干预, 在干燥的铺装路况下采用后两桥驱动形成4*8驱动形式,减少功率损失提高驱动效率并增加燃油经济性。在复杂路况下可以切换至全轮驱动行驶,也就是8*8驱动模式,前两驱动桥要承担转向和驱动的任务。这样的布置与传统越野车四驱系统相似,但是96轮式装甲车采用轮边驱动结构,并且将每个轮边都布置了差速锁,整车除去一把中央差速锁外,每个车轮都具有一把差速锁,在必要的工况下整车可以完全将8个车轮锁死脱困。


    位于车辆后尾门两侧的换气扇,96式轮式装甲车具备三防能力。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苏联红军对日本土展开的的登陆战受挫后,对日军发动核攻击战时防护。因此特别配备了超高压三防系统,而空气过滤系统、微生物侦测系统则是由欧姆龙提供。


    位于车辆左侧中部的发动机排气管特写,为了降低尾气排放的热红外信号,特别为排气管后部消音器进行了降温降噪处理。

   
8轮驱动的96轮式装甲车,前两驱动转向桥采用H型转向连杆结构。驾驶员控制方向盘带动转向拉杆,并将转向力通过H型转向拉杆总成传递到第一、二驱动转向桥的轮边,继而完成转向动作。整套转向系统采用捷泰林格提供的转向液压助力系统。

    如上图所示:

    A:连接第一驱动桥的右前轮转向外拉杆

    B:连接第一驱动桥的左前轮转向外拉杆

    C:连接第二驱动桥的右前轮转向外拉杆

    D:连接第二驱动桥的左前轮转向外拉杆

    黄色区域为H型转向拉杆总成


位于第一、二驱动转向桥间的H型转向拉杆的特写。


这是96轮式装甲车第一驱动转向桥左前轮悬架的特写。整车前两桥为上下双A臂,匹配扭杆弹簧和减震器独立悬架结构。前两驱动桥的上摆臂和下摆臂分别与对应的备件相同用。

    A:A型上摆臂

    B:A型下摆臂

    C:传动半轴(与目前民用小型车采用万向节式半轴原理相同,由防尘罩、万向节、等组成)

    D:转向节

    E:扭杆弹簧,可以较为轻松调节悬架高度。

    F:位于上摆臂与车体中间的减震缓冲块,在整车受到较大冲击时,保护悬架和减震系统。


第一转向驱动桥右前轮的悬架的特写。可以看到制动管路采用三通道设定,一条为备份设定。


    上图为96轮式装甲车前后悬架结构简图:前悬架为A型上下摆臂、减震器和转向节构成。后悬架为减震器和扭杆型转向结构成。尽管不如现代轮式装甲车,前后通用的独立悬架先进,但是在90年代中期这样的设定既可以满足车辆通过性、转向操控性又可以提高后勤维护经济性。


在车头向车尾拍摄的底盘特写。A型下摆臂和内凹在底盘的H型转向拉杆总成明显可见。


在车尾向车头拍摄的底盘特写,具有一定内凹的全封闭地盘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来自地雷的攻击。


液压制动带有真空助力系统,盘式制动分泵。


    为了提高通过性采用石桥(普利司通)钢丝防弹轮胎,配用中央充放气系统实时调节胎压,并且保证在被击破后能够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60公里。请注意轮圈表面覆盖的保护钢板的精湛细节,无论是漆面处理还是备件边缘的打磨程度。


96式轮式装甲车驾驶舱实拍特写-1


96式轮式装甲车驾驶舱实拍特写-2


    96式轮式装甲车采用方向盘控制转向系统。并配用一台日本爱信4前速自动变速器。可多角度调节驾驶员座椅。


96式轮式装甲车驾驶舱素描特写。



    由于日本采用英式右舵驾驶设置,96式轮式装甲车驾驶舱位于整车右前侧。驾驶舱内左侧布置自动变速器换挡杆、中间为方向盘、控制开关面板总成、分别布置在正前方和右侧方。大尺寸车辆时速表醒目清晰,便于驾驶员在激烈驾驶工况下读取。各个控制开关多采用密封防尘扳把开关,具有极高的可靠耐用性。


从外观上看,96轮式装甲车的驾驶舱上可以配置一个玻璃舱罩,提高在开窗驾驶工况下的防护性。


    上图为从后部向前部的车内实景图。由于为80年代设计产品,人员座椅采用对视贯通设定,而不是现在更多的装甲车辆采用单独悬吊式人员座椅结构。

   
在驾驶员后侧为面对成员设定的长席,左侧的动力舱后部为步兵班长席。


从后尾门向车内拍摄的特写。


乘员舱内部特写。


指挥塔内部特写,配置八方向防弹观察镜,液压升降顶盖。







原作者:宋楠

北京现代汽车 鸿都店总监

汽车相关 有多年进口北汽、比亚迪、现代等品牌,销售、维修经验,熟知汽车各方面的问题。对汽车制造售后维修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自18世纪(转帖者注:应为19世纪{:soso_e127:}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各军兵种开始进行新式军队建设。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将其军备建设推向高潮,全面向西方学习。在19世纪初期日本陆军的装备更新速度加快,向英国、德国和法国购买了不同级别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此时的日本国内几大重工业生产商,已经具备了一定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的规模。日海陆空军的主要装备都是由快速发展的三菱重工提供。日本军部为了侵略中国对机械化装备发展极其重视,并且在中国大陆华北战场上,尝到了技术兵器与对手不对等的“那一滴幸运的蜜糖”。即便是战败后,日军还是在尽其努力发展可快速部署的各型战车。


日寇铁蹄踏中华,日军进口英国的维克斯装甲车,为日军快速机动提供了一定技术保障。


    进入1960年代,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无论是国内的基础建设还是高精尖技术的研发都领先于世界各国。这种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直到2000年初期才出现缓慢势头。日本地貌多山地、多溪流且平原较多,国内高速公路网发达。日本国内各车厂可以大量制造高性能的重型车辆,维修养护和使用成本较履带式装备更具性价比,由此日军对轮式车辆的发展十分看重。


    早在1980年代,日本陆军就在寻求研发一款较大尺寸的轮式装甲车,老牌日本军工企业小松制作所,获得日本防卫厅的研发和生产合同。1988年开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1992年第一台试制车出台,直至1993年1月一共生产出4台样车。


小松制作所的铭牌,预示这款战车具有优秀的性能和质量。


    1993年-1995年4台测试车进行了长达3万公里的高机动性测试,多样化的气候环境适应性测试,电磁辐射和通讯能力测试,被弹防护性测试。在1995年1月-10月,一共3台样车进入日本陆军驻北海道第九旅团进行实兵测试。

   

    1996年这款由日本自行研发生产的8轮驱动重型装甲车,正式装备日本富士学校以及驻北海道各装甲师团,并命名为96式轮式装甲车。


    96式轮式装甲车整车长宽高分别为:6.84米*2.48米*1.85米。距地面高度为0.45米,涉水深度为1米,可过垂直高度0.5米障碍,可通过长达2米的壕沟。人员配备10人,包括1名车长、1名驾驶员、步兵班成员8名。单车自重12.5吨,整备质量可以14.5吨。动力系统为日本三菱重工特别为96式轮式装甲车研发的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360匹马力/2200rpm,公路最大机动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最大公路续航里程500公里。   

  
    96式轮式装甲车采用三菱重工,特别为其研发的增压柴油发动机,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海道,还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九州岛,这款发动机正如三菱经典4G6系列发动机一样出色可靠。配合爱信的4前速自动变速器,无论是急加速还是越野工况下表现都是可圈可点。整套动力传动总成在伊拉克执行任务中,如同中东地区处处可见的帕杰罗一样可靠耐用。

   
    96轮式装甲车动力纵向布置于车辆左前侧的动力舱。自动变速器在发动机前端,并通过一个动力转换器,将动力通过传动轴向车辆中部的分动器传递。而这样的传动系统布置,尽管传动效率不是最高,但可以更好配合四轮独立悬架和轮边减速系统。

http://img.autohome.com.cn/2013/1/11/art_2013011114353571480.jpg

    如上图所示:

    A:连接发动机、变速器以及扭矩转换器的主传动轴。

    B:分动器

    C: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一驱动桥的右前轮差速器

    D: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一驱动桥的左前轮差速器

    E: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二驱动桥的右前轮差速器

    F: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二驱动桥的左前轮差速器

    G: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三驱动桥的右后轮差速器

    H: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三驱动桥的左后轮差速器

    I: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四驱动桥的右前轮差速器

    J:通过小传动轴连接第四驱动桥的左后轮差速器
   

    96轮式装甲战车的驱动模式可以通过驾驶员进行干预, 在干燥的铺装路况下采用后两桥驱动形成4*8驱动形式,减少功率损失提高驱动效率并增加燃油经济性。在复杂路况下可以切换至全轮驱动行驶,也就是8*8驱动模式,前两驱动桥要承担转向和驱动的任务。这样的布置与传统越野车四驱系统相似,但是96轮式装甲车采用轮边驱动结构,并且将每个轮边都布置了差速锁,整车除去一把中央差速锁外,每个车轮都具有一把差速锁,在必要的工况下整车可以完全将8个车轮锁死脱困。


    位于车辆后尾门两侧的换气扇,96式轮式装甲车具备三防能力。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苏联红军对日本土展开的的登陆战受挫后,对日军发动核攻击战时防护。因此特别配备了超高压三防系统,而空气过滤系统、微生物侦测系统则是由欧姆龙提供。


    位于车辆左侧中部的发动机排气管特写,为了降低尾气排放的热红外信号,特别为排气管后部消音器进行了降温降噪处理。

   
8轮驱动的96轮式装甲车,前两驱动转向桥采用H型转向连杆结构。驾驶员控制方向盘带动转向拉杆,并将转向力通过H型转向拉杆总成传递到第一、二驱动转向桥的轮边,继而完成转向动作。整套转向系统采用捷泰林格提供的转向液压助力系统。

    如上图所示:

    A:连接第一驱动桥的右前轮转向外拉杆

    B:连接第一驱动桥的左前轮转向外拉杆

    C:连接第二驱动桥的右前轮转向外拉杆

    D:连接第二驱动桥的左前轮转向外拉杆

    黄色区域为H型转向拉杆总成


位于第一、二驱动转向桥间的H型转向拉杆的特写。


这是96轮式装甲车第一驱动转向桥左前轮悬架的特写。整车前两桥为上下双A臂,匹配扭杆弹簧和减震器独立悬架结构。前两驱动桥的上摆臂和下摆臂分别与对应的备件相同用。

    A:A型上摆臂

    B:A型下摆臂

    C:传动半轴(与目前民用小型车采用万向节式半轴原理相同,由防尘罩、万向节、等组成)

    D:转向节

    E:扭杆弹簧,可以较为轻松调节悬架高度。

    F:位于上摆臂与车体中间的减震缓冲块,在整车受到较大冲击时,保护悬架和减震系统。


第一转向驱动桥右前轮的悬架的特写。可以看到制动管路采用三通道设定,一条为备份设定。


    上图为96轮式装甲车前后悬架结构简图:前悬架为A型上下摆臂、减震器和转向节构成。后悬架为减震器和扭杆型转向结构成。尽管不如现代轮式装甲车,前后通用的独立悬架先进,但是在90年代中期这样的设定既可以满足车辆通过性、转向操控性又可以提高后勤维护经济性。


在车头向车尾拍摄的底盘特写。A型下摆臂和内凹在底盘的H型转向拉杆总成明显可见。


在车尾向车头拍摄的底盘特写,具有一定内凹的全封闭地盘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来自地雷的攻击。


液压制动带有真空助力系统,盘式制动分泵。


    为了提高通过性采用石桥(普利司通)钢丝防弹轮胎,配用中央充放气系统实时调节胎压,并且保证在被击破后能够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60公里。请注意轮圈表面覆盖的保护钢板的精湛细节,无论是漆面处理还是备件边缘的打磨程度。


96式轮式装甲车驾驶舱实拍特写-1


96式轮式装甲车驾驶舱实拍特写-2


    96式轮式装甲车采用方向盘控制转向系统。并配用一台日本爱信4前速自动变速器。可多角度调节驾驶员座椅。


96式轮式装甲车驾驶舱素描特写。



    由于日本采用英式右舵驾驶设置,96式轮式装甲车驾驶舱位于整车右前侧。驾驶舱内左侧布置自动变速器换挡杆、中间为方向盘、控制开关面板总成、分别布置在正前方和右侧方。大尺寸车辆时速表醒目清晰,便于驾驶员在激烈驾驶工况下读取。各个控制开关多采用密封防尘扳把开关,具有极高的可靠耐用性。


从外观上看,96轮式装甲车的驾驶舱上可以配置一个玻璃舱罩,提高在开窗驾驶工况下的防护性。


    上图为从后部向前部的车内实景图。由于为80年代设计产品,人员座椅采用对视贯通设定,而不是现在更多的装甲车辆采用单独悬吊式人员座椅结构。

   
在驾驶员后侧为面对成员设定的长席,左侧的动力舱后部为步兵班长席。


从后尾门向车内拍摄的特写。


乘员舱内部特写。


指挥塔内部特写,配置八方向防弹观察镜,液压升降顶盖。





楼主,你的转载开头就有时间上的错误!

指挥塔内部特写


指挥塔外部的特写


    96式轮式装甲车具有两个版本,一个是96A装备40毫米口径的自动榴弹发射器,另一款96B装备了M2型12.7毫米口径的机关枪。


    日本丰和工业公司研制的这款武器,原型为美军Mk19型40mm榴弹发射器。自动榴弹系统射速为300发/分,直射距离为300米,最大有效射程为1500米。手握水平拉杆,推压中央横推秆即可进行发射,通过榴弹输送带从旁边的弹箱装弹。


“前组合灯”由日间行车灯、防空灯、转向灯组成。


    红黄白后灯具,有倒车指示、转向指示、行车照明功能。防空灯和两部标准接口的外接电器取电口。


    96式轮式装甲车后部特写。从车内控制的上下液压门,还有一山左右开启应急小门工人员出入。两侧的后组合灯呈对称布置。


上图为日本富士战车学校演习中,步兵从96式轮式装甲车后尾门出入进行机动特写。


    96式轮式装甲车整车采用钢质装甲焊接而成,且没有匹配复合装甲。正面装甲可以防护,100米内7.62毫米口径穿甲弹攻击,侧面可以防护榴弹碎片的攻击。


驾驶舱的玻璃防护罩具有一定防弹能力。


车体两侧的四个观察口也具有一定防护力。


车尾顶部两侧各装有一组4具烟幕弹发射器。


    总体来说日军的这款轮式装甲车在90年代初期至2000年代中期具有一定先进性。鉴于日本汽车工业总体水平其质量较为可靠,但较弱的防护性和武器攻击能力,明显与世界潮流不符。

   
    在2004年后日本陆军开始向伊拉克派驻安全部队,96式轮式装甲车成为日军重要的人员安全防护机动装备。充当了掩护美军补给线重要角色,但是据驻伊日军反应,这款轮式装甲车对反美武装的RPG的攻击毫无防护力可言。


    原本在伊拉克进行部署的96式装甲车为B型车,即采用住友公司许可证生产的12.7毫米口径机关枪为标准武器。与此同时无论是美军的史崔克轮式装甲车装备25毫米口径的大毒蛇机关炮,还是伊拉克安全部队使用的BTR系列装甲车14.5毫米口径的重机枪,都要强过日军96式。40毫米口径的自动榴弹发射系统,在攻击神出鬼没的反美武装时,也在射速上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且仅为300米的有效射击距离更不能完成火力支援任务。

   
    无论如何,日军的96式轮式装甲车与其一起部署的轻装甲车,积累了大量在日本本土之外的实战经验。为日后改进或研发新车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整个90年代中日军的这款战车几乎没有任何改型,就好像90式主战坦克,一款基型车走到头。截止目前一共装备了345台,几乎为装备40毫米口径自动榴弹发射器的A型车。由于受到日本“和平宪法限制”,日军的规模一直在保持这一个较为低水平的范围,各款武器的装备数量较少,但技术含量极高,单价昂贵。96式轮式装甲车的单价几乎为1亿日元,即便是战时大规模生产其成本也不会降至可以接受的范围。

   
    有意思的是,日军的96式轮式装甲车,完全有能力换装其他的武器系统,但是却没有任何改进款型推出。近年来随着日本政府对推行对外强硬政策,与中国钓鱼岛摩擦加剧。日陆军尽管不会在短期内与解放军有直接交手可能,但不具备两栖行驶和极弱的火力攻击能力,很容易在解放军登陆日本列岛后被全线击溃。因此日本防卫厅有意提升其作战能力,或干脆再研发一款全新的轮式战车以供日军使用。有消息表明,小松制作所已经取得食人鱼4型装甲车的组装授权。或许只是在等待一个合理的借口就可以进行大规模全面生产。

   
    日军的96式轮式装甲车无论是动力、悬架还是驱动系统,经过了实战的考验被证明是一款性能较为稳定的产品,但其糟糕的防护性能和火力攻击力,和不能成为车族式发展,让日军或多或少缺乏对其信心,但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

96式轮式装甲车优点:

1.动力可靠、传动效能高、全轮驱动系统耐用

2.整车做工精良、几乎没有明显的缺陷

3.车辆内部空间较大、有一定改装潜力

4.具有三防系统可在核战争条件下坚持较长的单兵作战时间



96式轮式装甲车缺点:

1.武器系统单一、对面对点的火力压制能力明显不足

2.整车防护能力较弱,对穿甲弹、大口径步枪弹几乎不具备抵御能力

3.动力系统特别开发,单价成本高,性能提升空间极小

4.未能形成车族式改装车型,作战效能较低

横向对比:


    近年来解放军已经开始装备第一款VN1型8轮驱动轮式装甲车,无论在单车重量还是武器配备都较日军的96式轮式装甲车高出不少,但是车辆的质量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不如96式轮式装甲车。


    美军目前在用的斯崔克8轮步兵战车,论实战经验、单车质量、可靠性全面超过日式96式装甲车,但在不对称的伊拉克阿富汗战场环境下,防护能力凸显不足,美军已经决定开发替代车型。如果96式装甲车放在这类战场环境下,结局注定是可悲的。

http://blog.autohome.com.cn/article/9480.html

声明:本文作者系专栏作者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 不能代表汽车之家
图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红外版主曾经说日本没有重型车自动变速器研制能力,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不准确的

虽然爱信精机的重车自动变速器从性能、技术水平到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都远远不如美国艾里逊和德国采埃孚,但毕竟也有量产的成熟产品,96式装甲车的这个变速器就是,而且,这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产品,虽然比较低级(4前速),但也足以让天朝同行略微羡慕了——比96式晚上十多年诞生的天朝的09式8X8轮式步战车族,到目前为止,量产和列装的型号,变速器不是纯手动的就是AMT的,配套的AT变速器仍然在研ING,更别说最早的92式(WZ551)6X6车族了

红外版主曾经说日本没有重型车自动变速器研制能力,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不准确的

虽然爱信精机的重车自动变速器从性能、技术水平到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都远远不如美国艾里逊和德国采埃孚,但毕竟也有量产的成熟产品,96式装甲车的这个变速器就是,而且,这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产品,虽然比较低级(4前速),但也足以让天朝同行略微羡慕了——比96式晚上十多年诞生的天朝的09式8X8轮式步战车族,到目前为止,量产和列装的型号,变速器不是纯手动的就是AMT的,配套的AT变速器仍然在研ING,更别说最早的92式(WZ551)6X6车族了
当然,说到96式的整车技术,除了这个AT变速器之外,好像也没有其它神马值得夸耀的地方了,除了可靠性之外
@喜之狼 貌似这位版主对于轮式车辆了解很多。
@红外6904  
8X8越野能力好一些吧,
大体上感觉浪费底盘
可预见的将来20年,中日陆军很难有碰撞的机会!
红外版主曾经说日本没有重型车自动变速器研制能力,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不准确的

虽然爱信精机的重车自动 ...
轮式车用amt没啥不好。
@喜之狼 @红外6904 @兵熊  
lixiang3248 发表于 2013-2-16 23:07
红外版主曾经说日本没有重型车自动变速器研制能力,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不准确的

虽然爱信精机的重车自动 ...
96式比斯特莱克战车还轻一点,怎么也没法算作重型车。
我咋记得这货和瑞士莫瓦格还有一定的渊源?有人证实或证伪么?
12.5吨的8x8?真轻啊,正面只能防100米外的7.62穿甲弹,就比银行运钞车的防护级别高点吧?
12.5吨的8x8?真轻啊,正面只能防100米外的7.62穿甲弹,就比银行运钞车的防护级别高点吧?
他的定位是什么……!
没有图片,难道是我的人品问题?唉,好没有面子
尘世游人 发表于 2013-2-18 18:19
他的定位是什么……!

轮式的普遍防护比履带的差,比如LAV-25的基本型防护也就那样了。不过目测会有人说什么ZSL-92系列防不住81杠这样的搞笑言论、
这车用来作后勤工作还可以,皮实可靠,防护性低一点也没啥问题。
自动变速器有什么好,手动才是驾驶技术的王道,自动不自动对技战术没影响。
照片打不开?
一张图也刷不出来
天使与天使 发表于 2013-2-18 18:58
没有图片,难道是我的人品问题?唉,好没有面子
是姿势不对,我正在努力尝试找到正确的姿势
从90式的液气悬挂,96式的amt变速,到10式刺猬般的摄像头,脚盆的军工似乎总喜欢把一些与核心技战术性能关联不大的指标搞得相当华丽

叶小晶 发表于 2013-2-25 00:14
从90式的液气悬挂,96式的amt变速,到10式刺猬般的摄像头,脚盆的军工似乎总喜欢把一些与核心技战术性能关联 ...


岂止是90式,74式就是液气悬挂了,有炮塔坦克的第一家……想不到吧。
叶小晶 发表于 2013-2-25 00:14
从90式的液气悬挂,96式的amt变速,到10式刺猬般的摄像头,脚盆的军工似乎总喜欢把一些与核心技战术性能关联 ...


岂止是90式,74式就是液气悬挂了,有炮塔坦克的第一家……想不到吧。
瓜僧 发表于 2013-2-24 22:56
是姿势不对,我正在努力尝试找到正确的姿势
我试了,无论是躺着仰着窝着趴着侧着都不行,我还是坏疑我的人品问题:Q
叶小晶 发表于 2013-2-25 00:14
从90式的液气悬挂,96式的amt变速,到10式刺猬般的摄像头,脚盆的军工似乎总喜欢把一些与核心技战术性能关联 ...
96是AMT?尖端的鬼子会使用AMT?还有,貌似10使用的无级变速吧,如此先进的国家还会用落后的AMT真的想象不出来
叶小晶 发表于 2013-2-25 00:14
从90式的液气悬挂,96式的amt变速,到10式刺猬般的摄像头,脚盆的军工似乎总喜欢把一些与核心技战术性能关联 ...
LZ的说的是AT自动换挡液力机械变速箱不是AMT自动机械变速箱,两者的差别很大的。
WonderfulMsl2 发表于 2013-2-25 09:04
岂止是90式,74式就是液气悬挂了,有炮塔坦克的第一家……想不到吧。
确实没想到,不过我倒是觉得,脚盆与其在这东西上大费苦心,倒不如在装甲,火炮,穿甲弹上多想点办法,除了增加成本对武器本身战力增加基本无视
看不到图,车托之家很多文章都看了
奇葩的倒V型底盘
叶小晶 发表于 2013-2-25 19:27
确实没想到,不过我倒是觉得,脚盆与其在这东西上大费苦心,倒不如在装甲,火炮,穿甲弹上多想点办法,除了增加 ...
所以说脚盆的奇葩程度超越想象啊。

不过装甲、火力之类的他们也没办法吧。
从90式的液气悬挂,96式的amt变速,到10式刺猬般的摄像头,脚盆的军工似乎总喜欢把一些与核心技战术性能关联 ...
核心性能能搞得很华丽的话也就不用这样搞噱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