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研制难度大大超过以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42:36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告诉记者,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研制正在紧张进行,但是技术难度大大超过以往。预计在2015年首发之后的一到两年后才可进入良好运行状态。

“风云四号”是三轴稳定卫星,与其前一代自旋稳定卫星“风云二号”相比增添了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空间环境检测仪,图像仪通道也大大增加,便于在不同光谱下拍照观测大气和地面性质。这对进一步提升灾害性天气快速应变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曾任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的许健民介绍说,“风云二号”在自转过程中只有18度在看地球,其余342度都是在空转,所以提高图像性噪比有难度。而“风云四号”能凝视地球,观测质量大大提高,同时,风云四号卫星在观测地球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卫星的姿态,研究难度也大大提高。

他说,这虽然开辟了提高观测质量的途径,但是要实现必须做大量工作。美国科学界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实现了从自旋稳定卫星到三轴稳定卫星的技术过渡。

他预计,“风云四号”在2015首发后开始一段时间中还需要长时间调整,最起码一两年才能进入较好状态。在此期间,风云二号”也会一直在轨继续使命。

迄今为止,中国共成功发射了12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受卫星寿命影响,太空中“风云家族”的气象卫星也有新陈代谢、世代更迭的过程,目前在轨运行的有7颗。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3/06/12991734_0.shtml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告诉记者,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研制正在紧张进行,但是技术难度大大超过以往。预计在2015年首发之后的一到两年后才可进入良好运行状态。

“风云四号”是三轴稳定卫星,与其前一代自旋稳定卫星“风云二号”相比增添了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空间环境检测仪,图像仪通道也大大增加,便于在不同光谱下拍照观测大气和地面性质。这对进一步提升灾害性天气快速应变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曾任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的许健民介绍说,“风云二号”在自转过程中只有18度在看地球,其余342度都是在空转,所以提高图像性噪比有难度。而“风云四号”能凝视地球,观测质量大大提高,同时,风云四号卫星在观测地球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卫星的姿态,研究难度也大大提高。

他说,这虽然开辟了提高观测质量的途径,但是要实现必须做大量工作。美国科学界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实现了从自旋稳定卫星到三轴稳定卫星的技术过渡。

他预计,“风云四号”在2015首发后开始一段时间中还需要长时间调整,最起码一两年才能进入较好状态。在此期间,风云二号”也会一直在轨继续使命。

迄今为止,中国共成功发射了12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受卫星寿命影响,太空中“风云家族”的气象卫星也有新陈代谢、世代更迭的过程,目前在轨运行的有7颗。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3/06/12991734_0.shtml
煎饼果子几型啊  ????????
风云二号还是东方红二号的平台吧。现在东三平台不是已经很成熟了么?用作遥感的嫦娥也挺稳定的,应该不是很难吧?
在轨还有7颗,这数量不算少了。
难道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发射过三轴稳定卫星?
MD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实现了从自旋稳定卫星到三轴稳定卫星的技术过渡。


根据风云4号总师的论文资料 风云四号上将装备国产的8000X8000CCD光电藕荷器件。同时他也指出如果国产的暂时上不了天 也可能暂时先采购国外的然后拼接成大面阵系统。

根据风云4号总师的论文资料 风云四号上将装备国产的8000X8000CCD光电藕荷器件。同时他也指出如果国产的暂时上不了天 也可能暂时先采购国外的然后拼接成大面阵系统。
难度不大,还研制什么啊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6 14:19
难道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发射过三轴稳定卫星?
天上有十几颗,不过是东方红-3/4平台的通信卫星或者导航卫星;
没有三轴稳定的气象卫星。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2-3-6 20:28
天上有十几颗,不过是东方红-3/4平台的通信卫星或者导航卫星;
没有三轴稳定的气象卫星。
那不就得了 移植过去不就行了   干嘛说的那么难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6 20:56
那不就得了 移植过去不就行了   干嘛说的那么难
经费,经费~~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6 20:56
那不就得了 移植过去不就行了   干嘛说的那么难
风云4是全新平台,桁架式,和东三东四没关系
zwgzwg12 发表于 2012-3-6 21:44
风云4是全新平台,桁架式,和东三东四没关系
不是东5  ?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6 20:56
那不就得了 移植过去不就行了   干嘛说的那么难
气象卫星比通信卫星难些;
具体难在哪里不太清楚,可能地球同步轨道上分辨率不容易高、稳定系统难做(这方面通信卫星要求远不如观测卫星)等等吧。

听说就那自旋的“风云二号”,也出过不少问题;
而且貌似各国第一代同步气象卫星都是自旋的,不知为啥。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6 20:56
那不就得了 移植过去不就行了   干嘛说的那么难
要钱、要人、要房子、要地……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6 20:56
那不就得了 移植过去不就行了   干嘛说的那么难

东方红3、4轨道定位精度不行,只能做通信卫星,遥测卫星平台要从头搞起
Redbee 发表于 2012-3-7 12:35
东方红3、4轨道定位精度不行,只能做通信卫星,遥测卫星平台要从头搞起
不同意见:
气象卫星定轨的精度要求并不比通信卫星高;
定姿、平台自身稳定(振动、摆动)的要求就高得多。
这个平台光学星3吨多,雷达星5吨多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6 20:56
那不就得了 移植过去不就行了   干嘛说的那么难
人家没说那是最难的,只是难点之一,农业部的卫星经常有很多比较复杂的功能,你懂的



看来进展不错------------------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
日期:2012/03/06

  经过两年时间的攻坚难,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初样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为总体研制单位的风云四号卫星研制队伍, 完成了初样电性星产品的研制,通过了卫星总体初样设计评审,初样鉴定星研制于近期全面启动。担任风云四号研制工程总指挥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前不久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对初样鉴定星研制全面启动给予了好评。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三轴稳定对地遥感卫星,是目前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集大成者。专家介绍,欧洲、美国三轴稳定卫星将成像仪、探测仪载荷分别在两颗卫星上进行安装,而风云四号卫星是合二为一,采用两台载荷装在一颗星上,这面临着世界级技术难题。为了打造世界级卫星,风云四号卫星采用了最新的有效载荷、全新的卫星平台和众多的新技术,有着18个分系统,很多技术未经过验证。自2010年3月该卫星立项以来,由于受到重量、功耗、寿命、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卫星各分系统、各单机等一直处于不断优化方案、不断改进设计的过程。在型号“两总”的策划下,总体、各分系统和各单机研制单位全面开展了初样设计工作,全面梳理技术风险,开展了五项整星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成果;完成了整星热平衡摸底试验,为后续热控设计奠定了基础;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整星状态下天线分系统外场测试,为初样鉴定星、正样星天线布局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确保风云四号卫星在轨业务运行后,能与风云二号卫星实现良好的业务衔接与过渡,实现国内静止气象卫星业务应用系统长期、稳定、连续运行的目标,风云四号卫星研制队伍始终严把设计评审关,始终严格执行可靠性专项设计审查制度,规定所有的设计必须通过仿真或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绝不为赶进度而走过场,也绝不为评审而评审。比如,对世界级技术难题如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大气垂直探测仪的可靠性设计就进行了多次审查,对其薄弱环节进行了设计改进,在其完成整星热控摸底试验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总体单位又根据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多轮优化。再如,为了降低研制风险,减轻重量,对电源分系统开展了优化设计,制定了新的电源分系统方案,蓄电池组由镍氢电池改为锂电池,增加了均衡控制器。为了提高SADA的可靠性,太阳电池阵与机构分系统研制单位组织人员对SADA滑环选用的材料进行了全面复查,进行了前期摸底试验和国内广泛调研,和外协单位共同探讨材料的改进工艺,最终确定了最适合的材料和最佳工艺。通过不断的设计优化改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确保了整星、分系统、单机等各个层次的设计质量达到了世界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尹林发)



看来进展不错------------------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
日期:2012/03/06

  经过两年时间的攻坚难,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初样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为总体研制单位的风云四号卫星研制队伍, 完成了初样电性星产品的研制,通过了卫星总体初样设计评审,初样鉴定星研制于近期全面启动。担任风云四号研制工程总指挥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前不久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对初样鉴定星研制全面启动给予了好评。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三轴稳定对地遥感卫星,是目前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集大成者。专家介绍,欧洲、美国三轴稳定卫星将成像仪、探测仪载荷分别在两颗卫星上进行安装,而风云四号卫星是合二为一,采用两台载荷装在一颗星上,这面临着世界级技术难题。为了打造世界级卫星,风云四号卫星采用了最新的有效载荷、全新的卫星平台和众多的新技术,有着18个分系统,很多技术未经过验证。自2010年3月该卫星立项以来,由于受到重量、功耗、寿命、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卫星各分系统、各单机等一直处于不断优化方案、不断改进设计的过程。在型号“两总”的策划下,总体、各分系统和各单机研制单位全面开展了初样设计工作,全面梳理技术风险,开展了五项整星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成果;完成了整星热平衡摸底试验,为后续热控设计奠定了基础;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整星状态下天线分系统外场测试,为初样鉴定星、正样星天线布局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确保风云四号卫星在轨业务运行后,能与风云二号卫星实现良好的业务衔接与过渡,实现国内静止气象卫星业务应用系统长期、稳定、连续运行的目标,风云四号卫星研制队伍始终严把设计评审关,始终严格执行可靠性专项设计审查制度,规定所有的设计必须通过仿真或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绝不为赶进度而走过场,也绝不为评审而评审。比如,对世界级技术难题如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大气垂直探测仪的可靠性设计就进行了多次审查,对其薄弱环节进行了设计改进,在其完成整星热控摸底试验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总体单位又根据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多轮优化。再如,为了降低研制风险,减轻重量,对电源分系统开展了优化设计,制定了新的电源分系统方案,蓄电池组由镍氢电池改为锂电池,增加了均衡控制器。为了提高SADA的可靠性,太阳电池阵与机构分系统研制单位组织人员对SADA滑环选用的材料进行了全面复查,进行了前期摸底试验和国内广泛调研,和外协单位共同探讨材料的改进工艺,最终确定了最适合的材料和最佳工艺。通过不断的设计优化改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确保了整星、分系统、单机等各个层次的设计质量达到了世界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尹林发)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6 21:48
不是东5  ?
根据网上资料,风云三,四都是新平台,分别为八院SAST3000平台,SAST5000平台,新开平台估计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一院,五院控制下的航天科技集团对于八院历来持打压的态度,双方早已貌合神离,八院早做好了分家的打算,尽量划清界线(本人猜测):D,二来应该是楼上大大们讲的平台适应性不同,
风云三号采用了全新的平台,这就是本届航展上正式公开命名的SAST3000平台。根据航展展板介绍,SAST3000平台采用分舱设计、可偏置太阳电池阵和零动量飞轮姿态控制,适合装载多载荷的光学、微波和雷达载荷,设计寿命3-5年。

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相比之前的风云三号卫星更为复杂,分为光学星和微波星两种。根据本届航展的介绍,风云四号使用SAST5000平台,设计寿命10-15年,光学星质量3200千克,雷达星质量5300千克,可以说云四号卫星将是中国气象卫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志。

iewgnem 发表于 2012-3-7 15:16
人家没说那是最难的,只是难点之一,农业部的卫星经常有很多比较复杂的功能,你懂的
想多了;
气象卫星天生军民两用,也不归军方或者农业部管;
业务部门是国家气象局。
5buhao 发表于 2012-3-7 16:29
根据网上资料,风云三,四都是新平台,分别为八院SAST3000平台,SAST5000平台,新开平台估计有两个原因: ...
谢谢科普  看来中国的气象卫星是与世界先进水平最接近的卫星种类了  
LiveLiub 发表于 2012-3-7 17:39
谢谢科普  看来中国的气象卫星是与世界先进水平最接近的卫星种类了
“风云三号”现在就可以自称世界先进,无需脸红。
首发之后的一到两年后才可进入良好运行状态
终于听到FY4的好消息了。