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还是纸龙?英杂志称中国推行新炮舰外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59:49
本报驻美国、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肖磊 青木 李珍  ● 本报记者 王亮亮 ●本报特约记者 谷阳 甄翔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封面

    “一艘插着中国国旗的潜艇浮出水面,压在潜艇上的明黄色大字写着:中国军事崛起。”这是7日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封面,内页文章的标题则透着耸动———“龙的新牙”。就在两天前,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发布报告,称过去10年来,在中国的“战略性欺骗”下,美国“非常错误地”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发展。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就能阻止美国进入“第一岛链”。《经济学家》则说,至少30年内,中国军力还都是条“纸龙”。这是西方舆论场内的典型图景,对中国军力的“高估”和“低估”同时存在,但对于哪个更接近真实,却没人说得清。日本学者仲村澄世用“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解释中国的遭遇,他说,如果中国仍像过去一样贫穷落后,就不用承受这么多怀疑和指责。法国《回声报》6日劝告西方,不要将每个安全问题都化作对中国善意的考验。因为如果中国不能在自由世界秩序内追求其利益,它会变得棘手甚至好战。

  美国“检讨”低估中国军事发展
  “10年了,现在很清楚的是,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的许多传统看法被证明非常错误。”5日,这段听上去有些“痛心疾首”的话出现在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网站上。该委员会起草的一份报告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美国专家曾言之凿凿,认为中国在军事上永远不可能超越美国,且为了发展经济,绝不会优先考虑发展国防工业,但如今看来,美国低估了中国军事发展。

这一结论来自对中国4项尖端武器系统的分析。“美国之音”称,它们的共同点是让美国情报官员和中国问题专家“大吃一惊”。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2011年1月中国公开试飞歼-20,此前15个月,时任国防部长盖茨关于“中国还要10年才能发展与F-22同级别战斗机”的判断犹在耳畔。“美国之音”称,美国没能预测到2004年中国海军推出“元”级潜艇,更没料到这种潜艇还可能使用不依赖空气的动力系统。此外,虽然对中国反卫星系统和反舰弹道导弹非常敏感,美国却错误地估算了中国自主研发的速度。
  德国新闻电视台6日将这份报告解读为“美国人的担心”。德国《明镜》周刊则援引柏林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专家的话说,这意味着美国正把中国视作最可能的敌人。《印度教徒报》评论说,在中国迅速崛起的20年中,中国官员往往将一句箴言作为外交方略指南,那就是邓小平的“韬光养晦”。不过现在有观点认为,邓的这个外交遗产正迅速褪色。
  “新炮舰外交”,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最新总结。该杂志7日的封面文章称,庞大军费改变了解放军战斗的方式:20年前,中国军队靠人海战术和肉搏攻城。而现在,美国五角大楼认为中国正在掌握所谓“反介入”和“区域阻绝”能力。在西太平洋,这意味着中国能威胁美国航母编队或设在日本冲绳、韩国乃至关岛的空军基地。这将令美国为盟友提供保护的说法变得难以让人信服。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预测了中国军力今后10年的发展,这个“蓝图”包括中国将拥有60多艘隐形常规潜艇、至少6艘核潜艇、隐形载人战斗机和无人战斗机、像美国一样以航母为主的海上力量,以及太空战和网络战实力。该中心认为,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不让美国航母和战机在“第一岛链”以内行动的威慑力。
  “如果当时美国专家里有更多懂中文的人,他们完全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国军事发展的实际情况。”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这样“检讨”对中国军力发展的误判。但“美国之音”说,是中国的“战略性欺骗”误导了外国观察家。报告认为,中国对很多军事活动保密,或有意发出错误和误导信息,中国国家安全决策过程也难以理解。同时,美国低估了北京感到威胁的程度———中国领导人将美国看作对中国安全的根本威胁。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5日警告,“这种预测错误带有严重的地缘政治后果”,并为避免再次猝不及防给出解决之道:放弃将过去几十年来的趋势作为研究中国国防工业的可靠指南。该委员会成员拉里·沃策尔说,情报界和国会应当探究一下,什么技术转让或间谍活动能帮助中国军事发展快于政府预计。
  在6日的法国《回声报》上,外交专栏作家雅克·罗贝尔·.罗迪耶撰写了题为“当中国成为一个军事超级大国”的文章。他说,中国会继续争辩自己是“和平崛起”,但它仍处于军事快速成长期,这就是美国这份报告出现的真正原因。持同样观点的英国《经济学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0年中国外长杨洁篪出席东盟会议时,没少听地区国家对中国的抱怨。杨当时脱口说出了政客们通常藏着掖着的话:“中国是大国,其他国家是小国,这是事实。”文章说,的确如此,中国地大、人多、军力强,中共掌控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扩军进程。

  中国军力:被低估还是被高估?
  虽然英国《经济学家》将中国军事发展形容为“龙的新牙”,但它认为,至少在30年内,中国军力还都是一条“纸龙”。文章说,亚洲军备竞赛前景令人惊悚,但对中国军事发展的关切不应陷入歇斯底里,(上接第一版)至少目前中国远非双方鹰派所言的那么可怕:其军队30多年来未有真正作战经验,而美国一直在战斗和学习;中国可怕的导弹和潜艇部队将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但不是在远洋。中国海军远洋行动仅限于印度洋反海盗巡逻以及疏散在利比亚的中国工人;中国也许不久会部署两三艘航母,但学习使用航母尚需多年。
  以上还只是限制中国军力发展的因素之一。《经济学家》称,“像其他所有大国一样,中国面临在枪炮和拐棍(指养老)之间做选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进一步放缓后,其高投入发展军力将迎来真正考验。因为中国与前苏联不同,保持国际经济体系稳定符合中国的重要国家利益。
  这种和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报告相反的结论,不禁让人发问,西方对中国军力到底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事实上,这样的矛盾情况一点都不少见。去年10月,法国《费加罗报》在重要版面刊出题为“中国军队大跃进”的文章,3名特派记者在参观中国军营后说,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中国为成为世界之最而不惜付出代价。有趣的是今年3月,法国《当今价值》周刊上一篇同样以此为题的文章称,外界或许无须对中国军力发展太多担心,因为对这个拥有漫长陆地边界和海岸线的国家而言,国土安全仍是军队的首要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过去30年来看,美国对中国短期和中长期军力发展的评估预测,总的来说都是“高估”大大多于“低估”。但不论是“高估”还是“低估”,事实是美国对中国军力相当了解。这从美国每年发布各种有关中国军力报告就可见一斑。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说,比较有名的是美国蓝德公司发布的年度中国军费报告。而实际上,美国政府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情报判断部门。
  隐藏在这种或高或低的评估背后的则是不同利益。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说,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美国立场偏右,代表的利益集团是美国大型军工企业,常常通过渲染中国军力为相关企业说话。时殷弘称,中国军力已经成为西方的周期性话题。
  “从无稽之谈到事实”。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刊总结这一过程说,一个说法是,中国宣称新型武器装备数量微不足道,是为了以后放开手脚;另外一个说法是,中国新武器装备的质量非常低劣,根本无法对抗俄罗斯和西方装备。这些说法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却被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中国军事科学院少将姚云竹的一段话被外媒引用。她说,我们做的多受批评,做的少也受批评。西方应该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国际军事秩序由美国主导,在军事领域中国没办法参加类似世贸组织这样的机制。
  
    “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
  日本《周刊新闻》3月的评论文章说,尽管“因为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了,所以军力也就强大了”的逻辑不够严谨,但很多国家相信是这样,尤其是美国。美国强大,美国的军队也最强大。经济强大后必然会着手军事建设,也必然会去抢夺更多资源和土地,这是很多国家走过来的路,所以他们相信中国也不例外。
  “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6日,日本研究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自由学者仲村澄世用这句话解释中国的遭遇。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很多国家的心态是“找到中国扩张野心的证据”,因此中国也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出来再说一遍“中国不会称霸”。让这些国家不安的是中国的崛起和富强。假如中国仍是以前的落后和贫穷,相信就不用承受这么多怀疑和指责了。
  美国博客网站“businessinsider”的一篇文章说,中美之间的问题在于互不信任,因此解决的方法是加强对话。但不幸的是,有人认为应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手为强。一些美国舆论,如新保守媒体《旗帜》周刊,他们不关心两国之间缺乏互信的现实和原因,也不屑于考量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会不会加剧这种不信任。他们生怕别人觉得美国软弱。军备竞赛就这样产生了。

  法国《回声报》6日给持此种观点的西方国家一条忠告:必须遏制将每个安全问题都化作考验中国善意的欲望。文章说,两大国分歧在所难免,如果中国不能在自由世界秩序内追求其利益,它将变得棘手甚至好战。那时,事情将更加危险。
http://mil.huanqiu.com/Exclusive/2012-04/2590689.html

本报驻美国、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肖磊 青木 李珍  ● 本报记者 王亮亮 ●本报特约记者 谷阳 甄翔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封面

    “一艘插着中国国旗的潜艇浮出水面,压在潜艇上的明黄色大字写着:中国军事崛起。”这是7日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封面,内页文章的标题则透着耸动———“龙的新牙”。就在两天前,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发布报告,称过去10年来,在中国的“战略性欺骗”下,美国“非常错误地”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发展。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就能阻止美国进入“第一岛链”。《经济学家》则说,至少30年内,中国军力还都是条“纸龙”。这是西方舆论场内的典型图景,对中国军力的“高估”和“低估”同时存在,但对于哪个更接近真实,却没人说得清。日本学者仲村澄世用“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解释中国的遭遇,他说,如果中国仍像过去一样贫穷落后,就不用承受这么多怀疑和指责。法国《回声报》6日劝告西方,不要将每个安全问题都化作对中国善意的考验。因为如果中国不能在自由世界秩序内追求其利益,它会变得棘手甚至好战。

  美国“检讨”低估中国军事发展
  “10年了,现在很清楚的是,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的许多传统看法被证明非常错误。”5日,这段听上去有些“痛心疾首”的话出现在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网站上。该委员会起草的一份报告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美国专家曾言之凿凿,认为中国在军事上永远不可能超越美国,且为了发展经济,绝不会优先考虑发展国防工业,但如今看来,美国低估了中国军事发展。

这一结论来自对中国4项尖端武器系统的分析。“美国之音”称,它们的共同点是让美国情报官员和中国问题专家“大吃一惊”。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2011年1月中国公开试飞歼-20,此前15个月,时任国防部长盖茨关于“中国还要10年才能发展与F-22同级别战斗机”的判断犹在耳畔。“美国之音”称,美国没能预测到2004年中国海军推出“元”级潜艇,更没料到这种潜艇还可能使用不依赖空气的动力系统。此外,虽然对中国反卫星系统和反舰弹道导弹非常敏感,美国却错误地估算了中国自主研发的速度。
  德国新闻电视台6日将这份报告解读为“美国人的担心”。德国《明镜》周刊则援引柏林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专家的话说,这意味着美国正把中国视作最可能的敌人。《印度教徒报》评论说,在中国迅速崛起的20年中,中国官员往往将一句箴言作为外交方略指南,那就是邓小平的“韬光养晦”。不过现在有观点认为,邓的这个外交遗产正迅速褪色。
  “新炮舰外交”,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最新总结。该杂志7日的封面文章称,庞大军费改变了解放军战斗的方式:20年前,中国军队靠人海战术和肉搏攻城。而现在,美国五角大楼认为中国正在掌握所谓“反介入”和“区域阻绝”能力。在西太平洋,这意味着中国能威胁美国航母编队或设在日本冲绳、韩国乃至关岛的空军基地。这将令美国为盟友提供保护的说法变得难以让人信服。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预测了中国军力今后10年的发展,这个“蓝图”包括中国将拥有60多艘隐形常规潜艇、至少6艘核潜艇、隐形载人战斗机和无人战斗机、像美国一样以航母为主的海上力量,以及太空战和网络战实力。该中心认为,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不让美国航母和战机在“第一岛链”以内行动的威慑力。
  “如果当时美国专家里有更多懂中文的人,他们完全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国军事发展的实际情况。”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这样“检讨”对中国军力发展的误判。但“美国之音”说,是中国的“战略性欺骗”误导了外国观察家。报告认为,中国对很多军事活动保密,或有意发出错误和误导信息,中国国家安全决策过程也难以理解。同时,美国低估了北京感到威胁的程度———中国领导人将美国看作对中国安全的根本威胁。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5日警告,“这种预测错误带有严重的地缘政治后果”,并为避免再次猝不及防给出解决之道:放弃将过去几十年来的趋势作为研究中国国防工业的可靠指南。该委员会成员拉里·沃策尔说,情报界和国会应当探究一下,什么技术转让或间谍活动能帮助中国军事发展快于政府预计。
  在6日的法国《回声报》上,外交专栏作家雅克·罗贝尔·.罗迪耶撰写了题为“当中国成为一个军事超级大国”的文章。他说,中国会继续争辩自己是“和平崛起”,但它仍处于军事快速成长期,这就是美国这份报告出现的真正原因。持同样观点的英国《经济学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0年中国外长杨洁篪出席东盟会议时,没少听地区国家对中国的抱怨。杨当时脱口说出了政客们通常藏着掖着的话:“中国是大国,其他国家是小国,这是事实。”文章说,的确如此,中国地大、人多、军力强,中共掌控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扩军进程。

  中国军力:被低估还是被高估?
  虽然英国《经济学家》将中国军事发展形容为“龙的新牙”,但它认为,至少在30年内,中国军力还都是一条“纸龙”。文章说,亚洲军备竞赛前景令人惊悚,但对中国军事发展的关切不应陷入歇斯底里,(上接第一版)至少目前中国远非双方鹰派所言的那么可怕:其军队30多年来未有真正作战经验,而美国一直在战斗和学习;中国可怕的导弹和潜艇部队将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但不是在远洋。中国海军远洋行动仅限于印度洋反海盗巡逻以及疏散在利比亚的中国工人;中国也许不久会部署两三艘航母,但学习使用航母尚需多年。
  以上还只是限制中国军力发展的因素之一。《经济学家》称,“像其他所有大国一样,中国面临在枪炮和拐棍(指养老)之间做选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进一步放缓后,其高投入发展军力将迎来真正考验。因为中国与前苏联不同,保持国际经济体系稳定符合中国的重要国家利益。
  这种和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报告相反的结论,不禁让人发问,西方对中国军力到底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事实上,这样的矛盾情况一点都不少见。去年10月,法国《费加罗报》在重要版面刊出题为“中国军队大跃进”的文章,3名特派记者在参观中国军营后说,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中国为成为世界之最而不惜付出代价。有趣的是今年3月,法国《当今价值》周刊上一篇同样以此为题的文章称,外界或许无须对中国军力发展太多担心,因为对这个拥有漫长陆地边界和海岸线的国家而言,国土安全仍是军队的首要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过去30年来看,美国对中国短期和中长期军力发展的评估预测,总的来说都是“高估”大大多于“低估”。但不论是“高估”还是“低估”,事实是美国对中国军力相当了解。这从美国每年发布各种有关中国军力报告就可见一斑。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说,比较有名的是美国蓝德公司发布的年度中国军费报告。而实际上,美国政府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情报判断部门。
  隐藏在这种或高或低的评估背后的则是不同利益。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说,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美国立场偏右,代表的利益集团是美国大型军工企业,常常通过渲染中国军力为相关企业说话。时殷弘称,中国军力已经成为西方的周期性话题。
  “从无稽之谈到事实”。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刊总结这一过程说,一个说法是,中国宣称新型武器装备数量微不足道,是为了以后放开手脚;另外一个说法是,中国新武器装备的质量非常低劣,根本无法对抗俄罗斯和西方装备。这些说法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却被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中国军事科学院少将姚云竹的一段话被外媒引用。她说,我们做的多受批评,做的少也受批评。西方应该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国际军事秩序由美国主导,在军事领域中国没办法参加类似世贸组织这样的机制。
  
    “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
  日本《周刊新闻》3月的评论文章说,尽管“因为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了,所以军力也就强大了”的逻辑不够严谨,但很多国家相信是这样,尤其是美国。美国强大,美国的军队也最强大。经济强大后必然会着手军事建设,也必然会去抢夺更多资源和土地,这是很多国家走过来的路,所以他们相信中国也不例外。
  “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6日,日本研究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自由学者仲村澄世用这句话解释中国的遭遇。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很多国家的心态是“找到中国扩张野心的证据”,因此中国也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出来再说一遍“中国不会称霸”。让这些国家不安的是中国的崛起和富强。假如中国仍是以前的落后和贫穷,相信就不用承受这么多怀疑和指责了。
  美国博客网站“businessinsider”的一篇文章说,中美之间的问题在于互不信任,因此解决的方法是加强对话。但不幸的是,有人认为应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手为强。一些美国舆论,如新保守媒体《旗帜》周刊,他们不关心两国之间缺乏互信的现实和原因,也不屑于考量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会不会加剧这种不信任。他们生怕别人觉得美国软弱。军备竞赛就这样产生了。

  法国《回声报》6日给持此种观点的西方国家一条忠告:必须遏制将每个安全问题都化作考验中国善意的欲望。文章说,两大国分歧在所难免,如果中国不能在自由世界秩序内追求其利益,它将变得棘手甚至好战。那时,事情将更加危险。
http://mil.huanqiu.com/Exclusive/2012-04/2590689.html

一个人JJ越长就越荣易当强奸犯有木有!
习惯就好!总有一天我们也要习惯被人家烧国旗的!
又是中国威胁论。
3楼是广告?
风行X天下 发表于 2012-4-10 09:48
习惯就好!总有一天我们也要习惯被人家烧国旗的!
用牙撕国旗那个算不
我看到封面愣了半天,这不是PS的吧,说起来经济学人杂志视野也真够广的。
西方媒体整天蛋疼,反正知道兔子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就行了嘛
估计最近大军火商的生意不怎么好,动用媒体开始造势了...
风行X天下 发表于 2012-4-10 09:48
习惯就好!总有一天我们也要习惯被人家烧国旗的!
烧的还少啊?国内不报而已,还有拿牙咬的呢
snoopy007 发表于 2012-4-10 09:57
我看到封面愣了半天,这不是PS的吧,说起来经济学人杂志视野也真够广的。
这货自己认为自己是报纸而不是杂志;文章没有作者的目的是彰显其"公正"的立场。是西方最具欺骗性的媒体之一。上期刚刚对港首选举吐了一地酸水,这次直接来恶心TG军事了。
不过它鲜明的大阴蒂国和西方意识形态立场很值得以"有态度"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学习。


- 發送自我的 iPhone 大板凳應用

bigbluetooth 发表于 2012-4-10 10:37
snoopy007 发表于 2012-4-10 09:57
我看到封面愣了半天,这不是PS的吧,说起来经济学人杂志视野也真够广的 ...


经济学人还好了,西方媒体普遍是这样一个态度对待中国的。你要是再对比着看看VOANEWS,你会发现关于中国的新闻几乎每天都离不开protest,immolate,unrest,tibetan这样的字眼。至少Economist在Dalai问题上是保持中立的,这么有影响力的期刊杂志能做到不肆意抨击凭空诽谤就不错了。其实你看看相关文章的评论你也会发现美国民众在涉华问题上很多人还是比较清醒的,反而对美国国内却颇有怨言,当然评论里也有少部分来自中国的童子{:soso_e106:}
bigbluetooth 发表于 2012-4-10 10:37
snoopy007 发表于 2012-4-10 09:57
我看到封面愣了半天,这不是PS的吧,说起来经济学人杂志视野也真够广的 ...


经济学人还好了,西方媒体普遍是这样一个态度对待中国的。你要是再对比着看看VOANEWS,你会发现关于中国的新闻几乎每天都离不开protest,immolate,unrest,tibetan这样的字眼。至少Economist在Dalai问题上是保持中立的,这么有影响力的期刊杂志能做到不肆意抨击凭空诽谤就不错了。其实你看看相关文章的评论你也会发现美国民众在涉华问题上很多人还是比较清醒的,反而对美国国内却颇有怨言,当然评论里也有少部分来自中国的童子{:soso_e106:}
一派呓语
中国仍是以前的落后和贫穷,相信就不用承受这么多怀疑和指责了
仇富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啊
还是日本人好理解啊:树大招风嘛
西方社会对共,产,主义极度恐惧,美国人又不介意再打一次冷战,毕竟人家上次赢了
加上贸易摩擦,中,国威胁论,西方世界在任何安全层面上都想考验中国的诚意,这又引起了国民的不满
这是个死循环啊
当美国第七舰队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的今天,中国搞舰炮外交?那是被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