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汉武帝想到\"无为而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8:02:05
最近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在黄金档播出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这是近年来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成吉思汗》后,又一次再现封建帝王将相的人物形象,该剧片头注明根据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改编创作。中国封建社会西汉历史,因为司马迁作为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史官),比较客观全面记载了上起皇帝,下迄当代汉武帝,以人物传记为主的传记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叙述写作《史记》目的: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史记》在思想和艺术具有极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加上东汉时期的班固《汉书》补充,电视剧的剧情史料较为真实客观,电视剧再现了封建社会西汉初年的历史,而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王汉武帝刘彻,电视剧塑造这一历史人物精神风貌,值得后人关注这一历史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所处的历史地位,该剧在跌宕起伏剧情中作了客观展现和评价。
         一 西汉刘邦“无为而治”施政大纲确立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较为繁荣昌盛的时期:西汉汉武帝时期、唐朝贞观之治后开元盛世、清康熙年间民族大统一。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社会经济繁荣与兴衰,总是与统治者治国大政分不开的,中国封建社会主要有两大矛盾:一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和人民起来反抗剥削压迫斗争矛盾,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中国历史。只要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让人民有一个休养生息的社会环境,阶级矛盾相对缓和而到达长治久安。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诸侯国矛盾。分封诸侯王,是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分封自己后代以及功臣为诸侯藩王。以拱卫地方政权加强中央统治。因为中国地域辽阔,诸侯国权力过大,诸侯国渐渐成为割据一方政治和军事势力而尾大不掉,地方势力坐大,往往是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刘邦在秦末农民起义下推翻了秦朝统治,公元前206年建立西汉王朝,他在当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后,对于秦的“二世而亡”,秦朝统一全国仅只有十四年的历史很警惕,为了使他子孙万代统治延续下去,西汉建国伊始,因为连年战争,国家处在百业待兴,经济凋敝恢复时期,为了迅速医治动荡不安社会创伤,他要士人陆贾总结一下包括秦朝在内的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他提供借鉴。陆贾根据道学黄老学说,又结合当时国家破残,社会局面百业待兴撰写了论文十二篇。其论点主张不要“极武”,不要“用刑太极”,而要“文武并用”,才能到达“长治久安”,这就是“无为而治。”刘邦很赞赏陆贾的观点,把陆贾的十二篇论文合为一书命名为《新语》。《新语》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秦朝后期政治和社会实际,基本上符合刘邦的建国思想,而这一思想在西汉初年,是最高统治集团的政治指导思想,历经惠帝、文帝、景时期,才出现了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强大昌盛时期。
  “无为而治”思想基础是什么?在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局面,参加争鸣各派,史称诸子百家,其中主要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而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是儒、道、墨、法四家。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无为”作为道家思想核心,尽管认为“道”是万物之源主观唯心主义方法论,但方法论主张事物相对论,具有朴素唯物辩证法因素,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而“无为”并不是无所为,是从“无为”到“有为”循序渐进的过程,提倡“宁静致远,”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发展过程。因此,西汉初年从理论上奠定了治国基础,从而制定了“无为而治”治国基本思路,也就是道学“以柔克刚”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
  汉初“无为而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文化上提倡清静淡薄,以道家思想教化人民;二、政治上逐步削弱诸侯藩王的政治势力,对处在北方的匈奴采取无作为的防御与“和亲”政策;三、经济上不采取竭泽而渔政策,提倡勤俭节约,轻徭薄赋,以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让人民有一个休养生息的社会环境。
     二 “文景之治”带来西汉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
  西汉初,自刘邦建国到汉武帝即位共经历了56年历史,西汉所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内忧是国家亟待医治秦末农民起义后,以及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所带来经济百业待兴创伤。另外,刘邦建国时留下“郡国并行制”分封诸国藩王政治割据的隐患。当时,地方政府虽然名义上实行秦朝的“郡县制”,但实际上实行“郡国并行制”。而分封的诸侯国随着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政治势力,甚至有的诸侯国富可抵国,并且还觊觎帝位。外患是北方匈奴国不断对西汉北部边境搔扰和掠夺。西汉自高祖刘邦到景帝刘启时期,对北方匈奴一直是“侵扰”、“和亲”、“再侵扰”、“再和亲”的“无为”政策。
  电视剧《汉武大帝》,正是从汉景帝刘启对匈奴采取无为“和亲”政策、逐步削弱诸侯藩王角度切入。其实,在刘启前汉文帝刘恒时期,政论家贾谊就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就是说要将诸侯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汉景帝刘启时期,中央和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分区。刘启接受了晁错的主张开始削弱诸侯王的分封地,但遭到诸侯王武力反抗。在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刘姓王联合大叛乱的“七国之乱。”叛军打着“清君侧、铢晁错”进攻长安,景帝刘启果断采取武力平定叛军的军事措施,很快平定了“七国之乱。”诸侯藩王叛乱平定后,景帝刘启在政治机制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分封诸侯王时地方割据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西汉初年,自高祖刘邦到景帝刘启,在经济上,刘邦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其中减轻田租(税),实行十五税一。到了汉文帝时期,刘恒采纳了政论家晁错“贵粟政策”,其中提出“轻徭薄赋”:一、减免田租,田租在十五税一基础上减为三十税一,后又减免天下税租十二年。一直到景帝前2年(前155年)才恢复三十税一田租。在这一时期同时实行减轻算赋,减轻劳役,这些“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实施,受惠的是广大劳动人民,极大限度减轻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让人民得以从繁重的苛捐杂税中解脱出来,人民就有一个宽松社会环境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从而安居乐业,到达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据历史记载: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自己带头穿粗布衣裳,清茶淡饭,提倡厉行节俭,宫中置机织布以供皇室衣着,并一再减少从皇帝到各级官吏俸禄。西汉初期社会经过65年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北方边境安宁提供了政治和物质基础。
        三 汉武帝财政改革顺应客观历史发展
  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武帝刘彻在位共53年,西汉初期自高祖刘邦,历经惠帝、文帝、景帝,也只不过65年历史。刘彻即位后,西汉经济已经是太平盛世,西汉初期的“无为而治”治国大政逐步呈现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好局面,西汉社会经济已经十分富庶。据《东观汉记.杜林记》记载:万里之统,海内赖安。这就在客观上为汉武帝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他有能力对匈奴发动大规模捍卫国家主权正义战争,维护北方边境和平和安宁。在政治上,刘彻进一步削弱诸侯国政治社会势力,打击大地主兼并土地,缓解了西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国家主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巩固和加强。刘彻在桑弘羊的协助下,进行了大规模财政改革,具体内容:一是改革币制;二是总一盐铁;三是均输、平准法;四是算缗、告缗。武帝刘彻时期财政改革,为加强封建社会专制的中央集权,打败匈奴侵扰提供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武帝刘彻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基本改变了自高祖刘邦“无为而治”政治格局,是西汉时期从“无为”到“有为”转变时期。在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逐渐活跃起来,而武帝本人是各种思想兼容并包理念,道家、儒家、法家思想各有其长。他众览诸子百家,取长补短。在加强中央集权制上实行《推恩令》和《附益法》,中央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诸侯王割据势力基本解决了。
  在对匈奴不断侵扰的战争,刘彻大规模发动了三次主动性进攻匈奴,使得匈奴损失惨重,最终分裂五部,其中一部投降了西汉。此后,西汉北部边疆四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汉匈和睦相处,维护了民族之间融洽和统一,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西汉在武帝刘彻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从经济领域的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农业与手工业,商品交换等几个方面考察,西汉社会经济,为中国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
        四 用历史唯物辩证法评价历史人物
  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创造了英雄?这历来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同观点。自从诞生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后,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就有了更加科学和客观评价历史方法。我们说如果过于夸大历史人物作用,而忽视历史客观社会条件和现实时代环境,是历史主观唯心主义史学观。如果过于强调自然社会条件和历史机遇赋予时势造英雄的时代,而忽视历史人物主观作用,同样是割裂开来评价历史而陷入客观唯心自然主义史学观。
  科学客观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两者是对立与统一辩证关系,顺应历史发展的历史人物,就会给社会带来进步和繁荣;反之,逆历史潮流发展的历史人物,就会给社会带来倒退和衰败。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将相都是时代产物,没有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也许就没有刘邦建立西汉这一辉煌历史。没有刘邦“无为而治”的施国纲领,也就没有汉武帝政治和经济、军事鼎盛时期。历史是人民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的,历史总是在兴旺与衰败、再兴旺、再衰败跌宕起伏中波浪式向前发展。
  诚然,历史人物主观作用不可忽视,在中国漫长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我们寻找历史人物思想轨迹,还是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不难看出:一个人的成功固然离不开社会机遇和特定时代环境,但历史人物自身人格力量以及自身素质,同样是一个人成功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而当机遇到来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刘邦之所以建立西汉王朝,是秦朝的统治者残暴统治和残酷压迫人民,从而引起人民反抗斗争,这是刘邦这一历史人物所产生的社会条件。而刘邦为什么成功?项羽为什么就失败了?刘邦在天下大乱中平定各军事和政治势力,并建立一个强大统一封建王朝,当然,刘邦自身主观人格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一个人成功所具备的内在因素。而武帝刘彻的成功,同样得力于刘邦以民为本治国纲领,尤其是文帝、景帝时期开创的“文景之治”的社会环境,是刘彻成功客观现实基础,但刘彻个人所具备人格力量和兼容并包的气质,才使得刘彻成就一番帝王大业。所以说只有顺应历史客观规律发展,具有超凡智慧和人格力量历史人物,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成功帝王将相必须具备“以人为本”人格凝聚力,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客观社会发展。
  我们可以比较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刘邦和项羽同处在秦末农民起义后兴兵起义反秦,他们在反秦斗争中逐步形成两股政治和军事势力,刘邦代表新兴地主和农民利益;而项羽则代表七国没落腐朽的旧贵族利益。刘邦攻进咸阳后颁布《约法三章》,安抚百姓,并礼遇秦朝旧官吏。项羽大军来到后,火烧秦宫阿房宫,大火一月有余,杀秦降君子婴,多次滥杀无辜屠城而失掉民心,且大封诸侯王,仍然使国家处在四分五裂状况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总结秦朝灭亡历史教训,减轻对人民剥削,使得西汉历史延续了两百多年历史。
  其次,谋事在天,成事在人。所谓机不再来,机不可失。一个人在机会来到时候具有敏锐洞察政治眼光,一个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集思广益采纳不同有利于社会发展建议。刘邦身边笼络一批重要谋士萧何、张良、韩信等。他能够礼遇下士,尤其善于用人,不拘一格拜韩信为大将军,采取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建议出奇兵,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的胜利,楚汉相争不到五年,就使项羽处在四面楚歌之中。而项羽刚腹自用,专横跋扈,听不进不同意见。多次没有听从谋臣范增建议,在鸿门宴杀掉刘邦,以及楚汉相争战争爆发后巩固后方军事策略,使楚汉战争一爆发就处在被分割不利局面。刘邦建立西汉后听取了陆贾建议,采纳了不竭泽而鱼的“无为而治”政治纲领,才使得西汉政权迅速稳定下来,西汉社会得以繁荣昌盛。武帝刘彻听取桑弘羊财政改革建议,西汉时期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取得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一个人伟大就在于认识到自己渺小,具有容纳百川气质,在顺境得意时要居安思危;在逆境失意时不要妄自菲薄。历史山成功人物以及现实中的人,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人格的力量。
            五 西汉历史现实意义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长河中,西汉历史只不过是短暂浪花,历史人物灿若繁星,众多帝王将相很快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不见踪影。一个时代、一个人物之所以受到后人敬仰,就是因为他们给于人类社会带来繁荣和富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乃至一个局部地区,如果竭泽而渔,抑或杀鸡取卵,社会经济就会衰竭和萧条,这是学习西汉历史最主要现实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今天了解学习历史,更多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社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激化。我们现实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仍然潜伏深层次社会问题,如企业和农民税收以及各种费用过重过多,政治体制机构庞大臃肿,法制还不十分完善,政治体制改革迟后,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今天,我们在学习历史之余,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同时,应该更多思考历史、反思历史,这才是历史所给于的启迪和智慧。最近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在黄金档播出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这是近年来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成吉思汗》后,又一次再现封建帝王将相的人物形象,该剧片头注明根据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改编创作。中国封建社会西汉历史,因为司马迁作为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史官),比较客观全面记载了上起皇帝,下迄当代汉武帝,以人物传记为主的传记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叙述写作《史记》目的: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史记》在思想和艺术具有极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加上东汉时期的班固《汉书》补充,电视剧的剧情史料较为真实客观,电视剧再现了封建社会西汉初年的历史,而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王汉武帝刘彻,电视剧塑造这一历史人物精神风貌,值得后人关注这一历史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所处的历史地位,该剧在跌宕起伏剧情中作了客观展现和评价。
         一 西汉刘邦“无为而治”施政大纲确立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较为繁荣昌盛的时期:西汉汉武帝时期、唐朝贞观之治后开元盛世、清康熙年间民族大统一。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社会经济繁荣与兴衰,总是与统治者治国大政分不开的,中国封建社会主要有两大矛盾:一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和人民起来反抗剥削压迫斗争矛盾,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中国历史。只要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让人民有一个休养生息的社会环境,阶级矛盾相对缓和而到达长治久安。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诸侯国矛盾。分封诸侯王,是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分封自己后代以及功臣为诸侯藩王。以拱卫地方政权加强中央统治。因为中国地域辽阔,诸侯国权力过大,诸侯国渐渐成为割据一方政治和军事势力而尾大不掉,地方势力坐大,往往是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刘邦在秦末农民起义下推翻了秦朝统治,公元前206年建立西汉王朝,他在当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后,对于秦的“二世而亡”,秦朝统一全国仅只有十四年的历史很警惕,为了使他子孙万代统治延续下去,西汉建国伊始,因为连年战争,国家处在百业待兴,经济凋敝恢复时期,为了迅速医治动荡不安社会创伤,他要士人陆贾总结一下包括秦朝在内的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他提供借鉴。陆贾根据道学黄老学说,又结合当时国家破残,社会局面百业待兴撰写了论文十二篇。其论点主张不要“极武”,不要“用刑太极”,而要“文武并用”,才能到达“长治久安”,这就是“无为而治。”刘邦很赞赏陆贾的观点,把陆贾的十二篇论文合为一书命名为《新语》。《新语》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秦朝后期政治和社会实际,基本上符合刘邦的建国思想,而这一思想在西汉初年,是最高统治集团的政治指导思想,历经惠帝、文帝、景时期,才出现了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强大昌盛时期。
  “无为而治”思想基础是什么?在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局面,参加争鸣各派,史称诸子百家,其中主要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而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是儒、道、墨、法四家。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无为”作为道家思想核心,尽管认为“道”是万物之源主观唯心主义方法论,但方法论主张事物相对论,具有朴素唯物辩证法因素,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而“无为”并不是无所为,是从“无为”到“有为”循序渐进的过程,提倡“宁静致远,”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发展过程。因此,西汉初年从理论上奠定了治国基础,从而制定了“无为而治”治国基本思路,也就是道学“以柔克刚”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
  汉初“无为而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文化上提倡清静淡薄,以道家思想教化人民;二、政治上逐步削弱诸侯藩王的政治势力,对处在北方的匈奴采取无作为的防御与“和亲”政策;三、经济上不采取竭泽而渔政策,提倡勤俭节约,轻徭薄赋,以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让人民有一个休养生息的社会环境。
     二 “文景之治”带来西汉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
  西汉初,自刘邦建国到汉武帝即位共经历了56年历史,西汉所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内忧是国家亟待医治秦末农民起义后,以及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所带来经济百业待兴创伤。另外,刘邦建国时留下“郡国并行制”分封诸国藩王政治割据的隐患。当时,地方政府虽然名义上实行秦朝的“郡县制”,但实际上实行“郡国并行制”。而分封的诸侯国随着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政治势力,甚至有的诸侯国富可抵国,并且还觊觎帝位。外患是北方匈奴国不断对西汉北部边境搔扰和掠夺。西汉自高祖刘邦到景帝刘启时期,对北方匈奴一直是“侵扰”、“和亲”、“再侵扰”、“再和亲”的“无为”政策。
  电视剧《汉武大帝》,正是从汉景帝刘启对匈奴采取无为“和亲”政策、逐步削弱诸侯藩王角度切入。其实,在刘启前汉文帝刘恒时期,政论家贾谊就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就是说要将诸侯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汉景帝刘启时期,中央和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分区。刘启接受了晁错的主张开始削弱诸侯王的分封地,但遭到诸侯王武力反抗。在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刘姓王联合大叛乱的“七国之乱。”叛军打着“清君侧、铢晁错”进攻长安,景帝刘启果断采取武力平定叛军的军事措施,很快平定了“七国之乱。”诸侯藩王叛乱平定后,景帝刘启在政治机制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分封诸侯王时地方割据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西汉初年,自高祖刘邦到景帝刘启,在经济上,刘邦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其中减轻田租(税),实行十五税一。到了汉文帝时期,刘恒采纳了政论家晁错“贵粟政策”,其中提出“轻徭薄赋”:一、减免田租,田租在十五税一基础上减为三十税一,后又减免天下税租十二年。一直到景帝前2年(前155年)才恢复三十税一田租。在这一时期同时实行减轻算赋,减轻劳役,这些“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实施,受惠的是广大劳动人民,极大限度减轻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让人民得以从繁重的苛捐杂税中解脱出来,人民就有一个宽松社会环境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从而安居乐业,到达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据历史记载: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自己带头穿粗布衣裳,清茶淡饭,提倡厉行节俭,宫中置机织布以供皇室衣着,并一再减少从皇帝到各级官吏俸禄。西汉初期社会经过65年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北方边境安宁提供了政治和物质基础。
        三 汉武帝财政改革顺应客观历史发展
  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武帝刘彻在位共53年,西汉初期自高祖刘邦,历经惠帝、文帝、景帝,也只不过65年历史。刘彻即位后,西汉经济已经是太平盛世,西汉初期的“无为而治”治国大政逐步呈现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好局面,西汉社会经济已经十分富庶。据《东观汉记.杜林记》记载:万里之统,海内赖安。这就在客观上为汉武帝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他有能力对匈奴发动大规模捍卫国家主权正义战争,维护北方边境和平和安宁。在政治上,刘彻进一步削弱诸侯国政治社会势力,打击大地主兼并土地,缓解了西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国家主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巩固和加强。刘彻在桑弘羊的协助下,进行了大规模财政改革,具体内容:一是改革币制;二是总一盐铁;三是均输、平准法;四是算缗、告缗。武帝刘彻时期财政改革,为加强封建社会专制的中央集权,打败匈奴侵扰提供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武帝刘彻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基本改变了自高祖刘邦“无为而治”政治格局,是西汉时期从“无为”到“有为”转变时期。在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逐渐活跃起来,而武帝本人是各种思想兼容并包理念,道家、儒家、法家思想各有其长。他众览诸子百家,取长补短。在加强中央集权制上实行《推恩令》和《附益法》,中央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诸侯王割据势力基本解决了。
  在对匈奴不断侵扰的战争,刘彻大规模发动了三次主动性进攻匈奴,使得匈奴损失惨重,最终分裂五部,其中一部投降了西汉。此后,西汉北部边疆四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汉匈和睦相处,维护了民族之间融洽和统一,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西汉在武帝刘彻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从经济领域的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农业与手工业,商品交换等几个方面考察,西汉社会经济,为中国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
        四 用历史唯物辩证法评价历史人物
  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创造了英雄?这历来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同观点。自从诞生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后,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就有了更加科学和客观评价历史方法。我们说如果过于夸大历史人物作用,而忽视历史客观社会条件和现实时代环境,是历史主观唯心主义史学观。如果过于强调自然社会条件和历史机遇赋予时势造英雄的时代,而忽视历史人物主观作用,同样是割裂开来评价历史而陷入客观唯心自然主义史学观。
  科学客观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两者是对立与统一辩证关系,顺应历史发展的历史人物,就会给社会带来进步和繁荣;反之,逆历史潮流发展的历史人物,就会给社会带来倒退和衰败。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将相都是时代产物,没有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也许就没有刘邦建立西汉这一辉煌历史。没有刘邦“无为而治”的施国纲领,也就没有汉武帝政治和经济、军事鼎盛时期。历史是人民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的,历史总是在兴旺与衰败、再兴旺、再衰败跌宕起伏中波浪式向前发展。
  诚然,历史人物主观作用不可忽视,在中国漫长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我们寻找历史人物思想轨迹,还是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不难看出:一个人的成功固然离不开社会机遇和特定时代环境,但历史人物自身人格力量以及自身素质,同样是一个人成功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而当机遇到来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刘邦之所以建立西汉王朝,是秦朝的统治者残暴统治和残酷压迫人民,从而引起人民反抗斗争,这是刘邦这一历史人物所产生的社会条件。而刘邦为什么成功?项羽为什么就失败了?刘邦在天下大乱中平定各军事和政治势力,并建立一个强大统一封建王朝,当然,刘邦自身主观人格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一个人成功所具备的内在因素。而武帝刘彻的成功,同样得力于刘邦以民为本治国纲领,尤其是文帝、景帝时期开创的“文景之治”的社会环境,是刘彻成功客观现实基础,但刘彻个人所具备人格力量和兼容并包的气质,才使得刘彻成就一番帝王大业。所以说只有顺应历史客观规律发展,具有超凡智慧和人格力量历史人物,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成功帝王将相必须具备“以人为本”人格凝聚力,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客观社会发展。
  我们可以比较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刘邦和项羽同处在秦末农民起义后兴兵起义反秦,他们在反秦斗争中逐步形成两股政治和军事势力,刘邦代表新兴地主和农民利益;而项羽则代表七国没落腐朽的旧贵族利益。刘邦攻进咸阳后颁布《约法三章》,安抚百姓,并礼遇秦朝旧官吏。项羽大军来到后,火烧秦宫阿房宫,大火一月有余,杀秦降君子婴,多次滥杀无辜屠城而失掉民心,且大封诸侯王,仍然使国家处在四分五裂状况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总结秦朝灭亡历史教训,减轻对人民剥削,使得西汉历史延续了两百多年历史。
  其次,谋事在天,成事在人。所谓机不再来,机不可失。一个人在机会来到时候具有敏锐洞察政治眼光,一个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集思广益采纳不同有利于社会发展建议。刘邦身边笼络一批重要谋士萧何、张良、韩信等。他能够礼遇下士,尤其善于用人,不拘一格拜韩信为大将军,采取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建议出奇兵,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的胜利,楚汉相争不到五年,就使项羽处在四面楚歌之中。而项羽刚腹自用,专横跋扈,听不进不同意见。多次没有听从谋臣范增建议,在鸿门宴杀掉刘邦,以及楚汉相争战争爆发后巩固后方军事策略,使楚汉战争一爆发就处在被分割不利局面。刘邦建立西汉后听取了陆贾建议,采纳了不竭泽而鱼的“无为而治”政治纲领,才使得西汉政权迅速稳定下来,西汉社会得以繁荣昌盛。武帝刘彻听取桑弘羊财政改革建议,西汉时期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取得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一个人伟大就在于认识到自己渺小,具有容纳百川气质,在顺境得意时要居安思危;在逆境失意时不要妄自菲薄。历史山成功人物以及现实中的人,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人格的力量。
            五 西汉历史现实意义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长河中,西汉历史只不过是短暂浪花,历史人物灿若繁星,众多帝王将相很快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不见踪影。一个时代、一个人物之所以受到后人敬仰,就是因为他们给于人类社会带来繁荣和富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乃至一个局部地区,如果竭泽而渔,抑或杀鸡取卵,社会经济就会衰竭和萧条,这是学习西汉历史最主要现实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今天了解学习历史,更多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社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激化。我们现实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仍然潜伏深层次社会问题,如企业和农民税收以及各种费用过重过多,政治体制机构庞大臃肿,法制还不十分完善,政治体制改革迟后,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今天,我们在学习历史之余,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同时,应该更多思考历史、反思历史,这才是历史所给于的启迪和智慧。
妙极!!!
好文,我觉得作为中央一套05年开篇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有一定的政治暗示。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在这部电视连续剧上有相当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