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倾家荡产造出飞机可飞三米高(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50:06
<P>  1998年夏日的一天下午,唐海县农民郑盛来背起喷雾器给自家的稻田打农药。天气炎热,稻田面积又大,打药可是个累人的体力活。郑盛来动了心思:要是能有一架小飞机喷洒农药就好了,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以为自己增加收入。对于别人来说这种想法可能只是一个闪念,但是在天性倔强的郑盛来身上就不同了。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普通农民从此走上了制造飞机的道路。</P>
<P>  昨天是腊月廿三,农历小年。一大早,记者就到唐海县十农场寻找郑盛来,当地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造飞机的“魔怔”,“那就是郑盛来的家。”顺着好心人的指点,记者看到了公路边一幢漂亮的二层小楼。</P>
<P>    飞机印象</P>
<P>  郑盛来父子刚好在家,听说是来采访飞机的,他们热情地把记者请进屋。飞机就停放在楼后的一间仓库里面,机翼已经被拆了下来。飞机机身是玻璃钢的,长4.5米,翼展6.35米,机身高2米,动力来源是一台60马力旧“达契亚”汽车发动机。</P>
<P>  老郑的飞机很简陋,发动机暴露在机身上面,粗糙的螺旋桨,尤其是看到旁边的改锥、锤子等工具,一切都与记者的想像相差很远。这能飞起来吗?看着老郑那热情劲,记者话到嘴边没好意思说出口。</P>
<P>    直升机“流产”</P>
<P>  1998年,37岁的郑盛来经营着摩托车销售商店和修理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郑家两层的小洋楼矗立在公路边,在十里八村也算数得着的富裕户。一产生造飞机的念头,郑盛来没跟任何人商量就把自家的一辆“湘江750”摩托“肢解”了,拆下发动机仔细研究。</P>
<P>  那段时间,郑盛来白天在摩托车修理部忙活,晚上就回到自家后院的一间仓库里面对着那台旧摩托车发动机“琢磨”。郑盛来当时的想法是,直升机不需要跑道,操作起来容易。当时家人都发现他变得怪怪的,他对妻子解释说,摩托车坏了,要拆了大修。这个谎一撒就是大半年。</P>
<P>  1999年春节期间,郑盛来的直升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飞。玻璃钢粘成的螺旋桨,自己亲手焊好的架子,由于没有经验,郑盛来的直升机上面甚至没有任何的控制器,但他最终启动了发动机,然而螺旋桨没转几下曲轴就断裂了,试飞失败。</P>
<P>  失败没能使郑盛来造飞机的热情减弱,他又跑到唐山市买了一台发动机准备继续尝试。2000年,一位曾经在空军服过役的乡亲特意过来看郑盛来的“飞机”,他不住地摇头:“这样搞(造直升机)不行,你还是弄水平固定翼飞机吧。”</P>
<P>    吃一堑长一智</P>
<P>  制造机身花费了郑盛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的方法是用石膏做出机身的模型,然后在外面一层一层粘玻璃纸。2002年11月份,当郑盛来已熬成“老郑”,玻璃钢的机身也完成了。</P>
<P>  2003年正月初三,老郑和儿子郑小双“偷偷摸摸”地把飞机推到了空地上。那是一架下单翼飞机,发动机在机头部位。老郑把油门开到最大,飞机一动不动,这次不仅曲轴折断,连发动机和机身都报废了。</P>
<P>  2003年,老郑的外甥也加入到制造飞机的工作中,老少三人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到年底的时候又一架飞机造成了。这次老郑对飞机进行了改进,发动机和螺旋桨移到了机身中部、驾驶员身后。</P>
<P>  2004年春节前半个月,老郑试飞自己的新飞机,这次飞机终于可以向前滑行,之后便在地面上缓慢地打转。正当坐在驾驶舱里的老郑尝试着调稳飞机的时候,发动机突然冒出一股白烟,发动机又报废了。</P>
<P>  后来,老郑将机翼调整为上单翼,来到正在修建的公路路基上面试飞,由于夜间天黑,又缺乏照明设备,飞机撞到了路障上,机身报废。</P>
<P>    几秒钟的飞翔</P>
<P>  去年年底,老郑父子俩背上铺盖,带上干粮,在唐海八农场的一片水塘边上搭起了一个窝棚,准备“持久战”。老郑心中有数:人们议论我这么多年什么也干不成,我非要弄出点模样来。</P>
<P>  前前后后试飞了5次,2005年元旦前的最后一次,老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经历连续失败的老郑决定“打道回府”,儿子郑小双已经先搬着东西回了家,老郑心里盘算:就剩我一个人了,再试最后一次。</P>
<P>  飞机先缓冲滑行了约300米,发动机不断升温,机头不住地摇摆,老郑拉起了操纵杆,起来了!还没来得及兴奋,传动皮带冒出白烟,老郑赶紧松开油门,飞机落回到冰面上,由于没有减震,前轮爆裂。</P>
<P>  据老郑回忆,当时飞机离开地面有两三米高,虽然只是一瞬间,但老郑实现了飞翔的梦想。朴实的老郑对于这次“起飞”没有过多的形容,但是记者可以感觉到他内心的兴奋和激动。</P>
<P>    造飞机“烧”净家产</P>
<P>  自从老郑开始造飞机以后,没有一个家人不反对,但是他自己有主意:你说你的,我弄我的。白天在摩托车修理部干活,晚上造飞机,凌晨1时之前几乎没睡过觉。</P>
<P>  “老郑放弃了一切工作,全心地制造飞机,家中的收入大不如从前,幸好有朴实的乡亲帮助,要不他们一家连饭都吃不上了。”一位熟悉老郑的邻居说道,老郑的妻弟供应大米,一个种菜的乡亲给蔬菜。老郑也对他们感激不尽。</P>
<P>  说起这么多年全家在飞机上到底投入多少钱,郑小双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小双中学毕业后在家里销售摩托车,父亲搞修理,日子很是殷实,但是现在已经困难得不能再困难了。</P>
<P>  小双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靠摩托车修理每天可以收入100多元,造飞机最吃紧的时候一天要投入200多元。前几年,全家每年的收入有三四万元,都投进去了,现在除了交电话费和电费,什么钱也舍不得花。</P>
<P>  小双曾经有一辆崭新的面包车,在去年最紧的时候,一咬牙开到车市上就卖了,到现在他还保留着与爱车的合影。</P>
<P>  我们没有见到小双的母亲,据说她正在修理部盯着,这是郑家惟一的经济来源。“一天,我妈跟我爸说,盛来啊,我还有一个结婚时陪送的金镯子,你拿去当了吧。”说到这里父子二人抱头痛哭。</P>
<P>  “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卖了,就剩下这栋房子了。就是砸锅卖铁,我也支持我爸!”</P>
<P>    造飞机重于过年</P>
<P>  对于郑盛来的行为,乡邻们很不理解,认为他不务正业,是个败家子。</P>
<P>  但是当老郑将飞机推出院子展示全貌的时候,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围观。邻居们不住地打听:怎么样了?飞起来了吗?一位大娘就表示,人还是有点想法好。</P>
<P>  采访结束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小年的鞭炮声响起,而郑家则冷冷清清。和着鞭炮声,郑小双说了一句话:“什么大年、小年,我们造飞机最要紧。”本报记者:李恬义 </P>
<P>
</P><P>  1998年夏日的一天下午,唐海县农民郑盛来背起喷雾器给自家的稻田打农药。天气炎热,稻田面积又大,打药可是个累人的体力活。郑盛来动了心思:要是能有一架小飞机喷洒农药就好了,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以为自己增加收入。对于别人来说这种想法可能只是一个闪念,但是在天性倔强的郑盛来身上就不同了。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普通农民从此走上了制造飞机的道路。</P>
<P>  昨天是腊月廿三,农历小年。一大早,记者就到唐海县十农场寻找郑盛来,当地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造飞机的“魔怔”,“那就是郑盛来的家。”顺着好心人的指点,记者看到了公路边一幢漂亮的二层小楼。</P>
<P>    飞机印象</P>
<P>  郑盛来父子刚好在家,听说是来采访飞机的,他们热情地把记者请进屋。飞机就停放在楼后的一间仓库里面,机翼已经被拆了下来。飞机机身是玻璃钢的,长4.5米,翼展6.35米,机身高2米,动力来源是一台60马力旧“达契亚”汽车发动机。</P>
<P>  老郑的飞机很简陋,发动机暴露在机身上面,粗糙的螺旋桨,尤其是看到旁边的改锥、锤子等工具,一切都与记者的想像相差很远。这能飞起来吗?看着老郑那热情劲,记者话到嘴边没好意思说出口。</P>
<P>    直升机“流产”</P>
<P>  1998年,37岁的郑盛来经营着摩托车销售商店和修理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郑家两层的小洋楼矗立在公路边,在十里八村也算数得着的富裕户。一产生造飞机的念头,郑盛来没跟任何人商量就把自家的一辆“湘江750”摩托“肢解”了,拆下发动机仔细研究。</P>
<P>  那段时间,郑盛来白天在摩托车修理部忙活,晚上就回到自家后院的一间仓库里面对着那台旧摩托车发动机“琢磨”。郑盛来当时的想法是,直升机不需要跑道,操作起来容易。当时家人都发现他变得怪怪的,他对妻子解释说,摩托车坏了,要拆了大修。这个谎一撒就是大半年。</P>
<P>  1999年春节期间,郑盛来的直升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飞。玻璃钢粘成的螺旋桨,自己亲手焊好的架子,由于没有经验,郑盛来的直升机上面甚至没有任何的控制器,但他最终启动了发动机,然而螺旋桨没转几下曲轴就断裂了,试飞失败。</P>
<P>  失败没能使郑盛来造飞机的热情减弱,他又跑到唐山市买了一台发动机准备继续尝试。2000年,一位曾经在空军服过役的乡亲特意过来看郑盛来的“飞机”,他不住地摇头:“这样搞(造直升机)不行,你还是弄水平固定翼飞机吧。”</P>
<P>    吃一堑长一智</P>
<P>  制造机身花费了郑盛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的方法是用石膏做出机身的模型,然后在外面一层一层粘玻璃纸。2002年11月份,当郑盛来已熬成“老郑”,玻璃钢的机身也完成了。</P>
<P>  2003年正月初三,老郑和儿子郑小双“偷偷摸摸”地把飞机推到了空地上。那是一架下单翼飞机,发动机在机头部位。老郑把油门开到最大,飞机一动不动,这次不仅曲轴折断,连发动机和机身都报废了。</P>
<P>  2003年,老郑的外甥也加入到制造飞机的工作中,老少三人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到年底的时候又一架飞机造成了。这次老郑对飞机进行了改进,发动机和螺旋桨移到了机身中部、驾驶员身后。</P>
<P>  2004年春节前半个月,老郑试飞自己的新飞机,这次飞机终于可以向前滑行,之后便在地面上缓慢地打转。正当坐在驾驶舱里的老郑尝试着调稳飞机的时候,发动机突然冒出一股白烟,发动机又报废了。</P>
<P>  后来,老郑将机翼调整为上单翼,来到正在修建的公路路基上面试飞,由于夜间天黑,又缺乏照明设备,飞机撞到了路障上,机身报废。</P>
<P>    几秒钟的飞翔</P>
<P>  去年年底,老郑父子俩背上铺盖,带上干粮,在唐海八农场的一片水塘边上搭起了一个窝棚,准备“持久战”。老郑心中有数:人们议论我这么多年什么也干不成,我非要弄出点模样来。</P>
<P>  前前后后试飞了5次,2005年元旦前的最后一次,老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经历连续失败的老郑决定“打道回府”,儿子郑小双已经先搬着东西回了家,老郑心里盘算:就剩我一个人了,再试最后一次。</P>
<P>  飞机先缓冲滑行了约300米,发动机不断升温,机头不住地摇摆,老郑拉起了操纵杆,起来了!还没来得及兴奋,传动皮带冒出白烟,老郑赶紧松开油门,飞机落回到冰面上,由于没有减震,前轮爆裂。</P>
<P>  据老郑回忆,当时飞机离开地面有两三米高,虽然只是一瞬间,但老郑实现了飞翔的梦想。朴实的老郑对于这次“起飞”没有过多的形容,但是记者可以感觉到他内心的兴奋和激动。</P>
<P>    造飞机“烧”净家产</P>
<P>  自从老郑开始造飞机以后,没有一个家人不反对,但是他自己有主意:你说你的,我弄我的。白天在摩托车修理部干活,晚上造飞机,凌晨1时之前几乎没睡过觉。</P>
<P>  “老郑放弃了一切工作,全心地制造飞机,家中的收入大不如从前,幸好有朴实的乡亲帮助,要不他们一家连饭都吃不上了。”一位熟悉老郑的邻居说道,老郑的妻弟供应大米,一个种菜的乡亲给蔬菜。老郑也对他们感激不尽。</P>
<P>  说起这么多年全家在飞机上到底投入多少钱,郑小双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小双中学毕业后在家里销售摩托车,父亲搞修理,日子很是殷实,但是现在已经困难得不能再困难了。</P>
<P>  小双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靠摩托车修理每天可以收入100多元,造飞机最吃紧的时候一天要投入200多元。前几年,全家每年的收入有三四万元,都投进去了,现在除了交电话费和电费,什么钱也舍不得花。</P>
<P>  小双曾经有一辆崭新的面包车,在去年最紧的时候,一咬牙开到车市上就卖了,到现在他还保留着与爱车的合影。</P>
<P>  我们没有见到小双的母亲,据说她正在修理部盯着,这是郑家惟一的经济来源。“一天,我妈跟我爸说,盛来啊,我还有一个结婚时陪送的金镯子,你拿去当了吧。”说到这里父子二人抱头痛哭。</P>
<P>  “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卖了,就剩下这栋房子了。就是砸锅卖铁,我也支持我爸!”</P>
<P>    造飞机重于过年</P>
<P>  对于郑盛来的行为,乡邻们很不理解,认为他不务正业,是个败家子。</P>
<P>  但是当老郑将飞机推出院子展示全貌的时候,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围观。邻居们不住地打听:怎么样了?飞起来了吗?一位大娘就表示,人还是有点想法好。</P>
<P>  采访结束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小年的鞭炮声响起,而郑家则冷冷清清。和着鞭炮声,郑小双说了一句话:“什么大年、小年,我们造飞机最要紧。”本报记者:李恬义 </P>
<P>
</P>
其实很佩服这些人,真的是为了一个梦在奋斗
[em17][em17][em17]
标准的偏执狂!飞机原理早已了然于天下,他的做法只是重复别人古老的发明,糟蹋人民币而已。
<P>   如果发生在100年前,主人公无疑是位当之无愧的英雄</P><P>  发生在现代,他只配做个可怜虫 </P><P>  即使他成功了,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都毫无意义。如果他不成功~~~~~~~</P>
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只有钦佩的份儿~~~
<B>以下是引用<I>爱人民爱国</I>在2005-2-3 1:09:12的发言:</B>

<P>   如果发生在100年前,主人公无疑是位当之无愧的英雄</P>
<P>  发生在现代,他只配做个可怜虫 </P>
<P>  即使他成功了,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都毫无意义。如果他不成功~~~~~~~</P>

<P>如果他不成功,对社会、人类也无太大损失,最多是赔上一些人民币和自己的一条命[em06]</P>
也是个爱好,总比拿这些钱赌博,吸毒强!!![em01][em01]
<P>就是</P><P>起码他是为了自己的理想</P>
<P>追求理想,永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让我想起来周总理去世之前,他说:我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当然,按照一切向钱看的原则,周总理是标准的偏执狂,因为许多人追求共产主义的努力已经失败了,社会主义革命不过是赔上了钱和人的命而已。多么愚蠢的逻辑啊。</P><P>在西方科学家不断追求自然科学的真理时,大清国的统治者还处于感觉良好的状态。当所有人都将牛顿的结论作为真理时,爱因斯坦却试图重新验证牛顿定律的真实性。</P><P>若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能像这位农民一样有所追求的话,诺贝尔奖也是手到擒来的。</P>
<P>呵呵</P><P>不管是什么都要有追求</P><P>这是最真的</P>[em01]
<P>做什么事都的量力而为,还要算算做这件事与花的代价是否成比例~~~~~~~~</P><P>牛顿老年一直在证明上帝是存在的~~~~~~~~~~~~~~~~~~~</P>[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P>没准牛顿还真对了</P><P>这事说不准哦</P>
<P>呵呵</P><P>就象没有人感觉到</P><P>但MATRIX却真实存在?</P>[em01]
<P>很敬佩他的精神,但很明显他走了一条弯路,如果事前作好准备,收集资料,学一些航空动力学原理,最好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要造一架简陋的飞机,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吧,飞机已经诞生近百年了,现在的条件可比百年前莱特兄弟时要好得多了~
而我估计,他可能只是看了一些飞机图片,然后自已慢慢研究,闭门造车,当然,这是他的兴趣,别人也没什么好指责的,只是觉得有点可惜。</P>
<P>他比我们幸福多了!!!</P><P>试问在坐各位你能为你自己的理想可以这样付出吗?</P>
<B>以下是引用<I>ie16</I>在2005-2-3 16:04:59的发言:</B>

<P>他比我们幸福多了!!!</P>
<P>试问在坐各位你能为你自己的理想可以这样付出吗?</P>
<P>既有想回国养猪的博士,又有想造飞机的农民。</P><P>这世界真是莫名其妙。</P>
9494,但这样的人比303号婊 子要可爱多了
如果他用制造飞机费用的一半先去学习一下基本知识,现在他可能已经在天上自由飞翔了。
很敬佩他的精神,,但最好学学空气动力学,不要瞎干,
<P>佩服为理想而奋斗的人。</P><P>再BS一下没事就爱说说风凉话的人。</P>
执著 不等于 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