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国计划用十年时间建成\"模型黄土高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24:44
<P>  新华社西安12月12日电(张军 孙太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12日在西安透露,中国水利部门计划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模型黄土高原"。
<P>  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薛松贵介绍,“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水
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而构建的高科技模型体系。它借助实体模拟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一宏大的科研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黄河及黄土高原治理开发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P>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是长期困扰中国的生态难题。这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平均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造成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水资源紧缺。中国计划到2050年,使黄土高原输入到黄河中的泥沙平均每年减少8亿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保局局长汪习军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新的理论支撑。
<P>  "模型黄土高原"主要由野外试验模型和室内模型组成,建设内容包括原型观测、实体模型和比尺模型。"模型黄土高原"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李敏说,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外尚无可借鉴的经验,其建设及试验研究工作将分三个阶段。
<P>  第一步,探索试验阶段,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模型黄土高原"的建设论证和规划设计工作,确定合理的试验研究技术路线,完成模型黄土高原野外物理模型群建设和相关设备、仪器的研制与安装,完成部分比尺模型的建设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P>  第二步,全面实施阶段。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物理模型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原型观测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自动化程度。完成实体模型标准径流小区试验,开展全坡面小区的多因子实验研究。完成比尺模型的辅助研究。同时开展全面的实验,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初步完成侵蚀规律数学模型的建模研究。第三步,正常试验阶段。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已经建成的物理模型上,全面开展水土流失规律及效益试验研究。进一步扩大试验研究范围,在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布设试验点,采集有关数据,建成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模型群。
<P>  黄土高原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涉及多种气候和植被类型,包括13个水土流失类型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上中游管理局局长周月鲁指出: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气候、降雨、植被等条件千差万别,影响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似性和相关性,这是"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最大难题。
<P>  目前"模型黄土高原"前期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初步形成了面积大、内容多、代表性强的水土保持综合试验场,通过观测实验,各项系统运行正常。"模型黄土高原"技术负责人李敏说:这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开展"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信心。</P><P>  新华社西安12月12日电(张军 孙太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12日在西安透露,中国水利部门计划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模型黄土高原"。
<P>  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薛松贵介绍,“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水
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而构建的高科技模型体系。它借助实体模拟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一宏大的科研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黄河及黄土高原治理开发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P>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是长期困扰中国的生态难题。这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平均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造成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水资源紧缺。中国计划到2050年,使黄土高原输入到黄河中的泥沙平均每年减少8亿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保局局长汪习军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新的理论支撑。
<P>  "模型黄土高原"主要由野外试验模型和室内模型组成,建设内容包括原型观测、实体模型和比尺模型。"模型黄土高原"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李敏说,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外尚无可借鉴的经验,其建设及试验研究工作将分三个阶段。
<P>  第一步,探索试验阶段,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模型黄土高原"的建设论证和规划设计工作,确定合理的试验研究技术路线,完成模型黄土高原野外物理模型群建设和相关设备、仪器的研制与安装,完成部分比尺模型的建设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P>  第二步,全面实施阶段。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物理模型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原型观测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自动化程度。完成实体模型标准径流小区试验,开展全坡面小区的多因子实验研究。完成比尺模型的辅助研究。同时开展全面的实验,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初步完成侵蚀规律数学模型的建模研究。第三步,正常试验阶段。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已经建成的物理模型上,全面开展水土流失规律及效益试验研究。进一步扩大试验研究范围,在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布设试验点,采集有关数据,建成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模型群。
<P>  黄土高原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涉及多种气候和植被类型,包括13个水土流失类型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上中游管理局局长周月鲁指出: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气候、降雨、植被等条件千差万别,影响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似性和相关性,这是"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最大难题。
<P>  目前"模型黄土高原"前期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初步形成了面积大、内容多、代表性强的水土保持综合试验场,通过观测实验,各项系统运行正常。"模型黄土高原"技术负责人李敏说:这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开展"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信心。</P>
搞了近百年了,拜托拿点成绩出来!!!
<B>以下是引用<I>shxding</I>在2004-12-13 21:05:00的发言:</B>
搞了近百年了,拜托拿点成绩出来!!!


搞了有五十年就不错了还一百年.一点历史眼光都没有的
<P>慢慢来</P><P>不着急</P><P>等黄土高原全流大海里</P><P>我们要扩大不少国土面积呢</P>
<B>以下是引用<I>shxding</I>在2004-12-13 21:05:00的发言:</B>
搞了近百年了,拜托拿点成绩出来!!!

<P>这是要改变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不是修个花坛这么简单的问题...
<P>说拿出成绩就拿出成绩来?秀逗...</P>
做个模型还要十年?拜托拿出点效率来,哪怕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