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Yankee大大,发现这个人的观点和你很像!转载网易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10:38


转自:http://war.163.com/12/0917/14/8BK2451V00014J0G.html

中国中型四代机:侧重截击战

9月16日凌晨,此前被广为注目的中国四代中型战机近距离清晰照片开始在网络出现,让我们对这款独特的机型有了新的详细了解。新曝光的第四代中型战机,也吸引了全世界眼球,该型机到底将做何用?性能如何?我们将根据各种资料,为您做出该机的性能推测。

总体概述中型隐身四代机

从当前已知的图片资料看,该型机是一种单座、双发、双垂尾的常规布局飞机,通过人体、车辆,该型机长度在16~17米左右,翼展在10米上下,属于典型的双发中型战斗机,机体整体体积介于F-15和MIG-29之间,机翼面积约40平方米。机头、机身呈菱形,双垂直尾翼向外倾斜,垂尾、主翼、平尾后缘前倾,使用带锯齿的起落架舱,属于基于隐身设计的战斗机。

主翼

由前所述,该机为常规布局,该型机主翼后掠角中等,展弦比较小,安装方式是四代机标准的进气道上缘位置,以提高机身和进气道升力体效应的使用效果。主翼的厚度较薄,属于针对超音速优化的小展弦比中等后掠角薄翼型方案。

其相对面积较小,与F-22超过78平方米的巨大机翼相比,其较小的机翼对盘旋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巡航状态的升阻比较差,影响航程,当然其超音速阻力会有一定优势。

机翼后缘安装有全翼展单块襟翼而没有使用襟翼-副翼分离的设计,襟翼打开角度较大,这主要是针对短距离起降和舰艇使用,全翼展大幅襟翼可以使得着舰-起飞速度降低约10节。

但是这个设计的奇特之处在于,全翼展襟翼设计主要是针对上舰,但是因为舰载机需要折叠机翼的缘故一般都是采取两段式的襟翼方案,每侧机翼使用两台作动器分别驱动两个翼面动作,而四代中型战斗机则采用了完整的单个全翼展襟翼,在上舰改造后还必须再在外侧增加。

一对作动器以驱动折叠翼段的后缘襟翼/副翼,增加了改装的复杂性。为何不采用两段式全翼展襟翼,是需要待后续资料进行分析的。或许该型机可能采用类似F-35C的方式,极大的加大翼展,在增加的外翼宽度上布置新的襟翼-副翼,但是这样凭空增加新的控制面必然带来控制律的不通用性,增加研制的复杂程度。

平尾

平尾采用了和主翼类似的设计,平尾前缘和主翼前缘,平尾后缘和主翼后缘相互平行,这主要是为了减少雷达波散射的强波束方向。平尾安装位置较为靠后,平尾后缘在发动机喷管之后,可以提高配平力矩。

但是其向后伸出的距离比F-15、F-22和F-35来说较短,设计相对保守。同时该机虽然采用了靠后的平尾,却没有和类似设计的F-15和F-22一样采用两侧尾撑设计,舵机安装在发动机舱两侧,转轴本身相对于尾翼靠前,需要较大的操作力矩,而且有卡轴的风险,这是其设计中比较奇特的一点。

垂尾

向外侧倾斜的垂尾,可以有效降低雷达散射,同时也可以使得垂尾部分避开前机身拉出的涡流,提高在大迎角状态的可控性。其面积较大,应该是为了提高高速下的方向稳定性的目的,这一点在F-22上表现较为明显。从这一点看该型机将主要针对超音速性能进行优化。

边条

涡升力是60年代以来,飞机气动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在主翼之前,利用各种涡流发生装置产生涡流,其流过主翼可以产生强大的升力以提高飞机的升力系数和抬头力矩,配合静不安定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飞机升力。常用的涡流发生装置包括了幻影2000上的小型固定副翼、J-10的鸭翼和F-16的边条。

在四代战斗机上则出现了新式的“棱线”式涡流发生装置,其利用升力体原理,利用机身本身来产生升力,尤其是菱形机头、船型进气道的边线,其效果与传统的边条相当甚至更为强烈,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边条增加的机身湿面积和阻力。同时菱形机身和船型进气道本身也是减少散射的重要隐身措施,一举多得的“棱线”是四代战斗机性能优势的重要来源。

该型机上没有采用传统意义的独立边条,而是采用四代机特有的三段式“棱线”边条,采用了菱形的机头和船型(两侧壁向外倾斜)进气道,配合精心设计的折现,同时兼顾了隐身和增升,从各国经验看是较为先进的设计。

总体评价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机身设计与F-22颇多相似之处,属于典型的常规布局中型战斗机,主要设计方向是针对超音速机动性方向,主翼较薄,后掠角在40度左右,是比较适合高速机动的后掠角。但是其长细比相对于F-22较小,可能会是影响其高速性能的难点,可能基于此而采用了较小的翼面积和展弦比,以较高的翼载荷换取较小的超音速阻力,当然会牺牲一些盘旋能力和航程特性。

在气动设计上,完全基于隐形需求而设计外形轮廓,基本上沿用了比较成熟的隐形飞机设计思路,如果能保证设计的精细和加工的细致,可以实现较好的隐身特性,其隐身效果可能与F-35类似,满足大部分作战需求。

总体上来说,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是一种基于四代战斗机基本规范设计,力图平衡机动性、高速性和隐身能力的典型第四代战斗机。其与F-35相比,气动上更偏向于截击作战性能,而不是和F-35一样针对远距离对地攻击任务。

起落架

该型机的起落架设计和中国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歼-20设计类似,都采用安装在机翼根部,向前折叠到进气道侧面,这个安装方式是连接强度最强、抗冲击力最好的方式,美国的F-14重型舰载机和需要舰载的F-35都采用了这个安装方式,当然都是装入翼根而不是装入起落架侧面。F-14翼根是可变翼的固定翼段,空间充足,而F-35不需要考虑超音速能力,因此直接用最简单方式装入翼根,其起落架舱的突起使得其高速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而第四代战斗机中需要追求超音速能力的F-22,则采用了进气道下侧安装其逻辑,收入进气道侧壁方案,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不影响机翼外形,但是其抗冲击能力较弱。歼-20和第四代中型战斗机采用这个独特的方案,主要是要求同时兼顾起落架坚固性和超音速能力,当然也提高了设计的复杂性和重量。

从起落架设计可以了解到,中型四代战斗机是要求有较好的短距起降能力和超音速能力,从这些需求可知,该型机带有很浓厚的舰载战斗机色彩,设计上为舰载设计做了相当的优化。

进气道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机身正面看,没有附面层吸除隔板,从这一点判断其采用的不是加莱特进气道,很可能是DSI进气道,当然也可能是90年代601所针对SU-27改进提出的可调式鼓包进气道。

DSI进气道是利用一个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设计的鼓包达到消除空气附面层和对空气进行预压缩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进气道重量、减少进气道缝隙数量以降低雷达反截面积,最早于F-35战斗机开始应用,而中国为巴基斯坦研制的FC-1“枭龙”战斗机则是最早使用该型进气道的服役机型,歼-10B战斗机和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歼-20也采用了该技术。

因为起落架舱设计在进气道侧壁,所以该机进气道不是采用的直筒进气道,而是S型进气道,可以利用进气道遮蔽发动机叶片,减少雷达波反射。

弹舱

第四代战斗机需要追求隐身性能,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飞机外表面各种突出,而外挂的武器弹药和副油箱就是外表面最强烈的反射源。所以第四代战斗机设计上,都将常用的武器都放入机身弹舱内,弹舱也成为了整个机体设计上最难点,其增大了机身内部体积造成空重的大幅度上升,同时还使得机身变宽变厚加大阻力。

第四代中型战斗机的机身,相对F-22和歼-20来说较为瘦削和单薄,在发动机直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弹仓高度和宽度都必然较小;同时由于起落架收入机身侧面,其也无法像F-35一样利用进气道侧面空间布置大型弹舱只能和F-22和歼-20一样在机身下部布置弹舱。

从其机身厚度分析,如果采用类似F-22和歼-20的同时具有乱序发射-高G机动发射-大迎角发射-高速发射能力的大型弹射挂架,其较薄的机身只能安装如MICA类似大小的较小体型空对空导弹,如果采用类似F-35的较为简单的挂架设计,则可以携带如PL-12这样的标准尺寸空对空导弹。

当然这主要是针对雷达制导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小巧的红外制导近距离格斗导弹需要在发射前就锁定目标,因此在F-22和歼-20上设计了复杂笨重的侧弹舱,可以再高速机动状态下将导弹伸出机体外,用红外导引头捕捉目标然后发射,由于该机机身侧面被起落架舱占据,同时机身长度也不如歼-20那样可以在安装起落架舱后仍然有空间布置格斗弹舱,因此该机应该没有携带格斗弹舱的能力。

由于较小的腹部弹舱,该机基本不可能拥有类似F-35这样携带重型炸弹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该型飞机还是一种典型的制空用战斗机。

油箱

如前所述,外挂武器和副油箱是最严重的附加反射源,因此第四代战斗机设计中非常重视减少副油箱的使用,在普通作战任务中尽可能完全依靠机内燃油完成,这与第三代战斗机严重依赖副油箱的情况完全不同。

因此第四代战斗机都极大的增大了内油容量,比如F-22内油增大到超过10吨,而F-35作为单发战斗机也增加到了8吨以上。但是内油的增加也必然带来飞机体积的增大,以及随之而来不可避免的重量上升。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本身体型较为单薄,同时较薄较小的主翼也难以布置大型油箱,因此其载油量很有可能较低,只能达到三代战斗机水平而不是第四代战斗机的大内油标准。

座舱

与F-22、歼-20的大型整体式气泡座舱不同,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采用了传统的座舱盖设计,而且背部有隆起的大型背鳍,这个设计则更像是F-35。可以满足超音速需求的大型整体气泡座舱性能优越,但是价格昂贵、重量大、使用寿命短,而安装在背鳍前部的座舱虽然视野受限,但是阻力更小,结构强度需求也低,对于推力不足和需要控制价格的飞机更为合适。

发动机

发动机是航空器的心脏,也是决定其设计和性能的关键。从照片可以看出,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采用的是两台RD-93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其也是FC-1“枭龙”战斗机的标准动力。RD-93是在前苏联MIG-29战斗机使用的RD-33涡轮风扇发动机基础上,将附件机匣从顶部更换到底部,以方便单发飞机维护的改型,其也适合于从底部进行维护的双发战斗机。

RD-93属于典型的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推力为81.4千牛,空气流量约70千克/秒。在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后机身壳体和发动机之间有较大缝隙,可以判断其后机身是为国产的9500KGF(9500千克推力)发动机设计,使用RD-93只是前期试飞的权宜之计,在9500KGF通过初期测试后就可以进行换装。9500KGF发动机直径相对较大,达到了1180毫米,RD-93直径则只有1030毫米,因此留有较大空隙。9500KGF发动机配有推力矢量系统,可以再相当程度上提高飞机机动性,当然推力矢量系统的飞控-发控一体化系统研制具有非常高的难度。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发动机,两台9500KGF发动机的重量远大于F-35的单台F-135发动机,而推力则还有不如——F-135推力达到191.35千牛即19500千克,而两台9500KGF推力发动机顾名思义,即9500千克*2=19000千克——同时其所占据机身体积更大,这也使得其要达到类似F-35或者超越F-35的飞行性能,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牺牲。

航空电子设备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的航空电子系统配置目前应该还未确定,其出口用版本和向解放军海空军部队推销的版本有较大的区别。如果没有经费限制,其可以直接套用歼-20的电子系统,达到中美典型主力第四代战斗机水平。

从总体上来讲,曝光的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属于典型设计的第四代战斗机,与俄罗斯的非典型第四代战斗机T-50比优势明显。当然其较小的体型搭配双发设计,可能会对性能有一定影响,这也需要观察未来我国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才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气动、隐身设计等方面,该型机具备了四代机的所有特征,在空战方面对任何第三代战斗机,无论是F-15\SU-27还是所谓的三代半战斗机台风\阵风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其面对第四代战斗机的效果则难以确定,这也是其前途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作者: 邓肯


他的目测观点和yankee前两天那篇文章很像啊。粽子看似内油不多,为超音速优化特征较多,似乎真不是像35那样偏重对地的多用途。pupu的预测可能要落空了


转自:http://war.163.com/12/0917/14/8BK2451V00014J0G.html

中国中型四代机:侧重截击战

9月16日凌晨,此前被广为注目的中国四代中型战机近距离清晰照片开始在网络出现,让我们对这款独特的机型有了新的详细了解。新曝光的第四代中型战机,也吸引了全世界眼球,该型机到底将做何用?性能如何?我们将根据各种资料,为您做出该机的性能推测。

总体概述中型隐身四代机

从当前已知的图片资料看,该型机是一种单座、双发、双垂尾的常规布局飞机,通过人体、车辆,该型机长度在16~17米左右,翼展在10米上下,属于典型的双发中型战斗机,机体整体体积介于F-15和MIG-29之间,机翼面积约40平方米。机头、机身呈菱形,双垂直尾翼向外倾斜,垂尾、主翼、平尾后缘前倾,使用带锯齿的起落架舱,属于基于隐身设计的战斗机。

主翼

由前所述,该机为常规布局,该型机主翼后掠角中等,展弦比较小,安装方式是四代机标准的进气道上缘位置,以提高机身和进气道升力体效应的使用效果。主翼的厚度较薄,属于针对超音速优化的小展弦比中等后掠角薄翼型方案。

其相对面积较小,与F-22超过78平方米的巨大机翼相比,其较小的机翼对盘旋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巡航状态的升阻比较差,影响航程,当然其超音速阻力会有一定优势。

机翼后缘安装有全翼展单块襟翼而没有使用襟翼-副翼分离的设计,襟翼打开角度较大,这主要是针对短距离起降和舰艇使用,全翼展大幅襟翼可以使得着舰-起飞速度降低约10节。

但是这个设计的奇特之处在于,全翼展襟翼设计主要是针对上舰,但是因为舰载机需要折叠机翼的缘故一般都是采取两段式的襟翼方案,每侧机翼使用两台作动器分别驱动两个翼面动作,而四代中型战斗机则采用了完整的单个全翼展襟翼,在上舰改造后还必须再在外侧增加。

一对作动器以驱动折叠翼段的后缘襟翼/副翼,增加了改装的复杂性。为何不采用两段式全翼展襟翼,是需要待后续资料进行分析的。或许该型机可能采用类似F-35C的方式,极大的加大翼展,在增加的外翼宽度上布置新的襟翼-副翼,但是这样凭空增加新的控制面必然带来控制律的不通用性,增加研制的复杂程度。

平尾

平尾采用了和主翼类似的设计,平尾前缘和主翼前缘,平尾后缘和主翼后缘相互平行,这主要是为了减少雷达波散射的强波束方向。平尾安装位置较为靠后,平尾后缘在发动机喷管之后,可以提高配平力矩。

但是其向后伸出的距离比F-15、F-22和F-35来说较短,设计相对保守。同时该机虽然采用了靠后的平尾,却没有和类似设计的F-15和F-22一样采用两侧尾撑设计,舵机安装在发动机舱两侧,转轴本身相对于尾翼靠前,需要较大的操作力矩,而且有卡轴的风险,这是其设计中比较奇特的一点。

垂尾

向外侧倾斜的垂尾,可以有效降低雷达散射,同时也可以使得垂尾部分避开前机身拉出的涡流,提高在大迎角状态的可控性。其面积较大,应该是为了提高高速下的方向稳定性的目的,这一点在F-22上表现较为明显。从这一点看该型机将主要针对超音速性能进行优化。

边条

涡升力是60年代以来,飞机气动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在主翼之前,利用各种涡流发生装置产生涡流,其流过主翼可以产生强大的升力以提高飞机的升力系数和抬头力矩,配合静不安定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飞机升力。常用的涡流发生装置包括了幻影2000上的小型固定副翼、J-10的鸭翼和F-16的边条。

在四代战斗机上则出现了新式的“棱线”式涡流发生装置,其利用升力体原理,利用机身本身来产生升力,尤其是菱形机头、船型进气道的边线,其效果与传统的边条相当甚至更为强烈,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边条增加的机身湿面积和阻力。同时菱形机身和船型进气道本身也是减少散射的重要隐身措施,一举多得的“棱线”是四代战斗机性能优势的重要来源。

该型机上没有采用传统意义的独立边条,而是采用四代机特有的三段式“棱线”边条,采用了菱形的机头和船型(两侧壁向外倾斜)进气道,配合精心设计的折现,同时兼顾了隐身和增升,从各国经验看是较为先进的设计。

总体评价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机身设计与F-22颇多相似之处,属于典型的常规布局中型战斗机,主要设计方向是针对超音速机动性方向,主翼较薄,后掠角在40度左右,是比较适合高速机动的后掠角。但是其长细比相对于F-22较小,可能会是影响其高速性能的难点,可能基于此而采用了较小的翼面积和展弦比,以较高的翼载荷换取较小的超音速阻力,当然会牺牲一些盘旋能力和航程特性。

在气动设计上,完全基于隐形需求而设计外形轮廓,基本上沿用了比较成熟的隐形飞机设计思路,如果能保证设计的精细和加工的细致,可以实现较好的隐身特性,其隐身效果可能与F-35类似,满足大部分作战需求。

总体上来说,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是一种基于四代战斗机基本规范设计,力图平衡机动性、高速性和隐身能力的典型第四代战斗机。其与F-35相比,气动上更偏向于截击作战性能,而不是和F-35一样针对远距离对地攻击任务。

起落架

该型机的起落架设计和中国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歼-20设计类似,都采用安装在机翼根部,向前折叠到进气道侧面,这个安装方式是连接强度最强、抗冲击力最好的方式,美国的F-14重型舰载机和需要舰载的F-35都采用了这个安装方式,当然都是装入翼根而不是装入起落架侧面。F-14翼根是可变翼的固定翼段,空间充足,而F-35不需要考虑超音速能力,因此直接用最简单方式装入翼根,其起落架舱的突起使得其高速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而第四代战斗机中需要追求超音速能力的F-22,则采用了进气道下侧安装其逻辑,收入进气道侧壁方案,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不影响机翼外形,但是其抗冲击能力较弱。歼-20和第四代中型战斗机采用这个独特的方案,主要是要求同时兼顾起落架坚固性和超音速能力,当然也提高了设计的复杂性和重量。

从起落架设计可以了解到,中型四代战斗机是要求有较好的短距起降能力和超音速能力,从这些需求可知,该型机带有很浓厚的舰载战斗机色彩,设计上为舰载设计做了相当的优化。

进气道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机身正面看,没有附面层吸除隔板,从这一点判断其采用的不是加莱特进气道,很可能是DSI进气道,当然也可能是90年代601所针对SU-27改进提出的可调式鼓包进气道。

DSI进气道是利用一个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设计的鼓包达到消除空气附面层和对空气进行预压缩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进气道重量、减少进气道缝隙数量以降低雷达反截面积,最早于F-35战斗机开始应用,而中国为巴基斯坦研制的FC-1“枭龙”战斗机则是最早使用该型进气道的服役机型,歼-10B战斗机和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歼-20也采用了该技术。

因为起落架舱设计在进气道侧壁,所以该机进气道不是采用的直筒进气道,而是S型进气道,可以利用进气道遮蔽发动机叶片,减少雷达波反射。

弹舱

第四代战斗机需要追求隐身性能,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飞机外表面各种突出,而外挂的武器弹药和副油箱就是外表面最强烈的反射源。所以第四代战斗机设计上,都将常用的武器都放入机身弹舱内,弹舱也成为了整个机体设计上最难点,其增大了机身内部体积造成空重的大幅度上升,同时还使得机身变宽变厚加大阻力。

第四代中型战斗机的机身,相对F-22和歼-20来说较为瘦削和单薄,在发动机直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弹仓高度和宽度都必然较小;同时由于起落架收入机身侧面,其也无法像F-35一样利用进气道侧面空间布置大型弹舱只能和F-22和歼-20一样在机身下部布置弹舱。

从其机身厚度分析,如果采用类似F-22和歼-20的同时具有乱序发射-高G机动发射-大迎角发射-高速发射能力的大型弹射挂架,其较薄的机身只能安装如MICA类似大小的较小体型空对空导弹,如果采用类似F-35的较为简单的挂架设计,则可以携带如PL-12这样的标准尺寸空对空导弹。

当然这主要是针对雷达制导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小巧的红外制导近距离格斗导弹需要在发射前就锁定目标,因此在F-22和歼-20上设计了复杂笨重的侧弹舱,可以再高速机动状态下将导弹伸出机体外,用红外导引头捕捉目标然后发射,由于该机机身侧面被起落架舱占据,同时机身长度也不如歼-20那样可以在安装起落架舱后仍然有空间布置格斗弹舱,因此该机应该没有携带格斗弹舱的能力。

由于较小的腹部弹舱,该机基本不可能拥有类似F-35这样携带重型炸弹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该型飞机还是一种典型的制空用战斗机。

油箱

如前所述,外挂武器和副油箱是最严重的附加反射源,因此第四代战斗机设计中非常重视减少副油箱的使用,在普通作战任务中尽可能完全依靠机内燃油完成,这与第三代战斗机严重依赖副油箱的情况完全不同。

因此第四代战斗机都极大的增大了内油容量,比如F-22内油增大到超过10吨,而F-35作为单发战斗机也增加到了8吨以上。但是内油的增加也必然带来飞机体积的增大,以及随之而来不可避免的重量上升。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本身体型较为单薄,同时较薄较小的主翼也难以布置大型油箱,因此其载油量很有可能较低,只能达到三代战斗机水平而不是第四代战斗机的大内油标准。

座舱

与F-22、歼-20的大型整体式气泡座舱不同,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采用了传统的座舱盖设计,而且背部有隆起的大型背鳍,这个设计则更像是F-35。可以满足超音速需求的大型整体气泡座舱性能优越,但是价格昂贵、重量大、使用寿命短,而安装在背鳍前部的座舱虽然视野受限,但是阻力更小,结构强度需求也低,对于推力不足和需要控制价格的飞机更为合适。

发动机

发动机是航空器的心脏,也是决定其设计和性能的关键。从照片可以看出,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采用的是两台RD-93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其也是FC-1“枭龙”战斗机的标准动力。RD-93是在前苏联MIG-29战斗机使用的RD-33涡轮风扇发动机基础上,将附件机匣从顶部更换到底部,以方便单发飞机维护的改型,其也适合于从底部进行维护的双发战斗机。

RD-93属于典型的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推力为81.4千牛,空气流量约70千克/秒。在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后机身壳体和发动机之间有较大缝隙,可以判断其后机身是为国产的9500KGF(9500千克推力)发动机设计,使用RD-93只是前期试飞的权宜之计,在9500KGF通过初期测试后就可以进行换装。9500KGF发动机直径相对较大,达到了1180毫米,RD-93直径则只有1030毫米,因此留有较大空隙。9500KGF发动机配有推力矢量系统,可以再相当程度上提高飞机机动性,当然推力矢量系统的飞控-发控一体化系统研制具有非常高的难度。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发动机,两台9500KGF发动机的重量远大于F-35的单台F-135发动机,而推力则还有不如——F-135推力达到191.35千牛即19500千克,而两台9500KGF推力发动机顾名思义,即9500千克*2=19000千克——同时其所占据机身体积更大,这也使得其要达到类似F-35或者超越F-35的飞行性能,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牺牲。

航空电子设备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的航空电子系统配置目前应该还未确定,其出口用版本和向解放军海空军部队推销的版本有较大的区别。如果没有经费限制,其可以直接套用歼-20的电子系统,达到中美典型主力第四代战斗机水平。

从总体上来讲,曝光的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属于典型设计的第四代战斗机,与俄罗斯的非典型第四代战斗机T-50比优势明显。当然其较小的体型搭配双发设计,可能会对性能有一定影响,这也需要观察未来我国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才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气动、隐身设计等方面,该型机具备了四代机的所有特征,在空战方面对任何第三代战斗机,无论是F-15\SU-27还是所谓的三代半战斗机台风\阵风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其面对第四代战斗机的效果则难以确定,这也是其前途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作者: 邓肯


他的目测观点和yankee前两天那篇文章很像啊。粽子看似内油不多,为超音速优化特征较多,似乎真不是像35那样偏重对地的多用途。pupu的预测可能要落空了
从总体上来讲,曝光的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属于典型设计的第四代战斗机,与俄罗斯的非典型第四代战斗机T-50比优势明显
能不能提供养鸡那篇文章的链接?
是说印度航母改装靠谱,物美价廉的那个邓肯吗,果然文章没一处靠谱
肥电的飞行性能怎么不拿出来PK一下呢?

文中错误很多。,,而且避重就轻…
asusy 发表于 2012-9-19 13:03
能不能提供养鸡那篇文章的链接?
http://lt.cjdby.net/thread-1459178-1-4.html

养鸡的文章就在本坛
蓝星元首 发表于 2012-9-19 13:07
是说印度航母改装靠谱,物美价廉的那个邓肯吗,果然文章没一处靠谱
邓肯文章还是不错的,分析比较理性
volcano-et 发表于 2012-9-19 13:13
文中错误很多。,,而且避重就轻…
哪些错误? 可以指出一下吗?  哪里是重哪里是轻?
neverdavis 发表于 2012-9-19 14:15
http://lt.cjdby.net/thread-1459178-1-4.html

养鸡的文章就在本坛
我之前怎么没看到,好,3Q。

neverdavis 发表于 2012-9-19 14:16
哪些错误? 可以指出一下吗?  哪里是重哪里是轻?


刚才手机看的 …………看到不少
太忙
没时间长篇大论的回复,不好意思

就举例一个吧…………错误的:F22的起落架安装位置可不是什么进气道下部。连接点是在进气道侧面靠下,机轮实际还是向上收在翼根处。


避重就轻的 :说J31没有尾撑,比F35 F22距离短…………可是后面只说了与F22结构不同,其实F35这么算起来也没有尾撑的……他到这里就不提了,只提有尾撑的22,给人一种错觉就是F35  F22都有尾撑……然后以此让人觉得没尾撑就问题多
neverdavis 发表于 2012-9-19 14:16
哪些错误? 可以指出一下吗?  哪里是重哪里是轻?


刚才手机看的 …………看到不少
太忙
没时间长篇大论的回复,不好意思

就举例一个吧…………错误的:F22的起落架安装位置可不是什么进气道下部。连接点是在进气道侧面靠下,机轮实际还是向上收在翼根处。


避重就轻的 :说J31没有尾撑,比F35 F22距离短…………可是后面只说了与F22结构不同,其实F35这么算起来也没有尾撑的……他到这里就不提了,只提有尾撑的22,给人一种错觉就是F35  F22都有尾撑……然后以此让人觉得没尾撑就问题多
问个问题,MD的F135经济或常用推力是多大,9500的又是多大?
volcano-et 发表于 2012-9-19 15:22
刚才手机看的 …………看到不少
太忙
没时间长篇大论的回复,不好意思
嗯 关于22的起落架他的说法确实有问题。。关于尾撑原文没说35有尾撑啊 他说的是15和22有尾撑


两人观点差距不大?你的理解也太……yankee咋说的?什么时候他认为31001可以与20配合了?{:soso_e141:}


但是让眼前的这个基本等于隐身米格-29的家伙装备胃口越来越大的PLAAF,除非成本压到足够低或者进度能足够快,我看希望不大。

当然,如果往好了想,这货就是一个验证机,倒可以说兔子如今有闲钱支援验证型号了,也算是科研一个创举。其实这个尺寸的双发飞机在如今以及未来的天朝空军干不了啥这个事实,我想手里有三代小中大双发机丰富研制经验——歼-6,歼-8和歼-11的沈霍伊比谁都明白;奈何重型四代竞争败北,靠着AVIC支援才勉强弄了这么个东西,个人看来沈霍伊也是希望能靠这个难度较小容易上手的东西(各种成熟的气动和结构设计,很多筷子用的工装设备都能沿用)积累经验弄点名声,不能眼见着成飞秋山澪抢走了四代机时代的大蛋糕,学学鬼子心神验证机的发展方法也是一个路子,以后争取弄个大粽子之类的(好歹常规布局四代机需要外挂东西的时候还是比J-20这样的方便一些,重心变化小),只不过沈霍伊的进度得加快才行。”

两人观点差距不大?你的理解也太……yankee咋说的?什么时候他认为31001可以与20配合了?{:soso_e141:}


但是让眼前的这个基本等于隐身米格-29的家伙装备胃口越来越大的PLAAF,除非成本压到足够低或者进度能足够快,我看希望不大。

当然,如果往好了想,这货就是一个验证机,倒可以说兔子如今有闲钱支援验证型号了,也算是科研一个创举。其实这个尺寸的双发飞机在如今以及未来的天朝空军干不了啥这个事实,我想手里有三代小中大双发机丰富研制经验——歼-6,歼-8和歼-11的沈霍伊比谁都明白;奈何重型四代竞争败北,靠着AVIC支援才勉强弄了这么个东西,个人看来沈霍伊也是希望能靠这个难度较小容易上手的东西(各种成熟的气动和结构设计,很多筷子用的工装设备都能沿用)积累经验弄点名声,不能眼见着成飞秋山澪抢走了四代机时代的大蛋糕,学学鬼子心神验证机的发展方法也是一个路子,以后争取弄个大粽子之类的(好歹常规布局四代机需要外挂东西的时候还是比J-20这样的方便一些,重心变化小),只不过沈霍伊的进度得加快才行。”
mosquito1113 发表于 2012-9-19 17:46
两人观点差距不大?你的理解也太……yankee咋说的?什么时候他认为31001可以与20配合了?

...
嗯 网易的文章已经改标题了 现在是中国中型四代机:侧重截击战。
一开始的标题可能是小编加的 而非作者的本意
看一下文章内容,对气动的评价观点大体相似
neverdavis 发表于 2012-9-19 17:26
嗯 关于22的起落架他的说法确实有问题。。关于尾撑原文没说35有尾撑啊 他说的是15和22有尾撑
就是因为他前面一句拿了F35  F15  F22来说粽子的尾翼端点离喷口距离短……然后下一句开始说没尾撑有缺点什么的………………就只拿了F22和F15来说事。
-------------------这个行为就叫避重就轻。让你产生错觉
mosquito1113 发表于 2012-9-19 17:46
两人观点差距不大?你的理解也太……yankee咋说的?什么时候他认为31001可以与20配合了?

...
目前新说法中对31001尺寸和酬载航程性能的描述让我难以置信。

气动没有作出特别优化,双中推的31001能够做到载弹量不输给双大推的水果机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到震惊的。
yankee 发表于 2012-9-20 15:01
目前新说法中对31001尺寸和酬载航程性能的描述让我难以置信。

气动没有作出特别优化,双中推的31001能 ...
中推比大推载弹量大似乎不是新问题吧?
润物细无声 发表于 2012-9-20 15:05
中推比大推载弹量大似乎不是新问题吧?
F-15的载弹量被阵风超过了?
yankee 发表于 2012-9-20 15:01
目前新说法中对31001尺寸和酬载航程性能的描述让我难以置信。

气动没有作出特别优化,双中推的31001能 ...
嗯爆料者说了这是算上外挂的 但即使如此我觉得还是夸张了 带外挂载弹量能赶上豹A就很好了

主要是就现有的几张照片实在看不出气动为载荷航程特别优化。也许以后有了俯视图能更明白些。。。
yankee 发表于 2012-9-20 15:08
F-15的载弹量被阵风超过了?
A10上的是大推?
yankee 发表于 2012-9-20 15:01
目前新说法中对31001尺寸和酬载航程性能的描述让我难以置信。

气动没有作出特别优化,双中推的31001能 ...
现在的爆料实在无力辨明真假,只是直觉上我也不认为双中推31001能够与J16比载弹,哪怕是外挂……~~
neverdavis 发表于 2012-9-19 14:16
哪些错误? 可以指出一下吗?  哪里是重哪里是轻?
不用看了。。。数据就错了。。。这个飞机的翼展是12米左右。。。陕西大件爆出来的。。。还有不是16--17米。。就是17米。
粽子的好坏,到时会知道的,但是我是认为新报料是真的,粽子有后发的优势,如果做不到和F35差不多,哪中航不可能拿这么多钱来冒险....
neverdavis 发表于 2012-9-20 15:18
嗯爆料者说了这是算上外挂的 但即使如此我觉得还是夸张了 带外挂载弹量能赶上豹A就很好了

主要是就现有 ...
http://lt.cjdby.net/thread-1394545-1-1.html  这位大神最先爆出了粽子的数据。。。看看他爆出粽子的日期!!!。。这是一位真正的大神!!。。。看看它给出的数据吧。。。他有3个帖子。。。。
师母已呆,,在过几天
yankee 发表于 2012-9-20 15:01
目前新说法中对31001尺寸和酬载航程性能的描述让我难以置信。

气动没有作出特别优化,双中推的31001能 ...
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22原来还14t空重和11t的内油呢,现实呢?飞机开始目标定高点很正常,后面慢慢降嘛,再说武器宣传本来水分就多嘛
现实和理想,悲喜剧
hb840612 发表于 2012-9-20 15:33
http://lt.cjdby.net/thread-1394545-1-1.html  这位大神最先爆出了粽子的数据。。。看看他爆出粽子的日期 ...
那个PL15是什么蛋蛋?
润物细无声 发表于 2012-9-20 16:27
那个PL15是什么蛋蛋?
你问我??。。。。我问谁??。。。。这个pl15是啥搜不到!!。。。
hb840612 发表于 2012-9-20 16:47
你问我??。。。。我问谁??。。。。这个pl15是啥搜不到!!。。。
找到答案了,是PL12B
楼上大师说F-35没尾撑?
没尾撑?没尾撑?


请问大师,发动机两边的是啥?不是尾撑是头撑吗?
截击交给沈电霞?算了吧。
yankee 发表于 2012-9-20 15:01
目前新说法中对31001尺寸和酬载航程性能的描述让我难以置信。

气动没有作出特别优化,双中推的31001能 ...
会不会是满挂半油起飞,到空中再加油?
润物细无声 发表于 2012-9-20 16:50
找到答案了,是PL12B

错了 PL12D,就是用冲压的那个,鳖版流星,PL12C是12的折叠版,可以内射
东野翔1418 发表于 2012-9-20 20:45
错了 PL12D,就是用冲压的那个,鳖版流星,PL12C是12的折叠版,可以内射
那就是PL12C
润物细无声 发表于 2012-9-20 21:00
那就是PL12C
这个是官泄,其中D改为15

1305556659787.jpg
东野翔1418 发表于 2012-9-20 21:04
这个是官泄,其中D改为15
谢谢科普
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