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生命与鲜血的教训--《康家塘遭敌伏击》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9:31:49

作者:浪子虚名

在铁血[陆军论坛]版面看到一则帖子《八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康家塘遭敌伏击》,里面讲述两山轮战时期,发生在中越边境的一场战事,我昆明军区某侦察大队一支执行侦察任务的分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越军伏击,伤亡惨重,以至于成为当年参战幸存者“一段令人难以忘怀也不愿触及的往事”,作者“多次提笔想记述下这段历史,但不知如何下笔”。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那次战斗之惨烈,唯恐烈士的亲人看到后更加悲痛,于心不忍”。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战斗留下了太多的伤感,成为参战幸存者难以释怀的“伤心历史”。

作者的这番话,引起了心里巨大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参战者“不忍”的情感以及难以释怀的“伤心”?带着这个疑问,认真的阅读了帖子的内容,而后又在网上搜索与该战例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不是太完整的资料仔细对比考证,努力想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作者发在“铁血”[陆军论坛]的帖子篇幅较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老兵,在真实的描述当年场景过程中,难免表达的有些凌乱,所以阅读起来有些费劲,反复看过之后,理出的头绪是这样的:1984年10月27日,作者所在的昆明军区某侦察大队一支24人组成的小分队前往边境执行侦察任务,在中越边境康家塘一带,分队一部遭遇越军伏击,分队主官(连长)在内4人牺牲,三人重伤。两人失踪(后历尽千辛,返回归队)。牺牲的烈士里有一位排长,他在身负重伤中被越军俘虏,激烈反抗的他最后被急于脱离战场的越军残忍杀害。

那么,伏击我军侦察小分队的是一支什么样的越军呢?帖子里没有交代。在其他的参战人员回忆文字里找到的一些零星的材料是这样记叙的:“这时连长已经接到敌情通报,说有越军一个侦察分队已经从15号界碑方向入境”。( 引文摘自苍狼长啸--原第一侦察大队五连七班战士回忆帖);还有一篇《七班长对10.27康家塘伏击的回忆》的帖子这样回忆:“84年10月26日,收到敌情通报,敌一特工分队从十五号界碑方向入境……”。

情况表明,我方事先已经了解敌情,敌人是谁已经清楚,那就是一支越军“侦察分队”,正确的叫法是后一个回忆的表述,即越军“特工分队”。这支越军特工分队在头一天已经“入境”,而且被我方察觉具体方位在“十五号界碑方向”。作者在回忆中(以及在其它回忆资料中)都没有提到越军的具体人数,只用了“可能人数很少”来描述。从本人所在侦察分队在78—79年近半年与越军特工队多次交手遭遇的过往经验判断,这支越军特工分队人数应该在6—10人这个范围。之所以这样判断,是依据越军特工分队的编成。(我军侦察分队战斗班人员编制为9人)越军特工队的一个战斗班人数,是6人,再加上指挥官以及加强的火力配置,通常由6-10人组成一支小分队执行战场侦察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人员少,目标小,打不赢的时候可以迅速化整为零,借用山地复杂的地形脱逃,然后到预定的地点汇聚。

首先了解越军情况:1984年10月26日,越军特工小分队从十五号界碑处秘密越境,他们的任务,当然不是攻城略地,或是潜到我边境骚扰破坏,越军一方似乎察觉,在他们正面的中国军队正在或已经“换防”,越军急于了解当前我军的情况,于是派出了这支特工小分队,选择合适的地点、时机,对当前立足未稳、又不熟悉情况的“对手”实施伏击捕俘行动,通过捕捉“活口”,更深入的掌握对手的情况。越军经过策划。选择了“康家塘”作为他们伏击捕俘的理想之地。

再了解我军侦察分队情况。

任务:“至康家塘一带执行侦察巡逻,为制定的即将付之行动的渗透侦察捕俘行动勘察路线和敌情……”从作者的记叙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次道路侦察行动。

人员:24人。“至康家塘旧址还有500米的一处高地。连长将行动分队分为两组:一组由二排四班等十二人组成,留守高地(观察)”(参战者回忆)另一组12个人,行进至康家塘旧址。

敌情:(1)“越军一个侦察分队已经从15号界碑方向入境”;(2)在康家塘旧址入口处,发现越军(下山取水)留下的新鲜脚印。

分队指挥官(连长)根据敌情立即将分队进行了再次编组。

侦察障碍排除组:3人。由(4班)副班长率领2名战士组成。

战斗火力组:5人。由1排长率领2名战士+兄弟部队(熟悉道路的)2名战士组成。

保障指挥组。4人。由行动指挥官(连长)率领通信兵、卫生员、话务员组成。

三个小组拉开距离,按一路队形,进入康家塘“山谷中间的一条山涧小道”,也就是越军的伏击圈。

越军的伏击捕俘方案我们无从知晓,但是越军的老师就是我军,当年的桂林步校,就按照我军的训练大纲,培训了大量的越军基层指挥官。越军特工队使用的专业技术、战术教材,几乎就是我军步兵侦察分队专业技术、战术教材的翻版。现在把79年我参加的一次侦察分队实施伏击捕俘行动的方案(部分)摘录如下予以对比参考。

“现在我把这次行动的计划给大家说一下。”侦察参谋拿出一张纸,上面勾勒了目标区域的概略地形。“我们在1:50000地图上看到的这条目标区域的小路,在国境线那边没有标注,据九班侦察的情况,实际上这条小路在越南境内存在,是敌人进入我方的必经通道,可以通行架子车(河南方言:指人力板车)。从国境线向我方延伸约200米越过一条小溪后进入丘陵地貌,有四个小高地呈田字形分布,小路从这田字形中间的低洼部通过,延伸至我方村庄”。

“我们的伏击地点---大家看手中的地图---就选定在这里---‘田字’形小高地区域,我们将这四个小高地分别编号为1、2、3、4号高地,具体部署是:

“由我(侦察参谋)、八班长、八班副、九班长、九班副(黄)5人组成捕俘组,在田字形1号高地西北处,面对敌方小路左侧选择有利地形,对敌实施杀伤、捕俘、押带任务;

“三排长、七班长、七班副、九班副(九班有两个副班长)4人为捕俘预备组,在我捕俘组后侧选择有利地形隐蔽,主要支援捕俘组的行动,同时随时准备支援火力组行动!

“副指导员、X(步兵)排长,带领火力组行动,重机枪、两挺班用机枪还有火箭筒全部进入2号高地,在小路右侧选择有利阵地,战斗一旦打响,用火力杀伤敌人,封锁敌人退路,阻击敌人增援,一旦捕俘成功,不惜一切代价,掩护我捕俘组顺利撤离!……”

第二天上午,我们化妆成老百姓,秘密对伏击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设想并制定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的处置预案,以及敌人进入伏击圈时,各组的动作…… (以上摘自《越战亲历》5-G)

现在再看看越军选择的伏击阵地--康家塘。根据当年参战老兵的回忆,康家塘的地形与上面提到的战例里面的地形极为相似。越军的伏击动作,与我军的捕俘伏击教案要求极为接近。

其一,伏击捕俘地点选择在对方的“必经之路”,而且利于捕俘一方配置、发扬火力,便于突然出击捕捉俘虏而不利于对方展开和逃脱。康家塘的地形恰恰符合这一要求。当年的参战者这样回忆:“战斗发生在(康家塘)一条四面环山的小山谷中间的一条山涧小道上,四周是原始深林和长满了经荆棘和杂草。小道边上是一条山溪冲刷形成的狭长山涧。”我侦察分队被敌人伏击的地点就“经过的是一个山谷,谷底不算太窄,小路靠近谷底左侧,右侧是一片不足半人高的乱石和蒿草。敌人就埋伏在左侧的山坡上”。

其二,伏击捕俘,在对方进入伏击圈时,通常有两种打法:一是“放其先头,打其后尾”;另一方法是“打其先头,阻其后尾”;依据康家塘的地形,还有我方兵力情况,越军选择了前一个战法即—“放其先头,打其后尾”。我军三个侦察小组依序进入越军伏击圈后,战斗打响,越军的火力,分为三个方向进行打击。

第一个方向是(从背面)袭击我前方搜索小组,将我方战斗队形打散而首尾不能相顾。越军重点是“放其先头,打其后尾” ,这个方向的火力较弱,加上我侦察分队行进中距离拉开,行进在前面的“侦察障碍排除组”得以摆脱,有一人负伤,(2人失去联系,不敢原路返回,打散后进入越方境内,被报失踪,后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回国)

第二个方向是针对我“战斗火力组”的打击,也是越军伏击捕俘的重点目标。伏击捕俘行动中,(通常情况下,捕俘组的开火就是伏击行动开始的信号)做法是待对方进入捕俘最佳位置,以突然、猛烈、准确的火力将对方予以杀伤。趁对方混乱之际,迅速出击,捕捉俘虏。在这个方向,我方有5名战斗成员,越军将我两名战士予以致命杀伤,留下大腿被击伤的一排长(干部,活捉的价值更大),予以捕捉。奇怪的是,同一个小组的友军两个战士在越军伏击的猛烈打击之中幸免于难,作者帖子里没有说明原委,这里只有这样推测:这两个战士行进中与一排长不在一块,有一定距离,而且落在后面。越军开火时,一排长带领的另两个战士完全暴露在越军的火力杀伤范围。再一个就是越军的兵力有限,其火力杀伤就无法“照顾”到这两个次于“干部”的目标。据作者回忆介绍:“事后这个战士被叫到连指挥所询问时说,当遭敌伏击时,他在卧倒在草丛中时,惊慌中将枪上的弹夹给碰掉了,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下不敢动弹;在敌人下来俘获一排长并向牺牲的烈士补枪时,唯恐被敌人发现,不敢捡回丢失的弹夹或取出胸前子弹袋中的备用弹夹,怕发出声响被敌人发现自己,以致错失了奋起还击的机会…… ”

第三个方向是对我“保障指挥组”的打击。在“放其先头,打其后尾”的战法中,将被伏击对方后卫予以毁灭性打击至关重要,这样做,既可以收紧伏击圈“口袋”的袋口,断其退路,防止对方后撤逃跑;又可以遏制对方的兵力展开,有效阻击对方向捕俘区域方向的兵力支援,在捕俘关键区域形成以多对少的局部优势,一旦捕俘成功,撤离战场时由于给对方致命杀伤,不容易被对方纠缠,可以迅速脱身。所以,越军在这个方向上配置了定向地雷,构筑了(机枪)掩体(构筑掩体就是随时准备就地阻击对方大部队的增援或追击,争取时间,掩护捕俘组顺利撤离)。配置了很强的火力。战斗打响之时,我“保障指挥组”(4人)并没有完全进入越军伏击圈,作者回忆:“在通信员身后刚好行进至山涧小道石壁的拐弯处时的无线电报务员钟吉平,听到枪声和巨大的爆炸声后,立即跳入小道旁溪流所致的狭长山涧,并隐藏在石壁后面,用硅两瓦电台将突然发生的遭敌伏击之情迅速报告给马家湾驻地连指挥所。”,但是,进入越军伏击圈内的3人,瞬间壮烈捐躯。由此可见,战斗打响不是等我后卫“保障指挥组”完全进入伏击圈后开始的,如果是这样,我方无线电报务员也就长眠在南疆了。越军的用意很明显,他们的伏击目的是捕俘,而非消灭我方有生力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康家塘遭敌伏击”,是越军精心组织的一场伏击捕俘行动,而且相对比较“成功”,只是越军俘虏的是我方受伤的侦察排排长(孙飞龙),遭到我侦察排排长殊死抵抗而没有得逞,因为此时,在500米外的我方人员已经急速向伏击区域增援,无法带走俘虏的越军,最后将顽强挣扎的俘虏残忍杀害,迅速脱离战场(大胆推测一下,如果越军俘虏的是躲在草丛里不敢开枪的战士,估计就得手了)。在有关资料中看到这样一段:“(据亲眼目睹的战友说)孙飞龙被敌抓住后,敌人试图把他扛走,但孙排长用力挣扎,连踢带咬,敌人无法将他带走,只好将他抢杀。”(七班长对10.27康家塘伏击的回忆)“发现孙排长的时候他被反绑着双手跪在地下,子弹从后背射入他的胸膛,已经壮烈牺牲,当我们松开他的绳索将他平平放倒的时候,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因为他的嘴里还紧紧的咬着从敌人身上撕下来的一块肉。”(原第一侦察大队五连七班战士“苍狼长啸”回忆)

如今,边境战事已停,烈士却长眠南疆!在分析康家塘遭敌伏击战例时,不禁多次停顿,唏嘘不已,扼腕长叹!从发帖者的叙述回忆中,事件的回顾多而总结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仔细考察,该战例有以下几个深刻教训值得汲取。

第一,        我方战前的行动准备不足。在作者的回忆中我们看到:连队早餐后全体列队由值日官下达了战斗任务,指导员对执行任务的分队做了几句(政治)动员,连长交代了若干注意事项后就出发了。出发的时候卫生员竟然不携带武器,被连长训斥后由文书(该贴作者)将自己的装备交给了卫生员带上。很明显,该队主官的不重视,也就直接导致全体成员,将执行极其危险的道路侦察任务,看作是是一个例行的“道路侦察巡逻”。更何况这次道路侦察,还有两名熟悉道路的兄弟部队战士做“向导”,一切显得特别轻松。

这一点,不由使人想起79年2月17日,我所在的侦察连袭击越军据点班派的战斗,当时我们击毙了越军一个营教导员,俘虏了越军禄平独立营的通信兵,通过审讯,得知我们包围的越军班派据点屯有越军一个营的兵力。师部在我们要求下,从国内紧急派出预备兵力一个连沿长条山(班派南侧)方向增援,意图和我侦察连对班派之敌形成两面夹击态势,一举歼灭班派守敌。不曾料到的是,国内派出这支连队到达长条山之后,没有立即投入合围,整个连队在山上列队,听主官训话。战斗打响,我侦察连方向发起进攻,敌人留下一个班阻击,其余的从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的步兵连方向突围而逃……

是不是我们的部队主官,有列队训话的习惯?大敌当前,敌情严重,仍然按照平时的习惯带兵,下达指令?进而推断,在康家塘遭敌伏击的我军侦察分队,应该是没有经历过实际战斗的部队,那些血腥的场面没有经历过,或许到达轮战前线不久,还没有来得及适应新的环境。在此次道路侦察行动前,应该有的准备几乎都忽略了,比如分队里各小组的具体任务,各小组受领任务后单兵必须做到明确,战斗组成员之间如何配合?行动前有无在地图上熟悉任务路线,对目标区域的地形做了那些必要了解,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时间,行进的路线和停留观察点,情况处置的预案等等,主官的漫不经心最终导致战友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里的主官不仅仅是指带队的连长,其实连队的上级各级主官,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战场轻敌责任。这就是下一个深刻的教训---

第二,        麻痹轻敌。行动之前,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敌情通报:“敌一特工分队从十五号界碑方向入境”。可以这样认为,侦察分队的上级,对这一敌情通报的重视程度不够,并对当前之敌“越境”可能对我侦察分队行动的影响缺少必要的分析判断,没有要求下属分队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执行任务的分队,没有派出必须的干部支持,强化分队指挥协调力量。仅仅在事后“侦察大队政委xxx,副政委xxx及大队大队长xxx等主要首长都亲临我连安抚,并现场总结经验教训”,事前他们这些主官干什么去了?无从得知。 在行动中,我侦察分队再次发现“敌情”—在康家塘旧址入口处,发现越军(下山取水)留下的新鲜脚印。而这一切,没有引起带队主官的高度警觉,更难以想象的是,各个战斗小组竟然没有人提出顾虑,大家鱼贯而入,钻进了越军早已布置好的伏击圈。当年的七班长回忆:“以前连长出去的时候我都跟着,每次我们都在康家塘的小溪边喝水休息,这一次连长他们也在那里休息,并在溪边发现了未干的湿脚印。连长自己亲口说:‘搞不好今天要中伏击啊!’。”事实上的情况,正是按照连长的“潜意识”发展下去的。更要命的还在后面,这就是----

第三,战术运用不当,导致重大失利。一提到“侦察兵”,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擒拿格斗、夺枪飞刀、砸砖劈板、攀登泅渡、复杂射击……等等非常好看的侦察兵专业技术。而实战中,侦察兵通常是以分队为单位实施侦察行动,执行各种各样的战场侦察任务,实战中更强调的是单兵与单兵之间,小组与小组间的战术配合,特别注重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中灵活运用战术动作,正所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侦察分队战术运用得当,会给敌人带来更大的威胁,在实战中即使遭遇被动,只要战术应用得当,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制敌于死地。

一般而言,侦察分队(小组)对道路实施侦察,遇到狭隘道路,主要是查明隘路的长度、宽度、两侧崖壁的高度或坡度以及对部队通过可能产生的影响。侦察时,首先就要观察入口处和两侧高地有无敌情,再进入侦察。此时可以先派出兵力先行搜索通过,特别是对有便于敌人隐蔽的地点,要仔细观察和搜索,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其他成员通过。如果遇到的隘路较长(如康家塘这样的地形)就应该利用两侧的有利地形,交替掩护,逐段搜索前进,以防遭到敌人伏击。采取的队形,在敌情顾虑较大时,通常采用三角队形,主官应该在队形的前端或中间。但是康家塘一战中,这些战术动作不见了,我军侦察分队仅仅是拉开了一点距离,就贸然进入,最终遭致敌人有效伏击。

行动前准备不足。
思想上麻痹轻敌。
接敌之前无谓分兵。
采取不当的战术动作。
遭遇突发情况陷入极度被动。
这就是生命与鲜血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向在康家塘战斗中牺牲的战友默哀!
作者:浪子虚名

在铁血[陆军论坛]版面看到一则帖子《八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康家塘遭敌伏击》,里面讲述两山轮战时期,发生在中越边境的一场战事,我昆明军区某侦察大队一支执行侦察任务的分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越军伏击,伤亡惨重,以至于成为当年参战幸存者“一段令人难以忘怀也不愿触及的往事”,作者“多次提笔想记述下这段历史,但不知如何下笔”。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那次战斗之惨烈,唯恐烈士的亲人看到后更加悲痛,于心不忍”。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战斗留下了太多的伤感,成为参战幸存者难以释怀的“伤心历史”。

作者的这番话,引起了心里巨大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参战者“不忍”的情感以及难以释怀的“伤心”?带着这个疑问,认真的阅读了帖子的内容,而后又在网上搜索与该战例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不是太完整的资料仔细对比考证,努力想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作者发在“铁血”[陆军论坛]的帖子篇幅较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老兵,在真实的描述当年场景过程中,难免表达的有些凌乱,所以阅读起来有些费劲,反复看过之后,理出的头绪是这样的:1984年10月27日,作者所在的昆明军区某侦察大队一支24人组成的小分队前往边境执行侦察任务,在中越边境康家塘一带,分队一部遭遇越军伏击,分队主官(连长)在内4人牺牲,三人重伤。两人失踪(后历尽千辛,返回归队)。牺牲的烈士里有一位排长,他在身负重伤中被越军俘虏,激烈反抗的他最后被急于脱离战场的越军残忍杀害。

那么,伏击我军侦察小分队的是一支什么样的越军呢?帖子里没有交代。在其他的参战人员回忆文字里找到的一些零星的材料是这样记叙的:“这时连长已经接到敌情通报,说有越军一个侦察分队已经从15号界碑方向入境”。( 引文摘自苍狼长啸--原第一侦察大队五连七班战士回忆帖);还有一篇《七班长对10.27康家塘伏击的回忆》的帖子这样回忆:“84年10月26日,收到敌情通报,敌一特工分队从十五号界碑方向入境……”。

情况表明,我方事先已经了解敌情,敌人是谁已经清楚,那就是一支越军“侦察分队”,正确的叫法是后一个回忆的表述,即越军“特工分队”。这支越军特工分队在头一天已经“入境”,而且被我方察觉具体方位在“十五号界碑方向”。作者在回忆中(以及在其它回忆资料中)都没有提到越军的具体人数,只用了“可能人数很少”来描述。从本人所在侦察分队在78—79年近半年与越军特工队多次交手遭遇的过往经验判断,这支越军特工分队人数应该在6—10人这个范围。之所以这样判断,是依据越军特工分队的编成。(我军侦察分队战斗班人员编制为9人)越军特工队的一个战斗班人数,是6人,再加上指挥官以及加强的火力配置,通常由6-10人组成一支小分队执行战场侦察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人员少,目标小,打不赢的时候可以迅速化整为零,借用山地复杂的地形脱逃,然后到预定的地点汇聚。

首先了解越军情况:1984年10月26日,越军特工小分队从十五号界碑处秘密越境,他们的任务,当然不是攻城略地,或是潜到我边境骚扰破坏,越军一方似乎察觉,在他们正面的中国军队正在或已经“换防”,越军急于了解当前我军的情况,于是派出了这支特工小分队,选择合适的地点、时机,对当前立足未稳、又不熟悉情况的“对手”实施伏击捕俘行动,通过捕捉“活口”,更深入的掌握对手的情况。越军经过策划。选择了“康家塘”作为他们伏击捕俘的理想之地。

再了解我军侦察分队情况。

任务:“至康家塘一带执行侦察巡逻,为制定的即将付之行动的渗透侦察捕俘行动勘察路线和敌情……”从作者的记叙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次道路侦察行动。

人员:24人。“至康家塘旧址还有500米的一处高地。连长将行动分队分为两组:一组由二排四班等十二人组成,留守高地(观察)”(参战者回忆)另一组12个人,行进至康家塘旧址。

敌情:(1)“越军一个侦察分队已经从15号界碑方向入境”;(2)在康家塘旧址入口处,发现越军(下山取水)留下的新鲜脚印。

分队指挥官(连长)根据敌情立即将分队进行了再次编组。

侦察障碍排除组:3人。由(4班)副班长率领2名战士组成。

战斗火力组:5人。由1排长率领2名战士+兄弟部队(熟悉道路的)2名战士组成。

保障指挥组。4人。由行动指挥官(连长)率领通信兵、卫生员、话务员组成。

三个小组拉开距离,按一路队形,进入康家塘“山谷中间的一条山涧小道”,也就是越军的伏击圈。

越军的伏击捕俘方案我们无从知晓,但是越军的老师就是我军,当年的桂林步校,就按照我军的训练大纲,培训了大量的越军基层指挥官。越军特工队使用的专业技术、战术教材,几乎就是我军步兵侦察分队专业技术、战术教材的翻版。现在把79年我参加的一次侦察分队实施伏击捕俘行动的方案(部分)摘录如下予以对比参考。

“现在我把这次行动的计划给大家说一下。”侦察参谋拿出一张纸,上面勾勒了目标区域的概略地形。“我们在1:50000地图上看到的这条目标区域的小路,在国境线那边没有标注,据九班侦察的情况,实际上这条小路在越南境内存在,是敌人进入我方的必经通道,可以通行架子车(河南方言:指人力板车)。从国境线向我方延伸约200米越过一条小溪后进入丘陵地貌,有四个小高地呈田字形分布,小路从这田字形中间的低洼部通过,延伸至我方村庄”。

“我们的伏击地点---大家看手中的地图---就选定在这里---‘田字’形小高地区域,我们将这四个小高地分别编号为1、2、3、4号高地,具体部署是:

“由我(侦察参谋)、八班长、八班副、九班长、九班副(黄)5人组成捕俘组,在田字形1号高地西北处,面对敌方小路左侧选择有利地形,对敌实施杀伤、捕俘、押带任务;

“三排长、七班长、七班副、九班副(九班有两个副班长)4人为捕俘预备组,在我捕俘组后侧选择有利地形隐蔽,主要支援捕俘组的行动,同时随时准备支援火力组行动!

“副指导员、X(步兵)排长,带领火力组行动,重机枪、两挺班用机枪还有火箭筒全部进入2号高地,在小路右侧选择有利阵地,战斗一旦打响,用火力杀伤敌人,封锁敌人退路,阻击敌人增援,一旦捕俘成功,不惜一切代价,掩护我捕俘组顺利撤离!……”

第二天上午,我们化妆成老百姓,秘密对伏击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设想并制定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的处置预案,以及敌人进入伏击圈时,各组的动作…… (以上摘自《越战亲历》5-G)

现在再看看越军选择的伏击阵地--康家塘。根据当年参战老兵的回忆,康家塘的地形与上面提到的战例里面的地形极为相似。越军的伏击动作,与我军的捕俘伏击教案要求极为接近。

其一,伏击捕俘地点选择在对方的“必经之路”,而且利于捕俘一方配置、发扬火力,便于突然出击捕捉俘虏而不利于对方展开和逃脱。康家塘的地形恰恰符合这一要求。当年的参战者这样回忆:“战斗发生在(康家塘)一条四面环山的小山谷中间的一条山涧小道上,四周是原始深林和长满了经荆棘和杂草。小道边上是一条山溪冲刷形成的狭长山涧。”我侦察分队被敌人伏击的地点就“经过的是一个山谷,谷底不算太窄,小路靠近谷底左侧,右侧是一片不足半人高的乱石和蒿草。敌人就埋伏在左侧的山坡上”。

其二,伏击捕俘,在对方进入伏击圈时,通常有两种打法:一是“放其先头,打其后尾”;另一方法是“打其先头,阻其后尾”;依据康家塘的地形,还有我方兵力情况,越军选择了前一个战法即—“放其先头,打其后尾”。我军三个侦察小组依序进入越军伏击圈后,战斗打响,越军的火力,分为三个方向进行打击。

第一个方向是(从背面)袭击我前方搜索小组,将我方战斗队形打散而首尾不能相顾。越军重点是“放其先头,打其后尾” ,这个方向的火力较弱,加上我侦察分队行进中距离拉开,行进在前面的“侦察障碍排除组”得以摆脱,有一人负伤,(2人失去联系,不敢原路返回,打散后进入越方境内,被报失踪,后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回国)

第二个方向是针对我“战斗火力组”的打击,也是越军伏击捕俘的重点目标。伏击捕俘行动中,(通常情况下,捕俘组的开火就是伏击行动开始的信号)做法是待对方进入捕俘最佳位置,以突然、猛烈、准确的火力将对方予以杀伤。趁对方混乱之际,迅速出击,捕捉俘虏。在这个方向,我方有5名战斗成员,越军将我两名战士予以致命杀伤,留下大腿被击伤的一排长(干部,活捉的价值更大),予以捕捉。奇怪的是,同一个小组的友军两个战士在越军伏击的猛烈打击之中幸免于难,作者帖子里没有说明原委,这里只有这样推测:这两个战士行进中与一排长不在一块,有一定距离,而且落在后面。越军开火时,一排长带领的另两个战士完全暴露在越军的火力杀伤范围。再一个就是越军的兵力有限,其火力杀伤就无法“照顾”到这两个次于“干部”的目标。据作者回忆介绍:“事后这个战士被叫到连指挥所询问时说,当遭敌伏击时,他在卧倒在草丛中时,惊慌中将枪上的弹夹给碰掉了,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下不敢动弹;在敌人下来俘获一排长并向牺牲的烈士补枪时,唯恐被敌人发现,不敢捡回丢失的弹夹或取出胸前子弹袋中的备用弹夹,怕发出声响被敌人发现自己,以致错失了奋起还击的机会…… ”

第三个方向是对我“保障指挥组”的打击。在“放其先头,打其后尾”的战法中,将被伏击对方后卫予以毁灭性打击至关重要,这样做,既可以收紧伏击圈“口袋”的袋口,断其退路,防止对方后撤逃跑;又可以遏制对方的兵力展开,有效阻击对方向捕俘区域方向的兵力支援,在捕俘关键区域形成以多对少的局部优势,一旦捕俘成功,撤离战场时由于给对方致命杀伤,不容易被对方纠缠,可以迅速脱身。所以,越军在这个方向上配置了定向地雷,构筑了(机枪)掩体(构筑掩体就是随时准备就地阻击对方大部队的增援或追击,争取时间,掩护捕俘组顺利撤离)。配置了很强的火力。战斗打响之时,我“保障指挥组”(4人)并没有完全进入越军伏击圈,作者回忆:“在通信员身后刚好行进至山涧小道石壁的拐弯处时的无线电报务员钟吉平,听到枪声和巨大的爆炸声后,立即跳入小道旁溪流所致的狭长山涧,并隐藏在石壁后面,用硅两瓦电台将突然发生的遭敌伏击之情迅速报告给马家湾驻地连指挥所。”,但是,进入越军伏击圈内的3人,瞬间壮烈捐躯。由此可见,战斗打响不是等我后卫“保障指挥组”完全进入伏击圈后开始的,如果是这样,我方无线电报务员也就长眠在南疆了。越军的用意很明显,他们的伏击目的是捕俘,而非消灭我方有生力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康家塘遭敌伏击”,是越军精心组织的一场伏击捕俘行动,而且相对比较“成功”,只是越军俘虏的是我方受伤的侦察排排长(孙飞龙),遭到我侦察排排长殊死抵抗而没有得逞,因为此时,在500米外的我方人员已经急速向伏击区域增援,无法带走俘虏的越军,最后将顽强挣扎的俘虏残忍杀害,迅速脱离战场(大胆推测一下,如果越军俘虏的是躲在草丛里不敢开枪的战士,估计就得手了)。在有关资料中看到这样一段:“(据亲眼目睹的战友说)孙飞龙被敌抓住后,敌人试图把他扛走,但孙排长用力挣扎,连踢带咬,敌人无法将他带走,只好将他抢杀。”(七班长对10.27康家塘伏击的回忆)“发现孙排长的时候他被反绑着双手跪在地下,子弹从后背射入他的胸膛,已经壮烈牺牲,当我们松开他的绳索将他平平放倒的时候,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因为他的嘴里还紧紧的咬着从敌人身上撕下来的一块肉。”(原第一侦察大队五连七班战士“苍狼长啸”回忆)

如今,边境战事已停,烈士却长眠南疆!在分析康家塘遭敌伏击战例时,不禁多次停顿,唏嘘不已,扼腕长叹!从发帖者的叙述回忆中,事件的回顾多而总结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仔细考察,该战例有以下几个深刻教训值得汲取。

第一,        我方战前的行动准备不足。在作者的回忆中我们看到:连队早餐后全体列队由值日官下达了战斗任务,指导员对执行任务的分队做了几句(政治)动员,连长交代了若干注意事项后就出发了。出发的时候卫生员竟然不携带武器,被连长训斥后由文书(该贴作者)将自己的装备交给了卫生员带上。很明显,该队主官的不重视,也就直接导致全体成员,将执行极其危险的道路侦察任务,看作是是一个例行的“道路侦察巡逻”。更何况这次道路侦察,还有两名熟悉道路的兄弟部队战士做“向导”,一切显得特别轻松。

这一点,不由使人想起79年2月17日,我所在的侦察连袭击越军据点班派的战斗,当时我们击毙了越军一个营教导员,俘虏了越军禄平独立营的通信兵,通过审讯,得知我们包围的越军班派据点屯有越军一个营的兵力。师部在我们要求下,从国内紧急派出预备兵力一个连沿长条山(班派南侧)方向增援,意图和我侦察连对班派之敌形成两面夹击态势,一举歼灭班派守敌。不曾料到的是,国内派出这支连队到达长条山之后,没有立即投入合围,整个连队在山上列队,听主官训话。战斗打响,我侦察连方向发起进攻,敌人留下一个班阻击,其余的从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的步兵连方向突围而逃……

是不是我们的部队主官,有列队训话的习惯?大敌当前,敌情严重,仍然按照平时的习惯带兵,下达指令?进而推断,在康家塘遭敌伏击的我军侦察分队,应该是没有经历过实际战斗的部队,那些血腥的场面没有经历过,或许到达轮战前线不久,还没有来得及适应新的环境。在此次道路侦察行动前,应该有的准备几乎都忽略了,比如分队里各小组的具体任务,各小组受领任务后单兵必须做到明确,战斗组成员之间如何配合?行动前有无在地图上熟悉任务路线,对目标区域的地形做了那些必要了解,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时间,行进的路线和停留观察点,情况处置的预案等等,主官的漫不经心最终导致战友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里的主官不仅仅是指带队的连长,其实连队的上级各级主官,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战场轻敌责任。这就是下一个深刻的教训---

第二,        麻痹轻敌。行动之前,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敌情通报:“敌一特工分队从十五号界碑方向入境”。可以这样认为,侦察分队的上级,对这一敌情通报的重视程度不够,并对当前之敌“越境”可能对我侦察分队行动的影响缺少必要的分析判断,没有要求下属分队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执行任务的分队,没有派出必须的干部支持,强化分队指挥协调力量。仅仅在事后“侦察大队政委xxx,副政委xxx及大队大队长xxx等主要首长都亲临我连安抚,并现场总结经验教训”,事前他们这些主官干什么去了?无从得知。 在行动中,我侦察分队再次发现“敌情”—在康家塘旧址入口处,发现越军(下山取水)留下的新鲜脚印。而这一切,没有引起带队主官的高度警觉,更难以想象的是,各个战斗小组竟然没有人提出顾虑,大家鱼贯而入,钻进了越军早已布置好的伏击圈。当年的七班长回忆:“以前连长出去的时候我都跟着,每次我们都在康家塘的小溪边喝水休息,这一次连长他们也在那里休息,并在溪边发现了未干的湿脚印。连长自己亲口说:‘搞不好今天要中伏击啊!’。”事实上的情况,正是按照连长的“潜意识”发展下去的。更要命的还在后面,这就是----

第三,战术运用不当,导致重大失利。一提到“侦察兵”,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擒拿格斗、夺枪飞刀、砸砖劈板、攀登泅渡、复杂射击……等等非常好看的侦察兵专业技术。而实战中,侦察兵通常是以分队为单位实施侦察行动,执行各种各样的战场侦察任务,实战中更强调的是单兵与单兵之间,小组与小组间的战术配合,特别注重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中灵活运用战术动作,正所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侦察分队战术运用得当,会给敌人带来更大的威胁,在实战中即使遭遇被动,只要战术应用得当,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制敌于死地。

一般而言,侦察分队(小组)对道路实施侦察,遇到狭隘道路,主要是查明隘路的长度、宽度、两侧崖壁的高度或坡度以及对部队通过可能产生的影响。侦察时,首先就要观察入口处和两侧高地有无敌情,再进入侦察。此时可以先派出兵力先行搜索通过,特别是对有便于敌人隐蔽的地点,要仔细观察和搜索,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其他成员通过。如果遇到的隘路较长(如康家塘这样的地形)就应该利用两侧的有利地形,交替掩护,逐段搜索前进,以防遭到敌人伏击。采取的队形,在敌情顾虑较大时,通常采用三角队形,主官应该在队形的前端或中间。但是康家塘一战中,这些战术动作不见了,我军侦察分队仅仅是拉开了一点距离,就贸然进入,最终遭致敌人有效伏击。

行动前准备不足。
思想上麻痹轻敌。
接敌之前无谓分兵。
采取不当的战术动作。
遭遇突发情况陷入极度被动。
这就是生命与鲜血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向在康家塘战斗中牺牲的战友默哀!
沈大好文笔,你的文章我会 一一下载合在一起看的
dada2001225 发表于 2014-4-6 14:26
沈大好文笔,你的文章我会 一一下载合在一起看的
这不是我写的,是转载的一篇文章。侦察作战的好范例。


那位被俘后反抗被越军杀害的是孙飞龙l烈士吧 开封人 80年代老山事迹报告团在学校做过报告 印象深刻 记得是越军向其射击并用匕首刺中胸膛牺牲

那位被俘后反抗被越军杀害的是孙飞龙l烈士吧 开封人 80年代老山事迹报告团在学校做过报告 印象深刻 记得是越军向其射击并用匕首刺中胸膛牺牲
一般来讲,执行侦查任务的即使不是特种兵,也都是一些尖兵,怎么还有耸包呢?
文章中的基层指挥员不专业,官僚习气重,对战地威胁没有清醒认识
哈哈哈,,这文早眼熟了,,沈大,,,这文当时贴出来,,就有不少人质疑其中的内容,,当时原作者也无法回答,
这文你也拿来引用??
dogg1 发表于 2014-4-6 22:53
哈哈哈,,这文早眼熟了,,沈大,,,这文当时贴出来,,就有不少人质疑其中的内容,,当时原作者也无法回答,
这文 ...
眼不眼熟的你能否定此文吗?从来史料只有对比研究,而无弃之不用的。
觉得沈大的分析很透彻,不管战事大小,都能有所总结,如果把所有的帖子汇总一下,出本实体书也是蛮好的,另:向和我父亲一样参加过越战的老兵致敬,祝他们身体健康,顺顺利利
5人遇袭,2人当场牺牲,排长挣扎,如果那2个不熊,与本就不多的越军接触一下,回援能及时赶回。
结果被吓破了胆。
虽说敌情不明,强求有些高姿态,但干侦察任务。。。。。。。。
mmmmmmm 发表于 2014-4-7 11:54
5人遇袭,2人当场牺牲,排长挣扎,如果那2个不熊,与本就不多的越军接触一下,回援能及时赶回。
结果被吓 ...
这个战斗,,,说法很多,,究竟是咋回事,,以前在别的论坛吵架的不少
先别把话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