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懒民企难 中国为何没有国际性车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6:45:57
[汽车之家 新闻]  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我们想让大家先看一组数据:2010年,国内汽车产销辆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2010年和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为全球第一。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在接受国内媒体时曾表示,按照正常的发展模式来说,一个国家的年汽车产销量每增加1000万辆都会出现一家国际化的汽车企业,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自主企业却始终未见到一家国际化的汽车企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将在下文和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叫国际化企业。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认为国际化企业至少应该是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产品覆盖主要的汽车消费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次国际化企业还应该有着雄厚的产品研发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同时这个企业还应该拥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具备这些条件才可以被定义为国际化汽车企业,放眼望去,我们国家确实没有一家企业完全具备以上的条件。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符合所有这些标准呢?究其根源,除了政策的原因,我们认为合资企业过多且过于庞大,使得我们的国有汽车企业缺乏前进的动力,变得越来越懒,更让我们年轻的民营自主企业发展阻碍重重,处境越来越难。

     ● 参股合资企业分成丰厚、国有汽车企业坐享利润分成缺乏前进的动力。

     下面我们以2011年的汽车年产销量数据举例:2011年15家国际车企在我国国产的外资品牌乘用车总销量836.33万辆,而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11.22万辆。虽然看起来外资品牌乘用车和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自主品牌车型的销量大多集中于微面、微型车和小型车,而利润最丰厚的中型车及以上级别车型的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合资品牌车型占领。以2011年国产中型车市场为例,2011年,国产中型车销量为158.69万辆,其中合资品牌车型的销量为149.01万辆,而自主品牌中型车的销量仅为9.68万辆,仅占国产中型车销量的6.1%。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利润最丰厚的中型车市场是以合资品牌产品为主导的市场。




     我们再来看看2011年的销量排行榜,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奇瑞、吉利、长安福特、神龙和一汽丰田。这其中除了合资企业和民营自主企业以外,未出现一家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名字。我们很多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都有着数十年的历史,这些企业近几年也推出过一些自主研发设计的车型,可惜的是销量极为惨淡。但是这些企业却依然赚的盆满钵满,其利润几乎全部来自其参股的合资企业,巨大的利润分成让这些本应该以自主研发为重的国有汽车企业不仅不用再为生存而担忧,反而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国有企业不思进取且缺乏前进的动力。



     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以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广州汽车集团四大集团为主。其中一汽于1956年建成投产并曾生产红旗轿车供国家领导人使用,1958年上汽集团前身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小轿车并曾大量生产上海牌汽车。这些大型国有汽车企业成立时间都不短,并且均创造了时代的辉煌,有着值得骄傲的产品。但是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发展,反而却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呢?


     根本原因在于合资。目前国内的合资汽车企业基本上分属于四大汽车集团,凭借这些合资企业品牌和产品的优势,可以迅速占领大量市场份额,同时在这些合资企业占有股权的国有企业只需要坐享利润分成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投入精力、人力和大量财力去研发新车呢?此外,由于近些年这些大型企业将主要的注意力投入到合资、引入新的品牌和车型上,早就疏忽了技术的开发也绝对谈不上任何的技术储备了。那么开发出来的产品有什么竞争力呢?答案是没有。所以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把合资企业搞好,实现更大的利润收益,把日子过好,挺好的。



     上述这些原因也正是这些大型国企常年不作为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些国有企业也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和产品,但是绝大部分车型都属于套壳生产,或者采用全套来自外资方的动力总成和底盘技术。这样的自主产品核心技术方面仍是借鉴或直接拿现成技术套用。

     2010年,国家审计署曾针对一汽集团发布明文公告称,“2008年至2010年,一汽集团自主产品研发投入比例偏低,自主品牌汽车盈利能力不强,整车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合资合作子公司。”在发布公告的同时,国家审计署还对一汽集团下发了整改通知。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了解到目前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现状。

     其实对于国有汽车企业来说无论是制造和管理经验,还是其所占有的各项资源优势,国有企业都有能力也更应该成为国际性汽车企业。但是结果却是相反的,我们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不仅仅没有成为国际性汽车企业,还沉溺于合资车型的销售数字和年利税数字之时早就将研发和奋进抛在了脑后。这样安逸的态度不仅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相对负面的影响,还会拖中国的汽车工业乃至制造业发展的后腿。
● 民营自主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处境艰难。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民营自主企业的发展缓慢不仅有合资企业的强力竞争和来自政策的外部因素,也有着其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

     ◆ 外因:

     与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安逸舒服的现状呈现鲜明反差的是民营自主企业所面对的困境。由于很多合资企业成立时间很早,这些企业的产品逐渐成为了市场导向,并改变了很多消费者的潜在消费习惯。在同样定位的自主和合资车面前,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价钱更贵的合资品牌车型,这也间接的阻碍了民营自主企业的发展。在合资企业“打压”之下,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生存一直都非常困难。合资企业凭借品牌、产品以及制造工艺、成本的优势和已经固化的消费者意识,一直在压缩着自主品牌产品生存的空间。



     政策方面的问题是民营自主企业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很多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令牌照获取的难度大幅增加,这也使得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在购车时更愿意选择一步到位而选择购买合资品牌车型,这让自主品牌车型在这些城市难有立足之地。而未来很有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限购的行列,可想而知未来的民营自主企业的发展将更加艰难。



     ◆ 内因:

     我们的很多民营自主企业所经历的发展历程非常的短,在技术、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都与合资品牌有着差距。为了生存,民营自主企业在市场上只能凭借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这也导致了很多民营自主企业陷入了价格战的怪圈。价格战的后果就是利润率下降,进而影响这些车企的技术和外观的研发,这也使得民营自主企业走上了贪便宜的道路,一个底盘和动力系统无限套壳,只重面子不重里子。




     虽然,最近两年我们看到了民营自主企业的进步,无论是技术的研发、产品制造工艺的提升、还是整车质量的改进,相比之前都有了很大提升。民营自主企业已经从拼车型拼品种逐渐转变到比拼技术和质量的阶段,这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的。但是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离国际性汽车企业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面对合资企业强大产品和品牌优势,自主品牌在利润最丰厚的中型车市场中依然难以与合资企业匹敌。到目前为止自主品牌车型始终难以脱离低价售车的束缚。



     近两年来,民营企业也走起了收购之路,吉利收购沃尔沃并将在未来国产沃尔沃相关车型。对于民营自主企业的收购或者合资我们既高兴又有些担忧。高兴的是经过艰难的发展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在国内也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具备了与国外厂商合资的实力。民营自主企业可以从合作中学到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自己的产品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可靠的质量和更精细的制造工艺。


     我们担忧的则是民营自主企业最终还是会向市场和销量妥协,未来开始合资建厂或者国产国外品牌车型的民营自主企业也会像现在的国有企业一样,坐享嗟来之食而不思进取。我们希望看到民营自主企业借助收购或合资生产之力走出困境,而不是陷入发展停滞的境地。

     编者语:纵观国内汽车工业的构成,我们发现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懒和难。那么如何解决懒和难呢?针对国有企业的懒,王小广先生曾提到过可以将合资企业拆分,让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独立发展。我们非常赞同王小广先生的建议,这样做可以让国有企业感受到生存压力进而奋起上进,国有企业可以由懒变勤快。

     而对于民营自主企业来说,我们的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甚至超过国有企业所得到政策和资源进行扶持,帮助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也就解决了民营自主企业的难。只有解决懒和难,我们国家才有可能出现国际性汽车企业,并与其他国外车企分庭抗礼。(文/汽车之家 章宁)
http://www.autohome.com.cn/news/201211/417474-2.html


[汽车之家 新闻]  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我们想让大家先看一组数据:2010年,国内汽车产销辆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2010年和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为全球第一。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在接受国内媒体时曾表示,按照正常的发展模式来说,一个国家的年汽车产销量每增加1000万辆都会出现一家国际化的汽车企业,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自主企业却始终未见到一家国际化的汽车企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将在下文和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叫国际化企业。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认为国际化企业至少应该是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产品覆盖主要的汽车消费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次国际化企业还应该有着雄厚的产品研发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同时这个企业还应该拥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具备这些条件才可以被定义为国际化汽车企业,放眼望去,我们国家确实没有一家企业完全具备以上的条件。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符合所有这些标准呢?究其根源,除了政策的原因,我们认为合资企业过多且过于庞大,使得我们的国有汽车企业缺乏前进的动力,变得越来越懒,更让我们年轻的民营自主企业发展阻碍重重,处境越来越难。

     ● 参股合资企业分成丰厚、国有汽车企业坐享利润分成缺乏前进的动力。

     下面我们以2011年的汽车年产销量数据举例:2011年15家国际车企在我国国产的外资品牌乘用车总销量836.33万辆,而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11.22万辆。虽然看起来外资品牌乘用车和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自主品牌车型的销量大多集中于微面、微型车和小型车,而利润最丰厚的中型车及以上级别车型的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合资品牌车型占领。以2011年国产中型车市场为例,2011年,国产中型车销量为158.69万辆,其中合资品牌车型的销量为149.01万辆,而自主品牌中型车的销量仅为9.68万辆,仅占国产中型车销量的6.1%。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利润最丰厚的中型车市场是以合资品牌产品为主导的市场。




     我们再来看看2011年的销量排行榜,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奇瑞、吉利、长安福特、神龙和一汽丰田。这其中除了合资企业和民营自主企业以外,未出现一家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名字。我们很多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都有着数十年的历史,这些企业近几年也推出过一些自主研发设计的车型,可惜的是销量极为惨淡。但是这些企业却依然赚的盆满钵满,其利润几乎全部来自其参股的合资企业,巨大的利润分成让这些本应该以自主研发为重的国有汽车企业不仅不用再为生存而担忧,反而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国有企业不思进取且缺乏前进的动力。



     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以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广州汽车集团四大集团为主。其中一汽于1956年建成投产并曾生产红旗轿车供国家领导人使用,1958年上汽集团前身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小轿车并曾大量生产上海牌汽车。这些大型国有汽车企业成立时间都不短,并且均创造了时代的辉煌,有着值得骄傲的产品。但是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发展,反而却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呢?


     根本原因在于合资。目前国内的合资汽车企业基本上分属于四大汽车集团,凭借这些合资企业品牌和产品的优势,可以迅速占领大量市场份额,同时在这些合资企业占有股权的国有企业只需要坐享利润分成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投入精力、人力和大量财力去研发新车呢?此外,由于近些年这些大型企业将主要的注意力投入到合资、引入新的品牌和车型上,早就疏忽了技术的开发也绝对谈不上任何的技术储备了。那么开发出来的产品有什么竞争力呢?答案是没有。所以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把合资企业搞好,实现更大的利润收益,把日子过好,挺好的。



     上述这些原因也正是这些大型国企常年不作为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些国有企业也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和产品,但是绝大部分车型都属于套壳生产,或者采用全套来自外资方的动力总成和底盘技术。这样的自主产品核心技术方面仍是借鉴或直接拿现成技术套用。

     2010年,国家审计署曾针对一汽集团发布明文公告称,“2008年至2010年,一汽集团自主产品研发投入比例偏低,自主品牌汽车盈利能力不强,整车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合资合作子公司。”在发布公告的同时,国家审计署还对一汽集团下发了整改通知。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了解到目前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现状。

     其实对于国有汽车企业来说无论是制造和管理经验,还是其所占有的各项资源优势,国有企业都有能力也更应该成为国际性汽车企业。但是结果却是相反的,我们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不仅仅没有成为国际性汽车企业,还沉溺于合资车型的销售数字和年利税数字之时早就将研发和奋进抛在了脑后。这样安逸的态度不仅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相对负面的影响,还会拖中国的汽车工业乃至制造业发展的后腿。
● 民营自主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处境艰难。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民营自主企业的发展缓慢不仅有合资企业的强力竞争和来自政策的外部因素,也有着其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

     ◆ 外因:

     与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安逸舒服的现状呈现鲜明反差的是民营自主企业所面对的困境。由于很多合资企业成立时间很早,这些企业的产品逐渐成为了市场导向,并改变了很多消费者的潜在消费习惯。在同样定位的自主和合资车面前,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价钱更贵的合资品牌车型,这也间接的阻碍了民营自主企业的发展。在合资企业“打压”之下,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生存一直都非常困难。合资企业凭借品牌、产品以及制造工艺、成本的优势和已经固化的消费者意识,一直在压缩着自主品牌产品生存的空间。



     政策方面的问题是民营自主企业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很多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令牌照获取的难度大幅增加,这也使得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在购车时更愿意选择一步到位而选择购买合资品牌车型,这让自主品牌车型在这些城市难有立足之地。而未来很有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限购的行列,可想而知未来的民营自主企业的发展将更加艰难。



     ◆ 内因:

     我们的很多民营自主企业所经历的发展历程非常的短,在技术、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都与合资品牌有着差距。为了生存,民营自主企业在市场上只能凭借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这也导致了很多民营自主企业陷入了价格战的怪圈。价格战的后果就是利润率下降,进而影响这些车企的技术和外观的研发,这也使得民营自主企业走上了贪便宜的道路,一个底盘和动力系统无限套壳,只重面子不重里子。




     虽然,最近两年我们看到了民营自主企业的进步,无论是技术的研发、产品制造工艺的提升、还是整车质量的改进,相比之前都有了很大提升。民营自主企业已经从拼车型拼品种逐渐转变到比拼技术和质量的阶段,这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的。但是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离国际性汽车企业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面对合资企业强大产品和品牌优势,自主品牌在利润最丰厚的中型车市场中依然难以与合资企业匹敌。到目前为止自主品牌车型始终难以脱离低价售车的束缚。



     近两年来,民营企业也走起了收购之路,吉利收购沃尔沃并将在未来国产沃尔沃相关车型。对于民营自主企业的收购或者合资我们既高兴又有些担忧。高兴的是经过艰难的发展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在国内也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具备了与国外厂商合资的实力。民营自主企业可以从合作中学到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自己的产品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可靠的质量和更精细的制造工艺。


     我们担忧的则是民营自主企业最终还是会向市场和销量妥协,未来开始合资建厂或者国产国外品牌车型的民营自主企业也会像现在的国有企业一样,坐享嗟来之食而不思进取。我们希望看到民营自主企业借助收购或合资生产之力走出困境,而不是陷入发展停滞的境地。

     编者语:纵观国内汽车工业的构成,我们发现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懒和难。那么如何解决懒和难呢?针对国有企业的懒,王小广先生曾提到过可以将合资企业拆分,让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独立发展。我们非常赞同王小广先生的建议,这样做可以让国有企业感受到生存压力进而奋起上进,国有企业可以由懒变勤快。

     而对于民营自主企业来说,我们的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甚至超过国有企业所得到政策和资源进行扶持,帮助我们的民营自主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也就解决了民营自主企业的难。只有解决懒和难,我们国家才有可能出现国际性汽车企业,并与其他国外车企分庭抗礼。(文/汽车之家 章宁)
http://www.autohome.com.cn/news/201211/417474-2.html


恩 昨天在之家看过  一汽在合资那刻起 就注定不思进取了  国企也就只能在垄断行业混混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运-10项目。
所谓的市场换技术,还要耐得住寂寞,我们理解不了的
当初谁他妈制定的市场换技术,万恶的卖国买办。中国就是不缺汉奸!
jjabetterman 发表于 2012-11-3 19:41
当初谁他妈制定的市场换技术,万恶的卖国买办。中国就是不缺汉奸!
安拉      TG就是最喜欢在最危险的时候逆袭
不劣势   不舒服斯基
jjabetterman 发表于 2012-11-3 19:41
当初谁他妈制定的市场换技术,万恶的卖国买办。中国就是不缺汉奸!
别乱骂!是Washington shopping。
85年与陈祖涛谈过话的一个老老外,清楚地记得当年汽总的三大三小的“战略”


人均五千美元就想有国际汽车企业啊,人类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汽车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国际汽车企业,那人家四万美元玩什么?把车卖给火星人吗?

人均五千美元就想有国际汽车企业啊,人类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汽车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国际汽车企业,那人家四万美元玩什么?把车卖给火星人吗?
中国未来的汽车市场可能是像美国一样,本土和外来平分天下,中国未来的汽车市场大概不会发展成日本那样本土车企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局面。
中国未来的汽车市场可能是像美国一样,本土和外来平分天下,中国未来的汽车市场大概不会发展成日本那样本土 ...
市场太大了,国产车就是出来大众加丰田都没用,不过作为日常消费品的最高端产品,如果这个真出了几个跨国巨头,那就真的走到发达国家喽。三十年后吧。
我们再来看看2011年的销量排行榜,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奇瑞、吉利、长安福特、神龙和一汽丰田。这其中除了合资企业和民营自主企业以外,未出现一家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名字。



----------------------------------------------
汽车之家作者的这一段文字里,吃果果的将身为地方大型国企的奇瑞归入了民营企业的范畴。。

炽翼 发表于 2012-11-4 10:45
人均五千美元就想有国际汽车企业啊,人类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汽车企业的例 ...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国际通讯设备制造企业,那人家四万美元玩什么?(中兴华为哭了)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PC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国际PC企业,那人家四万美元玩什么?(联想哭了)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制造出高铁、核电站、四代机的例子……

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废柴就废柴吧,说那么多干什么。照一汽、上汽、东风这些买办的样子,到现在了,汽车的核心技术一项没掌握。质量差点可以,问题是你至少要有啊。这么下去,哪怕中国人均GDP4万了,他们一样是现在的废柴。
炽翼 发表于 2012-11-4 10:45
人均五千美元就想有国际汽车企业啊,人类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汽车企业的例 ...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国际通讯设备制造企业,那人家四万美元玩什么?(中兴华为哭了)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PC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国际PC企业,那人家四万美元玩什么?(联想哭了)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制造出高铁、核电站、四代机的例子……

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废柴就废柴吧,说那么多干什么。照一汽、上汽、东风这些买办的样子,到现在了,汽车的核心技术一项没掌握。质量差点可以,问题是你至少要有啊。这么下去,哪怕中国人均GDP4万了,他们一样是现在的废柴。
redstars 发表于 2012-11-5 09:28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 ...
人穷不可怕,可怕是志短啊!

redstars 发表于 2012-11-5 09:28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 ...


你提的这几样,跟汽车行业有关系吗?面临的品牌、市场、技术情况是一样的吗?
两万个零件、重一千多公斤的汽车制造难度,跟几百个零件几公斤重的电脑是一样的?要不要把方便面企业也拿来说事?
你可以自己攒台电脑,你自己攒台汽车试试。
不说技术,就是造型,人均五千美元的想跟四万美元的相比,你有那个时尚感觉吗?过去奔腾、奇瑞、吉利那种外观,你当是他们故意往土了整?就说现代汽车,九十年代索纳塔那种外观、质量,现在又是什么外观、质量,反应的不是几十年才能累积的工业水平?
现实世界的情况就是,中国可以有华为高铁有四代机,可是整体工业水平就是五千美元的水平,都是买办?都是废柴?
一汽威志欧朗早就在用自主发动机了,结果现在还是有人张口就来一汽没有核心技术。
不过我只是觉得这篇文章过于操切,你们尽管骂一汽上汽买办,咱也不替一汽操那份闲心,呵呵。

redstars 发表于 2012-11-5 09:28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均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就出现国际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例子。你人均五千美元就要出现 ...


你提的这几样,跟汽车行业有关系吗?面临的品牌、市场、技术情况是一样的吗?
两万个零件、重一千多公斤的汽车制造难度,跟几百个零件几公斤重的电脑是一样的?要不要把方便面企业也拿来说事?
你可以自己攒台电脑,你自己攒台汽车试试。
不说技术,就是造型,人均五千美元的想跟四万美元的相比,你有那个时尚感觉吗?过去奔腾、奇瑞、吉利那种外观,你当是他们故意往土了整?就说现代汽车,九十年代索纳塔那种外观、质量,现在又是什么外观、质量,反应的不是几十年才能累积的工业水平?
现实世界的情况就是,中国可以有华为高铁有四代机,可是整体工业水平就是五千美元的水平,都是买办?都是废柴?
一汽威志欧朗早就在用自主发动机了,结果现在还是有人张口就来一汽没有核心技术。
不过我只是觉得这篇文章过于操切,你们尽管骂一汽上汽买办,咱也不替一汽操那份闲心,呵呵。
炽翼 发表于 2012-11-5 16:59
你提的这几样,跟汽车行业有关系吗?面临的品牌、市场、技术情况是一样的吗?
两万个零件、重一千多公 ...
您没有发现这些文章最基本点就是国企是不可能做好的,这是体制问题。例如奇瑞,做的不错,自然就把它的国企属性很自然忽略了。
国企做不好是必然的,因为这是体制问题
国企做好是不可能的,因为同样是体制问题
所以:无论国企做的实际上好不好,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不好的。
例如商用车,好像做的还是不错的嘛。但是因为是国企做的,所以自然商用车就被剔除掉汽车的行业了
张三石 发表于 2012-11-5 18:45
您没有发现这些文章最基本点就是国企是不可能做好的,这是体制问题。例如奇瑞,做的不错,自然就把它的国 ...
呵呵,是啊,究竟如何,让市场告诉我们吧。

张三石 发表于 2012-11-5 18:45
您没有发现这些文章最基本点就是国企是不可能做好的,这是体制问题。例如奇瑞,做的不错,自然就把它的国 ...


此条回复已删除
张三石 发表于 2012-11-5 18:45
您没有发现这些文章最基本点就是国企是不可能做好的,这是体制问题。例如奇瑞,做的不错,自然就把它的国 ...


此条回复已删除
张三石 发表于 2012-11-5 18:45
您没有发现这些文章最基本点就是国企是不可能做好的,这是体制问题。例如奇瑞,做的不错,自然就把它的国 ...
哈,商用车,一汽、东风还不是仰仗康明斯、道依茨。
当然重汽、潍柴还不错。跟一汽、东风两个废柴不可同日而语。

炽翼 发表于 2012-11-5 16:59
你提的这几样,跟汽车行业有关系吗?面临的品牌、市场、技术情况是一样的吗?
两万个零件、重一千多公 ...


是啊,跟汽车行业没关系,可不也是人均五千的国家从来没有过的工业现象?尼玛人口3亿多的沿海九省市今年人均都要过万了,三个直辖市加一块儿人口比韩国还多,今年人均能破一万五了,比韩国也差不多了。还人均5000的工业能力哪?

我说的是大国企买办。奇瑞不是四“小”里面的吗?一说大国企买办,就拿奇瑞当挡箭牌?奇瑞有6000多研发人员,敢问一汽、上汽有多少?国家专利局能查到奇瑞的发明专利有2500多条,敢问一汽、上汽有多少?
再问问一汽、东风、上汽的利润是奇瑞的多少倍?它们几家的利润比奇瑞的销售额都高。
设想一下,以奇瑞这种规模,以安徽省的经济实力,奇瑞都能做到这种程度。以四大车企的规模,以全国的经济实力,他们真愿意干,会差到现在这个样子?

还几十年的工业积累。上海牌小轿车从60年代开始生产,一共生产了8万辆,没有几十年?倒是奇瑞、吉利、长城,才十几年,规模也小,利润也低,但技术掌握的就是比四大国企来得强。

设计可以慢慢来,也可以像现代那样请外国人设计。但请先把核心技术掌握全了再说。

一汽本来就没什么核心技术,除了发动机,底盘呢,EMS呢,自动变速箱呢?一汽山寨大众的变速箱,结果还被大众指责侵权。哇,又要说了,人均5000的国家blablabla,人奇瑞咋搞得出来?安徽才是个人均4000的地方。敢问吉林、湖北、上海、北京人均多少?这几家大国企不行就是不行。
炽翼 发表于 2012-11-5 16:59
你提的这几样,跟汽车行业有关系吗?面临的品牌、市场、技术情况是一样的吗?
两万个零件、重一千多公 ...


是啊,跟汽车行业没关系,可不也是人均五千的国家从来没有过的工业现象?尼玛人口3亿多的沿海九省市今年人均都要过万了,三个直辖市加一块儿人口比韩国还多,今年人均能破一万五了,比韩国也差不多了。还人均5000的工业能力哪?

我说的是大国企买办。奇瑞不是四“小”里面的吗?一说大国企买办,就拿奇瑞当挡箭牌?奇瑞有6000多研发人员,敢问一汽、上汽有多少?国家专利局能查到奇瑞的发明专利有2500多条,敢问一汽、上汽有多少?
再问问一汽、东风、上汽的利润是奇瑞的多少倍?它们几家的利润比奇瑞的销售额都高。
设想一下,以奇瑞这种规模,以安徽省的经济实力,奇瑞都能做到这种程度。以四大车企的规模,以全国的经济实力,他们真愿意干,会差到现在这个样子?

还几十年的工业积累。上海牌小轿车从60年代开始生产,一共生产了8万辆,没有几十年?倒是奇瑞、吉利、长城,才十几年,规模也小,利润也低,但技术掌握的就是比四大国企来得强。

设计可以慢慢来,也可以像现代那样请外国人设计。但请先把核心技术掌握全了再说。

一汽本来就没什么核心技术,除了发动机,底盘呢,EMS呢,自动变速箱呢?一汽山寨大众的变速箱,结果还被大众指责侵权。哇,又要说了,人均5000的国家blablabla,人奇瑞咋搞得出来?安徽才是个人均4000的地方。敢问吉林、湖北、上海、北京人均多少?这几家大国企不行就是不行。

redstars 发表于 2012-11-6 00:18
是啊,跟汽车行业没关系,可不也是人均五千的国家从来没有过的工业现象?尼玛人口3亿多的沿海九省市今年 ...


中国沿海过万,人家四万美元的沿海过多少?新乡人均GDP13万美元,硅谷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不是这么比较地。
另外,咱俩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吗?
楼主文章标题说的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国际汽车企业,我觉得就算国企不行,还有吉利长城啥的,现在不用那么着急。
一汽的自主发动机,能叫“没什么核心技术”?呵呵,这样说就没意思了。看来凡是一汽掌握的都不是核心技术。
底盘方面,奇瑞G5、G6不是号称完全正向研发吗?结果现在被发现其实就是阿尔法罗密欧166底盘。
话说据德国人讲,一汽仿了大众的变速箱,就是山寨,不是核心技术,而吉利全面仿制丰田发动机底盘,奇瑞用166底盘,比亚迪引擎双离合变速箱逆向自大众,而这就是掌握了核心技术,这叫什么逻辑?
我看一汽上汽跟吉利奇瑞比亚迪的区别不是核心技术,而是有没有人告。

redstars 发表于 2012-11-6 00:18
是啊,跟汽车行业没关系,可不也是人均五千的国家从来没有过的工业现象?尼玛人口3亿多的沿海九省市今年 ...


中国沿海过万,人家四万美元的沿海过多少?新乡人均GDP13万美元,硅谷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不是这么比较地。
另外,咱俩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吗?
楼主文章标题说的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国际汽车企业,我觉得就算国企不行,还有吉利长城啥的,现在不用那么着急。
一汽的自主发动机,能叫“没什么核心技术”?呵呵,这样说就没意思了。看来凡是一汽掌握的都不是核心技术。
底盘方面,奇瑞G5、G6不是号称完全正向研发吗?结果现在被发现其实就是阿尔法罗密欧166底盘。
话说据德国人讲,一汽仿了大众的变速箱,就是山寨,不是核心技术,而吉利全面仿制丰田发动机底盘,奇瑞用166底盘,比亚迪引擎双离合变速箱逆向自大众,而这就是掌握了核心技术,这叫什么逻辑?
我看一汽上汽跟吉利奇瑞比亚迪的区别不是核心技术,而是有没有人告。
redstars 发表于 2012-11-6 00:18
是啊,跟汽车行业没关系,可不也是人均五千的国家从来没有过的工业现象?尼玛人口3亿多的沿海九省市今年 ...
到底是blabla,还是bala,bala,还有blahblah,咋会有各种版本,啥电磁?
咱们有伟大的F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