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武术秘笈 三青年苦修文言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8:56
为解武术秘笈 三青年苦修文言文

热爱武术的陈家益(由右至左)找来朋友黄俊翔和林志佳,一起翻译和示范中国古代武术秘笈的招式,拍成录像放上网。(陈斌勤摄)

李蕙心 报道

hueyshin@sph.com.sg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要从古代武术秘笈揣摩招式除了要有武术根底,也必须能看懂文言文。本地一些爱好武术的青年为了揣摩秘笈中的武打招式,自学文言文和阅读武术资料,还从中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

  皮肤黝黑、身材健硕的陈家益(27岁,人体工程学顾问)从小就喜欢武术,是日本击剑(Geikiken)高手,对各种格斗法也深感兴趣。大约一年半前,他发现有人把一本名为《单刀法选》的古代武术秘笈放上网,书中画有招式示范,配以文言文讲解。

  翻看后,他萌起演练书中招式再拍成录像的念头。他用英语告诉记者:“我很喜欢长刀,觉得如果这项古老武术失传会很可惜,所以想拍成录像与他人分享。”

  经常练习“混合武术”(mixed martial arts)的陈家益,有一定的武术基础,按图摆姿势不难,但以繁体字书写的文言文解说却难倒了他。念中学时他的华文成绩只属中等,没学过古汉语,平时也不看华文书,突然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着实让他大伤脑筋,但他没有就此放弃。

  “我用网上的字典翻译,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可是有时找到的字义不适合用在武打招式的语境里。看不懂时,我就到网上论坛请教台湾和香港的武术爱好者,学到很多中国文化知识。”

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查找过程中,陈家益知道《单刀法选》的作者是400多年前的明代武术家程冲斗,里面记载了明代兵卒用来对抗日本倭寇所练习的刀法,进而了解到明朝面对外敌入侵的历史。


  古文常引用其他典籍,要了解整个句子的话,陈家益就必须翻查不同古文资料了解词字的出处。

  他在翻译明末清初武术家吴殳编写的《手臂录》时,对书中的“右虎中蛇左曰龙”百思不得其解。句子里每个字他都认得,就是不懂意思。他上网求助,一名香港友人指出,“右虎”出自道教的“左青龙、右白虎”,简单来说,就是左边和右边。

  明白了解说含义,想好了动作示范,陈家益找来两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帮他拍示范录像,他还为秘笈标注汉语拼音,并翻译成英文。

  其中一名友人是刚从理工学院毕业的黄俊翔(20岁),他向记者坦诚,自己的华文差,需要陈家益和另一名中英文兼通的朋友林志佳(29岁,研究人员)帮忙翻译。时间久了,他发现古汉语的奥妙。

  “句子只有四到八个字,含义却很广,非常优美。我喜欢读关于中国兵器的资料,比如现在很少见的‘虎刀’,学到了很多中国历史和文学知识。”

  三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招式,反复演练和过招,当三人各有各自的解读时,他们会拍摄三种不同姿势,然后上载录像,请其他武术爱好者提供意见。

  把古书中武打招式从纸上搬上电脑屏幕,费时费力,示范也未必准确,但三人觉得,若能让不熟悉华文的人对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一切都是值得的。http://www.zaobao.com/sp/sp120730_005.shtml为解武术秘笈 三青年苦修文言文

热爱武术的陈家益(由右至左)找来朋友黄俊翔和林志佳,一起翻译和示范中国古代武术秘笈的招式,拍成录像放上网。(陈斌勤摄)

李蕙心 报道

hueyshin@sph.com.sg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要从古代武术秘笈揣摩招式除了要有武术根底,也必须能看懂文言文。本地一些爱好武术的青年为了揣摩秘笈中的武打招式,自学文言文和阅读武术资料,还从中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

  皮肤黝黑、身材健硕的陈家益(27岁,人体工程学顾问)从小就喜欢武术,是日本击剑(Geikiken)高手,对各种格斗法也深感兴趣。大约一年半前,他发现有人把一本名为《单刀法选》的古代武术秘笈放上网,书中画有招式示范,配以文言文讲解。

  翻看后,他萌起演练书中招式再拍成录像的念头。他用英语告诉记者:“我很喜欢长刀,觉得如果这项古老武术失传会很可惜,所以想拍成录像与他人分享。”

  经常练习“混合武术”(mixed martial arts)的陈家益,有一定的武术基础,按图摆姿势不难,但以繁体字书写的文言文解说却难倒了他。念中学时他的华文成绩只属中等,没学过古汉语,平时也不看华文书,突然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着实让他大伤脑筋,但他没有就此放弃。

  “我用网上的字典翻译,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可是有时找到的字义不适合用在武打招式的语境里。看不懂时,我就到网上论坛请教台湾和香港的武术爱好者,学到很多中国文化知识。”

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查找过程中,陈家益知道《单刀法选》的作者是400多年前的明代武术家程冲斗,里面记载了明代兵卒用来对抗日本倭寇所练习的刀法,进而了解到明朝面对外敌入侵的历史。


  古文常引用其他典籍,要了解整个句子的话,陈家益就必须翻查不同古文资料了解词字的出处。

  他在翻译明末清初武术家吴殳编写的《手臂录》时,对书中的“右虎中蛇左曰龙”百思不得其解。句子里每个字他都认得,就是不懂意思。他上网求助,一名香港友人指出,“右虎”出自道教的“左青龙、右白虎”,简单来说,就是左边和右边。

  明白了解说含义,想好了动作示范,陈家益找来两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帮他拍示范录像,他还为秘笈标注汉语拼音,并翻译成英文。

  其中一名友人是刚从理工学院毕业的黄俊翔(20岁),他向记者坦诚,自己的华文差,需要陈家益和另一名中英文兼通的朋友林志佳(29岁,研究人员)帮忙翻译。时间久了,他发现古汉语的奥妙。

  “句子只有四到八个字,含义却很广,非常优美。我喜欢读关于中国兵器的资料,比如现在很少见的‘虎刀’,学到了很多中国历史和文学知识。”

  三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招式,反复演练和过招,当三人各有各自的解读时,他们会拍摄三种不同姿势,然后上载录像,请其他武术爱好者提供意见。

  把古书中武打招式从纸上搬上电脑屏幕,费时费力,示范也未必准确,但三人觉得,若能让不熟悉华文的人对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一切都是值得的。http://www.zaobao.com/sp/sp120730_005.shtml
葵花宝典
不错不错。
嘿嘿,嘿嘿,……,……
功夫秘笈,哪怕编写者全都是用现代白话文写就,你还是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