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知青》:直视伤口比捂至腐烂要强得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24:45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知青 > 正文   2012年07月08日 09:51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慢三
核心提示:要创作出真正真实的知青作品,除了靠叙述者的良心,还得寄希望于相关方面口径的放开,直视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08/15863588_0.shtml伤口永远比捂至腐烂要强得多。



本文摘自《南都周刊》2012年第24期,作者:慢三,原题:直视伤口比捂到腐烂强多了

要创作出真正真实的知青作品,除了靠叙述者的良心,还得寄希望于相关方面口径的放开。

电视剧《知青》一经播出,随即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争议:一方认为,本剧极为真实而完整地反映了四十几年前知青们的生活,另一方则始终坚持本剧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真实,编造外加粉饰。奇怪的是,两方中都有切身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老知青,莫非他们不是活在同一个时代空间?

如此看来,“到底真不真实”成了衡量此剧优劣无法绕开的准则之一,虽然这对一部虚构的文艺作品来说有点不公平。事实上,对于像我这样并未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无论是残酷残忍残暴,还是激情热血疯狂,我全都相信他们是真实的。好几年,我有幸看过邓贤的《中国知青梦》,上面记录了一些骇人的血泪数据,极具生理冲击力,而正是那些尖锐的事件让那段历史变得清晰可靠;我也看过陈冲导演的电影《天浴》,一个无法承受西北知青生活的女孩因急欲返城遭受了无尽摧残。惊悚的故事似乎更容易让读者或观众激动愤慨,进而无条件地信任故事的真实性。同样,我也读过作家韩东的小说《扎根》,那是根据他童年的记忆书写而成的,我们在书中看到的是关于知青与农民的日常状态白描,关于彼时“广阔天地”粗俗和荒诞的细微刻画,几乎没有写那些血腥惨剧,然而这些不加掩饰的庸常画面,照样真实得一塌糊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实并不因为耸人听闻而多加一分,也不会因为平淡无奇而减少一分。抛开人们的猎奇心理,真实就是客观存在,就是的确发生过,在这一点上,我更倾向于从日常生活入手,在细节中发现真实。

说这么多的原因是,在我看来,《知青》这部戏正是一部反映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真实日常生活的剧集。故事从一群知青坐着厢式火车抵达黑河的白桦林车站说起,省去了之前与家人的悲壮告别,直接进入叙事中心。先是初来乍到的茫然无知,男知青为了三言两语不和可以大打出手,女知青则玩揭发暗斗,十几名知青处于一盘散沙之势;而后在切身的劳动中,打井、挖煤、割麦等等产生肉体的痛苦,又让这帮城里的孩子体会更多;对书籍的隐秘阅读,则是他们在物质极为匮乏的条件下满足大脑的唯一途径。而死亡与爱情同样是知青题材永恒的主题。在剧中,李大同的溺水,孙敬文的意外,都给了这帮在心智和身体均未成熟的孩子巨大的精神冲击;而在爱情方面,遮遮捂捂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固然看上去纯洁无比,并且有两对还真终成眷属了,但对于知青性生活方面的刻意回避,则让整个故事下降了一个层面。毫无疑问,性压抑、性苦闷是知青特征最准确的反映,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中就有相应刻画,因此我认为,即便是隐晦的暗示(考虑到央视的播出环境),或者一笔带过,也不应该忽略这则重要的信息。

关于本剧还有一个有趣的争议在于,一部分人认为如同本剧所展现的那样,知青生活虽然有些苦涩,但正因为有这些苦,大家才懂得什么是甜,所谓“向残酷青春致敬”便是一种证明。本剧编剧梁晓声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表示,在那样“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一个在上学的年龄集体被取缔了学习机会的时代,恰恰产生了共和国最无怨无悔的一代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文革”本身就是一场悲剧,知青则是这场悲剧的受害人之一,过于描述他们“无怨无悔”的美好生活记忆,是对那场人类浩劫的一种拥护以及对受害人的不公。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关于知青的话题与争议可以持续下去,不单单是给时代以警示,更重要的是不要给历史留遗憾。这样的影视剧极有可能会被后人当做历史来看待,因此它的严肃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文艺就是历史。幸运的是,知青形象在年轻一拨孩子心中还未定型,这说明可塑性还很强,当然,要创作出真正真实的知青作品,除了靠叙述者的良心,还得寄希望于相关方面口径的放开,直视伤口永远比捂至腐烂要强得多。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知青 > 正文   2012年07月08日 09:51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慢三
核心提示:要创作出真正真实的知青作品,除了靠叙述者的良心,还得寄希望于相关方面口径的放开,直视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08/15863588_0.shtml伤口永远比捂至腐烂要强得多。



本文摘自《南都周刊》2012年第24期,作者:慢三,原题:直视伤口比捂到腐烂强多了

要创作出真正真实的知青作品,除了靠叙述者的良心,还得寄希望于相关方面口径的放开。

电视剧《知青》一经播出,随即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争议:一方认为,本剧极为真实而完整地反映了四十几年前知青们的生活,另一方则始终坚持本剧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真实,编造外加粉饰。奇怪的是,两方中都有切身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老知青,莫非他们不是活在同一个时代空间?

如此看来,“到底真不真实”成了衡量此剧优劣无法绕开的准则之一,虽然这对一部虚构的文艺作品来说有点不公平。事实上,对于像我这样并未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无论是残酷残忍残暴,还是激情热血疯狂,我全都相信他们是真实的。好几年,我有幸看过邓贤的《中国知青梦》,上面记录了一些骇人的血泪数据,极具生理冲击力,而正是那些尖锐的事件让那段历史变得清晰可靠;我也看过陈冲导演的电影《天浴》,一个无法承受西北知青生活的女孩因急欲返城遭受了无尽摧残。惊悚的故事似乎更容易让读者或观众激动愤慨,进而无条件地信任故事的真实性。同样,我也读过作家韩东的小说《扎根》,那是根据他童年的记忆书写而成的,我们在书中看到的是关于知青与农民的日常状态白描,关于彼时“广阔天地”粗俗和荒诞的细微刻画,几乎没有写那些血腥惨剧,然而这些不加掩饰的庸常画面,照样真实得一塌糊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实并不因为耸人听闻而多加一分,也不会因为平淡无奇而减少一分。抛开人们的猎奇心理,真实就是客观存在,就是的确发生过,在这一点上,我更倾向于从日常生活入手,在细节中发现真实。

说这么多的原因是,在我看来,《知青》这部戏正是一部反映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真实日常生活的剧集。故事从一群知青坐着厢式火车抵达黑河的白桦林车站说起,省去了之前与家人的悲壮告别,直接进入叙事中心。先是初来乍到的茫然无知,男知青为了三言两语不和可以大打出手,女知青则玩揭发暗斗,十几名知青处于一盘散沙之势;而后在切身的劳动中,打井、挖煤、割麦等等产生肉体的痛苦,又让这帮城里的孩子体会更多;对书籍的隐秘阅读,则是他们在物质极为匮乏的条件下满足大脑的唯一途径。而死亡与爱情同样是知青题材永恒的主题。在剧中,李大同的溺水,孙敬文的意外,都给了这帮在心智和身体均未成熟的孩子巨大的精神冲击;而在爱情方面,遮遮捂捂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固然看上去纯洁无比,并且有两对还真终成眷属了,但对于知青性生活方面的刻意回避,则让整个故事下降了一个层面。毫无疑问,性压抑、性苦闷是知青特征最准确的反映,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中就有相应刻画,因此我认为,即便是隐晦的暗示(考虑到央视的播出环境),或者一笔带过,也不应该忽略这则重要的信息。

关于本剧还有一个有趣的争议在于,一部分人认为如同本剧所展现的那样,知青生活虽然有些苦涩,但正因为有这些苦,大家才懂得什么是甜,所谓“向残酷青春致敬”便是一种证明。本剧编剧梁晓声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表示,在那样“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一个在上学的年龄集体被取缔了学习机会的时代,恰恰产生了共和国最无怨无悔的一代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文革”本身就是一场悲剧,知青则是这场悲剧的受害人之一,过于描述他们“无怨无悔”的美好生活记忆,是对那场人类浩劫的一种拥护以及对受害人的不公。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关于知青的话题与争议可以持续下去,不单单是给时代以警示,更重要的是不要给历史留遗憾。这样的影视剧极有可能会被后人当做历史来看待,因此它的严肃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文艺就是历史。幸运的是,知青形象在年轻一拨孩子心中还未定型,这说明可塑性还很强,当然,要创作出真正真实的知青作品,除了靠叙述者的良心,还得寄希望于相关方面口径的放开,直视伤口永远比捂至腐烂要强得多。
也不一定哇
比方说胳膊被打折了住医院
来个人看你都要解开绷带敲碎石膏看看病情
甚至还有人还用手撅两下看是不是长好了
农村青年活该就在乡下吃苦
损人不利己 发表于 2012-7-9 08:34
农村青年活该就在乡下吃苦
说得好!
我老妈就喜欢这部戏。说他好的人都是些能辩证和公正的看待自己的这段经历的“过来人”。说他不好的都是些觉得国家欠他们的“某些人”。
那个年代的城里人就是实质上的特权阶级。
听听各位筒子怎么说
伤口还没好啊,要全国人民给你们疗伤,陪你们哭泣吗?
我觉得一般啊,知青戏印象深的还是孽债
梁晓声《年轮》比这戏强吧。

一下车就能高兴成那样,鬼都不信。
kwcdyx 发表于 2012-7-10 19:31
伤口还没好啊,要全国人民给你们疗伤,陪你们哭泣吗?
知青不属于“全国人民”吗?
T62 发表于 2012-7-12 09:16
梁晓声《年轮》比这戏强吧。

一下车就能高兴成那样,鬼都不信。
年轮写的很好,我上大学看的,孽债也不错,比较真实,电视拍的太假,回避了很多阴暗面
唯物 发表于 2012-7-12 14:29
年轮写的很好,我上大学看的,孽债也不错,比较真实,电视拍的太假,回避了很多阴暗面
:handshake,看来我们是同龄人。

那时学校没有电视看,《年轮》是周末回家间断看了几级,后来重播过,也没看全。


napey 发表于 2012-7-12 09:36
知青不属于“全国人民”吗?


假如你是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老师正讲得慷慨激昂学生们正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你突然问了老师一个十分钟前的问题,你觉着老师会因为你也是班上的一员而不说一句:“不能因为你而耽误全班同学”或者“不能因为你而耽误全班其他同学”(你觉着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话中的“全班同学”≠“全班其他同学”吗),你觉着不管老师怎样说、同学怎样想,老师和同学都得因为你属于“全班同学”就陪着你玩直到你满意为止吗?
napey 发表于 2012-7-12 09:36
知青不属于“全国人民”吗?


假如你是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老师正讲得慷慨激昂学生们正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你突然问了老师一个十分钟前的问题,你觉着老师会因为你也是班上的一员而不说一句:“不能因为你而耽误全班同学”或者“不能因为你而耽误全班其他同学”(你觉着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话中的“全班同学”≠“全班其他同学”吗),你觉着不管老师怎样说、同学怎样想,老师和同学都得因为你属于“全班同学”就陪着你玩直到你满意为止吗?
kwcdyx 发表于 2012-7-12 19:12
假如你是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老师正讲得慷慨激昂学生们正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你突然问了老师一个十分钟 ...
更加可笑了,


首先,这两件事情完全没有可比性,按照你的“逻辑”,日本方面是不是有权抱怨中国方面……?或者说现在十月革命、法国革命……都已经不允许再提了?

就是你自己,不是对毛如何评价吴晗念念不忘吗?相比知青,孰轻孰重?


像知青下乡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当然会被反复地提起,并审视,这和课堂上的问题有可比性?
kwcdyx 发表于 2012-7-12 19:12
假如你是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老师正讲得慷慨激昂学生们正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你突然问了老师一个十分钟 ...
其次,知青的波及面有多广知道?不仅是那些上山下乡的学生,也包括当地的农民……这是私人问题?啧啧。
napey 发表于 2012-7-13 08:57
更加可笑了,
请先看看火鸡网的原文成吗?通篇都是在讲知青如何如何,没有一字涉及什么当地农民,通篇都是在讲知青来到当时人口占全国绝大多的农村后怎么“吃苦”怎么“受伤”“男知青为了三言两语不和可以大打出手,女知青则玩揭发暗斗,十几名知青处于一盘散沙之势;”这是何等的知识?“而后在切身的劳动中,打井、挖煤、割麦等等产生肉体的痛苦”打井、挖煤、割麦又岂待他们来之后才要干?就像三楼所说“农村青年活该就在乡下吃苦”吗?而题目说“直视伤口比捂至腐烂要强得多”谁的伤口?你不会天真的以为这是作者和赞同作者的人代当时所有在农村工作生活的人言吧?这不过是在顾影自怜、顾伤自添,何况这些人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舒服,可是怎不见他们回城后为农民鸣不平,假如这是在80年代,刚刚返城,伤痕一下也就罢了,你又在城里过了30多年的好日子(当然不是这些人的全部,但能写文章抱怨过去还在媒体上发表的人都该过得不错吧),居然还在自怜、自添,抱歉,我的同情心已经耗尽。
楼主居然发了这么多帖子
kwcdyx 发表于 2012-7-13 16:25
请先看看火鸡网的原文成吗?通篇都是在讲知青如何如何,没有一字涉及什么当地农民,通篇都是在讲知青来到 ...
1、请你告诉我,你说的这些问题不存在吗?


还有比你举出的这些严重得多的问题,还不需要提出改革开放,比如当时已经惊动了中央的强奸女知青问题,李庆霖上书毛泽东指出的那些问题,等等,这些都不存在吗?

更何况,知青里的至少相当一部分,即使在回城后也仍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你对此竟然一无所知?
kwcdyx 发表于 2012-7-13 16:25
请先看看火鸡网的原文成吗?通篇都是在讲知青如何如何,没有一字涉及什么当地农民,通篇都是在讲知青来到 ...
2、的确,我们可以说,农村青年的确不应该在乡下吃苦。但是请问,这是下乡的知青造成的?


我们也完全可以认为当初的知青在回顾的时候确实对其他人的苦难考虑得很不够,但这不代表他们的苦难不存在。更不代表他们无权纪念。
T62 发表于 2012-7-12 14:36
,看来我们是同龄人。

那时学校没有电视看,《年轮》是周末回家间断看了几级,后来重播过,也 ...
高高的白桦林,有我的青春在荡漾.......

记得是梁晓声哪部知情剧的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