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亚”台北行是历史新起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25:42
<P>【联合早报】</P>
<P>● 陈子帛
<P>  历史发生转折,往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两岸关系持续多年的政治僵局,在最令人沮丧和悲观的低谷,却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获得了一点足以产生丰富联想的转机。
<P>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派遣孙亚夫、李亚飞专程前往台北,参加已故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追思会,大陆学者将这一决策和举措称为“仁者无畏,仁者无敌”。在两岸漫长的互动过程中,足以凸现“仁”的个案,从未像这次汪道涵先生派“双亚”台北行,让外界印象深刻。
<P>  
<P>坚持原则随机应变
<P>  十年前,孙亚夫和李亚飞作为大陆海协会协商谈判代表首度赴台,当时的海协会副会长唐树备担心,孙氏不足以胜任,所以专门派了一位外交部出身的资深专门委员“陪同”。专门委员的过于尽责,多次“调控”孙氏的场面,曾经让台湾媒体深感不解,产生了诸多政治联想。
<P>  十年之后,孙亚夫和李亚飞在台北的临场表现,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是,大方得体,不亢不卑,挥洒自如,既坚持原则,也“客随主便”,显示出中共涉台一线中青年官员的成长,已达到众望所归的成熟、稳重的程度,预示着新老交替也已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
<P>  孙亚夫、李亚飞代表汪道涵前往台北吊唁,被视为2005年两岸互动中一件值得耐心解读的大事;孙亚夫和李亚飞都是大陆海协会负责一线协商谈判的代表,同时也是现任国台办副部级以及局级官员。尽管今次赴台强调个人身份,但仍然被赋予极高的政治意义。
<P>  人们普遍注意到,尽管孙亚夫在行前透过台湾媒体强调此行的“三不原则”--不代表两岸复谈、不接受官式拜会、不接受传媒采访,但人们依然注意到,两岸有关方面在短暂的时间里,已出现备受瞩目的微妙互动。
<P>  首先,在孙亚夫、李亚飞以及马晓光启程之前,大陆海协会已派专责官员于1月31日前往台北,与海基会人员协调具体细节。而孙亚夫一行在台北据说也和海基会相关人士(刘德勋、詹志宏)有过私下和公开的接触。尽管双方都坚持自己的个人身份,但官方的身份是不可能被忽略的:一方是大陆国台办副主任(海协会副会长)以及综合研究局局长(海协会秘书长),另一方是陆委会副主委(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以及陆委会主任秘书(曾任海基会副秘书长,陆委会综合计划处处长);一方是汪道涵先生的私人代表,另一方是辜振甫治丧小组成员。这种化官为民的交叉身份以及彼此的接触,很难说没有政治内涵。
<P>台北方面积极配合
<P>  其次,如果没有事先的充分授权,孙亚夫、李亚飞一行绝不可能在台北逗留期间,表现得如此从容淡定。这意味着北京在处理错综复杂的情势时以及在专案沙盘作业中,不再或者较少出现过往俯拾皆是的拘谨僵硬。当时,一线官员缺乏临场随机应变的权限,以至于应对局面显得被动。由此可见,新一代对台决策和执行系统,的确比以前更务实,更主动,更强调原则之下的灵活性,更注重刚柔相济,从而也就更加体现出中共对台政策和运作的柔性、温情、人性的一面。
<P>  再次,陈水扁在追思会上致词,首度公开邀请汪道涵访问台湾,陆委会和海基会官员私下也表示可以为汪道涵准备专机和医护人员。陈水扁在致词中,反复强调两岸的存异求同,寻求和解,增加互信,以全新的思维和格局,共同面对和处理两岸未来的问题。即使陈水扁一向被视为“善变”的政客,但至少在姿态上,他没有给来自大陆的客人感到很难堪。
<P>  而陆委会常务副主委邱太三,罕有地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独家专访,明确地谈到,他理解大陆担心台湾“修新宪”,即使“一个中国”的问题短期内难以理清,民进党政府刻意挑战大陆和国际社会的“禁忌“(指法理台独等形形色色的分离主张),其可能性也很低微。这是借助香港左派媒体向北京传递政治信息。
<P>对台政策思维的转折
<P>  去年底、今年初以来,两岸发生了几个重要互动事件,包括春节包机顺利成行、江八点讲话十周年时的贾庆林重要讲话,以及北京不断释放反分裂法的立法主旨和内涵,及至出乎外界意料的委派现职台办高官前往台北吊唁辜振甫等等,没有人可以断定其中就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P>  也就是说,至少北京方面正在告别过往自我设限、过于强调原则立场、缺乏灵活机动策略的僵硬思维与运作方式,开始表现得泱泱大度,从容不迫,并正在扭转既往总是被动应对的处境,从而抢占两岸政治博弈的新制高点。
<P>  再来解读北京高度评价辜振甫的潜台词,我们还发现,这只是借此机会充分肯定九二共识的客观存在,肯定辜振甫在两会互动、九二共识问题上的认识和坚持,并向台湾民众表示北京的善意。
<P>  一个有人情味的对台政策,一个实事求是认知台湾、了解台湾的对台政策,会逐渐被台湾社会各界所接受。因此,“双亚”赴台的政治意涵,已经远远超过吊唁本身。
<P>  一个小小的跨步,不能意味着两岸冰封僵局的顷刻消融。虽然春暖花开的日子还很遥远,但现在毕竟有了新的转机和开始。辜振甫先生或许没有想到,他的辞世居然能够成为两岸政治微妙互动的契机。辜先生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两岸关系,他在九泉之下当可捻须微笑,怡然自得。无论如何,春上枝头的日子,应该为期不远了。
<P>·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P><P>【联合早报】</P>
<P>● 陈子帛
<P>  历史发生转折,往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两岸关系持续多年的政治僵局,在最令人沮丧和悲观的低谷,却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获得了一点足以产生丰富联想的转机。
<P>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派遣孙亚夫、李亚飞专程前往台北,参加已故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追思会,大陆学者将这一决策和举措称为“仁者无畏,仁者无敌”。在两岸漫长的互动过程中,足以凸现“仁”的个案,从未像这次汪道涵先生派“双亚”台北行,让外界印象深刻。
<P>  
<P>坚持原则随机应变
<P>  十年前,孙亚夫和李亚飞作为大陆海协会协商谈判代表首度赴台,当时的海协会副会长唐树备担心,孙氏不足以胜任,所以专门派了一位外交部出身的资深专门委员“陪同”。专门委员的过于尽责,多次“调控”孙氏的场面,曾经让台湾媒体深感不解,产生了诸多政治联想。
<P>  十年之后,孙亚夫和李亚飞在台北的临场表现,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是,大方得体,不亢不卑,挥洒自如,既坚持原则,也“客随主便”,显示出中共涉台一线中青年官员的成长,已达到众望所归的成熟、稳重的程度,预示着新老交替也已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
<P>  孙亚夫、李亚飞代表汪道涵前往台北吊唁,被视为2005年两岸互动中一件值得耐心解读的大事;孙亚夫和李亚飞都是大陆海协会负责一线协商谈判的代表,同时也是现任国台办副部级以及局级官员。尽管今次赴台强调个人身份,但仍然被赋予极高的政治意义。
<P>  人们普遍注意到,尽管孙亚夫在行前透过台湾媒体强调此行的“三不原则”--不代表两岸复谈、不接受官式拜会、不接受传媒采访,但人们依然注意到,两岸有关方面在短暂的时间里,已出现备受瞩目的微妙互动。
<P>  首先,在孙亚夫、李亚飞以及马晓光启程之前,大陆海协会已派专责官员于1月31日前往台北,与海基会人员协调具体细节。而孙亚夫一行在台北据说也和海基会相关人士(刘德勋、詹志宏)有过私下和公开的接触。尽管双方都坚持自己的个人身份,但官方的身份是不可能被忽略的:一方是大陆国台办副主任(海协会副会长)以及综合研究局局长(海协会秘书长),另一方是陆委会副主委(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以及陆委会主任秘书(曾任海基会副秘书长,陆委会综合计划处处长);一方是汪道涵先生的私人代表,另一方是辜振甫治丧小组成员。这种化官为民的交叉身份以及彼此的接触,很难说没有政治内涵。
<P>台北方面积极配合
<P>  其次,如果没有事先的充分授权,孙亚夫、李亚飞一行绝不可能在台北逗留期间,表现得如此从容淡定。这意味着北京在处理错综复杂的情势时以及在专案沙盘作业中,不再或者较少出现过往俯拾皆是的拘谨僵硬。当时,一线官员缺乏临场随机应变的权限,以至于应对局面显得被动。由此可见,新一代对台决策和执行系统,的确比以前更务实,更主动,更强调原则之下的灵活性,更注重刚柔相济,从而也就更加体现出中共对台政策和运作的柔性、温情、人性的一面。
<P>  再次,陈水扁在追思会上致词,首度公开邀请汪道涵访问台湾,陆委会和海基会官员私下也表示可以为汪道涵准备专机和医护人员。陈水扁在致词中,反复强调两岸的存异求同,寻求和解,增加互信,以全新的思维和格局,共同面对和处理两岸未来的问题。即使陈水扁一向被视为“善变”的政客,但至少在姿态上,他没有给来自大陆的客人感到很难堪。
<P>  而陆委会常务副主委邱太三,罕有地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独家专访,明确地谈到,他理解大陆担心台湾“修新宪”,即使“一个中国”的问题短期内难以理清,民进党政府刻意挑战大陆和国际社会的“禁忌“(指法理台独等形形色色的分离主张),其可能性也很低微。这是借助香港左派媒体向北京传递政治信息。
<P>对台政策思维的转折
<P>  去年底、今年初以来,两岸发生了几个重要互动事件,包括春节包机顺利成行、江八点讲话十周年时的贾庆林重要讲话,以及北京不断释放反分裂法的立法主旨和内涵,及至出乎外界意料的委派现职台办高官前往台北吊唁辜振甫等等,没有人可以断定其中就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P>  也就是说,至少北京方面正在告别过往自我设限、过于强调原则立场、缺乏灵活机动策略的僵硬思维与运作方式,开始表现得泱泱大度,从容不迫,并正在扭转既往总是被动应对的处境,从而抢占两岸政治博弈的新制高点。
<P>  再来解读北京高度评价辜振甫的潜台词,我们还发现,这只是借此机会充分肯定九二共识的客观存在,肯定辜振甫在两会互动、九二共识问题上的认识和坚持,并向台湾民众表示北京的善意。
<P>  一个有人情味的对台政策,一个实事求是认知台湾、了解台湾的对台政策,会逐渐被台湾社会各界所接受。因此,“双亚”赴台的政治意涵,已经远远超过吊唁本身。
<P>  一个小小的跨步,不能意味着两岸冰封僵局的顷刻消融。虽然春暖花开的日子还很遥远,但现在毕竟有了新的转机和开始。辜振甫先生或许没有想到,他的辞世居然能够成为两岸政治微妙互动的契机。辜先生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两岸关系,他在九泉之下当可捻须微笑,怡然自得。无论如何,春上枝头的日子,应该为期不远了。
<P>·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