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看下这个怎么弄啊 万分感谢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09:05
<P>政治:找相关的时事新闻或文献并简要评述
主题:
1.反映我国当前的家庭生活消费状况及变化趋势的资料</P>
<P>2."科技兴市"是上海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略,请就WHY要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如何实施收集相关资料.可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1~2条相应对策</P>
<P>3.了解我国当前正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比较,简要说明</P>
<P>每主题一份资料 </P>

<P>谁能帮忙弄下啊= =感激不尽啊…………</P>
<P>在下实在对政治没什么概念……</P><P>政治:找相关的时事新闻或文献并简要评述
主题:
1.反映我国当前的家庭生活消费状况及变化趋势的资料</P>
<P>2."科技兴市"是上海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略,请就WHY要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如何实施收集相关资料.可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1~2条相应对策</P>
<P>3.了解我国当前正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比较,简要说明</P>
<P>每主题一份资料 </P>

<P>谁能帮忙弄下啊= =感激不尽啊…………</P>
<P>在下实在对政治没什么概念……</P>
论文吗??这个我可不在行,帮你顶了!超大应该有人可以的!
我最怕这个……友情帮顶……
<P>不是论文 不用太复杂的……</P><P>高二MM的政治寒假作业……|||||</P><P>我今天摆弄一天了都没头绪…………朋友推荐我来这里求助看看 说高人多……</P><P>星期一就开学了 今天早上才丢给我 让不让我活了呀…………</P><P>感激帮顶的两位</P>
高二就做这个……我不发表任何意见……
用引擎搜是一个办法,最好是到专业的数据库里去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说起来……寒假也没几天了……你们真行,拖到现在……
<P>主要是我这方面实在太空白……搜也不是没试过……摆弄一天了 没弄出什么象样的东西来过</P><P>她也是 老是等来不及了才丢给我 弄得我措手不及……
数理化我还有点法子……文科特别是政治……我没辙啊|||||</P><P>哪位能人大大帮个忙吧,真的感激到不行了……</P>
去找些经济类的杂志看一下,上面有很多关于现行政策和经济的关系的文章应该对这样的问题有帮助!
<P>一时半会地上哪弄去= =
不过还是感激了,我继续网上搜,继续期盼某位大人出现解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P>
还是支持一下GOOGO好了
<P>厚着脸皮顶上来……</P><P>版主不好意思啊</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9 21:53:25编辑过]
<FONT size=3>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江绵恒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5000亿元,人均达到4900多美元,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面貌所发生的变化,令世人瞩目。今年2月召开的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描绘了上海未来的发展宏图,确定了今后发展的目标,即:未来5年上海人均GDP要达到7500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并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必须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综观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历史,后发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竞争优势的形成往往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起步的第一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消耗,通过引进和使用技术来降低成本价格,形成一定的竞争能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均GDP超过800美元时,也就是进入第二阶段,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有所提高,技术进步以引进为主,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有所创新。在这一阶段,经济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即进入第三阶段以后,经济活动的商务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将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创新将大大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产业经济附加值,大幅度提升劳动生产率。上海的现代化进程正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跨越的关键时期,处于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上海审时度势,制定了“科教兴市”战略,提出要大力提升科技原始创新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这是很有远见的战略举措。作为综合性国立研究机构,支持上海建设,为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实现新的跨越提供服务,是中国科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历史进程中,中科院作为国家的科技战略方面军,肩负着“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重要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重要历史使命,中科院必须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大力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致力于解决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努力把中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
  开展与地方和行业的科技合作,是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和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科院社会职能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中科院高度重视与地方和行业的科技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创新资源广泛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院地合作中,中科院始终把与上海市的合作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由上海的重要地位、发展阶段和中科院的发展需要,以及中科院与上海的紧密关系所决定的。
  加强与包括上海在内的省市、地方的合作,也是中科院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自1998年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中科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基本完成了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较大幅度地凝练和提升了科技创新目标,取得了一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迅速,高技术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明显增加。在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中,中科院确立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新时期办院方针,制定并实施了新时期发展战略,即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具体地提出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其中,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市的科技合作,是中科院贯彻新时期办院方针,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推动中科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是中科院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中科院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中科院在上海的研究院、研究所具有很强的实力,研究领域涉及面广,分布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光学与精密机械、技术物理、有机化学、材料科学、天文学、原子核物理等方面;创新队伍人才荟萃,7000多人的科研队伍中,有高级科技人员145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60人,“973”首席科学家10人;高水平成果不断出现,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取得了一大批原始性科技创新和战略高技术创新成果: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粳稻4号染色体精细图,首次发现大鼠附睾丸的一种抗菌肽基因及其生物功能,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若干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一批重大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占全国的13%,等等;人才培养初具规模,目前在学研究生达26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有1240人,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在上海共有70多家控股或持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销售收入近120亿元,创造了万余个就业岗位,成为参与上海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中科院与上海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在共建国家水稻基因中心等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聚焦张江”共建“药谷”、“上海光源”预研、与上海电气、上广电、华谊集团合作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的科技合作,不仅要充分发挥在沪研究院、所的积极作用,而且要根据上海经济发展的特点、需求和中科院的科技优势,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层次,组织和协调全院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力量,为上海新一轮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中科院与上海市未来的科技合作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首先,致力于提升上海的科技竞争力。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院市共建大科学工程和研究平台,建设国际水平的研究机构,促进上海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发展。其次,共同构筑上海的人才高地。要充分发挥中科院在沪研究院、所的高级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优势,共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研究生培养基地,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新型的开放式、现代化、网络型的“精品学府”。第三,继续加强与上海大企业集团的合作,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改造。通过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推动上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作出基础性、战略性的贡献。第四,全力支持和推动中科院在沪参与投资企业的发展,争取在今后5年内,在沪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第五,进一步推进双方科技项目合作。围绕上海提出的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四大产业基地、城市信息化建设、发展都市型工业、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施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兴贸等战略行动计划对科技提出的迫切需求,结合中科院优势研究领域,选择一批项目开展深入合作。第六,增强技术储备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能力。要通过对上海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有针对性地凝练以推动新产业形成和发展为目标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上海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目前,上海正在抓紧构筑新一轮发展的巨大平台,具有良好的科教基础与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科院与上海市的新一轮科技合作将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
    《解放日报》 (2003年04月23日第02版) </FONT>
<P>动作巨快的说……</P>
<P>大感激一个 这篇很有用的说 感动啊5555555</P><P>重启下机器继续期待~~</P>
重起……干什么?
<CENTER><FONT face=黑体 size=+1>中国过渡期社会保障的政策选择分析</FONT> </CENTER>
<CENTER><FONT face="Arial, 宋体,Helvetica, sans-serif">李珍/万明国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FONT> </CENTER><P align=justify><FONT face="Arial, 宋体,Helvetica, sans-serif">
  摘要:过渡社会经济形态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体现为多层次的综合作用,既包括经济的因素,也包括文化的(社会心理的)、政治的因素。过渡期社会保障的体系建设明显应有别于工业化已完成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国过渡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和完善,只能适应过渡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在社会的过渡转型时期,政府有效地发挥作用十分关键,同时应坚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性、差异性和过渡性原则。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过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功能多样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弥补市场缺陷、保障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却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现实困难,社会各方面对社会保障的强烈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保障供给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社会保障增进社会福利的前提是具体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决不是现收现付、部分积累及完全积累模式的孰优孰劣或简单的“菜单式搭配”,或者是当前通过国有股减持募集资金,解决个人账户“空账”的燃眉之急。从实际的情况观察,在我国的收入分配领域,由于“制度内”差距的日益缩小,资源配置和分配体制运行所产生的效率问题突出,而在再分配领域,由于“制度外”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社会保障的体系构造陷入传统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困境,又未能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推行公平的理念,导致目前社会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因失业、年迈、疾病等社会风险引致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一、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于过渡经济期的社会发展状况

  过渡经济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社会转化的状态,即传统的计划经济实行经济制度转轨,最终实行市场经济的一种经济过渡状态。中国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大规模的市场转型发生之前,政体和主导性的意识形态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样就为大规模的、以国家立法形式进行的市场转型提供了可能性。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过渡时期是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必然表现的一种状况。适应于过渡经济的要求,由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组成的社会各个系统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地共同发展,减少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负面作用是整合社会发展潜力的基本条件。一般而言,过渡期经济社会条件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其论著(经济增长理论)中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对于这种由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的变革,刘易斯认为虽然我们不能防止,但是可以加快或阻止变革,并且把这种变革的最大制约因素限定为社会态度和制度。刘易斯显然涉及到两个十分不同的问题:其一,过渡经济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将这种过渡经济同时理解为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过渡社会形态;其二,十分清晰地把社会态度和制度限定为最大制约因素,这实际上是指出了制度因素和非正式制度因素在过渡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刘易斯对社会过渡问题的论述对于中国过渡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的双重社会效应是比较复杂的,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复合体,我们有理由说明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社会供给,但同样有理由说明应该限制社会保障的社会需求,如果不是在过渡经济理论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就很难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刘易斯所说的过渡问题是从传统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与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是有差距的,但是并不排除其理论应用的合理性。

  从纯粹经济的角度而言,中国过渡期社会保障的关键问题是确定适度保障水平。社会救济的对象和待遇的决定是这样,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决定也是这样。然而,在纯粹经济的原因背后,决定一个社会的社会保障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制约性。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制约性体现为多层次的综合作用,既包括经济的因素,也包括文化的(社会心理的)、政治的因素,甚至文化的和政治的因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所以,任何单纯从经济上分析解释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建设的结构范式都是不妥当的。

  综合来看,过渡期社会保障的政策选择受社会发展制约的表现有如下4个方面。(1)表现为经济条件的决定性。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以及社会结构的整合程度、社会阶层的分布状况等等因素是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2)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一定的社会思潮、经济理论导向等主观的影响因素都会推动政府和社会公众迅速达成较为一致的社会经济改革方案,进而改变社会经济的整体状况。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因素可以独立地发生作用,但依赖于社会经济条件所允许的改革路径和改革可能实现的目标范围。(3)体现为社会保障调整的阶段性。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发展状况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调整是社会所需要的。在社会经济状况趋于上升的时期,社会保障的范围就倾向于扩大,保障水平也倾向于提高,反之亦然。同时,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应包括由低到高的多层次分布的社会保障水平,或者说是由基本的保障到补充的保障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形成由收入保障和社会服务保障等多项保障内容相互配合的格局。(4)体现为个人与集体或社会之间,在社会保障关系上有一个合理的分工。社会保障是社会所需要的,但社会保障不能理解为全民的社会安全,也不等于将个人的责任转嫁于任何一个集体或社会。在开始的时候,个人必须为自己负责,只有当个人负责还嫌不足或者必须停止时,国家或社会才需要发挥义务。社会发展的制约性意味着没有全能的政府,进一步讲,社会政策实施的目的并不是使每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得到全部的保障。二战后任德国经济部长后任总理的艾哈德十分精辟地指出:如果社会保障“绝对没有任何风险,那么就不可能指望他们的精力、才干、创业精神和其它优秀品质得到充分发挥,而这些品质对民族生存和未来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分析,中国在借鉴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成功经验时,并没有比较充分地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合理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长远规划,因而出现了较多的政策性失误,社会保障各个项目的具体制度和职能并不清晰,需要进一步加以改革与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完善的理论研究必须尽快跟上,剖析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对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制约机制,提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二、吸收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应区别国情差异性

  迄今为止,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同程度地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建立了,它发挥着保障人们生活、稳定经济发展等重要的社会职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一种指示器,然而,在如何确立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怎样有效地实施社会保障方面,世界各国的实践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回顾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从德国政府正式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与体系安排远非当初建立时期所能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制度的当然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须臾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成分。

  一般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经两个明显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均一致地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制约性。第一阶段是从二战后到70年代中的黄金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各国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各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开支也急剧地增加,最高者如瑞典社会保障开支占政府总支出的60%左右,一般的OECD国家也达到30%一40%不等。由于有快速发展的经济支撑,社会保障的范围极大地扩张,一时间对社会保障的埋怨之声销声匿迹。至于西方国家对社会保障进行社会福利型和投保自助型的划分,只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选择时增加了社会文化因素而产生的变异,本质上并不违背社会保障的扩张性发展。

  第二阶段是指进入7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改革与调整时期。各国社会保障状况受到世界经济发展停滞的影响,纷纷走上改革的道路。英国、瑞典甚至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引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诸多问题而被称为“英国病”、“瑞典病”。这种事实说明,继续维持已经持续膨胀的社会保障支出已为社会经济条件所不允许,因而不得不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包括保障范围、支出标准、社保基金管理等各个方面作出不同程度的变革,以适应促进就业,振兴经济的要求。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两个阶段的转换,政府需要克服的一个主要阻力是公众的舆论。政府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来说服公众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难以与公众达到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政府仍然需要推进社会保障的改革。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政府是如此,现在的美国布什政府也是如此。布什政府沿袭上届克林顿政府社会保障的改革动议,正在寻求新的社会保障改革方案,力图走出经济疲软的阴影。回顾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社会保障的需求与供给,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总是存在一个事实上的缺口,这个缺口既体现于社会心理方面,也体现于政府的财政支持方面。社会公众总会对社会保障产生较高的欲望,而且,受福利刚性上升心理预期的影响,在经济增长迟缓甚至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就会使政府面临极大的压力。我们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政策的体现,它必定要配合经济政策的调整而有所改变,这是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吸收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学术界有学者在吸收借鉴的问题上有过于简单化的倾向,比如只是将中国与某些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开支比例进行粗略的比较,就得出结论说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如何,而没有细致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客观制约性。因此,要避免这种不妥当的倾向。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毕竟受制于各自国家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其理论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具有“地方性”的特征,用于中国的国情时必须要十分谨慎。

  首先必须注意的问题是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社会保障政策选择的客观规定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需要,它具体体现为某一特定社会发展状况的阶段性约束。国内外的社会保障实践的发展历程概莫能外。英国最初实行的(济贫法),其最为典型的特征是设立济贫院,适应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蓬勃发展的现实要求,社会只是救助非常有限的贫困者,并且附带有严格的约束个人自由的措施。从现代社会保障的社会理念来看,这种做法有违扶困济贫的社会理想。现代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即是,遭遇社会风险的个人有权也应该获得社会的帮助,这种帮助不需要附带有损于个人自由和尊严的约束条件。中国也是一样,建国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起来的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显然主要对就业的城市人口),最终因为社会供给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陷于难以为继的境地。如果用影子价格的原理来估算一下社会保障制度的资源投入与收益比例,相信产出投入比一定是过于微小。整个政府既是生产的组织者,也是社会城镇就业人员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社会需求的服务中心。这种超前的、膨胀的、社会受益极不平衡的社会保障体系明显成为社会整体发展的障碍,成为不得不进行改革的对象。

  其次,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必须注意社会保障制度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一个制度体系,尤其像社会保障这种由社会政策支撑的制度,必然反映本民族本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移植到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就可能会存在运用条件、文化背景、制度依赖性等差异的制约,甚至仅仅是技术条件的约束,因而导致制度运行的失真乃至失误。中国目前已引进了不少国家的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但运用于中国的实践之后,总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目的。比如介绍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已有的著作和文章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差异。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私有”概念井非仅指职工个人所有,而是职工个人与企业参与的一种混合形态的概念,甚至企业的成份占得更多一些。我们在介绍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区分这一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再次,对政府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要有一个客观的界定。虽然说,没有政府的加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就不会出现,但公共选择理论阐明,政府并非一个抽象的组合体,它也有自身的效用函数。政府在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上,也因为政府自身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政策组合。政府致力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或者是为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紧张局面(如德国),或者是作为扩大内需的手段,阻止经济危机的深化(如美国),也出现了所谓的福利国家(如瑞典、英国)等。从制度的产生和政策调整来看,政府始终处于提供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并且发挥着特定的社会作用。

  三、我国过渡期社会保障的政策选择

  社会保障制度薄弱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的建设不是从整体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而是更多地从单位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过渡着手,带有过多的单位保障痕迹。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附于企业单位,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制度体系,从而导致社会保障功能的错位。在就业社会保障领域,既存在保障过度的现象,也存在因各种原因而保障不足的现象。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来看,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项目,应该坚持公平原则,而社会保险项目,则应该坚持效率优先的基本原则。基本养老社会保险,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保险项目,是以职工就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基金的筹集与使用遵循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规律,而且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在制度设计上,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是满足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任何超过这一制度目标的任务,不仅是该制度难以完成的,而且会使社会保障项目的具体功能相互混淆,造成制度体系的混乱。

  以2002年为例,全国城镇从业人员年末数为24780万人,当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为1112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940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0182万人,分别占从业人数的44.9%、38%、41.1%,同时,整个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只有5462万人。国有企业单位职工为9259.9万人,而国有企业职工90%以上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其他项目的参加者亦多是国有企业职工,隐藏在这一组数后面的信息,即是部分企业职工参加了社会保险的一项或多项,其它企业的职工根本未参加社会保险。因此,中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从政策选择的角度来讲,应该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系统把握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在准确把握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和国外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提出适当的、切合现实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目标,分阶段有序地通过社会政策的组合加以实施。这一思路有几个基本的要点。

<img src="http://www.usc.cuhk.edu.hk/webmanager/wkfiles/3755_1_c1.gif">

  资料来源:1998-2002年度各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基础性。简单地对由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总支出或GDP 比例来界定社会保障的支出水平和确定体系是不妥当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毕竟是社会经济发展制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脱离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社会环境而独立地静止地提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案的意图都是不能实现的。这里的基础性并非仅指保障水平一个方面,还指保障项目、保障范围的基础性,它要求某些保障项目应该放在优先的位置上进行考虑。从这个意义而言,我国政府目前以较多财力和精力集中于社会保险制度是不妥当的,而应该更为注重社会就业的促进和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

  2.差异性。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最大的国情差异性体现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文化状况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改革与完善的目标是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然而与国外社会的发展现状相比,中国又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某一个阶段,难以照搬照抄现代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无论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还是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都难以系统完整地在中国被采用。因此,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注重实践探索的同时,要加紧研究建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论,为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3.过渡性。基于社会转型的社会现实,中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完善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性。这种过渡性体现于中国二元经济格局和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状况。这就要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目前阶段实行有别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情况下的社会保障政策选择,走一条有限发展的、重点突出的具有过渡性特征的社会保障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8.

  [2](德)艾哈德。大众的福利[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182.

  [3]Martin Rein.Eskil.Enterprise and Welfare Stale.Wadensjo edited—Chetenham,UK ;lyme,US;E.Elgar ,C1997,P238.

  来源:《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3期

  2001——2004中国财经资料网天力网络工作室版权所有Copyright :(C )2003caijing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FONT>
<FONT face="Arial, 宋体,Helvetica, sans-serif">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FONT></P>
<P>第七节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缺陷</P><P> </P><P>本节主要专题:</P><P>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三、本节考文献
  </P><P> </P><P>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P><P>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应该说也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积极作用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总结地说它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P>第一,          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要,使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起到了一种“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客观上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和政策对广大劳动人民维持基本生活,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再分配的作用,使许多不能依靠个人来维持生活的生、老、病、死、伤、残等,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社会环境,使资本主义出现了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发展期,以及八十年代的社会相对稳定。</P><P>第二,   通过增加社会保障开支,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开支的增减,在某种意义上说与经济发展存在负相关系,只要保障经费开支合理,是能对经济发展起稳定器的作用的,因为当经济衰退时,失业的人数增加,消费需求就会下降,资本家投资利益下降,投资量会减少,使经济进入低谷,出现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破坏正常的发展。而当社会保障制度引入以后,经济衰退时期需要救济的人数越多,开支越大,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的支付会急剧上升,这样就会使社会消费需求有所增加,对生产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使经济危机的震幅减缓。</P><P>第三,   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再生产起到保护作用。社会保障制度中不少项目的开支,既有利于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从有利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角度看,因社会保障开支用于失业保险,失业救济的比重很高,不少国家还规定了失业者家庭生活困难补助,使劳动者个人的生活和家庭成员的生活面临失业时都有依靠,一些医疗项目开支也包括其家庭非成年子女,对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是有利的。从有利于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讲,社会保障制度中,资本主义国家大都有一笔用于劳动力培训的开支,无论是失业时的职业培训,还是在职时的技术培训,都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各积极作用。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往往是一国经济越发达,用于教育的费用越高,在美国联帮预算支出项目中,把社会保障开支称为人力资源开发,而人力资源开发又是以教育为最,1952年美国联帮预算中教育支出为1.57亿元,1980年上升到179.5亿美元,州和地方教育支出1950年为65亿美元,1980年上升到1,076亿美元,这对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无疑是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劳动力再生产在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P><P>第四,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劳动者就业的机会。为了社会保障,资本主义国家有了许多用于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事业,医疗事业,扩理事业,保健业,职业培训等一大批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批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来的失业者,减轻了失业对社会的压力,一度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下降到5%以下,仅为2%-3%左右,这不能不说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关系。</P><P>第五,   在某些特定意义上说也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给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与个人以一定政策优惠享受政府补贴,有利于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对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企业以税收与其它政策(如免缴一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失定保险金)优惠,使企业扩大投资,增加就业的积极性提高,都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P><P>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资本主义有一定有积极作用,这是无须回避的事实,认识定一点我们用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的一段话是有帮助的,马克思说:“只要资本的力量还薄弱,它本身就还要在以往或随着资本的出现而正在消逝的生产方式中寻求拐杖……当资本开始感到并且意识到自身成为发展的限制时,它就在这样一些武器中寻找避难所,这些形式虽然看来使资本的统治完成,同时由于束缚自由竞争却预告了资本的解体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解体。”[1]社会保障制度仅仅是资本力量薄弱时的拐杖,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一旦资本感到自己已强大起来,它就抛开这种拐杖,按它自己的规律运动。”[2]资本主义政府与资本家从中给无产阶级的让步。“装出一副大慈大悲的样子——但只是他们的利益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才如此,他们不会白白施舍,他们把自己的施舍看作一笔买卖,他们和穷人做买卖对穷人说;我为慈善事业花了这么多钱,我就买得了不受你们搅扰的权利。”[3]最终是解决不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P><P>返回顶部</P><P>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P><P>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暴露的也越来越明显,从我们今天来看,主要有这样一些。</P><P>第一,过大的社会保障开支,造成了政府财政的困难,赤字有增无减。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项目,从五、六十年代起是越办越人,越办越多,享受待遇也是越来越高。这其中的部分原因与各党派为笼络人心,纷纷答应增加社会福利有关,各国政府的社会福利在的几年中,占政府开支的比例迅速提高,1979年英国社会福利开支就占政府开支的41.2%,1986年瑞典占48.4%,法国占58.7%,联帮德国占68.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4]本来美国在1974年社会保险金还是收大于支,可到1982年,当年支大于收就达122亿美元。使国家的年末准备金只剩下123亿,要不了二年,社会保险金将为在财务上出现巨额赤字。</P><P>   社会保障金的巨额支出,给政府财政带来了严重的压力,迫使政府在增税与减少保障金支出上作出选择,而不管政府选择那一种政策,都会给资本主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不测的恶果。</P><P>第二,             一些项目的享受条件规定不够明确,助长了少数人的依赖思想。这在一些社会保障优越的北欧国家尤为如此,在瑞典,由于病假补贴与照顾病孩的家长可享受高达90%以上的补贴,而获得的工资其中必须缴纳高额税金,这就使泡病号人的损失微乎其微,自然滋长了请病假与缺勤现象,而社会的损失就比此要大的多,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声称有病或要照顾病孩的家长并没有真正这样做,而是去从事某些逃税的“地下经济”活动,赚更多的收入,还有极少数人从事贩毒犯罪活动,在瑞典每人平均出勤率只及78%,[5]不少人要在企业里“怠工”这都与社会保障制度有必然的制度。</P><P>第三,             商品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出口贸易地位有所下降。因用于用社会保障的经费增加,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只得增加税收收入,提高税率。税收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就要提高,而因国家保障费用支出增加,劳动者的工资也必然要求增加,产品成本也要提高。产品成本提高价格就会上升,它的竞争力因此下降,在一些社会保障开支占国民生产比重越高的国家情况越是这样,瑞典、英国、法国、联帮德国,在世界贸易额所比重占比重呈下降趋势,1977年西欧占世界半导体原件市场的15%份额,到期984年,这一份额已经跌到8.6%[6]。在美国市场,除高技术产品还为一些发达国家垄断外,其它如纺织、机械五金等产品已一半以上为发展中国家所占领。</P><P>第四,             家庭观念淡薄,下一代素质有下降趋势。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项目规定,“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父亲没有工作的比有工作的家庭要高的多,有的甚至规定只有父母一方没有抚养能力才能享受补助,往往导致一些家庭父母的离异,也因家庭补助项目多,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父母双方对子女抚养的责任减轻,使得一些父母不怎么关心自己子女的成长,事后子女也不关心父母的养老(也有养老保险),家庭内部人际关系淡薄,责任心下降,使不少子女得不到父母的教育,素质有所下降。在美国有人就认为提供了子女抚养,等于鼓励丈夫离家出走,许多家庭认为男人离家出走剩下的人生活倒好地过,有人说,“社会保障越完善,家庭越完蛋!”</P><P>第五,             社会保障的日益扩大,导致官僚机构日益庞大,办事效率下降,劳动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为了要管理这么多福利项目,国家都配备了庞大的管理机构,在各级管理机构内部又都有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等级的专家队伍,包括了医生、心理学家、职工整顿专家、社会问题工作者、就业问题的顾问,还有受理申请、建立档案处理日常事务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对每个项目享受的申请者提出种种调查,如失业者要享受失业保险与补助,就要调查是自愿失业,还是因违纪而辞退失业,对家庭补助救济等项目一般都要申请享受者提供收入情况档案,然后进行调查,烦琐的手续,必有大量的人员配备,众多的工作人员又造成开支增加,官僚主义现象严重,人们群众对此十分不满,抱怨社会保障低效率,庞大的管理机构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减少了社会保障支出。</P><P>第六,       通货膨胀举高不下,在职职工生活相对下降。庞大的社会保障开支,使政府财政不堪负担,赤字上升,对此,政府除了大举借债外,还不得不扩大货币发行量,致使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大大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以瑞典为例,七十年代后期货币供给的年增长率约为11-12%,扣除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一因素,货币供给的实际膨胀率为9-10%,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便是引向物价上涨,瑞典在七十年代以后,通化膨胀率一般都在两位数以上,使在职职工的生活相对下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待巨额社会保障开支,在欲进不力,欲退不能的情况,按照凯恩斯理论用通货膨胀来相对降低人们的收入成为一种通用的办法,可通货膨胀与要求工资增长,保障金提高成为犬牙交叉轮番上涨的关系,已使资本主义经济从七十代以后陷入了困境。</P><P>第七,             影响了资本家的投资积极性,造成资本流失。资本家由干预期投资利率不高,投资的积极性就下降,社会保障金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它的增加使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税负加重,利率下降,利润减少,这样一来资本家投资的积极性就有所下降。不少社会保障搞的好的国家,其资本外流就更为严重,经济增长出现停滞趋势。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这一点。</P><P>西方五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六、七十年代比较</P><P>年 份             1963-1973         1973-1979
美 国                3.7              2.4
日 本                10.7             4.1
英 国                10.7             1.1
联邦德国             4.3              2.4
瑞 典                3.2              1.9
</P><P>
   资料来源:斯托尔:《处于中间道路末路的瑞典》(研究报告)1981年,第7页。</P><P>   大多数国家的情况是下降幅度较快。</P><P>   社会保障的日益完善经济发展带来了少困难,这都是它的消极作用,但我们也切不可忘掉,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种种病症,其根源并不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如果我们分析了这些缺陷,最后使人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万恶之源,那么我们的分析自然是偏离了实际,种种缺陷的根源应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才会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病症与缺陷,社会保障制度仅仅是对上述缺陷产生直接或简接的影响罢了。</P><P>返回顶部</P><P>本节参考文献:</P><P>--------------------------------------------------------------------------------</P><P>[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60页。</P><P>[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60页。</P><P>[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68页。</P><P>[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第8卷,1984年卷第46页,第48页。</P><P>[5] 黄范章著《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121页。</P><P>[6] 杨祖功编《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233页。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10text align=middle height=2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TD></TR><TR><TD class=text align=middle height=25>作者:李剑阁</TD></TR></TABLE>
  现在所说的社会保障,通常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个人储蓄性保险等项目。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体部分,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我国目前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等五项。今天,我主要谈谈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侧重于养老和医疗两个题目。 <P>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P><P>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已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对其进行了局部调整和整顿。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而且越来越突出,亟需进行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老年人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 1990年人口普查上升l.39个百分点。按照国际上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的阶段,而且老龄化进程加快。另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从7%升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 115年,瑞典 85年,美国 68年,英国 45年,日本 26年,而我国大约只要 27年。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压力是全面的。
  l、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压力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水平情况下出现的,而且建立了较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但是,我国是在经济基础较差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不过800美元。据预测,2030年我国退休人员将达到高峰,如继续坚持现收现付制,那时约2个在职职工就要负担1个退休人员的生活。为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索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并确定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同世界上其他转制国家(如智利)一样,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无法回避隐性债务问题。对于这个隐性债务,社科院、世界银行、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务院体改办有过各种测算或精算,但结果不尽相同。1999年,国务院体改办曾在美国安泰保险公司的协助下,以南京为样本进行了精细测算,结果为:如果按照缴费率为20%,收益率为4%、6%、8%三个方案来计算,假定国有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岁,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岁,按收益率为4%计算,隐性债务为87,632亿元,相当于我国目前一年的GDP。如果以收益率为6%来计算,隐性债务为47,219亿元;按收益率为8%来计算,隐性债务则为24,299亿元。目前我国银行的利率只有2%多一点,国库券的利率也只有3%多一点。
  接照制度设计,企业平均缴费率在20%左右就可以渡过我国的人口高峰,而且到2050年还可以有6%的部分积累。但实际情况是,一些地区的缴费率高达29%,仍然入不敷出,不仅透支了个人帐户资金,甚至把过去积累的资金也用上了还不够。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出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挪用个人账户资金达到近 1000亿元。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个人账户的名存实亡。
  2.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的压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用比较低的费用保障了比较高的居民健康水平,从而使居民对社会保障抱有较高的期望。特别是随着居民医疗水平的提高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医疗保险所面临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人均医疗费用和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是60岁以下年龄组医疗费用的3-5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原因,除了医疗技术发展造成的费用增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
  1998年,我国29个省市的公费医疗统计表明,人均医疗费支出,在职人员为477元,退休人员为1247元。即便是按1998年的医疗实际费用支出计算,人口老化带来的医疗需求量负担到 2025年将增加 47%,如果考虑到各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按GDP年增长率同比增长,我国医疗需求量费用到2025年将达到6万亿元以上,占当年GDP的12%左右。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l、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能需要转移出来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剥离企业办社会负担、分流企业富余人员,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养老、医疗等社会职能转移出来,把富余人员分流出来,才能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才能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我们过去的养老和医疗等保障都是由国家出钱,企业负责具体操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永存的,职工当然可以和企业共存亡。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国有企业有可能破产。国有企业破产以后,职工怎么办?这样,建立社会安全网的责任就落到了政府的头上。否则,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无法深入进行下去。因此,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把国有企业的保障职能从企业中剥离出来,变成社会化的管理,从而使企业的生死不至于对职工带来太大的影响。
  2、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需要扩大
  我们过去的养老和医疗等保障只适用于国有单位和部分集体企业,这显然不符合经济转型时期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需要,既不利于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平等竞争,也不利于保护非国有企业职工应有的权益。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按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计算,1995年纯国有企业的比重为47.l%,2000年降为28.7%;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比重由15.9%上升到27.1%。此外,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展迅速,"九五''朝间前四年全国从业人员共增加 2639万人,第三产业吸收了其中的81%,成为就业的主渠道。在第三产业中,非国有经济占有很大比重。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尽快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一般说来,其覆盖面越广,互济功能就越强。从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考虑,也应当尽快扩大覆盖面。
  我们过去的养老和医疗等保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是"高福利、窄覆盖"。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到位,''房福利"没有降下来就急于扩大覆盖面,可能出“高福利、广覆盖”的局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是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范围看,80年代以前,社会保障体系同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似乎是隔离的,社会保障是一回事,宏观经济运行是另一回事,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从8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出现一种趋势,就是社会保障同宏观经济运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l、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宏观经济的调节器
  战后美国经济的波动较战前大大缩小,甚至在90年代实现了连续100多个月的经济景气,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起了一定的作用。从教科书上可以知道,当经济危机到来时,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那些失去工作、没有工资的人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消费能力,从而造成生产能力的进一步过剩,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衰退。而美国在1935年制订《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后,对失业工人发放救济金就增加了下岗工人的消费能力,从而遏制了经济的衰退。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新加坡政府迅速改变了公积金缴费率,从占工资总额的40%大幅度减少到30%,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各减少5%,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工资开支、增加了工人的当期收入,最终减缓了金融危机对其经济的冲击。
  2.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新加坡、智利等国采取的个人帐户积累制,实际上是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发达国家,养老基金积累了大量的资产,是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对资本市场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促进作用。基金制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使社会保险性储蓄迅速增加,带动总储蓄的增长,为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来源;养老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对金融立法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监管当局更好地维护市场的公正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养老金的安全性、收益性与退休职工的收入及社会安定息息相关,因而要求金融市场有良好的秩序,保持较高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养老基金的投资注重长期性,交易行为较为确定,有助于稳定证券市场。此外,养老金大规模投资证券市场,对市场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中央托管机构、清算系统、簿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P><P>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两类。除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近年来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但总体上与传统制度区别不大。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过程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在体系结构上,统一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鼓励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在制度模式上,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补充养老保险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在基金筹集上,基本养老保险以企业和职工的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必要的补充,目前正在拓展筹资渠道;在统筹层次上,部分地区实现了省级统筹或建立了省级调剂金。
  l、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这项改革从1984年就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社会统筹的含义是,企业和职工把养老基金缴纳在一起,由社会来管理。在职职工按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把预付的养老金交给社会保障机构,社会保障机构则把在职职工缴来的资金,用于支付当期老年人的需要。这种资金运作方式也被称为现收现付制(Pay as you go人发达国家最初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现收现付制。
  2、实行部分积累的基金模式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的社会统筹的管理,但没有改变现收现付的基本模式。同现收现付制对应的是积累制,亦称个人账户制、基金制,即自己为自己的养老进行自我积累。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养老保险要分为社会统筹和部分积累两个部分,从而明确提出了国家只承担有限责任的问题,并明确提出职工的养老既要提倡社会互济,又要提倡自我保障,既要讲求公平、又要讲求效率等原则。当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世界银行曾提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应以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和补充养老保险三个支柱为基础。前两个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后一个是个人和企业自愿参加的。补充养老保险为了满足收入较高的企业、个人享受较高的养老水平的需要而搞的,具体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
  3、探索统帐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93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妨称"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确立了统账结合模式。随后,《国务院发现各地的养老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五花八门,结果限制了职工的跨地区流动。因此,在1997年下发了《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从而统一了企业的缴费率、个人账户规模和基本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
  4.实行省级统筹和属地管理
  改革过程中养老保险打破了"企业自保"的模式,但绝大多数省实行的是县、市级统筹,共济层次较低;还有问个中央直属部门的企业实行行业统筹,不参加所在地的养老保险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市县和行业所分割,承担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弱。为此,1998年《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在当年实现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更加规范、健全。
  (二)是否取消个人账户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就是个人账户的空帐问题。目前个人账户资金已被挪用的近1000亿元。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个人账户就会名存实亡。2000年国内学术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木要取消个人账户。
  l、不应取消个人账户
  关于个人账户,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两派观点,经济学家大都赞成搞个人账户制,因为它有效率;但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坚决反对个人账户,他们认为推行个人账户的结果是费用增加、风险增加,最终实际上得不到什么好处。
  当年芝加哥大学的几个年轻人(被称为芝加哥六小子)曾针对智利的养老体制明确提出,智利应推行个人账户,以增强其养老制度的激励机制、明确个人责任,同时他们认为推行个人账户也有利于增加社会积累。从智利推行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验看,还是有很大效果的。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第一年即有大批职工转入个人账户新制度,从1982年到1997年,加入新制度的职工平均每年以27.l%的速度递增,到1998年底已有596.6万人加入新制度,占雇员的62%多。从1982年底到1997年底,智利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平均以每年38%的实际增长率增长,到1998年12月,新制度积累养老金326亿多美元,约占当年GDP的43%。养老金积累增长快除了参保人数增加外,重要的原因是基金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回报率,十几年来,养老基金实际投资回报率平均达到11%。
  智利自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国内储蓄大幅度增长,储蓄占GDP的比重由1982年的8%左右上升到23%左右。储蓄增加为投资特别是中长期项目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也保证了就业岗位的增加。据统计,1998年智利GDP增长的25%是由养老金投资提供的。
  2.个人账户的管理方式
  从国际上看,采用个人账户比较典型的国家主要有新加坡和智利,他们采取了不同的运作方法,新加坡是公营模式,智利是私营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由政府集中管理和投资,具体是由中央公积金局统一运营的,同时由雇主、雇员及政府代表共同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投资收益有保证,几乎没有资产风险,而且行政成本低于智利私营公司的管理成本。但最大的问题是,政府代替市场运作,效率低。没有资产风险,却有投资风险。如果投资回报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将导致养老金给付不足。投资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作为唯一的基金管理者,缺乏竞争机制,参保人不能选择其他投资机会;二是掌管资金的政府官员在投资决策上权衡利弊,倾向于低风险投资,担心投资失败,甚至亏损,成为众矢之的;三是在投资决策上很难不受政治因素左右。政治力量往往要求政策性投资,以投大众所好。
  智利的个人账户由私营的基金管理机构运营和管理,参保人具有自由选择基金管理机构的权力,每4个月就可以选择一次。国家的主要责任是进行严格的监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促进了基金管理公司的竞争,为吸引客户,各个基金管理公司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服务水平及投资回报率。但最大的问题是,基金管理费用过高,投资过分强调短期绩效。智利的管理费用是以账户单位来计算的,参保人需向基金管理公司支付3%的工资用作管理费,相当于缴费的12-15%。同新加坡相比,管理费显然太高。此外,由于国家对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绩效的评估是依据12个月的平均数来计算的,基金管理公司担心受罚不可能选择长期获益的投资工具或项目。 香港已开始推行强制性公积金制度,并由特区政府立法。强积金的管理介于公营模式与私营模式之间,具体由公民从政府提供的合格资金管理者名单中选取其资金的管理者,并可进一步选择作为其资金投资对象的金融工具。政府并不负责资金的运营,也不对其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进行担保。
  从近期看,我国的个人账户基金应由政府统筹管理,基金运营机构与基金监督机构要分开,管钱与管账要分开;基金受托人应是全国唯一的,只在中央一级建立。但从中长期看,应当允许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对基金管理机构进行自主选择,中央的责任就是做好监管,这是由养老金待遇给付的财务机制决定的。</P><P>  三、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P><P>  我们过去对城镇职工实行医疗保障制度,即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1999年底以前在全国建立起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要难。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存在许多问题,短期内还不至于爆发危机,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则不然,搞不好一天都维持不下去。

<!-- #EndEditable -->

</P>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难在哪儿
  同养老、失业保险相比,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进展相对滞缓。到2000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人口只达到4800万人,离原定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
  l、信息不对称
  建立医疗保险改革的难点之一,在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与养老保险不同,你今天交了钱,明天就有可能生病用钱,并且同样的症状可以有多种疾病,同样一种疾病,药品的使用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即使在国外,也有许多大的医疗保险公司陷入困境。
  另外,工厂拖欠企业职工医疗费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据调查,拖欠的职工医疗费还有20亿元之多。落后省市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滞后
  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高福利",国有单位职工无论看小病还是治大病,个人几乎不承担医疗费用,医疗消费不受个人支付能力的制约,从而形成了职工在医疗消费上的攀比、浪费等倾向。为了抑制不合理的医疗消费甚至浪费,在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中,很自然地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医疗费用上。但是,造成医疗消费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职工的医疗行为不受约束以外,医药卫生体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健康状况普遍改善。同时也应看到,医药卫生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一些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医药费用增长过快。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难以运转。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是统一的整体,单独推进其中某项改革,都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二)积极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自2000年起,我们就开始推动医院、药品生产和流通体制的改革。具体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l、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
  国务院领导一直讲,卫生部长不应是中国医院的总院长,应代表人民的利益对医院进行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政事分开,今后主要应该是管医院而不是直接办医院,要从医疗机构的代表者转变为广大群众健康利益的代表者,公正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实行卫生行业管理。
  2.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
  为鼓励社会办医,促进医疗机构围绕质量和效率开展竞争,国家把社会上的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根据其性质、功能,制定实施不同的财税、价格政策,使他们面向市场,规范营运,平等竞争。今后,国家只对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财政补助。其它医疗机构国家不予补助。公立以外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收费执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医疗机构价格放开,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3、调整医疗资源布局
  目前城镇的医生、床位及部份大型诊疗设备数量比需要多20-30%;卫生部们所属的综合性医院医生人均日诊疗人次已从1990年的5.5人次下降为1997年的4.6人次,每日负担的住院人数也从1990年的2.l人下降为1997年的1.4人;病床使用率从1990年的88.2%下降为1997年的67.4%,这是造成医疗成本高,收费膨胀的重要原因。对此,国家要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对医疗服务量木饱满,不能正常运转的医院转型。压缩和撤并。
  4.积极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
  主要包括两方面: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和实行病人挑选医生的制度。目前全国好一点的医院都有一个布告栏,上边有对本院专家医生的介绍。上海的个别医院甚至还推出了处室电脑的服务,病人只要在电脑上点一下自己的病症,电脑马上就会显示出能看这方面病症的医生的具体情况(如毕业院校、职称、从医经历、能说几种语言等)。而以前病人能享受哪个医生的服务则完全是由护士决定的。医院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急的关头。病人选医生的制度对医院的触动将非常大,那些混饭吃的医生就不行了。
  5、实行医药分开
  现在医生乱开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挂号费、诊疗费比较低,卖药成了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药品销售里边的名堂多得不得了,大致的情况是:大部分的药品从出厂到流通到病人的手中,价格上涨了10倍!药厂为了多推销药品,也往往会同医生达成君子协议,根据开出药品的多少,给医生提取大量回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差价都由医生拿走了)。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就有多开药品的动机。医药分开势在必行。本来我们想一步到位,医院只能开药方,而不能开┓俊5庵炙悸吩獾揭皆旱那苛业种疲谴蛹际跎咸岢隽撕芏嗟奈侍狻W詈笠揭┟挥谐沟追挚鞘敌辛说ザ篮怂恪R┢废凼杖胍辖桑缓笤俑菀皆旱男枰巡糠肿式鸱祷垢皆骸?
  6、调整医疗机构收费
  目前有些专家门诊的诊疗费用已经放开了,但有些还没有完全分开,从而在一些医院门口出现了叫"医托"的地下行业。改革的方向是引导医疗机构通过开展正常的医疗服务实现合理补偿。调整收费应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综合考虑医疗成本、财政补助等因素进行。防止调整收费后出现医疗、药品收费"两头翘"的现象。
  7.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目前绝大多数药厂未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这对于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促进内涵发展非常木利。国家将提出了限期达标的要求。实际上,药品生产、销售中不重视质量和管理,靠推销手段维持经营也是"以药养医"的消极后果。当我们建立起药品产销公平竞争的体制,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自主购药的权力,质次价高的药品就会被迫退出市场,药厂和药商为了生存就必须注重优质低价。因此,配套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根本措施。在整顿药品流通秩序中,将暂停审批登记新设立药品批发企业,对现有药品批发企业进行整顿,鼓励知名度高、信誉好的药品流通企业跨地区发展,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的流通费用和销售价格。
  8、加强药品零售价格管理
  目前大多数药品品种供过于求,药厂、药商千方百计通过让利、折扣促销。但是广大消费者并没有从这些让利、折扣中得到好处,反而因虚高定价进一步加重了负担。目前实行的顺加作价的管理办法没能抑制住药品价格水平,反而使虚高定价、高进高出合法化了。为迅速、有效扭转目前大回扣与虚高定价造成的药品价格混乱局面,国家拟对药品分两类进行价格管理:一类是基本医疗保险用药、预防用药、必要的儿科用药等实行政府规定统一零售价;另一类是其它药品,由经营单位按国家规定自主作价。政府管住基本治疗等药物的零售价,既维护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同时,对其它药品实行价格放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P>真是太感激各位了……</P><P>捧着大堆资料下去摆弄了,偶不会忘记大家的帮助的,55555555555</P>
论坛的好处就在这里
看的我头都晕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edongli321</I>在2005-2-19 23:06:34的发言:</B>
看的我头都晕了~~</DIV>

你这个人啊,就会在一边拆台~!晕就别看呗,反正人家也不是帮你找的~~
<P><b><FONT color=#990000>hedongli321是好人的说,第一个回应我的就是他的说</FONT></b></P><P><b><FONT color=#990000>一样感激</FONT></b></P><P><b><FONT color=#990000>爪爪不要欺负他内</FONT></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