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亲民党风头最盛 岛内政党合作前景不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44:29
<P>【国际先驱导报】</P>
<P>2月1日的台湾“立法院长”选举中,国民党的王金平与亲民党的钟荣吉分别被选为“正副院长”。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地区后,罕见地出现“立法院正副院长”由两个不同政党的人出任的情况。究其原因,要拜近来在岛内盛行的所谓“政党合作”之风。</P>
<P>  亲民党成为“香饽饽”</P>
<P>2004年12月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后,岛内风头最盛的既不是在选举中颇有斩获的国民党,也不是掌握执政资源的民进党,而是丢了十多席的亲民党。1月29日宋楚瑜从美国返回台湾时,国民党副主席王金平、马英九共同到机场接机。2月1日台湾“立法院长”选举中,亲民党籍的钟荣吉与国民党籍现任“立法院长”王金平搭档,钟荣吉以122票对102票战胜泛绿候选人。同时谢长廷决定延后提出“行政院”副院长人选,留待“可能的人选”,摆出不放弃与在野党,尤其是亲民党合作的姿态——民进党一直希望拉国民党的江丙坤或亲民党学者出身的不分区“立委”刘忆如出马。</P>
<P>  在这股“政党合作”潮流中,为什么相对弱势的亲民党能成为搅动政局的“千斤顶”呢?</P>
<P>  亲民党的“走俏”是台湾特殊政治生态下的产物。第一,它是泛绿和泛蓝激烈对抗的结果。自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来,在经过短期“中间路线”尝试后,陈水扁强势推动所谓“少数执政”,以3个“少数”(陈领导“正义连线”在民进党内属少数派、民进党“立法院”内少数席次、“总统”选举中得票率不到40%)的实力,想“通吃”大小权力和资源,从而激化了与在野党的矛盾。在此一紧绷的蓝绿界线下,陈水扁提出要搞“政党协商”,身为泛蓝老大的国民党不想轻易接球。国民党、民进党两大党的对峙,才可能有第三势力开展合纵连横的余地。</P>
<P>  第二,亲民党本身具备的条件。就实力而言,亲民党拥有转向哪边,哪边就拥有优势的基础。而亲民党在党的特点上被认为是传统的泛国民党力量,在“国家定位”、“两岸关系”、“族群主张”等方面与国民党基本相同,对于亲民党和宋楚瑜本人对国民党的种种批评,国民党认为只是对过去国民党一些做法不满的发泄。因而国民党自连战以下,都愿意“以大就小”,加以安抚。同时,亲民党内部也有一些人士表示亲民党不妨与民进党展开一定的合作,使民进党认为有拉拢亲民党的可能,因此才积极行动,甚至到目前为止还声称“不排除任何可能”。</P>
<P>  第三,陈水扁和民进党面临急需突破的困境。“立委”选举结果使泛绿跳脱过去4年“少数执政”困境的美梦破产,此前因过度挑动蓝绿对抗而累积起来的两岸关系、对美关系(包括6108亿新台币特别军购预算)、“监察院人事”、“宪改”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得不到在野党的某种支持,则依然处于无解。</P>
<P>  民进党还有三道“坎”</P>
<P>  1月份以来,陈水扁几次强调在“四个只要”(“只要有助于政局稳定,只要有助于人民的福祉,只要有助于族群的和谐,只要有助于两岸的和平”),“朝野之间没有什么不能和解、不能合作的”。1月29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从美国回台之际,提出“三大和解、四大皆空”。“三大和解”指两岸、族群与政党要和解,“四大皆空”是“看空权位、政党、名利、毁誉”。亲民党要以此“促使民进党改变、协助国民党改革”。新任“行政院长”谢长廷在接受媒体采访,并亲自撰写长篇文章,鼓吹朝野政党要“合作共生”,建立“非零和”的政党关系。</P>
<P>  放眼未来,“政党合作”的前期是“政党和解”,但目前无论是在野党,还是岛内舆论界,多数人相信陈水扁和民进党的“政党和解”是一种“以退为进”策略,陈水扁是想借此诱使在野党放弃对民进党当局的“坚壁清野”,在前述各种问题上协助陈水扁脱困。</P>
<P>  当然,民进党现在抛出“政党和解”是“生逢其时”:一方面民众对几年以来政党恶斗相当厌烦,“和解”有一定的社会正当性;另一方面,同为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和亲民党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矛盾增多,亲民党郁积的不满终于在04年底开始爆发,为民进党提供了潜在的同盟军。但民进党要真正与在野常达到“协商”、“合作”阶段,还存在不少“硬坎”要过。第一,民进党和陈水扁本人是否持有“策略性地打和解、合作牌”心态,如是,即便暂有所得,也是饮鸩止渴。第二,在“国家定位”上,认同“中华民国”是民进党与泛蓝阵营合作的最小理念基础。第三,适度的权力分享是民进党与泛蓝合作必不可少的外在环境,泛蓝甚至不需要分担行政职位,但民进党当局必须给予泛蓝充分的沟通、尊重。民进党如跨不过这三个“坎”,则“政党合作”仅将止于纸上。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作者:刘宏</P><P>【国际先驱导报】</P>
<P>2月1日的台湾“立法院长”选举中,国民党的王金平与亲民党的钟荣吉分别被选为“正副院长”。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地区后,罕见地出现“立法院正副院长”由两个不同政党的人出任的情况。究其原因,要拜近来在岛内盛行的所谓“政党合作”之风。</P>
<P>  亲民党成为“香饽饽”</P>
<P>2004年12月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后,岛内风头最盛的既不是在选举中颇有斩获的国民党,也不是掌握执政资源的民进党,而是丢了十多席的亲民党。1月29日宋楚瑜从美国返回台湾时,国民党副主席王金平、马英九共同到机场接机。2月1日台湾“立法院长”选举中,亲民党籍的钟荣吉与国民党籍现任“立法院长”王金平搭档,钟荣吉以122票对102票战胜泛绿候选人。同时谢长廷决定延后提出“行政院”副院长人选,留待“可能的人选”,摆出不放弃与在野党,尤其是亲民党合作的姿态——民进党一直希望拉国民党的江丙坤或亲民党学者出身的不分区“立委”刘忆如出马。</P>
<P>  在这股“政党合作”潮流中,为什么相对弱势的亲民党能成为搅动政局的“千斤顶”呢?</P>
<P>  亲民党的“走俏”是台湾特殊政治生态下的产物。第一,它是泛绿和泛蓝激烈对抗的结果。自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来,在经过短期“中间路线”尝试后,陈水扁强势推动所谓“少数执政”,以3个“少数”(陈领导“正义连线”在民进党内属少数派、民进党“立法院”内少数席次、“总统”选举中得票率不到40%)的实力,想“通吃”大小权力和资源,从而激化了与在野党的矛盾。在此一紧绷的蓝绿界线下,陈水扁提出要搞“政党协商”,身为泛蓝老大的国民党不想轻易接球。国民党、民进党两大党的对峙,才可能有第三势力开展合纵连横的余地。</P>
<P>  第二,亲民党本身具备的条件。就实力而言,亲民党拥有转向哪边,哪边就拥有优势的基础。而亲民党在党的特点上被认为是传统的泛国民党力量,在“国家定位”、“两岸关系”、“族群主张”等方面与国民党基本相同,对于亲民党和宋楚瑜本人对国民党的种种批评,国民党认为只是对过去国民党一些做法不满的发泄。因而国民党自连战以下,都愿意“以大就小”,加以安抚。同时,亲民党内部也有一些人士表示亲民党不妨与民进党展开一定的合作,使民进党认为有拉拢亲民党的可能,因此才积极行动,甚至到目前为止还声称“不排除任何可能”。</P>
<P>  第三,陈水扁和民进党面临急需突破的困境。“立委”选举结果使泛绿跳脱过去4年“少数执政”困境的美梦破产,此前因过度挑动蓝绿对抗而累积起来的两岸关系、对美关系(包括6108亿新台币特别军购预算)、“监察院人事”、“宪改”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得不到在野党的某种支持,则依然处于无解。</P>
<P>  民进党还有三道“坎”</P>
<P>  1月份以来,陈水扁几次强调在“四个只要”(“只要有助于政局稳定,只要有助于人民的福祉,只要有助于族群的和谐,只要有助于两岸的和平”),“朝野之间没有什么不能和解、不能合作的”。1月29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从美国回台之际,提出“三大和解、四大皆空”。“三大和解”指两岸、族群与政党要和解,“四大皆空”是“看空权位、政党、名利、毁誉”。亲民党要以此“促使民进党改变、协助国民党改革”。新任“行政院长”谢长廷在接受媒体采访,并亲自撰写长篇文章,鼓吹朝野政党要“合作共生”,建立“非零和”的政党关系。</P>
<P>  放眼未来,“政党合作”的前期是“政党和解”,但目前无论是在野党,还是岛内舆论界,多数人相信陈水扁和民进党的“政党和解”是一种“以退为进”策略,陈水扁是想借此诱使在野党放弃对民进党当局的“坚壁清野”,在前述各种问题上协助陈水扁脱困。</P>
<P>  当然,民进党现在抛出“政党和解”是“生逢其时”:一方面民众对几年以来政党恶斗相当厌烦,“和解”有一定的社会正当性;另一方面,同为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和亲民党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矛盾增多,亲民党郁积的不满终于在04年底开始爆发,为民进党提供了潜在的同盟军。但民进党要真正与在野常达到“协商”、“合作”阶段,还存在不少“硬坎”要过。第一,民进党和陈水扁本人是否持有“策略性地打和解、合作牌”心态,如是,即便暂有所得,也是饮鸩止渴。第二,在“国家定位”上,认同“中华民国”是民进党与泛蓝阵营合作的最小理念基础。第三,适度的权力分享是民进党与泛蓝合作必不可少的外在环境,泛蓝甚至不需要分担行政职位,但民进党当局必须给予泛蓝充分的沟通、尊重。民进党如跨不过这三个“坎”,则“政党合作”仅将止于纸上。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作者:刘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