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行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5:57


参考资料:还是《纲要》(卢林)一书。
     战术是什么呢?采用两组意见:1、战术是指导战斗的方法,包括战术基本原则,协同动作,战斗行动,战斗保障,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等。2、美军认为,战术是在战斗中运用部队、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一门艺术。他们把小部队或单一战斗兵种所用的战术称为“小战术”,而把大规模部队所用的战术称为“大战术”(《美国百科全书》1980年国际版第96卷“战术”条目)。
     下面谈谈战术的发展(按历史时间顺序)。
     1、阵的出现
     在青铜兵器时代之前,战争形态几乎是比较原始的,常见的情况是一次战斗就是一次战争。所以在战术上也比较简单。时间大概是公元前的时期。之后,比如我国的商、周时期(以及世界其他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期),就陆陆续续出现了“阵”:比如,卜辞说:“王作三师,右、中、左”,大概是作战时通常列成左中右三个以战车为主的方阵,后来也有上中下“三军”的称法。(以前读高中课文里时还以为是海陆空三军呢。。。)
     附带的,谈谈“阵”时期的战法:
     a、战斗队形为一线横排方阵,作全面冲锋。
     b、侧击和主攻方向的萌芽(战例是繻葛之战,有兴趣的自己查吧。。。)
     c、包围
     d、诱退
     e、伏击
     f、预备队的萌芽
     个人点评:a全面冲锋就不说了。。。bcdef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啊。其功用是:侧击是为了以火力和兵力“扇面”的中心以多打少地吃掉敌扇面的落单的一侧:(图)

     主攻是集中优势资源选择敌人的薄弱环节进行打击,实质还是以强打弱,以多打少。当然,其他部位的兵力就不免会弱于敌人了。(图)

     包围是在优势兵力时,稍作分散,围成一大圈,防止敌机动,然后往中心压缩,兵力虽然分散,但火力集中在一起,最后全歼敌人。(图)

     诱退和伏击是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敌人到便于伏击的地区等加以打击,属于主动创造战机的方式。当然也能在战况不利时拖延时间,在期间做组织调整,以利再战。在追击时敌人火力扇面可能被破坏的,比如追击时敌人若拉成了一条纵队,其集中火力的效果就几乎没有了(图)

     预备队主要是说,在“战争迷雾”下(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的抽象观点,现在竟然在所有即时战略游戏中被形象的体现出来----fog),战斗进程中总有意外的情况,所以不得不抽出部分兵力,留下以应对敌人意外的机动和打击。另外预备队当然还能补充第一批作战部队,充当生力军。
     (再次感慨,原来战术的基本原理在那么早就出现了,还一直延续至今啊。)
     2、集中兵力和预备队的正式出现
     时间在铁兵器出现后,手持铁兵器的步兵综合战斗力超出其他兵种,成为核心,于是发展了步兵战斗队形,战斗中普遍采用了集中兵力和预备队的方法。集中兵力是最容易理解,最容易被新手忽视,又是最重要最通用的第一战斗法则(个人观点。。。)。多打少,强打弱,太简单了,不是吗?但是不能因为简单而置之于可用可不用的地位。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了慎重战争,无比用上所有的条件和资源,以多打少,这个简单又重要的原则千万别落下!更进一步说,每次开战,第一个要想的战法就是如何集中兵力吃掉某个敌人的部分,然后再集中,再吃……千万不要逞匹夫之勇!这一点我相信AA和OFP的玩家更能理解。可以说一个指挥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看他能多大限度的部署出以多打少的战斗,一旦有了多打少的局面,结果就比较乐观了。可以说如果什么战法都不会用,也必须要精通集中兵力的方法。我可以举很多例子:
     最古老的是笠泽之战。比较原始,所以过程一目了然:
        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故事后,公元前478年3月,率军5万打吴国。吴军人数6万,防守于笠泽江北岸。天黑后,越军在左右各出6250人,一边鸣鼓一边渡江。吴军以为敌人用的是左右钳击打法,就派大部队分左右防御。越军见势就大部队过江对方中间,当然K.O.了,再然后吴军因为突遭打击竟然全军大乱,全线失守。(图)

        再一个值得一说的是公元前371年息希腊的留可特拉之战,对阵的是维特军(6千重步兵+1500骑兵)和号称“无敌”的斯巴达军(1万重步兵)。维特军指挥官是底比斯名将埃帕米农达,他创造并采用了著名的“斜楔型方阵”对抗敌人的一线展开队形。其原理是在左翼层叠人数多,右翼少,那么左翼突击力就更强,而右翼虽然弱,但是当左翼接敌时,右翼还远离对面敌人的一线队形,其实根本没危险,而当右翼接敌时,左翼已取得胜利,并与右翼合击剩余的敌人了。感慨:在空间上简单集中兵力的效果是多么明显啊。(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打法也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其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改进:就是一侧的突击兵力要尽量展开扇面咬住敌人突出的侧翼,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侧击”,这样一来就成了美军常用的“flank”战术。比如我们按美军打法做的“班组进攻操练”中,就是一组在正面远距离对抗,另一组从侧翼横向打击,是一种在原始“侧击”打法基础上通过正面牵制进行的升级。又可以形容为“交叉火力”,又可以算是近战歼敌,但是重点和关键在于侧面打击,正如以前说的,侧面敌人火力弱,容易被偷袭,所有历史上的指挥官所做的工作,除了想办法在战略和战术上集中兵力外,就是想办法绕到敌人扇面的侧边展开攻击了。集中兵力+侧击,更完美的基本战术!
   
     。。。累死了,下回再写吧。。


参考资料:还是《纲要》(卢林)一书。
     战术是什么呢?采用两组意见:1、战术是指导战斗的方法,包括战术基本原则,协同动作,战斗行动,战斗保障,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等。2、美军认为,战术是在战斗中运用部队、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一门艺术。他们把小部队或单一战斗兵种所用的战术称为“小战术”,而把大规模部队所用的战术称为“大战术”(《美国百科全书》1980年国际版第96卷“战术”条目)。
     下面谈谈战术的发展(按历史时间顺序)。
     1、阵的出现
     在青铜兵器时代之前,战争形态几乎是比较原始的,常见的情况是一次战斗就是一次战争。所以在战术上也比较简单。时间大概是公元前的时期。之后,比如我国的商、周时期(以及世界其他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期),就陆陆续续出现了“阵”:比如,卜辞说:“王作三师,右、中、左”,大概是作战时通常列成左中右三个以战车为主的方阵,后来也有上中下“三军”的称法。(以前读高中课文里时还以为是海陆空三军呢。。。)
     附带的,谈谈“阵”时期的战法:
     a、战斗队形为一线横排方阵,作全面冲锋。
     b、侧击和主攻方向的萌芽(战例是繻葛之战,有兴趣的自己查吧。。。)
     c、包围
     d、诱退
     e、伏击
     f、预备队的萌芽
     个人点评:a全面冲锋就不说了。。。bcdef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啊。其功用是:侧击是为了以火力和兵力“扇面”的中心以多打少地吃掉敌扇面的落单的一侧:(图)

     主攻是集中优势资源选择敌人的薄弱环节进行打击,实质还是以强打弱,以多打少。当然,其他部位的兵力就不免会弱于敌人了。(图)

     包围是在优势兵力时,稍作分散,围成一大圈,防止敌机动,然后往中心压缩,兵力虽然分散,但火力集中在一起,最后全歼敌人。(图)

     诱退和伏击是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敌人到便于伏击的地区等加以打击,属于主动创造战机的方式。当然也能在战况不利时拖延时间,在期间做组织调整,以利再战。在追击时敌人火力扇面可能被破坏的,比如追击时敌人若拉成了一条纵队,其集中火力的效果就几乎没有了(图)

     预备队主要是说,在“战争迷雾”下(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的抽象观点,现在竟然在所有即时战略游戏中被形象的体现出来----fog),战斗进程中总有意外的情况,所以不得不抽出部分兵力,留下以应对敌人意外的机动和打击。另外预备队当然还能补充第一批作战部队,充当生力军。
     (再次感慨,原来战术的基本原理在那么早就出现了,还一直延续至今啊。)
     2、集中兵力和预备队的正式出现
     时间在铁兵器出现后,手持铁兵器的步兵综合战斗力超出其他兵种,成为核心,于是发展了步兵战斗队形,战斗中普遍采用了集中兵力和预备队的方法。集中兵力是最容易理解,最容易被新手忽视,又是最重要最通用的第一战斗法则(个人观点。。。)。多打少,强打弱,太简单了,不是吗?但是不能因为简单而置之于可用可不用的地位。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了慎重战争,无比用上所有的条件和资源,以多打少,这个简单又重要的原则千万别落下!更进一步说,每次开战,第一个要想的战法就是如何集中兵力吃掉某个敌人的部分,然后再集中,再吃……千万不要逞匹夫之勇!这一点我相信AA和OFP的玩家更能理解。可以说一个指挥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看他能多大限度的部署出以多打少的战斗,一旦有了多打少的局面,结果就比较乐观了。可以说如果什么战法都不会用,也必须要精通集中兵力的方法。我可以举很多例子:
     最古老的是笠泽之战。比较原始,所以过程一目了然:
        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故事后,公元前478年3月,率军5万打吴国。吴军人数6万,防守于笠泽江北岸。天黑后,越军在左右各出6250人,一边鸣鼓一边渡江。吴军以为敌人用的是左右钳击打法,就派大部队分左右防御。越军见势就大部队过江对方中间,当然K.O.了,再然后吴军因为突遭打击竟然全军大乱,全线失守。(图)

        再一个值得一说的是公元前371年息希腊的留可特拉之战,对阵的是维特军(6千重步兵+1500骑兵)和号称“无敌”的斯巴达军(1万重步兵)。维特军指挥官是底比斯名将埃帕米农达,他创造并采用了著名的“斜楔型方阵”对抗敌人的一线展开队形。其原理是在左翼层叠人数多,右翼少,那么左翼突击力就更强,而右翼虽然弱,但是当左翼接敌时,右翼还远离对面敌人的一线队形,其实根本没危险,而当右翼接敌时,左翼已取得胜利,并与右翼合击剩余的敌人了。感慨:在空间上简单集中兵力的效果是多么明显啊。(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打法也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其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改进:就是一侧的突击兵力要尽量展开扇面咬住敌人突出的侧翼,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侧击”,这样一来就成了美军常用的“flank”战术。比如我们按美军打法做的“班组进攻操练”中,就是一组在正面远距离对抗,另一组从侧翼横向打击,是一种在原始“侧击”打法基础上通过正面牵制进行的升级。又可以形容为“交叉火力”,又可以算是近战歼敌,但是重点和关键在于侧面打击,正如以前说的,侧面敌人火力弱,容易被偷袭,所有历史上的指挥官所做的工作,除了想办法在战略和战术上集中兵力外,就是想办法绕到敌人扇面的侧边展开攻击了。集中兵力+侧击,更完美的基本战术!
   
     。。。累死了,下回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