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与火的教训[献给歼8-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00:02
有感于某些人对歼8-2的谩骂和对高空高速的无知 谨转此文献给歼8-2
===============================================
铝与火的教训(上)
  自从喷气式飞机问世以来,核武器的出现使远程轰炸机具备了惊人的毁灭力,空中力量成为战争的决
定因素。空军的建军思想也全部集中在两大目标上:以核武器轰炸敌方和阻止敌方的核轰炸。然而,60年
代中期,以核大战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美国空军,却在越南战场上连吃败仗。越战的教训对现代空战理论产
生了重大影响,各国空军的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速度与机动

  越南战争初期,越南北方的防空网主要由简陋的高炮组成。1964年,北越境内只有20座防空预警雷达
、1500门高炮,没有任何战斗机及防空导弹,可供喷气机起降的机场也只有两座。1965年,越南人民军装
备了36架米格—17n从专业角度来看,米格—17的设计思路在当时已完全过时n朝鲜战争的经验曾经告诉飞
机设计师们,战斗机性能必须朝高空高速发展,以便于在进人格斗前能够拥有足够的能量以进行转弯,或
至少能够逃离对手的机炮射程。但米格—17只比朝鲜战争中的米格—15稍快一些,它的对手F—105却运用
60年代的航空技术,已经超过2倍音速了。仅从这一点来看,米格—17已完全不是其对手。

  当代号“滚雷”的轰炸行动开始后,F—l05担负起美国空军主要的轰炸任务。1965年5月3日,48架F—
105编队轰炸越南北方的交通中枢,除了空军的F—100执行“米格猎杀巡逻”任务以阻挡米格机的攻击外,
美国海军也出动了30多架F—4B担负空中掩护任务。尽管有重重护卫,再加上F—105飞机本身也具有自卫能
力,但仍有2架F—105被2架米格—17轻易击落。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从表面上看,F—105的设计明显地比米格—17先进,但设计者没料到的是,越
南战场的外部环境因素完全与原始设计上的想定不同,导致更先进的设计反而表现平平。

  越南战争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传统战争而非核战争。由于只能选用传统武器,故F—105必须外挂8枚750
磅传统炸弹,而非轻巧的内载型战术核武器,所以机身总重更重、阻力更大,无法以预想的超音速穿透方
式进行攻击。更严重的是,美国空军战机必须从遥远的泰国机场起飞,即便经过多次空中加油,还是得携
带庞大的副油箱,增加了重量与阻力,完全不能进行预想中的低空高速飞行。故F—105攻击时的速度实际
上只有每小时416公里,再加上需要以俯冲方式投掷传统炸弹以提高精确度,所以庞大编队的F—105常常从
高空招摇地以盘旋方式轮番对目标俯冲。此时F—105既飞不高,也飞不快,还有沉重的外载,当轻巧的米
格—17接近时,F—105完全没有任何优势。而米格—17虽然难以达到高速,但在每小时740公里以下的低速
作战时,反而能够维持相当高的机动性,对付一架又慢又重的F—105游刃有余。

  60年代,美国空军进行了一项代号为“鸡毛掸子”的测试计划,以找出F—105及F—4对付米格—17时
的战术。“鸡毛掸子一号”设定条件是高空、视距内的一对一格斗;“鸡毛掸子二号”研究中低空多对多
空战。

  “鸡毛掸子一号”的结论是:美国军机仍拥有性能上的优势,前提是不应与米格—17进行低速转弯的
格斗,而必须以较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加速脱离米格—17极短的机炮射程,再爬升以诱使对手消耗能量。
当对手没有动能再爬升或转弯时你却还可以转弯,那么,米格—17就是你的囊中之物了。19

  66年,美国空军完成了对越南空战的评估,预测F—4对米格—17有1:18的优势,F—105则至少可以维
持1:1的均势。

  当训练充分的美军飞行员得到正确的战术指导后,缺乏训练的北越飞行员所驾驶的米格—17就很难再
构成威胁。1966年6月,F—105首次击落了1架米格—17,而截至此时,F—4已击落14架米格—17,自身只
损失1架。

  F—4战机同样是追求高空高速而牺牲了低速机动性能,但与对地攻击为主的F—105不同,F—4是为空
中优势而生的,所以它享有当时最先进的空对空科技。F—4可挂载4枚视距外攻击的“麻雀”导弹,从理论
上说,必须以目视接战的米格机应该连敌机的影子都看不到就被击落;即便进入近距格斗,美机的“响尾
蛇”导弹也是比机炮更有效的武器。不幸的是,空对空导弹故障率之高使60年代的导弹科技几乎颜面尽失
。所幸,在战机性能上F—4凭借大推重比,使其能量上比米格—17占有优势,于是空战胜负的天平慢慢开
始倾向美军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米格—21开始进入越南人民军服役。

  米格—21最初的设计目标并不是要在机炮空战中取得优势,而是要对付高空高速的战略轰炸机。

  尽管越战的作战环境与原先设定有所差距,但和F—105与米格—17不同的是,这一环境使米格—21享
有意料之外的优势。因为米格—21不必像拦截高空高速轰炸机那样,在高空以超音速的冲刺速度拦截对手
,美军雷达制导导弹远距迎面拦射的优势形同虚设。而米格—21则可以从低空穿过美国护航战机的雷达搜
索,再从美国机群的后方利用优秀的爬升能力迅速爬到高空,优哉游哉地转向对前下方动作缓慢的战术攻
击机群进行掠袭。除非预先得到警告,否则美军护航机根本来不及阻止如此高速的攻击。即使得到警告,
北越地面雷达察觉护航美机的动作后,也可以轻易指挥具有速度优势的米格—21回避,等待机会重新攻击
,或者指挥其它米格机趁机穿过护航机与攻击机间的空隙攻击。面对如此快速的敌人,美国战机就算不被
击落,也往往吓得抛弃对地弹药,而米格—21则潇洒地继续俯冲加速到2马赫,撇下满腔怒火的美国护航机
群扬长而去。

  米格—21的出现使美机高空高速的优势完全逆转,美机没有一种能在这个领域胜过米格—21,就算进
入低速转弯的格斗,米格—21仍然具有优异的性能,足以与美机一博。

  从1967年开始,美国展开大规模间谍行动,目标是弄到米格—17和米格—21飞机来找出弱点,以研究
制敌绝招。这一计划实现后,美国军方进行的测试表明,米格—17的推力不足且在高速下控制不稳定。在
各个高度下的最大速度都远低于美军战机。美军评估,米格—17从后方进入目视距离后,需要数分钟才能
追上美国机群,所以美军飞行员只要不忘经常转头检查后下方向,米格—17就很难有机会瞄准射击。但米
格—21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它的正面截面积非常小,常常要近到3公里内才能用肉眼看到,而此时高速的米
格—21只需要再过10秒就可以开火。除非你不停地盯着后方(而这是不可能的事),否则米格—21几乎可以
随心所欲地猎杀看中的目标。有技巧的米格—21飞行员更会从你的后下方逼近,使你完全没有目视发现的
机会。

  米格—21在高空高速胜过任何一种美军战机,而且它的低速性能也令人惊异,当放下襟翼并打开加力
时,米格—21可以每小时150公里的速度飞行,此时任何尾追的美机都被迫超越,把尾部亮给米格—21。美
机利用爬升性能优越的特长对付米格—17的动作,对付米格—21则完全不适用。如果飞行员的技能较好,
还可以驾驭接近失速的米格—21,反过来用低速动作转而咬住美国战机。除了高空高速与低速的优势外,
由于三角翼为米格—21提供了相当低的翼负荷,所以它在中低空有优异的瞬间转向能力,在4500米高度、
0。9马赫时,米格—21与F—4的瞬间转弯率都是每秒13。5度;当速度为0。5马赫时,米格—21还有每秒1
1。1度,胜过F—4的每秒7。8度。凭借这样的瞬时转弯率,米格—21甚至在察觉空对空导弹飞来时,可以
快速地转向使导弹脱锁。

  不过,米格—21“也有它的缺陷:在4500米以下的高度时,如果空速高于每小时900公里或低于每小时
280公里时,米格—21的动作将变得非常笨重,使得飞行员难以快速驱使它作大幅度动作;加上结构强度的
限制,最大速度也被限制在每小时1000公里以下。故米格—21在中低高度时,不论是能量还是转弯性能上
,对付F—4都讨不到便宜,只有欺负F—105还不错。也就是说,如果米格—21不能顺利躲过护航机群,并
爬到护航机群后上方合适的高度,而在较低高度就遭到拦截,则它将陷入险境。此外,三角翼在转弯时会
提供大升力,也会产生极高的阻力,使其在转弯时会迅速消耗能量。加上发动机推力不足,时间一久其能
量将迅速损耗而无法维持速度,使其持续转弯性能不良。根据上述的情况。美军研究人员的结论是:采用
以往对付米格—17的垂直战术无法击败米格—21;对付米格—21应该采用的是水平战术。即争取在4500米
以下的中低高度,以每小时800公里以上的速度与米格—21进行水平转弯格斗。中低空的格斗不过在中低空
格斗方面,美军的主力战机F—4本身也有控制上的问题:在中低速时,F—4的飞行员不能靠左右扳动操纵
杆驱动副翼来使机身滚转,而必须维持操纵杆居中,靠踏板驱动方向舵以实现机身滚转。如果在大幅度转
弯中,方向舵不能适当地维持中央位置,则F—4的转弯能力会锐减,甚至失控进入水平螺旋。为此F—4上
装有一个警报器,在即将发生上述情况时,会发出响声提醒飞行员改用方向舵控制滚转n对经验老到的飞行
员而言,这只是多了一个注意事项,然而越战中期美国空军飞行员素质开始下降时,缺少训练的飞行员会
将报警声视为战机即将失控的警告,因而缩小动作幅度,使其浪费转弯性能上的优势。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在越南的空战中,美军研究出的水平战术并未达成预想的效果。在“滚雷”行动结束后,北越又少量部
署了一种新战机——米格—19。其设计和美军的F—100相同,都是为了超音速空战。但在美军阵容中,F—
100已被视为过时的机种,并且部署数量也不多。照理讲米格—19的影响应该不足为惧,然而,虽然米格—
19比快比不过米格—21;比转弯比不过米格—17,但在F—4打算用来对付米格—21的中低空、高亚音速的
空域里,它却能击败美军战机。

  美国军事情报人员在巴基斯坦秘密试飞中国仿制的米格—19时发现,在中低速的水平转弯中米格—19
远胜过F—4,即使速度达到每小时800公里时,米格—19仍能维持转弯率的优势。更危险的是,米格—19高
亚音速时的水平加速能力不像其他米格机那样贫弱,而能比F—4还快加速到1。2马赫而甩脱F—4的追击。
所幸,由于米格—19滞空时间极短、部署数量不大,在技术上的优势无法造成战果上的优胜。故美军得到
这样的结论:F—4仍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战机,尽管在不同空域,都有一种米格机胜过F—4,但整体来看
,F—4仍是性能最平衡的战机。加上为了远程飞行,F—4主要还是在中高度以每小时900公里左右飞行,只
要及时抛弃外挂,F—4可以加速取得对米格—17的速度优势以及对米格—21的机动性优势。

  大部分对越南空战的评论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得出的结论是:中低空、高亚音速的视距内格斗才是战
机应有的发展方向,高空高速的性能不切实际,高亚音速的机动性能才是最实用的。支持这一结论的实证
是:越战中美军有一批2马赫战机,但实际作战中只有极少的时间作超音速飞行,而空战也都发生在4500米
以下的中低高度。在而后的第三代战机中,像F—16与F—18等飞机都放弃了2马赫飞行必备的可调进气道,
可见追求高速度是不必要的。至于英国的“鹰”式教练机或“鹞”式攻击机,甚至根本没有超音速能力,
而以亚音速机动性执行防空任务,并在马岛战争中得到战果。

  然而,这种论点忽略的是米格—21超音速掠袭战术的可怕。1968年2月,2架F—102为加油机护航飞行
时,长机赫然发现1枚未爆炸的空空导弹插在僚机的尾部!显然,在浑然不觉的状态下,它们遭到了袭击。
这两架飞机连忙返回泰国的基地,途中,袭击它们的杀手米格—21出现了,米格再次攻击,迫使僚机坠毁
。这个例子看似离奇,但在越战中却屡见不鲜,许多美军军机都是这样被米格—21狙袭下来的,而米格—
212马赫的脱离速度却让美机连复仇的机会都没有。一位美国空军飞行员如此形容:“全世界最爽的飞行员
就是河内的米格—21飞行员。”

  越战中很少高空超音速空战的原因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当米格—21以超音速攻击时,美国战机完全
没有还手的余地,只有逃命的份,当然没有机会空战。美军大部分是趁米格机处于中低空时才加以攻击,
这时才会发生空战,由记录可看出60%的米格机被击落的高度低于2200米。由此可见,速度绝非罪恶,真
正的罪恶是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器,加力燃烧器的高油耗使战机难以长期超音速飞行。如果进行本土防空,
较短的作战半径使战机不需过长的滞空时间而能进行超音速飞的话,则高速的攻击不但比复杂的中低速运
动来得有效,而且至少在形势不利时能高速脱离以保住小命。

  假设米格—21的超音速滞空能力加长几倍,则米格—21就可以在高空待命,见到美机才俯冲而下,而
不用从机场紧急起飞,使美军没有任何机会在其中低空航行期间迫使进入高亚音速的格斗。反之,如果美
国战机能够以超音速穿通北越领空,越方战斗机若不能在迎头攻击中击落美国军机,则米格机转头后就会
再也追不上美军战机,美国战机就可以完全回避米格—19以及米格—17的拦阻,甚至连米格—21都机会渺
茫。越战空中格斗的统计数字表明,双方全部击落敌机记录的75%,胜利者都拥有速度优势。

  看来,“速度才是生命”这句话可以适用于整个空战史。除了兼顾对地攻击的F—16及F—18外,其他
专门负责空战的战机:F—14、F—15、幻影2000、“狂风”ADV、米格—23、25、29等战机全部都没有放弃
越战前追求的2马赫拦截能力,惟一不足的是无法以超音速巡航,为攻击机护航。但这正是美国未来战机F
—22追求的三大目标之一。由此可见,亚音速机动性并不是各国军方在越战学得的教训。

  尽管在被迫伴随笨重的攻击机进行中高空格斗时,战机要有足够的机动性;但在无限制的防空任务中
,高速仍给战机拥有主动权的自由。给敌机最少的反应时间,这才是空战的关键所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1 12:33:28编辑过]
有感于某些人对歼8-2的谩骂和对高空高速的无知 谨转此文献给歼8-2
===============================================
铝与火的教训(上)
  自从喷气式飞机问世以来,核武器的出现使远程轰炸机具备了惊人的毁灭力,空中力量成为战争的决
定因素。空军的建军思想也全部集中在两大目标上:以核武器轰炸敌方和阻止敌方的核轰炸。然而,60年
代中期,以核大战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美国空军,却在越南战场上连吃败仗。越战的教训对现代空战理论产
生了重大影响,各国空军的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速度与机动

  越南战争初期,越南北方的防空网主要由简陋的高炮组成。1964年,北越境内只有20座防空预警雷达
、1500门高炮,没有任何战斗机及防空导弹,可供喷气机起降的机场也只有两座。1965年,越南人民军装
备了36架米格—17n从专业角度来看,米格—17的设计思路在当时已完全过时n朝鲜战争的经验曾经告诉飞
机设计师们,战斗机性能必须朝高空高速发展,以便于在进人格斗前能够拥有足够的能量以进行转弯,或
至少能够逃离对手的机炮射程。但米格—17只比朝鲜战争中的米格—15稍快一些,它的对手F—105却运用
60年代的航空技术,已经超过2倍音速了。仅从这一点来看,米格—17已完全不是其对手。

  当代号“滚雷”的轰炸行动开始后,F—l05担负起美国空军主要的轰炸任务。1965年5月3日,48架F—
105编队轰炸越南北方的交通中枢,除了空军的F—100执行“米格猎杀巡逻”任务以阻挡米格机的攻击外,
美国海军也出动了30多架F—4B担负空中掩护任务。尽管有重重护卫,再加上F—105飞机本身也具有自卫能
力,但仍有2架F—105被2架米格—17轻易击落。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从表面上看,F—105的设计明显地比米格—17先进,但设计者没料到的是,越
南战场的外部环境因素完全与原始设计上的想定不同,导致更先进的设计反而表现平平。

  越南战争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传统战争而非核战争。由于只能选用传统武器,故F—105必须外挂8枚750
磅传统炸弹,而非轻巧的内载型战术核武器,所以机身总重更重、阻力更大,无法以预想的超音速穿透方
式进行攻击。更严重的是,美国空军战机必须从遥远的泰国机场起飞,即便经过多次空中加油,还是得携
带庞大的副油箱,增加了重量与阻力,完全不能进行预想中的低空高速飞行。故F—105攻击时的速度实际
上只有每小时416公里,再加上需要以俯冲方式投掷传统炸弹以提高精确度,所以庞大编队的F—105常常从
高空招摇地以盘旋方式轮番对目标俯冲。此时F—105既飞不高,也飞不快,还有沉重的外载,当轻巧的米
格—17接近时,F—105完全没有任何优势。而米格—17虽然难以达到高速,但在每小时740公里以下的低速
作战时,反而能够维持相当高的机动性,对付一架又慢又重的F—105游刃有余。

  60年代,美国空军进行了一项代号为“鸡毛掸子”的测试计划,以找出F—105及F—4对付米格—17时
的战术。“鸡毛掸子一号”设定条件是高空、视距内的一对一格斗;“鸡毛掸子二号”研究中低空多对多
空战。

  “鸡毛掸子一号”的结论是:美国军机仍拥有性能上的优势,前提是不应与米格—17进行低速转弯的
格斗,而必须以较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加速脱离米格—17极短的机炮射程,再爬升以诱使对手消耗能量。
当对手没有动能再爬升或转弯时你却还可以转弯,那么,米格—17就是你的囊中之物了。19

  66年,美国空军完成了对越南空战的评估,预测F—4对米格—17有1:18的优势,F—105则至少可以维
持1:1的均势。

  当训练充分的美军飞行员得到正确的战术指导后,缺乏训练的北越飞行员所驾驶的米格—17就很难再
构成威胁。1966年6月,F—105首次击落了1架米格—17,而截至此时,F—4已击落14架米格—17,自身只
损失1架。

  F—4战机同样是追求高空高速而牺牲了低速机动性能,但与对地攻击为主的F—105不同,F—4是为空
中优势而生的,所以它享有当时最先进的空对空科技。F—4可挂载4枚视距外攻击的“麻雀”导弹,从理论
上说,必须以目视接战的米格机应该连敌机的影子都看不到就被击落;即便进入近距格斗,美机的“响尾
蛇”导弹也是比机炮更有效的武器。不幸的是,空对空导弹故障率之高使60年代的导弹科技几乎颜面尽失
。所幸,在战机性能上F—4凭借大推重比,使其能量上比米格—17占有优势,于是空战胜负的天平慢慢开
始倾向美军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米格—21开始进入越南人民军服役。

  米格—21最初的设计目标并不是要在机炮空战中取得优势,而是要对付高空高速的战略轰炸机。

  尽管越战的作战环境与原先设定有所差距,但和F—105与米格—17不同的是,这一环境使米格—21享
有意料之外的优势。因为米格—21不必像拦截高空高速轰炸机那样,在高空以超音速的冲刺速度拦截对手
,美军雷达制导导弹远距迎面拦射的优势形同虚设。而米格—21则可以从低空穿过美国护航战机的雷达搜
索,再从美国机群的后方利用优秀的爬升能力迅速爬到高空,优哉游哉地转向对前下方动作缓慢的战术攻
击机群进行掠袭。除非预先得到警告,否则美军护航机根本来不及阻止如此高速的攻击。即使得到警告,
北越地面雷达察觉护航美机的动作后,也可以轻易指挥具有速度优势的米格—21回避,等待机会重新攻击
,或者指挥其它米格机趁机穿过护航机与攻击机间的空隙攻击。面对如此快速的敌人,美国战机就算不被
击落,也往往吓得抛弃对地弹药,而米格—21则潇洒地继续俯冲加速到2马赫,撇下满腔怒火的美国护航机
群扬长而去。

  米格—21的出现使美机高空高速的优势完全逆转,美机没有一种能在这个领域胜过米格—21,就算进
入低速转弯的格斗,米格—21仍然具有优异的性能,足以与美机一博。

  从1967年开始,美国展开大规模间谍行动,目标是弄到米格—17和米格—21飞机来找出弱点,以研究
制敌绝招。这一计划实现后,美国军方进行的测试表明,米格—17的推力不足且在高速下控制不稳定。在
各个高度下的最大速度都远低于美军战机。美军评估,米格—17从后方进入目视距离后,需要数分钟才能
追上美国机群,所以美军飞行员只要不忘经常转头检查后下方向,米格—17就很难有机会瞄准射击。但米
格—21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它的正面截面积非常小,常常要近到3公里内才能用肉眼看到,而此时高速的米
格—21只需要再过10秒就可以开火。除非你不停地盯着后方(而这是不可能的事),否则米格—21几乎可以
随心所欲地猎杀看中的目标。有技巧的米格—21飞行员更会从你的后下方逼近,使你完全没有目视发现的
机会。

  米格—21在高空高速胜过任何一种美军战机,而且它的低速性能也令人惊异,当放下襟翼并打开加力
时,米格—21可以每小时150公里的速度飞行,此时任何尾追的美机都被迫超越,把尾部亮给米格—21。美
机利用爬升性能优越的特长对付米格—17的动作,对付米格—21则完全不适用。如果飞行员的技能较好,
还可以驾驭接近失速的米格—21,反过来用低速动作转而咬住美国战机。除了高空高速与低速的优势外,
由于三角翼为米格—21提供了相当低的翼负荷,所以它在中低空有优异的瞬间转向能力,在4500米高度、
0。9马赫时,米格—21与F—4的瞬间转弯率都是每秒13。5度;当速度为0。5马赫时,米格—21还有每秒1
1。1度,胜过F—4的每秒7。8度。凭借这样的瞬时转弯率,米格—21甚至在察觉空对空导弹飞来时,可以
快速地转向使导弹脱锁。

  不过,米格—21“也有它的缺陷:在4500米以下的高度时,如果空速高于每小时900公里或低于每小时
280公里时,米格—21的动作将变得非常笨重,使得飞行员难以快速驱使它作大幅度动作;加上结构强度的
限制,最大速度也被限制在每小时1000公里以下。故米格—21在中低高度时,不论是能量还是转弯性能上
,对付F—4都讨不到便宜,只有欺负F—105还不错。也就是说,如果米格—21不能顺利躲过护航机群,并
爬到护航机群后上方合适的高度,而在较低高度就遭到拦截,则它将陷入险境。此外,三角翼在转弯时会
提供大升力,也会产生极高的阻力,使其在转弯时会迅速消耗能量。加上发动机推力不足,时间一久其能
量将迅速损耗而无法维持速度,使其持续转弯性能不良。根据上述的情况。美军研究人员的结论是:采用
以往对付米格—17的垂直战术无法击败米格—21;对付米格—21应该采用的是水平战术。即争取在4500米
以下的中低高度,以每小时800公里以上的速度与米格—21进行水平转弯格斗。中低空的格斗不过在中低空
格斗方面,美军的主力战机F—4本身也有控制上的问题:在中低速时,F—4的飞行员不能靠左右扳动操纵
杆驱动副翼来使机身滚转,而必须维持操纵杆居中,靠踏板驱动方向舵以实现机身滚转。如果在大幅度转
弯中,方向舵不能适当地维持中央位置,则F—4的转弯能力会锐减,甚至失控进入水平螺旋。为此F—4上
装有一个警报器,在即将发生上述情况时,会发出响声提醒飞行员改用方向舵控制滚转n对经验老到的飞行
员而言,这只是多了一个注意事项,然而越战中期美国空军飞行员素质开始下降时,缺少训练的飞行员会
将报警声视为战机即将失控的警告,因而缩小动作幅度,使其浪费转弯性能上的优势。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在越南的空战中,美军研究出的水平战术并未达成预想的效果。在“滚雷”行动结束后,北越又少量部
署了一种新战机——米格—19。其设计和美军的F—100相同,都是为了超音速空战。但在美军阵容中,F—
100已被视为过时的机种,并且部署数量也不多。照理讲米格—19的影响应该不足为惧,然而,虽然米格—
19比快比不过米格—21;比转弯比不过米格—17,但在F—4打算用来对付米格—21的中低空、高亚音速的
空域里,它却能击败美军战机。

  美国军事情报人员在巴基斯坦秘密试飞中国仿制的米格—19时发现,在中低速的水平转弯中米格—19
远胜过F—4,即使速度达到每小时800公里时,米格—19仍能维持转弯率的优势。更危险的是,米格—19高
亚音速时的水平加速能力不像其他米格机那样贫弱,而能比F—4还快加速到1。2马赫而甩脱F—4的追击。
所幸,由于米格—19滞空时间极短、部署数量不大,在技术上的优势无法造成战果上的优胜。故美军得到
这样的结论:F—4仍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战机,尽管在不同空域,都有一种米格机胜过F—4,但整体来看
,F—4仍是性能最平衡的战机。加上为了远程飞行,F—4主要还是在中高度以每小时900公里左右飞行,只
要及时抛弃外挂,F—4可以加速取得对米格—17的速度优势以及对米格—21的机动性优势。

  大部分对越南空战的评论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得出的结论是:中低空、高亚音速的视距内格斗才是战
机应有的发展方向,高空高速的性能不切实际,高亚音速的机动性能才是最实用的。支持这一结论的实证
是:越战中美军有一批2马赫战机,但实际作战中只有极少的时间作超音速飞行,而空战也都发生在4500米
以下的中低高度。在而后的第三代战机中,像F—16与F—18等飞机都放弃了2马赫飞行必备的可调进气道,
可见追求高速度是不必要的。至于英国的“鹰”式教练机或“鹞”式攻击机,甚至根本没有超音速能力,
而以亚音速机动性执行防空任务,并在马岛战争中得到战果。

  然而,这种论点忽略的是米格—21超音速掠袭战术的可怕。1968年2月,2架F—102为加油机护航飞行
时,长机赫然发现1枚未爆炸的空空导弹插在僚机的尾部!显然,在浑然不觉的状态下,它们遭到了袭击。
这两架飞机连忙返回泰国的基地,途中,袭击它们的杀手米格—21出现了,米格再次攻击,迫使僚机坠毁
。这个例子看似离奇,但在越战中却屡见不鲜,许多美军军机都是这样被米格—21狙袭下来的,而米格—
212马赫的脱离速度却让美机连复仇的机会都没有。一位美国空军飞行员如此形容:“全世界最爽的飞行员
就是河内的米格—21飞行员。”

  越战中很少高空超音速空战的原因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当米格—21以超音速攻击时,美国战机完全
没有还手的余地,只有逃命的份,当然没有机会空战。美军大部分是趁米格机处于中低空时才加以攻击,
这时才会发生空战,由记录可看出60%的米格机被击落的高度低于2200米。由此可见,速度绝非罪恶,真
正的罪恶是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器,加力燃烧器的高油耗使战机难以长期超音速飞行。如果进行本土防空,
较短的作战半径使战机不需过长的滞空时间而能进行超音速飞的话,则高速的攻击不但比复杂的中低速运
动来得有效,而且至少在形势不利时能高速脱离以保住小命。

  假设米格—21的超音速滞空能力加长几倍,则米格—21就可以在高空待命,见到美机才俯冲而下,而
不用从机场紧急起飞,使美军没有任何机会在其中低空航行期间迫使进入高亚音速的格斗。反之,如果美
国战机能够以超音速穿通北越领空,越方战斗机若不能在迎头攻击中击落美国军机,则米格机转头后就会
再也追不上美军战机,美国战机就可以完全回避米格—19以及米格—17的拦阻,甚至连米格—21都机会渺
茫。越战空中格斗的统计数字表明,双方全部击落敌机记录的75%,胜利者都拥有速度优势。

  看来,“速度才是生命”这句话可以适用于整个空战史。除了兼顾对地攻击的F—16及F—18外,其他
专门负责空战的战机:F—14、F—15、幻影2000、“狂风”ADV、米格—23、25、29等战机全部都没有放弃
越战前追求的2马赫拦截能力,惟一不足的是无法以超音速巡航,为攻击机护航。但这正是美国未来战机F
—22追求的三大目标之一。由此可见,亚音速机动性并不是各国军方在越战学得的教训。

  尽管在被迫伴随笨重的攻击机进行中高空格斗时,战机要有足够的机动性;但在无限制的防空任务中
,高速仍给战机拥有主动权的自由。给敌机最少的反应时间,这才是空战的关键所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1 12:33:28编辑过]
铝与火的教训(中)
    至关重要的“预警”能力美国空军的统计表明,在现代空战中,七成以上的被击落者并不知道攻击者
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飞行员能及时察觉受到攻击,被击落的几率就小了很多;同样地,如果攻击者不
被对手察觉,则成功几率也将提高很多。将这一统计结果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空战中最重要的就是“
预警”,在使用英文的美军中简称SA。

  在越战之前,空战中的预警被简化为“最大距离”这样一个概念,不论是预警雷达还是空中的战机,
只要侦测距离愈远,SA就越好。很少有人注意的是,当环境不同时,侦测距离根本达不到理论上的最大距
离。就雷达而言,地面杂波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地面会反射极强的杂波,当时的雷达都不能在俯视条件下
侦测目标。以越战中的F—4战斗机为例,它的机载雷达是当时最先进的,但低于2500米时,目标也会脱锁
。这个问题对美军的影响要远大于越南空军,因为美军大部分战机在执行任务时需要长途奔袭,受油料的
限制,不得不在3600米以上的高度飞行;虽然越南战机航程更短,但占了地利之便,不但在攻击前可躲在
低空,攻击后也能够较容易地俯冲到低空撤离战场。除了战斗机雷达之外,美军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提供空
中预警,那就是EC—121预警机。EC—121D的腹部装置了一部大型二维搜索雷达,可以侦测240公里内的目
标方位和距离,机背上还有一部较小的测高雷达,可侦测120公里远。虽然这种预警飞机能够俯视搜索目标
,但只能在杂波较少的海面环境中正常工作,在陆地上空,目标信号就会被大量杂讯所掩盖。

  当雷达无法提供可靠的预警时,肉眼就成了唯一的感测器。这时美军飞行员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致命
的危险:不论哪种米格机都非常的小,而且发动机无烟,即便在天气良好时,你也只能在2公里外才看得到
它;相反,美军战机不但机身庞大,而且发动机排烟浓密,良好气象下甚至可以在30公里外发现。于是,
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结果出现了:尽管美军拥有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但实战中,越南飞行员反而拥有“
预警”上的优势。

  在“滚雷”作战后,美国空军作了广泛的调查,分析空战中影响生存的因素。这份被称为“红爵士”
的调查报告指出,取得格斗开始的位置优势是攻击成功最重要的要素。这份报告指出,如果美军飞行员能
及时得知敌机的位置,就可以取得优势的位置。所以空战胜利的关键不是表面上的气动力性能、武器威力
,而是隐藏在外表下的“预警”。谁能确保自己的SA,削减敌人的SA,谁就掌握了胜机。


                    电子战的威力

  当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实在不能满足“预警”的要求,美国空军开始从另一项技术中去寻找机会:敌我
识别器。敌我识别也是越南空战的争议话题。在像越战这样的传统空战中,攻击一个大型目标要派出数十
架的攻击机,同时还需要更多的护航机群。无论在飞行员的视野中,还是雷达屏幕上都充满了高速运动的
友机,如何在攻击前识别敌我,便成了空战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用来解决敌我识别问题的技术装备是所谓的“敌我识别器”。它实际上是一部无线电发射机,一旦接
收到己方发出的询问信号,便会自动应答。然而美军飞行员却很不喜欢开启敌我识别器,因为他们怀疑越
军从坠毁的美机中已经破译了识别密码。不过,没有证据显示越南破解了美军的敌我识别器,但美军却凭
借在古巴外海活动的电子侦察机的长期监测,已经破译出苏联外销战机上敌我识别器的密码。1957年5月,
美军EC—121D装备了QRC—248,该设备可以启动米格机的敌我识别器并解读其信号。这种装备的用途非常
多,不但可以分辨出米格机,而且还可以分辨出米格机的种类,最重要的是经过编码的信号可以轻易与地
面杂波分开,所以预警机可以侦测到躲藏在低空的米格机精确方位。米格机再也无法利用低空躲藏,“空
中杀手”米格—21在高空占位之前就有可能遭遇美军的拦截。1967年美军又发展了EC—121K,K型机是种特
别的预警机,它没有任何主动雷达,完全依赖“倾听”。它除了可以听到越军敌我识别器信号外,还有越
语情报人员监听北越的防空通信网。由于越南防空网的指挥高度集中,甚至小到使用加力燃烧器也必须由
指挥员下今,故K型机除了侦测敌机的动态外,还可以掌握敌人“内心的企图”。

  在实战中,越军也时常监听美军机群的通信,依据通信内容可以判断美军机群的位置、油料状况、编
队组成等情报,以选择适当的攻击战术。特别是当美军飞行员被击落时,越军会侦测其求救信号的发出位
置,派出大量战机与美军搜救机群展开大战;相反地,美军也会利用假的通信来诱使越军应战,例如,依
赖逼真的模拟攻击通信作业,美军战斗机有时也会故意发出“低油量”的信号来诱使米格机出击。、越南
空战中,越军最成功的还是地面雷达站,由于美军战机必须从高空进入北越,所以在远距离就可以轻易被
地面雷达发现。在越战初期,越军飞行员经验有限,但凭借地面指挥员的引导,仍可以占据有利位置。地
面指挥与米格—21结合时,更是威力无穷。有时地面指挥甚至会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引米格—21攻击,此时
的米格—21相当于拥有了全空域的预警能力。而预警机侦测的精度不如地面雷达,所以美军采用的是“广
播式”的指挥。这种指挥方式是在一个频道上负责通知全部友机有关全部敌机的情报,既无法随时通报每
架敌机的状态,也很难确定通知到最需要知道情报的飞机。

  相比之下,越南飞行员明显地比美军更能即时利用情报,美军报告便指出越南地面指挥员的能力是越
军最重要的成功优势。

  越战以后,提高预警能力在战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过了气动力性能,用来提高预警能力
的气泡式座舱、俯视雷达等均成为第3代战机的基本特征。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飞行员的操作负荷。所以如
何让座舱自动化,使飞行员可以在操纵飞机的同时维持对目标的目视搜索以及运用仪表板的资料,便成了
现代单座战机设计中面临的挑战。一对一的地面指挥被证明是最有效的,但无线电的频道分配、指挥员的
数量使得战区内的飞机很难全都接受指挥。所以第4代战机最重要的进步就是数据链。高度数字化的数据链
可以让预警机的资料实时地呈现在每一架战斗机的显示幕上,不占用语音无线电的频宽,也不易被窃听或
干扰,更重要的是:让每架战机都有全空域的SA。


                  不可忽视的编队战术

  当技术不能解决问题时,就要靠战术来解决。战斗机飞行员即便拥有全方位的视野还是不可能时时看
到自己后方的目标,但如果多架飞机联合作战,就可以互相掩护彼此的死角。美国空军的战术是所谓的“
四机流动”队形,这种队形的核心是:僚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紧跟长机,这也是他唯一必须做的。因为受
攻击时,长机自然会想办法去闪躲并占位,跟随的僚机自然也可以跟着摆脱敌机的攻击。

  美国空军所需的飞行员太多,许多新进人员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空战训练,“四机流动”队形可以让
有经验的长机自由作战,而全力跟随的僚机趁机学习空战经验,另外严格的编队纪律也可以避免新进飞行
员好大喜功而鲁莽丧命。但过度强调纪律的结果就是造成僵化。领队(1号机)是当然的攻击机,其他飞机都
要掩护他;如果领队无法攻击时,另一架长机(3号机)可以继承“攻击权”来担任攻击机。除非敌机咬住长
机,使僚机必须攻击敌机才能掩护长机,否则僚机完全没有开火的权力。所以美国空军和多架米格机混战
时,很容易演变成首尾相接的“狗咬狗”:领队追着米格机、2号机追着咬领队的米格机、3号机追着咬2号
机的米格机……当美机使用导弹攻击时,情况就很危险,因为导弹有最小射程限制,贸然射击会穿过毫发
无伤的米格机而误击长机。再加上空军的习惯是;有开火机会,就把导弹射光。所以4架战机的攻击中,领
队第一次先射光4枚“麻雀”导弹,’第二次射光4枚“响尾蛇”导弹,再由3号机接手同样攻击两次。4架
战机虽然挂着32枚空对空导弹,却只有4次开火机会,僚机不但最容易被击落,也可以说几乎没机会击落敌
机。

  美国海军从二次大战时期开始就发展了所谓的“双机疏开”队形。这种队形的核心是:一架战机咬住
敌机,不管能不能得到机会开火,都会迫使敌机损失速度,另=架距离较远的友机就可以乘机选择角度进
行射击。编队是动态的方式:僚机不用紧紧守住长机后方,而是采取不易互撞的疏开编队,等到敌机攻击
时才转向去掩护长机。由于长机与僚机齐头并进,故僚机被攻击时,—长机转向一样可以掩护僚机后方。
攻击时没有规定谁不能攻击,只要僚机取得比长机更好的射击角度,长机就应该掩护僚机进攻。由于编队
中的2架飞机都有相同的开火权力,再加上海军型的“响尾蛇”导弹较为可靠,可以一枚枚地射,放这种队
形的开火机会比“四机流动”队形多了一倍!‘双机疏开”队形有效弥补了战机的缺点,使其可以预防出
现在僚机后方的突袭。但这种队形也有缺点,它牺牲了战机的转弯性能,因为不论你转得多快,也只能闪
掉一架飞机,却更容易被另一架击落。此外,它对预警有很高的要求,因为这种战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制造
机会、利用机会,而不是死命地抓住机会,故飞行员要掌握战场状况以判断最好的机会;这种战术也要求
飞行员的训练充足,才能自行判断状况。越战后,美国空军被迫放弃“四机流动”队形,改用海军的“双
机疏开”队形。因此这种战术反过来要求武器科技往量少质精的方向发展,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战
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仍然不亚于“科技”。
铝与火的教训(下)
                      人员的训练

  在滚雷作战之前,美国不但拥有在二战和朝鲜战争中积累起来的。大规模空战的经验,而且还有充足
的国力维持庞大的空军,当时美国空军的装备和训练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而越南空军则完全是从零开始,
飞行员在境外经过匆忙的训练,就必须紧急派上战场。所以,虽然美军飞行员经常遭遇陌生的战场环境,
但丰富的经验仍使其能够随机应变;而越南飞行员却完全不了解战机的差异与空战的特性,总是不能发挥
应有的优势而被美军击落。特别是“鸡毛掸子”计划研究出对付米格—17的战术后,作为越南空军主力的
米格—17,对美军的高速战机几乎不再构成任何威胁。而米格—21由于控制困难、架数又少,缺乏经验的
越南飞行员也很难发挥它应有的性能。

  然而,1967年下半年,形势突然逆转。北越飞行员开始了解米格—。17的弱点,因此不再盲目跟随美
机做俯冲爬升动作而耗损自己的能量。虽然米格—17仍然难以威胁美机,但至少美机也不能轻易将其击落
。与此同时,米格—21的飞行员也开始掌握了超音速战机的飞行技巧。从1967年8月到年底,米格机击落了
13架美机,本身损失12架。其中米格—21便包办了12架美机,自己只损失1架。美军王牌F—4对米格—21的
交换比竟然只有5:1,米格—21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从二战以来,。制空权一直是美军的象征,一向依赖制空权作战的美军从来没有败得如此凄惨。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7。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美军的一项政策:飞行员只要在南越呆过1年,或执行过100次作战任务,除
非本人自愿,否则一律调回国内。制订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美军低落的士气,但它也意味着每半年
就要把已经熟悉环境的飞行员调离战场,换上没有经验的新手。而对空战历史的研究表明,许多王牌飞行
员的飞行技巧并不十分出色,他们之所以能够击落敌机,往往是因为对空战环境、战术的了解。

  战斗技能和飞行技能一样,也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一般来说,飞行员需要先学会所有的飞
行技巧,空战课程则排在最后面。由于空战训练要用到飞机性能的极限,所以所有外挂要拆得干干净净,
增加事前准备的麻烦;而激烈的飞行动作又增加了损耗,加重训练单位的后勤负担;上课的天气要求也是
最高的。加之空战训练危险性极高,当前线伤亡已经让美国民众沸沸扬扬的时候,军方实在忌讳搞出一堆
飞行事故来刺激民众情绪。于是,到了越战中期,出现在战场上的美军飞行员实际上是一群空有一身飞行
技巧,却极端缺乏战斗技能的“菜鸟”。当他们面对越打越精的越南飞行员时,屡遭败绩就是理所当然的
事情了。

  面对上述窘况,美国空军痛定思痛,开始成立各种假想敌中队,并大量设置模拟对抗课程。越战之后
,许多国家也仿效美国,加强飞行员的模拟空战训练。但许多人逐渐忘记的是,除了正确的训练课程外,
高训练时数与宁缺勿滥的飞行员选拔,也是空战成功的因素。

  现在身处和平中的许多国家又逐渐像当初的美国空军一样,把焦点集中在训练的安全上。宁可限制训
练的难度,以维持大众看得到的训练安全,却不惜损害大众所看不到却攸关国家存亡的事情——飞行员的
战斗技能。就像一位美军飞行员所说的:你不能让斗牛士第一次上场就独自面对致命的公牛,而在训练时
却从来不准他练习用剑,理由是避免弄伤指甲。


                   空空导弹的悲哀

  在越南空战中,空空导弹第一次大规模地被投入实用。F—4挂载的“麻雀”导弹使用全天候雷达导引
,敌机不能再使用历史悠久的云雾躲藏战术,而且不论敌机方位如何都能攻击。其射程超过目视距离,当
你被命中时,可能连攻击者的影子都没看到。在这些超级武器的设计者眼里,空战的过程不再惊险刺激,
只要按一个钮,就决定了胜负。然而,实际作战中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在“滚雷”行动中,“麻雀”导
弹总共发射了330枚,却只击中27架米格机。“麻雀”导弹的确让飞行员在远距离就能开火,但问题是敌机
仍然活得好好的。

  事实上,越战的外部环境完全不同于“麻雀”导弹原先的设计。在核战争的阴影下,早期美国空空导
弹的设计方向都是为了在本土击落高空高速的战略轰炸机,故其使用环境应是干冷的温带大陆而不是湿热
的热带海岸。在越南,导弹长期存放在湿热的仓库中,战机一起飞。几分钟之内,就要面对低气压、低温
度、低湿度、高震动的恶劣环境,在美国本土运作正常的电子零件,很容易失灵。‘导弹挂在飞机上无法
检测故障,必须拆卸下来,运到高级后勤单位,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测。由于战斗频繁,前线飞行部队只
能定期送修,不能每次出勤前都检查一次。所以美国空军飞行员相信:“如果没有意外,每枚挂载的‘麻
雀’都是坏的”。于是,他们使用“麻雀”导弹的战术变成了一有开火机会,就把它射光,以祈求至少有
一枚命中。这样做的结果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空对空导弹,用起来的效果居然和二战中的空对空火箭
差不多。更为严重的是,还经常发生“麻雀”导弹发射不出去的险情,一位有过4枚“麻雀”全部不肯离开
挂架经历的飞行员回忆说:“当你挂满导弹,稳稳地咬住敌机,却除了干瞪眼以外,什么事情都不能作,
实在是百感交集。”

  按照最初的设计,“响尾蛇”导弹的射程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机炮,,“麻雀”导弹的射程更是达到
了视距以外。但这些数据都是在空气稀薄的高空直线飞行达到的,而在低空机动飞行中,导弹射程会急剧
降低到原来的1/3以下。由于不了解这样的特性,飞行员往往以为目标已经进入射程,但其实导弹却根本
飞不到这么远。这种现象更多发生在“响尾蛇”导弹上,因为当时“响尾蛇”导弹可以自动追踪目标角度
,却不能获取目标的距离数据。加上空对空导弹使用近炸引信,为避免引信感测到自己的机身而引爆,设
定了l公里左右的最小射程。然而在低空的某些状况下,“响尾蛇”导弹的最大射程只比最小射程略远几百
米而已,飞行员因为怕在最小射程之内开火,便不得不在最大射程之外开火。

  由于种种限制,设定用于近距格斗的“响尾蛇”导弹完全不适合在最容易发生的转弯空战中发射,飞
行员必须祈祷敌机停止转弯才能发射。“麻雀”导弹的雷达扫描低空目标时,雷达屏幕上会充满地面反射
的回波,这时雷达便无法锁定目标,即便雷达已经在高空先锁定目标,当敌机俯冲到低空时,地面杂波也
会导致雷达脱锁。“响尾蛇”导弹也很容易因为地面热背景而被吸引过去。也就是说,米格机只要低空飞
行,即便不转弯,空对空导弹也很难命中。

  “麻雀”导弹发射前一定要雷达锁定目标,雷达锁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照准式的快速锁定,只需
1秒就可以完成,但这种方式在实战中成功率极低,在“滚雷”作战行动的前65枚用照准锁定方式发射的“
麻雀”导弹中只有1枚命中。另一种全系统锁定方式就较为可靠,但当雷达锁定后需要4秒钟的时间把资料
输进导弹,飞行员要过4秒才能扣扳机,扣扳机后还要1。25秒导弹才能发射出去。在实战中,飞行员很难
有这么多时间展备发射。

  导弹命中率之低,已不容忽视。美国。海军率先决定改良“响尾蛇”导弹,1966年,美国海军开始换
装AIM—9D型“响尾蛇”导弹,其有效射程范围是早期B型的两倍,结果相当成功。但空军却并不想、采用
、AIM—9D,因为这是海军发展的武器。美国空军拿出的是最新型的AIM—4D“猎鹰”式导弹,然而“猎鹰
”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由于可靠性不佳,一开始的15次射击中,只有10次把导弹射出。“猎鹰”的弹头
重仅3磅,远低于“响尾蛇”的11磅,不得不使用直接撞击引信。美国飞行员对此的形容是:“你必须射中
米格机飞行员的心脏才能击落他。”整个“滚雷”作战期间,“猎鹰”共发射了54枚,只命中5枚,被视为
表现极差的导弹,“猎鹰”从此退出江湖。

  失望之余美国空军重新回头改良“响尾蛇”导弹,称为AIM—9E。为了节省成本,保留原来的弹头、引
信及推进火箭,结果是其射程没有多大改变,其可靠性也没有太大的改善。“后卫”作战行动中,美国空
军发射了64枚AIM—9E,只命中了5枚,命中率比“滚雷”行动中的AIM—9B还差。1968年空军发展了AIM—
9J,将前控制翼改成双三角翼的外形,企图提升导弹的运动性能,缩小最小射程,延伸最大射程,并可在
7G连载的状态下发射;另外还发展了被称为“格斗麻雀”的改良型AIM—7E—2,以适应近距离格斗。然而
,后来的实战发现,AIM—9J在低空的最大射程并末达到原先要求。在“后卫”作战行动期间发射过31枚A
IM—9J,命中率只有13%,虽比E型理想,但却和早期的B型差不多。凄惨的战绩使美军空军前线部队曾要
求尽快采用海军的AIM—9D,但因空军上层长久以来的本位主义而未能实现。

  用于生死搏斗的武器应以可靠性为第一优先。过去设计者都在追求高远快的表面性能,而很少有人关
心过可靠性。当使用的环境不同于原先的设想时,在这种心态下设计出来的武器便往往会发生致命的错误
。于是在越战后20年内,美国海空军宁可持续改良“麻雀”及“响尾蛇”导弹,也不再贸然启用新武器。
美军飞行员的训练也不再只依赖任何一种武器,尽管其主力战机都拥有超视距武器,但仍从不放弃视距内
格斗的训练。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武器又面临和本土不同的恶劣环境:高温、多沙,但大部分武器的可靠性却可圈
可点。美国工程界终于学到了正确的工程设计态度:如果你没有测试过这个地方有问题,那么这里一定会
出问题。然而,许多国家为了追求性能的突破,盲目要求加快研制进度,其产品的测试到底是否彻底、忍
受环境的要求是否严苛,恐怕要前线的官兵付出宝贵的生命才能证明。
的确好文!但这个上中下的版本似乎是缩水的,哪位有完全版的能否贴上来大家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自动步枪于2003-6-11 21:13:08编辑过]
原文似乎不是大陆人士所作啊,后面还有一章专门讲机炮使用的在这个缩水版本里面没有。
原刊载于台湾的《尖端科技》,后又被大陆《世界军事》
转载。算一篇老文了。主要是看某些人对于歼8-2的谩骂
和对高空高速价值的无知才再次转贴。
铝与血的教训

  越战教训指出,机炮虽然性能有限,但仍是飞行员最忠实的武器。只要飞行员看得到的目标,而且可以控制飞机接近目标到射程内,则机炮就无视任何干扰或杂讯都能击毁它;除了攻击原先预想的空中目标外,也能攻击看得到的地面目标。例如执行空优任务的飞行员如果被击落,则有携带机炮的友机可以射击围捕的敌军以协助逃亡。甚至到了波湾战争中美军也发现,机炮对地面小型目标的射击精确度不输任何精确导引武器,故许多挂载传统炸弹的飞行员,在地面炮火轻微时常常以机炮扫射地面,反而得到比炸弹还高的战果。

  此外,这也告诉我们:只要飞弹还有最小射程限制,机炮就有存在的理由。即便现代空战速度以音速计,但也很难持续维持目标距离在机炮射程内;同样地,快速接近的双方也很难维持在飞弹最小射程外。故在短暂的机炮射击机会,如果有一门高射速的机炮密集射击、把握当时的优势,避免让敌机反败为胜。但仍要注意的是,高速空战中适合的仍是高射速的武器,俄制现代战机的低射速以越战经验来看并非明智之举。

2003年:D
相当有益的科普帖:D
我觉得这个是铁血或者中华版……原先的版本并没有那么多鼓吹毛机优秀的句子。
WW高人所做,堪称汉语世界的越战空战经典猛文,也是本兽走上军迷道路滴启蒙文啊,唤起了本兽美好的回忆,YY中。。。。。。。
]]
LZ其心可诛呀,这篇经典文章中所传达的理念,正正反映出了我军的J8-2在现代空中战场中的最大弱势。:')

还说献给J-82,这不是典型的打着红旗反红旗么!:Q
原帖由 lancaster4 于 2008-2-22 10:35 发表
LZ其心可诛呀,这篇经典文章中所传达的理念,正正反映出了我军的J8-2在现代空中战场中的最大弱势。:')

还说献给J-82,这不是典型的打着红旗反红旗么!:Q

说得好!J-8II的高空高速和F-22的高空高速完全是两回事~~
]]
楼主的用意可能在这一段:
“如果进行本土防空,较短的作战半径使战机不需过长的滞空时间而能进行超音速飞的话,则高速的攻击不但比复杂的中低速运动来得有效,而且至少在形势不利时能高速脱离以保住小命。   假设米格—21的超音速滞空能力加长几倍,则米格—21就可以在高空待命,见到美机才俯冲而下,而不用从机场紧急起飞,使美军没有任何机会在其中低空航行期间迫使进入高亚音速的格斗。
反之,如果美国战机能够以超音速穿通北越领空,越方战斗机若不能在迎头攻击中击落美国军机,则米格机转头后就会再也追不上美军战机,美国战机就可以完全回避米格—19以及米格—17的拦阻,甚至连米格—21都机会渺茫。越战空中格斗的统计数字表明,双方全部击落敌机记录的75%,胜利者都拥有速度优势。  
 看来,“速度才是生命”这句话可以适用于整个空战史。除了兼顾对地攻击的F—16及F—18外,其他专门负责空战的战机:F—14、F—15、幻影2000、“狂风”ADV、米格—23、25、29等战机全部都没有放弃越战前追求的2马赫拦截能力,惟一不足的是无法以超音速巡航,为攻击机护航。但这正是美国未来战机F —22追求的三大目标之一。”

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大概可以为主要担负国土防空的J8做个注脚,“反之”以后的部分大概可以为主要担负攻势制空的F22做个注脚。
原帖由 kutoo 于 2008-2-22 11:31 发表
楼主的用意可能在这一段:
“如果进行本土防空,较短的作战半径使战机不需过长的滞空时间而能进行超音速飞的话,则高速的攻击不但比复杂的中低速运动来得有效,而且至少在形势不利时能高速脱离以保住小命。   假设 ...

问题在于空战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土防空型空军在美军的全面电磁压制之下完全丧失了预警优势!
从第五次中东战争到海湾战争再到科索沃战争都证明了这一点!

J-8II的飞行时间有限,不可能长时间在高空待机~~长时间超音速飞行更是梦想了!

“速度才是生命”是空战的真理,以此作为F-22的注脚再合适不过了~~
还在拿60年代的空战模式娱乐大众的人真该枪毙,当初连PLAAF自己都不满意的飞机,直到现在换发换航电之后,8爷才勉强达到设计初衷“突出高空高速性能的战斗机”,有什么不值得骂的,真正无知的人是直到现在还认为8可以用所谓高空高速性能并且通过狗斗的方式取得对美帝3.5~4代机胜利的火星人
速度高度火力,依然是空战中永恒的主题,只不过内涵有所变化,但是速度优势还是不变的,如果能有5马赫的巡航速度就可以天下无敌了
原帖由 aaasssaaa 于 2008-2-22 09:12 发表
我觉得这个是铁血或者中华版……原先的版本并没有那么多鼓吹毛机优秀的句子。

有色眼镜啊有色眼镜
楼主应该整理下.

好文章更要注重阅读的条理性!

总之,8爷是最目前中国伟大的飞机! 8爷万岁!:victory:
]]

F4战机
Vs
米格21战机
好像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看的世界军事上。
老八还是应该干拦截美军高速突防轰炸机。
原帖由 nncd 于 2008-2-22 20:33 发表
看完再说话不迟。原文作者(译者?)可没有吹捧米格21的意思,只是在比较同时代的F4和米格21的各自作战优势。
某篇转贴——
铝与火的教训——影响过我的武术思想的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print_4d03a493 ...


基本上,只要是內容類似,標題多半是鋁與火的,都是盜版的,原版是在雜誌上的,而且不是你們的雜誌出版的。
原帖由 yigect1 于 2008-2-22 14:50 发表

有色眼镜啊有色眼镜

:D :D
先顶,慢慢看!
俺只有当年的<世界军事>,有空扫描上来.
终于看完鸟.
我是最目前中国伟大的飞机! 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