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方正式承认j20!!----解放军画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9:22
航空报国一英才

             ——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人物简历

 罗阳,辽宁沈阳人,1961年6月29日出生于陕西西安的一个军人家庭,1982年8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航空工业英模、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于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殉职,享年51岁。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用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


  是谁,如此感动整个神州大地?
  那一天,航母“辽宁舰”的汽笛为他而鸣响,舰上官兵们列队飞行甲板以崇高的军礼为他送行。
  是谁,如此强烈撞击国人心灵?
  那一天,成千上万的网民纷纷为他“点”起蜡烛悼念,表达敬佩、哀思的微博数量超过10万条。
  他,就是“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国产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12年11月25日上午,当举国上下都在为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起降而欢欣振奋时,年仅51岁的罗阳突然倒下了,倒在了凯旋途中,倒在了回家的路上……
  “当我叫你英雄的时候我泪流满面,这一别再也回不到从前,挥手之后挥不去你的时间,我的英雄,我懂得了什么是永远……”
  罗阳,用对祖国航空事业的赤诚之心,在海天之间谱写了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生命壮歌!

                 国之重器 以命铸之

  一闪念间,罗阳错过了最后一次回家的机会。
  11月17日晚,他从珠海出差飞回沈阳。机场出口,看着他满脸疲惫的样子,司机王凯建议:要不回家休息一晚,明天再赶去?思量片刻,他还是决定直接去几百公里外的某军事机场——因为即将执行着舰起降飞行任务的歼-15舰载机停在那里;因为在那里他将乘直升机飞上航母“辽宁舰”,参加意义重大的歼-15舰载机着舰飞行的“大会战”。早一分钟到那里,心里就多一分踏实。于是,他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下一站……
  沈飞集团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作为这家大型国防军工企业的“掌门人”,罗阳的工作之忙常人难以想象。到达目的地,已是深夜12点半。他依旧没有休息,放下行李,便找来现场保障的公司技术人员,逐架了解即将执行任务的歼-15飞机状况……
  第二天早上7点,罗阳再次出发。他顶着寒风,快步登上了前去“辽宁舰”的直升机。
  “辽宁舰”,030207舱室。罗阳生命中最后的8天7夜,在这里度过。
  如今,任凭记者如何“盘问”,谁也不能完整复原罗阳在舰上是如何度过生命中这最后的时光。但从众人回忆的“碎片”中,记者能强烈感受到,他在忙,在操心。舰载机着舰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作为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肩头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紧张,等待;忙碌,等待。
  11月24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终于到来。“嘭!”呼啸而来的歼-15战机,精准地降落在航母飞行甲板上。刹那间,现场所有人的压力释放,变成了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泪水,顿时从罗阳眼眶中奔涌而出。这泪水是喜悦,是自豪!今年9月“辽宁舰”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没想到“罗阳们”只用了2个多月。
  歼-15总设计师孙聪回忆当时情景说:“狂喜之后,罗阳马上拉着我探讨起歼-15飞机下一步的具体发展计划来。”
  这一天下午4点,罗阳才顾上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忍着身体上的不适,他兴奋地告诉妻子王希利:“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非常欣慰!”
  谁曾想,这居然成了他们夫妻间最后的通话。
  一个原本普通的名字,从此写进了历史——罗阳,我国航母事业海上科研试验牺牲的第一人!

                  矢志航空 铁肩担当

  罗阳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也是最活泼的,担任体育委员,排球打得好,学习也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那个“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火热年代,航空报国是当时那一代北航大学生的共同理想信念。
  1982年罗阳大学毕业,正赶上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大裁军,军费减少,军工行业十分不景气。曾经一度,沈飞的全年飞机生产任务还不足10架,日子很不好过。面对周围人的跳槽下海,罗阳从未动摇“航空报国”信念,坚守在寂寞的航空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从设计飞机到制造飞机,执着的罗阳,终于等来了中国航空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建设需求和国防建设需求的双重牵引下,中国航空事业驶上了一条“快车道”。
  发展速度有多快?采访中,沈飞集团党委书记谢根华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10年前,沈飞到国外某飞机制造厂参观,感觉到技术差距很大;10年后的今天,他们来到沈飞参观,感觉刚好颠倒过来。
  2007年,年富力强的罗阳成为沈飞集团的“掌门人”。上任伊始,罗阳曾这样表白:航空报国是使命、不是口号,沈飞的责任就是国家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8个字“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在罗阳曾经工作过的某研究所采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口号:大干600天,工作时间6·11——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小时!
  由此可见,这些年,罗阳和同事们是以“飞行般速度”履行着航空报国的使命,追赶着世界!

                 创新跨越 雄心壮志

  昔日,“8年磨一剑”研制某型战斗机,成为沈飞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今天,罗阳和他的团队用智慧创造了沈飞新时期的传奇——歼-15舰载机,作为首个全机、全系全状态采用数字化技术制造的飞机,从设计制造到实现首飞,不足2年时间。如今,这一纪录又被他们自己刷新——某重点型号飞机研制,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时10个半月。
  速度的背后,是创新!当年,罗阳和其他6名年轻科技人员被大家称为“七匹狼”——创新嗅觉敏锐,团队精神强,攻关能力强。成为沈飞的“掌门人”后,罗阳的创新视野变得更宽广,创新嗅觉也变得更加敏锐。
  罗阳曾说,研制战机,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没有中间分!面对与世界一流航空强国的技术差距,罗阳带领着沈飞人与时间赛跑,与时代赛跑——他们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起双流生产线,提升数字化制造技术;成立新机快速试制中心,建立工程技术联络部,加快新型战机研发速度……
  创新实现跨越,创新创造“奇迹”。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10月31日,罗阳主持了某型飞机的首飞仪式;11月3日,罗阳又主持了某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的首飞仪式。
  一周之内两款新型飞机先后实现首飞,这不仅在沈飞,即使在整个中国航空界,也是前所未有的“速度”。要知道,在沈飞成立60年的前50年里,总共只研制了4个型号的战机。如今,在罗阳和同事们的努力拼搏下,沈飞“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实现了从二代向三代的新腾飞,从天空到海洋的新突破,从有人到无人的新发展。
  罗阳担任沈飞“掌门人”5年,沈飞实现5个型号战机首飞。他们每年为客户交付的战机从最少时的5架猛增至近百架;5年中,沈飞的产值从49亿元上升至120多亿元……
  用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的话说:“10多年前我们的航空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望尘莫及,到2005年前后可以说是望其项背,而今天,我们正在向着同台竞技努力。”
  仰望蓝天,国人曾为中国航天演绎的“中国速度”一次次鼓掌喝彩。其实,这些年,中国航空同样上演了令人自豪的“中国速度”——歼-10的横空出世,歼-20的神秘亮相,歼-15的完美演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罗阳为代表的千千万万航空人用汗水、智慧耕耘收获的。  (罗阳生前照片由沈飞公司宣传部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http://www.plapic.com.cn/txt/201212b/20121207-1B.htm航空报国一英才

             ——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人物简历

 罗阳,辽宁沈阳人,1961年6月29日出生于陕西西安的一个军人家庭,1982年8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航空工业英模、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于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殉职,享年51岁。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用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


  是谁,如此感动整个神州大地?
  那一天,航母“辽宁舰”的汽笛为他而鸣响,舰上官兵们列队飞行甲板以崇高的军礼为他送行。
  是谁,如此强烈撞击国人心灵?
  那一天,成千上万的网民纷纷为他“点”起蜡烛悼念,表达敬佩、哀思的微博数量超过10万条。
  他,就是“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国产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12年11月25日上午,当举国上下都在为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起降而欢欣振奋时,年仅51岁的罗阳突然倒下了,倒在了凯旋途中,倒在了回家的路上……
  “当我叫你英雄的时候我泪流满面,这一别再也回不到从前,挥手之后挥不去你的时间,我的英雄,我懂得了什么是永远……”
  罗阳,用对祖国航空事业的赤诚之心,在海天之间谱写了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生命壮歌!

                 国之重器 以命铸之

  一闪念间,罗阳错过了最后一次回家的机会。
  11月17日晚,他从珠海出差飞回沈阳。机场出口,看着他满脸疲惫的样子,司机王凯建议:要不回家休息一晚,明天再赶去?思量片刻,他还是决定直接去几百公里外的某军事机场——因为即将执行着舰起降飞行任务的歼-15舰载机停在那里;因为在那里他将乘直升机飞上航母“辽宁舰”,参加意义重大的歼-15舰载机着舰飞行的“大会战”。早一分钟到那里,心里就多一分踏实。于是,他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下一站……
  沈飞集团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作为这家大型国防军工企业的“掌门人”,罗阳的工作之忙常人难以想象。到达目的地,已是深夜12点半。他依旧没有休息,放下行李,便找来现场保障的公司技术人员,逐架了解即将执行任务的歼-15飞机状况……
  第二天早上7点,罗阳再次出发。他顶着寒风,快步登上了前去“辽宁舰”的直升机。
  “辽宁舰”,030207舱室。罗阳生命中最后的8天7夜,在这里度过。
  如今,任凭记者如何“盘问”,谁也不能完整复原罗阳在舰上是如何度过生命中这最后的时光。但从众人回忆的“碎片”中,记者能强烈感受到,他在忙,在操心。舰载机着舰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作为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肩头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紧张,等待;忙碌,等待。
  11月24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终于到来。“嘭!”呼啸而来的歼-15战机,精准地降落在航母飞行甲板上。刹那间,现场所有人的压力释放,变成了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泪水,顿时从罗阳眼眶中奔涌而出。这泪水是喜悦,是自豪!今年9月“辽宁舰”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没想到“罗阳们”只用了2个多月。
  歼-15总设计师孙聪回忆当时情景说:“狂喜之后,罗阳马上拉着我探讨起歼-15飞机下一步的具体发展计划来。”
  这一天下午4点,罗阳才顾上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忍着身体上的不适,他兴奋地告诉妻子王希利:“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非常欣慰!”
  谁曾想,这居然成了他们夫妻间最后的通话。
  一个原本普通的名字,从此写进了历史——罗阳,我国航母事业海上科研试验牺牲的第一人!

                  矢志航空 铁肩担当

  罗阳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也是最活泼的,担任体育委员,排球打得好,学习也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那个“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火热年代,航空报国是当时那一代北航大学生的共同理想信念。
  1982年罗阳大学毕业,正赶上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大裁军,军费减少,军工行业十分不景气。曾经一度,沈飞的全年飞机生产任务还不足10架,日子很不好过。面对周围人的跳槽下海,罗阳从未动摇“航空报国”信念,坚守在寂寞的航空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从设计飞机到制造飞机,执着的罗阳,终于等来了中国航空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建设需求和国防建设需求的双重牵引下,中国航空事业驶上了一条“快车道”。
  发展速度有多快?采访中,沈飞集团党委书记谢根华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10年前,沈飞到国外某飞机制造厂参观,感觉到技术差距很大;10年后的今天,他们来到沈飞参观,感觉刚好颠倒过来。
  2007年,年富力强的罗阳成为沈飞集团的“掌门人”。上任伊始,罗阳曾这样表白:航空报国是使命、不是口号,沈飞的责任就是国家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8个字“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在罗阳曾经工作过的某研究所采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口号:大干600天,工作时间6·11——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小时!
  由此可见,这些年,罗阳和同事们是以“飞行般速度”履行着航空报国的使命,追赶着世界!

                 创新跨越 雄心壮志

  昔日,“8年磨一剑”研制某型战斗机,成为沈飞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今天,罗阳和他的团队用智慧创造了沈飞新时期的传奇——歼-15舰载机,作为首个全机、全系全状态采用数字化技术制造的飞机,从设计制造到实现首飞,不足2年时间。如今,这一纪录又被他们自己刷新——某重点型号飞机研制,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时10个半月。
  速度的背后,是创新!当年,罗阳和其他6名年轻科技人员被大家称为“七匹狼”——创新嗅觉敏锐,团队精神强,攻关能力强。成为沈飞的“掌门人”后,罗阳的创新视野变得更宽广,创新嗅觉也变得更加敏锐。
  罗阳曾说,研制战机,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没有中间分!面对与世界一流航空强国的技术差距,罗阳带领着沈飞人与时间赛跑,与时代赛跑——他们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起双流生产线,提升数字化制造技术;成立新机快速试制中心,建立工程技术联络部,加快新型战机研发速度……
  创新实现跨越,创新创造“奇迹”。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10月31日,罗阳主持了某型飞机的首飞仪式;11月3日,罗阳又主持了某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的首飞仪式。
  一周之内两款新型飞机先后实现首飞,这不仅在沈飞,即使在整个中国航空界,也是前所未有的“速度”。要知道,在沈飞成立60年的前50年里,总共只研制了4个型号的战机。如今,在罗阳和同事们的努力拼搏下,沈飞“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实现了从二代向三代的新腾飞,从天空到海洋的新突破,从有人到无人的新发展。
  罗阳担任沈飞“掌门人”5年,沈飞实现5个型号战机首飞。他们每年为客户交付的战机从最少时的5架猛增至近百架;5年中,沈飞的产值从49亿元上升至120多亿元……
  用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的话说:“10多年前我们的航空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望尘莫及,到2005年前后可以说是望其项背,而今天,我们正在向着同台竞技努力。”
  仰望蓝天,国人曾为中国航天演绎的“中国速度”一次次鼓掌喝彩。其实,这些年,中国航空同样上演了令人自豪的“中国速度”——歼-10的横空出世,歼-20的神秘亮相,歼-15的完美演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罗阳为代表的千千万万航空人用汗水、智慧耕耘收获的。  (罗阳生前照片由沈飞公司宣传部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http://www.plapic.com.cn/txt/201212b/20121207-1B.htm
2012-12-21 17:58 上传

看这些照片不是滋味。解放军画报以前报亭有卖,现在得订阅.
仅沈飞就年产近百架战机,形式可喜啊!
走下航母那张有可能是罗阳生前最后一张照片啊。
东方亮 发表于 2012-12-21 18:21
看这些照片不是滋味。解放军画报以前报亭有卖,现在得订阅.
我知道在英雄走后的日子里发这样的回复不太应景,但我还是想问:什么叫“现场总指挥”?重管理还是重技术?
嗯嗯,很多照片确实首见,让我们永远铭记我们的英雄
的确是解放军官方媒体确定提及歼20

但我觉得还不宜过度解读为“正式承认”
向英雄致敬、、、、、、
罗阳的事迹一定要好好宣传,别管脑残跟喷子们拿什么雷锋日记来黑,他们根本不懂啥叫精神的力量
死者长已矣
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向共和国的英雄致敬,他们是中国的剑与盾
向罗阳同志致敬!
英雄一路走好
我知道在英雄走后的日子里发这样的回复不太应景,但我还是想问:什么叫“现场总指挥”?重管理还是重技术 ...
偏管理。
一代人 有一代人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   世界第一  ?
很多第一次公开的图片哟!
谢谢航空人。安居乐业的人民的保障。
感人啊
当年图书馆里,解放军画报是我的最爱.还记得在上面看到过中越南沙海战的图片.那个激动.可惜现在很少看到了
军工战线上的烈士! 致敬
老罗可惜大发了,正当年啊
国家的重大损失,可惜了
星辰的大海
很多照片首见啊。。。。缅怀。
“今年10月31日,罗阳主持了某型飞机的首飞仪式;11月3日,罗阳又主持了某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的首飞仪式。”
10月31飞的大家都知道,11月3日是神马?而且是国家重点型号!
yxfcolin 发表于 2012-12-21 17:59
很多第一次公开的图片哟!
就是要公开化,透明化,免得一些国家担心么
100架,产值120亿,歼11B不可能在只有1.2亿人民币那么便宜,这100架中,可能有不少8爷。
航空报国
有什么意义么
什么时候看都觉得不是滋味,以身铸剑实在太过惨烈了
密斯特鹿 发表于 2012-12-21 18:27
我知道在英雄走后的日子里发这样的回复不太应景,但我还是想问:什么叫“现场总指挥”?重管理还是重技术 ...
沈飞的老总基本就是搞各部门协调的,基本不参与飞机的基本研制工作。
rmvbmaker 发表于 2012-12-21 20:12
100架,产值120亿,歼11B不可能在只有1.2亿人民币那么便宜,这100架中,可能有不少8爷。
发动机、雷达啥的也不是沈飞产的,空壳1.2亿也不算便宜了。
密斯特鹿 发表于 2012-12-21 18:27
我知道在英雄走后的日子里发这样的回复不太应景,但我还是想问:什么叫“现场总指挥”?重管理还是重技术 ...
罗总的位置主要是管理了
越往上走管理就越重要
国之栋梁,一路走好
有些照片的确是首见
死了就大书特书
“今年10月31日,罗阳主持了某型飞机的首飞仪式;11月3日,罗阳又主持了某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的首飞仪式。”
...
15S.EXE还不够
密斯特鹿 发表于 2012-12-21 18:27
我知道在英雄走后的日子里发这样的回复不太应景,但我还是想问:什么叫“现场总指挥”?重管理还是重技术 ...
两个都要管
所以知道他为什么被累死了吧,那真的是很消耗精力的活
LZ签名照,很合我心水,每次看到都很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