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对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青年人才:“天”才是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13:28

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第二次对接成功。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飞控试验队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新华社记者 田兆运 摄

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

马晓兵不会忘记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第二次对接成功的日子。在一幅2011年11月14日拍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新闻照片上,几张年轻面孔格外引人注目,1979年出生的马晓兵就是照片中的一位。当记者近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见到他时,很难想象太空中正遨游着这位年轻人的设计成果。

现任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助理的马晓兵,谈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十分激动:“如果不是从事处于航天科技前沿的工作,像我这样的年轻员工不会有这样广阔的发展舞台。”



近日,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青年人才交流成长道路。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助理马晓兵。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曾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的马晓兵只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众多优秀青年人才中的一员。从“长征”系列火箭到神舟飞船,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导航系统,在这些重大航天成果背后,是一支由33名院士、100余名国家级专家、300余名学术技术带头人、400多名型号“两总”为代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其中有许多是“70后”甚至“80后”年轻人。

在航天尖端科技领域,这群走出校园不久、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何挑起重任?他们为何能迅速成长成才?“五四”前夕,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部以及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这些青年才俊面对面交流他们的成长经历,探寻他们的成才之路。

好苗子如何长成参“天”大树?

“美国、俄罗斯航天科技人员平均年龄都在50多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设计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技术人员超过70%。”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记者了解到这样一组令人吃惊的数字。

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为牵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工程实践中发掘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造就人才。

现年38岁的王翔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曾在海外留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他作为重点培养的“苗子”,对他及早培养,使其迅速成长为骨干,在2009年就担任了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他被任命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两大系统的总指挥。

2008年、2009年两年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引进新员工231人,占到了2009年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这些年轻人普遍具有学历高、基础知识新的优势,但要在短时期内获取研发和工程经验,迅速形成“战斗力”,绝非易事。

他们先后建立了70多个预研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技术骨干“啃硬骨头”,接受理论性强、专业难度大的技术挑战,拓展他们的研究设计思路,提升创新能力。推行以“产品一流、技术一流、条件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创新一流”的建设战略,并将这个战略作为技术创新的抓手,搭建青年成长成才的平台。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以“千人计划”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等为核心,组建了空间机械臂、动力学、综合电子等技术攻关团队,通过技术专家引领,带动青年人才成长。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对青年人才大胆委以重任,强化实践锻炼,促使他们丰富阅历,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管理能力,在空间技术新领域开拓中,鼓励青年创新团队发挥重大作用。

如何让齐“天”大圣们施展身手?



近日,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青年人才交流成长道路。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探月工程二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出生于1970年的孙泽洲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探月工程二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曾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大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谈到自己的成才之路,他说:“这必须感谢航天事业发展提供的机遇,如果没有航天科研任务,就没有青年科技人员实现价值的机会。”

36岁的杨虎军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他说:“没有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这样的重大航天工程的研制,就没有青年人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



近日,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青年人才交流成长道路。图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型运载火箭副总师杨虎军。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人才的成长路径绝不仅仅是“当官”一条路,要引导人才以“干事业”为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开辟了职称专业通道、行政职务通道、技术通道、专家通道、荣誉通道等,为青年人才搭建多种发展渠道。

这些渠道包括由国家级专家、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院(厂所)级专家组成的三级技术专家队伍;总设计师、总指挥,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指挥、副指挥,主管设计师等“两总”职务序列;总师(或首席专家)、主任师、主管师、技术员等不同等级的技术职务发展序列。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海归”、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型号副总设计师杨小龙说:“每一个青年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平台和通道。”

包容、宽容,才有石破“天”惊

“我们有‘学术民主’的传统,鼓励争吵,只要心中有底,年轻人也敢在会上跟老同志争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某研发中心副主任、出生于1971年的魏春岭博士说。

积极倡导技术民主,营造宽松、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是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提升研究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老资格专家和技术权威面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青年人才一点都不“胆怯”。

杨虎军告诉记者,只有形成“技术民主”的文化氛围,年轻人和前辈讨论技术问题时才能畅所欲言,才能充分发掘年轻人的潜力。“创新就不能要求一定成功,必然有失败的风险在里面。”杨虎军说,自己的团队之所以能取得成就,与包容失败、正视挫折的氛围是分不开的。

对失败的包容让青年人才不再畏首畏尾,敢闯敢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研发中心副主任、生于1978年的刘乃金告诉记者,创新总是要冒风险的,是有失败的可能的,“我们的研发项目能够取得成功,要感谢组织上对年轻人的信任。”



近日,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青年人才交流成长道路。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研发中心副主任刘乃金。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5/03/c_111858036_2.htm

1.jpg (238.0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3 14:48 上传


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第二次对接成功。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飞控试验队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新华社记者 田兆运 摄

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

马晓兵不会忘记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第二次对接成功的日子。在一幅2011年11月14日拍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新闻照片上,几张年轻面孔格外引人注目,1979年出生的马晓兵就是照片中的一位。当记者近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见到他时,很难想象太空中正遨游着这位年轻人的设计成果。

现任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助理的马晓兵,谈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十分激动:“如果不是从事处于航天科技前沿的工作,像我这样的年轻员工不会有这样广阔的发展舞台。”

2.jpg (66.2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3 14:48 上传



近日,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青年人才交流成长道路。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助理马晓兵。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曾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的马晓兵只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众多优秀青年人才中的一员。从“长征”系列火箭到神舟飞船,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导航系统,在这些重大航天成果背后,是一支由33名院士、100余名国家级专家、300余名学术技术带头人、400多名型号“两总”为代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其中有许多是“70后”甚至“80后”年轻人。

在航天尖端科技领域,这群走出校园不久、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何挑起重任?他们为何能迅速成长成才?“五四”前夕,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部以及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这些青年才俊面对面交流他们的成长经历,探寻他们的成才之路。

好苗子如何长成参“天”大树?

“美国、俄罗斯航天科技人员平均年龄都在50多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设计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技术人员超过70%。”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记者了解到这样一组令人吃惊的数字。

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为牵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工程实践中发掘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造就人才。

现年38岁的王翔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曾在海外留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他作为重点培养的“苗子”,对他及早培养,使其迅速成长为骨干,在2009年就担任了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他被任命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两大系统的总指挥。

2008年、2009年两年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引进新员工231人,占到了2009年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这些年轻人普遍具有学历高、基础知识新的优势,但要在短时期内获取研发和工程经验,迅速形成“战斗力”,绝非易事。

他们先后建立了70多个预研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技术骨干“啃硬骨头”,接受理论性强、专业难度大的技术挑战,拓展他们的研究设计思路,提升创新能力。推行以“产品一流、技术一流、条件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创新一流”的建设战略,并将这个战略作为技术创新的抓手,搭建青年成长成才的平台。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以“千人计划”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等为核心,组建了空间机械臂、动力学、综合电子等技术攻关团队,通过技术专家引领,带动青年人才成长。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对青年人才大胆委以重任,强化实践锻炼,促使他们丰富阅历,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管理能力,在空间技术新领域开拓中,鼓励青年创新团队发挥重大作用。

如何让齐“天”大圣们施展身手?

3.jpg (70.2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3 14:48 上传



近日,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青年人才交流成长道路。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探月工程二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出生于1970年的孙泽洲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探月工程二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曾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大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谈到自己的成才之路,他说:“这必须感谢航天事业发展提供的机遇,如果没有航天科研任务,就没有青年科技人员实现价值的机会。”

36岁的杨虎军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他说:“没有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这样的重大航天工程的研制,就没有青年人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

4.jpg (82.7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3 14:48 上传



近日,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青年人才交流成长道路。图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型运载火箭副总师杨虎军。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人才的成长路径绝不仅仅是“当官”一条路,要引导人才以“干事业”为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开辟了职称专业通道、行政职务通道、技术通道、专家通道、荣誉通道等,为青年人才搭建多种发展渠道。

这些渠道包括由国家级专家、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院(厂所)级专家组成的三级技术专家队伍;总设计师、总指挥,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指挥、副指挥,主管设计师等“两总”职务序列;总师(或首席专家)、主任师、主管师、技术员等不同等级的技术职务发展序列。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海归”、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型号副总设计师杨小龙说:“每一个青年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平台和通道。”

包容、宽容,才有石破“天”惊

“我们有‘学术民主’的传统,鼓励争吵,只要心中有底,年轻人也敢在会上跟老同志争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某研发中心副主任、出生于1971年的魏春岭博士说。

积极倡导技术民主,营造宽松、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是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提升研究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老资格专家和技术权威面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青年人才一点都不“胆怯”。

杨虎军告诉记者,只有形成“技术民主”的文化氛围,年轻人和前辈讨论技术问题时才能畅所欲言,才能充分发掘年轻人的潜力。“创新就不能要求一定成功,必然有失败的风险在里面。”杨虎军说,自己的团队之所以能取得成就,与包容失败、正视挫折的氛围是分不开的。

对失败的包容让青年人才不再畏首畏尾,敢闯敢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研发中心副主任、生于1978年的刘乃金告诉记者,创新总是要冒风险的,是有失败的可能的,“我们的研发项目能够取得成功,要感谢组织上对年轻人的信任。”

5.jpg (74.1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3 14:48 上传



近日,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青年人才交流成长道路。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研发中心副主任刘乃金。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5/03/c_111858036_2.htm
中国航天一流人才批量生产的奥秘何在?

 阅读提示

  两弹一星、神舟飞天、探月工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事业里程碑式的成就举世瞩目。

  拥有一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作风严谨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是中国航天在国际高科技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队伍中,拥有30位两院院士,100位国家级专家,200位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350多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总指挥、总设计师,而且这些人才基本上都是航天系统自己培养出来的。

  从新毕业的大学生到独当一面的科技创新人才,中国航天实现了一流人才的批量生产,其中奥秘何在呢?

  37岁的卫星总设计师

  “神五”发射成功之际,42岁的载人航天副总指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成为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人们都在惊叹,这么大的工程,副总指挥居然这么年轻。

  其实,注重给年轻的科技骨干压担子,让他们在重大项目、重点课题中挑大梁,得到充分的发挥与磨练,一直是航天领域培养人才的突出特点。

  1992年,22岁的孙泽洲来到航天科技集团。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就先后参与了资源一号卫星、资源二号卫星和实践五号卫星的总体工作,获得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2007年,经历过众多重大工程磨练的孙泽洲,因为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总设计师。那一年,他刚满37岁。

  众多的机遇,高强度的磨练,大胆的启用,让年轻的人才一个个脱颖而出,而孙泽洲,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许多年轻人才通过参加重大工程项目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迅速地成长起来。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300余名型号“两总”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45岁以下的占57%;科技人才队伍中,正副主任师和主管师共有9600多人,其中35岁以下的超过70%。

  90多岁的专家带徒弟

  90多岁高龄的陆元九院士,至今依然深入一线到研究所的班组去指导年轻人如何做科研,如何写论文,帮助年轻人才尽快成长。

  年轻人才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的传帮带。针对人才队伍新老交替的特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坚持实施“师带徒”制度,要求老专家在工作中加强对青年人的培养,将年轻技术人员“扶上马,送一程”。

  “神舟”飞船发射的型号火箭研制之初,由于设计人员80%都是年轻人,使80%的图纸不能通过工艺审查。于是“老兵”带着“新兵”加班加点,一遍又一遍地查找问题,修改或重新设计,终于使图纸如期下厂。这样,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使年轻人在实践中很好地传承了老同志的宝贵经验。

  为使老专家的经验更好地传给年轻人,集团下属单位第一研究院还实施“立言”工程,要求老专家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及时总结、系统化其专业领域的经验,并将其上升到工程理论,著书立说,即“立言”。

  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学术大腕和顶级专家,新人成长自然很快。在工作中,年轻人向老一辈航天人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和经验,还有优良的作风和精神。在老一辈航天人言传身教的带动下,航天人几十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每个研制人员都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

院士也曾失败过

  年过七旬的龙乐豪院士,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既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曾经历过失败的挫折。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点火起飞后坠地,发生剧烈爆炸,星箭俱毁,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龙乐豪虽然差点一夜白头,但他直面困难和挑战,带领研制团队卧薪尝胆,在挫折中奋起,换来了火箭的再次腾飞。14年后,龙乐豪谈起这次失败时说,“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今后的失败或避免失败。”

  “一个人的成长避免不了挫折,从失败中得到的东西远比成功更加深刻。”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是1994年,“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研制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这次事故使戚发轫永生难忘,在此后的航天生涯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安全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多年后,戚发轫在一次政协会议上说,“科学实验要经得起失败、宽容失败,我们现在最大的压力就在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允许失败哪有人敢创新?”

  “航天事业是一个创新的行业,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白燕强深有感触地说,“不能因为失败扼杀创新的灵魂,宽容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奖励发给一线骨干

  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注重对年轻人才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引导他们发挥所长,做到人岗相适。对那些科技苗子,鼓励他们沿着专业技术通道发展。比如,青年专家包为民在12所当过室主任、副所长,如果当所长也是很好人选。但组织上认为他在专业领域发展更好,就有意识地帮助他在技术上不断提高,结果他年仅40岁就担任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45岁时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集团内设置了较好的激励机制。为了鼓励技术创新,鼓励科技人才更好的发挥作用,专门设置了技术骨干津贴,从去年开始还设立“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航天奖”等多个奖项,这些奖都有意识地向一线科技人员倾斜,把有限的资源都集中在有成就的技术人才身上。

  航天科技集团还十分重视科研条件建设,先后建成了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0多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航天科技每年投入近2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还积极与3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成为年轻科技骨干成才成长的沃土,在攻克大批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003年以来,航天科技新增两院院士9人、国家级专家47人,高级顾问孙家栋院士2010年1月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军工航天科技首位获此殊荣的科技领军人物。(记者 罗 旭 通讯员 章丽鋆)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6/07/c_121501501_2.htm
人才
技术人员平均年龄太年轻并非好事。
个个都很憔悴啊……
性价比太低~
riemann 发表于 2012-5-3 22:59
个个都很憔悴啊……
还好吧,现在CASC的工会、团委都很重视职工健康问题,对加班时间和轮休的管理也比以前严格了。
天府居士 发表于 2012-5-3 22:48
技术人员平均年龄太年轻并非好事。
青年人才的数量是多了,但是中坚骨干人才还是60后为主,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人才梯队建设成就的。
TG现在不差钱,我认为航空航天资金的投入要达到甚至超越MD的水平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缩短跟MD的差距。
ericye 发表于 2012-5-3 23:15
TG现在不差钱,我认为航空航天资金的投入要达到甚至超越MD的水平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缩短跟MD的差距。
要是MD把我们借他们的国债钱还了投入搞航天航空那样就好了,至少跟MD的差距就会大大缩短。
太年轻,是要出问题的!也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的体现!
hzs2006 发表于 2012-5-4 11:02
要是MD把我们借他们的国债钱还了投入搞航天航空那样就好了,至少跟MD的差距就会大大缩短。
借钱容易还钱难,借的时候是孙子,还的时候是大爷。
matrix2388 发表于 2012-5-3 23:10
还好吧,现在CASC的工会、团委都很重视职工健康问题,对加班时间和轮休的管理也比以前严格了。
传闻航天系统某所在员工心理测评中排名全院第一,基本健康,领导大怒:“看来工作还是不饱满!”。

内涵自己体会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