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浮水面的我国新式多用途轻型坦克(新时期陆军装备印象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5:05:15


  
     2011年末,国内某论坛帖发了一张由网友拍摄的的图片。图片中驶往西藏的军列上载运有两辆军迷们素未谋面的坦克,引来国内众多军迷疑惑,国外网站也转发了此图片并发表了评论。其实,这两辆坦克正是国内最新研制的轻型坦克前期测试用样车。既然广大军迷们对此物倾注了较多热情,那么本博主就以此为话题攒个博文。

早期轻坦的蹉跎

     20世纪50年代,由于国内装甲兵部队主要装备的中型坦克在我国南方高等级道路少、桥梁通过能力低、水网稻田密布的环境下作战受到较大限制,军方提出了研制适于南方地区的轻型坦克的计划。

     经过兵工部门艰辛研制,于1962年,定型了 “1962年式轻型坦克”,代号“WZ131”。 62式轻坦参照了国内59式中型坦克的基本布局与部件结构,可以看做是后者的“缩小版”。其战斗全重21吨,采用了一门85毫米线膛炮,装配一台430马力的水冷柴油机,炮塔及车体均为薄型装甲。之后,此型轻坦开始批量生产,装备我军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任务。

     62式定型装备,可以说仅解决了我军缺乏在水网稻田作战的装甲突击装备的燃眉之急,但其85毫米主炮尚不能有效击穿当时主要作战对象的中型坦克(如周边国家装备的T-55、T-62、M-48等)的首装甲,因此提高其火力性能十分迫切。

     接下来的几年间,军方组织进行了对62式的两次改进(WZ131-1和WZ131A)并开展了第二代轻坦的研制项目(WZ132)。前者注重于对62式原有火控和弹药的改进,后者则换装100毫米短管滑膛炮。迫于技术储备不足以及“文革”的干扰,这些项目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均只停留在样车阶段,无果而终。

     79年对越反击战之后,62轻坦参战暴露了许多问题,遂再次对其进行改进。1980到1981年间,大量现役的62轻坦返厂进行了改装,被称为“62-1”式,老62随即停产。此次改进虽得以推广,但方案主要是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主炮威力不足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就这样拖到了90年代末,62轻坦战技性能已经相当落后,主炮威力不足始终是大问题。1999年底,军方决定对62轻坦彻底改进,重点是提高火炮威力、通信和防护方面的能力。很快研制出了样车,被称为“62大改”。大改沿用62的车体,换装63A式水陆坦克的简化炮塔和105毫米低后坐力炮,将发动机功率提高到520马力,并换装了数字电台。整体性能可谓提高了一个档次,但除了几辆试用样车外,终究没有批量生产。

从未驻足的探索

     进入新世纪,在各国主战坦克和轮式装甲战斗车辆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面对长期没有新型号问世,改进型号又未量产装备的现实,国内一些装备分析人士一致认为:目前的轻型坦克,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已经被无情挤压,它们延续的道路已经到了尽头,国内已不可能再研制这类难以与主战坦克抗衡的“鸡肋”。

     事实却是,一直以来,国内兵器科研人员从未停止过对轻坦技术的摸索。上世纪90年代末,由奥地利和西班牙联合研制成功了一款称为ASCOD 105的轻型坦克。它以西班牙产ASCOD履带式步兵战车为底盘,战斗全重28.5吨,选配安装了南非“大山猫”轮式侦察车的炮塔,主要武器为一门全向稳定的105mm火炮。

    当时正值中、奥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期间,奥地利向中方展示了ASCOD 105轻型坦克样车。该轻型坦克重量适中、火力猛、机动性强等特点让中方开阔了眼界。随后,为尽快提高我国轻型火力平台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引进了该轻型坦克作为研制用样车。

    科研机构通过摸底测试,对ASCOD 105的基本布局、设计思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逐步掌握了其焊接结构多面体轻型炮塔、全向电动炮控系统等技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已有炮塔、低后坐力105毫米坦克炮的技术、现有成熟部件和我军装甲兵炮塔布局习惯研制出了我们自己的105炮轻型炮塔。

     科研人员将这种炮塔安装到了一辆20吨级左右、动力传动后置的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上组成了试验样车。总的来说,该样车无论炮塔、火炮或底盘,技术都已相当成熟。到这里,人们似乎已经看到我国新一代轻坦诞生的曙光。可是,样车再经过大量实弹测试之后,仍然没有通过定型。虽如此,该105炮塔却成功配套于我国新型两栖突击炮和8×8轮式突击炮,成为适于国内多种轻型机动平台的通用炮塔。

    此轻坦方案为何未能继续完善下去?本博主分析认为:此级别的底盘虽说能够安装105低后坐力坦克炮,但由于受底盘承载能力的限制,其增强防护的潜力是非常有限的,不适于稍强烈度的地区冲突(简单说,比62轻坦防护强不到哪儿去)。即便在承载稍强的ZBD04(WZ502)步战底盘基础上发展轻型坦克,其550马力的最大功率也仅仅比62大改轻坦的520马力稍强,偏低的单位功率使其在复杂地形机动作战的表现有些强差人意。

现实作战环境的需求

     源引2010年媒体报道:“印度贝姆勒公司(BEML)与波兰OBRUM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这两家公司将合作在OBRUM公司推出的“安德斯”轻型坦克的基础上为印度研制新一代移动战斗平台——轻型坦克。”

     印军在多年前就计划采购能在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作战的高机动轻型坦克,用于增强山地部队的火力打击能力。印军现役的阿囧(重58吨)、T-90S(重46吨)主战坦克不适于在山地部署。在中印边境的一些陆军机械化步兵团,仅由BMP-2轻型步兵战车组成,所以印军急切希望增加一些装甲力量的存在。同时,也希望通过轻型坦克执行在沙漠、河流与沼泽地形上的战场侦察任务

    2009年,印度陆军提出了前期300辆轻型坦克的采购意向(轮式200辆、履带式100辆)。履带式轻坦主要用于装备山地部队,印军方最初是打算购进俄制2S25式自行反坦克炮(重18吨),但很快2S25全面停产。印军又转向考虑瑞典CV90-120T轻型坦克,但其炮塔太大太重,只能再辟蹊径。2010年9月,波兰MSPO防务展上,OBRUM公司首次展示“安德斯”轻型坦克演示样车,立即被印方相中,随即双方一拍即合签署了协议。

    “安德斯”轻坦由一个带弹仓的顶置无人炮塔和MCP履带式战术平台组成。主炮与CV90-120T一样,同为瑞士CTG紧凑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炮塔后端还安装了一部40毫米榴弹发射器。车长和炮长均在车体内,通过观瞄系统操纵火炮。战斗全重33吨,乘员为3人。

    两家公司的合作,由波方提供底盘和炮塔技术,印度国内生产、组装。印方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顶置炮塔技术,并对底盘改进,使全炮重不超过20吨,以便于使用C-17、伊尔-76运输机运载或米-26直升机吊运。120毫米滑膛炮将改进成能够发射以色列产“拉哈特”炮射导弹(阿囧已配备)。此外,为弥补防护的不足,还将安装瑞典的LEDS-150坦克主动防护系统。

    印度军方自信满满,他们称:“新一代移动战斗平台非常适合于边境山区狭窄的盘山公路甚至使用空中机动部署,它将作为远距离反坦克平台还可以对付敌人步兵在山区的设防,非常有用!”。由上述举动我们已经强烈地感觉到,印军正在我边境地区不遗余力的扩充实力!。

    话锋回转,前面提到的62大改轻坦未量产也是有缘由的,虽然其战技水平与国外二代主战坦克已基本相当,但因超龄的老式底盘、火控仅有高低向稳定器、车载电子系统匮乏等致命缺陷,使其远不能满足我军新时期装备信息化建设对装甲突击兵器高机动性能、高精度火力性能、高信息联通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没有“下文”顺理成章。但南方水网稻田地区长期没有合适的新型大威力突击武器更新的窘境仍存在。

    一方面是西南“宿敌”的咄咄逼人,一方面又是南方装备亟待更新。而目前,国内装备的二代改、三代主战坦克都太过沉重;二代步兵战车的火力不足以担当“主角”;新型两栖突击炮的优势也仅体现在泛水快速抢滩;而新型轮式突击炮在松软泥泞、崎岖无路的地域通过能力较差且防护稍显不足。毋庸置疑,作战环境刺激装备需求,遵循国内新时期兵器装备发展“通用化、系列化、多用途”的原则,研制新一代适合于我国高原、山地、丛林、沙漠等多种地形的轻型突击兵器已是必由之路。

对新一代轻型坦克的解析

     最近,99改进型主战坦克、04改进型步兵战车相约批量装备部队,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国内在装甲突击兵器火力系统、装甲防护、动力传动和综合电子系统方面以拥有的技术实力。新一代轻坦的研制,必定在这些技术之上有所继承、有所斩获。

    近年来,一些国家新研制的轻型坦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已实现车族化的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底盘。选用通用履带底盘是因为其无论是车体装甲板的选材,还是焊接结构形式都与主战坦克专用底盘有所不同,整个车体重量要轻一些。而且,通用底盘能极大地方便生产组装和后勤保障。

   上文已有交代,国内已通过实践证明,利用20吨级左右的步兵战车底盘研制轻型坦克有许多局限性,并不能满足军方要求。我国在世纪之初陆续研制成功第二代轻型、中型履带式通用底盘,并已大量应用。为寻求更高的承载能力,在后者基础上改进出一款履带底盘,将是我国新一代轻型坦克研制的最佳途径。

     现有二代中型通用底盘结构并不够紧凑,需要适应性改进,但大量部件总成依然能够通用,比如行走装置的负重轮和单销履带
二代中型通用底盘已被我军新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和35毫米自行高炮所采用。为适应坦克的布局特点,该底盘将在沿用原有800马力8V150水冷柴油机和CH700液压机械综合传动系统等部件总成的基础上,改进为紧凑型车体结构,明显缩小车体长宽尺寸,并将动力传动系统改为后置形式。改进后基本不影响通用底盘之间零配件的互换,仍保持较好的勤务性。

     动力传动后置,不但能保证车体正面的装甲防护能力,也能够使炮塔靠前布置保证火炮的较大俯角,同时也能增强发射稳定性以及避免火炮冲击波对车体前部的影响。一般来说,动力前置,在车体正面常开有发动机循环散热系统的大面积进/出风口百叶窗,对正面防护极为不利。

    目前国内坦克炮有125滑、120滑和105线三种主要类型。125滑坦克炮安装在较轻的紧凑底盘上有一定技术难度,120滑坦克炮目前还没有做为我军制式装备一直未被选用,而105线坦克炮后座力适中、弹药能够与现有装备通用,因此新轻坦采用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当为首选。

    兵器科研人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105坦克炮的研制,经过多年不断努力,90年代定型的ZPL94式加长身管105线膛坦克炮以及新近开发的大长径比穿甲弹,已将105坦克炮的潜力挖掘到了极致,足矣轻易对付我国周边二代及二代改进型主战坦克、对部分三代坦克也构成威胁。

      现役105坦克炮配用弹药库存充裕,弹种齐全,包括:穿甲弹、榴弹、攻坚弹和炮射导弹。此外,新坦还将配备并列5.8毫米机枪(能与步兵弹药通用)和12.7毫米遥控高/平两用机枪。涵盖了反装甲、反步兵、攻坚、精确打击和对空自卫等多种功能,使新轻坦具有较强的作战适应性。

     新轻坦的主炮由94式105炮的基础上优化改进而来,完全抛弃了轻型通用炮塔配用的低后座力105坦克炮。因为该炮安装的高效炮口制退器,虽然能够在发射时明显降低后座力,但会引起炮口振动、影响射击精度,特别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影响更大;其强烈的炮口冲击波,也会在坦克前方吹起大量烟尘,不利于隐蔽和精确瞄准。

     现役105坦克炮的整装弹重量较轻,人工装弹不存在困难,因此国内100~105的坦克炮均没有配备自动装弹机,受炮塔内空间的限制,均为炮塔内壁卡箍固定的少量储弹,其余弹药位于车体内,不便于炮手持续快速装填。新轻坦则采用了一个大型的炮塔尾舱、纵向布置弹架的形式,能够便于装填手快速选弹并明显提高装填持续性。

    为保证105坦克炮火力威力的有效发挥,新轻坦配置了较为先进的乘员观瞄系统。车长为上反稳定配热像仪的周视观瞄仪,炮长为上反稳定带热像仪的“瞄导合一”综合观瞄镜组,使车组乘员具备了良好的战场势态感知能力。火控系统反应迅速,能实现车/炮长“猎—歼”作战能力。

    车内采用了数据总线技术,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数字化车用宽带,车/炮长和驾驶员席均配备了大屏幕终端显示器。以驾驶员计算机和车长计算机为核心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可实现车内、车际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具备轻坦与其他军兵种网络化作战的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我军信息化装备建设的需要。

     由于底盘承载能力高一个级别,使新轻坦具备了大量采用模块化复合附加装甲提高防护性能的能力。初步估计,新轻坦以不同级别防护方案,战斗全重控制在25吨~32吨以内。如装配轻型复合装甲,预计正面能够有效防护静距敌步兵战车小口径自动炮的打击。如遇到高烈度冲突,换装重型复合装甲,正面可有效抵御单兵火箭筒或便携反坦克导弹的攻击。炮塔顶部也将配备激光告警/烟幕布散隐蔽装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科研机构就对我军现役坦克通过水稻田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坦克的单位压力<70kPa(62式轻坦单位压力为67.69 kPa),就能够适应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及稻田地域的机动,而现役主战坦克的单位压力大多都在80 kPa以上。因此,新轻坦较轻的自重,行走装置选用加宽单销履带,将单位压力控制在较低值,就能够与62轻坦一样具备通过南方特殊地形的能力。

    考虑到新轻坦必须在复杂地形快速机动的苛刻使用条件,科研人员大胆的摒弃了原有的扭杆悬挂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液气悬挂系统。液气悬挂不但能够提高坦克在复杂地域的快速通过能力,而且可以俯仰车体利用地形更好的隐蔽,并能相应提高主炮的最大俯仰角,以打击盘踞在山顶或峡谷中的敌军,这对于山地作战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国内在上世纪80年代初研制的WXZ204履带式导弹发射车上就已经采用了可调液气悬挂系统,这种技术在后来的05式两栖突击车上再次得以应用。国外媒体称此系统“仿制自俄罗斯的“道尔-M1”机动式防空系统”纯属一派胡言!上图即为WXZ204履带式导弹发射车液气悬挂系统示意图.

     也许有人不禁要问,国内新轻坦和印度的“轻型坦克”孰优孰劣?本博主认为,波兰的装甲技术实力长年以来仅限于对俄式坦克和装甲车的改进,其自主研发的“安德斯”轻型坦克到底能如媒体宣传的那样靠谱嘛?况且,以印度研发武器一贯的“拖沓”,他们的轻坦真能如期部署到中印边境嘛?

     即便他们愿望实现,一旦某一天,我们的轻坦与他们的不期“碰面”,我们可以利用优越的机动能力和优异的观瞄系统“先发制人”、“先敌摧毁”,当然,也可以利用自身具备的网络信息化作战能力,与山地步兵和航空兵“空地一体”协同作战将之“秒杀”,那将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

     在最后有必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开篇就将这一新型坦克定义为“轻型坦克”?这是因为,按照战后坦克的划分,战斗重量一般在10~20吨的称为轻型坦克,30~40吨称为中型坦克,50吨左右称为重型坦克,而自从主战坦克大行其道之后,战斗全重已慢慢由40吨攀升到60吨左右,因此,原来的分类标准已不再适用。从上世纪末到目前为止全球出现的重28~35吨左右的履带式装甲火炮系统(如阿根廷的TAM、奥地利/西班牙的ASCOD 105、瑞典的CV90-120T、波兰的“安德斯”等等)均被统称为“Light Tank”——轻型坦克,国内的新一代轻坦自重在30吨左右,自然也在此列。





  
     2011年末,国内某论坛帖发了一张由网友拍摄的的图片。图片中驶往西藏的军列上载运有两辆军迷们素未谋面的坦克,引来国内众多军迷疑惑,国外网站也转发了此图片并发表了评论。其实,这两辆坦克正是国内最新研制的轻型坦克前期测试用样车。既然广大军迷们对此物倾注了较多热情,那么本博主就以此为话题攒个博文。

早期轻坦的蹉跎

     20世纪50年代,由于国内装甲兵部队主要装备的中型坦克在我国南方高等级道路少、桥梁通过能力低、水网稻田密布的环境下作战受到较大限制,军方提出了研制适于南方地区的轻型坦克的计划。

     经过兵工部门艰辛研制,于1962年,定型了 “1962年式轻型坦克”,代号“WZ131”。 62式轻坦参照了国内59式中型坦克的基本布局与部件结构,可以看做是后者的“缩小版”。其战斗全重21吨,采用了一门85毫米线膛炮,装配一台430马力的水冷柴油机,炮塔及车体均为薄型装甲。之后,此型轻坦开始批量生产,装备我军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任务。

     62式定型装备,可以说仅解决了我军缺乏在水网稻田作战的装甲突击装备的燃眉之急,但其85毫米主炮尚不能有效击穿当时主要作战对象的中型坦克(如周边国家装备的T-55、T-62、M-48等)的首装甲,因此提高其火力性能十分迫切。

     接下来的几年间,军方组织进行了对62式的两次改进(WZ131-1和WZ131A)并开展了第二代轻坦的研制项目(WZ132)。前者注重于对62式原有火控和弹药的改进,后者则换装100毫米短管滑膛炮。迫于技术储备不足以及“文革”的干扰,这些项目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均只停留在样车阶段,无果而终。

     79年对越反击战之后,62轻坦参战暴露了许多问题,遂再次对其进行改进。1980到1981年间,大量现役的62轻坦返厂进行了改装,被称为“62-1”式,老62随即停产。此次改进虽得以推广,但方案主要是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主炮威力不足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就这样拖到了90年代末,62轻坦战技性能已经相当落后,主炮威力不足始终是大问题。1999年底,军方决定对62轻坦彻底改进,重点是提高火炮威力、通信和防护方面的能力。很快研制出了样车,被称为“62大改”。大改沿用62的车体,换装63A式水陆坦克的简化炮塔和105毫米低后坐力炮,将发动机功率提高到520马力,并换装了数字电台。整体性能可谓提高了一个档次,但除了几辆试用样车外,终究没有批量生产。

从未驻足的探索

     进入新世纪,在各国主战坦克和轮式装甲战斗车辆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面对长期没有新型号问世,改进型号又未量产装备的现实,国内一些装备分析人士一致认为:目前的轻型坦克,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已经被无情挤压,它们延续的道路已经到了尽头,国内已不可能再研制这类难以与主战坦克抗衡的“鸡肋”。

     事实却是,一直以来,国内兵器科研人员从未停止过对轻坦技术的摸索。上世纪90年代末,由奥地利和西班牙联合研制成功了一款称为ASCOD 105的轻型坦克。它以西班牙产ASCOD履带式步兵战车为底盘,战斗全重28.5吨,选配安装了南非“大山猫”轮式侦察车的炮塔,主要武器为一门全向稳定的105mm火炮。

    当时正值中、奥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期间,奥地利向中方展示了ASCOD 105轻型坦克样车。该轻型坦克重量适中、火力猛、机动性强等特点让中方开阔了眼界。随后,为尽快提高我国轻型火力平台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引进了该轻型坦克作为研制用样车。

    科研机构通过摸底测试,对ASCOD 105的基本布局、设计思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逐步掌握了其焊接结构多面体轻型炮塔、全向电动炮控系统等技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已有炮塔、低后坐力105毫米坦克炮的技术、现有成熟部件和我军装甲兵炮塔布局习惯研制出了我们自己的105炮轻型炮塔。

     科研人员将这种炮塔安装到了一辆20吨级左右、动力传动后置的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上组成了试验样车。总的来说,该样车无论炮塔、火炮或底盘,技术都已相当成熟。到这里,人们似乎已经看到我国新一代轻坦诞生的曙光。可是,样车再经过大量实弹测试之后,仍然没有通过定型。虽如此,该105炮塔却成功配套于我国新型两栖突击炮和8×8轮式突击炮,成为适于国内多种轻型机动平台的通用炮塔。

    此轻坦方案为何未能继续完善下去?本博主分析认为:此级别的底盘虽说能够安装105低后坐力坦克炮,但由于受底盘承载能力的限制,其增强防护的潜力是非常有限的,不适于稍强烈度的地区冲突(简单说,比62轻坦防护强不到哪儿去)。即便在承载稍强的ZBD04(WZ502)步战底盘基础上发展轻型坦克,其550马力的最大功率也仅仅比62大改轻坦的520马力稍强,偏低的单位功率使其在复杂地形机动作战的表现有些强差人意。

现实作战环境的需求

     源引2010年媒体报道:“印度贝姆勒公司(BEML)与波兰OBRUM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这两家公司将合作在OBRUM公司推出的“安德斯”轻型坦克的基础上为印度研制新一代移动战斗平台——轻型坦克。”

     印军在多年前就计划采购能在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作战的高机动轻型坦克,用于增强山地部队的火力打击能力。印军现役的阿囧(重58吨)、T-90S(重46吨)主战坦克不适于在山地部署。在中印边境的一些陆军机械化步兵团,仅由BMP-2轻型步兵战车组成,所以印军急切希望增加一些装甲力量的存在。同时,也希望通过轻型坦克执行在沙漠、河流与沼泽地形上的战场侦察任务

    2009年,印度陆军提出了前期300辆轻型坦克的采购意向(轮式200辆、履带式100辆)。履带式轻坦主要用于装备山地部队,印军方最初是打算购进俄制2S25式自行反坦克炮(重18吨),但很快2S25全面停产。印军又转向考虑瑞典CV90-120T轻型坦克,但其炮塔太大太重,只能再辟蹊径。2010年9月,波兰MSPO防务展上,OBRUM公司首次展示“安德斯”轻型坦克演示样车,立即被印方相中,随即双方一拍即合签署了协议。

    “安德斯”轻坦由一个带弹仓的顶置无人炮塔和MCP履带式战术平台组成。主炮与CV90-120T一样,同为瑞士CTG紧凑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炮塔后端还安装了一部40毫米榴弹发射器。车长和炮长均在车体内,通过观瞄系统操纵火炮。战斗全重33吨,乘员为3人。

    两家公司的合作,由波方提供底盘和炮塔技术,印度国内生产、组装。印方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顶置炮塔技术,并对底盘改进,使全炮重不超过20吨,以便于使用C-17、伊尔-76运输机运载或米-26直升机吊运。120毫米滑膛炮将改进成能够发射以色列产“拉哈特”炮射导弹(阿囧已配备)。此外,为弥补防护的不足,还将安装瑞典的LEDS-150坦克主动防护系统。

    印度军方自信满满,他们称:“新一代移动战斗平台非常适合于边境山区狭窄的盘山公路甚至使用空中机动部署,它将作为远距离反坦克平台还可以对付敌人步兵在山区的设防,非常有用!”。由上述举动我们已经强烈地感觉到,印军正在我边境地区不遗余力的扩充实力!。

    话锋回转,前面提到的62大改轻坦未量产也是有缘由的,虽然其战技水平与国外二代主战坦克已基本相当,但因超龄的老式底盘、火控仅有高低向稳定器、车载电子系统匮乏等致命缺陷,使其远不能满足我军新时期装备信息化建设对装甲突击兵器高机动性能、高精度火力性能、高信息联通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没有“下文”顺理成章。但南方水网稻田地区长期没有合适的新型大威力突击武器更新的窘境仍存在。

    一方面是西南“宿敌”的咄咄逼人,一方面又是南方装备亟待更新。而目前,国内装备的二代改、三代主战坦克都太过沉重;二代步兵战车的火力不足以担当“主角”;新型两栖突击炮的优势也仅体现在泛水快速抢滩;而新型轮式突击炮在松软泥泞、崎岖无路的地域通过能力较差且防护稍显不足。毋庸置疑,作战环境刺激装备需求,遵循国内新时期兵器装备发展“通用化、系列化、多用途”的原则,研制新一代适合于我国高原、山地、丛林、沙漠等多种地形的轻型突击兵器已是必由之路。

对新一代轻型坦克的解析

     最近,99改进型主战坦克、04改进型步兵战车相约批量装备部队,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国内在装甲突击兵器火力系统、装甲防护、动力传动和综合电子系统方面以拥有的技术实力。新一代轻坦的研制,必定在这些技术之上有所继承、有所斩获。

    近年来,一些国家新研制的轻型坦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已实现车族化的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底盘。选用通用履带底盘是因为其无论是车体装甲板的选材,还是焊接结构形式都与主战坦克专用底盘有所不同,整个车体重量要轻一些。而且,通用底盘能极大地方便生产组装和后勤保障。

   上文已有交代,国内已通过实践证明,利用20吨级左右的步兵战车底盘研制轻型坦克有许多局限性,并不能满足军方要求。我国在世纪之初陆续研制成功第二代轻型、中型履带式通用底盘,并已大量应用。为寻求更高的承载能力,在后者基础上改进出一款履带底盘,将是我国新一代轻型坦克研制的最佳途径。

     现有二代中型通用底盘结构并不够紧凑,需要适应性改进,但大量部件总成依然能够通用,比如行走装置的负重轮和单销履带
二代中型通用底盘已被我军新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和35毫米自行高炮所采用。为适应坦克的布局特点,该底盘将在沿用原有800马力8V150水冷柴油机和CH700液压机械综合传动系统等部件总成的基础上,改进为紧凑型车体结构,明显缩小车体长宽尺寸,并将动力传动系统改为后置形式。改进后基本不影响通用底盘之间零配件的互换,仍保持较好的勤务性。

     动力传动后置,不但能保证车体正面的装甲防护能力,也能够使炮塔靠前布置保证火炮的较大俯角,同时也能增强发射稳定性以及避免火炮冲击波对车体前部的影响。一般来说,动力前置,在车体正面常开有发动机循环散热系统的大面积进/出风口百叶窗,对正面防护极为不利。

    目前国内坦克炮有125滑、120滑和105线三种主要类型。125滑坦克炮安装在较轻的紧凑底盘上有一定技术难度,120滑坦克炮目前还没有做为我军制式装备一直未被选用,而105线坦克炮后座力适中、弹药能够与现有装备通用,因此新轻坦采用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当为首选。

    兵器科研人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105坦克炮的研制,经过多年不断努力,90年代定型的ZPL94式加长身管105线膛坦克炮以及新近开发的大长径比穿甲弹,已将105坦克炮的潜力挖掘到了极致,足矣轻易对付我国周边二代及二代改进型主战坦克、对部分三代坦克也构成威胁。

      现役105坦克炮配用弹药库存充裕,弹种齐全,包括:穿甲弹、榴弹、攻坚弹和炮射导弹。此外,新坦还将配备并列5.8毫米机枪(能与步兵弹药通用)和12.7毫米遥控高/平两用机枪。涵盖了反装甲、反步兵、攻坚、精确打击和对空自卫等多种功能,使新轻坦具有较强的作战适应性。

     新轻坦的主炮由94式105炮的基础上优化改进而来,完全抛弃了轻型通用炮塔配用的低后座力105坦克炮。因为该炮安装的高效炮口制退器,虽然能够在发射时明显降低后座力,但会引起炮口振动、影响射击精度,特别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影响更大;其强烈的炮口冲击波,也会在坦克前方吹起大量烟尘,不利于隐蔽和精确瞄准。

     现役105坦克炮的整装弹重量较轻,人工装弹不存在困难,因此国内100~105的坦克炮均没有配备自动装弹机,受炮塔内空间的限制,均为炮塔内壁卡箍固定的少量储弹,其余弹药位于车体内,不便于炮手持续快速装填。新轻坦则采用了一个大型的炮塔尾舱、纵向布置弹架的形式,能够便于装填手快速选弹并明显提高装填持续性。

    为保证105坦克炮火力威力的有效发挥,新轻坦配置了较为先进的乘员观瞄系统。车长为上反稳定配热像仪的周视观瞄仪,炮长为上反稳定带热像仪的“瞄导合一”综合观瞄镜组,使车组乘员具备了良好的战场势态感知能力。火控系统反应迅速,能实现车/炮长“猎—歼”作战能力。

    车内采用了数据总线技术,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数字化车用宽带,车/炮长和驾驶员席均配备了大屏幕终端显示器。以驾驶员计算机和车长计算机为核心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可实现车内、车际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具备轻坦与其他军兵种网络化作战的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我军信息化装备建设的需要。

     由于底盘承载能力高一个级别,使新轻坦具备了大量采用模块化复合附加装甲提高防护性能的能力。初步估计,新轻坦以不同级别防护方案,战斗全重控制在25吨~32吨以内。如装配轻型复合装甲,预计正面能够有效防护静距敌步兵战车小口径自动炮的打击。如遇到高烈度冲突,换装重型复合装甲,正面可有效抵御单兵火箭筒或便携反坦克导弹的攻击。炮塔顶部也将配备激光告警/烟幕布散隐蔽装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科研机构就对我军现役坦克通过水稻田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坦克的单位压力<70kPa(62式轻坦单位压力为67.69 kPa),就能够适应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及稻田地域的机动,而现役主战坦克的单位压力大多都在80 kPa以上。因此,新轻坦较轻的自重,行走装置选用加宽单销履带,将单位压力控制在较低值,就能够与62轻坦一样具备通过南方特殊地形的能力。

    考虑到新轻坦必须在复杂地形快速机动的苛刻使用条件,科研人员大胆的摒弃了原有的扭杆悬挂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液气悬挂系统。液气悬挂不但能够提高坦克在复杂地域的快速通过能力,而且可以俯仰车体利用地形更好的隐蔽,并能相应提高主炮的最大俯仰角,以打击盘踞在山顶或峡谷中的敌军,这对于山地作战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国内在上世纪80年代初研制的WXZ204履带式导弹发射车上就已经采用了可调液气悬挂系统,这种技术在后来的05式两栖突击车上再次得以应用。国外媒体称此系统“仿制自俄罗斯的“道尔-M1”机动式防空系统”纯属一派胡言!上图即为WXZ204履带式导弹发射车液气悬挂系统示意图.

     也许有人不禁要问,国内新轻坦和印度的“轻型坦克”孰优孰劣?本博主认为,波兰的装甲技术实力长年以来仅限于对俄式坦克和装甲车的改进,其自主研发的“安德斯”轻型坦克到底能如媒体宣传的那样靠谱嘛?况且,以印度研发武器一贯的“拖沓”,他们的轻坦真能如期部署到中印边境嘛?

     即便他们愿望实现,一旦某一天,我们的轻坦与他们的不期“碰面”,我们可以利用优越的机动能力和优异的观瞄系统“先发制人”、“先敌摧毁”,当然,也可以利用自身具备的网络信息化作战能力,与山地步兵和航空兵“空地一体”协同作战将之“秒杀”,那将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

     在最后有必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开篇就将这一新型坦克定义为“轻型坦克”?这是因为,按照战后坦克的划分,战斗重量一般在10~20吨的称为轻型坦克,30~40吨称为中型坦克,50吨左右称为重型坦克,而自从主战坦克大行其道之后,战斗全重已慢慢由40吨攀升到60吨左右,因此,原来的分类标准已不再适用。从上世纪末到目前为止全球出现的重28~35吨左右的履带式装甲火炮系统(如阿根廷的TAM、奥地利/西班牙的ASCOD 105、瑞典的CV90-120T、波兰的“安德斯”等等)均被统称为“Light Tank”——轻型坦克,国内的新一代轻坦自重在30吨左右,自然也在此列。



可调液气悬挂系统 期待新坦有更多资料。



液气悬挂系统不知是不是真正成熟了
还有虽然105炮弹轻,但是预计的作战环境是高原,氧不足人体力会下降。人工装弹还是有点不放心


液气悬挂系统不知是不是真正成熟了
还有虽然105炮弹轻,但是预计的作战环境是高原,氧不足人体力会下降。人工装弹还是有点不放心
3哥那个很吊啊,无人炮塔
半夜憋不住尿了
顶上去,第一次看到对新轻坦的详细介绍。
个人觉得应该在轻坦上率先应用无人炮塔,技术难度和成本较MBT更容易控制
想看502改 轻坦克 99大改 双35扎堆的图片
好文,学习了。我们还引进过奥地利的轻坦哪....
我感觉吧, 轻型坦克的主炮采用105毫米意义不大, 因为打坦克威力不足, 火力支援则备弹太少(轻坦最多是30发),又考虑轻坦主要在山区作战, 所以建议采用85毫米炮, 采用自动装弹机, 炮塔不必追求低矮, 要能达到70度火炮仰角最好, 这样至少携带60发备弹,射速快, 火力猛,混编步战威力极大。
三哥的少说拖20年。。
i6y6 发表于 2012-3-8 08:16
我感觉吧, 轻型坦克的主炮采用105毫米意义不大, 因为打坦克威力不足, 火力支援则备弹太少(轻坦最多是30 ...
我军无大威力85炮在研,新研太费钱,且用途太窄
快速部署能力如何?重量和尺寸能用现有IL-76空运不?
原来是二代中型通用底盘
ShadowSnake 发表于 2012-3-8 08:56
快速部署能力如何?重量和尺寸能用现有IL-76空运不?
肯定能符合中国的新型中运。这点在武器设计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它也不可能只用于山地,而是未来快速反应作战部队的突击兵器。有了它59可以放心走了。
为啥西陆有图,这里没图。国民待遇不一样?咋回事?
新轻坦105的倍径是多少?
http://cjg81180.blog.163.com/blog/static/16433102012023105631234/
我来补链接,话说不补链接要扣分的,不知道补了链接有没有加分
喜之郎大大这几篇科普文章必须要支持啊
另外问下,西方新一代轻坦基本都是120炮,我们装125炮为什么有困难?
一个问题:30多吨的新轻坦和40多吨的96通行能力差别真那么大?
当时正值中、奥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期间,奥地利向中方展示了ASCOD 105轻型坦克样车。该轻型坦克重量适中、火力猛、机动性强等特点让中方开阔了眼界。随后,为尽快提高我国轻型火力平台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引进了该轻型坦克作为研制用样车

没想到还有这个事情
果冻狼的三八特辑啊  
用到台湾很合适
最开始那个疑似新型轻型坦克的图片,再没第二次出现过了。
分析有一定道理啊
印度那个估计会很悬,印度式拖沓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有理有据
将会好很多
根据高原试车经验,功率甚至命中率都下降比较严重,不知道新轻坦有无特殊环境措施
真的能用上液气悬挂?看来山地就是要特殊啊
要在防护和重量上找平衡点的话,无人炮塔是不是一个选择呢?
tg的液气悬挂 大普及啊
提及阿三好多回。  
ruok 发表于 2012-3-8 10:07
http://cjg81180.blog.163.com/blog/static/16433102012023105631234/
我来补链接,话说不补链接要扣分的, ...
这个是原创帖,不需要链接的。
以后就能见到长江以北地区,一水的99大改,长江以南地区一水的轻坦克,到时候要怎么滴,就怎么滴。
gzxin 发表于 2012-3-8 13:49
这个是原创帖,不需要链接的。
链接有图的
中国从奥地利引进轻坦第一次知道,学习了
ruok 发表于 2012-3-8 10:07
http://cjg81180.blog.163.com/blog/static/16433102012023105631234/
我来补链接,话说不补链接要扣分的, ...
补链接就补吧,还补个盗版的

看看正版的
http://xizhilang0001.blog.163.com/
我还是去楼主的博客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