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看文史参考,大家觉得如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41:15


从2010年创刊的,最近偶开始接触这杂志,觉得不错。
题材比较广泛,各类历史都有涉及,不光是军事,而且其它一些东西也比较吸引人。
文章短小精悍,文笔都不错,看着比较轻松。
大家有看的出来说说看!

从2010年创刊的,最近偶开始接触这杂志,觉得不错。
题材比较广泛,各类历史都有涉及,不光是军事,而且其它一些东西也比较吸引人。
文章短小精悍,文笔都不错,看着比较轻松。
大家有看的出来说说看!
是说那本八卦杂志?
aitongke 发表于 2012-8-20 08:37
是说那本八卦杂志?
人民日报社主办!八卦杂志?
不看,全是短小精辟的
那杂志都是历史题材的居多!
延陵之子 发表于 2012-8-20 08:51
那杂志都是历史题材的居多!
当然,否则怎么叫这个名字?
记得以民国史和本朝前期为主吧?
记得以民国史和本朝前期为主吧?
也有国外的
凡历史,细节部分,大都是政治得势派描摹、选摘出来的,总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展开的。旁观者没有能力去判别当时究竟如何,任由人说了,官媒倒了之后,自由派重新搞得也是这一套,现在一切都是悔不当初,粗粗读过,一笑可也。
星期天没事去阅览室找位乘凉,桌上有2本军事世界画刊和1本文史知识,估计是前面一位军事爱好者看完留下的。
翻完军事世界画刊再看文史知识,发现两本上都有一篇击沉太平舰的文章,结果发现两篇文字一模一样,一稿多投哦。

   
   
今年的没有前两年的好,今年第一期金氏王朝那篇看的我哇哇直吐
看那些兵器机械数据看烦了换换口味也可以。至于说八卦我想谁能说那本历史书绝对准确正确?历史是人写的。
南街之王 发表于 2012-8-20 13:25
看那些兵器机械数据看烦了换换口味也可以。至于说八卦我想谁能说那本历史书绝对准确正确?历史是人写的。
然也,然也!
YAK-28临时 发表于 2012-8-20 08:44
人民日报社主办!八卦杂志?
看清楚是--人民日报主管主办---和参考消息一路货,再看标语--真相、趣味、良知,呵呵
hhyx9 发表于 2012-8-20 12:51
今年的没有前两年的好,今年第一期金氏王朝那篇看的我哇哇直吐
看到神勇的盟军摩托部队大败沙漠之狐你就更呕吐了
偶买的两本精华!
YAK-28临时 发表于 2012-8-20 08:53
当然,否则怎么叫这个名字?
说实话不太看好这类杂志!
延陵之子 发表于 2012-8-20 15:12
说实话不太看好这类杂志!
偶倒觉得作为消遣看非常不错!
蒋介石参与刺杀希特勒不知道有什么依据否?
扁舟子 发表于 2012-8-20 10:59
凡历史,细节部分,大都是政治得势派描摹、选摘出来的,总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展开的。旁观者没有能力 ...
司马迁出成果的时候绝对不是政治得势派吧……
YAK-28临时 发表于 2012-8-20 16:06
蒋介石参与刺杀希特勒不知道有什么依据否?
或许就是密谋支持者(还不算参加者)中有个给蒋当过顾问的法尔肯豪森?贝克和施陶芬堡和中国没啥关系。
作为消遣看非常不错
zoboe 发表于 2012-8-20 18:11
司马迁出成果的时候绝对不是政治得势派吧……
先秦两汉时期确立的官方编史惯例,最高层应该是避嫌的,不应该直接看,更无权要求修改,这就是所谓‘任由后人评说’,但这也对修史者提出了很高素质要求,要求尽量不偏不倚。传统编史书的都是专职,称为太史,后世敬称为‘青箱世家’,他们只管编纂历史,并不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政见不同,掺杂个人恩怨。

司马迁给李陵翻案,实际上也破坏了这个默契,史官出来发表意见,就代表他要在史书中加入自己的明确倾向,等于变相干政,这也是汉武帝最不能容忍的一点。王允杀蔡邕,也是因为这个由头,说汉武不杀司马迁,致使‘谤书流传’。其实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史书既然都是活生生的人来编写的,就不可能只是冷冰冰的记录,渗透个人的见解和角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在主流价值观已知的条件下,大致推断客观事件的真伪。

汉以后一般某朝的断代史,都不在本朝完成,而是接替它的朝代的使命,修史者往往除了泡在图书馆之外,也担任一定的政治职务。修前代刚刚发生的历史,当然搜集资料、典章都还方便,从某种意义上也更为客观(但在写到朝代更替交接的时候,往往和当朝有利害关系,难免曲笔,于此满清为甚)。但写《后汉书》的范晔还是被杀,修《魏书》的魏收更是被人质疑人品问题。

在封建社会的专制高潮时期,私家修史是大忌,唐代的刘知几就险些遭遇杀身之祸。实际上,从维护统治成本的角度出发,垄断修史权限是很有必要的。史书不可避免地在那个时代作为一种宣教工具存在,既然它不可能百分百客观,既然它的‘史实’是经过选择性放大或者缩小,甚至加入作者‘善意想象’的,那就干脆加以引导,至少能给人一种鼓舞和鞭策。暴露阴暗面也是需要的,但那也是为了起到反面鞭挞,警醒后人的作用,而不是为了让人对这个社会充满厌恶与仇恨。
《文史参考》胜在综合性强,当然里面谬误也不少,但是人家是“参考”,无须过分苛求
《文史参考》胜在综合性强,当然里面谬误也不少,但是人家是“参考”,无须过分苛求
是呀,是呀
youngyang_xzz 发表于 2012-8-23 00:07
《文史参考》胜在综合性强,当然里面谬误也不少,但是人家是“参考”,无须过分苛求
汉语意义真是丰富,本来想既然叫参考,那就不能偏娱乐向而要相对严谨些。但你这么一解释倒也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