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者受辱欲自焚 “领导指示”定为精神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40:51
江帆在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里。她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宪法》。她说,这是她的“红宝书”。本报记者 石毅 摄  
<P>  一名普通校医的频繁上访,引起了开封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领导指示”之下,这名校医被鉴定为“精神病人”。</P>
<P>  历经七年的“非正常”生活之后,校医提起诉讼。她认为,这份“重压”她多年的《司法鉴定书》程序违法。</P>
<P>  1月13日,本案第三次开庭。目前仍未宣判。</P>
<P>  司法鉴定书遭质疑</P>
<P>  这是一份“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P>
<P>  被鉴定人:江帆。</P>
<P>  鉴定结论:偏执性精神病。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gt;
  2.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3. &lt;script&gt;
复制代码


委托鉴定单位:开封市教委。
<P>  鉴定时间:1997年12月13日。</P>
<P>  出具这份鉴定书的是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眼下,该医院和开封市教委正在应对江帆的名誉权诉讼。</P>
<P>  江帆,40岁,河南省开封市第二职业高中校医。她说,由于她的频繁上访,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在“领导指示”下将她鉴定为“精神病人”,使她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生活了7年。</P>
<P>  江帆认为,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接受开封市教委的委托和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给她做精神病司法鉴定,是违法行为。</P>
<P>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王丽娟律师代理了江帆的官司,她说,《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14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只能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案件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而这意味着,开封市教委并不具备委托鉴定的主体资格。</P>
<P>  江帆的诉讼请求是:撤销《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请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精神赔偿金48万元。</P>
<P>  “48是司法的谐音,我期待司法公正。”江帆说。</P>
<P>  上访者“变”成精神病人</P>
<P>  从1995年开始,江帆与丈夫陈某(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矛盾愈演愈烈,江希望“组织出面干预”。为此,江帆先后到开封市妇联、开封市委、市政府甚至河南省委反映问题。</P>
<P>  1997年11月,江帆到市委上访,却“被几个大男人像抬一头猪一样抬到车上”,几个人跪在她身上,压住她的身体以防她反抗。</P>
<P>  江帆自觉从未受到这样的羞辱,激动之下,她将汽油浇到自己身上,来到了河南省委门口,幸而被人拦下。这场“未遂的自焚”,使她的命运发生转折。</P>
<P>  当年12月13日,江帆被叫到开封市教委会议室。“他们说,为了解决我的家庭矛盾,叫我去与市信访局、市教委等领导座谈。”江帆说。</P>
<P>  在回答了“上访如何发生的?1995年以来生活如何?你不觉得上访范围大了吗”等问题后,“座谈会”结束。</P>
<P>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江帆突然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学校说你有精神病,要把你送精神病院!你可不要出来,他们要害你!”</P>
<P>  江帆说,当时她气愤得说不出话来。等回过神来,她给同事留下了遗嘱: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测,就将仅4岁的孩子送到孤儿院。</P>
<P>  江帆的父亲回忆说,当时是学校电话通知他,江帆患有精神病,希望他配合学校将江帆送到医院。然而,他要求看鉴定书时,却被告知“你无权看”。</P>
<P>  最终,由于江帆和家人的力争,她才没有被送入精神病院,继续留在了学校工作。</P>
<P>  事后证实,“司法鉴定”是在那场“座谈会”中进行的。当时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的专家。根据“现场鉴定”,专家们给江帆开出了长达9页的门诊病例。</P>
<P>  “座谈会”两天后,开封市教委在委托书上签字盖章,同意对江帆进行精神病鉴定。同一天,医院出具了《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江帆被鉴定为“偏执性精神病”。</P>
<P>  司法鉴定缘起“领导指示”</P>
<P>  今年1月17日,记者来到开封,找到原开封第二职业高中书记张纪平,但他拒绝回答任何问题。</P>
<P>  根据《法制与生活》杂志(司法部主办)记者在2004年间就此事对张纪平的采访,张当时说,如果认定江帆患有精神病,她的上访便不会影响有关领导的形象,而将她以精神病人的名义送医院治疗,还可以限制她的上访。</P>
<P>  1月19日,开封市信访局副局长程俊对记者说,当时做这个鉴定,省里和市里的领导都有指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处理江帆的问题”。</P>
<P>  在中共开封市委办公室1997年57号文件中,这样写道:“江帆赴省‘自焚’未成的事,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梁绪兴,市委常委、秘书长陈江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旭升亲自过问并做了指示。”</P>
<P>  其中,陈江河的指示中说:要采取措施严密看护,防止江帆外出,同时看其精神是否受到刺激,必要时可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P>
<P>  此外,在开封市第二职业高中的《关于我校教工江帆同志11.19赴省上访情况的汇报》中也写道:“开封市委袁副秘书长指示:必要时可为江帆从精神病角度通过医院鉴定一下。”</P>
<P>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年12月12日,开封市二职高向河南省精神病鉴定中心出具了委托书。</P>
<P>  记者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采访时,一名医生拿出了一本《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指着“偏执狂临床表现”一条给记者看。其中一段被勾画了出来———“诉讼狂:患者认为受到人身迫害,名誉被玷污,权利被侵犯等,得不到公正的解决,而诉诸法庭……”</P>
<P>  这名医生问记者:“你看,像不像江帆?”</P>
<P>  本报记者曾两次到开封市教委要求采访,均被拒绝。</P>
<P>  上访者七年非正常生活</P>
<P>  在与记者相处的几个小时中,江帆几乎一刻不停地说着那段被鉴定为“精神病人”的经历,说着说着就哭了,哭完了又继续说。</P>
<P>  江帆说,在“精神病人”名声的重压之下,她的生活被改变了许多。</P>
<P>  1997年年底,江帆赴北京上访。由于身上带的钱不多,白天她到各单位反映问题,晚上就住在地下室。此间,开封方面告知北京警方,“一个精神病到北京上访!”</P>
<P>  当年12月27日,江帆被收容。三天后,“精神病人江帆”在开封派来的专车专人护送下回家。</P>
<P>  2001年4月,身患癌症的江帆向学校请假,准备上北京治病。由于担心她“借看病的名义赴京上访”,学校打报告向开封市教委请示:“因江帆同志最近一个时期一再反映学校上任领导因上访做精神病鉴定一事,故对江帆同志赴京治病一事向教委报告。”</P>
<P>  最终,因开封市教委未予批准,江帆未能成行。</P>
<P>  今年1月17日下午5时,采访结束后,记者与江帆一同离开学校。一路上,她与熟识的老师有说有笑。</P>
<P>  就在江帆被鉴定为精神病期间,她还获得了开封市教委和学校颁发的数种奖励———1999年至2001年,连续被评为开封市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P>
<P>  江帆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宪法》,有时说得激动了,就掏出来给人看。她说,这是她的“红宝书”。书已经被翻皱了。</P>
<P>  ■江帆案进程</P>
<P>  ■2004年8月20日,开封市龙亭区法院正式受理江帆诉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和开封市教委名誉侵权一案。</P>
<P>  ■2004年9月21日,该案第一次开庭。开庭后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向法庭申请认定江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依据就是1997年做出的江帆患有偏执性精神病的司法鉴定。</P>
<P>  ■2004年12月22日,申请认定江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别程序案件开庭。24日,龙亭区法院驳回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的申请。</P>
<P>  ■2005年1月13日,江帆案再次开庭。双方激烈辩论4小时。</P>
<P>  目前,本案尚未宣判。</P>
<P>  ■各方声音</P>
<P>  “我没办法停下来,没办法不去想这件事。但是我不能疯,疯了就再没有赢的可能。”</P>
<P>  ———江帆</P>
<P>  “在领导指示及江经常上访影响学校工作的情况下,我们才委托有关部门做了鉴定。我局没有主观上的敌意,只是奉上级指示办事。”</P>
<P>  ———开封市教委</P>
<P>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江帆不那么认死理,也许就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但是不维权,对别人的侵权忍气吞声就是正确的吗?”</P>
<P>  ———律师王丽娟</P>
<P>  作者: 石毅</P>
<P>(转刊)</P></P>江帆在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里。她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宪法》。她说,这是她的“红宝书”。本报记者 石毅 摄  
<P>  一名普通校医的频繁上访,引起了开封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领导指示”之下,这名校医被鉴定为“精神病人”。</P>
<P>  历经七年的“非正常”生活之后,校医提起诉讼。她认为,这份“重压”她多年的《司法鉴定书》程序违法。</P>
<P>  1月13日,本案第三次开庭。目前仍未宣判。</P>
<P>  司法鉴定书遭质疑</P>
<P>  这是一份“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P>
<P>  被鉴定人:江帆。</P>
<P>  鉴定结论:偏执性精神病。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gt;
  2.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3. &lt;script&gt;
复制代码

委托鉴定单位:开封市教委。
<P>  鉴定时间:1997年12月13日。</P>
<P>  出具这份鉴定书的是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眼下,该医院和开封市教委正在应对江帆的名誉权诉讼。</P>
<P>  江帆,40岁,河南省开封市第二职业高中校医。她说,由于她的频繁上访,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在“领导指示”下将她鉴定为“精神病人”,使她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生活了7年。</P>
<P>  江帆认为,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接受开封市教委的委托和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给她做精神病司法鉴定,是违法行为。</P>
<P>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王丽娟律师代理了江帆的官司,她说,《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14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只能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案件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而这意味着,开封市教委并不具备委托鉴定的主体资格。</P>
<P>  江帆的诉讼请求是:撤销《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请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精神赔偿金48万元。</P>
<P>  “48是司法的谐音,我期待司法公正。”江帆说。</P>
<P>  上访者“变”成精神病人</P>
<P>  从1995年开始,江帆与丈夫陈某(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矛盾愈演愈烈,江希望“组织出面干预”。为此,江帆先后到开封市妇联、开封市委、市政府甚至河南省委反映问题。</P>
<P>  1997年11月,江帆到市委上访,却“被几个大男人像抬一头猪一样抬到车上”,几个人跪在她身上,压住她的身体以防她反抗。</P>
<P>  江帆自觉从未受到这样的羞辱,激动之下,她将汽油浇到自己身上,来到了河南省委门口,幸而被人拦下。这场“未遂的自焚”,使她的命运发生转折。</P>
<P>  当年12月13日,江帆被叫到开封市教委会议室。“他们说,为了解决我的家庭矛盾,叫我去与市信访局、市教委等领导座谈。”江帆说。</P>
<P>  在回答了“上访如何发生的?1995年以来生活如何?你不觉得上访范围大了吗”等问题后,“座谈会”结束。</P>
<P>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江帆突然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学校说你有精神病,要把你送精神病院!你可不要出来,他们要害你!”</P>
<P>  江帆说,当时她气愤得说不出话来。等回过神来,她给同事留下了遗嘱: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测,就将仅4岁的孩子送到孤儿院。</P>
<P>  江帆的父亲回忆说,当时是学校电话通知他,江帆患有精神病,希望他配合学校将江帆送到医院。然而,他要求看鉴定书时,却被告知“你无权看”。</P>
<P>  最终,由于江帆和家人的力争,她才没有被送入精神病院,继续留在了学校工作。</P>
<P>  事后证实,“司法鉴定”是在那场“座谈会”中进行的。当时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的专家。根据“现场鉴定”,专家们给江帆开出了长达9页的门诊病例。</P>
<P>  “座谈会”两天后,开封市教委在委托书上签字盖章,同意对江帆进行精神病鉴定。同一天,医院出具了《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江帆被鉴定为“偏执性精神病”。</P>
<P>  司法鉴定缘起“领导指示”</P>
<P>  今年1月17日,记者来到开封,找到原开封第二职业高中书记张纪平,但他拒绝回答任何问题。</P>
<P>  根据《法制与生活》杂志(司法部主办)记者在2004年间就此事对张纪平的采访,张当时说,如果认定江帆患有精神病,她的上访便不会影响有关领导的形象,而将她以精神病人的名义送医院治疗,还可以限制她的上访。</P>
<P>  1月19日,开封市信访局副局长程俊对记者说,当时做这个鉴定,省里和市里的领导都有指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处理江帆的问题”。</P>
<P>  在中共开封市委办公室1997年57号文件中,这样写道:“江帆赴省‘自焚’未成的事,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梁绪兴,市委常委、秘书长陈江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旭升亲自过问并做了指示。”</P>
<P>  其中,陈江河的指示中说:要采取措施严密看护,防止江帆外出,同时看其精神是否受到刺激,必要时可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P>
<P>  此外,在开封市第二职业高中的《关于我校教工江帆同志11.19赴省上访情况的汇报》中也写道:“开封市委袁副秘书长指示:必要时可为江帆从精神病角度通过医院鉴定一下。”</P>
<P>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年12月12日,开封市二职高向河南省精神病鉴定中心出具了委托书。</P>
<P>  记者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采访时,一名医生拿出了一本《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指着“偏执狂临床表现”一条给记者看。其中一段被勾画了出来———“诉讼狂:患者认为受到人身迫害,名誉被玷污,权利被侵犯等,得不到公正的解决,而诉诸法庭……”</P>
<P>  这名医生问记者:“你看,像不像江帆?”</P>
<P>  本报记者曾两次到开封市教委要求采访,均被拒绝。</P>
<P>  上访者七年非正常生活</P>
<P>  在与记者相处的几个小时中,江帆几乎一刻不停地说着那段被鉴定为“精神病人”的经历,说着说着就哭了,哭完了又继续说。</P>
<P>  江帆说,在“精神病人”名声的重压之下,她的生活被改变了许多。</P>
<P>  1997年年底,江帆赴北京上访。由于身上带的钱不多,白天她到各单位反映问题,晚上就住在地下室。此间,开封方面告知北京警方,“一个精神病到北京上访!”</P>
<P>  当年12月27日,江帆被收容。三天后,“精神病人江帆”在开封派来的专车专人护送下回家。</P>
<P>  2001年4月,身患癌症的江帆向学校请假,准备上北京治病。由于担心她“借看病的名义赴京上访”,学校打报告向开封市教委请示:“因江帆同志最近一个时期一再反映学校上任领导因上访做精神病鉴定一事,故对江帆同志赴京治病一事向教委报告。”</P>
<P>  最终,因开封市教委未予批准,江帆未能成行。</P>
<P>  今年1月17日下午5时,采访结束后,记者与江帆一同离开学校。一路上,她与熟识的老师有说有笑。</P>
<P>  就在江帆被鉴定为精神病期间,她还获得了开封市教委和学校颁发的数种奖励———1999年至2001年,连续被评为开封市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P>
<P>  江帆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宪法》,有时说得激动了,就掏出来给人看。她说,这是她的“红宝书”。书已经被翻皱了。</P>
<P>  ■江帆案进程</P>
<P>  ■2004年8月20日,开封市龙亭区法院正式受理江帆诉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和开封市教委名誉侵权一案。</P>
<P>  ■2004年9月21日,该案第一次开庭。开庭后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向法庭申请认定江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依据就是1997年做出的江帆患有偏执性精神病的司法鉴定。</P>
<P>  ■2004年12月22日,申请认定江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别程序案件开庭。24日,龙亭区法院驳回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的申请。</P>
<P>  ■2005年1月13日,江帆案再次开庭。双方激烈辩论4小时。</P>
<P>  目前,本案尚未宣判。</P>
<P>  ■各方声音</P>
<P>  “我没办法停下来,没办法不去想这件事。但是我不能疯,疯了就再没有赢的可能。”</P>
<P>  ———江帆</P>
<P>  “在领导指示及江经常上访影响学校工作的情况下,我们才委托有关部门做了鉴定。我局没有主观上的敌意,只是奉上级指示办事。”</P>
<P>  ———开封市教委</P>
<P>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江帆不那么认死理,也许就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但是不维权,对别人的侵权忍气吞声就是正确的吗?”</P>
<P>  ———律师王丽娟</P>
<P>  作者: 石毅</P>
<P>(转刊)</P></P>
复制代码委托鉴定单位:开封市教委。  鉴定时间:1997年12月13日。  出具这份鉴定书的是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眼下,该医院和开封市教委正在应对江帆的名誉权诉讼。  江帆,40岁,河南省开封市第二职业高中校医。她说,由于她的频繁上访,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在“领导指示”下将她鉴定为“精神病人”,使她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生活了7年。  江帆认为,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接受开封市教委的委托和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给她做精神病司法鉴定,是违法行为。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王丽娟律师代理了江帆的官司,她说,《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14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只能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案件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而这意味着,开封市教委并不具备委托鉴定的主体资格。  江帆的诉讼请求是:撤销《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请求被告停骨秩ú⑴獬ゾ衽獬ソ?8万元。  “48是司法的谐音,我期待司法公正。”江帆说。  上访者“变”成精神病人  从1995年开始,江帆与丈夫陈某(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矛盾愈演愈烈,江希望“组织出面干预”。为此,江帆先后到开封市妇联、开封市委、市政府甚至河南省委反映问题。  1997年11月,江帆到市委上访,却“被几个大男人像抬一头猪一样抬到车上”,几个人跪在她身上,压住她的身体以防她反抗。  江帆自觉从未受到这样的羞辱,激动之下,她将汽油浇到自己身上,来到了河南省委门口,幸而被人拦下。这场“未遂的自焚”,使她的命运发生转折。  当年12月13日,江帆被叫到开封市教委会议室。“他们说,为了解决我的家庭矛盾,叫我去与市信访局、市教委等领导座谈。”江帆说。  在回答了“上访如何发生的?1995年以来生活如何?你不觉得上访范围大了吗”等问题后,“座谈会”结束。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江帆突然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学校说你有精神病,要把你送精神病院!你可不要出来,他们要害你!”  江帆说,当时她气愤得说不出话来。等回过神来,她给同事留下了遗嘱: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测,就将仅4岁的孩子送到孤儿院。  江帆的父亲回忆说,当时是学校电话通知他,江帆患有精神病,希望他配合学校将江帆送到医院。然而,他要求看鉴定书时,却被告知“你无权看”。  最终,由于江帆和家人的力争,她才没有被送入精神病院,继续留在了学校工作。  事后证实,“司法鉴定”是在那场“座谈会”中进行的。当时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的专家。根据“现场鉴定”,专家们给江帆开出了长达9页的门诊病例。  “座谈会”两天后,开封市教委在委托书上签字盖章,同意对江帆进行精神病鉴定。同一天,医院出具了《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江帆被鉴定为“偏执性精神病”。  司法鉴定缘起“领导指示”  今年1月17日,记者来到开封,找到原开封第二职业高中书记张纪平,但他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根据《法制与生活》杂志(司法部主办)记者在2004年间就此事对张纪平的采访,张当时说,如果认定江帆患有精神病,她的上访便不会影响有关领导的形象,而将她以精神病人的名义送医院治疗,还可以限制她的上访。  1月19日,开封市信访局副局长程俊对记者说,当时做这个鉴定,省里和市里的领导都有指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处理江帆的问题”。  在中共开封市委办公室1997年57号文件中,这样写道:“江帆赴省‘自焚’未成的事,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梁绪兴,市委常委、秘书长陈江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旭升亲自过问并做了指示。”  其中,陈江河的指示中说:要采取措施严密看护,防止江帆外出,同时看其精神是否受到刺激,必要时可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此外,在开封市第二职业高中的《关于我校教工江帆同志11.19赴省上访情况的汇报》中也写道:“开封市委袁副秘书长指示:必要时可为江帆从精神病角度通过医院鉴定一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年12月12日,开封市二职高向河南省精神病鉴定中心出具了委托书。  记者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采访时,一名医生拿出了一本《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指着“偏执狂临床表现”一条给记者看。其中一段被勾画了出来———“诉讼狂:患者认为受到人身迫害,名誉被玷污,权利被侵犯等,得不到公正的解决,而诉诸法庭……”  这名医生问记者:“你看,像不像江帆?”  本报记者曾两次到开封市教委要求采访,均被拒绝。  上访者七年非正常生活  在与记者相处的几个小时中,江帆几乎一刻不停地说着那段被鉴定为“精神病人”的经历,说着说着就哭了,哭完了又继续说。  江帆说,在“精神病人”名声的重压之下,她的生活被改变了许多。  1997年年底,江帆赴北京上访。由于身上带的钱不多,白天她到各单位反映问题,晚上就住在地下室。此间,开封方面告知北京警方,“一个精神病到北京上访!”  当年12月27日,江帆被收容。三天后,“精神病人江帆”在开封派来的专车专人护送下回家。  2001年4月,身患癌症的江帆向学校请假,准备上北京治病。由于担心她“借看病的名义赴京上访”,学校打报告向开封市教委请示:“因江帆同志最近一个时期一再反映学校上任领导因上访做精神病鉴定一事,故对江帆同志赴京治病一事向教委报告。”  最终,因开封市教委未予批准,江帆未能成行。  今年1月17日下午5时,采访结束后,记者与江帆一同离开学校。一路上,她与熟识的老师有说有笑。  就在江帆被鉴定为精神病期间,她还获得了开封市教委和学校颁发的数种奖励———1999年至2001年,连续被评为开封市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  江帆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宪法》,有时说得激动了,就掏出来给人看。她说,这是她的“红宝书”。书已经被翻皱了。  ■江帆案进程  ■2004年8月20日,开封市龙亭区法院正式受理江帆诉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和开封市教委名誉侵权一案。  ■2004年9月21日,该案第一次开庭。开庭后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向法庭申请认定江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依据就是1997年做出的江帆患有偏执性精神病的司法鉴定。  ■2004年12月22日,申请认定江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别程序案件开庭。24日,龙亭区法院驳回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的申请。  ■2005年1月13日,江帆案再次开庭。双方激烈辩论4小时。  目前,本案尚未宣判。  ■各方声音  “我没办法停下来,没办法不去想这件事。但是我不能疯,疯了就再没有赢的可能。”  ———江帆  “在领导指示及江经常上访影响学校工作的情况下,我们才委托有关部门做了鉴定。我局没有主观上的敌意,只是奉上级指示办事。”  ———开封市教委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江帆不那么认死理,也许就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但是不维权,对别人的侵权忍气吞声就是正确的吗?”  ———律师王丽娟  作者: 石毅(转刊)</P><P><b>在中国谁敢提领导的意见,不是神经病还能是什么?</P><P>《宪法》?</P><P>《宪法》就是领导手里的擦屁股纸,还有人真拿它当回事儿了?!</b></P>
<P><b>在中国谁敢提领导的意见,不是神经病还能是什么?</P><P>《宪法》?《宪法》就是领导手里的擦屁股纸,还有人真拿它当回事儿了?!</b></P>
<B>以下是引用<I>票房毒药</I>在2005-1-29 0:25:56的发言:</B>

<P><B>在中国谁敢提领导的意见,不是神经病还能是什么?</P>
<P>《宪法》?《宪法》就是领导手里的擦屁股纸,还有人真拿它当回事儿了?!</B></P>

<P>
<P>在中国什么时候有宪法,什么时候有法律了?</P>
<P>冯小刚在《功夫》中的喊叫“还有法律么?还有王法么?”又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P>
<P>在领导万岁的中国只有独裁、麻痹和欺骗……让法律和民主滚到一边去吧</P>
<P>“精神病”这个词很管用!</P><P>还真是:“民都浑浊 唯官独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