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学博士评纪录片《食品公司》:用煽情代替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42:30


作者云无心, 科学松鼠会成员,清华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他写的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始终受到众多的读者关注。
http://blog.sina.cn/dpool/blog/ArtRead.php?nid=4a7eba110100gzx8&a_pos=1&PHPSESSID=db460c3e70ee8b24d15ca02be3a07881&&page=2
一说到现代农业和食品,就总有人说“去看看《食品公司》再来说话”。我就不明白,《食品公司》这种只会煽情、没有逻辑的文艺片,怎么就成了了解食品技术的科教片了?说这话的,估计也经常通过华氏911学习国际战略,通过货币战争学习经济。这篇文章是以前写的了,再翻出来晒一下:
几年来,一部叫做《食品公司》的记录片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所记录的“内幕”让很多人觉得“触目惊心”,一时间对现代食品工业的愤怒再次被点燃。“煽情”和“逻辑”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东西,而看过这个片子之后,不得不说:通过一系列精心排列的“事实”来“煽情”,从而向观众传达一种实际上与事实无关的“理念”,却正是这个片子的基本逻辑。
  这种逻辑方式是贯穿整个片子的,下面只分析几个典型:
  片子一开始指出过去五十年中食品生产加工方式的变化比以前一万年中发生的还要大。这里隐含的逻辑是“变化就是不好的”,否则我们应该为“变化”而欣慰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哪个领域过去五十年的变化可能都比过去一万年的要多。变化不是问题,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是好是坏才是问题。显然,片子回避了这个问题——如果公然地违反科学结论说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坏的,将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所以,片中点到为止——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面对新兴的食物,大家就恐慌去吧。如果我们看看人类的历史,最原始的祖先猎到一只动物,当天吃完,当然是“天然”的。可是后来猎得多了,把肉腌起来,放到冬天才吃,这种“变化”就已经非常“巨大”;而把动物圈养起来,让鸡鸭失去飞行能力,这样的“变化”也并不比把它们关进现代化的鸡舍来得更小。难道只是因为祖先找到新方式所花的时间很长,而现代人在科学指导下找到新方式所用的时间短,所以现代科学带来的改变就显得“罪恶”?
  另一个很煽情的例子是现代化的养鸡方式。大量的鸡挤在一起,改良的品种、改良的饲料让它们的生长期大大缩短,而为了它们不生病还要用抗生素。为了长肉而改良出来的品种几乎失去了行动能力,还有那些生病而死的鸡,被人当作零件一样扔来扔去的小鸡,更让观众的同情心四处泛滥。如果这个片子是讨论“动物福利”,那么显然是很有力的。而对于要吃鸡肉的消费者来说,关心的是:这样得到的鸡肉“有没有营养”?“有没有害”?“卖多少钱”……而片中完全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同样地,没有科学根据地对这些问题乱加评论在美国是要负责任的,制片者于是再一次地通过煽情来传达他们的“理念”。当观众们的理性和逻辑被煽起来的情淹没的时候,制片者的暗示就得到了成功的传播。其实,在“传统”的食品生产中,与此类似的“不人道”的方式也并不罕见。比如说,农村的猪都是很小就被阉割的,什么发霉腐烂的食物也都是它们的口粮;“走地鸡”在垃圾堆里觅食更是司空见惯;而极富盛名的法国鹅肝和北京烤鸭,本身就是故意让鸭子产生病态——与之相比,片中的养鸡方式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片子名为《食品公司》,自然是用了很多篇幅来介绍现代食品公司的经营运作。现代花流水线的加工、标准化统一规格的食品、对整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控制……核心的内容就是批判资本垄断和利润追逐。但是,这种“垄断”和“追逐”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比较一下食品工业化很完善的美国和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我们不难发现大公司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问题。首先,现代食品技术的研究是一种非常烧钱的投资,指望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是杯水车薪,指望研究人员节衣缩食无偿贡献更是乌托邦。美国那些大食品公司,每年投在研发上的资金都以亿为单位。正因为对利润的追逐,才会促使他们聘用大量的科技人员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而这些新的技术和产品才能保证他们获得正当的利润。反观我国,所谓的“新技术”往往也就是使用一些国外的过期专利,或者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漏洞山寨一些产品。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途径反倒更容易通过无限制地压缩成本甚至不惜使用非法手段。其次,与其他工业一样,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在一个正当竞争的商业社会里,这种成本的降低必然最终体现到消费者身上。比如说,美国的一份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的套餐只需要几块钱,而最普通的中餐馆里的一盘鱼香肉丝也要十块左右。第三,片子中介绍了一位可怜的女鸡农。虽然她的遭遇值得同情,但是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一切都是愿打愿挨的合同行为——如果就合同发生纠纷,在美国的司法体系里,陪审团往往更倾向于弱势群体。她因为经营鸡舍而债台高筑,甚至健康也受到抗生素的影响——如果这是这个行业的普遍现象的话,那么这个行业必然垮掉。而这样的结果,并不符合鸡肉公司的利益。
  在美国,农场是完全私有的,主人想做什么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压力。在各地也往往都有“农贸市场”,附近的农民可以来卖各种自产自销的产品,比如没有经加工处理的“原生态蜂蜜”。有的农场甚至可以为顾客现场宰杀禽畜。但是,这样的产品对于广大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大,价格贵不说,安全性也难以保证。社会提供了这样“独立自主”的经营方式,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不旺让它们举步维艰。现代食品工业的出现,或许有资本家运作的因素在其中,但更主要的还是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埋怨着粮油食品的涨价,一方面又反对着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左右逢源的事情哪里有那么多?
  当然,现代食品工业本身并非毫无问题。但是社会需要的是如何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它“不符合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就反对——从某种程度上说,那算得上一种“反智主义”。

作者云无心, 科学松鼠会成员,清华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他写的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始终受到众多的读者关注。
http://blog.sina.cn/dpool/blog/ArtRead.php?nid=4a7eba110100gzx8&a_pos=1&PHPSESSID=db460c3e70ee8b24d15ca02be3a07881&&page=2
一说到现代农业和食品,就总有人说“去看看《食品公司》再来说话”。我就不明白,《食品公司》这种只会煽情、没有逻辑的文艺片,怎么就成了了解食品技术的科教片了?说这话的,估计也经常通过华氏911学习国际战略,通过货币战争学习经济。这篇文章是以前写的了,再翻出来晒一下:
几年来,一部叫做《食品公司》的记录片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所记录的“内幕”让很多人觉得“触目惊心”,一时间对现代食品工业的愤怒再次被点燃。“煽情”和“逻辑”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东西,而看过这个片子之后,不得不说:通过一系列精心排列的“事实”来“煽情”,从而向观众传达一种实际上与事实无关的“理念”,却正是这个片子的基本逻辑。
  这种逻辑方式是贯穿整个片子的,下面只分析几个典型:
  片子一开始指出过去五十年中食品生产加工方式的变化比以前一万年中发生的还要大。这里隐含的逻辑是“变化就是不好的”,否则我们应该为“变化”而欣慰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哪个领域过去五十年的变化可能都比过去一万年的要多。变化不是问题,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是好是坏才是问题。显然,片子回避了这个问题——如果公然地违反科学结论说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坏的,将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所以,片中点到为止——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面对新兴的食物,大家就恐慌去吧。如果我们看看人类的历史,最原始的祖先猎到一只动物,当天吃完,当然是“天然”的。可是后来猎得多了,把肉腌起来,放到冬天才吃,这种“变化”就已经非常“巨大”;而把动物圈养起来,让鸡鸭失去飞行能力,这样的“变化”也并不比把它们关进现代化的鸡舍来得更小。难道只是因为祖先找到新方式所花的时间很长,而现代人在科学指导下找到新方式所用的时间短,所以现代科学带来的改变就显得“罪恶”?
  另一个很煽情的例子是现代化的养鸡方式。大量的鸡挤在一起,改良的品种、改良的饲料让它们的生长期大大缩短,而为了它们不生病还要用抗生素。为了长肉而改良出来的品种几乎失去了行动能力,还有那些生病而死的鸡,被人当作零件一样扔来扔去的小鸡,更让观众的同情心四处泛滥。如果这个片子是讨论“动物福利”,那么显然是很有力的。而对于要吃鸡肉的消费者来说,关心的是:这样得到的鸡肉“有没有营养”?“有没有害”?“卖多少钱”……而片中完全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同样地,没有科学根据地对这些问题乱加评论在美国是要负责任的,制片者于是再一次地通过煽情来传达他们的“理念”。当观众们的理性和逻辑被煽起来的情淹没的时候,制片者的暗示就得到了成功的传播。其实,在“传统”的食品生产中,与此类似的“不人道”的方式也并不罕见。比如说,农村的猪都是很小就被阉割的,什么发霉腐烂的食物也都是它们的口粮;“走地鸡”在垃圾堆里觅食更是司空见惯;而极富盛名的法国鹅肝和北京烤鸭,本身就是故意让鸭子产生病态——与之相比,片中的养鸡方式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片子名为《食品公司》,自然是用了很多篇幅来介绍现代食品公司的经营运作。现代花流水线的加工、标准化统一规格的食品、对整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控制……核心的内容就是批判资本垄断和利润追逐。但是,这种“垄断”和“追逐”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比较一下食品工业化很完善的美国和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我们不难发现大公司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问题。首先,现代食品技术的研究是一种非常烧钱的投资,指望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是杯水车薪,指望研究人员节衣缩食无偿贡献更是乌托邦。美国那些大食品公司,每年投在研发上的资金都以亿为单位。正因为对利润的追逐,才会促使他们聘用大量的科技人员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而这些新的技术和产品才能保证他们获得正当的利润。反观我国,所谓的“新技术”往往也就是使用一些国外的过期专利,或者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漏洞山寨一些产品。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途径反倒更容易通过无限制地压缩成本甚至不惜使用非法手段。其次,与其他工业一样,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在一个正当竞争的商业社会里,这种成本的降低必然最终体现到消费者身上。比如说,美国的一份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的套餐只需要几块钱,而最普通的中餐馆里的一盘鱼香肉丝也要十块左右。第三,片子中介绍了一位可怜的女鸡农。虽然她的遭遇值得同情,但是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一切都是愿打愿挨的合同行为——如果就合同发生纠纷,在美国的司法体系里,陪审团往往更倾向于弱势群体。她因为经营鸡舍而债台高筑,甚至健康也受到抗生素的影响——如果这是这个行业的普遍现象的话,那么这个行业必然垮掉。而这样的结果,并不符合鸡肉公司的利益。
  在美国,农场是完全私有的,主人想做什么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压力。在各地也往往都有“农贸市场”,附近的农民可以来卖各种自产自销的产品,比如没有经加工处理的“原生态蜂蜜”。有的农场甚至可以为顾客现场宰杀禽畜。但是,这样的产品对于广大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大,价格贵不说,安全性也难以保证。社会提供了这样“独立自主”的经营方式,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不旺让它们举步维艰。现代食品工业的出现,或许有资本家运作的因素在其中,但更主要的还是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埋怨着粮油食品的涨价,一方面又反对着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左右逢源的事情哪里有那么多?
  当然,现代食品工业本身并非毫无问题。但是社会需要的是如何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它“不符合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就反对——从某种程度上说,那算得上一种“反智主义”。
这个片子我还没看过。
现在食品安全很脆弱,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触动人们的神经。

一方面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于无来由的食品安全宣传的管理。
不要让莫名其妙的错误引导把人们的情绪一次次点燃,然后形成愤懑。
这些错误宣传的人不知道内心处于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完全在做火上浇油的事。
那个片子明显情绪化
其实和动不动嚷嚷地沟油一样,属于反应过度
  美国那些过渡肥胖人的原因究竟是啥呀中国儿童的肥胖究竟是啥原因呢
可能问题就出在相比过去时间大大缩短。人类寻找食物驯养禽畜花了太长时间,明显能吃出毛病的都剔除掉了,人体可以适应的饮食习惯比较固定了。
家有食品专业硕士,了解一切食品内幕


那片子是煽情,因为有观点所以煽情,但是可以用客观的眼光去看,还是能获得不少信息的。
这篇反驳的文章根本就没说到点子上

那片子是煽情,因为有观点所以煽情,但是可以用客观的眼光去看,还是能获得不少信息的。
这篇反驳的文章根本就没说到点子上
zjl625 发表于 2012-12-21 01:24
那片子是煽情,因为有观点所以煽情,但是可以用客观的眼光去看,还是能获得不少信息的。
这篇反驳的文章根 ...
云博士标准的 PhD made in USA,他的立场很自然的那个啥一点,不过他是有货的,我家到现在都订《科学画报》,他在上面连载专栏好长时间了
newhousepig 发表于 2012-12-21 01:48
云博士标准的 PhD made in USA,他的立场很自然的那个啥一点,不过他是有货的,我家到现在都订《科学画报 ...
其实那个片子重点说的是大企业的垄断
zjl625 发表于 2012-12-21 02:07
其实那个片子重点说的是大企业的垄断
大企业是美国好多研究项目的金主,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只问一句:影片中的是鸡健康的吗?
无非就是能量而已,怎么长的无所谓。
maoxuangen 发表于 2012-12-20 21:31
美国那些过渡肥胖人的原因究竟是啥呀中国儿童的肥胖究竟是啥原因呢
简单的说,食品结构不合理,肉类食物,油炸类食物摄入过多。。天天吃青菜米饭,想肥起来也难啊。
美国那些过渡肥胖人的原因究竟是啥呀中国儿童的肥胖究竟是啥原因呢
肉吃得多运动的少一定胖。如果我一天能吃五斤肉,五步都不走。能不胖么?实际上从七八岁到十八岁,我每顿饭都五个大馒头,或者四碗米饭,但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五年级暑假六十天,我在家闷了五十天。

吃多不是问题,运动少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