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创下两项世界纪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38:31
新华网合肥7月10日电(记者 蔡敏)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10日宣布,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顺利结束2012年度物理实验,并创下两项世界纪录。

  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本轮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创造了两项托克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国际上最长时间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最长时间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是未来聚变托克马克放电的最基本的运行方式。中国参加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首要目标是实现400秒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目前,国际上大部分托克马克的偏滤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均在20秒以下,欧盟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在EAST本轮实验中,中国科学家针对高参数运行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如等离子体精确控制、全超导磁体安全运行、有效加热与驱动等,开展了全面的实验研究,获得了411秒的、中心电子温度大于两千万度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

  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磁约束聚变堆首选的一种先进高效运行方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上众多托克马克都在探寻各种方式实现高约束放电、并不断尝试延长高约束放电时间。目前正在运行的托克马克的高约束放电时间大都在10秒以下。在本轮EAST实验中,中国科学家利用低杂波与射频波协同方法,实现了稳定重复的超过32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了一条高效实现高约束放电的新途径。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克马克,于2007年建成并开始科学实验。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07/10/c_112397339.htm   
新华网合肥7月10日电(记者 蔡敏)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10日宣布,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顺利结束2012年度物理实验,并创下两项世界纪录。

  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本轮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创造了两项托克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国际上最长时间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最长时间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是未来聚变托克马克放电的最基本的运行方式。中国参加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首要目标是实现400秒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目前,国际上大部分托克马克的偏滤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均在20秒以下,欧盟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在EAST本轮实验中,中国科学家针对高参数运行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如等离子体精确控制、全超导磁体安全运行、有效加热与驱动等,开展了全面的实验研究,获得了411秒的、中心电子温度大于两千万度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

  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磁约束聚变堆首选的一种先进高效运行方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上众多托克马克都在探寻各种方式实现高约束放电、并不断尝试延长高约束放电时间。目前正在运行的托克马克的高约束放电时间大都在10秒以下。在本轮EAST实验中,中国科学家利用低杂波与射频波协同方法,实现了稳定重复的超过32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了一条高效实现高约束放电的新途径。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克马克,于2007年建成并开始科学实验。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07/10/c_112397339.htm   
求扫盲,达到真正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指标是多少?
好东西,等着用你发的电
breakerye 发表于 2012-7-13 09:06
求扫盲,达到真正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指标是多少?
由聚变而产生的等离子体稳定持续的放电一千秒
看到一个超导  谁了解我国常温超导发展?
这个看不懂啊!
“2010年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果:大于60倍的能量约束时间高约束模式(H模)等离子体放电(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60倍,世界其他此类装置中,这个H最大也不到2),维持时间长达6.4秒;100秒1500万度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目前最高温度达4000万度);最高等离子体平均电流达1兆安。”

“2012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
这两者 有什么区别阿,是不是说  2012年 的技术指标  与2010年的相比   400s对应 100s    2000万度对应1500万度,最关键的的 高约束模式 放电  30s对应6.4s。



stwx 发表于 2012-7-13 11:30
看到一个超导  谁了解我国常温超导发展?
没有方向。
目前最好的超导体还是铜氧系的,要零下150摄氏度。
但是结合高温、制取成本,用的最多的超导材料还是YBCO,零下181.15摄氏度。
stwx 发表于 2012-7-13 11:30
看到一个超导  谁了解我国常温超导发展?
别说我国,全世界也还木有常温超导体出现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2-7-13 14:34
没有方向。
目前最好的超导体还是铜氧系的,要零下150摄氏度。
但是结合高温、制取成本,用的最多的超导 ...
铜氧高温超导体制备成带材线材很难
现在实用的还是金属超导体吧,液氦冷却的
sarchiel 发表于 2012-7-13 14:43
铜氧高温超导体制备成带材线材很难
现在实用的还是金属超导体吧,液氦冷却的
目前为止,能够真正在工程上实用的,有机械强度的超导强电材料
还都是工作在液氦温区。
工作在液氮温区的,机械强度往往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某人评价说,仅仅是不会自己变成两截而已。要在强磁场大电流下超导,出门左转有液氦加注站。
目前为止,工业上实用的液氮温区的超导。一般是制备成薄膜,做传感器用。
感觉对核聚变是下血本了,有的放矢
2012-7-13 21:29 上传





一亿度!用来烧烤一定很给力。
这才是中国太阳
只手天下 发表于 2012-7-13 11:02
由聚变而产生的等离子体稳定持续的放电一千秒
这个1000秒是EAST的初始设计指标,目前达到了411秒,说明调试进度很快。照此进度,也许一两年内就会达到甚至超过。
不过要实现核聚变主要是等离子体的温度要达到1亿度以上,这方面EAST还差得比较远(因为它本来也不是侧重于提高等离子体温度的试验装置),不过科技兔们看到EAST效果奇佳,又打起了榨干EAST最后一滴油水的歪脑筋,不断地给EAST加工作量,将来很可能真的在EAST上提前实现ITER的原定目标……
向我们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所有科学家致敬!
yunque2005 发表于 2012-7-13 14:07
这个看不懂啊!
“2010年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果:大于60倍的能量约束时间高约束模式(H模)等离子体放电(输 ...
这个“60倍”是典型的以讹传讹

60倍不是指的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而是指通电加热时间与能量约束时间之比
这个“60倍”源自这里:http://www.ipp.ac.cn/xwdt/toutiao/webinfo/2010/12/1285036769460324.htm

有人在转述这篇文章时,有意无意地将“60多倍能量约束时间”歪曲成“输出能量是输入能量的60多倍”,给网友造成“可控聚变取得革命性突破”的假象.事实上,我国的EAST连一次有核实验都没做过,又何来“输出能量”一说呢?

至于H,那是高约束模式的能量约束时间与低约束模式的能量约束时间之比,这个比值基本上是固定的,约等于2,所谓的“60倍”跟H值毫无关系,如上所述,“60倍”是指通电加热时间与能量约束时间之比
只手天下 发表于 2012-7-13 11:02
由聚变而产生的等离子体稳定持续的放电一千秒
有件事希望你搞清楚:我国的EAST连一次核聚变试验都没做过!而且它的存在只是为了研究高温等离子体的各种性质,并没有实现氘氚聚变的打算,而那个1000秒只是未来计划要实现的放电时间,这个“放电”时间也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聚变发电”时间,而是给等离子体通电,使其温度上升的时间!
再谈谈可控核聚变的工程可行性

请各位仔细想想,可控核聚变搞了几十年,为什么到现在还是那句话:商业应用要等到50年以后
磁约束搞了几十年,要是真有连续稳定燃烧的办法,那维持等离子体的时间就不会一直停留在“X秒”这个级别
激光惯性约束更偏重于军事应用而非民用发电
不管是哪种方案,都要使产出远远高于投入才谈得上实际应用,而这里的产出不能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输出能量”,因为这个“输出能量”只是聚变反应所产生的初始能量,也就是氦核与中子的巨大动能,而这种能量无法被我们直接利用,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能量转换: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轰击屏蔽包层,加热包层材料及热工质,热工质将热能带出,驱动汽轮机发电,可以想见,其中的能量损耗是比较大的,而我们最终获得的,可以为我们所用的电能,将明显小于所谓的“输出能量”
另外,“投入”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加热反应物所消耗的电能(即输入能量),因为制备氘氚,维持强磁场等等,也要耗费不少的能量
这样算下来,产出与投入之比就相当悲剧了...

还有一个残酷的事实:
氘氚聚变可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无限”,经常看到的说法是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数亿年,这些夸夸其谈的数据全是依据氘在海水中的总量算出来的---问题在于,组合型的木桶能装多少水是依赖于短板的,氘氚聚变的使用年限不应以氘的总量为基准,而应以锂6(人类只能用中子轰击锂6制备氚)为基准,这样一来,氘氚聚变只够人类使用300~400年....
hawkor 发表于 2012-8-7 16:04
有件事希望你搞清楚:我国的EAST连一次核聚变试验都没做过!而且它的存在只是为了研究高温等离子体的各种 ...

据说我国计划2026年实现第一次聚变反应放电?
只手天下 发表于 2012-8-7 16:08
据说我国计划2026年实现第一次聚变反应放电?
你说的是有核运行吧,由此输出电能是叫“发电”,而不是“放电”,所谓的“等离子体放电”实际上是给等离子体通电的意思,也就是用电流给等离子体加热

至于什么时候做有核试验,我就不太清楚了,应该不会等到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