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立法报复中国:中企别想参与任何基建项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53:47
历经一年多之后,欧盟就中国政府采购的“报复性立法”终于有了实质进展。中国欧盟商会公共采购工作组主席范克高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针对中国政府采购的“报复性立法”草案已经完成,并提交欧盟成员国讨论,且已取得欧盟议会的支持。

一旦这份报复性立法草案得以通过,中国企业将丧失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承揽包括铁路、水务在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机会。欧盟希望借此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开放更大范围的政府采购,并将包括部分国有企业采购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向欧盟成员国开放。

出于缓和事态的目的,中国政府日前向世贸组织(下称WTO)提交了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下称GPA)的第四份出价,开放福建、山东、广东三省的政府采购范围,并再次降低了工程项目的门槛价,然而,这并未达到欧盟以及与其持相近立场的美国等国的预期标准。而对政府采购所限定的范围不同,则是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

草案已成 欧盟议会支持

中国企业也别想在欧盟国家中参与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公共设施、水务等等。

“这项草案的实质是:如果中国仍然不对欧盟国家开放基础设施市场的话,那么中国企业也别想在欧盟国家中参与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公共设施、水务等等。”范克高夫表示。

他向记者证实,欧盟就中国政府采购的“报复性立法”已经形成草案。

范克高夫称,该草案已经完成,并且送交欧盟各成员国征求意见。“欧盟议会持支持态度,但一些国家持怀疑态度。”

“这项工具(即草案)旨在对第三方国家(即和欧盟国家没有签署双边贸易协定或者GPA协定的国家)制造一个杠杆作用,以此帮助欧盟的企业在这些国家获得公平的商业机会。”欧盟委员会此前在声明中表示。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欧盟有价值3520亿欧元公共采购市场向外国企业公开,但美国只有1780亿欧元的公共采购市场,日本只有270亿欧元的公共采购市场向外企公开。

美国实施的“购买美国货”政策、2011年颁布的《就业法案》和2009年实施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都让欧盟非常恼火,因为这些政策在刺激美国经济的同时也保护了美国内部市场。

而中国公开的政府采购市场额度,低于美国、日本。

但早在立法动议之初,一名欧洲委员会官员就表示,该项立法“虽然对所有国家都有效力,但主要是针对中国”。按照欧盟委员会的计算,中国如果加入GPA,将带来800亿欧元的市场规模。

施压采购 国企范畴入列

新提交的清单很可能仅覆盖中国总体公共采购市场的二到三个百分点。

“中国的《政府采购法》中对政府采购的定义并不包含大量由国有企业开展的公共采购项目,而在实际运作中,约占88%的中国公共采购[0.68 0.00%]市场是由《招标投标法》涵盖的。此份新修订的清单在坚持此种区分前提下,未能客观反映中国公共采购市场的实际状况。”中国欧盟商会在声明中表示。

在声明中,中国欧盟商会像以往一样,力图用“公共采购”来代替和扩展中国的“政府采购”。其将公共采购定义为包括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的采购,如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三峡大坝、高铁网络等工程都被认为是在公共采购的范围内。在西方国家,采购范围比中国宽泛,不仅包括政府预算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也包括铁路、市政工程、电力、通讯、机场、停车场、港口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而中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政府采购范围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购买行为”“主要是货物和服务,有一点点涉及到工程”。西北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杨蔚林介绍。中国欧盟商会则认为,涵盖了大量政府采购行为的《招投标法》适用的范围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大多数中国公共采购项目是在省级以下地区开展,且多数为政府资助的国企项目,而此份清单仅仅涵盖八个省级地区,且无一个省级以下地区被纳入。因此,新提交的清单很可能仅覆盖中国总体公共采购市场的二到三个百分点。这与欧盟所实行标准形成鲜明对比,其《政府采购协议》规定约85%的欧盟公共采购市场向他国开放。”中国欧盟商会在声明中表示。

杨蔚林认为,中国欧盟商会的目的是扩大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欧盟真正关心的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类项目。‘十二五’期间,各地政府都将制定数万亿的规划,对欧盟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大蛋糕’。”

范克高夫还表示:“由于获得投资回报率变得越来越困难,中国亟须加快针对公共采购的改革步伐,将基础设施相关项目向所有竞争者开放以吸引私有领域投资,从而降低地方政府负债风险。”

GPA谈判拉锯

采购实体确定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开放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具体的开放项目同样要通过谈判确定。

GPA是WTO的一项诸边协议(相对多边协议而言,需要与现有的各成员方分别逐一谈判并经过各成员方同意之后方可加入),目标是促进成员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扩大国际贸易,由WTO成员方自愿签署。目前WTO成员方共有153个,GPA成员国目前共有41个。

GPA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和透明,即“国民待遇”,对内资和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技术许可、投资要求等方面的限制是不允许的。而透明原则要求采购的法律法规、程序、操作透明公开。

而GPA的涵盖范围包括中央政府机构、次中央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公用事业,但并不是一国所有的公共采购都涉及。GPA本身规定了一些例外领域,主要是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等项目。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谈判确定协议适用例外,包括中央采购实体、地区数量及地区采购实体、中央和地方采购实体的采购对象、采购门槛价等。

此外,GPA还规定,发展中国家在谈判加入的时候,可以要求实行这些原则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例如可以就补偿交易进行谈判。补偿交易是指由外商中标的,可要求中标人为拿走本国商业机会做出补偿,包括要求使用一定比例的本地产品、转让技术、按合同额一定比例投资、出口产品等。

采购实体确定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开放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具体的开放项目同样要通过谈判确定。

总之,在非歧视和透明的原则下,其他所有都可以谈判,只要GPA的全体成员方能够接受。

在既往的谈判过程中,欧盟通过和中国的高层互访活动以及立法动议等形式,不断表示要求中国“更加开放”的愿望。欧盟商会以发布各种建议书和调查报告的方式,寻求在华企业商会与其官方代表之间形成内、外呼应。而美国则通过一年一度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对中国施加影响。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121229/7498184.shtml历经一年多之后,欧盟就中国政府采购的“报复性立法”终于有了实质进展。中国欧盟商会公共采购工作组主席范克高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针对中国政府采购的“报复性立法”草案已经完成,并提交欧盟成员国讨论,且已取得欧盟议会的支持。

一旦这份报复性立法草案得以通过,中国企业将丧失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承揽包括铁路、水务在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机会。欧盟希望借此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开放更大范围的政府采购,并将包括部分国有企业采购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向欧盟成员国开放。

出于缓和事态的目的,中国政府日前向世贸组织(下称WTO)提交了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下称GPA)的第四份出价,开放福建、山东、广东三省的政府采购范围,并再次降低了工程项目的门槛价,然而,这并未达到欧盟以及与其持相近立场的美国等国的预期标准。而对政府采购所限定的范围不同,则是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

草案已成 欧盟议会支持

中国企业也别想在欧盟国家中参与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公共设施、水务等等。

“这项草案的实质是:如果中国仍然不对欧盟国家开放基础设施市场的话,那么中国企业也别想在欧盟国家中参与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公共设施、水务等等。”范克高夫表示。

他向记者证实,欧盟就中国政府采购的“报复性立法”已经形成草案。

范克高夫称,该草案已经完成,并且送交欧盟各成员国征求意见。“欧盟议会持支持态度,但一些国家持怀疑态度。”

“这项工具(即草案)旨在对第三方国家(即和欧盟国家没有签署双边贸易协定或者GPA协定的国家)制造一个杠杆作用,以此帮助欧盟的企业在这些国家获得公平的商业机会。”欧盟委员会此前在声明中表示。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欧盟有价值3520亿欧元公共采购市场向外国企业公开,但美国只有1780亿欧元的公共采购市场,日本只有270亿欧元的公共采购市场向外企公开。

美国实施的“购买美国货”政策、2011年颁布的《就业法案》和2009年实施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都让欧盟非常恼火,因为这些政策在刺激美国经济的同时也保护了美国内部市场。

而中国公开的政府采购市场额度,低于美国、日本。

但早在立法动议之初,一名欧洲委员会官员就表示,该项立法“虽然对所有国家都有效力,但主要是针对中国”。按照欧盟委员会的计算,中国如果加入GPA,将带来800亿欧元的市场规模。

施压采购 国企范畴入列

新提交的清单很可能仅覆盖中国总体公共采购市场的二到三个百分点。

“中国的《政府采购法》中对政府采购的定义并不包含大量由国有企业开展的公共采购项目,而在实际运作中,约占88%的中国公共采购[0.68 0.00%]市场是由《招标投标法》涵盖的。此份新修订的清单在坚持此种区分前提下,未能客观反映中国公共采购市场的实际状况。”中国欧盟商会在声明中表示。

在声明中,中国欧盟商会像以往一样,力图用“公共采购”来代替和扩展中国的“政府采购”。其将公共采购定义为包括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的采购,如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三峡大坝、高铁网络等工程都被认为是在公共采购的范围内。在西方国家,采购范围比中国宽泛,不仅包括政府预算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也包括铁路、市政工程、电力、通讯、机场、停车场、港口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而中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政府采购范围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购买行为”“主要是货物和服务,有一点点涉及到工程”。西北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杨蔚林介绍。中国欧盟商会则认为,涵盖了大量政府采购行为的《招投标法》适用的范围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大多数中国公共采购项目是在省级以下地区开展,且多数为政府资助的国企项目,而此份清单仅仅涵盖八个省级地区,且无一个省级以下地区被纳入。因此,新提交的清单很可能仅覆盖中国总体公共采购市场的二到三个百分点。这与欧盟所实行标准形成鲜明对比,其《政府采购协议》规定约85%的欧盟公共采购市场向他国开放。”中国欧盟商会在声明中表示。

杨蔚林认为,中国欧盟商会的目的是扩大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欧盟真正关心的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类项目。‘十二五’期间,各地政府都将制定数万亿的规划,对欧盟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大蛋糕’。”

范克高夫还表示:“由于获得投资回报率变得越来越困难,中国亟须加快针对公共采购的改革步伐,将基础设施相关项目向所有竞争者开放以吸引私有领域投资,从而降低地方政府负债风险。”

GPA谈判拉锯

采购实体确定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开放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具体的开放项目同样要通过谈判确定。

GPA是WTO的一项诸边协议(相对多边协议而言,需要与现有的各成员方分别逐一谈判并经过各成员方同意之后方可加入),目标是促进成员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扩大国际贸易,由WTO成员方自愿签署。目前WTO成员方共有153个,GPA成员国目前共有41个。

GPA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和透明,即“国民待遇”,对内资和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技术许可、投资要求等方面的限制是不允许的。而透明原则要求采购的法律法规、程序、操作透明公开。

而GPA的涵盖范围包括中央政府机构、次中央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公用事业,但并不是一国所有的公共采购都涉及。GPA本身规定了一些例外领域,主要是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等项目。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谈判确定协议适用例外,包括中央采购实体、地区数量及地区采购实体、中央和地方采购实体的采购对象、采购门槛价等。

此外,GPA还规定,发展中国家在谈判加入的时候,可以要求实行这些原则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例如可以就补偿交易进行谈判。补偿交易是指由外商中标的,可要求中标人为拿走本国商业机会做出补偿,包括要求使用一定比例的本地产品、转让技术、按合同额一定比例投资、出口产品等。

采购实体确定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开放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具体的开放项目同样要通过谈判确定。

总之,在非歧视和透明的原则下,其他所有都可以谈判,只要GPA的全体成员方能够接受。

在既往的谈判过程中,欧盟通过和中国的高层互访活动以及立法动议等形式,不断表示要求中国“更加开放”的愿望。欧盟商会以发布各种建议书和调查报告的方式,寻求在华企业商会与其官方代表之间形成内、外呼应。而美国则通过一年一度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对中国施加影响。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121229/7498184.shtml
想想欧洲现在的债务规模…………他们能有多大规模的基建?想想中国国内的城市化进程等等…………我建议还是各自玩各自的吧,欧盟美国你们自己玩,我们不陪了哈~
嗯,欧盟别再指望工程项目多快好省。
欧盟的基建?虽然不了解,但是靠欧洲自己人来搞会很慢吧
先做自己的事情吧。
可不可以考虑把茅于轼送到欧盟去给他们上上课
I_amZu 发表于 2012-12-29 09:19
欧盟的基建?虽然不了解,但是靠欧洲自己人来搞会很慢吧
每天八小时,按时上下班,下雨天不干活,刮大风也不干活。

一条小路修几年修不好是常事。
     我建议大家也别神话什么德国英国的建筑经历多少多少年,这如果不是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的小资情调,就是为一直觊觎中国市场的外国建筑企业说话的。造成现在中国的建筑普遍为人所诟病的“质量差”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原来的建筑材料和现在的不同:现在更注重环保和经济性,所以年限不会太长。你觉得用粉煤灰等难以处置的废弃物制成的加气块和原来的青石砖哪个更能坚持500年?因为国内发展很快,原来的规划可能过10年不到就要做修改,所以,现在的工程设计年限都比较短;
    第二,中国更注重建造时间的缩短。我一朋友在新西兰,那地方做的桥就光为了等混凝土完全凝固就花了好一段时间(我忘了具体是多少,好像是三个月?请专业人士补充),而中国这边给混凝土凝固的时间一个星期就算是多的。
    其实只要时间宽裕,像中建某公司在阿拉伯某地建筑的一个大型工程,不赶工时的,建筑质量非常好。而中建在国内所承接的工程,都会对转包单位实施质量控制,施工质量也属一流。
欧盟,你这是自寻死路
我建议大家也别神话什么德国英国的建筑经历多少多少年,这如果不是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的小资情调,就是为 ...
缩短工期明显违反科学规律啊
黄蜂 发表于 2012-12-29 09:31
我建议大家也别神话什么德国英国的建筑经历多少多少年,这如果不是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的小资情调,就是为 ...
你这个算是给豆腐渣工程洗地吗?
太好了,让欧洲的那些老爷工人们去修呗,一条路修5年,BG5年,妥妥的
欧盟的基建,呵呵,光拆迁就得把小钱钱赔光,咱不带他们玩。
dragon5 发表于 2012-12-29 09:48
缩短工期明显违反科学规律啊
不科学的缩短工期是不对的,不过建筑材料也在发展,现在一些新材料已经比过去要求时间更短一些了。
每天八小时,按时上下班,下雨天不干活,刮大风也不干活。

一条小路修几年修不好是常事。
慢工出细活
彭总关帝神 发表于 2012-12-29 10:13
慢工出细活
呵呵,印度比欧洲还慢,活更细哦。

基建,欧盟就是个悲剧。。。

我建那些人半天挖路,半天喝咖啡

到了周末必定出游,从不加班。。。
大英帝国除外。
可不可以考虑把茅于轼送到欧盟去给他们上上课
同意,请外交部办理
欧洲还有钱搞基建么。。。
搞基建,谁有中国的效率?
你就多花几倍钱吧!
中国人民相信欧盟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季路 发表于 2012-12-29 09:26
每天八小时,按时上下班,下雨天不干活,刮大风也不干活。

一条小路修几年修不好是常事。
这句话好像是被人喷计划经济的
彭总关帝神 发表于 2012-12-29 10:13
慢工出细活
想必LCA和阿琼坦克天下无敌了...
从本文中透露的信息是,欧盟有能力承揽众多的中国基建项目。否则两国政府不至于都不让步。
我原来以为这块基本上都是单向的中国对欧盟的承建呢。
flamdaye 发表于 2012-12-29 10:17
基建,欧盟就是个悲剧。。。

我建那些人半天挖路,半天喝咖啡
不过他们这样的日子还过得挺舒坦的不是吗?从个人角度来看也没什么不好
咱在欧洲修过高铁、港口、机场、高速公路什么的吗?没影的事也拿来交换?
freedom1213 发表于 2012-12-29 11:07
不过他们这样的日子还过得挺舒坦的不是吗?从个人角度来看也没什么不好
那是以前他们勤劳过,不管是生产建设还是烧杀抢掠
所以现在可以这么过
不代表他们可以一直这么过下去

hjfgcx 发表于 2012-12-29 11:04
从本文中透露的信息是,欧盟有能力承揽众多的中国基建项目。否则两国政府不至于都不让步。
我原来以为这块 ...


欧盟是有能力
就是那价格,那效率
估计修个花坛都轮不上他们

至于欧盟市场?欧盟还拿得出几毛钱搞基建?
那点市场不要也罢,一堆条件和让利
坑爹呢
hjfgcx 发表于 2012-12-29 11:04
从本文中透露的信息是,欧盟有能力承揽众多的中国基建项目。否则两国政府不至于都不让步。
我原来以为这块 ...


欧盟是有能力
就是那价格,那效率
估计修个花坛都轮不上他们

至于欧盟市场?欧盟还拿得出几毛钱搞基建?
那点市场不要也罢,一堆条件和让利
坑爹呢
中国人民相信欧盟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呵呵,来硬的了,底气很足哦
黄蜂 发表于 2012-12-29 09:31
我建议大家也别神话什么德国英国的建筑经历多少多少年,这如果不是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的小资情调,就是为 ...
这个年代,你觉得用花岗岩做建筑结构可能吗?
建筑工期压缩并不等同于建筑质量的下降。一般做法是在相同工程上增加人力物力。就好比正常情况下一班现在开三班。 压缩工期条件下正常的水泥硬化时间是有保障的。混凝土一周硬化时间足够了,而且浇筑之后也不会马上承重。连续浇筑更易于保证混凝土强度。
抢工期怕的是偷工减料。国内道路桥梁建筑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超载造成的。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2-12-29 11:48
这个年代,你觉得用花岗岩做建筑结构可能吗?
建筑工期压缩并不等同于建筑质量的下降。一般做法是在相同 ...
这块并非我专业,只是在工作中接触过一些建筑、混凝土企业,随便聊聊得来的信息。所以,更详细的情况自然需要像你这样更具专业知识的人来介绍。
TB 敢和欧盟打贸易战吗?小声问一句
欧盟的水泥产量和山东省差不多……
maniac62 发表于 2012-12-29 11:02
想必LCA和阿琼坦克天下无敌了...
40年来一直是最先进的嘛
不趁着华工尚能忍耐廉价工资和艰苦工作环境的时机,多快好省地抢建一批基础设施,二十年后,自己等着体会啥叫苍凉破败吧
这是报复谁呢
yff999 发表于 2012-12-29 10:55
搞基建,谁有中国的效率?
你就多花几倍钱吧!
在花钱效率上,中国并无优势。
至今还在传说和童话中威风凛凛一样,德国人的声威也要靠你们在中国流传千年,使中国人永远不敢再对德国人侧目而视。”瓦德西侵入北京后,纵容侵略军大肆烧杀抢掠。1901年9月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基建公司不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