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溃败再调查:足协干预、教练失常葬送了前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05:42
国奥溃败再调查:足协干预、教练失常葬送了前程

<P>http://sports.sohu.com/20041210/n223423556.shtml</P>
<P>   不知是不是巧合,记者8日、9日再调查国奥失败时,又接近西方人的圣诞节了。之所以想起这个节,是因为一名国奥球员首先回忆起了一年前的毛家湾集训。</P>
<P>  2003年的那个圣诞之夜,在毛家湾基地的活动室里,沈家军的队长杜威在联欢会上演唱了刘德华的《冰雨》,让人难忘的还有于涛反串的《千千阙歌》和唐鹏举幽默的主持。“当然,最让人难忘的是队友们的笑声,印象中那是我们在国奥生涯里最后的欢笑。从那之后一直到今年5月13日的大马,我们一直在痛苦与郁闷中沉浮。在汉城、在武汉、在长沙,在一阵阵的冰雨之中,我们一起接受了那份最痛的意外——没能获得奥运会的出线权。”</P>
<P>  那段岁月的回忆的确不令人愉快。这一届的国奥队是以一种完完全全的中国式失利走完他们的历程的,他们代表的是中国足球的集体悲剧。记者赵震报道</P>
<P>  再调查之一:祥福是那样愚忠</P>
<P>2002年的1月,卡塔尔多哈。沈祥福和他的沈家军第一次以国奥队的名义出战。在多哈的喜来登酒店第一次与沈祥福接触的记者问了他一个问题:“沈指,中国教练在国字号的队伍上可能会承受很多想不到的压力,对于这些压力你想到过吗?”当时沈祥福的答案是一声长叹:“现在想这么多有什么用呢?走一步看一步吧,有一些事不是我自己能够决定的。”</P>
<P>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中国足球一直在重复着独特的失败怪圈。足协干预——教练失常——球队失败。让人遗憾的是,在刚刚过去的这场失败里,沈祥福同样没有走出这种怪圈。在最困难的时刻,沈祥福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组织”,而这个组织的具化形态就是中国足协。外界对沈祥福最大的评价是两个词,一是“好人”,二是“听话”。听话就是指听“组织”的话。在国奥备战和比赛的过程里,沈祥福惟足协的指令是从,哪怕这样的指令是与足球规律本身相违背的。而沈祥福一味的惟上并没有给他带领的国奥带来善终,相反却让国奥队在两场比赛之后就突然死亡。</P>
<P>  毛家湾的集训是这支沈家军在奥运会预选赛开始之前最重要的备战,但每一天马拉松式的训练下来,不要说是队员,就是在场边站着的记者们都支撑不住了。对此,一位国奥球员对我说:“我们练了半年体能,韩国人只练了一个月,伊朗人只练了10天,但为什么我们在场上没有比他们显示出更多的体能优势?我们是不是做了半年的无用功?”</P>
<P>  这里需要交待的一个背景是,当年的11月,国家体育总局开了一次各支运动队的奥运备战会。就在这次备战会上,体育总局要求各支运动队的奥运备战训练在12月中旬之前一定要开始,同时,总局还提出了“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还要求各个项目中心把自己属下运动队的训练计划报上来。在这里,总局显然无暇考虑到足球项目的特殊性,考虑更多的是整个代表团的全盘计划。当年的甲A联赛在11月30日才结束,如果在12月中旬前开始集训就意味着国奥队员们只有半个月休息的时间。但第一次惟上的错误在这里出现,中国足协没有向总局解释国奥队的特殊情况,相反在没有征求教练组意见的情况下向总局上报了一个训练计划,后来毛家湾集训的大调子在此确定——阿里·汉式的一天三练加戚务生式的万米跑。</P>
<P>  沈祥福并非没有自己的训练思路,此前他已经预定好了国奥的训练计划,在他的计划里,让国奥队员在联赛后休息一个月左右。杜威这样为记者回忆:“当时我们几个还要参加东亚四强赛的比赛,原本沈指和大家都说好了,在一月份去西班牙之前大家再集中,体能训练放到西班牙去练。结果后来突然提前集训,我们几个为了保持体力,连国家队的比赛也没让打,等于到日本旅游了一次。我记得为了保证大家报到,我们从国家队一回来就去了毛家湾,前几天还是沈指偷偷给我放了假。”</P>
<P>  这一次集训,听话的沈祥福更多地只是想到如何贯彻好足协的训练内容,而对科学性和对后面的不良影响几乎无暇考虑。正是从毛家湾开始,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的国奥队员们开始伤病不断;也正是从毛家湾开始,枯燥的大运动量训练让队员们对于长期集训在心理上产生了排斥。时隔一年,在后来预选赛里淡出了主力阵容的王新欣这样为我描述那次集训:“我觉得我后来没法进入主力阵容与这次集训有相当大的关系。我本身就不是奔跑能力特别强的队员,那次练得太苦了,量又特别大。后来又去了西班牙,然后又在亚洲拉练,再回国内拉练,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从毛家湾开始我就没有缓过来,身体一直处于比较疲劳的状态。后来在比赛之前我们队员出现大范围的伤病,与那时候的大动量训练关系不小。大家身体都在疲劳状态里,自然容易出现伤病。”</P>
<P>  对记者 “队员不吃早餐空腹进行万米跑是否有科学依据?这样对球员的身体是积累大还是损耗大”的提问,沈祥福的回答有点无奈:“不能去考虑那么多问题,当时的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先要练起来。”正是这样的魔鬼训练让王新欣、胡兆军这样的技术型球员无缘最后的中韩首战,一名队员直接说:“与韩国队的第一场比赛,我们在场上的控球时间明显比对手少,为什么?能控球的都在场下坐着呢!他们都被练废了!”</P>
<P>  虽然杜威、徐亮、杨君赞同这样的大运动量训练,但他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徐亮说:“我觉得我们练的时间可能有点早了,今年3月份的比赛,我们提前三个月就进行了训练,练到最后体能的兴奋点都过去了,大家练得也都有些疲了。说实话,集训没必要搞得那么长,从今年2月份开始有一个月就完全够了。”</P>
<P>  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是,比赛时间比国奥队还早一个月的国家队集训时间却是在今年1月份开始,而且阿里·汉还“偷工减料”,球队的训练更多是以恢复和调整为主。到了今年3月,阿里·汉甚至开始对足协让他提前一个月准备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有过抱怨,认为这样会把队员练“疲”的。但同一时间,我们没有听到来自沈祥福的任何不同声音。</P>
<P>  随着比赛的临近,足协开始更多在训练和比赛当中对沈祥福进行干预,而沈祥福惟上的弱点让这种干预不断地对球队产生影响。一名国奥队员回首那段日子时对我说:“可能我一辈子的会都在那段时间开完了。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会还主要进行一些战术学习,但到了比赛开打,特别是回到主场的时候,开会就成为了领导讲话,高峰的时候会有四五个领导讲话,最后轮到沈指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该讲什么了。”</P>
<P>  在比赛开始前,这种影响已经开始介入到沈祥福的指挥风格上。3月3日与韩国队的第一场比赛,一向喜欢在场边大声喊叫提醒队员的沈祥福出乎人们意料地在替补席上呆坐了90分钟,这种情况接下来延续到了主场被马来西亚逼平的那场比赛。对于沈祥福的这种表现,圈内曾经有一种说法是有大师为沈祥福算命要“三分站、七分坐”。但记者调查到的另一种版本是,足协的有关高层领导在预选赛开打之前对沈祥福的指挥风格提出了异议,认为他这样急躁会让队员们在场上紧张。但事实上的效果是怎么样呢?在一负一平之后,再也忍不住的队员们公推队长杜威对沈祥福说:“沈指,你在比赛里该喊还是要喊啊,我们在场上都习惯了你的喊声,你这两场在场边不出声,我们在场上都没有底啊!”</P>
<P>  一名绝对主力对我说:“那段时间我知道他方方面面都在承受着压力,不仅仅是在生活上的,甚至包括他的用人和比赛里面的战术。”主场与韩国队比赛之前,沈祥福已经打定主意用杨君替换此前表现一般的守门员安琦。但就在比赛前一夜,一位足协的领导了解到了出场阵容之后,轻轻地说了一句:“还是安琦吧,毕竟他打过世界杯,经验更丰富。”这一次沈祥福甚至没有坚持住主教练用人绝对权威的底线,中、韩的第二场比赛出场的仍然是安琦,中国队在主场再次负于对手。</P>
<P>  在整个预选赛结束之后,沈祥福进行了最后一次惟上活动。在他的那份长达万言的总结报告中,他把失利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而对于足协的干预只字未提,此后的半年时间里他本人也拒绝对国奥再提一个字。</P>
<P>  从这届国奥队的失败经验来看,中国教练在现阶段不适合出任国字号球队的主教练,不是因为水平,而是因为他们还无法完成对足协干预的突破,无法完成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突破,无法完成由惟上到抗上的转变。9日谈到这个问题时,李铁与记者谈起了他自己未来执教时的想法:“现在想想,我们以前的执教方法真的是有太多的偏差了,一定要给队员自己的时间,不要让他们一天总是沉浸在训练和开会当中,一定要尊重足球的规律。”中国本土教练的真正崛起至少也要从范志毅和郝海东这批队员开始,至少他们足够叛逆。按现阶段中国足球的“国情”来看,不惟上的这种叛逆也许就是尊重足球基本规律的体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0 22:11:03编辑过]
国奥溃败再调查:足协干预、教练失常葬送了前程

<P>http://sports.sohu.com/20041210/n223423556.shtml</P>
<P>   不知是不是巧合,记者8日、9日再调查国奥失败时,又接近西方人的圣诞节了。之所以想起这个节,是因为一名国奥球员首先回忆起了一年前的毛家湾集训。</P>
<P>  2003年的那个圣诞之夜,在毛家湾基地的活动室里,沈家军的队长杜威在联欢会上演唱了刘德华的《冰雨》,让人难忘的还有于涛反串的《千千阙歌》和唐鹏举幽默的主持。“当然,最让人难忘的是队友们的笑声,印象中那是我们在国奥生涯里最后的欢笑。从那之后一直到今年5月13日的大马,我们一直在痛苦与郁闷中沉浮。在汉城、在武汉、在长沙,在一阵阵的冰雨之中,我们一起接受了那份最痛的意外——没能获得奥运会的出线权。”</P>
<P>  那段岁月的回忆的确不令人愉快。这一届的国奥队是以一种完完全全的中国式失利走完他们的历程的,他们代表的是中国足球的集体悲剧。记者赵震报道</P>
<P>  再调查之一:祥福是那样愚忠</P>
<P>2002年的1月,卡塔尔多哈。沈祥福和他的沈家军第一次以国奥队的名义出战。在多哈的喜来登酒店第一次与沈祥福接触的记者问了他一个问题:“沈指,中国教练在国字号的队伍上可能会承受很多想不到的压力,对于这些压力你想到过吗?”当时沈祥福的答案是一声长叹:“现在想这么多有什么用呢?走一步看一步吧,有一些事不是我自己能够决定的。”</P>
<P>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中国足球一直在重复着独特的失败怪圈。足协干预——教练失常——球队失败。让人遗憾的是,在刚刚过去的这场失败里,沈祥福同样没有走出这种怪圈。在最困难的时刻,沈祥福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组织”,而这个组织的具化形态就是中国足协。外界对沈祥福最大的评价是两个词,一是“好人”,二是“听话”。听话就是指听“组织”的话。在国奥备战和比赛的过程里,沈祥福惟足协的指令是从,哪怕这样的指令是与足球规律本身相违背的。而沈祥福一味的惟上并没有给他带领的国奥带来善终,相反却让国奥队在两场比赛之后就突然死亡。</P>
<P>  毛家湾的集训是这支沈家军在奥运会预选赛开始之前最重要的备战,但每一天马拉松式的训练下来,不要说是队员,就是在场边站着的记者们都支撑不住了。对此,一位国奥球员对我说:“我们练了半年体能,韩国人只练了一个月,伊朗人只练了10天,但为什么我们在场上没有比他们显示出更多的体能优势?我们是不是做了半年的无用功?”</P>
<P>  这里需要交待的一个背景是,当年的11月,国家体育总局开了一次各支运动队的奥运备战会。就在这次备战会上,体育总局要求各支运动队的奥运备战训练在12月中旬之前一定要开始,同时,总局还提出了“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还要求各个项目中心把自己属下运动队的训练计划报上来。在这里,总局显然无暇考虑到足球项目的特殊性,考虑更多的是整个代表团的全盘计划。当年的甲A联赛在11月30日才结束,如果在12月中旬前开始集训就意味着国奥队员们只有半个月休息的时间。但第一次惟上的错误在这里出现,中国足协没有向总局解释国奥队的特殊情况,相反在没有征求教练组意见的情况下向总局上报了一个训练计划,后来毛家湾集训的大调子在此确定——阿里·汉式的一天三练加戚务生式的万米跑。</P>
<P>  沈祥福并非没有自己的训练思路,此前他已经预定好了国奥的训练计划,在他的计划里,让国奥队员在联赛后休息一个月左右。杜威这样为记者回忆:“当时我们几个还要参加东亚四强赛的比赛,原本沈指和大家都说好了,在一月份去西班牙之前大家再集中,体能训练放到西班牙去练。结果后来突然提前集训,我们几个为了保持体力,连国家队的比赛也没让打,等于到日本旅游了一次。我记得为了保证大家报到,我们从国家队一回来就去了毛家湾,前几天还是沈指偷偷给我放了假。”</P>
<P>  这一次集训,听话的沈祥福更多地只是想到如何贯彻好足协的训练内容,而对科学性和对后面的不良影响几乎无暇考虑。正是从毛家湾开始,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的国奥队员们开始伤病不断;也正是从毛家湾开始,枯燥的大运动量训练让队员们对于长期集训在心理上产生了排斥。时隔一年,在后来预选赛里淡出了主力阵容的王新欣这样为我描述那次集训:“我觉得我后来没法进入主力阵容与这次集训有相当大的关系。我本身就不是奔跑能力特别强的队员,那次练得太苦了,量又特别大。后来又去了西班牙,然后又在亚洲拉练,再回国内拉练,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从毛家湾开始我就没有缓过来,身体一直处于比较疲劳的状态。后来在比赛之前我们队员出现大范围的伤病,与那时候的大动量训练关系不小。大家身体都在疲劳状态里,自然容易出现伤病。”</P>
<P>  对记者 “队员不吃早餐空腹进行万米跑是否有科学依据?这样对球员的身体是积累大还是损耗大”的提问,沈祥福的回答有点无奈:“不能去考虑那么多问题,当时的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先要练起来。”正是这样的魔鬼训练让王新欣、胡兆军这样的技术型球员无缘最后的中韩首战,一名队员直接说:“与韩国队的第一场比赛,我们在场上的控球时间明显比对手少,为什么?能控球的都在场下坐着呢!他们都被练废了!”</P>
<P>  虽然杜威、徐亮、杨君赞同这样的大运动量训练,但他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徐亮说:“我觉得我们练的时间可能有点早了,今年3月份的比赛,我们提前三个月就进行了训练,练到最后体能的兴奋点都过去了,大家练得也都有些疲了。说实话,集训没必要搞得那么长,从今年2月份开始有一个月就完全够了。”</P>
<P>  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是,比赛时间比国奥队还早一个月的国家队集训时间却是在今年1月份开始,而且阿里·汉还“偷工减料”,球队的训练更多是以恢复和调整为主。到了今年3月,阿里·汉甚至开始对足协让他提前一个月准备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有过抱怨,认为这样会把队员练“疲”的。但同一时间,我们没有听到来自沈祥福的任何不同声音。</P>
<P>  随着比赛的临近,足协开始更多在训练和比赛当中对沈祥福进行干预,而沈祥福惟上的弱点让这种干预不断地对球队产生影响。一名国奥队员回首那段日子时对我说:“可能我一辈子的会都在那段时间开完了。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会还主要进行一些战术学习,但到了比赛开打,特别是回到主场的时候,开会就成为了领导讲话,高峰的时候会有四五个领导讲话,最后轮到沈指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该讲什么了。”</P>
<P>  在比赛开始前,这种影响已经开始介入到沈祥福的指挥风格上。3月3日与韩国队的第一场比赛,一向喜欢在场边大声喊叫提醒队员的沈祥福出乎人们意料地在替补席上呆坐了90分钟,这种情况接下来延续到了主场被马来西亚逼平的那场比赛。对于沈祥福的这种表现,圈内曾经有一种说法是有大师为沈祥福算命要“三分站、七分坐”。但记者调查到的另一种版本是,足协的有关高层领导在预选赛开打之前对沈祥福的指挥风格提出了异议,认为他这样急躁会让队员们在场上紧张。但事实上的效果是怎么样呢?在一负一平之后,再也忍不住的队员们公推队长杜威对沈祥福说:“沈指,你在比赛里该喊还是要喊啊,我们在场上都习惯了你的喊声,你这两场在场边不出声,我们在场上都没有底啊!”</P>
<P>  一名绝对主力对我说:“那段时间我知道他方方面面都在承受着压力,不仅仅是在生活上的,甚至包括他的用人和比赛里面的战术。”主场与韩国队比赛之前,沈祥福已经打定主意用杨君替换此前表现一般的守门员安琦。但就在比赛前一夜,一位足协的领导了解到了出场阵容之后,轻轻地说了一句:“还是安琦吧,毕竟他打过世界杯,经验更丰富。”这一次沈祥福甚至没有坚持住主教练用人绝对权威的底线,中、韩的第二场比赛出场的仍然是安琦,中国队在主场再次负于对手。</P>
<P>  在整个预选赛结束之后,沈祥福进行了最后一次惟上活动。在他的那份长达万言的总结报告中,他把失利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而对于足协的干预只字未提,此后的半年时间里他本人也拒绝对国奥再提一个字。</P>
<P>  从这届国奥队的失败经验来看,中国教练在现阶段不适合出任国字号球队的主教练,不是因为水平,而是因为他们还无法完成对足协干预的突破,无法完成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突破,无法完成由惟上到抗上的转变。9日谈到这个问题时,李铁与记者谈起了他自己未来执教时的想法:“现在想想,我们以前的执教方法真的是有太多的偏差了,一定要给队员自己的时间,不要让他们一天总是沉浸在训练和开会当中,一定要尊重足球的规律。”中国本土教练的真正崛起至少也要从范志毅和郝海东这批队员开始,至少他们足够叛逆。按现阶段中国足球的“国情”来看,不惟上的这种叛逆也许就是尊重足球基本规律的体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0 22:11:03编辑过]
曲波曾被怀疑吸毒 在国奥最后一段时受伤害最深<P>直到奥运会预选赛之前,这支沈家军最让人欣赏的除了球队的实力,就是队伍的气氛与团结。因为祥福的为人,这支球队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凝聚力和祥和的队内气氛,这支沈家军也被外界喻为“父子兵团”。但与几年前的辽小虎相似,沈家军以团结的高调开始,但最后却落得个四分五裂。一次预选赛不仅让沈祥福输掉了比赛,甚至输掉了与不少球员父子式的感情。</P><P>  张亚林的离队有很大的代表性,在毛家湾集训开始几天之后,张亚林就接到了让自己离队回大连的通知,原因是他的腿部有轻微的拉伤,而类似的伤号当时在国奥队里有七八人,其他人都没有离队。其实,郁闷的张亚林在到了国奥队之后,就发现了沈祥福对自己的冷淡,几次他想找沈指谈话都没有机会。好容易得到了一次机会,沈祥福却出人意料地问他:“科萨说你是中国最好的后腰,在大连队里为什么他不用你?”一句话让张亚林哑口无言。而仅仅在几个月之前,张亚林还是最被沈祥福看重的中场球员,与叙利亚的两场比赛里,他都是主力后腰。</P><P>  张亚林后来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突然失宠的原因。但现在他听到这样的故事。就在昆明备战与叙利亚的比赛之前,张亚林的女友到了昆明。这事张亚林没有与教练组说起,但被一位圈内人无意中透露给了沈祥福,随后张亚林在与叙利亚的两场比赛里表现不佳,沈祥福认为张“不听话”,几乎从那一刻起张亚林无缘国奥的命运已经注定。</P><P>  另一个不得不说的人应该是曲波,沈祥福与曲波之间关系的转变就是他与国奥队很多球员之间的一个缩影。我曾经亲耳听到过曲波在临出国之前与沈祥福之间的通话内容,那种口气完全是父子式的,沈祥福的关心曾经让曲波感动得落下泪来。但在毛家湾,曲波因为得了甲亢一直跟不上国奥队的训练,但经过一些身边人的演绎,曲波的表现被沈祥福看成了偷懒、不好好训练,甚至有一次助理教练在找曲波谈话时直接问他:“听说你在吸毒?”从那以后,曲波在国奥队停留的最后日子里,沈祥福一直没有怎么与他谈话,曾经的亲密关系已经被一种怀疑与不信任完全取代。在离开国奥队之后,曲波没有给沈祥福去过一个电话。上一次在青岛面对记者“给沈指打个电话”的劝说,曲波却选择了无言的沉默。那段日子对他的伤害太深了。</P><P>  在国奥最后备战的日子里,过度的压力让沈祥福极度敏感,他心里界定球员与自己关系亲疏的唯一标准就是——这名队员在训练里是不是拼命了。一些技术型球员由此失宠,包括王新欣、胡兆军等在预选赛开始时都从主力阵容中消失了。一名队员承认:“在国奥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当初世青赛和亚青赛时的良好感觉没有了,我甚至感到有些压抑。”</P><P>  对于那些肯在训练里拼命的球员,沈祥福是以一种超常规的喜爱方式来表现的,或许他想以此来刺激其他的球员。吴坪枫在训练里一直非常卖力,在中超老总到国奥队劳军的会上,沈祥福拍着吴坪枫的肩膀对各位老总说:“他的实力绝对可以在中超立足,你们哪位老板转会的时候记得把他买过去。”但这种激励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预选赛的前两场比赛里,每当吴坪枫上场之后,队友们要不就不给他传球,要不就是传给身材矮小的他高球,吴坪枫在场上只能无奈地一次冲刺、反抢,表现不言而喻。在后面的比赛里他获得的上场机会越来越少。</P><P>  即使是在备战预选赛的最后阶段,沈祥福也在坚持着他的“拼命就是好球员”的理论。中国队在柳州热身赛前后接连出现伤病,但沈祥福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却说:“我不怕队员受伤,我们有二十几个球员,受伤之后马上有球员补上来。”当时记者正在三水采访国家队,一名国家队的教练员听完沈祥福的说话后的第一反应是:“完了,这样练下去国奥队到3月3日可能连主力阵容都凑不齐了。”后来的发展被这位教练不幸言中,因为队里的伤号太多,与韩国队的比赛中,沈祥福不得不让陆峰去打前锋,这也成为中国队最后失利的败因之一。</P><P>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奥队里一些比较机灵的队员摸透了沈祥福的心理,在训练里甚至是在比赛场上有意讨巧。中、韩汉城之战很多人都没有注意,中国队的两名中场球员在下半场开始后调换了位置。其中一位刚进队的队员一直对同伴要求与自己进行这种换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一位更了解队中情况的老队员为他解开了迷津:“你没看见下半场你打的这边离教练席更近吗?他与你换位就是想让沈指对他的表现看得更清楚。”</P><P>  最离谱的就是在德黑兰的“乌龙庆祝”。进球的本来是阎嵩,但却是另一名队友跑向教练席庆祝并和沈祥福激情拥抱,以至于电视转播的评论员都被搞糊涂了,一直认为是这名球员进了球。</P><P>  从组建国青队之初,沈祥福就一直强调团结,甚至说:“如果这支队不团结,我不如不干主教练。”但当最后球队远远背离了他组队的初衷时,他甚至连辞职的决定都做不出来了。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第二场打平马来西亚之后的日子里,沈祥福很少得到来自己教练班子的大力支持,那段岁月更多的是由他一个人在力挺。</P><P>  孙成耀一直是沈家军教练班子里的一个模糊人物,一段往事让他在这个班子里的地位有些尴尬。在沈祥福上调进米家军出任国家队助理教练时,孙成耀被足协任命为当时国青队的执行教练,还带队参加了大学生运动会,甚至一度有传言他可能代替沈祥福出任国奥队主教练。等到沈祥福重新回归国奥队之后,虽然孙成耀继续留任,但他在队中的作用开始被淡化。事隔半年之后,孙成耀对当年的国奥岁月绝口不谈。但当记者提起他与祥福间关系的传闻时,他却反问:“说我和祥福关系不好,那为什么在大运会之后我又在队里呆了两年?”</P><P>  唐鹏举在队中的角色实际相当于领队,与队员们的交流和管理一般都由他来完成,而技战术方面他过问不多。对于那段国奥往事,唐鹏举断然拒绝回忆:“你想知道亚泰的事情我们可以谈。”一位国奥队员对记者说:“教练班子倒没看出来有什么矛盾,他们在一起聊得都挺投机,但你问我他们对沈指有多大的帮助,我也说不上来。”</P><P>  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人是刘希付。在2003年通过竞聘来到了足协的国管部出任副主任后,刘希付随即被分派去管国奥队。但随后他经历了一段最为尴尬的岁月。身为国奥队领队的刘希付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但在国奥队当中无法负责什么具体事务,甚至在后期连教练组开会都背着他,堂堂领队却成了教练组中最大的“闲人”。(本篇为转载的稿件,不代表搜狐体育观点。)</P><P>http://sports.sohu.com/20041210/n223423838.shtml</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0 22:14:4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