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特别节目:关于中日建交40周年。 读来感到对日本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0:29:15
引自彭博社,没有链接。

中日建交40周年(一):40年前的秘密
童倩
BBC中文网日本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2

1972年9月30日田中角荣结束访华后,日本外务省印刷的小册子,内容有访华人员名单、行程、中日双方公开场合的致辞。
今年9月29日是中日两国建交40周年。BBC中文网特别推出专题报道系列,回顾当年建交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以及中日两国关系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
1972年9月29日上午10点20分,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与访华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国从此建交了。
签署《联合声明》前,自9月25日起田中与周恩来每天下午会谈,每次双方都是4人,除了最后一次不到两小时外,其余三次都是两个半至三个半小时。而双方外长每天上午在首脑会谈的基础上谈判、外长以下的官员则断断续续地交涉具体事务。
BBC中文网记者得到日本外务省1972年10月印刷的 《田中总理大臣的中国访问》记录,列出田中一行9月25日早上8点10分从东京羽田机场出发,到9月30日下午1点05分返抵羽田的行程;列出访华的主要政客、官员姓名,以及随员人员、记者、电视实况转播和电话电讯公司技术员人数。
40年过去,当年的政客们已故,即使仍生存的少数官员也早已隐居,但两国在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后不久就开始的不断纠纷令两国国民都对建交谈判生出疑问。
公开的记录

田畑光永是随田中角荣访华的日本记者之一,当时中日没通航,记者团搭乘中国民航包机,回程时民航赠送寿山石印纪念,田畑向提BBC记者展示这一珍藏。
BBC中文网记者9月采访了当年跟随田中访华的东京广播系统电视TBS前记者田畑光永,本以为记者生涯里能采访那样巨大的历史性场面,一定印象深刻、乐于重温旧事,不料田畑淡然地说:“田中一行住在钓鱼台宾馆,我们随团记者被安排住民族饭店,完全被隔离,除了等官房长官来开记者会,什么消息都得不到”。
他说,当时日本国民极大地关注着在北京发生的历史性大事,但即使他本人首次看到周恩来与田中会谈详情,也在30年后外务省公开的记录。
田畑说:“可是外务省怕右翼闹事吧,删除了敏感内容,研究者都觉得对话蹊跷。03年参与会谈的外务省中国课长桥本恕接受岩波书店的采访时披露了一些对话内幕,证实内容被删”。
桥本的证言
桥本恕是参与周恩来与田中4次会谈的日方4者之一,但当BBC记者搜索岩波书店记载桥本证言的书《记录与考证 日中国交正常化•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交涉》时,东京一般公共图书馆没收藏、网络上不能阅读。当年日本国民的关心与感动,30年后唤不回来了,记者倒是看到大概是右翼网民群起攻击桥本和在书中写见证中日建交的田畑是“卖国媚中”。
桥本说,当时外务省和自民党都想维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是田中的秘书早坂茂三与共同社记者麓邦明委托桥本去游说田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但田中、大平正芳(当时的外相)和桥本都担心中国如不容忍《日美安保条约》并要求战争赔款,便无法建交。结果周恩来72年7月托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传递了建交谈判不涉及日美安保、“毛主席说放弃战争赔偿”的讯息,促使田中下决心访华。
桥本叙述了周恩来抗议田中用“添了麻烦”为战争道歉的用辞、严词谴责日方条约局长高岛益郎借日台条约逼中国放弃战争赔偿的手段,以及周恩来解释放弃战争赔偿是不愿给日本人民增添负担,令日方几近“感激涕零”等这些有利中国宣传的内容,中国早已披露。但外务省公开的记录和桥本证言也有共同点,就是中国种种让步的最大目的在于取代台湾、争取国际合法性。
钓鱼岛问题

中日建交30年后,参与周恩来-田中会谈的前日本外务省中国课长桥本恕才在这本书中首次披露会谈的敏感内容
桥本证言还说:“第四次会谈快结束时,周恩来说‘终于到此结束了’,田中说‘不,还有要谈的’,便提出了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周恩来说‘如果谈这个,双方都有很多主张,首脑会谈就完不了,所以这次不谈这个’,田中说‘那也是,那就另找机会谈吧’,结束了建交谈判”。
田畑说:“当时确如此,问题是后来两国都不谈,所以尖阁诸岛纠纷是两国政府怠慢的结果”。
四十年后,现在日本的主张是“尖阁诸岛不存在领土归属问题”、“尖阁诸岛历史上、国际法上都是日本的领土”。
曾到中国求证会谈内容的横浜大学名誉教授矢吹晋则对BBC中文网记者说,中国至今没公开会谈记录,但根据需要公开了很多内容。
矢吹分析说:“外务省删除田中对周恩来解释说他原意是‘诚心诚意谢罪’,令日本内外误解、至今中日国民隔阂;而外务省删除有关尖阁诸岛的对话,令‘尖阁诸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单方面主张在日本传媒中泛滥”。
中日建交40周年(二):日本情变四十载
童倩
BBC中文网日本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2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15

今春以来在日本举办的庆祝中日建交40周年活动的共同点是场面冷清。
今年春天起,在日本的左派传媒和中国背景的中文报纸上偶尔能看到中国驻日使馆举办或庆祝中日建交40周年活动的新闻,几乎所有报道都只是非常不起眼的片隅消息。
中国驻日使馆从不邀请BBC 中文网采访,但从出席或采访的中国人或日本人的描述,庆祝场面冷清得尴尬。有中国人告诉BBC中文网:“美国大使也请来了,但就是缺记者”。
近年中日纠纷已成常态,今年四月来,围绕世维会在东京开会和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纠纷,九月这个40年前的建交月已注定是纠纷月,日本毫无庆贺中日建交的气氛。
感情图表
即便没有今年的纠纷,日本可能也难有庆贺气氛。近十年来日本官民做的民意测验显示,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佳,认为中日关系不良的占了多数。
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后,日内阁每年发表对中国《外交舆论调查》。2010年的结果显示,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被访者为77.8%,刷新调查33年来的最高记录,今年一月发表的2011年调查虽然略改善,但也高达七成。
这个钳型的调查图表一目了然,日本人对中国最感亲近是在1980年,高达78.6%,曲线骤降是89年,降至51.6%;两条感情对立的曲线首次有接点是在95年;到2004年,对中国没亲近感的上升到58.2%,与有亲近感的37.6%掉转,随后距离拉大,2010年对中国有亲近感的只剩两成。

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武田胜年乐观相信,中日虽磕磕碰碰,但必然会继续交往下去、不可能再打仗。
复杂感情
记者今年向日本朋友说起中日建交40周年,得到的反应意外地一致,就是“哦,是吗?”便没了下文。日本社会的常识是说话不抵触对方情绪,没下文可能是记忆里数不清的中日纠纷,却又不便说。
就是问当年采访中日建交的前记者、现任国际善邻协会理事的田畑光永对40年来的中国感情有何变化,他也想了很久才说:“一言难尽”。
田畑在中日建交后即派驻北京。他说:“那时三里屯都很安静,整个城市很有风格,后来我每年也去中国,看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当然有好的一面,可是……比如去年我参加旅行团去山西平遥旅游,那里的古城郭不让汽车进,这本来是保护环境、很好,可结果是做起电动车载人的生意,成群奔窜、危险四伏。我们买旅游套票也是,动不动就要另外收费,整个旅途随时要提防被骗、很不愉快”。
田畑认为中日双方对建交的《联合声明》结束交战状态和道歉、赔偿的定义认识有隔阂,然后双方各自又对内、外不同解释,使得40年来中日纠纷不断。
田畑说:“1978年邓小平访日与天皇见面时,天皇实际上为侵略战争向邓小平道了歉,但双方都没公布”。
对记者问为什么40年来日本就是不能给中国一份道歉文字, 田畑说:“日本有很多反华的人,而且日本战后与台湾签定《日华和平条约》没道歉文字,觉得与交战的蒋介石都无需道歉,何需向无关的中共道歉。”

在中国数十个大城市举行反日游行后,中方表示推迟中日邦交40年纪念活动。
说起40年来日本对中国感情变坏,田畑认为89年天安门事件是一大原因,“但也存在日本人对中国经济发展后产生的妒忌、恐惧心理”。
现实感情
不过,商人出身的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武田胜年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说:“一般日本人不关心天安门事件,令日本人对中国感情变坏的还是毒饺子事件”。
他反问记者:“你在日本这么多年,你一定知道日本人对食品、用品安全有多挑剔”!
武田说:“我高中时看地图,日本的旁边有个那么大的中国,当时就想日本一定要跟中国搞好关系。后来进了三菱商事,派驻中国16年,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我觉得中日之间的确有许多不同文化、习惯和近代史留下的问题,但中日已交往了两千多年,说明能求同存异,现在很遗憾为了小小的尖阁诸岛,两国都有些人把事态恶化”。
但武田相信中日不可能交战,“因为双方现在都知道交战没好处”。
笔者常驻日本已17年,观察日本社会对待中国人得出的概论是:对老年人,有一种是态度上的敌意,还有一种是包括话语在内的善意;中年人敌意不大、善意也不多;年轻人有些好奇,但很多人没去过中国、也不想去。
大商人对中国表现友善的多、中小商人望中国兴叹的多;有钱人喜欢中国的多、穷人仇视中国的多;政客们依据自己的票源或卖点标榜亲中或反华,因大商人为数不多、拉有钱人去投票不易,加上民族主义有市场,所以反华的比亲中的多。
中日建交40周年(三):悄然兴起的汉语热
童倩
BBC中文网日本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2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4

五名日本学生学习中文目的不同,课程热度似乎与中日经济热度关联更多。
在东京中心部文京区的饭田桥车站附近,有个叫“后乐园”的寂静公园。这个占地近7.1万平方米的中国式庭园创始于1629年日本江户时代。设计时吸取客居日本的明朝儒学家朱舜水(中国名朱之瑜)的意见,建设了中国河、山、湖、田园等深山幽谷景趣。
“后乐园”从此成为东京的中国文化发祥地,1951年在“后乐园”附近开设了日本第一所汉语学校“仓石中国语讲习会”,后易名并发展成短期大学(相当于大专)的“日中学院”。
“后乐园”这个名词现在无论对东京的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已不是指这个被人淡忘的公园,而是指日中友好会馆伞下、座落在附近的几个对中国友好设施构成了的中日友好发祥地,“日中学院”是其一。
热门外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日经济交往增加,日本流行起学汉语,现在被广泛相信是继英语之后最热门的外语,东京汉语学校林立,就连英语学校近年也陆续增设汉语班。日本汉语检定协会1981年起也开始了汉语检定制度,每年三次在全国测试,目前年约五万人参加。
文部科学省答复BBC中文网记者的咨询说,政府只统计公立和私立大学外语系数目,到2009年底除英语外,汉语是继法、德、西班牙后的第四多外语系。

石田照代是日中学院日间班学生中家庭妇女为主的学生之一。
记者九月走访了日中学院,校长小池敏明也说:“是没确切统计,一般是根据NHK(官方电视台)贩卖外语教材的数量来估计。”
经济还是政治?
日中学院现在是日本最大规模的汉语学校,分作日间班、晚间班、文化班、本科班和日语班五学科,还有派教师到校外为企业等训练汉语的业务。除了日语是招收中国留学生外,其它都是面向日本人。
小池说,近年他们向外派遣教师的业务有显著增长,但其它班的学生数并不尽人意。“当然现在汉语学校多也是一个原因”,他说。
小池向记者展示了1972年至2011年的学生统计图表。令人意外的是,学生人数持续增加的是以家庭妇女为主就读的日间班, 学生从1972年的146人到去年2093人;以打工仔为主的夜间班、专攻汉语的文化班和本科班学生的增减起伏与40年来中日政治关系完全无关,取决于中日经济关系和交往的走势,以及其它意想不到的因素。
例如,2003年中日关系因靖国神社纠纷恶化中,夜间班学生人数达到最高峰,全年1822人。而从日本财务省1972年以来的中日贸易统计表来看,2002年中日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说明经济热与汉语热的关系。
原因各异
小池说,学汉语的理由各种各样,有的只因与中国人交朋友而学。每种班有些特点,例如日间班家庭妇女较多,当然也有小学生和一名94岁的老先生;晚间班最多是打工仔,因工作需要或自己觉得未来需要而来;本科生则多是年青人等。

不到20岁的波形骏太学汉语是因为对中国文化有兴趣。
正说着话,下课时间到了。在日间班学了一年多的石田照代用汉语向BBC记者介绍自己,并努力尝试用汉语回答记者的提问。她说:“很喜欢学外语,因为通过学会外语、和外国人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外国人在想什么,她已学过英语、德语、法语、韩语等,有些是自学的,但汉语发音很难,所以来学校学。”她说,学了外语旅游也方便、有趣很多。
记者也在日本网络上看到翻译中文的价格,每400个字3000日元(约38美元),也说明家庭妇女学汉语可能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赚钱手段。
在校门外拍了石田的照片,又迎来一拨像冲出羊圈的羊群的青年学生,其中五个男生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们都是学了一年多的本科班学生。
中川宜是的母亲是台湾人,荻原健斗的父亲长期驻台湾工作,两人汉语能力明显较流畅,但学汉语的目的却不同。中川是想多门语言,母亲也支持;但荻原就非常明确地说,学汉语是为了将来容易找工作。
而波形骏太、达宫将瑛和中村新3人学汉语是因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等。
记者采访日中学院时,正值中国反日示威期间,但学校内外气氛看来都毫无影响。
BBC中文网记者早已听老一代学汉语的日本人说,中日建交前,在仓石中国语讲习会学汉语时被警察跟踪、调查的遭遇,小池也证实了这段历史。
当记者走出日中学院,看着座落在宁静道路旁的学校和汇入行人的各种年龄、各种身份的汉语学生,觉得现在日本学汉语的成熟环境不仅是因为中日有了40年外交关系,而且是日本已成民主的宽容社会,只要法律容许,任何人有充分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尊重别人的想法。


中日建交40周年(四):经济果实能否保住?
童倩
BBC中文网日本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2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21

中日领土争端加剧,波及在华日本企业,多家汽车公司减产。
1972年9月中日建交后,中日经济40年来经历了包括日本对中国的开发援助(ODA)和两国贸易、投资、市场、少量技术转让的关系。
尽管中国政府没说清、日本政府不承认,但中日两国民间都心照不宣地把日本的援助视为变相的战争赔偿。
从1978年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后开始到2007年日本结束援助为止,日本共援助了中国3.6313万亿日元(约465亿美元),其中日元低息贷款最多,为3.3164万亿日元(约425亿美元)。
BBC中文网记者9月21日走访了日本政府贸易振兴机构的亚洲经济研究所新领域研究中心主任大西康雄,他说:“日本的援助强化了中国产业基础,也援助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急需的外汇”。
投资中国

片寄浩纪身旁的景泰蓝花瓶还是中国前总理朱镕基送赠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的礼物。
贸易方面,1972年中日贸易额只有11亿美元,2010年中日贸易额已高达3018.87亿美元,
是1972年时的274倍。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投资方面,二十世纪80年代前日本基本没投资中国。从事中日贸易40年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顾问片寄浩纪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说,40年来,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78年10月起,中国机械工业代表团访日3个月,参观了所有日本大型制造业工厂。片寄当时给代表团团长、现任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父亲周建南当翻译。
片寄说:“周建南说‘请到中国来投资吧!’我吓一跳,以为听错了,再听,他是这么说的。我就翻译给日方听,所有人听了都吃惊。‘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接受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钱呢’?!后来才开始投资中国”。
到1986年日本对中国投资只有0.94亿美元,2011年已增长67倍,为63.3亿美元。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收购日本企业等对日投资行动,尽管案例不多、金额不大。
非对称理论
大西说:“约到二十世纪末,日本在中国的投资战略基本是‘带走型’,即中国是大工场,日企产品或返销日本、或转销第三国。二十一世纪后,情况大不同了。”
“对日本来说,中日企业竞争从中国市场到国际市场,以至于日本社会蔓延‘中国威胁论’;对中国来说,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全球投资涌进,日资存在感开始降低,去年日本只是继香港之后对中国的第三大投资国,而日本的投资额已到顶,这就会令日本的地位日益降低,影响中国对日外交政策。”

大西康雄2008年起曾驻上海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办事处三年。他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三年可能是中日经济关系最好的时期”。
大西提出了“日中经济关系重要性非对称”理论。指出,中日40年的经济关系是从初期日本单向对中国的垂直型转换成双方竞争的平行型,由于以中国城市为主的反日示威现象,令投资风险迅速增加。
他举例说,七月日本王子制纸江苏工厂遭到反对建排污管示威,中国民众比日本民众更敏感环保问题,而且常参与激烈行动,并有利用示威发泄对现状不满的政治化倾向。
不冷不热
比起政治关系,中日经济关系40年相对安稳发展。21世纪初还曾有“政冷经热”时期,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武田胜年和片寄先后都对BBC中文网形容现在中日经济不冷不热,贸易、投资额虽增加,但过去日商一说投资海外,马上想到去中国。现在不是,考虑的还有印度、越南、柬埔寨等成本更低的亚洲国家。
不过大西分析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说:“比起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中国的投资环境仍有优势,铃木汽车印度工厂的遭遇警示了印度复杂的投资风险;越南曾被形容成本便宜,但限制加班等社会主义制度令经营成本结果比中国更贵;缅甸电力不足,五年内难以期待”。
不容乐观
21世纪后,日本对中国有少量能源、铁路等技术转让,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政策形同虚设,让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技术发达国家对中国却步。
大西认为中国高龄社会的到来可能令中国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战略,日本在这一领域的产业很先进,进入中国市场有优势。此外,中国建立海外资产持有国的体制、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都急需人民币国际化,这方面日本也有经验,能提供协作,有利扩大亚洲货币合作,对两国都有利。
不过大西说,中国产品质量日趋提升,对日本产品贸易和市场竞争力构成挑战。中国民众频繁抗议示威也都是新的投资风险。
“我本来还是乐观看待中日经济关系的前景,只是过去一周来中国政府前所未有地对日本态度强硬,这种新添的高政治风险,令我现在对前景开始悲观”。


中日建交40周年(五):“四十不惑”的拐点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2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49  
胡令远
上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中日围绕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的争端加剧,波及建交40周年纪念活动。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非揭示了人无恒质、事无常态,发展变化,乃为规律。
在迎来邦交正常化40年的前夜,中日力量的消长,以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为标志,实现了逆转。这一所谓“拐点”,其实也是引发今日“钓鱼岛危机”的要素之一。
相关内容
        美国“再平衡”战略下的钓鱼岛
        中日建交40周年(四):经济果实能否保住?
        中日建交40周年(三):悄然兴起的汉语热
更多相关的故事
相关新闻话题
        日本,
        中国
40年前在钓鱼钓问题上中日达成的“搁置争议”的默契,其实是有“心理前提”的。也即中国是一个大国,邦交正常化带来的巨大政治经济红利是钓鱼岛不能比拟的,而那时的日本正处在强劲的上升期,经济实力远超中国,对钓鱼岛的未来不用担心什么。
现在时移势易,“拐点”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中日一大一强——实力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原来的“心理平衡”也被打破。对日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力量相对日本会更加走强,那么就意味钓鱼岛的未来的不确定增加。现在借美国重返东亚平衡中国的这一可能是“时不再来”的唯一机会解决钓鱼岛问题,也就成为日本的“当务之急”和不二选项。
并未失控

中国多个城市民众举行反日游行,中日关系再次陷入僵局。
“购岛闹剧”的真实意图在于从法理上宣示钓鱼岛为日本所“实效控制”。作为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中国在第一时间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又密集公布了地理坐标,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等相关法律,并报送联合国。这些举措,不言而喻一是宣示主权,二是为以后在钓鱼岛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这是完全由日本的挑衅而造成的,那么接下来双方的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执法时引发的冲突,就成为危机加剧的导火线。这是为人们普遍关注和担心的。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存在由此引发冲突升级的危险,但从中日美三方的实际考量来看,还暂不会形成局面失控的地步。
首先中国的态度是回到“原点”,也即回到“搁置争议”的共识,这就给日本留出了解决问题的空间。而日本在中国的海监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时,采取的是尾随而非强行驱离的举措。
美国的重返东亚再平衡战略尚具一定模糊性,它也还没有最终下定采取包括不惜诉诸武力阻碍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所以现在因钓鱼岛而引发失控的中日关系,从目前来说未必符合美国的利益,因而它会做出“协调”的姿态。
到头来,钓鱼岛危机对日本来说是“引火烧身”,如不及时刹车,只能是“玩火自焚”。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所谓“四十不惑”,本来应该成为中日关系走向成熟的标志年份,但遗憾的是现今是中日关系40年来的最低潮。抚今追昔,引起我们深长思之的应该是:中日美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应变化了的对方,中日美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何在,答案是历史可以告诉未来的。


BBC | 中日建交40周年(六):亲历"中日断交"的台湾外交官
原文

年近九十的台湾退休外交官柯振华
40年前的中日建交,对当时刚在联合国失去中国代表权的台湾政府来说是"中日断交",而当时在台湾主政的是健康状况不佳、并在中日建交不到两年后过世的蒋介石。
年近九十的台湾退休外交官柯振华曾经亲历这段历史。他从二战结束麦克阿瑟担任驻日盟军最高统帅时期,即在中国军事代表团任职。其后一路见证了从战后国民政府驻日使馆建立,到台日断交后双方关系的转变。
往事
柯振华在1967年结束驻横滨总领事任期后,到1972年中日建交的五年间,被调派到总统府担任蒋介石的日文秘书。
用他的话来说,中华民国政府对日事务在"老总统"(蒋介石)时代,实际的业务不在外交部而是在总统府,外交部只是从事一些事务性的工作。
他说这是因为蒋介石本人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国民政府包括张岳公(张群)、何应钦等很多主要人士都是在日本上学,与日本军部关系甚深。
他表示,从劝阻日本贷款给段祺瑞政府开始,蒋介石有关日本议题一直是交给张群处理。与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校有同窗之谊的张群,在柯振华担任蒋介石日文秘书期间是总统府秘书长。
田中派

田中角荣正式宣布了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担任蒋介石日文翻译的柯振华,在日本当时许多政界人士到访台湾时,亲自与闻了他们同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总统府人士交谈内容。
他指出,在1972年中日建交的两三年前,日本到台湾访问的政界人士就已透露日本早晚要承认北京,他们到台的谈论内容,已经是台日实质关系如何维持一类议题。
蒋介石政府当时则是极力劝阻日本不要走在美国前面与北京建交,应继续承认其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柯振华说,被蒋介石委以对日外交工作的张群虽与前首相岸信介、福田赳夫等日本政要关系良好,但田中角荣及外相大平正芳始终是亲北京一派,在田中派组成内阁后不愿与蒋介石政府来往,关系一直冷淡。
他提到的一件往事是张群前往东京要求同大平正芳会面遭拒,后来虽经岸信介等人居间安排下,大平正芳同意到台湾驻日本大使馆,但也立下了不许见报也不能有记者在场等条件。
而在大平正芳抵达使馆门口时,发现了使馆外有许多记者守候,其座车并未停留就直接驶离。
柯振华回忆说,张群当时对大平正芳的冷遇相当生气,同时也理解到与日本断交一事,已经无可挽回。
蒋介石
相对于田中派的亲北京立场,柯振华表示当时蒋介石政府在日本并非没有支持者,包括像是黑龙会等右派人士,因为蒋介石在二战后的"以德报怨",而觉得有所亏欠。
他指出对蒋介石心怀感谢的包括了冈村宁次。这位二战期间在中国战场的日军总司令,并没有被列在中华民国政府开给盟军的东京战犯审判名单之列。

蒋介石
冈村宁次对蒋介石的具体支持,包括了挑选日军将领根本博及军事奇才富田直亮等人为蒋介石在台湾训练军队,以增加其反攻大陆与中共决一死战的胜算。
那么日本从二战后对蒋介石的这种支持,到转而承认中共为中国合法政府,蒋介石的反应是愤怒?痛苦?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对此柯振华含蓄地表示,蒋介石当然不会哈哈一笑说很好很好。他同时指出,蒋介石在1969年时经历一场车祸后就很少到总统府,不太接见外宾。
他回忆其最后一场为蒋介石翻译的场合,是在岸信介到台时,在蒋介石的总统官邸的会面餐叙,当在场的还有张群与宋美龄。
断交之后
在田中角荣正式宣布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之后,柯振华说台湾方面原本负责对日工作的张群不再管了,当时党内的决定是由马树礼来接手。而在蒋介石生前最后一年,许多事务已由他的儿子蒋经国决定。
马树礼在1973年成为台湾与日本断交后的首任亚东关系协会会长,此一协会在今天的台湾,仍然是与日本的交流协会对口单位,扮演着没有外交关系下的官方交流机构角色。
在当时衔接的过程中,一些具体问题包括日华议员恳谈会及民间企业家都出了不少力气,比如像是台湾当时必须通过东京转接的国际电话,柯振华说就是由这些人士出力另拉海底电缆到琉球解决。
中日建交40周年:两大经济巨人旁的生存(七)
林楠森
BBC中文网台湾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10月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50
•        Facebook
•        Twitter
•        分享
•        转寄朋友
•        打印文稿

中日争执不下时台湾强调对钓鱼台主权
日本在40年前与台湾断交转同中国建交,三方政治关系经历种种起伏。而从经济面来看,中日台三方关系40年来的变化并不小于政治面。
40年前的台湾就如同眼下的中国一样,便宜高效的劳动力使其成为相对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日本当时对台湾经济扮演的是资金与技术提供者角色,通过日本的投资与技术转移,台湾加工的产品出口到以美国为主的全球市场。
相关内容
        中日建交40周年(五):“四十不惑”的拐点
        中日建交40周年(四):经济果实能否保住?
        中日建交40周年(三):悄然兴起的汉语热
相关新闻话题
        中国,
        台湾,
        日本
但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台湾在全球经济分工中扮演的角色发生变化。从九十年代开始迄今产业不断地大量投资中国下,台湾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扮演着类似过去日本对台湾的角色。
以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关公布数字来说,两岸贸易量虽同比下降,但仍有750亿美元之多,而在40年前此一经贸量的数字是零。
长年出入超
相对于中国占台湾经贸比重的不断增加,日本在台湾对外经贸的比重则比40年前下降不少。但从台湾国贸局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来看,日本仍是仅次于中国的台湾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台湾与中日这两个全球第二与第三大经济体间的贸易,同时维持一种长期失衡现象;所不同的是台湾对日本是长期贸易逆差,对中国则是长期贸易顺差。
这种长期的贸易单向出超或入超,据经济学家指出与台湾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分工,主要对中国输出原材料与半成品,再由中国加工出口到全球市场有关。
台湾经济研究院的资深经济学家庄朝荣表示,台湾目前对中国的贸易出口主要是中间原材料为主,从最近的数字来看,这种生产性材料占台湾对中国出口的86%,相对而言台湾消费品出口到大陆只占不到3%。
就日本对台湾长年的大量贸易顺差,庄朝荣则指出,这意谓着台湾对日本的技术仍然相当依赖,许多关键零组件都必须从日本进口。
中日摩擦

台湾经济学家庄朝荣担心中日长期矛盾影响台湾经济
在中日近来因为东海主权争议而引发的两国经济关系可能受损之际,台湾也正密切关注情势的发展对其经济的影响。
以反映人们预期心理的股市来说,一种看法是台湾可能在观光、运输及电子业,因中国对日本的"转单"而受益。比如在中国民众出现反日与抵制日货下,若中国彩电品牌取代了日本彩电的地位,则台湾生产LED厂家将因而受惠。
但在庄朝荣看来,中日两国若真的因为政治因素而在经济上决裂,对台湾经济的转单效应只是短期,长期则将面临负面冲击。
他指出,日本是累计投资中国最大的外资,且掌握许多中国工业生产的关键零组件,若以最极端来说两国经贸停止往来,造成的将是两败俱伤,而这种结果对台湾意谓着大陆这个最大出口市场萎缩,台湾也将失去经济增长动能。
他并表示,若日本厂家因中日关系紧张而在中国撤资关厂,订单也不会转向台湾,因为台湾不见得能补上具关键技术的日本留下的缺口。
政治与经济
庄朝荣指出,中国从日本进口一些关键零组件具无可替代性,以电子业来说包括像是石英原件、偏光板、配向膜、数组基板制程等等。
他也同时指出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高达90%,以两年前中国因渔船被扣押撞击事件,宣布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两个月来说,当时造成日本电子产业成本大幅上升。
在这种经济的紧密相扣下,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庄朝荣认为中日两国即使有政治上的风波,但应该不会走到相互贸易制裁那种两败俱伤的局面。
他表示眼下的世界,国与国之间很难说是政治关系影响经济关系多一些,还是经济影响政治多一些。若以台湾的经验来说,在两岸还没有三通前经贸已热络往来,而对与日本断交后台日经贸也是有增无减,这是因为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的。


引自彭博社,没有链接。

中日建交40周年(一):40年前的秘密
童倩
BBC中文网日本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2

1972年9月30日田中角荣结束访华后,日本外务省印刷的小册子,内容有访华人员名单、行程、中日双方公开场合的致辞。
今年9月29日是中日两国建交40周年。BBC中文网特别推出专题报道系列,回顾当年建交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以及中日两国关系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
1972年9月29日上午10点20分,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与访华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国从此建交了。
签署《联合声明》前,自9月25日起田中与周恩来每天下午会谈,每次双方都是4人,除了最后一次不到两小时外,其余三次都是两个半至三个半小时。而双方外长每天上午在首脑会谈的基础上谈判、外长以下的官员则断断续续地交涉具体事务。
BBC中文网记者得到日本外务省1972年10月印刷的 《田中总理大臣的中国访问》记录,列出田中一行9月25日早上8点10分从东京羽田机场出发,到9月30日下午1点05分返抵羽田的行程;列出访华的主要政客、官员姓名,以及随员人员、记者、电视实况转播和电话电讯公司技术员人数。
40年过去,当年的政客们已故,即使仍生存的少数官员也早已隐居,但两国在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后不久就开始的不断纠纷令两国国民都对建交谈判生出疑问。
公开的记录

田畑光永是随田中角荣访华的日本记者之一,当时中日没通航,记者团搭乘中国民航包机,回程时民航赠送寿山石印纪念,田畑向提BBC记者展示这一珍藏。
BBC中文网记者9月采访了当年跟随田中访华的东京广播系统电视TBS前记者田畑光永,本以为记者生涯里能采访那样巨大的历史性场面,一定印象深刻、乐于重温旧事,不料田畑淡然地说:“田中一行住在钓鱼台宾馆,我们随团记者被安排住民族饭店,完全被隔离,除了等官房长官来开记者会,什么消息都得不到”。
他说,当时日本国民极大地关注着在北京发生的历史性大事,但即使他本人首次看到周恩来与田中会谈详情,也在30年后外务省公开的记录。
田畑说:“可是外务省怕右翼闹事吧,删除了敏感内容,研究者都觉得对话蹊跷。03年参与会谈的外务省中国课长桥本恕接受岩波书店的采访时披露了一些对话内幕,证实内容被删”。
桥本的证言
桥本恕是参与周恩来与田中4次会谈的日方4者之一,但当BBC记者搜索岩波书店记载桥本证言的书《记录与考证 日中国交正常化•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交涉》时,东京一般公共图书馆没收藏、网络上不能阅读。当年日本国民的关心与感动,30年后唤不回来了,记者倒是看到大概是右翼网民群起攻击桥本和在书中写见证中日建交的田畑是“卖国媚中”。
桥本说,当时外务省和自民党都想维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是田中的秘书早坂茂三与共同社记者麓邦明委托桥本去游说田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但田中、大平正芳(当时的外相)和桥本都担心中国如不容忍《日美安保条约》并要求战争赔款,便无法建交。结果周恩来72年7月托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传递了建交谈判不涉及日美安保、“毛主席说放弃战争赔偿”的讯息,促使田中下决心访华。
桥本叙述了周恩来抗议田中用“添了麻烦”为战争道歉的用辞、严词谴责日方条约局长高岛益郎借日台条约逼中国放弃战争赔偿的手段,以及周恩来解释放弃战争赔偿是不愿给日本人民增添负担,令日方几近“感激涕零”等这些有利中国宣传的内容,中国早已披露。但外务省公开的记录和桥本证言也有共同点,就是中国种种让步的最大目的在于取代台湾、争取国际合法性。
钓鱼岛问题

中日建交30年后,参与周恩来-田中会谈的前日本外务省中国课长桥本恕才在这本书中首次披露会谈的敏感内容
桥本证言还说:“第四次会谈快结束时,周恩来说‘终于到此结束了’,田中说‘不,还有要谈的’,便提出了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周恩来说‘如果谈这个,双方都有很多主张,首脑会谈就完不了,所以这次不谈这个’,田中说‘那也是,那就另找机会谈吧’,结束了建交谈判”。
田畑说:“当时确如此,问题是后来两国都不谈,所以尖阁诸岛纠纷是两国政府怠慢的结果”。
四十年后,现在日本的主张是“尖阁诸岛不存在领土归属问题”、“尖阁诸岛历史上、国际法上都是日本的领土”。
曾到中国求证会谈内容的横浜大学名誉教授矢吹晋则对BBC中文网记者说,中国至今没公开会谈记录,但根据需要公开了很多内容。
矢吹分析说:“外务省删除田中对周恩来解释说他原意是‘诚心诚意谢罪’,令日本内外误解、至今中日国民隔阂;而外务省删除有关尖阁诸岛的对话,令‘尖阁诸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单方面主张在日本传媒中泛滥”。
中日建交40周年(二):日本情变四十载
童倩
BBC中文网日本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2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15

今春以来在日本举办的庆祝中日建交40周年活动的共同点是场面冷清。
今年春天起,在日本的左派传媒和中国背景的中文报纸上偶尔能看到中国驻日使馆举办或庆祝中日建交40周年活动的新闻,几乎所有报道都只是非常不起眼的片隅消息。
中国驻日使馆从不邀请BBC 中文网采访,但从出席或采访的中国人或日本人的描述,庆祝场面冷清得尴尬。有中国人告诉BBC中文网:“美国大使也请来了,但就是缺记者”。
近年中日纠纷已成常态,今年四月来,围绕世维会在东京开会和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纠纷,九月这个40年前的建交月已注定是纠纷月,日本毫无庆贺中日建交的气氛。
感情图表
即便没有今年的纠纷,日本可能也难有庆贺气氛。近十年来日本官民做的民意测验显示,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佳,认为中日关系不良的占了多数。
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后,日内阁每年发表对中国《外交舆论调查》。2010年的结果显示,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被访者为77.8%,刷新调查33年来的最高记录,今年一月发表的2011年调查虽然略改善,但也高达七成。
这个钳型的调查图表一目了然,日本人对中国最感亲近是在1980年,高达78.6%,曲线骤降是89年,降至51.6%;两条感情对立的曲线首次有接点是在95年;到2004年,对中国没亲近感的上升到58.2%,与有亲近感的37.6%掉转,随后距离拉大,2010年对中国有亲近感的只剩两成。

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武田胜年乐观相信,中日虽磕磕碰碰,但必然会继续交往下去、不可能再打仗。
复杂感情
记者今年向日本朋友说起中日建交40周年,得到的反应意外地一致,就是“哦,是吗?”便没了下文。日本社会的常识是说话不抵触对方情绪,没下文可能是记忆里数不清的中日纠纷,却又不便说。
就是问当年采访中日建交的前记者、现任国际善邻协会理事的田畑光永对40年来的中国感情有何变化,他也想了很久才说:“一言难尽”。
田畑在中日建交后即派驻北京。他说:“那时三里屯都很安静,整个城市很有风格,后来我每年也去中国,看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当然有好的一面,可是……比如去年我参加旅行团去山西平遥旅游,那里的古城郭不让汽车进,这本来是保护环境、很好,可结果是做起电动车载人的生意,成群奔窜、危险四伏。我们买旅游套票也是,动不动就要另外收费,整个旅途随时要提防被骗、很不愉快”。
田畑认为中日双方对建交的《联合声明》结束交战状态和道歉、赔偿的定义认识有隔阂,然后双方各自又对内、外不同解释,使得40年来中日纠纷不断。
田畑说:“1978年邓小平访日与天皇见面时,天皇实际上为侵略战争向邓小平道了歉,但双方都没公布”。
对记者问为什么40年来日本就是不能给中国一份道歉文字, 田畑说:“日本有很多反华的人,而且日本战后与台湾签定《日华和平条约》没道歉文字,觉得与交战的蒋介石都无需道歉,何需向无关的中共道歉。”

在中国数十个大城市举行反日游行后,中方表示推迟中日邦交40年纪念活动。
说起40年来日本对中国感情变坏,田畑认为89年天安门事件是一大原因,“但也存在日本人对中国经济发展后产生的妒忌、恐惧心理”。
现实感情
不过,商人出身的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武田胜年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说:“一般日本人不关心天安门事件,令日本人对中国感情变坏的还是毒饺子事件”。
他反问记者:“你在日本这么多年,你一定知道日本人对食品、用品安全有多挑剔”!
武田说:“我高中时看地图,日本的旁边有个那么大的中国,当时就想日本一定要跟中国搞好关系。后来进了三菱商事,派驻中国16年,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我觉得中日之间的确有许多不同文化、习惯和近代史留下的问题,但中日已交往了两千多年,说明能求同存异,现在很遗憾为了小小的尖阁诸岛,两国都有些人把事态恶化”。
但武田相信中日不可能交战,“因为双方现在都知道交战没好处”。
笔者常驻日本已17年,观察日本社会对待中国人得出的概论是:对老年人,有一种是态度上的敌意,还有一种是包括话语在内的善意;中年人敌意不大、善意也不多;年轻人有些好奇,但很多人没去过中国、也不想去。
大商人对中国表现友善的多、中小商人望中国兴叹的多;有钱人喜欢中国的多、穷人仇视中国的多;政客们依据自己的票源或卖点标榜亲中或反华,因大商人为数不多、拉有钱人去投票不易,加上民族主义有市场,所以反华的比亲中的多。
中日建交40周年(三):悄然兴起的汉语热
童倩
BBC中文网日本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2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4

五名日本学生学习中文目的不同,课程热度似乎与中日经济热度关联更多。
在东京中心部文京区的饭田桥车站附近,有个叫“后乐园”的寂静公园。这个占地近7.1万平方米的中国式庭园创始于1629年日本江户时代。设计时吸取客居日本的明朝儒学家朱舜水(中国名朱之瑜)的意见,建设了中国河、山、湖、田园等深山幽谷景趣。
“后乐园”从此成为东京的中国文化发祥地,1951年在“后乐园”附近开设了日本第一所汉语学校“仓石中国语讲习会”,后易名并发展成短期大学(相当于大专)的“日中学院”。
“后乐园”这个名词现在无论对东京的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已不是指这个被人淡忘的公园,而是指日中友好会馆伞下、座落在附近的几个对中国友好设施构成了的中日友好发祥地,“日中学院”是其一。
热门外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日经济交往增加,日本流行起学汉语,现在被广泛相信是继英语之后最热门的外语,东京汉语学校林立,就连英语学校近年也陆续增设汉语班。日本汉语检定协会1981年起也开始了汉语检定制度,每年三次在全国测试,目前年约五万人参加。
文部科学省答复BBC中文网记者的咨询说,政府只统计公立和私立大学外语系数目,到2009年底除英语外,汉语是继法、德、西班牙后的第四多外语系。

石田照代是日中学院日间班学生中家庭妇女为主的学生之一。
记者九月走访了日中学院,校长小池敏明也说:“是没确切统计,一般是根据NHK(官方电视台)贩卖外语教材的数量来估计。”
经济还是政治?
日中学院现在是日本最大规模的汉语学校,分作日间班、晚间班、文化班、本科班和日语班五学科,还有派教师到校外为企业等训练汉语的业务。除了日语是招收中国留学生外,其它都是面向日本人。
小池说,近年他们向外派遣教师的业务有显著增长,但其它班的学生数并不尽人意。“当然现在汉语学校多也是一个原因”,他说。
小池向记者展示了1972年至2011年的学生统计图表。令人意外的是,学生人数持续增加的是以家庭妇女为主就读的日间班, 学生从1972年的146人到去年2093人;以打工仔为主的夜间班、专攻汉语的文化班和本科班学生的增减起伏与40年来中日政治关系完全无关,取决于中日经济关系和交往的走势,以及其它意想不到的因素。
例如,2003年中日关系因靖国神社纠纷恶化中,夜间班学生人数达到最高峰,全年1822人。而从日本财务省1972年以来的中日贸易统计表来看,2002年中日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说明经济热与汉语热的关系。
原因各异
小池说,学汉语的理由各种各样,有的只因与中国人交朋友而学。每种班有些特点,例如日间班家庭妇女较多,当然也有小学生和一名94岁的老先生;晚间班最多是打工仔,因工作需要或自己觉得未来需要而来;本科生则多是年青人等。

不到20岁的波形骏太学汉语是因为对中国文化有兴趣。
正说着话,下课时间到了。在日间班学了一年多的石田照代用汉语向BBC记者介绍自己,并努力尝试用汉语回答记者的提问。她说:“很喜欢学外语,因为通过学会外语、和外国人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外国人在想什么,她已学过英语、德语、法语、韩语等,有些是自学的,但汉语发音很难,所以来学校学。”她说,学了外语旅游也方便、有趣很多。
记者也在日本网络上看到翻译中文的价格,每400个字3000日元(约38美元),也说明家庭妇女学汉语可能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赚钱手段。
在校门外拍了石田的照片,又迎来一拨像冲出羊圈的羊群的青年学生,其中五个男生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们都是学了一年多的本科班学生。
中川宜是的母亲是台湾人,荻原健斗的父亲长期驻台湾工作,两人汉语能力明显较流畅,但学汉语的目的却不同。中川是想多门语言,母亲也支持;但荻原就非常明确地说,学汉语是为了将来容易找工作。
而波形骏太、达宫将瑛和中村新3人学汉语是因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等。
记者采访日中学院时,正值中国反日示威期间,但学校内外气氛看来都毫无影响。
BBC中文网记者早已听老一代学汉语的日本人说,中日建交前,在仓石中国语讲习会学汉语时被警察跟踪、调查的遭遇,小池也证实了这段历史。
当记者走出日中学院,看着座落在宁静道路旁的学校和汇入行人的各种年龄、各种身份的汉语学生,觉得现在日本学汉语的成熟环境不仅是因为中日有了40年外交关系,而且是日本已成民主的宽容社会,只要法律容许,任何人有充分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尊重别人的想法。


中日建交40周年(四):经济果实能否保住?
童倩
BBC中文网日本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2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21

中日领土争端加剧,波及在华日本企业,多家汽车公司减产。
1972年9月中日建交后,中日经济40年来经历了包括日本对中国的开发援助(ODA)和两国贸易、投资、市场、少量技术转让的关系。
尽管中国政府没说清、日本政府不承认,但中日两国民间都心照不宣地把日本的援助视为变相的战争赔偿。
从1978年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后开始到2007年日本结束援助为止,日本共援助了中国3.6313万亿日元(约465亿美元),其中日元低息贷款最多,为3.3164万亿日元(约425亿美元)。
BBC中文网记者9月21日走访了日本政府贸易振兴机构的亚洲经济研究所新领域研究中心主任大西康雄,他说:“日本的援助强化了中国产业基础,也援助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急需的外汇”。
投资中国

片寄浩纪身旁的景泰蓝花瓶还是中国前总理朱镕基送赠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的礼物。
贸易方面,1972年中日贸易额只有11亿美元,2010年中日贸易额已高达3018.87亿美元,
是1972年时的274倍。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投资方面,二十世纪80年代前日本基本没投资中国。从事中日贸易40年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顾问片寄浩纪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说,40年来,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78年10月起,中国机械工业代表团访日3个月,参观了所有日本大型制造业工厂。片寄当时给代表团团长、现任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父亲周建南当翻译。
片寄说:“周建南说‘请到中国来投资吧!’我吓一跳,以为听错了,再听,他是这么说的。我就翻译给日方听,所有人听了都吃惊。‘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接受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钱呢’?!后来才开始投资中国”。
到1986年日本对中国投资只有0.94亿美元,2011年已增长67倍,为63.3亿美元。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收购日本企业等对日投资行动,尽管案例不多、金额不大。
非对称理论
大西说:“约到二十世纪末,日本在中国的投资战略基本是‘带走型’,即中国是大工场,日企产品或返销日本、或转销第三国。二十一世纪后,情况大不同了。”
“对日本来说,中日企业竞争从中国市场到国际市场,以至于日本社会蔓延‘中国威胁论’;对中国来说,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全球投资涌进,日资存在感开始降低,去年日本只是继香港之后对中国的第三大投资国,而日本的投资额已到顶,这就会令日本的地位日益降低,影响中国对日外交政策。”

大西康雄2008年起曾驻上海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办事处三年。他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三年可能是中日经济关系最好的时期”。
大西提出了“日中经济关系重要性非对称”理论。指出,中日40年的经济关系是从初期日本单向对中国的垂直型转换成双方竞争的平行型,由于以中国城市为主的反日示威现象,令投资风险迅速增加。
他举例说,七月日本王子制纸江苏工厂遭到反对建排污管示威,中国民众比日本民众更敏感环保问题,而且常参与激烈行动,并有利用示威发泄对现状不满的政治化倾向。
不冷不热
比起政治关系,中日经济关系40年相对安稳发展。21世纪初还曾有“政冷经热”时期,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武田胜年和片寄先后都对BBC中文网形容现在中日经济不冷不热,贸易、投资额虽增加,但过去日商一说投资海外,马上想到去中国。现在不是,考虑的还有印度、越南、柬埔寨等成本更低的亚洲国家。
不过大西分析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说:“比起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中国的投资环境仍有优势,铃木汽车印度工厂的遭遇警示了印度复杂的投资风险;越南曾被形容成本便宜,但限制加班等社会主义制度令经营成本结果比中国更贵;缅甸电力不足,五年内难以期待”。
不容乐观
21世纪后,日本对中国有少量能源、铁路等技术转让,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政策形同虚设,让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技术发达国家对中国却步。
大西认为中国高龄社会的到来可能令中国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战略,日本在这一领域的产业很先进,进入中国市场有优势。此外,中国建立海外资产持有国的体制、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都急需人民币国际化,这方面日本也有经验,能提供协作,有利扩大亚洲货币合作,对两国都有利。
不过大西说,中国产品质量日趋提升,对日本产品贸易和市场竞争力构成挑战。中国民众频繁抗议示威也都是新的投资风险。
“我本来还是乐观看待中日经济关系的前景,只是过去一周来中国政府前所未有地对日本态度强硬,这种新添的高政治风险,令我现在对前景开始悲观”。


中日建交40周年(五):“四十不惑”的拐点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2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49  
胡令远
上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中日围绕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的争端加剧,波及建交40周年纪念活动。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非揭示了人无恒质、事无常态,发展变化,乃为规律。
在迎来邦交正常化40年的前夜,中日力量的消长,以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为标志,实现了逆转。这一所谓“拐点”,其实也是引发今日“钓鱼岛危机”的要素之一。
相关内容
        美国“再平衡”战略下的钓鱼岛
        中日建交40周年(四):经济果实能否保住?
        中日建交40周年(三):悄然兴起的汉语热
更多相关的故事
相关新闻话题
        日本,
        中国
40年前在钓鱼钓问题上中日达成的“搁置争议”的默契,其实是有“心理前提”的。也即中国是一个大国,邦交正常化带来的巨大政治经济红利是钓鱼岛不能比拟的,而那时的日本正处在强劲的上升期,经济实力远超中国,对钓鱼岛的未来不用担心什么。
现在时移势易,“拐点”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中日一大一强——实力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原来的“心理平衡”也被打破。对日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力量相对日本会更加走强,那么就意味钓鱼岛的未来的不确定增加。现在借美国重返东亚平衡中国的这一可能是“时不再来”的唯一机会解决钓鱼岛问题,也就成为日本的“当务之急”和不二选项。
并未失控

中国多个城市民众举行反日游行,中日关系再次陷入僵局。
“购岛闹剧”的真实意图在于从法理上宣示钓鱼岛为日本所“实效控制”。作为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中国在第一时间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又密集公布了地理坐标,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等相关法律,并报送联合国。这些举措,不言而喻一是宣示主权,二是为以后在钓鱼岛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这是完全由日本的挑衅而造成的,那么接下来双方的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执法时引发的冲突,就成为危机加剧的导火线。这是为人们普遍关注和担心的。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存在由此引发冲突升级的危险,但从中日美三方的实际考量来看,还暂不会形成局面失控的地步。
首先中国的态度是回到“原点”,也即回到“搁置争议”的共识,这就给日本留出了解决问题的空间。而日本在中国的海监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时,采取的是尾随而非强行驱离的举措。
美国的重返东亚再平衡战略尚具一定模糊性,它也还没有最终下定采取包括不惜诉诸武力阻碍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所以现在因钓鱼岛而引发失控的中日关系,从目前来说未必符合美国的利益,因而它会做出“协调”的姿态。
到头来,钓鱼岛危机对日本来说是“引火烧身”,如不及时刹车,只能是“玩火自焚”。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所谓“四十不惑”,本来应该成为中日关系走向成熟的标志年份,但遗憾的是现今是中日关系40年来的最低潮。抚今追昔,引起我们深长思之的应该是:中日美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应变化了的对方,中日美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何在,答案是历史可以告诉未来的。


BBC | 中日建交40周年(六):亲历"中日断交"的台湾外交官
原文

年近九十的台湾退休外交官柯振华
40年前的中日建交,对当时刚在联合国失去中国代表权的台湾政府来说是"中日断交",而当时在台湾主政的是健康状况不佳、并在中日建交不到两年后过世的蒋介石。
年近九十的台湾退休外交官柯振华曾经亲历这段历史。他从二战结束麦克阿瑟担任驻日盟军最高统帅时期,即在中国军事代表团任职。其后一路见证了从战后国民政府驻日使馆建立,到台日断交后双方关系的转变。
往事
柯振华在1967年结束驻横滨总领事任期后,到1972年中日建交的五年间,被调派到总统府担任蒋介石的日文秘书。
用他的话来说,中华民国政府对日事务在"老总统"(蒋介石)时代,实际的业务不在外交部而是在总统府,外交部只是从事一些事务性的工作。
他说这是因为蒋介石本人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国民政府包括张岳公(张群)、何应钦等很多主要人士都是在日本上学,与日本军部关系甚深。
他表示,从劝阻日本贷款给段祺瑞政府开始,蒋介石有关日本议题一直是交给张群处理。与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校有同窗之谊的张群,在柯振华担任蒋介石日文秘书期间是总统府秘书长。
田中派

田中角荣正式宣布了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担任蒋介石日文翻译的柯振华,在日本当时许多政界人士到访台湾时,亲自与闻了他们同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总统府人士交谈内容。
他指出,在1972年中日建交的两三年前,日本到台湾访问的政界人士就已透露日本早晚要承认北京,他们到台的谈论内容,已经是台日实质关系如何维持一类议题。
蒋介石政府当时则是极力劝阻日本不要走在美国前面与北京建交,应继续承认其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柯振华说,被蒋介石委以对日外交工作的张群虽与前首相岸信介、福田赳夫等日本政要关系良好,但田中角荣及外相大平正芳始终是亲北京一派,在田中派组成内阁后不愿与蒋介石政府来往,关系一直冷淡。
他提到的一件往事是张群前往东京要求同大平正芳会面遭拒,后来虽经岸信介等人居间安排下,大平正芳同意到台湾驻日本大使馆,但也立下了不许见报也不能有记者在场等条件。
而在大平正芳抵达使馆门口时,发现了使馆外有许多记者守候,其座车并未停留就直接驶离。
柯振华回忆说,张群当时对大平正芳的冷遇相当生气,同时也理解到与日本断交一事,已经无可挽回。
蒋介石
相对于田中派的亲北京立场,柯振华表示当时蒋介石政府在日本并非没有支持者,包括像是黑龙会等右派人士,因为蒋介石在二战后的"以德报怨",而觉得有所亏欠。
他指出对蒋介石心怀感谢的包括了冈村宁次。这位二战期间在中国战场的日军总司令,并没有被列在中华民国政府开给盟军的东京战犯审判名单之列。

蒋介石
冈村宁次对蒋介石的具体支持,包括了挑选日军将领根本博及军事奇才富田直亮等人为蒋介石在台湾训练军队,以增加其反攻大陆与中共决一死战的胜算。
那么日本从二战后对蒋介石的这种支持,到转而承认中共为中国合法政府,蒋介石的反应是愤怒?痛苦?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对此柯振华含蓄地表示,蒋介石当然不会哈哈一笑说很好很好。他同时指出,蒋介石在1969年时经历一场车祸后就很少到总统府,不太接见外宾。
他回忆其最后一场为蒋介石翻译的场合,是在岸信介到台时,在蒋介石的总统官邸的会面餐叙,当在场的还有张群与宋美龄。
断交之后
在田中角荣正式宣布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之后,柯振华说台湾方面原本负责对日工作的张群不再管了,当时党内的决定是由马树礼来接手。而在蒋介石生前最后一年,许多事务已由他的儿子蒋经国决定。
马树礼在1973年成为台湾与日本断交后的首任亚东关系协会会长,此一协会在今天的台湾,仍然是与日本的交流协会对口单位,扮演着没有外交关系下的官方交流机构角色。
在当时衔接的过程中,一些具体问题包括日华议员恳谈会及民间企业家都出了不少力气,比如像是台湾当时必须通过东京转接的国际电话,柯振华说就是由这些人士出力另拉海底电缆到琉球解决。
中日建交40周年:两大经济巨人旁的生存(七)
林楠森
BBC中文网台湾特约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10月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50
•        Facebook
•        Twitter
•        分享
•        转寄朋友
•        打印文稿

中日争执不下时台湾强调对钓鱼台主权
日本在40年前与台湾断交转同中国建交,三方政治关系经历种种起伏。而从经济面来看,中日台三方关系40年来的变化并不小于政治面。
40年前的台湾就如同眼下的中国一样,便宜高效的劳动力使其成为相对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日本当时对台湾经济扮演的是资金与技术提供者角色,通过日本的投资与技术转移,台湾加工的产品出口到以美国为主的全球市场。
相关内容
        中日建交40周年(五):“四十不惑”的拐点
        中日建交40周年(四):经济果实能否保住?
        中日建交40周年(三):悄然兴起的汉语热
相关新闻话题
        中国,
        台湾,
        日本
但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台湾在全球经济分工中扮演的角色发生变化。从九十年代开始迄今产业不断地大量投资中国下,台湾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扮演着类似过去日本对台湾的角色。
以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关公布数字来说,两岸贸易量虽同比下降,但仍有750亿美元之多,而在40年前此一经贸量的数字是零。
长年出入超
相对于中国占台湾经贸比重的不断增加,日本在台湾对外经贸的比重则比40年前下降不少。但从台湾国贸局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来看,日本仍是仅次于中国的台湾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台湾与中日这两个全球第二与第三大经济体间的贸易,同时维持一种长期失衡现象;所不同的是台湾对日本是长期贸易逆差,对中国则是长期贸易顺差。
这种长期的贸易单向出超或入超,据经济学家指出与台湾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分工,主要对中国输出原材料与半成品,再由中国加工出口到全球市场有关。
台湾经济研究院的资深经济学家庄朝荣表示,台湾目前对中国的贸易出口主要是中间原材料为主,从最近的数字来看,这种生产性材料占台湾对中国出口的86%,相对而言台湾消费品出口到大陆只占不到3%。
就日本对台湾长年的大量贸易顺差,庄朝荣则指出,这意谓着台湾对日本的技术仍然相当依赖,许多关键零组件都必须从日本进口。
中日摩擦

台湾经济学家庄朝荣担心中日长期矛盾影响台湾经济
在中日近来因为东海主权争议而引发的两国经济关系可能受损之际,台湾也正密切关注情势的发展对其经济的影响。
以反映人们预期心理的股市来说,一种看法是台湾可能在观光、运输及电子业,因中国对日本的"转单"而受益。比如在中国民众出现反日与抵制日货下,若中国彩电品牌取代了日本彩电的地位,则台湾生产LED厂家将因而受惠。
但在庄朝荣看来,中日两国若真的因为政治因素而在经济上决裂,对台湾经济的转单效应只是短期,长期则将面临负面冲击。
他指出,日本是累计投资中国最大的外资,且掌握许多中国工业生产的关键零组件,若以最极端来说两国经贸停止往来,造成的将是两败俱伤,而这种结果对台湾意谓着大陆这个最大出口市场萎缩,台湾也将失去经济增长动能。
他并表示,若日本厂家因中日关系紧张而在中国撤资关厂,订单也不会转向台湾,因为台湾不见得能补上具关键技术的日本留下的缺口。
政治与经济
庄朝荣指出,中国从日本进口一些关键零组件具无可替代性,以电子业来说包括像是石英原件、偏光板、配向膜、数组基板制程等等。
他也同时指出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高达90%,以两年前中国因渔船被扣押撞击事件,宣布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两个月来说,当时造成日本电子产业成本大幅上升。
在这种经济的紧密相扣下,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庄朝荣认为中日两国即使有政治上的风波,但应该不会走到相互贸易制裁那种两败俱伤的局面。
他表示眼下的世界,国与国之间很难说是政治关系影响经济关系多一些,还是经济影响政治多一些。若以台湾的经验来说,在两岸还没有三通前经贸已热络往来,而对与日本断交后台日经贸也是有增无减,这是因为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的。


bbc中文网,ft中文网,联合早报我认为是比较客观的媒体。大陆的门户网站标题党倾向太严重
bbc中文网,ft中文网,联合早报我认为是比较客观的媒体。大陆的门户网站标题党倾向太严重
各为其主,这几家各自夹带各自的私货
灰鸡中的战斗鸡 发表于 2012-10-4 18:55
各为其主,这几家各自夹带各自的私货
相对来说,联合早报,比国内很多所谓体制内媒体还少得多。国内媒体被渗透得不成样子。抹黑中国也有,但数量比所谓体制内媒体要少。如果说各为其主,不知道谁才是主。
国内门户网站那种简单粗暴的手段还不配叫夹带私货。
这篇才是正统的BBC风格夹带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