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之北京门头沟灵山事故”抛砖引玉,安全第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31:44
本人所熟悉的一个哥哥是户外运动与和摄影爱好者,前两天和他谈到关于驴友这个群体种种负面的话题,老哥将我耳提面命一番,算是小小了解了下这个群体的实际情况。
我说你干脆些点东西让我们感兴趣的人一起参考下,故才有了这个帖子和此篇文章。在此抛砖引玉,请大家参考。
马后炮之北京门头沟灵山事故
    新闻:12月22日,参加天行队组织登顶灵山活动的副领队马云飞和队友无碍(网名)迷路被困。23日12时26分,二人被发现,但已不幸遇难。
  我在百度搜了一下灵山,“灵山风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隶属于太行山脉,海拔高度为800 米以上,其中主峰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第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较高的山峦。”
说句实话,我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感觉除了对两个生命逝去的心痛和惋惜,更是对这篇新闻的标题——“两名北京驴友灵山遇难”产生极大的反感。由于近几年户外产品的全民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穿起了哥伦比亚,北脸,狼爪、探路者~~~~~赶个周末,带着孩子去动物园扎个营,去周边爬(其文章原创为石家庄户外运动爱好者:石门小道转载请保留)个野山坡,回来后就觉得很“驴友”了。因此,媒体一旦遇到进景区不买门票,迷路被困的消息,一概定义为“驴友被困,消防官兵出动救援”等等等等,紧接着的就是跟帖的无休止的指责和谩骂。这种负面消息看多了,自己都为“驴友”这个词抱屈。
  2010年12月12日,标题“18名复旦驴友黄山迷路获救 民警为女孩让路坠亡”,根据多方面发布的消息,此次被困黄山风景区的8名女生10名男生由复旦校友牵头组织,其中10人为复旦在籍学生,包括1名研一学生,另8人中有4人是复旦毕业生。通篇新闻能找到跟“驴友”有丁点关联的就是部分获救学生身上穿的是冲锋衣。于是,无论是这几个组织者的目的是为了登山,还是为了逃票,亦或是仅仅为了泡妞,反正事情出了,警察死了,他们回学校接着上课,接着泡妞。空留下网民对这种不负责任的“驴友”行为继续的指责和谩骂。(其文章原创为石家庄户外运动爱好者:石门小道转载请保留)
  2012年12月13日,标题“驴友擅入军事禁区被困,获救后假装听不懂中文”,讲述的是一个脑瓜子含水量比较丰富的瓜女子,在三亚小东湾无视军事禁区的警示牌,擅闯后迷路,通过微博求救后假装小日本子的故事。我就特别纳闷,一对正值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男女情侣,通过网络结识一下,找个没人的地方苟且一下,结果被潮水困住,伴着随手丢弃的矿泉水瓶、塑料袋和用过的杜蕾斯,他们被官兵发现了,然后被政府解救了,这个故事到这里就可以了结束,为什么偏偏要挂上“驴友”的名义,跟“驴友”又有个屌毛关系?
  啰嗦了许多,收回来接着说灵山的事情。
  如果要说灵山这个事情,跟驴友无关,确实有些逃避了。这么一个40人组成的庞大的登山群体,赶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去登山,确实不是一般的大众群体会去尝试的。那么,咱们就关起门来,结合我自己的登山经历,说说咱们“驴友”自己的事情(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仅作为事后的反思,姑且称为马后炮,谢绝拍砖)。
体能储备
  任何一个超出正常登山条件的攀登,体能的储备必不可少。石家庄的驴友,每年都会约定一起去山西的五台山,进行1—2次的大朝台,队伍一般控制在30—40人之间,用时2天,徒步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五台山每个台顶的高度,最高海拔3000米,总路程约为60公里。其实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从危险系数来说也基本没有什么危险。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约定,参与的人群,大部分都会提前两周进行必要的体能训练,其中就包括爬楼梯和去周边的小山坡进行必要的体能储备。2011年7月的一次大五台穿越,我们在狮子窝的扎营,就亲身遇到了一个山东的驴友半夜由于体能透支,高反诱发其他疾病,如果不是我们的车就在旁边,及时送他下撤到台怀镇,险些造成恶性后果的实例(亲身经历)。
  2010年8月初,我参加了青海登协的玉珠峰的攀登活动,在这启程前的一个半月,我就开始服用抗高反的药物和体能的储备训练,每周必须的1—2次的抱犊寨和封龙山环线,最终为成功登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然更离不了老天爷的赏脸和队友的互相支持)。
  此次出事的灵山,最高海拔2303米,基本与石家庄的驼梁相当,要从一个驴友的角度来说,并不算高,稍微有过登山经历的人都能实现,但是,由于是雪后的登山,这种攀登的强度要增加很多。作为当时的领队,放弃大部队的登顶,是正确的。那作为后来出事的副领队马云飞和队友无碍为什么又要坚持登顶呢?而且,有媒体报导,网友无碍“由于体力不支”,的消息从何而来?(其文章原创为石家庄户外运动爱好者:石门小道转载请保留)
攀登装备
  如果是在正常条件下(春暖花开,面朝大海,风和日丽)的登山,一双回力鞋,一把天堂伞,一瓶农夫山泉,就没有问题。但这是在三九天的北方深山,“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北方的严冬的深山,小学地理课本教导我们,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海拔2000米,就意味着灵山主峰,比市里温度再下降12度,此外,加上5级的山风和降雪,就会比实际温度更低。在这种条件下的登山,防寒的装备是重中之重,首要考虑的!我从遇难者的照片中看不到太多的信息,但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最终原因,可以肯定就是失温。假如,在迷失道路的情况下,有一顶防风的帐篷(哪怕是一顶非专业的三季帐),假如,他们有两条充绒量在1000克以上的羽绒睡袋,假如他们还带了一罐高山炉灶,假如他们还带了头灯,方便面,牛肉干,巧克力~~~~~他们促膝而坐,在帐篷里,裹着睡袋,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煮着热茶,探讨着人生。但是,这些仅仅是假如。在此,我们不去探讨领队和这两名队员分头行动时的具体细节,他们是否交代好了集合的时间和地点,他们是否留下一个手台进行必要的联络~~~~~毕竟逝去的已经逝去,活着的还要活下去。但是,有一个残酷的事实不得不说,那就是当他们两个做出了放弃装备,轻装登顶的时候,也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这种草率的决定,如果从一个驴友的角度来说,是不应该的,很不应该。
  三、山就在那里,随时准备,登山其实在过程
  有过高海拔登山经历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山就在那里”。每一次的登顶成功,其实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人,在于老天爷的心情。等他老人家心情好的时候,给你几天好天,再加上个人的努力,就可能登顶成功,但其实登顶以后,一年过去,两年过去,几年过去,没有人会记得你曾经登顶,甚至自己的记忆都会模糊,但其中攀登的过程,你会一辈子都会想起。回忆那漫长而艰辛的攀升路程,回忆那一起风雨与共的队友,回忆那一路的摄人心魄风景~~~~~(其文章原创为石家庄户外运动爱好者:石门小道。转载请保留)
  灵山遇险的这两个队员,之所以没有选择与大部队共同下撤,其想法应该就是“既然来了,不登顶不白来了么。”而正是这种想法,为灾难的发生埋下了诱因。
要掌握必要的户外求生经验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依然还要爬山。在种种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会遇到很多的未知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必要的求生经验,就可能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在此,我就不再废话多说了,这种材料网上百度一下可以出本书。
对大自然要心存畏惧
  我在前面反反复复提到,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和尊重,这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年少轻狂的时候,看到一个大山,就想脱光了膀子,尦着蹶子想着去“征服”。这么多年过去,才真正懂得,大自然是不能被“征服”的,那些叫嚣着“征服”大自然的人,最终被大自然彻底“征服”。我能做的,也就是在她心情好的时候,赐予我与她亲近的机会。这些年,跟一些专业攀登的人聊天,很多次的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对个人能力的估计过高和对环境的低估而放松了警惕。这里,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就不在举例说明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就这个事情,表达对逝者的惋惜,一路走好。同时,期望活着的并热爱登山和户外的人,吸取教训,做到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珍爱。本人所熟悉的一个哥哥是户外运动与和摄影爱好者,前两天和他谈到关于驴友这个群体种种负面的话题,老哥将我耳提面命一番,算是小小了解了下这个群体的实际情况。
我说你干脆些点东西让我们感兴趣的人一起参考下,故才有了这个帖子和此篇文章。在此抛砖引玉,请大家参考。
马后炮之北京门头沟灵山事故
    新闻:12月22日,参加天行队组织登顶灵山活动的副领队马云飞和队友无碍(网名)迷路被困。23日12时26分,二人被发现,但已不幸遇难。
  我在百度搜了一下灵山,“灵山风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隶属于太行山脉,海拔高度为800 米以上,其中主峰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第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较高的山峦。”
说句实话,我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感觉除了对两个生命逝去的心痛和惋惜,更是对这篇新闻的标题——“两名北京驴友灵山遇难”产生极大的反感。由于近几年户外产品的全民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穿起了哥伦比亚,北脸,狼爪、探路者~~~~~赶个周末,带着孩子去动物园扎个营,去周边爬(其文章原创为石家庄户外运动爱好者:石门小道转载请保留)个野山坡,回来后就觉得很“驴友”了。因此,媒体一旦遇到进景区不买门票,迷路被困的消息,一概定义为“驴友被困,消防官兵出动救援”等等等等,紧接着的就是跟帖的无休止的指责和谩骂。这种负面消息看多了,自己都为“驴友”这个词抱屈。
  2010年12月12日,标题“18名复旦驴友黄山迷路获救 民警为女孩让路坠亡”,根据多方面发布的消息,此次被困黄山风景区的8名女生10名男生由复旦校友牵头组织,其中10人为复旦在籍学生,包括1名研一学生,另8人中有4人是复旦毕业生。通篇新闻能找到跟“驴友”有丁点关联的就是部分获救学生身上穿的是冲锋衣。于是,无论是这几个组织者的目的是为了登山,还是为了逃票,亦或是仅仅为了泡妞,反正事情出了,警察死了,他们回学校接着上课,接着泡妞。空留下网民对这种不负责任的“驴友”行为继续的指责和谩骂。(其文章原创为石家庄户外运动爱好者:石门小道转载请保留)
  2012年12月13日,标题“驴友擅入军事禁区被困,获救后假装听不懂中文”,讲述的是一个脑瓜子含水量比较丰富的瓜女子,在三亚小东湾无视军事禁区的警示牌,擅闯后迷路,通过微博求救后假装小日本子的故事。我就特别纳闷,一对正值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男女情侣,通过网络结识一下,找个没人的地方苟且一下,结果被潮水困住,伴着随手丢弃的矿泉水瓶、塑料袋和用过的杜蕾斯,他们被官兵发现了,然后被政府解救了,这个故事到这里就可以了结束,为什么偏偏要挂上“驴友”的名义,跟“驴友”又有个屌毛关系?
  啰嗦了许多,收回来接着说灵山的事情。
  如果要说灵山这个事情,跟驴友无关,确实有些逃避了。这么一个40人组成的庞大的登山群体,赶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去登山,确实不是一般的大众群体会去尝试的。那么,咱们就关起门来,结合我自己的登山经历,说说咱们“驴友”自己的事情(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仅作为事后的反思,姑且称为马后炮,谢绝拍砖)。
体能储备
  任何一个超出正常登山条件的攀登,体能的储备必不可少。石家庄的驴友,每年都会约定一起去山西的五台山,进行1—2次的大朝台,队伍一般控制在30—40人之间,用时2天,徒步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五台山每个台顶的高度,最高海拔3000米,总路程约为60公里。其实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从危险系数来说也基本没有什么危险。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约定,参与的人群,大部分都会提前两周进行必要的体能训练,其中就包括爬楼梯和去周边的小山坡进行必要的体能储备。2011年7月的一次大五台穿越,我们在狮子窝的扎营,就亲身遇到了一个山东的驴友半夜由于体能透支,高反诱发其他疾病,如果不是我们的车就在旁边,及时送他下撤到台怀镇,险些造成恶性后果的实例(亲身经历)。
  2010年8月初,我参加了青海登协的玉珠峰的攀登活动,在这启程前的一个半月,我就开始服用抗高反的药物和体能的储备训练,每周必须的1—2次的抱犊寨和封龙山环线,最终为成功登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然更离不了老天爷的赏脸和队友的互相支持)。
  此次出事的灵山,最高海拔2303米,基本与石家庄的驼梁相当,要从一个驴友的角度来说,并不算高,稍微有过登山经历的人都能实现,但是,由于是雪后的登山,这种攀登的强度要增加很多。作为当时的领队,放弃大部队的登顶,是正确的。那作为后来出事的副领队马云飞和队友无碍为什么又要坚持登顶呢?而且,有媒体报导,网友无碍“由于体力不支”,的消息从何而来?(其文章原创为石家庄户外运动爱好者:石门小道转载请保留)
攀登装备
  如果是在正常条件下(春暖花开,面朝大海,风和日丽)的登山,一双回力鞋,一把天堂伞,一瓶农夫山泉,就没有问题。但这是在三九天的北方深山,“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北方的严冬的深山,小学地理课本教导我们,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海拔2000米,就意味着灵山主峰,比市里温度再下降12度,此外,加上5级的山风和降雪,就会比实际温度更低。在这种条件下的登山,防寒的装备是重中之重,首要考虑的!我从遇难者的照片中看不到太多的信息,但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最终原因,可以肯定就是失温。假如,在迷失道路的情况下,有一顶防风的帐篷(哪怕是一顶非专业的三季帐),假如,他们有两条充绒量在1000克以上的羽绒睡袋,假如他们还带了一罐高山炉灶,假如他们还带了头灯,方便面,牛肉干,巧克力~~~~~他们促膝而坐,在帐篷里,裹着睡袋,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煮着热茶,探讨着人生。但是,这些仅仅是假如。在此,我们不去探讨领队和这两名队员分头行动时的具体细节,他们是否交代好了集合的时间和地点,他们是否留下一个手台进行必要的联络~~~~~毕竟逝去的已经逝去,活着的还要活下去。但是,有一个残酷的事实不得不说,那就是当他们两个做出了放弃装备,轻装登顶的时候,也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这种草率的决定,如果从一个驴友的角度来说,是不应该的,很不应该。
  三、山就在那里,随时准备,登山其实在过程
  有过高海拔登山经历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山就在那里”。每一次的登顶成功,其实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人,在于老天爷的心情。等他老人家心情好的时候,给你几天好天,再加上个人的努力,就可能登顶成功,但其实登顶以后,一年过去,两年过去,几年过去,没有人会记得你曾经登顶,甚至自己的记忆都会模糊,但其中攀登的过程,你会一辈子都会想起。回忆那漫长而艰辛的攀升路程,回忆那一起风雨与共的队友,回忆那一路的摄人心魄风景~~~~~(其文章原创为石家庄户外运动爱好者:石门小道。转载请保留)
  灵山遇险的这两个队员,之所以没有选择与大部队共同下撤,其想法应该就是“既然来了,不登顶不白来了么。”而正是这种想法,为灾难的发生埋下了诱因。
要掌握必要的户外求生经验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依然还要爬山。在种种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会遇到很多的未知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必要的求生经验,就可能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在此,我就不再废话多说了,这种材料网上百度一下可以出本书。
对大自然要心存畏惧
  我在前面反反复复提到,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和尊重,这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年少轻狂的时候,看到一个大山,就想脱光了膀子,尦着蹶子想着去“征服”。这么多年过去,才真正懂得,大自然是不能被“征服”的,那些叫嚣着“征服”大自然的人,最终被大自然彻底“征服”。我能做的,也就是在她心情好的时候,赐予我与她亲近的机会。这些年,跟一些专业攀登的人聊天,很多次的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对个人能力的估计过高和对环境的低估而放松了警惕。这里,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就不在举例说明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就这个事情,表达对逝者的惋惜,一路走好。同时,期望活着的并热爱登山和户外的人,吸取教训,做到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珍爱。
主因是没有相应的户外知识,当时要采取恰当措施有很大可能等到救援。
选择冒险,死了活该。
是身体出状况然后被冻死的估计。山梁上风大,体温会迅速流失。冬天玩户外最重要就是防寒啊。
副领队的大包给人捡了,睡袋啥的都在里面。
zhu1105 发表于 2012-12-28 12:16
副领队的大包给人捡了,睡袋啥的都在里面。
这个不是主因,看了这个就会明白。

QQ截图20121228121841.jpg

搞户外,成驴子,《走进空气稀薄地带》(into thin air)是必须的入门读物,对户外、对大自然要先有敬畏感,才能在户外更好的保护自己。
奥巴牛 发表于 2012-12-28 15:06
搞户外,成驴子,《走进空气稀薄地带》(into thin air)是必须的入门读物,对户外、对大自然要先有敬畏感, ...
应该像牛爷这样徒步穿越过雨崩的大驴学习一下再说,有时候人怕死还是能多活一会的。
lilicook 发表于 2012-12-29 14:48
应该像牛爷这样徒步穿越过雨崩的大驴学习一下再说,有时候人怕死还是能多活一会的。
就算跟随商业登山队上过一次珠峰的,也未必能自称是大驴。
去磨房和绿野网看看那些户外事故资料,触目惊心的感觉
奥巴牛 发表于 2012-12-29 20:35
就算跟随商业登山队上过一次珠峰的,也未必能自称是大驴。
去磨房和绿野网看看那些户外事故资料,触目惊 ...
看了好多这方面的,感觉大部分要么是失足摔死的,要么就是低体温症死的,主要问题就是没那个设备和经验还要充硬汉,另外领队也要负很大责任

xucong900313 发表于 2012-12-30 00:19
看了好多这方面的,感觉大部分要么是失足摔死的,要么就是低体温症死的,主要问题就是没那个设备和经验还 ...


才注意6楼贴的资料,据说是商业活动,组织者要负很大的责任啊,忽视天气因素、驴友户外能力和必带装备等等必要活动提示。

这次出事的时候是12月下旬。我印象中经历过的北方最早的雪,是11月18日,雪厚1尺多。

对于驴友来说,根本不算成熟的户外路线,在出发的时候就要做好一切靠自己的准备。路线情况了解越多,才越会有安全的基础——胆小的好处{:soso_e113:} 。
xucong900313 发表于 2012-12-30 00:19
看了好多这方面的,感觉大部分要么是失足摔死的,要么就是低体温症死的,主要问题就是没那个设备和经验还 ...


才注意6楼贴的资料,据说是商业活动,组织者要负很大的责任啊,忽视天气因素、驴友户外能力和必带装备等等必要活动提示。

这次出事的时候是12月下旬。我印象中经历过的北方最早的雪,是11月18日,雪厚1尺多。

对于驴友来说,根本不算成熟的户外路线,在出发的时候就要做好一切靠自己的准备。路线情况了解越多,才越会有安全的基础——胆小的好处{:soso_e113:} 。
撸主不必特殊化驴友。
任何旅行者一律简称驴友。


此次活动类似公园郊游,人家明说了,老毛驴热身,小毛驴拉练,山上有些凉快,可以多穿几件!
跟团就要守纪律,别人全下山,二位违规登顶。
死也是求仁得仁!
死的是志士!
门头沟的山也能死人

这个事儿我确实惊讶了一会
bjkk 发表于 2012-12-28 13:18
这个不是主因,看了这个就会明白。
这个。真是太太太大意了。根本没把爬灵山当回事。北京山区那几天都零下20度外加7级大风了,居然告诉说:有点冷,多穿件衣服。。。。。。。。

真是,越觉得“这还能出事??!!”, 也就距离出事不远了。。。。。。
出门在外必然有出意外的可能~要想安全~在家呆着哪儿也别去了~人生几十年而已~只要自己不在乎觉得值~那就扔在山崖下又有何妨
厦门那边一个经常朔溪的地方也死人,觉得没难度的地方怎么会出事很是奇怪
后来一打听是在小水潭里游泳脚卡在石头里淹死了....有时候意外就是那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