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交流 中美认知存在落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16:01
<P>


<P>文/亓乐义</P>
<P>中国和美国的军事交流这几年平稳进行,但政治意义大过军事意义,今年则进入新的观察期,台海问题将是双方折冲的焦点;同时,两军以往那种重形式而轻实质的交流,在今年是否出现新局亦为众所瞩目。</P>
<P>去年二月,美国助理国防部部长费斯访问北京,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磋商时,出乎预料向中方提出建立「军事热线」的构想和方案。美方希望在双方的国防部长办公室设置热线电话,以化解因误解而产生的危机。此提议有可能在一、二年内落实,无疑是中、美军事交流的一次突破,但这不意味双方交流就此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热线不过是手段,关键是交流的内容。</P>
<P>按中国原先的构想,加强与美军交流应以台海问题为重点,为遏制「台独」,双方尤应建立针对性的危机管理机制。美国则认为,台海问题有其区域性,不限于两岸之间,且美国想谈的议题远超过台海危机,包括双方的核战略乃至太空的军事运用等。显然,中美之间对军事交流的内容和范围在认知上存有巨大落差。</P>
<P>前美军太平洋地区总司令布莱尔最近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说,据他的经验,中国军方很愿意和美军交流互访,但每当真正需要坐下来讨论严肃的军事问题时,中方人员却「变得勉强」,这可能是他们对不熟悉的话题或对美军的讨论方式感到陌生和不自在的一种表现。</P>
<P>曾率领美国三十多万大军的海军上将布莱尔认为,美国希望按「国际标准」和中国就具体的军事议题进行磋商;和对待苏联一样,当美苏两国的海空军碰面时都有一定的「行为准则」约束双方,以避免擦枪走火,但中方对类似议题一旦进入认真谈判时,却表现得「似乎很难接受」。布莱尔直言,中美之间并无一套让双方认同的模式以因应危机状况,包括双方无线电通讯如何联系都有问题,遑论其他功能性议题的合作。</P>
<P>布莱尔说出了一个问题。中、美两国自一九九八年签署「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起,迄今走向第五次磋商,并于二年前启动海空军事安全工作小组会议。按理说,双方的海空互信机制应初具成形,但布莱尔的坦率直言,道出当前中、美两军交流既存的盲点和不足比外界想象得严重,在现实上远非官方宣传般的辉煌和伟大。</P>
<P>什么因素造成中国如此「被动」?可能有二个原因。一、解放军承认军事实力和美国有「代差」,因此和美军进行交流时不能「对等透明」,否则容易被美方看破实力,难以对美发挥不对称作战。二、把双方的军事交流锁定在台海议题,既可配合政治外交斗争上的需要,又可藉此洞悉美军在特定地区的用兵之策,作为军事资源配置和部队演训的依据。</P>
<P>中新社日前透露,美国副助理国防部长劳利斯可望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将与中国军方高层进行「政策层面」的对话。所谓「政策层面」,显然不是以往「话家常」式的互访和参观军事设施,而偏向布莱尔所宣称朝向「功能性」议题,试图摆脱往年象征性会谈而直接面对实质性问题。台海问题定然是双方拉锯的主战场。</P>
<P>以目前中国大陆对台「反独」的紧迫感上看,北京很有可能放宽并务实面对军事交流的内容,以换取华府对「台独」的制约。中国绕了一大圈终于明白,外交上通往华府才是牵制台北的捷径,同样的,适度配合美国关注的核战略与太空等其他议题,何尝不是控制台海危机的另一条蹊径。当然,这需要时间的考验。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曾说,他和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会晤十多次,才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中、美两军要建立类似的信任看样子也需要相当时间。</P></P><P>


<P>文/亓乐义</P>
<P>中国和美国的军事交流这几年平稳进行,但政治意义大过军事意义,今年则进入新的观察期,台海问题将是双方折冲的焦点;同时,两军以往那种重形式而轻实质的交流,在今年是否出现新局亦为众所瞩目。</P>
<P>去年二月,美国助理国防部部长费斯访问北京,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磋商时,出乎预料向中方提出建立「军事热线」的构想和方案。美方希望在双方的国防部长办公室设置热线电话,以化解因误解而产生的危机。此提议有可能在一、二年内落实,无疑是中、美军事交流的一次突破,但这不意味双方交流就此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热线不过是手段,关键是交流的内容。</P>
<P>按中国原先的构想,加强与美军交流应以台海问题为重点,为遏制「台独」,双方尤应建立针对性的危机管理机制。美国则认为,台海问题有其区域性,不限于两岸之间,且美国想谈的议题远超过台海危机,包括双方的核战略乃至太空的军事运用等。显然,中美之间对军事交流的内容和范围在认知上存有巨大落差。</P>
<P>前美军太平洋地区总司令布莱尔最近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说,据他的经验,中国军方很愿意和美军交流互访,但每当真正需要坐下来讨论严肃的军事问题时,中方人员却「变得勉强」,这可能是他们对不熟悉的话题或对美军的讨论方式感到陌生和不自在的一种表现。</P>
<P>曾率领美国三十多万大军的海军上将布莱尔认为,美国希望按「国际标准」和中国就具体的军事议题进行磋商;和对待苏联一样,当美苏两国的海空军碰面时都有一定的「行为准则」约束双方,以避免擦枪走火,但中方对类似议题一旦进入认真谈判时,却表现得「似乎很难接受」。布莱尔直言,中美之间并无一套让双方认同的模式以因应危机状况,包括双方无线电通讯如何联系都有问题,遑论其他功能性议题的合作。</P>
<P>布莱尔说出了一个问题。中、美两国自一九九八年签署「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起,迄今走向第五次磋商,并于二年前启动海空军事安全工作小组会议。按理说,双方的海空互信机制应初具成形,但布莱尔的坦率直言,道出当前中、美两军交流既存的盲点和不足比外界想象得严重,在现实上远非官方宣传般的辉煌和伟大。</P>
<P>什么因素造成中国如此「被动」?可能有二个原因。一、解放军承认军事实力和美国有「代差」,因此和美军进行交流时不能「对等透明」,否则容易被美方看破实力,难以对美发挥不对称作战。二、把双方的军事交流锁定在台海议题,既可配合政治外交斗争上的需要,又可藉此洞悉美军在特定地区的用兵之策,作为军事资源配置和部队演训的依据。</P>
<P>中新社日前透露,美国副助理国防部长劳利斯可望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将与中国军方高层进行「政策层面」的对话。所谓「政策层面」,显然不是以往「话家常」式的互访和参观军事设施,而偏向布莱尔所宣称朝向「功能性」议题,试图摆脱往年象征性会谈而直接面对实质性问题。台海问题定然是双方拉锯的主战场。</P>
<P>以目前中国大陆对台「反独」的紧迫感上看,北京很有可能放宽并务实面对军事交流的内容,以换取华府对「台独」的制约。中国绕了一大圈终于明白,外交上通往华府才是牵制台北的捷径,同样的,适度配合美国关注的核战略与太空等其他议题,何尝不是控制台海危机的另一条蹊径。当然,这需要时间的考验。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曾说,他和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会晤十多次,才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中、美两军要建立类似的信任看样子也需要相当时间。</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