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磁炮发射弹道导弹的设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31:56


     随着电磁弹射技术技术的发展,电磁弹射技术逐渐成熟。未来航空母舰可利用电磁弹射器将30吨重的飞机弹射到300公里/小时的末速度。
     这里个人设想了一个用电磁炮弹射弹道导弹的想法。具体措施就是制造一个向上弹射固体火箭,而不是向前弹射飞机的弹射器。
     即设计一种能将0.5——1吨重的固体火箭弹射到平流层以上的弹射器。这只需要赋予固体火箭2到3马赫左右的弹射末速度。可以不需考虑高速下电磁炮炮弹的烧蚀问题。在2万米以上的高度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将弹头送入近地轨道。然后让弹射器发出的的炮弹以弹道导弹的弹道攻击对手。(当然此种技术成熟后可以把发射速度提高到4马赫。然后直接弹射到4万到5万米的高空,但是考虑到弹头高温烧蚀问题,在找到更好的防烧蚀技术之前速度不宜继续提高)。
     本人设想的这种载有大功率电磁炮(或电磁弹射器)可采用巨型核动力船只(福特航母级)携带。以核动力舰只的巨大舰体来容纳弧形轨道(或炮管),然后将电磁轨道的末端与核动力船只高大的桅杆融为一体。并以核反应堆为电磁炮发射导弹提供动力。
   相对于一般的反舰弹道导弹有如下优点:
1、发射更隐秘:导弹上升段速度快、热信号小,由于导弹采用弹射发射,弹射末速度即达到3马赫左右;这样导弹的上升段所花费的时间更少,而且此阶段导弹的发动机未开机,更让天上搜寻导弹发动机热信号的卫星成为废物;这大大加大了对导弹进行中段拦截的困难。
2、导弹的发射成本低:采用电磁炮弹射导弹到平流层以上的措施,这节省了大量用于推进导弹的燃料和用于携带燃料的死重,以往高大的中程弹道导弹可以做的比较小;这样核战列舰可以携带更多的弹道导弹,如果导弹单重可以控制在1吨左右核战列舰甚至可以携带四位数的弹道导弹;这让弹道导弹从一种昂贵的战略武器,转变为一种可以大量使用的战术武器。
3、突防能力更强:传统的弹道导弹例如潘兴导弹为了获得高精度不得不采用降低再入速度的方式。这大大降低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增加了被拦截的概率。而如果采用我们的和战列舰发射的导弹,由于导弹的成本较低导弹甚至可以采用概率发射的方式来方式。即,导弹末端不采用减速来获得高精度。而是采用增加导弹数量来确保命中。这样核战列舰发射的导弹再入速度会高于潘兴导弹,也比潘兴导弹更难拦截。
    相对于传统的航空母舰则有突防能力强/可以发射航天器的优点:
1、可以发射进入近地轨道的中程导弹,自然也可以发射小卫星和反卫星武器;2、核战列舰所弹射的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是航空母舰舰载机不能相比的;3、由于可以发射中程弹道导弹核战列舰可以达到或超过航空母舰的活力投送半径;
    此种核战列舰相对于纯粹的巨型电磁炮核战列舰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首先把1吨重的物体加速到3马赫所用的能量仅为把100公斤的物体加速到7.5公里/秒的六分之一。这样此种核战列舰技术难度要小于纯电磁炮战列舰。
    第二:此种核战列舰可以发射制导武器,火力精度远优于只能发射铁块的纯电磁炮战列舰。由于把弹丸从0加速到7.5公里/秒所需要的加速度过大,电子元件无法承受这样大的加速度;而此种核战列舰的电磁炮只需把炮弹加速到3马赫,相当于战列舰炮弹的初速度,这样电子元件可以很容易的承受发射当中所产生的加速度;
    第三:此种核战列舰比纯电磁炮战列舰拥有更远的打击半径:由于采用弹射弹道导弹为作战方式,此种核战列舰完全可以1000公里以上的目标,而纯电磁炮的炮弹很难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达到如此高的投射半径。用别人的话来说就是:
     电磁炮弹的根本问题在于主动段太短,出炮口动力即消失,受力全部是阻力,而且底层大气,气动加热,阻力极大,减速很快,与中远程弹道导弹直到飞出大气层外,主发动机才关机 ,主动段才结束的高远位置相比,电磁炮弹炮口初速必须比中远程弹道导弹主动段结束速度大得多,甚至2倍以上才有可能有相同的动力射程。

   

     随着电磁弹射技术技术的发展,电磁弹射技术逐渐成熟。未来航空母舰可利用电磁弹射器将30吨重的飞机弹射到300公里/小时的末速度。
     这里个人设想了一个用电磁炮弹射弹道导弹的想法。具体措施就是制造一个向上弹射固体火箭,而不是向前弹射飞机的弹射器。
     即设计一种能将0.5——1吨重的固体火箭弹射到平流层以上的弹射器。这只需要赋予固体火箭2到3马赫左右的弹射末速度。可以不需考虑高速下电磁炮炮弹的烧蚀问题。在2万米以上的高度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将弹头送入近地轨道。然后让弹射器发出的的炮弹以弹道导弹的弹道攻击对手。(当然此种技术成熟后可以把发射速度提高到4马赫。然后直接弹射到4万到5万米的高空,但是考虑到弹头高温烧蚀问题,在找到更好的防烧蚀技术之前速度不宜继续提高)。
     本人设想的这种载有大功率电磁炮(或电磁弹射器)可采用巨型核动力船只(福特航母级)携带。以核动力舰只的巨大舰体来容纳弧形轨道(或炮管),然后将电磁轨道的末端与核动力船只高大的桅杆融为一体。并以核反应堆为电磁炮发射导弹提供动力。
   相对于一般的反舰弹道导弹有如下优点:
1、发射更隐秘:导弹上升段速度快、热信号小,由于导弹采用弹射发射,弹射末速度即达到3马赫左右;这样导弹的上升段所花费的时间更少,而且此阶段导弹的发动机未开机,更让天上搜寻导弹发动机热信号的卫星成为废物;这大大加大了对导弹进行中段拦截的困难。
2、导弹的发射成本低:采用电磁炮弹射导弹到平流层以上的措施,这节省了大量用于推进导弹的燃料和用于携带燃料的死重,以往高大的中程弹道导弹可以做的比较小;这样核战列舰可以携带更多的弹道导弹,如果导弹单重可以控制在1吨左右核战列舰甚至可以携带四位数的弹道导弹;这让弹道导弹从一种昂贵的战略武器,转变为一种可以大量使用的战术武器。
3、突防能力更强:传统的弹道导弹例如潘兴导弹为了获得高精度不得不采用降低再入速度的方式。这大大降低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增加了被拦截的概率。而如果采用我们的和战列舰发射的导弹,由于导弹的成本较低导弹甚至可以采用概率发射的方式来方式。即,导弹末端不采用减速来获得高精度。而是采用增加导弹数量来确保命中。这样核战列舰发射的导弹再入速度会高于潘兴导弹,也比潘兴导弹更难拦截。
    相对于传统的航空母舰则有突防能力强/可以发射航天器的优点:
1、可以发射进入近地轨道的中程导弹,自然也可以发射小卫星和反卫星武器;2、核战列舰所弹射的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是航空母舰舰载机不能相比的;3、由于可以发射中程弹道导弹核战列舰可以达到或超过航空母舰的活力投送半径;
    此种核战列舰相对于纯粹的巨型电磁炮核战列舰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首先把1吨重的物体加速到3马赫所用的能量仅为把100公斤的物体加速到7.5公里/秒的六分之一。这样此种核战列舰技术难度要小于纯电磁炮战列舰。
    第二:此种核战列舰可以发射制导武器,火力精度远优于只能发射铁块的纯电磁炮战列舰。由于把弹丸从0加速到7.5公里/秒所需要的加速度过大,电子元件无法承受这样大的加速度;而此种核战列舰的电磁炮只需把炮弹加速到3马赫,相当于战列舰炮弹的初速度,这样电子元件可以很容易的承受发射当中所产生的加速度;
    第三:此种核战列舰比纯电磁炮战列舰拥有更远的打击半径:由于采用弹射弹道导弹为作战方式,此种核战列舰完全可以1000公里以上的目标,而纯电磁炮的炮弹很难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达到如此高的投射半径。用别人的话来说就是:
     电磁炮弹的根本问题在于主动段太短,出炮口动力即消失,受力全部是阻力,而且底层大气,气动加热,阻力极大,减速很快,与中远程弹道导弹直到飞出大气层外,主发动机才关机 ,主动段才结束的高远位置相比,电磁炮弹炮口初速必须比中远程弹道导弹主动段结束速度大得多,甚至2倍以上才有可能有相同的动力射程。

   
你这不就是火箭增程弹嘛!
把眼光放长远点,都搞电磁这步了,一步到位做到 时空转移 不就完美了。

直接将什么废弃的核电站反应堆一并转移到目标区引爆不就好了,
电磁投射,早年的大炮打卫星设想与其雷同,只是技术不过关,下马。相信随着各方面成果的结出,以投射方式发射卫星之类的空间设备,会心想事成了。
你这不就是火箭增程弹嘛!
相对于火箭增程弹还是有优点的。如果电磁炮的导轨比较长。弹药发射的瞬间加速度会比传统火炮的加速度小。这样更小的瞬间加速度有利于降低弹药自身携带的电子设备成本
cl4876 发表于 2012-11-7 13:03
相对于火箭增程弹还是有优点的。如果电磁炮的导轨比较长。弹药发射的瞬间加速度会比传统火炮的加速度小。 ...
这样发射系统长度将长到夸张
这样发射系统长度将长到夸张
可以在降低发射瞬间加速度与降低弹头电子系统成本之间寻求折中。设计不那么长的发射系统
cl4876 发表于 2012-11-7 13:03
相对于火箭增程弹还是有优点的。如果电磁炮的导轨比较长。弹药发射的瞬间加速度会比传统火炮的加速度小。 ...
那大概得伸到平流层了
那大概得伸到平流层了
可以把电磁炮的导轨延长到400到500米。假如两者弹丸出速度一致,相比10几米长的火炮炮管,400米长的电磁炮发射时的瞬时加速度仅为普通火炮的20几分之一。效果很可观。
阴暗面 发表于 2012-11-9 09:31
可以把电磁炮的导轨延长到400到500米。假如两者弹丸出速度一致,相比10几米长的火炮炮管,400米长的电磁炮 ...
相对于现有导弹的结构强度来说,这样的加速度也是超过太多了,要这样发射,就要改结构
即使改结构付出的成本也要小得多。
工程不可行,至少目前不行。
采用类似螺旋加速器的弧形轨道
要是感想的话,把这家伙装在飞机上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