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中日战争日本败给了谁?日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21:57
中日战争日本败给了谁?日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2012-10-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何谓中日战争》,纐缬厚著,申荷丽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2月第一版,20.00元

  如大部分史学论著那样,日本学者纐缬厚先生的《何谓中日战争》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但行文间点缀的抒情段落又为文本增强了阅读愉悦感。开篇,纐缬厚先生并没有提出观点,而是感怀于他在中国大陆参观各地大屠杀纪念碑之行,比较中日两国人民对“中日战争”态度、认识方面的异同。作者由此展开调研,并最终得出“日本战败于中国,投降于美国”的论点。为什么作者不按常规、开宗明义呢?本书的重点在于反思日本因何战败,反思日本与邻国的关系,反思的态度是否诚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先生先写访华经历及悔过的痛苦心情,就是为了树立一个真诚反思的形象吧。

  不言而喻,这是一本讲战争的书,但主体不是记载战争过程,重点放在探讨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日本对战败原因的反思。简单地说,就是中日为什么打仗?作者更关心的是,中日如何避免再次爆发战争?

  关于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一般公认的意见,不外乎狼子野心,妄图称霸亚洲;觊觎邻国的土地物华;缓解本国压力等等。作者在论述这些公认的战争推动力的同时,仔细梳理、阐释了日本学者长期以来对中国、朝鲜的研究、争论,以及“军事至上主义”和“经济合理主义”两大学术思潮如何影响明治政府的对外政策。关于明治政府如何从“联合中国、共御外辱”蜕变为占而有之实现“大陆日本”梦的过程,都在第二章《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中有详尽的描述。与我们所受教育不同的是,作者认为对华战争不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而是无计划推进的结果。由于事态发展的不可控,导致的战事扩大化,最终将中日两国拖入战争泥潭。此种说辞于日本学者可谓是真诚的反思,于中国读者的感受,则未免有一点点推脱责任的嫌疑,但也可以从中进一步看出《何谓中日战争》一书是一本诚意之作,并没有为了取悦读者而矫饰内心。

  全书四章中,三、四章都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日本败给了谁?而第二章,关于日本如何看待中国的研讨中也是将过去的印象与现在的看法并重。可见全书三分之二都在讨论战后问题。

  日本败给了谁?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问题吗?我从来没有想到: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显而易见的定论,在抗战胜利60多年后的今天,于部分日本人,竟然还是疑问?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相当一部分日本人还持有日本战败于美国、战胜于中国,乃至战胜于亚洲的狂妄想法。虽然作为日本东亚历史文化学会会长的纐缬厚老先生,本着严谨认真的学术真诚,呼吁执迷不悟的那部分日本人认清历史,承担战争责任,但书中所揭示的,关于战败于美国的看法,依然令我感到震惊而难以接受。我对日本的认识,最鲜明、最直接的印象来自于日本影视剧,如果把《望乡》、《阿信》和《血疑》这三部影视剧串联起来,也不难看出日本媒体对战败于中国的责任推脱。如果说《望乡》表现了战前日本国内的贫困生活,为对外战争找借口的话,《阿信》则在表现自强不息的生存意志时,特意模糊了对华战争,而格外强调了诸如东京大火等战争受害感,而《血疑》则是直接表现原子弹创伤。日本这种只看到自己的损失伤痛,却不反省伤痛来源于对外侵略战争的思想,我在当年看片的时候也有过一点模糊的感觉,却没有多想。直到今天,看到《何谓中日战争》中的论述,才有一种如梦方醒之感。

中日战争日本败给了谁?日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2012-10-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何谓中日战争》,纐缬厚著,申荷丽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2月第一版,20.00元

  如大部分史学论著那样,日本学者纐缬厚先生的《何谓中日战争》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但行文间点缀的抒情段落又为文本增强了阅读愉悦感。开篇,纐缬厚先生并没有提出观点,而是感怀于他在中国大陆参观各地大屠杀纪念碑之行,比较中日两国人民对“中日战争”态度、认识方面的异同。作者由此展开调研,并最终得出“日本战败于中国,投降于美国”的论点。为什么作者不按常规、开宗明义呢?本书的重点在于反思日本因何战败,反思日本与邻国的关系,反思的态度是否诚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先生先写访华经历及悔过的痛苦心情,就是为了树立一个真诚反思的形象吧。

  不言而喻,这是一本讲战争的书,但主体不是记载战争过程,重点放在探讨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日本对战败原因的反思。简单地说,就是中日为什么打仗?作者更关心的是,中日如何避免再次爆发战争?

  关于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一般公认的意见,不外乎狼子野心,妄图称霸亚洲;觊觎邻国的土地物华;缓解本国压力等等。作者在论述这些公认的战争推动力的同时,仔细梳理、阐释了日本学者长期以来对中国、朝鲜的研究、争论,以及“军事至上主义”和“经济合理主义”两大学术思潮如何影响明治政府的对外政策。关于明治政府如何从“联合中国、共御外辱”蜕变为占而有之实现“大陆日本”梦的过程,都在第二章《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中有详尽的描述。与我们所受教育不同的是,作者认为对华战争不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而是无计划推进的结果。由于事态发展的不可控,导致的战事扩大化,最终将中日两国拖入战争泥潭。此种说辞于日本学者可谓是真诚的反思,于中国读者的感受,则未免有一点点推脱责任的嫌疑,但也可以从中进一步看出《何谓中日战争》一书是一本诚意之作,并没有为了取悦读者而矫饰内心。

  全书四章中,三、四章都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日本败给了谁?而第二章,关于日本如何看待中国的研讨中也是将过去的印象与现在的看法并重。可见全书三分之二都在讨论战后问题。

  日本败给了谁?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问题吗?我从来没有想到: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显而易见的定论,在抗战胜利60多年后的今天,于部分日本人,竟然还是疑问?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相当一部分日本人还持有日本战败于美国、战胜于中国,乃至战胜于亚洲的狂妄想法。虽然作为日本东亚历史文化学会会长的纐缬厚老先生,本着严谨认真的学术真诚,呼吁执迷不悟的那部分日本人认清历史,承担战争责任,但书中所揭示的,关于战败于美国的看法,依然令我感到震惊而难以接受。我对日本的认识,最鲜明、最直接的印象来自于日本影视剧,如果把《望乡》、《阿信》和《血疑》这三部影视剧串联起来,也不难看出日本媒体对战败于中国的责任推脱。如果说《望乡》表现了战前日本国内的贫困生活,为对外战争找借口的话,《阿信》则在表现自强不息的生存意志时,特意模糊了对华战争,而格外强调了诸如东京大火等战争受害感,而《血疑》则是直接表现原子弹创伤。日本这种只看到自己的损失伤痛,却不反省伤痛来源于对外侵略战争的思想,我在当年看片的时候也有过一点模糊的感觉,却没有多想。直到今天,看到《何谓中日战争》中的论述,才有一种如梦方醒之感。

对于“战败”这个问题,日本人大概持三种观点:(一)战败于中国,但是因为英、美、苏对中国的帮助,才导致日本战败。(二)战败于美国,首先是原子弹打击给日本国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其次是美国在日本的驻军,都时刻在提醒日本人战败于美国的事实。(三)最后一种观点,也是最让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战胜于中国。

  持“战胜于中国”观念的右翼势力主要的依据就是诸如“建立伪满洲国”、“南京屠城”、“重庆轰炸”等所谓胜利体验。这让我想起了古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当他率领部队从西班牙登陆欧洲,翻越阿尔卑斯山,攻城拔寨,横扫罗马,不是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术的胜利吗?然而始终未能击垮罗马的斗志,实现战略意图,反而被马克西乌斯牵制在罗马,军事实力日渐削弱,直到大西庇阿围魏救赵,逼迫汉尼拔回防,最终使罗马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利。与此相类似,中日战争中,虽然日本在抗战取得了部分战术胜利,但并没有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结果自然也是兵疲国削。因此,所谓“战胜于中国”的谬论是最不堪一击的。关于英、美、苏对中国的帮助,虽然有其事实,但当时欧洲战场正打得如火如荼,对中国能够提供的帮助力度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以当时的交通运输水平,驼峰航线之曲折难行,也将造成美、苏对华物资支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所以说,中国人民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战胜日本侵略者的。

  我们不否认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做出的牺牲和努力。关于太平洋战场与中国大陆战场孰轻孰重,在《何谓中日战争》中,作者也有一番比较、论述。1941年,投入到中国东北、关内地区的日本陆军兵力约为138万人,派往中国南方地区的兵力约为15.5万人,而日本本土守军兵力是56.5万人。从这种重兵压境的局势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政府对中国战场的重视和妄图尽快击溃中国的战略意图。

  1943年,美国真正发起对日反攻后,日在华兵力部署一度减少到128万人,当时太平洋战场日军兵力部署约为163万人。不过随着战局恶化,至1945年,在中国战场的日军兵力部署已经回升至198万人。虽然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呈曲线变化,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中国战场是日军的重中之重。从军费支出情况来看,1937年至1940年日本军费在国家预算中的比例是69%至72.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对华军费支出一度降至32%,对英美战场为29%,依然没有超过中国战争。至1944年,对华战争军费已回升至64%,而太平洋支出降至28%,至1945年更是降至10%。从军费支出的悬殊比例上,也可以看出中国对日本的国力消耗以及对二战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更何况跃进式海岛争夺战,怎么能与陆地大兵团对抗相提并论呢?

日本战败于中国,投降于中国,这是不可否认、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为什么作者得出“战败于中国、投降于美国”的论点呢?这主要是日本战后一贯执行的崇拜美国,跟从美国的政策造成的。

  日本战败后的投降仪式,本来举行了两次,一是1945年9月于南京举行的投降于中国的仪式,一是东京湾上,美国密苏里战舰上投降于美国的仪式。出于所谓武士道尊严,不能接受两次投降之辱,且为了得到美国经济支援,日本战后政府有意大肆宣传密苏里战舰投降仪式,弱化、淡化南京投降仪式,致使年轻一代日本人产生了战败于美国的错觉。

  但这是一种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正是由于日本人不能正确认识中日战争的真相,才导致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势力抬头,篡改教科书、政府官员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荒唐的购买钓鱼岛非法行径等一系列激发中国人反日情绪的事件发生。尽管也有评论认为钓鱼岛事件是石原慎太郎在为竞选作秀,而非真的要冒犯中国主权。但此事所反映出的日本对中国的轻视却是由来已久的。日本如果不能正视中日战争,诚心悔过,承认战败投降,就不可能与中国真正成为朋友。这种投降于美国,不肯承认战败于中国,不承认二战期间战败于亚洲各占领国的蛮横态度,也势必使日本孤立于亚洲。

  《何谓中日战争》这本书,反映的是日本的进步学者关于中日历史问题的基本见解,其中一部分是日本国内的一些流行的认识,这对我们了解日本的学术界和社会舆论有一定的助益。作者也是一个愿意与中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的学者,所以他对日本近代历史上的侵略扩张本质提出了明确而深刻的批判。让我颇受感动的一个小细节,并不是作者在中国纪念碑前的悔过,而是他提出,要正视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的重要意义。作者指出:“无论是出兵台湾还是占领台湾,都是通过‘文明化’的意识掩盖了侵略性、排外性……由此可以验证明治政府或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本质,以及‘近代化’所包含的负面因素。”这段论述除了肯定日本明治政府对中国大陆领土的贪婪本质,也告诫后人不可蹈前车之辙。作为一名日本人,发出这样的呼吁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中国读者,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像《何谓中日战争》这样诚恳、真实、客观的史学著作。

合上书本,我不禁扪心自问,关于日本,我究竟了解多少,关于中日战争,我又了解多少呢?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重视知己知彼的,这也是我阅读这本《何谓中日战争》的动因。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我们习惯说日本是小国,叫日本人“小日本”,其实日本的国土面积并不小,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0 000平方公里,相较之下比英国大多了(英国的国土面积是24万多平方公里)。所以开疆拓土并不是日本发动战争的首因,也不是我们用来轻视日本的理由。说日本小只是相对于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这些大国来说。日本的资源也并不贫乏。习惯上称日本资源贫乏,主要指其可耕地面积少,仅占国土的11.1%;传统意义上的矿业资源,与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国家相比,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都是比较贫乏的。但日本的矿物种类繁多,有“矿物博物馆”之美誉。历史上,日本曾一度是铜的出口国,石灰石、铅、锌和煤的蕴藏量也较丰富。日本的岛国特征,加之黑潮、亲潮等洋流影响,使其渔业资源极丰富;日本多山地,共有森林2514.6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日本海岸线共达33899公里,领海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且多优良港口,为其远洋运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未来绿色能源的角度来说,也因其多山地的原因,其河流普遍落差较大,虽不利航运,但提供了良好的水力发电环境。由于日本列岛还处在环太平洋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之上,多地震、火山与温泉,其地热资源也相当丰富,先天具备地热开发环境。资源的贫乏还是丰富,既受其自身地理条件限制,也会因时代进步而改变,如地热、水力等新能源以往不能有效开发,因此被忽略,但在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的当代,都成长为不可小窥的优势。如今的日本无论技术、还是经济更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时至今日,在世界七大工业国集团中、日本是唯一的亚洲成员国,亦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先进国家及第三大经济体。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仅凭民族主义情绪就可以否认的事实。

  知己知彼,才能增进彼此的理解,以适应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那些打着民族主义大旗的、叫得最凶的愤青们,对邻国日本有多少客观了解呢?对中日历史又有多少真知灼见呢?我也曾与一位愤青朋友聊过天,结果发现他对近代史的概念竟然只有日本侵华,连珍珠港都未想起,更不要说日本对朝鲜、东南亚的侵略了。每次想起这段对话,都觉得无比悲哀。当我们指责日本右翼歪曲历史的时候,我们国人,特别是青年人,有多少人在客观、理性地研讨历史问题呢?

投降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