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版主要求,谈谈诗词的格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1:44:09
本来想跳票的,但是版主把定金都付了只好谈一些浅薄的认识,不足之处,望各位高人批评指正。。首先说一点,当然不是一棍子打死一片人,鄙人不喜欢所谓的“现代诗”,个人认为,要在汉语的环境中展示意境,就必须依托于汉语的音韵,有音韵之美,才能展现出符合我们自己审美观的意境,所以,个人偏好格律诗,至于词,比格律诗难度更大,格律诗只讲究平仄(平声为平,上声、入声、去声为仄)和韵脚,但是词的格律是四声分明,而且入声还分洋入、阴入、上入、去入,韵也分N多种,必须按照词牌名规定的格律填,所以,对填词的强人表示深深的敬意。。。本来想跳票的,但是版主把定金都付了只好谈一些浅薄的认识,不足之处,望各位高人批评指正。。首先说一点,当然不是一棍子打死一片人,鄙人不喜欢所谓的“现代诗”,个人认为,要在汉语的环境中展示意境,就必须依托于汉语的音韵,有音韵之美,才能展现出符合我们自己审美观的意境,所以,个人偏好格律诗,至于词,比格律诗难度更大,格律诗只讲究平仄(平声为平,上声、入声、去声为仄)和韵脚,但是词的格律是四声分明,而且入声还分洋入、阴入、上入、去入,韵也分N多种,必须按照词牌名规定的格律填,所以,对填词的强人表示深深的敬意。。。
我代表水区欢迎楼主
我代表版主欢迎你
哦哦。。。好帖。。。学习了。。。习作一首五言绝句,请斧正

味咏

咸菜没有酸菜酸

酸菜没有咸菜咸

苹果没有辣椒辣

辣椒没有苹果甜
格律诗是在唐朝成熟的,唐朝以前的是古风诗,当然唐朝以后也有人也古风诗,也就是不按照格律诗的格律来,相对自由一点,但那也是诗人对汉语音韵运用十分纯熟的基础上写的,李白杜甫都写过,不过个人最喜欢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也是一首古风诗,太祖所有的诗都是格律诗,而且依的全是平水韵(貌似是唐朝编写的,这个不清楚),个人欢迎使用中华新韵(即根据普通话编的音律)写诗,但是中华新韵很不完善,所以能用新韵写好诗也都是强人。
格律诗有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八句四联,绝句四句双联,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只有首联和尾联,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看过对联就知道什么是对仗了),所以绝句在格律上要比律诗宽松一些,但是平仄押韵和律诗一样严格。律诗分七律和五律,绝句分五绝和七绝,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一句里多少个字。下面,就用本人经常写的七言律诗举例子。在七言律诗中,每一联中两个句子分别为出句和对句,各个句子都有严格的平仄规定。下面例举一首杜甫的七言律诗(杜甫的律诗比李白好,李白的绝句比杜甫强)。
平平仄仄平平仄

舍南舍北皆春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见群鸥日日来【来:十灰】 押韵

平平仄平平仄仄

花径不曾缘客扫

仄平平仄仄平平

蓬门今始为君开【开:十灰】 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盘飧市远无兼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樽酒家贫只旧醅【醅:十灰】 押韵

平仄平平平仄仄

肯与邻翁相对饮

仄平平仄仄平平

隔篱呼取尽余杯【杯:十灰】 押韵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2-11-26 13:31
哦哦。。。好帖。。。学习了。。。习作一首五言绝句,请斧正

味咏
你真油菜,五=七干校毕业的.
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了,所以掌握起来比较难啊。
杜工部的这首七言律诗为平起式(看出句第二字),首联出句第二字与首联对句第二字必须平仄相对,如果相同,那就是失对,是作诗八忌之一,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每一联的对句必须押韵,本诗首句不入韵,那就是仄尾,押韵必须压平声韵,这首诗里压的也全都是平声韵(关于押韵,南方的可能对这首诗看得更明白一些),压仄声韵是作诗八忌之一。关于平仄相对,下面三联规则同上。
本联出句第二字必须与上一联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否则就是失粘,也是作诗八忌之一。同一句里除韵脚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否则就是孤平,也是作诗八忌之一,每一句最后三字不能都是平声字或者仄声字,否则就是三平尾或者三仄尾,也是作诗八忌之一。
律诗里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就是中间两联就是两幅对联,否则就不是律诗。
按照这样的规则,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就出来了,基本上只要背出第一句的平仄,整首诗的平仄都能背出来。用黑括号化出来的,就是只要不违反格律,平仄都可以商量着来的字。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还有首句仄起仄收式和平起仄收式(比如本帖中杜甫的诗),按照格律,很容易推断出来。
本人科普完毕,下面转帖王力的《诗词格律》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凈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拚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纔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在第二章里。我们还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讲。
【第二节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积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一节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第三节 平仄】

知道了甚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1],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纔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说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人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纔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第四节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干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是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纔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关于诗词的对仗,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到这里。
【第一节 诗的种类】

关于诗是种类,问题是相当重复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沉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法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1]。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一)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3]。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4]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别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甚么理论根据的。
【第二节 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了解了近体诗之后,纔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甚么,然后能知道甚么是古体诗。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甚么。

在这一节里,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5]。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6],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三盐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近似的韵)在读音上有甚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不遵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的时候也遵守它了。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窄韵如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窄韵的律诗是比较少见的。有些韵,如微韵、删韵、侵韵,字数虽不多,但是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它们。

现在我们举出几首律诗为例[7]:

送魏大将军(一东)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欠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喜见外弟又言别(二冬)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筹笔驿(六鱼)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终南山(七虞)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峯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外宿,隔水问樵夫。



钱塘湖春行(八齐)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月夜忆舍弟(八庾)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赵都督赴代州(九青)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8]。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咏煤炭(十二侵)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近的韵也行。这种首句用韵的风气到晚唐纔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两首诗用的都是十三元韵,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韵脚却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林逋《山园小梅》第一句韵脚却用了一先韵的"妍"字。这种首句用邻韵的情况,在王维、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律诗里是少见的[9]。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它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相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2]。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3]。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4]。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毛泽东

雪厌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15]。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6]。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还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17]。

(三)粘对[18]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19];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21]。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22]。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23]。例如[24]: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25]。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26]: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27][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28]。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29]!

现在两举毛主席的诗来证明:



送瘟神(其二)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答友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去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1]。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c)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c)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c)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b)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纔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32]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33],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34],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35]?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36]。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下文第六节第四小节《古体诗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7]。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39]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 2、时令 3、地理 4、宫室 5、服饰 6、器用 7、植物 8、动物 9、人伦 10、人事 11、形体[40]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在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1]?

("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长江],是水名对水名。)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鵰处,千里暮云平[42]

("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羣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3]。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鹦鹉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4]。

(三)首联对仗
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诗中,已有一些首联对仗的例子[45]。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46]?

(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47]。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



(四)尾联对仗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

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关于流水对,详见下文)。还是和一般对仗不大相同的[49]。

(五)少于两联的对仗
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50]。例如:



塞下曲(第一首)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51]。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六)长律的对仗
长律的对仗和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例如:



守睢阳诗 [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52]!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53]。

何惭刺客传,不着报雠名!

(七)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现在拣重要的谈一谈。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浪"对"桥","锄"对"?,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54]。"同义词比一般正对自然更"劣"。像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缺点。再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2)宽对 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用宽对,那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类情况是很多的。

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

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李白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像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再举毛主席的诗为证:



赠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55]。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现在从上文所引过的诗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是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
【第五节 绝句】

上文说过,绝句应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纔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56]。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57]。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58]。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59]。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60]。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1]。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参看上文33页。)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 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少见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杜甫

两固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1)用仄韵;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诗也是用平声韵的。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62]!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发完收工,希望以后超大的赛诗会水平越来越高
AAC2017 发表于 2012-11-26 13:56
【第二节 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了解了近体诗之后,纔能更好地了解古体 ...
大侠指点一下我的歪诗,格律知识倒是懂。但是平时不怎么管,就是看上口就好了。另外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一味俺韵部来弄,反而不上口了。不知道这个要怎么调和?

胡诌歪诗——钓鱼岛即事

立国本知万事艰
无为非是作等闲
十年一觉不是梦
三军未挥能定边

魑魅徒有虚势荏
大国自是义理全
两只小鬼向西去
半个干爹望东边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2-11-26 13:31
哦哦。。。好帖。。。学习了。。。习作一首五言绝句,请斧正

味咏


根据平水韵,没有韵脚,根据中华新韵,8个字出律。

第4字 有 应平
第9字 菜 应平
第12字 咸 应仄
第13字 菜 应平
第16字 果 应平
第19字 辣 应平
第23字 椒 应仄
第25字 有 应平

另外,作诗要尽量避免重字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2-11-26 13:31
哦哦。。。好帖。。。学习了。。。习作一首五言绝句,请斧正

味咏


根据平水韵,没有韵脚,根据中华新韵,8个字出律。

第4字 有 应平
第9字 菜 应平
第12字 咸 应仄
第13字 菜 应平
第16字 果 应平
第19字 辣 应平
第23字 椒 应仄
第25字 有 应平

另外,作诗要尽量避免重字
馒头·瑞恩 发表于 2012-11-26 14:02
大侠指点一下我的歪诗,格律知识倒是懂。但是平时不怎么管,就是看上口就好了。另外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 ...
17个字出律。。。。
馒头·瑞恩 发表于 2012-11-26 14:02
大侠指点一下我的歪诗,格律知识倒是懂。但是平时不怎么管,就是看上口就好了。另外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 ...
真的不会改诗。。。

这个要顶,作为文科生的偶,很惭愧……
errison 发表于 2012-11-26 14:13
这个要顶,作为文科生的偶,很惭愧……
作为理科生,掩面······
现代普通话的韵,大概可以用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律绝词以唐声入韵,很多韵和今韵不同了。
看到高手了,佩服,我最尊敬还能掌握古诗词的人了
中华文化太辉煌了,最喜欢大刘的《李白》。
就是规矩太多了,学起来吃力。慢慢看慢慢学。

当下愿意潜下心来的人太少了,作诗、造发动机,都是一个理啊!
楼主咋在军事畅谈普及诗词格律啊

不太同意楼主说的词比律诗难的观点,古音里的入声在南方一些地方方言里还有,但在普通话和北方方言里基本消失了,今天人们填词完全可以按新韵,即使按古韵的也很少有抠入声字的了,因此词在古代是用来的唱的,所以对入声字的问题抠的比较严,今天的词也就是一种文学样式,已经不存在唱的功能了。其实,诗庒词媚,对文字的要求各有不同,作为抒发个人情感来说,还是词来的灵活些,也更易把握些,诗对起承转合的要求很高,易写而不易写好。
鄙人的一首赠友人归乡的诗,格律符合,但是内容吗。。。凑合看吧

夏去春来岁复之,人生起伏勿催悲。
时逢秋至寒兰艳,待到春离芍药丽。
去路可观初冬雪,归乡坐看翠屏枝。
前途莫道茫茫路,铁树开花总有时。

有一个笨办法可以用,就是将平仄押韵的格律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往里填
近体难搞
改走古体
AAC2017 发表于 2012-11-26 13:59
发完收工,希望以后超大的赛诗会水平越来越高
亲  怎么看太祖的诗词
不好意思,插个楼,回家细看。诗词的美以前只有感觉,现在要仔细的解构
无相 发表于 2012-11-26 14:18
楼主咋在军事畅谈普及诗词格律啊

不太同意楼主说的词比律诗难的观点,古音里的入声在南方一些地方 ...
今韵和古韵差别还是有些大的,完全用古韵的话反而读起来不美了,另外楼主说词比律雅大概是指词更婉约吧。个人感觉是豪放诗易做,豪放词难填。
听雨ing 发表于 2012-11-26 14:21
亲  怎么看太祖的诗词
从格律上讲,很工整,而且全是以唐声入韵,从意境气势上看,堪称400年来的“诗圣”
ccv 发表于 2012-11-26 14:20
近体难搞
改走古体
我感觉和你正好相反呢
无相 发表于 2012-11-26 14:18
楼主咋在军事畅谈普及诗词格律啊

不太同意楼主说的词比律诗难的观点,古音里的入声在南方一些地方 ...
至今不敢动“词”,感觉太坑爹。。。。评论宋词峰回路转,大概就是抠入声抠出来的。。。。
高中学过平仄,奈合是个理科……楼主继续,小板凳慢慢学习
一直想学习下这方面知识 想不到在超大看到了。。果然是军网最黄。。厄。。最牛。。。
太多了,这么个长篇大幅的新人看起来恐怕很困难。鄙人不才,将自己总结的几句口诀陈上来,新人的话上手容易些。
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变革句式:
基本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变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基本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变格: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释:
1、七言可以看做是五言前面加两字。
2、平仄。三字经:四声者,曰平上,曰去入。普通话中无入声,阴平与阳平为平,故上声与去声为仄。例中,(平)表示宜平可仄,反之相同。
3、韵。写诗有平水韵与新韵之分,填词有词林正韵韵新韵。
4、关于禁忌。三平尾(三仄尾通常不忌)、失粘、失对等从上例中就可以看出不赘述。
5、关于救拗。请看变格句式,从其中也可以看出,总而言之,救拗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符合变格句式之格律才能救拗。具体的,入门者就看王力《诗词格律》,进阶者看龙榆生《唐诗宋词格律》(网上有先生的纪念网站,其成就不仅在于形(格律等),更在于神(修辞、艺术等),故在业界被喻为三大词话之后的第四家,若有精力与志趣,诸位当特别研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